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參數幾乎相同的i7和Xeon差別在哪呢?

比如說為什麼伺服器大多用至強而不是性能與之差不多的i7-extreme呢?原因何在?


先丟給題主兩個鏈接:

至強處理器列表:List of Intel Xeon microprocessors

I7處理器列表:List of Intel Core i7 microprocessors

如果題主仔細對比的話,就會發現只有少量的高端i7和少量的低端e5的參數是相近的,大部分e5的參數都高於i7,所以不存在幾乎參數相近的結論。

另外,至強CPU多數都是可以配置多路的,就是多個CPU放在同一個板子上,這一點是i7無法做到的。至強E5系列裡,四位數字的第一位表示的就是CPU的個數,比如Xeon E5-2696 v3,表示此款CPU支持雙路,Xeon E5-4655 v3支持四路,那麼我給的列表裡E5最高配置是Xeon E5-4669 v3,四路,每路18核,每核雙線程,那麼要組裝到板子上,在Windows任務管理器里就可以看到壯觀的144個核心的場面,大概是這樣的(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要我看,真是差別太大了

但是不是說至強和i7就沒有相同的呢?

也不是,本質上說,某些i7和某些至強是無區別的,甚至是同一個流水線上的東西。把「體質」好的CPU拿去當至強,體質差的拿去當i7(參見:伺服器 CPU 與家用 CPU 有什麼區別? - 中央處理器 (CPU))

比如過去很出名的i7-4770和e3 1230 v3,CPU部分是完全一樣的(從同一個流水線上下來的),只不過前者嵌入了GPU,一個CPU會被貼上i7的標還是e3的標就取決於這個CPU做工怎麼樣,並且還有一些可能是壞的(所謂的良品率)。

至於伺服器CPU和桌面CPU的其它差別,比如最大內存、L3緩存、ECC內存之類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差別還是很大的。順便說一句,我在伺服器上編譯工程的時候,動不動都是開64到128線程一起幹活,通常是一分鐘就搞定了,而這個項目放到本地PC,即使用4770K跑,也要十幾分鐘。

所以,相比至強,i7還是要弱很多的。


幾位大佬都說了很多也都說的很正確,但個人覺得有點不對題。

題主問的是參數幾乎相同的i7 EE和E5。這個時候拿其它多路支持、核心數量、價格、主頻的來說這兩個系列的不同,或者從生產過程論證這其實是一個東西,都不能直接解答題主的問題。甚至還有的答主拿普通i7來對比的……

首先,找兩個有非常多參數相同的CPU出來,因為新一代i7-7XXX有點被Ryzen搞得手忙腳亂,用上一代的i7-6XXX(K/X)和E5 v4。既然要儘可能的參數一致,雙路的E5-2XXX和四路的E5-4XXX不看,只看E5-1XXX,最多8核心,所以選至尊版選8核的i7-6900K而不選10核的i7-6950X。然後找最接近的E5 v4,E5-1660 v4都有很多參數和i7-6900K相同,例如都是單路8核16線程,主頻3.2GHz,睿頻分別是3.8和3.7,20M L3,14nm工藝,140W TDP,4通道內存,40根PCI-E 3.0通道,LGA2011-3封裝,連價格都是1100美刀上下(說E5貴的可以退散了)。

完整對比結果請看:英特爾? 產品規格比較

最大的參數差異是支持的內存容量:

i7至尊版面對的是桌面市場,絕大部分情況下,單個用戶對內存的需求是有限的,128G已經足夠應對了。E5面對的是伺服器市場,同時響應幾百幾千個用戶請求的場景是非常常見的。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場景的應用,可能對CPU性能開銷並不大,但是對內存開銷不小,i7最大的128G內存,平均分到1000個用戶頭上也就每人128M,對於現代越來越複雜的服務端應用來說,真心是捉襟見肘。

內存容量大了,因為電路原因數據出錯的概率也更大了,然而桌面系統因為數據錯誤導致系統崩潰只是影響一個人,伺服器系統崩潰影響的可能是幾百個人,所以對具有檢驗糾錯能力的ECC內存的支持也是必須的。

這就伺服器用E5而不用i7至尊版的最重要原因。

當然,在一些其它技術方面,也會有輕微的差異,例如i7至尊版配合X99主板可以超頻。E5有更多的安全和管理方面的技術,例如可信執行、安全密鑰、vPro等等。


題目:各項參數幾乎相同的i7和xeon差別在哪呢?

