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 Apple Watch 嗎?

本人不看好。一是操作太複雜,二是大部分的功能都可以用手機+手環代環。


用了半個月了,談談給我帶來的感受

1.無論是走路,吃飯,工作,購物,掏手機的次數明顯減少

2.不必再擔心漏掉任何簡訊,電話,通知

3.運動圓環促使更多運動,我相信這點帶來的好處是很大的

4.常常忘記手錶的存在

5.續航方面7到24點電量剩餘30上下,42mm手錶電量應該更多

6.選擇Apple watch因為我確信它是和iPhone協同最好的設備,實際也是這樣

最後給出題主答案,我看好這款設備,除了上面的感觸,我相信以watch初代的配置,可以干跟多讓人喜歡的事,1.0開放的功能很保守,更好用的功能期待今年WWDC


關於Apple Watch的定位很多人都有理解偏差,這並不是一個要讓使用者一直盯著他用的產品,而是「快速信息閱讀器」。 為了代替以往需要拿出手機,但僅僅看10秒以下的情況。

想像下現在為了使用一下搜索引擎,你會打開電腦去巧鍵盤么?一定是通過手機或是平板完成。

還有一點,低電量的時候它會進入只有手錶功能的省電狀態,我想這種狀態下用個一周沒有問題,平日不會讓使用者尷尬的沒電後手腕上就只剩一個黑屏鐵塊,而是繼續發揮傳統表的時間作用。


自從4月上市銷售以來,Apple Watch的訂單量達到700萬塊,出貨量達到250萬塊。從銷量看,蘋果手錶是蘋果最成功的新品。

不看好,看來是不行了。

很多現實不符合我們的理想,但它一旦出現,你就要承認,並思考:為什麼、如何解釋、這表徵了何種趨勢?

可惜的是,人們往往會堅持自己的偏見,裁剪現實符合自己的理想。


近期不看好此類產品。

對Apple Watch的態度和Android Wear一樣,願意嘗鮮可以購買,喜歡該品牌可以購買,但是請不要推薦給其他普通消費者坑人不要讓別人為你的信仰埋單。在智能手錶續航無法解決的現狀下,一塊價格相對昂貴的智能手錶體驗真比不過手環類產品,僅僅只是個科技玩具。

作為國內第一批Android Wear用戶,加價購買moto360的二逼之一,用這類產品已經半年多了,說說該類產品目前遇到的問題。

續航問題

相比手環類產品(如小米手環標稱1月續航)的續航,配備LCD/OLED屏幕的智能手錶產品續航普遍僅有2天左右,甚至不足兩天。頻繁的充電需求極為影響用戶體驗,智能手錶目前的情況就是看似能做很多事,其實連最本職的手錶工作的做不好…

在Android Wear中熱門產品moto360僅配備320mAh電池,續航飽受詬病這麼久之後,Apple Watch 38mm版反而還將電池縮水到205mAh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像後來推出的LG G Watch R電池容量達到了410mAh,在屏幕常亮下可以維持2天續航,關閉常亮3天續航,雖說是矮子中拔高個,但也比Apple Watch情況好多了(不過依然不影響結論_(:з」∠)_

交互問題

受制於屏幕尺寸與產品續航,智能手錶的操作受到極大限制。

Google通過語音操作(雖然在公共場合感覺很傻逼,但是對英語支持的非常不錯,至於中文就……)和Google Now式卡片通知,雖然很多地方有待完善,但是就目前而言體驗相對不錯,走在了各家的前面。至於蘋果嘛…感覺和當初三星推出的Galaxy Gear差不多,純粹簡單粗暴的將各種服務塞進裡面,不過這些屬於軟體問題,迭代幾個版本應該能有較大改善(Android Wear最開始那幾個版本也是一堆問題…

現在的Apple Watch軟體部分完全沒有體現Apple一貫的水準,感覺僅僅只是把功能搬到手錶上…

很多界面甚至是生搬硬套,直接照搬手機…

在界面設計方面,Apple品味直逼三星…

功能問題

買了moto360半年多以來,moto360用的最多的功能就是連接手機時免密碼解除鎖屏_(:з」∠)_

其次就是看看通知,統計一下運用數據而已…真有需要屏幕的功能大概也就只有查看一下通知內容和偶爾用用計算器罷了…最常用的功能某米79元就能辦到續航還被完暴(╯°□°)╯︵ ┻━┻

外觀問題

說實話…目前智能手錶相比同價位傳統手錶而言……都挺丑的

普遍認為好看的MOTO360也只是在智能手錶中相對而言比較好看…

下圖是售價349美元的Apple Watch運動版和售價179美元的MOTO360通常版實拍對比(圖片來自於網路)

總結

總而言之,目前智能手錶都非常不成熟,但就現在這時間點而言,Google走在了Apple前面。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Android Wear就能買了,本篇所說的全部問題Android Wear同樣存在,只是在一些地方相比Apple Watch做的稍微好一點而已……

