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信被分拆成4個項目,你怎麼看?
01-08
飛信原來只有一個大項目,是新媒的。現在分拆成4個項目,分別是飛信基礎服務、飛信公共服務、飛信無線項目、飛信同窗,今天發標開始報名,你怎麼看?
以上答題的恐怕都是道聽途說的局外人。
1、飛信項目拆分為4個標的對於飛信發展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將原本一個整體的產品活生生的拆開,各產品介面間的溝通代價將大幅增加,嚴重影響產品迭代;
2、換湯不換藥,飛信發展受限的根本原因是廣東移動(及其北窗)為政績、不放權,一幫外行處處限制內行:
1)神州泰岳雖說有專門的產品團隊,但所有的產品細節均需要由移動介面人上報領導進行拍板,很多及時的很棒的產品設計因為對移動領導沒有好處所以被否決; 2)整個泰岳飛信團隊忙於應付移動政策性的產品需求,80%的功能需求並非出於對飛信有好處,而只是因為是移動領導拍板的,這樣的需求無論是否具有價值,都必須被提高到最高優先順序,都必須立刻安排人力執行; 3)移動北窗各個介面人負責飛信的各個產品線,一個需求通常會涉及多個產品線,而相關介面人怕上線後存在風險影響自己的政績,所以相互推諉,導致很多功能不了了之;4)繁瑣的審批流程,每次上線都需要提前N個星期向北窗提出申請,然後是繁雜的準備上線材料,對於一個要求高速迭代的互聯網產品,這樣的審批流程是不可想像的;
5)移動隨便來個普通員工,都可以直接找副總叫囂; 6)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3、飛信占泰岳業務的比重過大,導致泰岳在移動面前沒有任何話語權,在產品設計、上線周期上泰岳沒有任何議價能力,所以如果通過投標能有更強勢的外包商進入的話,對於飛信本身來說也不失為是一件好事。但很明顯,這是移動不願意看到的;4、飛信要發展,唯一的出路是脫離移動,而不是更換哪家乙方。所以,總結一下,並不是泰岳能力不行,而是因為在甲方、乙方地位嚴重不對等時,甲方採用家長式的管理去限制乙方。現在是泰岳,如果將來換別人,還是一樣。
移動不懂互聯網,在互聯網產品上永遠都是外行。先寫這麼些吧,看事態發展再不定期更新。飛信錯過了一段的時機,也許是最好的時機。飛信用的人多的時候,不加大投入,不開發新功能。等大家都忘了他再撿起來,談何容易!
我猜是新媒傳信一家支撐力度不夠,中移動想拆細了,做得更專業化分工一些。
也是為了給第三方更多的銀子理由。
不過,我始終相信運營商的機制就缺乏創新,是不可能做起來的。
再多的銀子都是打水漂。不看
賺不到錢了.....看看微信,現在的飛信用的人很少了
推薦閱讀:
※互聯網真正的力量是什麼?我們能夠如何利用這種力量?
※新浪QING輕博客要關閉了,寫了這麼久的博文搬去哪比較好?
※如何看待最近爆火的語音助手Magic?
※如果家長也在社交網站上,會發生什麼事?
※網上宣傳的合發房銀到底是個怎樣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