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臨床醫學怎麼樣?報考本科有什麼要求

有個孩子酷愛醫學,生物一直學的很好,成績也不錯,剛剛高考完,想報志願中山大學臨床醫學


先說點正經的:學醫興趣很重要,喜歡生物很好但是也要考慮醫學不僅僅是生物。

五年制臨床醫學本科,錄取分數應該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相同專業差不多,略低於上海交大和復旦的相同專業。

8年制本博連讀,英文教學,分數較高,廣東省招20個左右吧,非廣東省比較少,分數也較高,我那一屆同省上8年制的分數能進中科大,不過全省才兩個ToT

8年制分生物、物理、化學三個方向,會多學一些基礎課程,但是意義大不大因人而異,想當醫生的也有覺得這些課浪費時間,但個人覺得多掌握一些科學知識技術,即使對臨床醫學也會有益處。

5年制大四開始見習,大五整年在醫院輪轉實習。

客觀來說8年制教學方案可能沒有7年制、5年製成熟,但各有利弊

如果考慮出國慎重選擇,5年制交流、出國讀研的機會較少,特別是對美國,因為4+4和我們這邊的模式不合…但有很多人(相對)去台灣大學交換的。也有很多出國讀基礎的研究生,或者通過USMLE考到美國系統裡面當醫師~在國內保研率也很高,好像有30%,至於去協和復旦還是留中山醫等等就看個人造化和選擇了。

不過想去國外當醫生的話,在國內讀臨床醫學是最合算的(當然個人能力是前提)。不過這條路會很燒錢很心累,要把所學的東西全都轉換到英語的系統,兩三年馬不停蹄地準備。

就整個醫學院來說~

國內排名情況:幾年以來比較穩定排在國內前七

後來知道,相對在國內而言,中山醫在海外的名聲比較大,是因為當時有一批批去美國當執業醫師,這樣建立起來名聲的~PS據一個在美國的同學說,中國只有一家醫院開的單子在美國能認可(報銷用還是幹嘛的),就是中山眼科醫院,

有好多家附屬醫院:一二三到六,眼科、光華口腔、腫瘤醫院。一院和學校是連著的,腫瘤醫院在對面,光華口腔在不遠處~ 我們上診斷課分開去附一附二附三三個醫院,會很早就接觸到病人。

平時解剖課資源比較充足,大一就可以經常泡解剖室…大三上局部解剖學,一組七八個人一具屍體解剖。據說在廣州這邊,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有的學校經常只能看模型…或者只分到一部分,這個個人覺得對臨床技能的培養當然會有點影響啦

附屬醫院多的好處還有我們傳統的預見習:對於五年制或者八年制的學生,大二前的寒暑假會有機會去這些醫院預見習,基本上不能動手(當然可以跑腿兒~打驗單之類的),但是自己去,進了幾次手術室,也提前感受了醫生工作是怎樣的,個人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還有一些朋友預見習時遇到教授做實驗的就直接參与了,這樣很早就進入了科研~

中山醫的生活:如果去8年制本博連讀,兩年在南校區,後六年搬回"醫學大本營"北校區

,就是那個寫著中山醫科大學的建築。

南校風景美如畫呀,來中大就是被它號稱全國第四美的校園誘惑的。不過我是5年制,在大學城的東校區呆一年,然後回北校。東校區社團活動極其豐富!購物美食什麼都不缺,現在開了一大條商業生活區,還有電影院。就是別忘了好好學習。然後就是北校——一個心酸的地方……北校比我的高中小,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體育館游泳館什麼不缺,因為在市中心越秀區,周圍都是醫院,土地緊張…所以最近幾年要建一個30層的宿舍樓。

北校雖然安靜~可是很有學習氣氛!無論你想好好學習還是好好學習,這都是一個適合的地方^_^不過,壓力也容易過度,可能學醫都如此。別的地方是考前圖書館人滿為患,我們無論寒暑假考前考後整個教學樓和圖書館都是自習的同學們……

ps除了學院本身的實力,還有很多理由來中大~比如自由開放的氛圍,如果有機會能接觸到各種不同專業的人~各種思想交流;比如四個校區(好像還要新建一個在深圳)可以到處「串門」。廣州到珠海的校車35元一次,珠海的舍友經常坐校車回家…因為在廣州,各種好玩不說,有許多特別的機會~比如無國界醫生在中國三個事務部香港、北京、廣州,每年還有廣交會,英語好可以去做個翻譯玩玩兒

南校區的圖書館裡面的學人文庫

經常蹭一蹭姐妹學院的課~

廣州美美的沙面

珠江新城的晚上(手機渣像素)

廣州塔頂

兩年前的錄取通知書,不知道現在長什麼樣~歡迎來中大哦!中大在廣州不在南京不在中山哦~

相關消息供參考:

深圳校區是新建、正在建的校區,據說今年已經開始招生。想去/想留在深圳的同學可以留意?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今年招收醫科生


