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的意義是什麼?

我一直覺得枯山水只能作為一種文化兒存在 具有視覺方面的價值 但不具有實用性

請教大神求解


我不是專業出身,在同濟這樣的建築學校也算是耳濡目染,讀過一些淺顯的書籍,對於園林有一些粗淺的看法,就在此獻醜了。

在我看來枯山水與現實山水的主要區別是用細沙來模擬水面,用沙上的紋路來模擬水波。 如果僅僅是現實山水在缺水地區的替代品,那麼這頂多算是一種工藝手法,尚未升華成一種獨立的藝術欣賞品類。那麼,是什麼使得枯山水獨具一格呢?

當我觀看枯山水作品時,心中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第一種反應A是「啊,原來沙子就是水,這是一種替代品」,第二種反應B則是"感覺和水似乎有中不一樣的地方,寧靜至於枯寂「。我認為使得枯山水欣賞成為獨立門類的原因就是反應B.

當我們觀看水面時,通常的感覺是平靜中涌動著生機,各種各樣的生命在水中醞釀。春天萬物生長,冬天萬物蟄伏。水是生命的母體,即使暫時的冰封,也是為了來春的復甦。帶有水的園林,在中國是不鮮見的,荷塘月色到圓明園福海,江南春色更是無水不歡。如果在中國,一個園林沒有水,大家似乎覺得哪點不對,套用一個詞,叫做」不活「。

而當我們觀看潔白或者墨黑的細沙組成的水面時,腦海中能夠引起的聯想,應該是道教中的沙盤或者佛教中的曼荼羅了。用不同顏色的沙粒模仿某物,最終都是要吹散的沙粒。從感受中,這不再是生機勃勃,而是一種歸於涅槃的死寂。在潔白墨黑的沙床上,人工規劃的同心圓延展開來,模仿了水波的蕩漾。但這如同固定在膠片上的景物已經不再是風景,只是回憶。枯山水喚起了我們對生的美好記憶,又讓我們面對一切最終逝去的殘酷。 這種生與死的結合,完全不同於水的活力。如果要恰當比喻的話,普通山水園林就像彩色風景電影,一切都是活動的,而枯山水則是黑白照片。

如果你對生命的意義感到疑惑,對於繁華的脆弱唏噓,那麼枯山水能夠慰藉你的心靈,告訴你一切如夢幻如泡,生命剎那終究歸於涅槃,一切本質都淪為形式。當我們看到波斯波利斯的獅子像矗立在荒原中,看到古格的宮殿湮滅在塵土時,那種穿越時空的孤獨感和無力感就是枯山水能夠喚起的感覺。

所以,回到結論,枯山水是什麼? 它是活力的反面,是我們繁榮興旺文明的反面,它代表著一切變化下那永恆的寂靜,它是熄滅,它是枯萎; 它是非有,它是非無,它是涅槃,它是夢幻後的冷冰冰現實。 它對我來說,就是茂盛情感後的無力和失望,它象徵著我們人類的局限性,即使征服了天空,依然無法填滿內心的空虛,依然需要面對時間的流逝,一切都將留下回憶,一切都將不復返。沒有春去冬來的循環,只是通向冰冷的未來。在看慣了春華秋實,經歷了人情冷熱世事變遷後,它能夠帶給你對生命更深的體悟。


以下摘自枡野俊明的《日本造園心得》

枯山水是從鎌倉時代至室町時代通過禪宗思想的發展形成的庭院樣式。平安時代後期,日本最早的造園書籍《作庭記》中有寫道:「無池無溪處立石,稱枯山水」。隨著禪宗思想的傳播,這個時期的精神文化指導者從貴族轉變成了禪僧,禪宗文化日益昌盛,同時以貴族為中心的庭院形態也發生了轉變。至此禪僧們也開始了製作庭院。在庭院面積受到局限的情況下,形態以石組為中心,單純化、象徵化、抽象化成為庭院的主題。其表現內容則是禪僧以當下自己修行的境界置換為具體的形態,是一種精神代表性的庭院形式。所謂「求道庭院」、「頓悟庭院」就是禪僧們製作庭院的過程或從中得到的結果。後來將這樣的禪宗石庭稱為枯山水,將造庭的禪僧稱為「石立僧」。最初禪僧在禪寺里製作枯山水庭院作為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但不久就傳到了寺院以外得到了推廣。