最大的差距就是所印字母不同,有人說是gpu也算是個吧(e3也有以5結尾的型號帶gpu,如e3 1275),一般同代的e3(只是e3)與之對應的i7,差別基本上就是主頻的區別,看e3根i7誰的主頻高(各自都有幾個型號),但是e3功耗比較低,尤其以當年的e3 1230v2為代表,i3 的功耗,i7的性能。

但是有人說至強的體質比i7好這個說法也不敢苟同,體質好的都做成了i7帶k的,當然為了穩定起見,e3體質也很好,排名第一的答主說相比至強,i7還是要弱很多的,什麼?敢不敢開一局遊戲?在目前的測試中應該沒有哪個至強的遊戲性能可以強於i7 4790k,更別說最新的i7 6700k了,所以至強跟i7沒有什麼強弱之分。

就像說布加迪威航跟a8哪個更好?賽車手說布加迪,商業精英說a8,儘管布加迪更貴,但是畢竟用到的領域要小於a8,大部分民用選擇i7,伺服器選擇至強,也就是老闆選擇a8,老闆兒子耍帥選擇布加迪。

i7 同架構也分兩種,一種是普通的i7,一種是至尊i7,至尊的就是跟e5 2xxx同平台的,但是也不支持多路的,當然性能兼顧了至強與民用i7,取個擇中的選擇,比如說i7 5960x,相較於i7 4790k主頻降低,核心數增加到了8核心16線程,緩存增加到了20m,相較於e5 2699v3,核心數降低,緩存降低,主頻增加到了3.0g赫茲,最重要的是可以超頻,風冷下體質好的就可以4.6g,直接一倍於e5 2699v3 的2.3g主頻,好比賽車加上了N?O,性能大大提升,多線程已經超出部分e5,當然還是遠遠落後於e5 2699v3的多線程,並且e5 2xxx還可以雙路。

最後提醒題主,如果手裡有閑錢還是建議花上個幾千買個x99的板子,因為cpu的壽命往往很長,所以等國外伺服器換代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洋垃圾cpu流向市場,比如現在的一帶e5 2670 ,只要五百的價格,就可以體驗八核十六線程,但是苦於現在都是二手x79主板,現在買個x99的板子,兩三年就會有大量的e5 2xxx v3流向市場,那時候就可以以不到一個普通i7 的價格用上十八核三十六線程的e5 2699 v3;最後如果買了x99也不必認為浪費,如果有遊戲要求,現在可以選擇e5 2637v3 es(800軟妹幣),如果多線程要求較高可以選擇e5 2649v3 qs(1700軟妹幣),我目前在用e5 2629v3,主頻2.4最大睿頻3.0,對於大部分遊戲也夠用,畢竟顯卡才960。


因為你可以數框框


1. 可觀數量的伺服器,是使用e3或者i7的。這兩個晶元沒有本質區別,在流水線上時,都是一樣的。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租用這些伺服器,很便宜很便宜。。。extreme的i7和e5是一條流水線下來,不帶顯卡的。區別都是市場因素。。

2. 同學,i7成本更高好不好。1u伺服器的年託管費在5000到1w5之間。這麼貴的託管費用,i7那點錢實在是不划算。同樣的機架,我為什麼不用e5或者e7虛擬出十幾台機器呢?這可比我裝十幾台伺服器便宜太多了。

3. 於是說到虛擬化,i7有兩個硬傷,第一是,內存最多加到32G,你玩遊戲當然用不著這麼大的內存,可是你分給十幾台虛擬機,簡直連啟動都不夠啊。雙路e5目前能加到1T,那就非常充裕了。第二是,核心數不夠啊,就8個核心,怎麼分也不行啊,只有雙cpu,堆起來36個核心以上,才夠用。

4. 那麼,我不搞虛擬化,用不著那麼多機器不行嗎?少年,這叫曾經滄海難為水,都吃轉基因買不到純天然的了。。。。全世界的機房都給這些虛擬機佔領了啊。。。就是因為便宜,並且你要,5分鐘就給你一台新機器,不要,直接註銷就好了,你是願意花費一萬元去自己買伺服器,還是只用花3000塊一年,獲得一台性能更強的虛擬機?