所以,穿戴式智能設備在未來有廣闊的成長空間,但在現在並不看好其智能手錶市場。


看好。

iPhone剛上市的時候我想「MD手機這麼貴都可以買部手提電腦了,傻子才會買」。

然後,

時至今日,蘋果發布會,庫克說,iPhone手機累計出貨量已達7億。


(重製版)貌似很長,大多是圖,稍安勿躁

十分看好!排在我前面的答案很多並未深入了解和思考。

前言:現在iPhone更新最大的看點是新設計和屏幕尺寸,這些並不會讓我興奮。而07年,喬布斯滑開iPhone屏幕,緊接著像是科幻片的神奇操作,才讓我難忘!。。。Apple Watch幾乎給我這樣的感覺。

1創新

首先是定位創新:

其他智能手錶的思路就是:「把手機做小再做小,然後加上錶帶。能幹什麼我也不知道,關鍵是它要是圓的!」——其實他們根本沒思路對吧?

而Apple Watch首先是個穿戴品:注重設計,穿戴屬性和奢侈品屬性。然後是功能:運動健康監測和最親密關係的朋友圈。然後是交互,然後是功能(後面說)

然後是交互創新:

Macintosh帶來了滑鼠+圖形UI,iPhone帶來了電容屏多點觸摸,iPod帶來了點觸轉盤,前兩者是當今電腦的兩個主線。這次Apple Watch帶來了智能錶冠(旋鈕設計很帶感,又能轉又能點,讓我想起了第一次用iPod的轉盤)和Force Touch觸控作為輸入,tapic engine作為輸出(tapic engine甚至能將各種聲音等「通感」為震動,非常神奇)

視覺上主屏靈感來自於OSX Dock(移到哪裡哪裡放大)和Ikepod Horizon(類似黑洞的視覺),結合二者,十分具有原創的感覺。功能上在小屏幕上比起一頁一頁地翻APP要快得多,因為「把一維鋪展稱二維」,就像地圖一樣,你能清晰地記住一個app的位置並快速找到(所以,越是看似簡單的好設計,創作過程可是很漫長的,更是不應該作為抄襲的借口)

3個圓盤表示運動完成量很經典,估計會成為以後所有智能手錶UI設計的模板呵呵。

然後硬體創新:

很多。。。

挑一個無線充電說吧:以往無線充電是單另一個「充電座」,比手機還大,充電的時候放上去——導致出門得帶兩大件,純粹是噱頭(你們可以數數那些奸商都干過這事了)。而蘋果把Magsafe磁力接頭和無線充電融合了——做了「減法」,一個充電器就夠了~同時做到了方便和表面無介面。估計也會成為抄襲的模板呵呵。

再說一個,錶帶的可更換設計——很方便迅速,可以隨心更換錶帶~~而且完全是隱藏式的,和表身渾然一體,我在瑞士機械錶里都沒有見過如此令人滿意的更換卡扣設計(而且鏈式錶帶的每一節都可以拆卸,可以調節長度,能做到這個精緻程度,基本上競爭對手是很清楚了)

米蘭尼斯錶帶是Marc Newson聯合全法國紡織業研發的新型編織材料(Marc Newson持有專利),首次出現在Ikepod Solaris。apple watch中創新地使用了「注磁」表扣——非常「蘋果式」的創新。坐等被抄。

功能創新:

前面說了蘋果在交互輸入上創新使用了智能錶冠和Force Touch,那麼在內容輸入上蘋果沒有選擇鍵盤(1.6英寸全鍵盤,三星們也太有種了!)而是選擇了Siri+即時傳真+表情製作+「戳」(tapic engine)來交流,人性本真的交流方式——你可以隔空為她即時作畫,DIY一個表情表達心情,你也會被挂念的人隨時隨地「戳一下」。。。用過後你可能會愛上這種不需要語言的交流方式。

交流,不需要語言。

這個臉是可以DIY的哦~

創新總結:iPhone當年獨力完成了智能手機形態的90%,這次也獨力定義了智能手錶。

2如何改變世界?

喬布斯用iPhone改變了世界,人們享受的同時也陷入了「低頭」的生活。而這次蘋果希望把大家引向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健康生活和友情的方向:真正親密的朋友圈,以及沒有門檻的24小時運動監測功能,鼓勵你真正走向健康生活。

有人說Apple Watch看不到「殺手功能」,那麼這也可能就是Apple Watch最主要的功能和願景——重塑你的生活方式。

3商業

Apple watch的定位是手錶,且是「科技時尚表」,用康泰納仕CEO的話:「蘋果創造了『科技奢侈品』」。那營銷核心就是「時尚穿戴」——「時尚」「時裝」「品牌」「設計師」「明星文化」,這才是成功秘笈,也是蘋果擅長的!

