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否確有由諸侯國組成「連、屬、卒、州」的制度?

《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

《漢書·孝文皇帝紀下》:「 五國為屬,屬有長;十國為連,連有率;三十國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為州。州有牧。」

齊桓公曾實行國、野分治。對於「國」,每五家為一軌,軌設軌長;每十軌為一里,里設里司;每四里為一連,連設連長;每十連為一鄉,鄉設良人。對於「野」,以三十家為一邑,邑設邑司;十邑為一卒,卒設卒帥;十卒為一鄉,鄉設鄉帥;三鄉為一縣,縣設縣帥;十縣為一屬,屬設大夫。全國共有五屬,設五屬大夫分別治理。後世部分朝代也傚仿齊桓公這種管理地方的制度,「州牧」之名更是沿用兩千多年。

但是不知道周朝是否真有如《禮記》所描述的分級管理眾多諸侯國的體系?

參考:《西周伯制考索》


確然是不存在這種體系的,這只是《禮記·王制》所描述的一種理想制度。

一、按《禮記·王制》的描述,每州分封210國,八州之地加上王畿,共有1773國。而周代實際的分封,按《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記載成鱄說:「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荀子·儒效》又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就整個周代而言,封國之數亦不過百餘國,眾寡之數相去懸殊。

二、《王制》成書年限,歷來眾說紛紜,約有如下幾種看法。

1、司馬遷《史記·封禪書》:(漢文帝)使博士諸生刺六經中作《王制》

2、孔穎達《禮記·正義》引盧植說:「漢孝文帝令博士諸生作此《王制》之書。」

3、鄭玄《駁五經異義》:「《王制》是孔子之後大賢所記先王之事。」又曰:「孟子當赧王之際,《王制》之作,復在其後。」

4、孔穎達《禮記正義》:「《王制》之作,蓋在秦漢之際。」

以上諸種說法,除非有新的材料出現,否則難以否定其中一家的說法。但有一點甚明,即《王制》成書較晚,其所反映的制度,已不是西周初年的制度了。

三、西周控制諸侯依靠的不是《王制》所描繪的這種嚴密的等階制度,而是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對諸侯國卿以上大臣的管理任命。軍事實力體現在西六師、成周八師,故不待言。而對於諸侯國大臣的任命可見以下這個例子:

豆閉簋銘文

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王格於師戲大室。邢伯入佑豆閉,王呼內史冊命豆閉。王曰:「閉,賜汝戠衣、鑾、旂。用乃祖考事,俞邦君馬弓矢。」閉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用作朕文考叔寶簋,用賜壽萬年,永寶用於宗室。

銘文中的「邦君」即諸侯,文中之意為任命豆閉為諸侯國的司馬、弓矢之官。

四、《王制》中實現了的制度,大約只有「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與之相近有周召分陝而治。《左傳·隱公五年》記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五、《漢書·文帝紀》不分上下章,題中所引的「五國為屬,屬有長;十國為連,連有率;三十國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為州。州有牧。」一句,見於《漢書·刑法志》


我懂你想問啥了,為啥十國以為連?每四里為一連?看到連字里的車字沒有,商朝初期的方伯十國以為連,一國是50兵,也就是500兵才有2輛戰車,春秋初期的齊國是200兵有2輛戰車。從商朝初期到春秋初期,隔了近千年呢。

《禮記》是西漢收集的周禮資料匯總,有些是偽造的,比如上面那個,明顯就是根據下面那個偽造的。下面那個我解釋給你:

也可能不是偽造,而是商朝的制度

吳慧在《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井田》和《翰苑探史-中國經濟史論集粹二十五題-井田制考索》提到夏商周秦漢的田尺考古實物存在0.8的度量衡遞增規律。

西周秦漢尺(黑黍)0.2463米,0.246*0.8=0.1968,先周壁羨鎮圭尺(黑黍)0.197米,先周劍尺(紅黍)0.185米,0.197*0.8=0.1576,商殷墟象牙尺(黑黍)0.1578。《禮記·王制》(西漢):古者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8先周尺*0.197=1.576米,6.4西周秦漢尺*0.246=1.5744米,一周步等於1.6米。一井邊長160*3加路網溝渠約500米。五十周里小方國邊長25公里,百周里方國邊長50公里。

《國語齊語》「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管子於是制國:「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是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1井3屋,一家有三塊輪休的份地,五家為軌,就是2井。十軌為里,就是20井5邑。四里為連(出戰車一乘,一車四馬,所以用四),加上中間一里的公田,就是25邑。十連為鄉,250邑。十鄉2500邑。二十一鄉,就是2個百周里。封地里至少存在三分之一的不適合農耕的廢地,管子把廢地的六鄉為工商之鄉,應地制宜,變廢為寶。

