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的發展停滯,是因為壟斷,還是物理或技術障礙?
硬碟技術這幾年不是沒有發展,而是發展相對於其他新技術(如SSD)沒那麼快而已。目前磁碟的存儲密度大約可以做到0.5TB每平方英寸。10年前(2004年)很多電腦還是40GB的硬碟,現在500GB的硬碟已經很普遍了。
阻礙硬碟進一步提高容量的因素是超順磁現象:提高密度的方法自然是把磁顆粒做小,磁顆粒做小了之後就出現了熱不穩定性,記錄很容易從0翻轉成1。為了解決不穩定性人們又使用了更「硬」的材料(專業術語叫更大的「各向異性」),後果是材料「硬」到磁頭也無法將其翻轉,也就無法寫入數據了。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攻城獅們用了各種方法,05年前後出現了垂直磁記錄技術,現在正在研究中的還有熱輔助磁記錄、比特介質等等。據稱藉助這些新技術可以最終達到50TB每平方英寸的存儲密度。
硬碟工業是一門成熟產業,利潤空間已經不大,之前的一些大企業(IBM、日立)都紛紛退出,目前全世界只剩下兩家生產商(希捷和西部數據)。隨著雲存儲的發展,預計接下來幾年硬碟出貨量反而會上升。兩者都有,但從我在seagate工作的經驗,和與比我年長的前輩交流的感想,個人認為主要是技術問題,其次才是business問題。
現在傳統機械硬碟hdd,單純靠常規技術已經基本到了記錄密度的物理極限了,要有突破必須靠極端複雜fancy的heat assisted recording / shingled recording等完全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的技術。這些技術不僅投入高,提高小,而且可靠性低,基本就沒有啥商用價值。
於是說到ssd,他的速度快但容量增加遠不如傳統硬碟,以後容量和記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後,還面臨散熱的問題。
因為hdd技術無法前進,各大廠商就大打價格戰,於是各個廠商紛紛倒閉合併,現在hdd只剩兩家,穩定住後更沒有動力科研了。
另外,不同意樓上某些大v抖機靈的回答,覺得沒有任何信息量。1970年IBM搞出了SSD,現在都還沒普及。還有直接插PCIE的硬碟呢,比普通SSD快了多少倍,怎麼就停滯了……
誰說的,信不信希捷西數東芝分分鐘拿出來單碟50g+的硬碟,拿出來了還用什麼掙錢,這跟手機升級是一樣的,就那三家做hdd,壟斷聯盟,想多騙錢而已。
因為需求,當它不是瓶頸的時候,自然是被忽略的一方。硬碟以前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解決空間需求等。8020法則。
硬碟沒停滯啊,最近才有5碟片6TB硬碟。只是機械部件進步始終沒有半導體快,再加更多的發展出現在SSD上。
樓主買了一台thinkpad,
但是總感覺用起來不爽。各種分析,結論就是錢沒花到位。哈哈,其實是硬碟的原因,於是上網買了SSD,三星最新的850pro,據說是3D架構的,買回來直接拷貝原來的系統,用起來舒服多了。─=≡Σ((( つ??ω??)つ超人一般的感覺
硬碟發展不清楚,但是SSD應該還是有發展的,有三星,intel的,都挺不錯的,應該不是絕對壟斷,但是國內好像沒有。唉…
換上SSD又有了新的瓶頸,多開幾個遊戲開始覺得內存條顯卡拖後腿。身處於用固態硬碟大肆蠶食用了半個多世紀的磁碟市場的時代,竟然有人覺得「停滯」?
推薦閱讀:
※動用我國尖端科研力量對英特爾最高性能的CPU產品進行逆向工程,仿製出同等或更高性能的產品,可行嗎?
※win8未激活,今天黑屏了怎麼辦?
※Surface Pro 3 是否可以像微軟宣傳的那樣,取代筆記本電腦?
※替罪羊樹的寬鬆的alpha高度平衡,alpha最佳的取值是多少?
※程序員們總說的代碼要優雅,這個優雅到底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