贊同樓上的高票回答,只想說一句,學生物和學醫學差別很大,雖然都可以歸為理科中的文科,但如果做臨床,跟人打交道的多方面能力是很需要的,而學生物的更多的類似於學基礎醫學,主要泡在實驗室里,要清楚這一點。。。學醫辛苦,但也沒那麼辛苦,畢竟現在作為中山醫的醫學生,還是鼎鼎有名的,八年制的就更不用說

另外一點就是,現在中大把校區、專業分配那些搞得亂七八糟,所以報考時要仔細打聽,比如當時我們有同學被分到珠海校區,還以為自己被降成了二本。。。


中大醫科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6年建立的博濟醫學堂,它是中國第一家西醫學府,1879年,博濟醫學堂更名為南華醫學堂,1886年,孫中山先生進入這裡學習,這便是中大醫科與孫中山先生最早的淵源。一年後,孫中山先生從廣州轉到香港西醫書院學習,後到澳門鏡湖醫院行醫,這期間孫中山先生每周都要拿出一天時間為老百姓義診。

建國初期,全國院系大調整,中山大學醫學院與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併成為華南醫學院,此後,華南醫學院數度更名。這個階段,在柯麟院長的帶領下,中山醫學院建立了完善的現代醫學教育體系,擁有一批在國內外醫學界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師和名家,教學、科研和醫療取得了較大發展,成為中南地區最高醫學學府和衛生部屬的六所全國重點醫學院校之一。

1960年代的中山醫學院擁有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八位國家一級教授,是當時中國醫學界赫赫有名的「八大金剛」,佔到全國醫學一級教授的近1/4。以陳心陶教授為例,建國初期,血吸蟲病流行,他不畏傳染,經常出入在廣東三水、新會疫區,與疫區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每天工作起碼十幾個小時。最終,他為中國人民消滅了血吸蟲病,受到毛澤東主席的三次接見。十年後,疫區方圓12萬畝的土地上,遍布蔗林、稻海、工廠、水庫……陳心陶教授徹底地幫當地人民送走了「瘟神」。

近150年的歷史中,中山醫創造了無數個中國西醫史上的第一次:60年代,世界首例同源無機骨和人造骨應用於臨床;70年代,全國首例腎移植手術獲得成功;80年代,全國第一例卵巢移植手術、中國大陸首例連體嬰兒分離手術成功;90年代,國內首例小兒肝移植、國內首例全肝移植、亞洲首例肝腎聯合移植相繼獲得成功……邁入新世紀,更頻有重大科研成果產生。在鼻咽癌的防治方面,中大人前赴後繼:腫瘤防治中心曾益新教授成功定位鼻咽癌易感基因,這一成果發表在2002年7月15日的國際權威學術雜誌《自然遺傳學》上,經過十幾年的探索,目前其科研團隊基於最新研究成果研發的鼻咽癌預測晶元已投入臨床試用;我校腫瘤防治中心馬駿教授主持的「鼻咽癌放化綜合治療及個體化治療基礎的研究」入選201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其系列研究成果也先後在國際權威期刊英國的《柳葉刀腫瘤學》上(Lancet Oncol 2012, 13:163-71及2012, 13:633-41)快速報道;今年2月11日,腫瘤醫學協同創新中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曾木聖教授研究團隊又發現可介導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細胞的關鍵分子,其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子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為最終實現更優化的個體化治療打下了基礎。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教授更是致力於乳腺癌的攻堅,他關於siRNA技術治療爆發性肝炎動物模型的研究成果,發表在2003年9卷3期的國際權威雜誌Nature Medicine上,並被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評選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第四項;此後他一直關注於乳腺癌細胞和微環境的相互作用是如何促進乳腺癌轉移的研究,特別是腫瘤微環境非可控性炎症的研究,幾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研究分別於2011年和2014年兩次刊登於《癌細胞》雜誌(Cancer Cell);今年3月,其研究團隊新作「A Cytoplasmic NFk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 Blocks IkB Phosphorylation and Suppress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IF=23.9)被《癌細胞》以封面故事形式發表,表明其研究在該領域研究已處於國際前沿位置。此外,2014年10月7日,顏光美教授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了天然甲病毒M1具有選擇性抗腫瘤作用的研究;奚志勇教授團隊開展的「以蚊治蚊」阻斷登革熱傳播技術研究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培養登革熱「疫苗蚊」……

每當新生入學,醫學院的領導與老師們總要給學生們講述這些前輩們的光榮事迹。正如肖海鵬所說:「這些光榮讓他們知道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他們的前輩創造了中山醫輝煌的歷史,他們有責任將這種光榮傳承下去,同時也能激發他們學醫的信念和興趣。」


推薦閱讀:

人大和哈工大深研院(非本部)和中大的計算機專業,哪個相對好一點呢?
關於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兩個專業的區別?
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哪個更好?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在廣東的就業和清北比是否存在優勢?

TAG:中山大學SYSU | 臨床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