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我的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這句話的出處?
《冬天》
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象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划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象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划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象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佔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象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特稅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隻兩隻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象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的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反正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來我抄他。想了想再去找。散文吧看到這篇12年的(原文很長,只貼一部分)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肖桂真 2013-10-13
七年前的九月,在我踏上火車的那一刻還沒有認識到,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今年的3月,在我畢業的時候還沒意識到,工作以後,我的故鄉只有冬,再無春夏秋。
從此故鄉的春秋終將成為回憶塵封在腦海當中,我們沒有機會看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會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也不會再有「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依稀記得七年前,滿懷好奇的去到了天津這座陌生的城市,一心想著遠離故鄉,渴望掙脫父母的管束,渴望一個人的天空,自由自在…現如今真的離開父母的庇護,一個人在外闖蕩,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清楚。每年的寒暑假,我也總是差不多最後一個回家,早早的返回學校,在家待的日子少之又少,現在想來是多麼的可惜。記得電視上播放過一個在外打工的孩子,每年只有十天的春節假期回趟家與父母團聚。媽媽笑著對兒子講:「孩子,你每年只有十天的時間在家,就算我再活二十年,那媽媽也只有二百天能和你在一起啊!」是啊,從襁褓中的嬰孩,到調皮的小鬼。如今我們長大了,卻離開了他們。二十多年的含辛茹苦,他們內心是希望我們出人頭地,有一番成就的。可是每個父母內心裡更是希望兒女能守在膝下,安享晚年的。
在天津的那幾年,感覺的都是冬夏,也無春秋,在這個360°立體風肆虐的城市,讓天津似乎沒有春秋,還沒來得及體會春天的和煦,炎熱的夏天就來臨了,還沒來得及體會秋高氣爽,寒冬就來了。
在對比之中才能真正領悟故鄉這兩個字的意義。在離開的那一刻,才忽然變得無比深刻和重要。那是一片你只要立於其上,就能感受到深深的歸屬感與安全感的土地,那是你來時的地方。世界上很難再有這樣一座小城,它的每一條街道你都留下過足跡,每一家店鋪你都能叫出名字,每一個季節你都親身經歷過。就算再繁華的都市,在它面前,在你眼中,也一樣會黯然失色。對故鄉的思念,是再快的交通,再便捷的通訊,也無法彌補的缺失。
我忽然意識到,從此以後,可能都會在外漂泊,不論學習或工作。我再也不能,日日走過故鄉的街道,看每一個熟悉的人的臉龐與笑容;再也不能,日日陪伴在父母左右,承歡膝下。那樣的日子,也許就這樣,從指縫間溜走了,那樣的日子,也許再也不會有了。
其實於我們,人生,本就是這樣的,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故鄉,或因夢想,或因現實,種種原因,讓我們背井離鄉,既然改變不了現實,那麼就得淡然接受,以一顆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相聚總是匆匆。我們總是想著在外面闖出一番天地,造就我們的價值,等到那個時候好好回報,讓父母盡享幸福。可是古話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一旦錯過,就再也不可能彌補。
只有冬,再無春夏秋。那就讓我們在冬天為他們暖酒趨寒,給與心靈的溫暖。中央綜合頻道的公益廣告,Family,好感動,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他們年老了,亦如當年年幼的我們,需要照顧,呵護,關愛。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而我們呢?
心忽然空空的。我開始安慰自己,人生,本就是這樣的。果然,如其所言。
我想該到頭了吧……彼時年少,歲月靜好
2012-2-239月1日,北京太陽大的讓人覺得過分,公路上冒著灼人的熱氣,機場高速照舊的堵的快到市區里,走了三個多小時,這是我自小以來跑機場用的最長的時間。依舊直接有選擇性的過濾了老爸的嘮叨,每次出門最煩的就是嘮叨,雖然我知道,這一次會在很久很久的日子裡,沒有那些個困擾,我是不是應該著實的慶賀一把呢?我不知道該不該,這次的我沒有像以前一樣的滿心歡喜,知識默默的坐在後面,不吱聲,左邊倚著和我肩膀齊高的行李包,看著車窗外龜速的形形色色的車,不停地自己在心裡抱怨,丫的,怎麼就把電腦忘在了家裡、老爸在收到我媽的一個眼色後也就閉上了嘴。假期疲軟過後,很是憧憬著未來自由的生活,雖然我知道從我踏上去往大學的路上的那一刻起,便註定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2012-2-22
幾年前踏上火車我還不知道,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然後……
2012-2-19
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_lalaith_新浪博客
2012-2-18:幾年前踏上火車那一刻都還沒有意識到,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18,19這兩天有這句話的帖子相當多,百度知道上也有幾個求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的。所以最紅的應該是這段時間開始……
還有完沒完……
2012-2-2
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終於結束了……我試了好多辦法,再找不到更早的。
可又……看到了這個……幾年前踏上踏上飛機那一刻都還沒有意識到,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 李天琦 (1992-2012)
我去查了李天琦,查不到具體是哪位大神……更沒法知道他哪篇巨作里出來的這句話……要崩潰了……
舍友又告訴我:
幾年前踏上火車那一刻都還沒有意識到,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吳英奇《故鄉》
媽蛋,他知道的話早說啊!!要我查了這麼久!!!
槽點來了……我又不知道這個吳英奇是哪號人物……也找不到《故鄉》的原文……再找下去,估計心裡承受不了了………………容許我猜一下:可能是哪個文藝騷年突然想出來這句話,有人看到就傳出去,火了。比較早看到這句話的人都想說這是自己寫的,爭相署名。到2012-2左右,這句話大火了,文青們都往自己的文章里引用,藉此向原作者致敬。可不知道原作者是誰怎麼辦捏?簡單啊,往名人身上安唄,反正朱自清還是冰心,甚至我朝太祖的文章也沒多少人都看過,找個名人,這話瞬間就高大上了不是?頓時就把心靈雞湯那些很有哲理的話逼格甩了好幾十公里!!嗯,一定就越是醬紫。魯迅先生在《鴨的喜劇》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我可是覺得在北京彷彿沒有春和秋。老於北京的人說,地氣北轉了,這裡在先是沒有這麼和暖。只是我總以為沒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銜接起來,夏才去,冬又開始了。
不知道是不是出自這裡。。。
我也是看到這句 過來查查 什麼意思呢
推薦閱讀:
※問一下大家看完大冰新書《阿彌陀佛么么噠》的感受和看法?
※《湖心亭看雪》中「霧凇沆碭」怎樣翻譯成英文?
※怎樣理解黑塞這句話,「在沙漏和枯葉之間,我不想同精神打交道,我要的是無常,我想做孩子和花。」?
※你覺得豐子愷的散文寫得好么?好在哪?
※有哪些適合念出來10分鐘以內就能打動人的文章小故事段子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