5. 有位童鞋說,現在e5啊e7性能比i7強多了,是,多核性能是強多了,那是因為啊,現在cpu裡面,顯卡的面積越做越大啦。Haswell的顯卡面積都到了53%啦。你想想,要是把這部分去掉,素不素有多了一倍的內核數呢?而早期的cpu啊,都是不帶顯卡的,那時候奔騰系列就直接拿來做伺服器啦,那個時候呢,伺服器行業還是功耗奇高的power系列和sparc系列佔領市場啊。intel自己也推自己的安騰啊。500w的cpu素不素感覺可以吃火鍋了呢?直到core架構火了以後,伺服器市場才給x86佔領了,並且power系列和sparc系列就不行噠。。。所以說啊,不是因為伺服器要很高的性能,而是因為實在沒有選擇啊,畢竟在什麼時候都是低端的需求佔主流,高端的需求少,e7是跑並行計算好,可是沒那麼多人要啊,就算你要,power更快,現在不也邊緣化了嗎。所以說啊,現在的伺服器,最大的推動力來自於虛擬化帶來的節約成本,而不因為性能更高,power的邊緣化就是佐證。


只說最表層的

E3單路:ECC內存支持

E5單路:ECC內存支持,REG內存支持(更大的內存容量)

E5雙路:ECC內存支持,REG內存支持,2顆CPU(雙倍PCI-E通道)

E7基本就不存在和i7規格一樣的了

ECC內存是伺服器(高可靠性)的基礎

除了以上這些和一些功能性的東西,規格一樣的i7和XEON,性能幾乎一樣


E5比i7優點不在單核性能強大,而在其對伺服器領域的優化和特性的支持。我們來舉個例子對比一下。i7和E5型號眾多,我們選取型號較老的Broadwell架構三款同代至強cpu和酷睿CPU來進行比較。它們是

  1. i7 5775R Intel? Core? i7-5775R Processor (6M Cache, up to 3.80 GHz) Product Specifications
  2. Xeon E5-2667 Intel? Xeon? Processor E5-2667 v4 (25M Cache, 3.20 GHz) Product Specifications
  3. Xeon E5-4669 Intel? Xeon? Processor E5-4669 v4 (55M Cache, 2.20 GHz) Product Specifications

先來個全家福:

這裡推薦Intel的官網:Intel? Product Specifications,在它上面可以很方便的選出各種CPU型號進行比較。我們先來看一下他們的基本情況和價格:

它們都是14nm工藝。但i7的價格只有E5-2667價格的1/6,只有E5-4669價格的1/20。我們再看一下他們的基本配置情況:

這頁有很多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核心數從4,一路上升到22。主頻i7-5775和E5-2667很接近,在3.2GHz左右,但E5-4669就降低到了2.2GHz。這是為了在TDP相對E5-2667不變的情況下塞入更多的核心和cache而做的犧牲。Cache數目相差巨大,從i7的6MB上升到55MB,幾乎上升10倍。

同樣的,這一頁亮點也很多。內存i7只支持雙通道,最大32GB,且不支持ECC內存。而E5則支持高達1.54TB內存,支持4通道和ECC內存。

其他方面E5沒有內置GPU,i7不支持TXT等功能。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詳見我做好的比較表:Intel? Product Specification Comparison

性能比較

這裡用Cinebench簡單地對i7-5775和E5-2667做了Benchmark,單核性能比較:

多核性能:

CineBench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套CPU和顯卡測試系統。這裡用的是最新的是R15版。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個核心來說,R15版本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此外新版本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也比較符合我們日常的遊戲和工作行為。

GeekBeach的數據如下是,單核:

多核:

性能分析

從Cinebench結果來看E5-2667的單核性能因為頻率的略微差距而落後與i7,而多出了1倍的內核也帶來了不到1倍多核性能的提高,多出的Cache完全沒有發揮作用。而E5-4669的單核性能更是遠遠落在了後面。Geekbench的結果略有不同但也沒有根本區別。這些數據和6倍到20倍的價格形成鮮明反差,那麼買E5的人是不是人傻錢多呢?

E5的優點

i7系列對於一般用戶使用場景進行了優化。因為多數應用對應多線程沒有優化,太多線程往往沒有什麼意義,還不如睿頻高一些。

而至強系列,尤其是E5和E7系列,一般用於伺服器和高級工作站,內核數最多的HCC版的架構如下:

內核數次之的MCC和最少的LCC架構:

它們除了內核數不同外,都對伺服器場景做了特殊優化:

  1. 在TDP極限下,盡量加入更多核而不是提高單核性能。因為伺服器往往運行伺服器操作系統,任務也多為多任務而優化,甚至大部分都安裝虛擬機,IaaS可以讓每個核都各盡其用。對於Big data等系統,24個2.2G的核比4個3.3G的核更加重要。
  2. 對ECC內存和RDIMM的支持。伺服器對於關鍵性數據錯誤極其敏感,尤其是金融領域。ECC和RDIMM對運算速度沒有幫助,但對數據安全提高很大。
  3. 對超大內存的支持。32G的內存也許對於一般用戶足夠用了,但對於伺服器卻遠遠不夠。現在內存資料庫發展很快,至強1.5TB的內存變得十分必要。
  4. 極大的LLC(Last Level Cache)。進一步減少了對內存帶寬的壓力,提高了效能。
  5. 多達40個Lane的PCIe。伺服器往往需要外插GPU擴展浮點計算能力,尤其是機器學習大行其道的今天,每個CPU後面往往要插兩個N卡或者Xeon Phi的PCIe卡。16 lane * 2 = 32個lane是必備需求,再加上高速的網口也需要連接在CPU後面,40個lane有時都捉襟見肘。
  6. 更多內存通道。Xeon支持4通道,雙路支持8通道。極大的擴展了內存帶寬,對高吞吐的伺服器十分重要。
  7. 更多了RAS特性。現在很多關鍵性領域,如銀行等,要求可靠性達到n個9,RAS中的熱插拔內存和CPU使之成為可能。內存花樣繁多的可靠性擴展功能,更有Mirror特性,可以組成類似RAID的內存庸余陣列,極大地提高了內存的可靠性。
  8. 極大的擴展性。E5的兩條QPI/UPI匯流排,可以搭建雙路甚至四路伺服器(2跳);E7的三條QPI/UPI可以搭建只要1跳的4路伺服器和最大2跳的八路伺服器,極大的擴展了伺服器的最大內核數和內存容量:

那麼為什麼Mac Pro選擇E5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組成框架圖:

Apple正是看中了E5的四路ECC DIMM的支持,以及對40 Lane的PCIe的支持,可以讓它同時插入兩個16 lane的AMD GPU和8 lane的PEX,佔滿了所有PCIe的通道。同時Apple聰明的選擇了核心少而主頻高的E5 SKU,就像例子中的E5-2667,而沒有選擇E5-4669,既保證了單線程應用的需要,又讓工作站的整體性能十分彪悍。

結論

E5/E7貴有貴的理由,它對於伺服器和高級工作站來說十分合適。對於普通用戶來講,就顯得不那麼必要了,要知道,別看E5 CPU貴,支持它的主板和ECC內存也很貴,比較新的一般便宜的5萬RMB,不是一般消費者可以企及的。實在是看著至強眼饞,也可以選擇E3過過癮。

原文發布在專欄UEFI和BIOS探秘

各項參數幾乎相同的i7和xeon差別在哪呢?

其他更多文章,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專欄UEFI和BIOS探秘,和微信公眾號"UEFIBlog",在那裡有最新的文章。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加入UEFIBlog公眾號


QPI匯流排會有差異,Xeon通常支持多路


一般來說,E3和普通i7互為馬甲,E5 1xxx和I7 EE某些型號互為馬甲。

單從CPU本身來說,兩者的區別不大,就是Xeon多了ECC支持和博銳技術之類。但是從本質上來說,E3和E5 1xxx還是相對的少量核心高頻的路線,主要面對的是工作站。伺服器一般會用擴展性更強(多路,內存控制器等等)的2xxx 4xxx系列。i7畢竟還是面向家庭和工作站,沒有Xeon的擴展能力。


沒有各項參數相同的。。。就算大部分都想同。。。還差個ecc呢。。。。


伺服器要的是大緩存以及大內存支持,內存還要有ECC支持來防錯,這幾點I7 x 結尾的都沒


do they have the same L3 cache?


首先e5和i7參數根本不相近啊,相近的是e3和不帶k的i7。

其次,由於伺服器應用一般對多線程優化較好,所以一般e5相對與i7有更多的核心。

最後,e5可以插好多個。


1.多路CPU

2.ECC內存

3.翻倍PCIE通道

具體數據有空再貼上


I7是伺服器專用CPU。XEON是家用,網吧娛樂!別看百度知道,不對!假如XEON是伺服器專用,那麼不會有那麼強的多媒體處理功能!!因為伺服器不需要這些功能,只需要存儲和計算數據!


一個i一個x 一個貴一個便宜

------------------------------------------

容我水一發


推薦閱讀:

你做的項目中,通常單元測試(Unit test)佔用時間的比例是多少?
計算機專業如何入門網路入侵?有哪些專業書單值得推薦?
駭客(Cracker)有多可惡?
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怎麼走上計算機技術之路?
彙編中的alloc的無用stack內存是用來幹嘛的,或者是為什麼會產生的?

TAG:英特爾Intel | 中央處理器CPU | 計算機 | 硬體 | 計算機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