《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小)都。」四邑為丘,就是四邑夾一丘,一共五邑。四丘為甸,就是四丘夾一甸,一共五丘。

根據《周禮》和《國語齊語》,我發現,周公以後的西周的百周里方國,是按「四井為邑」合36塊份地、乘25為900、再乘25為22500份625邑的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有9萬塊份地2500邑的百周里方國(大都)。《周禮》和《國語齊語》比較,同樣一個百周里方國的面積,天子出兵比齊侯少了一半。相信不出兵的部分是奴隸和王田導致的,天子留有餘裕,管中則是採取強幹弱枝,用4百里商田的農夫,養活2百里周田的戰士。

齊國除了有2個百周里的使用西周田制的奴隸主土地(1家3塊地,每塊160*160,共76800平米),還保留有4個百周里的使用商早期田制的自耕農土地(1家兩塊地,每塊100*100,共20000平米)。《史記·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太公亦封於齊,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及後聞伯禽報政遲,乃嘆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國語齊語》「制鄙。三十家為邑,邑有司;十邑為卒,卒有卒帥;十卒為鄉,鄉有鄉帥;三鄉為縣(突然變成三進位是關鍵),縣有縣帥;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各使聽一屬焉。是故正之政聽屬,牧政聽縣,下政聽鄉。」三十家為邑,《周禮·夏官·職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商離母系社會時期近,女性地位更高,一夫一妻為一家,就是64塊份地。十邑為卒,十卒為鄉,就是6400塊份地。三鄉為縣(縣相對於都,處於邊鄙位置,突然變為3進位是關鍵),3縣9鄉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百周里方國(大都)也就是12縣,5屬50縣就是4個百周里。商朝的田可以參考明清時期的朝鮮王國韓百謙的《田考》。商俗四進,《左傳》昭公三年:齊(國)舊(制),四(進)量(度),豆、區、釜、鍾。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1釜等於64升),釜十則鍾(突然變為10進位是關鍵,周制是夏制改九為十,齊制是商制改九為十)。

《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的男女比例,不能簡單的認為不真實。太平地區,營養較好,女性不停懷孕生育,就容易死於難產而男多女少。商獲得大量東夷戰俘奴隸而女性逃進山林、周又截取了這些奴隸,就會加劇男多女少。原始野蠻部落彼此吞併殺俘,則會導致男少女多。

聲稱面積:《周禮·夏官·職方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里,則七(應為十)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百男,以周知天下。」五百里不是五個百里而是邊長五百里的前提是「邦國千里」,侯爵的齊國為邊長400周里方形,但從最宏觀考慮,青州所在的方千里有很多不適合使用的地域,比如海洋和高山還有沼澤就佔了一半。

十和七很容易誤會成同一個字。《山海經·大荒東經》《逸書·周書·世俘》也都有類似問題,億十萬其實是億七萬。

封建面積:天子分封的面積,是承擔兵役出兵數量的基礎,侯爵的齊國為4個邊長100周里方形。

計算面積:封建面積劃分時依然十分粗糙,有很多不適合使用的森林和湖泊,諸侯之地,封疆方4百里,其食者三之一,400的三分之一是125

實際面積:侯爵的齊國有1軍,125乘攻車,125乘守車,250乘草料車,也就是1.25個邊長100周里方形。

齊國作為侯爵,在討伐東夷和無數代的努力下,最終在齊恆公即位時擁有了6個周百里有多的面積,幾乎和7個周百里擁有三軍的魯國相等。

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再加上齊國土地普遍貧瘠,所以6個周百里,只能養活300乘戰車,也就是三萬人


從左傳看軍事組織有行 、卒 、伍。

1:《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

2:《左傳桓公五年》(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 按周禮天子有六軍。

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行,五人為伍。

從論語上可以看出一些行政上的劃分,這個暫時不方便找。找到了再回答。


推薦閱讀:

誰有那種具體到地級市的空白的全國的行政區劃圖?
中國和蒙古在呼倫貝爾草原犬牙交錯的國境線是如何形成的?
怎麼看待縣(市、區)一把手僅僅才是正處級?
為什麼要設立地級市,如果取消地級市改為 中央—省—縣 是否可以減少腐敗?提高行政的效率?
湖北的天門、仙桃、潛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TAG:中國歷史 | 行政區劃 | 春秋戰國東周 | 四書五經 | 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