——這是一整套產業和營銷模式:第一科技品牌上也只有蘋果接近「奢侈品」,而谷歌、三星等連時尚界入場券都拿不到。。。蘋果這次開闢了新的戰場,對手將是LV、豪雅表等時尚界和鐘錶業品牌而非當前的電子消費和互聯網公司;第二,蘋果連續挖人,投重金,(就算產品不夠好)也必會推廣使成功。

一張不需要解釋的圖

很快就來了

4競爭:

當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根本就是玩具,看圖:

實拍:

戴在手上的:

換錶帶:

索尼是來逗比的?

5總結:

隨著Apple Watch降臨,2015才是「智能手錶元年」。

前面說過了:這是蘋果開闢的全新戰場,三星們通通出局,最大的競爭對手是LV、豪雅等時尚界和鐘錶業品牌。這不,LVMH旗下的豪雅已經宣布:「和谷歌英特爾合作,2015年末發布第一款智能手錶,期待與Apple watch競爭。」

10:09(暗喻領先傳統指標行業一分鐘)

寫於2014.12.25

---------------------------------------------------------------------------------------------------------------

補充於2015.3.10

經過幾個月的沉澱,又看了昨晚的發布會,再說說:

失望:

1功能上對於Apple Watch失望在於:正如很多人說的:「Apple Watch沒有給我一個一定要買的的理由。」——缺乏殺手級功能,第一代續航也不一定令人滿意。

2除了Apple Watch Sport,另兩個定價過高,蘋果雖然有能力享受更高的溢價,但我不希望蘋果這樣做。

正面:

1蘋果做對了一件事,我很欣賞,就是:方形錶盤

圓形錶盤逼死強迫症!————完全是商業上諂媚的策略!只要賣相好,掏了錢,體驗跟他們就沒關係了,典型的「馬屁精」。(看看都有哪些出了圓形錶盤的馬屁精吧)

2設計上看來看去都無可挑剔!完成度很高,尤其是借鑒了Marc Newson大師多年來的設計積累。數個高質量的硬體創新定義了智能手錶。

  • 看看那些表吧:

MOTO360

圓形錶盤顯示文字是這樣的

Huawei Watch

可恥地抄襲錶盤!宣傳圖上的幾個每一個不是抄來的,果然500 low。其中這個錶盤來自萬國

介面外露

LG也是(起碼LG是先做的)

你們發現了嗎?市面上的圓形智能手錶看起來都是一個樣子,毫無設計感,就是低價石英錶的標準樣子嘛~

還有另一個樣子:就不一一列舉了,直接上合照:

呵呵

最後希望Apple Watch的設計成為「一方凈土」,不要又像iPhone一樣,導致全世界的智能手錶就只有一種樣子可選了。

(抱歉,在凈化評論區,刪除不友善回復時,誤刪了幾條正常回復)


不看好。

目測買回去的將來全是擺設。

這種第一代產品推出來都是試水的。就像炮兵炮擊敵軍陣地一樣,第一炮就直接命中指揮部的情況很少很少,第一炮是為了給第二炮測落點的,先打個大概方位,之後再據此調整。


看到apple watch的價格,升級iOS 8.2之後我的第一反應。

1.第一版的apple watch還不是個很成熟的產品。對iPhone 的依賴性導致iPhone沒電之後,其所有的依賴網路的功能都無法實現。

2.現在的趨勢是手機代替手錶。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人們手腕上的手錶越來越少。apple watch似乎想反其道而行之。

3.分析一下手錶的交互與手機交互的優劣。

手錶的優勢在於:更加便攜。

手機的優勢在於:屏幕大,使用更方便。

手錶處在手腕的位置限制了其尺寸,移動終端的主流交互方式還是觸摸,小屏幕的觸屏操作難度太大。雖然apple watch加入了滾動操作,但是與直接的觸摸操作相比,費力度還是很大的。語音操作非常適合apple watch,但是目前還非常不成熟。

而且大家不覺得對智能手錶的操作非常奇怪嗎?抬起一隻手,用另一隻手進行操作,不是很難受嗎?因此apple watch不適用於需要長時間交互的應用。

如此看來,目前apple watch也就以下功能還比較實用:看時間,接電話,健康功能。

用手機看時間的方式已經被大家所接受。

接電話需要藍牙耳機,那麼手錶跟手機的區別很大嗎?只不過一個在手腕上,一個在兜里。

至於健康功能,為什麼不用更便宜的手環呢?

目前apple watch真是個雞肋,短時間內也很難完全取代智能手機,那麼我身上為什麼要攜帶兩塊屏幕!對於未來來說,手腕上的智能終端是最佳選擇嗎?我們為什麼可以像首飾一樣掛在耳朵上,像眼鏡一樣戴在眼睛前,甚至是嵌入到體內呢?

