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清華北大盛產商界精英,卻沒有產生商界的頂尖領袖?
比如說TOP100裡面有很多清華北大的,但是在TOP10裡面,清華北大的卻很少。是不是因為清華北大的學生在畢業之後,有很多好的選擇,舒服日子享受慣了,把他們的野心都磨平了
如果你要真的這麼說的話,商業領袖的出現放在整個人群里是極小概率事件。北大清華加起來人太少了
感覺還不少吧!比如:李彥宏(北大)、張朝陽(清華)、李國慶(北大)、俞敏洪(北大)等等。如果你非要求出個喬布斯,那好吧,我只能承認暫時沒有。
「是不是因為清華北大的學生在畢業之後,有很多好的選擇,舒服日子享受慣了,把他們的野心都磨平了」
任何民族智力最好的一小撮人,其中有相當比例的人的野心在於學術或者技術。而這個民族智力平平的人卻覺得賺大錢才算是「野心」。說白了,北大清華的人,有想當官的、有想搞錢的、有想搞科學技術、有想推動國家變革的。。。。當學校檔次很低的時候,這所學校的學生就不得不只談商業了,目標不夠多元化。因為其智商不足以支撐他們在高科技領域做出卓越貢獻。
當北大清華等頂級名校學生談「成就」二字,商業成就只是「成就」的一部分。而那些非一流大學乃至沒有讀過大學的人談「成就」,基本等同於商業成就,見面只能互問對方搞了多少錢。
提問者根本就沒有搞清楚頂尖級大學相對於差大學最大的優勢:
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頂尖級大學在學術、技術優勢巨大。任何一個國家,其最好的一批學校為這個國家貢獻出了最多最好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佔據絕對優勢
商業界,頂級大學當然也出了更多的人才,也有優勢,但是並非絕對優勢。請問現在中國最大那位是哪個學校的?
在這片國土上,盛產 「頂尖領袖」 的學校,叫 中央黨校
在這個星球上,盛產 「頂尖領袖」 的學校,叫 霍格沃茨我是這樣覺得:規範化教育能給人規範化的知識,教育本就是為多數人服務的而不是為一兩個人提供資源,所以從學校走出來的人擁有的優勢在於一個「平均水準」,而名校的平台提供的就是一個較高的「平均水準」。而試圖成為頂尖的人才,顯然擁有一個平均水準還遠遠不夠。我覺得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必須要有其特殊性,一個人能不能成為數一數二,個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要遠遠大於教育的因素。這麼講吧,毛澤東所以成為毛澤東,絕不是湖南師範給予他的;比爾蓋茨之所以成為比爾蓋茨,大概也不全是因為在哈佛不怎麼光彩的學歷。在成為頂尖的人的道路上,個人意志、機緣、人緣、資源、際遇、社會環境等等的因素都會起作用,教育在其中的影響不能說不重要,但也未必太重要。所以是不是能培育出大鱷級別的人才不是清華北大要考慮的——能培育出固然好——他們要考慮的是為社會穩定地輸出高質量的精英人才。最後,這個社會或許能夠發展出一套成熟的培養機制來提供行政人才,但永遠也發展不出一套機制來提供國家主席。
說明精英群體到頂尖領袖跟學校無關。清北的學習和資源可以讓畢業生優秀,但是這點資源用盡後的能量需求要走其他渠道
可悲啊 看得出樓主的最高價值是錢
而不是科學和智慧
也側面看出這是一個看錢高於一切的國家
卻沒有尊重過知識~
美國有這樣一句話 大概是在科學界混不下去的 就去研究經濟鳥~又來了,任何問題不證實「是不是」就先問「為什麼」的都是耍流氓。
拉倒吧,商界牛b的人不是靠智商,而是靠和高層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房地產真正幕後boss都是保密的哦……從地產升值信息的獲得以及股市暗箱操作就可以看出了,信息的獲取和智商有關係嗎?和清華北大有關係嗎?
美國的TOP10也不都是哈佛麻省理工出來的,但這不影響這兩所學校成為翹楚。評價一個人的野心或成就從來都不一定是唯一的,可是現在這個社會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就是愛看他錢多不多,當然這個評價標準就是畸形的。另外,現在的商業精英往往是20多年前下海的,而那是個跟現在比不是那麼規範的時代,投機取巧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時候,教育程度,眼界,智商等等並不是顯得那麼關鍵,相反,投機能力顯得更重要。題主問這個問題,更應該在10年或者20年後看看各行業中的領軍者有多少是北大清華出來的,而不是在現在問
Top100可以具有一定代表性,Top10調查樣本太小,根本不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比如不能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大學沒畢業,就說有錢的人都是大學輟學的一樣.PS.頂級富豪是很多因素的產物,很可能大學反而不是最重要因素.
中國是官本位社會
商業最關鍵的2個東西 人脈, 企業家能力都不是目前的清華北大能給學生的樓主你聽說過耶魯有一個叫做"presidential grade"的東西么。。。
原因就是清北"presidential grade"那個水平的人比較少。。。
再少一點可能商界精英都出不來╮(╯▽╰)╭百度老總李彥宏,新東方老總俞敏洪,算不算領袖?
通過學校培養和個人努力也許可以讓人優秀,但要達到頂尖,就要拼天賦了
清華北大只是按照成績來網羅了一批學生吧,能把書讀好的學生一般做事是很努力的。然而現實中,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對於創業來說,選對項目是最關鍵的,努力是可以後天彌補的。
不是有「精緻的利己主義」這一說嗎?當培養了相當部分學生奉行了「精緻的利己主義」,就註定盛產商界精英,而少有商界頂尖領袖
最會考試的人都去了清華,北大,這顯然不是「精英」的標準。
清華、北大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好的資源;但是一個人的成就大小,跟學校是沒有絕對關係的。一個有理想,目標明確的人,縱然學校不好,甚至沒上大學,也會為目標努力,尋找資源、尋找一切機會學習提升自己,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馬雲沒上過頂尖大學,干過苦力、當過老師,但心中有夢想,現在是頂尖企業家;李彥宏,北大出身,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抓住時機,百度世界誕生了;比爾蓋茨、扎克伯格,都在哈佛中途退學,也一樣成就了舉世矚目的事業。。。
樓主帶著傾向和帶著不正確的答案來提問。 且不說現在最頂尖的就是,看以前到小平為止,都是解放前就在革命的,哪裡能去讀清華北大? 樓主這個問題,放在20-30年後去提問,也就是恢復高考後的學生到了50歲以上做最大領導人的時候,再去提問比較合適。 作為最大的領袖,就那麼幾個,是個小樣本的事情,即使清華北大不多,也說明不了什麼。
知識最強的人都去北大清華了,但是混人脈最厲害的不在那裡。看看黃光裕。
北大清華是以知識為錄取標準的。而商業實務能力不是它的錄取標準。
推薦閱讀:
※如何屏蔽小黃車App里鹿晗的語音?
※為什麼有了iPhone、iPad才有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的真正繁榮?
※生活中的哪一刻,讓你覺得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如何評價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