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季羨林先生說的「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讀過季羨林先生的兒子季承對父親和家族的回憶錄,似乎季承是更接地氣的敘述者,似乎自由主義者總是定義.見愛伯伯

直覺是人類莊嚴的天賦,理性只是人類有用的工具;我們卻造就了一個歌頌工具,而遺忘天賦的社會。- 愛因斯坦

(The intuitive mind is a sacred gift and the rational mind is a faithful servant. We have created a society that honors the servant and has forgotten the gift.)


建議各位在回答之前,看看季老的原文:

時光流逝,一轉眼,自己已經到瞭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我的預算。有人認為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遠不如早一點離開人世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凈。

  那麼,長壽就一點好處都沒有嗎?也不是的。這對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會有一些好處的。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這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鎖。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這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我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如果想勉強找一點區別的話,那也是有的:我,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人,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

  我有些什麼想法呢?話要說得遠一點。當今世界上戰火紛飛,人慾橫流,「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是一個十分不安定的時代。但是,對於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絕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末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裡。

  但是,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對於那些肚子里吃滿了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的人來說,有如夏蟲不足以語冰,這些道理是沒法談的。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對人類發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話說到這裡,我想把上面說的意思簡短扼要地歸納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先啟後的責任感。


前段時間看到這篇文章,和男友探討了一下。後來將探討的零碎記錄了下來,貼在下面希望可以一起討論討論。

天陰,我和他兩人坐在地板上,他敲代碼,我看書。

是季羨林的《談人生》。仔細想想,「談」和「論」也是有區別的,「談」只是隨意聊聊,只是發表自己看法,不求別人肯定,也不敢對人生這個命題下什麼定義。但「論」就帶有一點點判定的意思。德高望重的季老先生的謙遜可見一斑。

我讀到這樣的段落:

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於是我自然而然想起我曾經在知乎上回答的那一個問題。我說,要將自己的利益放小,將人類的利益放大,那人生就會有意義。如果一生追求個人私慾,那人生就是虛無的。

我將這樣的觀點說給他聽,他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也很有道理。他說:每個人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是看到了壞人的惡,才激發了自己的善。以此類推,每個人對人類對社會都是有意義的,每種角色都是有意義的。

於是我又想說,那追求個人利益與追求人類利益怎麼平衡呢?我曾經覺得,這是一段此消彼長的反比關係,但我現在顯然不這樣認為。有很多人,在追求自己個人利益的時候也創造了許多造福於人類的財富。個人利益與人類利益,顯然是分不開的。那人們要怎麼控制自己的物慾呢,或者說,人們要怎麼在物慾和利他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他的答案是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同時在成長過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又想到之前的問題上來,指著文章中這樣的一段問他:

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那要怎麼解讀呢?

他說,那是對「他們」來說,但將這些放在人類發展這條長鏈子里,他們也會是其中的一環。只是,「他們」沒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對於「他們」來說,人生是無意義的。

那麼總結一下,我們討論的結果就是:每個人都會有其存在的意義,每段人生都會有其意義。然而,要讓自己過的舒服,讓自己覺得自己的人生有意義,還是要有自己的追求。每個人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並付出時間努力去實現它,這樣,對個人而言,才能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如果一生渾渾噩噩下去,也許有上帝這樣的角色,他看來你這一個小兵還是有意義的,但你自己若沒有感覺到自身的意義,那你的人生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不過,我們年紀尚輕,如此妄論,已是有些不安。只能稍微梳理一番,給自己一個還能站住腳的答案,也許隨著時光的流走,我們的經歷會越來越多,想法也會越來越不一樣,且看著吧。


「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讀罷季老原文,從兩個人(簡稱 A B)的角度看這個問題

結論是:

人生的意義只有自己知道

「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

1. A 有自己的人生,這段人生對 A 來說就是有意義的,這種意義只有A能體會;B無法了解到A的人生給A帶來的意義

2. B 能體會到 A 的人生給 B 帶來的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 A 的人生給 B 帶來的意義(因為 B 認為 A 的人生到底對 B 有什麼意義,取決於 B 認為 A 對 B 貢獻了什麼);但即使如此,B 無法了解到 A 的人生給 A 帶來的意義