我覺得,apple watch的唯一價值就是利用apple的品牌價值,進行裝b了


在國內市場看好,因為在中國apple watch沒有競爭對手,蘋果應該感謝中國政府~


五月中旬拿到的貨,42mm標準版。說一下用了大半個月的感受。

1、每天6:30-23:00,電池剩餘大約40%左右。之前身邊很多朋友也包括我對公布的18小時續航覺得很是問題,但是實際使用感覺下來其實這根本不算是問題。我不會戴著它睡覺,所以一定會睡前摘下。只需要你麻煩一些把它放到它的充電器上就好了。

2、首先它是塊表。這貨不是用來玩的,而且目前三方的體驗都比較差,微信什麼的還不算太好用,所以我不會沒事來玩它。有了它之後不會再用手機看時間了。

3、消息推送很方便,再也不會出現非常不方便的時候來了一條消息,費了挺大勁拿出手機來看結果是垃圾簡訊的情況,你一抬腕掃一眼就知道了。這個意義重大。

4、拿來運動真的很好用。以前跑步從來不在意心率,也不在意消耗的熱量。現在這些都很清楚地展現在眼前,現在跑步我更關注消耗熱量和心率了。經過一小段時間的室外跑調整之後,室內跑步機跑步距離測量很準確,幾乎和跑步機上顯示的公里數是一樣的,會有小數點後兩位上的誤差吧,我認為可以接受。

5、對日常活動的監測和提醒讓我清晰地了解到自己一天的活動狀況。什麼時候運動多,什麼時候運動少都很清晰。從有了它之後,我每天的運動增加了。

6、你可以覺得它不美(我認為很漂亮),但是這表的用料工藝絕對是上乘的,拿到手裡是精緻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美好的

7、最開始我覺得在這麼小的設備上專門為聯繫人弄一個屋裡按鍵有點大材小用了。不過用過之後我感覺到,尼瑪這個太有用了。類似於之前我認為iPhone上的靜音鍵沒用後來發現太有用一樣。

最後:

至於說功能複雜:這個真心不複雜。

至於說功能可被手機+手環替代:其實是這樣的,如果你說什麼可以被什麼替代,我無話可說,這就像你說用薄膜鍵盤去替代機械鍵盤一樣,就像你說用一塊100塊錢的電子錶去替代機械錶一樣。你可以說都可以打字,都可以看時間。但世界上就是有人願意會為了更優質的感受而付出代價,這部分人才是這些為了提供優質感受的商品(或者工藝品)的目標客戶

綜上:對於需要更好的使用體驗,熱愛電子產品的我來說,我非常看好Apple Watch。


作為一個長期使用過Moto360的人,觀看Apple Watch發布的過程當然會本能的進行二者的對比,雖然其實還沒有真的把玩過Apple Watch,這樣的對比對蘋果來講不能算最公平。但至少從已經發布的方面上,能夠對這兩塊表進行一個對比。

使用Moto360的過程給我帶來大量的樂趣和便利性,我也十分認可Moto360的設計理念和展示方式,所以文中會出現對Moto360的溢美之詞。

基本框架

Moto360採用圓形的表面,更接近傳統手錶的樣式,不得不說手錶是一個帶有強烈符號化和文化特徵的產品。從最初的日晷人們使用陰影走過圓形軌跡來標記時間,鐘錶本身的設計就有強烈的數學美感,鐘錶設計中的十二進位與六十進位方法,以及圓形可等分的性質,都是對於「時間」與「數學」概念的具象化表達形式。因此我一直有一個偏見,作為計時工具的鐘錶,理應是圓形,這是有傳統色彩的一個看法也是15世紀以來鐘錶史的持續選擇。

誠然,圓形錶盤對於信息展示(文字與圖片)肯定是帶來了一定的問題,方形展示區域應當可以更自然的進行信息閱讀,但不得不說Moto360的Card樣式對於這個問題給出了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法,在此絕不應當低估設計師在框架類進行完善的能力,且不說這個框架是完美的圓形。

而圓形同樣有更大的展示可能,在這個尺寸下,原型錶盤的Moto360比大尺寸的Apple Watch要多出近30%的展示空間,比小尺寸的要多出一倍多的展示空間,借用過我手錶的一個朋友,對於Moto360的展示尺寸表示了驚訝。

尺寸

客觀的來說,兩款表都比較厚,比一般的手錶都要厚不少,彼此差額0.8mm沒有太大差異。重量Apple Watch稍重一些,Moto360穿戴時確實有一點覺得太輕了而丟失一些質感。

操作

對於一個追求操作極簡的產品,多一個按鍵和交互方式可能就多了一大塊的內容,現在Apple Watch的具體交互由於沒有體驗還不得而知,但我不得不說在使用Moto360的時候,我幾乎不會接觸開關本身,即便點亮屏幕也是依靠翻腕動作完成,基本操作就是上劃和右滑兩個,Moto360非常容易操作,很容易上手,並且了解所有的功能,對於日常的信息提醒和閱讀操作,Moto360的操作方式是非常直覺式和有效的,所有用過我的手錶的人都幾乎在5分鐘之內就熟悉了其操作的方法。

而對於Apple Watch的操作,外媒有一段這樣的評價。

手錶有兩個主要的使用方式:點擊Digital Crown按鍵返回主屏幕然後選擇應用,或者從底部上滑進入Glance界面預覽所有已載入應用。通信按鍵與iPhone上的靜音鍵很類似,點擊該按鍵進入聯繫人界面,在此界面你可以快速發送筆記、塗鴉或者心跳給使用Apple Watch的朋友,該功能稱為Digital Touch。