禪是13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其目的是「尋找原本的自我」。禪被認為是一種人類生存的基本哲學。禪本身沒有形狀,肉眼也無法看到,而禪僧們通過對禪的認識將自己的心境象徵化,置換成某種形態來表現而已。雖然手法多種多樣,如用水墨畫、書法、庭院等,但其表現的根源則是不變的。

---------------------------------------------------------------

大概的意思就是指枯山水原本是用來表達禪宗境界的一種方式。不過到了現代設計中它留白的美感和禪意的氛圍以及對空間面積要求低等特性使得它在除了寺廟以外的其他空間也被頻繁使用。


排除審美的需求,園林就是多餘的奢侈品。以休憩功能為例,一條東西向廊架在中間用牆隔開、牆邊安置坐椅就提供了適用於一年四季各類氣候全時段的休憩需要。再進一步,普通的建築就可以滿足這些需求,要景觀何用。再進一大步,所有的藝術形式、如城市雕塑,都沒有實用性。衣服只需要保暖,不需要美觀,文字只需要用來傳達信息,詩歌都是多餘。真是費解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如此之多無用之物的世界裡居然還樂此不疲。再想想,大腦只要理性思考就好了,快樂也是多餘的。

枯山水是「睹物思情」的一種形式。如果否定了「情」的意義,也就否定了所有與之相關的園林設計。美學裡有一種對審美的理解叫「移情」,即審美是觀賞主體對客體的帶入,將「情」寄於觀賞客體中,當共鳴產生時就有了「客體是美的」這種概念。

枯山水、園林藝術及所有視學價值的事物的實用性就是證實你是一個有「情」的生物,並且讓你從這種特權中得到享受。


年初二了,新年好!好睏,如果思路斷了就先佔坑

存在即是合理

枯山水在實用性上面可不低哦,「枯山水」原是專門的禪寺庭園,讓修行的僧人從中領悟禪宗的意念。而現在它也被的運用到現代商業項目中

枯山水存在的意義?在於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日本思想文化的載體。

枯山水作為園林的一種類型

而園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這段是知乎中園林話題的描述)

還有不是做每件事是都是有意義的,我們不是因為有意義才活著,而是活著才有意義


首先文化並不是一種具象的東西,私以為枯山水園林是一種文化的表達。

枯山水是一種園林的類型,要問枯山水園林有什麼意義,就必須先回答「園林」有什麼意義

算了太晚了,心情也不好,明天再繼續答。


枯山水不能說它沒有意義,只能說它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什麼意義而已。

枯山水是一種在日本禪文化影響下產生的園林形式,個人見解,它具有中國道的形式,但有佛家禪的核心。至於為什麼說它具有道的思想,是因為它在表現手法上,跟中國古典園林是有相似性的,追求表現自然天地的神韻,求神而不求形,神具則形備。不同的是,中國古典園林強調自然而然的感動,真正讓人神遊山水之間,而日本枯山水強調人類自發性的感悟。這就是佛道核心的差異,道是自然而然的,禪是用心感悟的。

枯山水的設計希望表現的是去除世間紛繁,留得宇宙真理。它是曾經僧人對世界的內心體驗,藉由這種表現,對後世的僧人產生類似教化的意義,這就是枯山水的意義。它是僧人的教科書,要知道,佛家的禪本就是一種不可說的思想,一切都靠悟,枯山水就是一個讓人感悟的地方,去除人世煩擾,留得內心一空明。

但說得美好,人心各異,誰又能定義真的宇宙?這就是枯山水這種教科書的作用了,明明告訴你,世界需要內心的感悟,但又在你面前擺個例子,告訴你,這才是宇宙的樣子,這或者就是日本禪宗為了以示自己寬容博大卻拚命保持自己同一性的一種手段。所以,誰說枯山水是沒有意義的呢?它是一個宗教的統治手段,一種假性的禪的思想。

至於對於我們,枯山水只不過是一個適合冥想的地方,我們看不懂佛教的思想,看不懂佛教的世界觀,只能看到一片空靈,這就大大削弱了枯山水的作用了。

另外,那些現代景觀的枯山水,真的不是枯山水啊喂!一池鵝卵石加一塊石頭就是枯山水了?純粹是一群學藝未精的現代人的腦補啊喂!枯山水裡有很多文化意義的,一塊石頭,形狀、大小、對比,甚至產自哪裡,都有著不同的含義的,一般只有專門研究這些的專家,才能說明白這些符合學的東西。(題外,我為什麼會提到一個石頭產地問題,日本有種思想,他們認為生長在不同地方的東西,會擁有不同地方的「味道」,海邊的東西有海的味道,樹林里的東西有樹木的味道,甚至這種思想會精確到某個地方,東邊的西邊的,雖然我並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分的,不過在他們的藝術文化里,這些東西很重要。為了防止有人跟我「深究」這個問題,我首先聲明,我不是研究日本文化的,不要讓我去解釋日本文化的發展史,我最討厭學歷史了,真的!)