3. B 可以猜測如果 B 的人生像 A 那樣度過,B 會怎麼看待自己人生的意義(假設猜得足夠准);B 無法了解到 A 的人生給 A 帶來的意義

4. 除了 A 以外,A 的人生意義,A 的任何東西,別人都無法像 A 那樣地了解

-

5. A 做的事情,會給別人帶來影響(人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

6. 對 A 來說,A 做的事情給自己帶來的影響(A 對自己所做之事賦予的意義) 大於 A 做的事情給他人帶來的影響(別人對 A 所做之事賦予的意義),在任何情況下

-

7. A 做的事情,在給自己帶來意義的同時,可能會給他人帶來意義,由此每個人所做之事都會給他人帶來意義,所謂人與人組成的社會就是如此;

但 B 的以下想法是勢利的、自私的:

7.1. 因為 C 給 B 帶來對 B 有利的影響,A 沒有給 B 帶來對 B 有利的影響,所以在某些的環境下,B 親近 C 而疏遠 A

7.2. 因為 C 給所有人帶來有利的影響,A 沒有給所有人帶來有利的影響,所以在某些的環境下,B 親近 C 而疏遠 A

某些環境通常是 productive 的,包括:倡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應具備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先啟後的責任感」

-

8. 在 productive 的環境下,人必然是有目的性的、勢利的、自私的,這樣才好早早達到目的,從 productive 的環境下轉換到 unproductive 環境下休息

9. 在 unproductive 的環境下,人會展現出做為人的本來面目,友善、美麗,不同的人,同是上帝的子民。

10. 在 productive 和 unproductive 的環境中,人們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應該彼此友好相待,即使 A 不能給 B 帶來有利的影響,B 也應該省下鄙視 A 的力氣,繼續朝著自己的目的走自己的路,同是不妨礙 A 走自己的路。「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


在魯迅的文章里見過一句話,大意是如果生不出天才便不生孩子,人類就會滅亡。不是天才的我也知道, 參差多態才是幸福的源泉,他有他的人生意義與價值,我也有我的努力與快樂。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季老所說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在他文章的後面總結了,即「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先啟後的責任感」。所以說怎樣「理解季羨林先生說的「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我有以下體會:1、你的人生只是有限的生命2、人類的歷史進程應該要向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傾向下發展3、抽象出一個式子:分子(有限的生命價值與意義)除以分母(人類的發展)等於X。這個X絕大多數是零,其他的少數是傾向於零。

總之,季老說的就是他人生中看到的大多數人一是沒有思考自己對人類發展的意義與價值,而是也不願去為目前的社會創造出有用的意義與價值。

季老耄耋之年時也是現身說法,表明自己的態度,就算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意義對於整個人類的發展來說微乎其微,但自己也願意去傳播這種對人類發展的責任感,發出這些樂觀的吶喊。

將這些樂觀的吶喊結合與自身還是有裨益的。當你處於人生低谷時,想想人生,別人的輝煌別人的成就無分內在外在的烙印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是那麼的微不足道,看到別人的渺小,從而鼓勵自我,不要氣餒,學會堅強,自己總會強大;當你身在人生高峰時,想想人生,自己的輝煌別人的成就無分內在外在的烙印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也是那麼的微不足道,看到自己的渺小,從而警醒自我,不要高傲,學會謙虛,自己終歸塵土。


夏蟲不足以語冰--這種感覺


想起了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問過我們這樣一個問題。。。


越活越迷茫,做王朔嘴裡的傻X還是揭露真相的王朔?也許一字不識由著天性來更快樂


因為大多數人的確過著走一步算一步,吃一頓算一頓的生活……

他們的最大價值就是成為成功人士的背景或者墊腳石

這個他們也包括我,這是讓我很難過的事情,希望儘快跳出來吧。


推薦閱讀:

你是什麼時候發誓自己再也不要回到家鄉的?
現在生意成功是靠謹慎還是靠勇敢?
有哪些例子證明偉大的誕生總需要歷經磨難?
運氣差的人是如何看待人生的?

TAG:人生 | 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