在操作上當然並不是越簡單越好,太簡單其實現的功能便會產生限制。但適應Apple Watch的過程可能會相對較長。

手錶屏幕較小,Moto嚴格執行單個信息的屏幕展示,而Apple Watch有大量的類手機操作的信息展示,例如多條信息展示在同一屏幕,多個按鈕等,說實話,方形屏幕上展示3個圓形按鈕很彆扭,遠不如Moto的設計優雅。

續航時間

Apple Watch的續航時間一直是一個很大的疑慮,可以肯定的是,續航時間肯定不會比Moto360好,我的實際使用體會是,我使用Moto360頻次很高,在有Moto360的時候,80%以上的手機提醒我並不點亮屏幕,而是在手錶上查看,而我也是一個提醒量較大的人,白天持續如此使用14個小時左右,回到家還有20%左右的余電,Moto360內置電池是320mAh,而蘋果並未公布這個數據,但現在反覆強調電池的各種性能,我想續航時間肯定是有一些問題的。

我認為框架、尺寸、操作、續航是於用戶關聯度最高的問題,下面還有一些其他兩者功能上的差異,大多數都是Apple更多的功能。

Apple Watch有NFC支付功能、接打電話功能、獨立的音樂播放功能。這三項是Moto都沒有的。

總結

Moto360的思路,是在傳統手錶的基礎上,加入來自手機的提醒,讓他成為一個消息的通知中心。而對於這個定位,我是充分的體會到其便利性的,這也許也是當前機能和硬體定位的一個相對好的平衡點。

但是對於蘋果而言,他們的期待更多,期待手錶比僅僅用戶信息查看,還希望其能夠實現更多的交互和功能,這樣對於手錶操作的複雜程度,對於其背後的系統設計,以及手錶的機能,肯定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當前很多外部指標上,和我對於Moto的感受上來看,Moto的方向與當前的呈現,是要優於Apple Watch的相關表現的。

如果你也想體驗一下,可以到享借來借我的Moto360,如果你沒有安卓手機,可以把鎚子也一起借去試試


沒錢。不看。


轉載自NGA

原文鏈接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7348919

前一篇已經聊了機械錶的前世今生,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跟水區童鞋剖析探討機械錶還是電子錶這個簡單又複雜的問題,當這個問題算是暫且理清,大家能夠擺脫非黑即白的論調去看待機械錶或智能表時,就比較適合今晚要聊的話題:引發這番討論的核心原因----Iwatch在手錶玩家眼中的意義。

把話說在前面,假如說昨晚的純機械錶話題我還有信心發布觀點的話,今晚所討論的iwatch設計只能算是我一家之言,沒摸過沒買過就發表的紙上談兵,在表圈向來是不作數的,文中會出現一些我覺得我以為我猜想,不對的儘管討論儘管噴。

有言在先,作為一個連繫統都不會裝的電腦白痴,我並不了解電子產品的性能優劣以及眼下時髦的各種軟體硬體,之所以討論iwatch,僅僅因為其作為一支腕錶推出,所探討的出發點,也是從一個鐘錶愛好者的角度來談論一支新銳腕錶。

綜合一些報道信息歸納起來(完全沒見過實物),iwatch的設計在我眼中,是一次大膽且準備充分的創新,是有備而來試圖撬動水區所熱議之中端腕錶消費市場的戰略產品,或許日後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iwatch沒能達到目的,但這是一次應該被歷史銘記的嘗試。

毫不客氣地說,其他多數智能電子化腕錶(也沒怎麼深研究)在我眼中只是曇花一現的玩具或者geek裝備,原因很簡單,設計者以及更高層的發起者,本身專註於電子類功能及人機交互等科技類設計,而對於腕錶本身只是做了粗淺的、僅僅滿足基本佩戴要求的設計-----這也是為何網路上會因為這些產品引發了如此措辭激烈的爭論-----在完全不考慮腕錶設計規律的情況下,與傳統為敵,導致現有科技水平製造的智能腕錶確實看起來有那麼一點簡陋和玩具化。

不管機械錶是否已成為古董文化,其作為腕上重要配件確實存在了上百年且不斷進化,產生了其固有的一套審美傳統和遊戲規則。無視傳統和規則的簡單粗暴設計,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大部分只出現在極低端產品線中。智能表作為備受爭議的新生事物,假如在誕生之初就一個不小心沾染上了低端產品的氣息,造成了與傳統腕錶用戶(基數其實非常巨大)的審美鴻溝,留下了低端的印象,毫無疑問將是這場遊戲很糟糕的開局。