本人是做枯山水微景觀的,個人的一些看法,提供給樓主供參考

第一、枯山水的意義: 主要在精神層面,讓人體會大山、大海、甚至是世界,人與世界的關係密不可分,通過感受世界來感受人生。

其實有點類似於到高山的時候的感受,本人記得一次深刻的感受,一次去貴州的佛教名勝梵凈山,當站在山頂,看到大山雲海都在你身前,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覺得身心都放鬆了,很奇妙的感覺,很震撼。

以上是梵凈山的圖片。

第二個問題,關於枯山水具有實用性,主要集中在精神層面。枯山水是園林的一種,分為2種形式,一種是直接觀賞的,不走入,另一種是可以走入的。我理解的實用性:(1)觀賞,使人賞心悅目,就像讀書一樣,讓人心情好就很實用。(2)有些枯山水可以遊玩,提供散步的地方。(3)枯山水園林中,有綠色植物,有的甚至有池泉,可以凈化空氣。

首頁-空山新雨微景觀

下面都是我做的枯山水,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歡迎溝通

我的店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多多指點交流。淘寶:空山新雨微景觀。首頁-空山新雨微景觀


日本國內的氣候偏潮濕多雨,況且四周靠海,所以水作為一種觀賞意向已經很多了,也因此他們的古典園林沒必要像中國人一樣再去模仿自然山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是「枯」山水,至於,有什麼意義,那應該是幫助僧人參禪坐定的工具


喜歡枯山水。

看的時候,感覺很寧靜。

可能是因為其中事物簡單:山石、白沙,或者也添加一點草木。

我嘗試解釋,枯山水好在哪裡。

原本以為,枯山水僅是在模擬自然。將白沙靶出漣漪、波浪、旋渦、回紋等平行線條,模擬水波,甚至雲霧;將山石安置其間,模擬島嶼或山丘。通過無生命的幾樣物質模擬現實大觀,這樣的景,成的巧妙。它會使人感覺寧靜,是因為它的幾樣構成物都是無生命的,不會變化,也不會消逝。就像取了時間的一個橫截面。

多看了些枯山水的圖片發覺不是這樣。

而且是相反。

雖然構成枯山水的主體,山石、白沙是無生命的,但是它們卻極富生命力量。

白沙被靶出彼此平行的線條,不紊亂,形態主要有漣漪、波紋,傳遞出勻質、徐緩、秩序的流動感,就像水、聲音、光的傳遞一樣。這種運動,使人感到強烈的宇宙秩序。而石頭,卻呈靜態的。事實上,萬物皆在改變。哪有什麼東西是不變的呢?可這些山石的靜,恰好地穩住了白沙的流動。若沒有石頭靜止在那裡,白沙模擬出的水波的流動,只會使人眩暈,並感到變化的暗涌。當山石默立在流動的白沙中,運動就有了中心,而不是不知會流淌到何處去,或者運動自己吞噬自己。

因此二者的配合尤其重要。

也因此山石的形狀不能選擇動態的,最好是安定的形態;白沙模擬出的流波必須是規律、穩定、平行的,這樣才使人感到有生命力並且秩序,要能反映宇宙的運動法則。

兩者皆靜、兩者皆動,或石頭壓住沙的流動,或沙的變化衝擊了石頭穩定,都不會營造出使人內心寧靜有禪意的枯山水。

當然,再多看了些枯山水圖片後,發覺不是所有枯山水都追求寧靜。也有故意要呈現波浪的洶湧而去的,或者山的險峻的。那是在立意上有所不同了。


推薦閱讀:

枯山水庭院是怎麼做的?
園林專業的植物配置及綠化方向就業情況以及工資待遇怎麼樣?
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什麼樣的城市空間?
如何理解「景觀都市主義」?
生態景觀設計「雨水花園」在城市環境中的應用?

TAG:日式簡約風格 | 景觀設計 | 景觀施工 | 禪意 | 侘寂Wabi-sa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