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大家有什麼問題嗎?」之後全場一片寂靜的尷尬場面?
自由提問環節,結果卻安靜到一根針掉地上都能聽見的程度,尷尬到不知道怎麼說,這時候如何給自己台階下呢?
我中學老師是這樣做的,
『既然沒問題那我就問你們幾個問題!叫到的起來回答。』輕輕地給所有答案點了沒有幫助。已有的答案都是對別人演講做出建議,題主自己是演講者。
亡羊補牢的做法
2、氣氛嚴肅的場合可以自己主動提問認真聽講的老師、教授。
「xx教授,您覺得這個研究怎麼樣?」萬無一失的做法
想讓別人主動提問,最靠譜的還是在演講中增加與聽眾的交流。演講和提問不是割裂的。但如果演講本身只是從頭到尾眼睛緊盯屏幕,肢體僵硬的站在台上一字一句念ppt,在過程中與觀眾毫無交流,結束之後卻突然開始答疑,必然很難有人提問。
正確的做法在演講中建立統一流暢的交流體驗。交流本身的形式有很多種:
1、目光接觸。效果最好的是長久注視某一片聽眾一段時間,再把目光移向另一片聽眾。人眼對注視有強大的分辨能力,即使在大場地依然有精準的交流效果。我曾嘗試過在演講時注視400聽眾中的一個,坐在那片人都認識我,但只有他最終對我微微點頭。
2、肢體語言。演講者的肢體語會將自己的心理狀態傳達給觀眾。緊張的人會採取相對封閉的姿勢,如兩筆抱在胸前,雙手背後,兩腳併攏呆立一處等等,所謂手足無措。自信而放鬆的演講者會採取開往的姿勢,如雙臂打開指向演講內容,自然的地處走動。自信的姿態比拘謹姿態更容易激發聽眾的交流慾望。
3、內容安排。保證演講內容過硬邏輯完整的情況下,可以均勻地每隔若干分鐘插個段子作為觀點例證。美國現代情景喜劇每30秒至少要有一個段子,笑點淚點不停刺激,很值得借鑒。但萬一演講內容很水再插段子,就會讓聽眾覺得輕浮空洞。上台時的暖場段子,視場合可有可無,不贅述。
4、演講形式。多提問,少念字。多提問,是在演講時帶動觀眾思考,在揭曉答案前爭取若干聽眾觀點。少念字,就是ppt只放小標題,不放任何成段文字。念不是交流,講才是交流。
5、多想多練。想讓人積極提問,根本是提升自己的演講技巧。上面說的幾種交流方式不是所有場合都適用。至於節奏掌握,情緒調動什麼的更不是兩三句就能說完的。演講前多構思,把內容寫成逐字稿,上台前計時排練都讓演講技巧迅速提高。老師的話
你們不懂問我,懂了我問你們
如果大家沒問題的話,我就要回家給老婆煮飯了。謝謝大家。 (停頓兩秒裝可憐)你們真的忍心嗎。
就我自己的經歷,沒有演講過沒有做過培訓。就在很多人前有過問題說過話,當我大家還有什麼疑問的時候,我自己是有過沒有人理的,原諒我一顆玻璃心。所以在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一般我就沒有講話時候的緊張感,人就要放下講話時候的嚴肅,緊張,這個時候我更願意以大家說話,笑笑。然後就問問哪個同學什麼問題調節下氣氛。
這個可以有……
理想的狀態是通過不斷的和聽眾進行眼神交流,實時了解聽眾是否明白或跟上你講的內容。在整個講座過程中,選取幾個關鍵的點停頓下來觀察聽眾反應,或者具體問某個人明不明白。這樣似乎就沒有必要在最後問有沒有問題了? @Teter Ted 的答案詳盡的多,我自己這方面也做得不好,只能紙上談兵了。
授課之類的,為了保證教學質量,老濕們總是喜歡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
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好,一般情況下我的做法是「同學們下面我們直接跳過我畫你猜環節,直接進入我問你答環節。」
說完這話,下面總是表現出一種「尼瑪啊」的表情,然後是竊竊私語。並且,為了樹立這種習慣,以後每次上課你都要說「又到了我問你答的環節了,呵呵。」如果是領導講話之類的,更好辦了,XX開會結束前一般都會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嘛?」,然後隨之而來的是很有可能是沉默。好辦啊,你一看他們不說話,直接說「大家沒問題我就放心了,希望散會後也不要有人來問我,那樣我會覺得你們的幽默感跟我還是有很大差距。」#此時如果你具備王大鎚那種獃滯的表情就太棒了。
總的來說,別太嚴肅就是了。秒速繼續說"好的我們繼續下一節……" ----來自大學理論力學老師
"好,看來今天的講述真是到位,解決了大家所有的疑惑,感謝Xxx教授,解散!"
有事啟奏,無事散會。
喳…
問完「大家有什麼問題嗎?」,如果觀察到氣氛不熱烈,宜立馬收場,拖越久越難看如果所講的問題本身很有意義只是大家沒消化完全,不妨回顧下重點,提出所講內容中不成熟、有爭議的一部分,如果大家入戲還是能救回來的
推薦閱讀:
※如何完成一個好的演講稿?
※黃執中在第180期的羅輯思維中講了哪幾個點?
※辯論與演講的書籍有哪些推薦?
※如何評價安藤忠雄2016年10月26號在上海保利大劇院的演講「亞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