所以我想蘋果注意到了這一點,他選擇的變通方式或許是來自東方人的智慧,在我看來蘋果沒有選擇對傳統徹底的宣戰,沒有急於劃界而治,而是選擇了一種看似中庸實則和平演變式的過渡設計,從人們不易察覺的角度設計了iwatch的整體和細節,將iwatch打造成了一塊兼具傳統高級腕錶和新時代智能腕錶特點的中間產品,了無聲息的彌補了傳統與創新間的巨大裂痕,既讓科技派用戶在不知覺中找到了時髦的感覺,也讓守舊派的腕錶玩家群體找到了「至少還有那麼點表樣子」的台階可下,我相信這一點不是偶然,而是處心積慮的布局。

前面講了這麼多,似乎太主觀太虛,馬上切入正題,我會從若干個特點+一個背後深層原因來試圖剖析iwatch的腕錶設計

所謂機械錶愛好者和行家,觀察智能腕錶的第一條,多半集中在外形,前面一段也說了,之前很多品牌的智能腕錶,一看外觀就是不懂表的設計師沒花心思的產品,而iwatch則不同,它的設計語言,我相信是綜合了眾多懂表的設計師研究了百年來腕錶演變的美學規律之後權衡出來的結果。

我先拋出一個主觀的論點,iwatch的腕錶設計語言,是非常時髦的,時髦的點在於,其設計風格是相當古典的,沒有選擇當下最時髦的機械腕錶設計,而是選擇了在高級機械錶領域悄然升溫的復古設計,其復古的切入點,或許是在向80年代石英劫前後的腕錶設計致敬。

1, 方形圓角的殼體,一方面與蘋果現行產品呼應,更重要的是這個造型對於腕錶玩家來說,幾乎是一眼看出其濃厚的復古腕錶元素,往近了說與愛馬仕cape cod系列、積家翻轉系列的表款非常類似,往遠了說---或者說我個人最直觀的感覺,這種圓潤的方形設計,與百達翡麗上個世紀的3589、3587、2424等等設計非常非常相像,傳達出幾乎如同翻拍電影般的致敬情結,若說這是無意,我相信不可能,因為以當下流行的腕錶設計元素,大可以選擇具有體積感和雕塑感的大圓盤設計,但蘋果沒有這樣做,我相信除了功能上的考慮之外,也有設計團隊對未來時尚走向的一個判斷-----縱觀這幾年的幾大時裝周可以觀察總結出,時尚輪迴的年代致敬恰好與我所發的那幾款百達翡麗所代表的年代差不多-----蘋果在這方面的時尚嗅覺我可以斷定是其他廠牌無法比擬的,原因會在後面說明。

2,另外一個細節,線型表耳,這絕對是非常吸引腕錶玩家的一個設計元素,因為線性表耳是機械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設計,在如今的收藏界也比較受歡迎,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莫過於沛納海,沛納海款式中有半壁江山是採用了線型表耳,非常具有辨識度。對於Iwatch來說,有太多更未來感更時髦的設計可以取代線型表耳,但我猜想大概是在設計可快速替換錶帶時的靈光一現,讓Iwatch撿起了這個頗具復古味道的樣式----非必須且復古,這往往是高級玩意的一個潛在特徵,蘋果或許沒有標榜自己是高級玩意,但他太懂消費者心理了,給你一個高級的暗示,有誰會吵著鬧著說拒絕呢。

3, 下一個細節,錶冠,就是右邊突出的那個圓形按鈕(或許是按鈕?),這個零部件在傳統機械錶上是作為上鏈或調校裝置出現的,除了極少數底盤上鏈款式,絕大多數腕錶都會有這個配置----包括小孩在手腕上畫表也知道圓圈錶盤側面畫一個按鈕耳朵,Iwatch不僅保留了這個部件,而且把錶冠特有的雕刻淺槽也做了上去-----我相信作為智能腕錶這個部件和這種細節都是完全非必需的,恰恰是有了這個錶冠,任何人的第一印象就都可以篤定這是一塊腕錶----這就是我前面提到彌補新舊事物代溝的設計把戲,毫無疑問是非常有效的,你看,這又是對於智能腕錶的非必須設計。

4,再舉一個個例,積家的大複雜翻轉,其側面的錶冠及按鈕布局,Iwatch可以說完全是有模有樣的照搬了一回----照搬積家,不但不可恥,反而很聰明,對於懂表的人來說,有幾個不認得積家翻轉呢?這感覺就像偶遇一個陌生人長得很像你的要好親戚,天生就消除了一段距離感。

5,再然後是非常重要的細節,盤面,作為一塊靠顯示屏做盤面的智能表,Iwatch與其他智能表一樣,可以說想模擬什麼機械錶的盤面就可以模擬什麼機械錶的盤面,但目前從網路搜集的信息來看,我覺得它又贏了。之前我所看到的其他智能表,對於顯示時間這一腕錶最基本功能的態度似乎都是非常隨便,夠大夠清晰的數字顯示或者簡單的大三針盤面布局就完事了,清晰明了是做到了,但與機械錶的代溝一下子也出來了,如何去優美華麗的顯示時間,一直是機械錶研究的重點課題,智能表之前對此的不屑,是招來機械錶迷惡評的相當重要因素。但Iwatch在目前我所看到的網路圖片中,展示了一些非常經典的時間顯示布局,包括傳統機械錶的計時盤面布局,著名的米奇盤面等等,這又一項是非必須的設計,也又一次是讓傳統機械錶用戶在iwatch上找到玩趣的設計,好感度再加一分。

