米芾的字體為什麼是簡體字?

古代書法多為繁體,而米芾為什麼是簡體字?簡體字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簡體字不是生造出來的

部分簡體字來源於行、草書

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這一部分簡體字來自書法文獻

唐朝虞世南書《孔子廟堂碑》中有:狀、彌、將、於、來、隨、爾、涌、麥、継

唐朝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中有:蓋、彌、凈、篋、綱、隨

漢朝史游《急就章》中有:時、東、陳、孫、檢、帳、項、樓、來、夾、頰、俠、篋、貝、學、見、為、偽、長、張、隨、狀、問、覺、樂、犢、讀、斷、變、鄲

晉朝王羲之用過:東、豈、試、為、緬、臨、終、張、時、將、見、當、孫、揚、實、爾、鯉、魚、與、詔、長、樂、陳、來、誠、絕、顧、災、寬、飲、謝、楊、學、萬、發、問、悵、頤、視。行書字帖中用過:於、將、隨、終、豈、誰、維、俠、綿、絳、結、給、糧、紡、謂、語、為、數、謝、敗、喪、蓋、紙、書

晉朝王獻之用過:嘗、臨、謂、諸、當、問、頓、許、爾、聞、彌、將、來、終、纏、絕、隨、門、與、豈、勞、腎、為、湯、悵、時、經、傳、寫、孫、覺、陳、見、莖、順、東、險、會、詣、請

唐朝歐陽詢用過:來、閏、餘、問、蓋、維、臨、終、隨、隱、將、俠、榮、門、閑、牆、糧、顧、紙、紛、綏、紜、間、喪、辭、結、數、狀

唐朝虞世南用過:來、問、禮、絕、維

宋朝蘇軾用過:顧、蓋、來、墮、於、飢、誤、斂、將、請、絕、萬、爾、賈、聞、禱、須、闕、計、時、誠、誇、納、記、訴、糾、與、訪、誰、長、詩、語、餘、緣、彌、紀、閑、終、謂、閏、債、狀、謁、見、間、挾、維、問、談、嘯、傳、東、寬、當、閏、絕、須、數、挾、細、鸞

元朝趙孟頫用過:來、給、諸、憚、質、喪、將、門、壺、設、請、絕、違

明朝董其昌用過:記、為、將、納、緝、於、萬、證、蓋、蕭、顧、樓、賦、長、與、謂、覽、盡、時、諸、譜、傳

清朝鄭板橋用過:問、覺、盡、夢、詩、來、綢、繆、濰、為、兩、現、畫、聞、壯、劍、紅、飯、賈、見、語、狀、膽、爾、閱、詞、緩、繼、應、給、證、寬、訊、說、請、違、麥、隨、時、課、該、調、結、約、對、詳、訴、賢、險、賦、蔣、學、勁

敦煌出土文獻中的俗字:

愛、絆、筆、纏、塵、蟲、床、純、辭、斷、墮、爾、蓋、個、顧、掛、國、號、飢、跡、繼、夾、莢、頰、堅、檢、將、絳、經、頸、來、賚、禮、憐、糧、亂、脈、門、彌、鳴、紐、憑、棲、齊、啟、棄、慳、牆、愜、篋、輕、師、隨、萬、聞、問、無、狹、俠、賢、挾、興、煙、癢、異、隱、與、語、岳、災、沾、眾、囑、裝、庄、壯、狀


我會告訴你們我讀成了「米(美)帝的字體為什麼是簡體字」么。。。既然這麼讀了,貼幾個圖片讓大家看看米帝的字體吧

侵刪

先看歐洲的字體:

法國的:

德國的:

然後。。。

重磅登場

米帝的

字體

果然好簡化。。。


因為現在繁體字的概念大體指的是楷書。

(不代表就是,字體基本一致,可能有一部分是台灣香港的影響才形成的這個概念)

而簡體字屬於簡化字,但簡化字並不是隨隨便便弄出來的,一堆老學者歷經幾年研究出這個,可不是為了現在被好多不是很明白的人噴的。簡體字參考了行書草書甚至隸書這些字體,行草是書寫相對楷書更簡單,書寫速度更快的方便字體。

而且這些大部分都是比楷書早的,隸書草書要早就不說了,至少行書和楷書出現的時間相差不大,到唐朝以後因為辨識度等原因楷書更正規,更官方了而已。

也就是說,古人平常寫字行書用的也很多,而草書的藝術性相對更高。(因為比其他的變化能更多一些)

不僅僅是米芾,很多人寫行草都像簡體字,因為簡體字在簡化方面是以之為師的呀。

例子還要我再找嗎?這個問題就是一個例子呀。

其實只要書法入門你一觀察就都了解了。


所謂的簡體字好多是俗體字以及從草書字形簡化的

所謂正體字也就是現在多人理解的繁體字其實是清朝編纂的


不是米芾寫了現在的簡體字 而且現在的簡體字有相當一部分來源於行草書楷化或者民間俗體異體 你有可能是看到米芾的行草作品裡看到有簡體字來源的的行草寫法 或者是把一簡多繁對應中的字形當成了簡體


推薦閱讀:

《港囧》開頭演職員表紅字字體是啥?
只有字寫得好看,能否通過這個謀生?
為什麼少有見到針對諺文的宋體(明體)?
Surface Book 的鍵盤為何使用 Myriad 字體?
商業信函(中、英文)哪些字體比較適合使用呢?字型大小為多少適宜呢?

TAG:字體 | 書法 | 書法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