6,表背的設計,機械錶愛好者都知道,機械錶的表背是玩味的重點部位,這次根據網路上的圖片(抱歉我沒看直播),Iwatch的表背不是簡單粗暴的金屬平面,而是一個大圓套了四個小圓,我研究不深不知道這個表背是否也是屏幕或者是可動的,但至少在機械錶愛好者眼中,這是一件比較有趣的設計,有點像機械錶的透底,又充滿了新科技智能表的神秘元素,兩者居中的度拿捏的ok。

7,貴金屬材質的引入,把這點放到第7點才說其實很不公平,因為實在是太重要了,只是考慮到屆時或許銷量微薄才拖到最後說。與之前的第三方定製版貴金屬iphone不同,這次似乎官方要親自推出黃金和玫瑰金版本了,注意玫瑰金這個字樣,這是如今在腕錶界最炙手可熱的材質。所謂機械錶的收藏,大多數是針對貴金屬款式的,換句話說絕大多數機械錶愛好者都已經習慣了對貴金屬腕錶的熱愛,這也是為何這群人對廉價的塑料材質智能表嗤之以鼻的原因之一,材料之間的質感差距確實太大了,就如同再好的尚酷也不可能拿來跟布加迪比一樣。Iwatch很聰明的推出了貴金屬外殼版本,於是這給了那些猶豫的騎牆派機械錶

愛好者一個完美的台階-----我們既享用了最新的科技,又沒有放棄那種早已成為習慣的腕間沉甸甸質感。

8,也是我要論述Iwatch之用心之野心的最後一條內容,錶帶。表再怎麼智能,錶帶目前都沒什麼可智能的,那麼為了讓Iwatch更像一款傳統腕錶,蘋果甚至喪心病狂的推出了米蘭帶,常與我聊表的水區童鞋應該知曉我對米蘭帶的熱愛,這種古典且繁複的錶帶很完美的詮釋了機械錶之美,非常普通的表款(譬如萬國的波濤菲諾)搭配上細密編織的米蘭帶,頓時讓腕間文藝氣質十足-----讓珠圓玉潤的智能表搭配米蘭帶絕對是一筆妙招,咱們不去流俗說古典與創新融合,只需要滾輪上撥,看看我上面發的那些百達翡麗,就知道這種殼型搭配米蘭帶是有多麼優雅和獨特-----別忘了這不僅僅是獨特,還是踩著復古回歸節拍的時髦!

面對這些特點,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你站在機械錶愛好者的立場上的過度解讀罷了,你這是吳閑雲讀Iwatch-------關於這點我不做辯駁,請看看以下名單:

豪雅手錶前全球銷售副總裁Patrick Pruniau

Burberry前CEo Angela

YSL前Ceo Paul Deneve

這些曾經在時尚圈和腕錶界赫赫有名的大腕,尤其是像Deneve這樣跺跺腳就地震的老當家,都紛紛來到蘋果擔任了重要職務,這至少說明蘋果的產品設計里有在考量時尚或機械腕錶的影響,這就是我所謂設計背後的深層原因:由geek領導的科技項目和由這些時尚人精領導的科技項目,在出發點和側重點上,應該有著根本的區別,這些時尚界的帝國締造者,比任何一個普通消費者都清楚如何去勾畫產品線,在不知不覺間用心理戰術突破消費者的防線-----這就是我口中蘋果帝國的野心,讓最頂級的行家設計看起來最輕鬆的產品,用處心積慮來營造輕描淡寫,這種路數的結果便有很大幾率達到飛花落葉皆可傷人的境界。

今晚的行文遠不如昨天的純論機械錶流暢,因為畢竟是隔空談論自己並不熟悉的事物(並且也不是很感興趣),這篇也不是科普文,為了大家方便我在最後總結一下:

Iwatch在蘋果高人團隊的指引下,選擇了一條似名表非名表的路線,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人類看到與自己類似相貌卻有強大法力的存在,會尊為神,天然產生了親切感,但看到與自己相貌迥異的強大存在,卻往往稱為妖魔鬼怪唯恐避之不及。Iwatch選擇了人們習慣的名表模樣來接近腕錶用戶,這是一條非常巧妙的路徑,為了達到這一效果,蘋果為之付出的設計努力或許是非常非常巨大且專業素質頗高的。 單單從腕錶設計語言上的剖析我大概是想到這麼多,給它一個評價的話,應該是一條幼年的金鱗,至於是不是能夠化龍,這是每一條金鱗都不敢輕易回答的問題,但也註定是他們的終極夢想。

---------------------------------------------------


1代就看前景?

如果是成功的,大家當然看好。

但是差評如潮的時候,就不好說了,小公司或許會頂不住直接廢了,蘋果這種信仰S粉絲滿地的巨頭嘛,舉幾個身邊網上經常遇到的群體發言給你看,這些其實應該叫果蛆,曾幾何時一度粉蘋果,然後當時這群打著果粉旗號的無恥傢伙把我噁心到粉轉路人……

————吐槽分割線————

一說好不好立馬說銷量,沒人說你銷量差,現在一堆人根本不知道產品如何,只要蘋果一出就各種最好最佳,引領潮流第一個推出,這個風氣個人認為挺病態的,但是完全不否認這個風氣能讓蘋果的全方位受眾買買買。

出個NMB明顯價格標高也會一堆人洗地捧臭腳說你不是目標人群要什麼性能,鍵盤差是你不會用不會適應絕不會是鍵程短,介面少是因為蘋果帶領業界巴拉巴拉的。

這代watch各種小毛病,操作交互煩出屎,大部分所謂優勢功能別的手環手錶基本早就能做到卻無視(其實這可以理解,某些果粉只用自家產品,所以對照是0,當然覺得各方面功能完美)

第一個推出XXX第一個用XXX,現在最喜歡吹的幾個點之一。

一方面說經常忘了手錶,一方面又說看手機少了,這雙重標準還是說自我欺騙好呢?真的,嘖嘖嘖……

促使運動,想說晚上一起跑步的朋友沒人帶蘋果表,難不成別的設備不能促進?何況我們運動群體內公認,運動與否全靠自覺,靠設備促進的除了傻逼就是裝逼(你可以覺得我這人群人數少不能作為參考,然而裡面拿著iPhone用著OSX的真果粉一堆)。

————吐槽分割線————

一代問題多是無法看他做不作死的,要至少兩到三代,看他是一意孤行繼續還是通過第一炮測出問題然後改進。

如果是後者,當然值得看好,當然前提是改得夠快,要不然慢悠悠也是取死之道。

如果是前者,也要等谷歌能進來天朝或者巨硬也推出一款才行,要不然沒取代品就賣中國信仰市場,別說兩三代,二三十代都行。

瞎扯完畢,蒙面著草(????ω????)


不看好這一代的蘋果表。但看好這個市場。

首先從使用體驗來看,Apple watch肯定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智能穿戴設備,之一;價格不是。

Apple watch最高售價12萬,註定了它是一個奢侈品,但蘋果是一個奢侈品牌嗎?明顯不是,只能算一個高端品牌吧。有閑錢並且願意這麼花錢的人肯定是蘋果的死忠擁躉。所以這定價很難打動普通的有意向購買智能手錶以及智能手環的潛在用戶。

Apple watch運動版定價也不菲,3000軟妹幣。蘋果的說法是「你身份的象徵」,說服不了普羅大眾。三千塊軟妹幣象徵我什麼身份?十二萬又象徵我什麼身份?靠鋁錶帶和金錶帶的電子智能表去證明,說不過去。


我認為apple watch將和google glass一樣徹底失敗。

這種失敗的產品的全球銷量不會超過1000萬台。(我想說100萬的,但是...考慮到腦殘土豪的數量)

多年之後,人們談起蘋果的衰落,會說就從發布這個失敗的手錶開始。

為什麼apple watch和google glass一樣會失敗呢?

這是因為所有他們能做得到的事情,手機都能做得到,並且做得更好。

看看這些特點:他們可以戴著,他們可以隨時查看信息。glass 可以第一人稱拍攝,可以骨傳導..apple手錶可以隨時檢測你的心跳,可以戳你一下提醒你

這些貌似都是手機做不到的啊。

問題是,為了這一點的便利性,我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要天天戴著這玩意,還要天天給他/它充電?

而取代這些功能,我們只需要把手機貼身放在褲兜里(從這個意義上,穿裙子放手機在包包的女性,倒是對這個手錶有著剛需),然後拿出來,就天下太平了。


當年iphone顛覆諾基亞的時候,諾基亞手機的耐摔優勢,續航優勢都是可以被忽略的,這些方面對iphone是可以不需要的,不必要的。

現在apple watch來顛覆傳統的機械錶甚至電子錶,續航,防水,甚至耐摔對手錶都是必不可少的,你不可能光憑消費者體驗就完全忽略這些必要的方面。

這就是手錶的特殊之處,它就像你身體的一部分在這麼多共同歲月里首先必須讓你省心,其次才考慮的是它的其它功能或其它的驚喜(體驗)。


看好啊


這代不看好,以後有進化的可能就另說了,功能不實用,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得充電,能不瘋?


只要有game等app支撐 絕對大賣


推薦閱讀:

關於Apple Watch有哪些被打臉的高票答案?
有哪些 App 在 Apple Watch 上的體驗很糟糕?
Apple Watch為什麼一定要用Force Touch而不是長按來呼出菜單?
想買蘋果手錶,又擔心別人說我裝逼怎麼辦?
如何評價 Watch OS 2 的寫法?

TAG:智能手錶 | AppleWa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