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成熟,行為幼稚的人有哪些表現?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呢,是不是我們所說的大智若愚?


思想成熟,也許是指你思考的非常多,你知道遇到事情或者達到一個事情或目的有哪些方法,該做到什麼怎麼做,以及各種方法目的的各種後果影響和意義,在宏觀上你能把控大局和整體。但是因為年齡或者其他原因並沒有實在經歷過各類事情,一方面你沒有形成一類事情的反應模式和情感模型,這使得你的行為成功率會有搖擺,一方面你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也並沒有最終得以確定。所以思想成熟,行為幼稚的人的表現比思想幼稚,行為幼稚的人多了一些克制,規劃,比思想成熟,行為成熟的人多了一些感性隨意的東西,有更多選擇的可能性。即是,在你按照計劃準備實行一件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很難堅持下來,常會不自覺的被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回頭來繼續堅持計劃又繼續被有趣的事情吸引,最後忘記了自己的計劃和目的,還有的時候,你情不自禁的做了一些行為,說了一些話,做了一些事情,回頭想想覺得自己真不自持,不應該如此爛漫,而叮囑自己改過,可是下次遇到同樣情景的時候還是會由著性情不受控制的發揮。生活中,你的情緒時時會很感性,積極,快樂,有時你會做出很多讓人驚奇和艷羨的行為,時而又會很理性,晦澀,艱深,在某段時間你會因為或美的或深刻系統的東西自律和嚴謹的嚇人。還有就是你是個會選擇極端形式的人,喜歡追求純粹,極致,討厭中庸和流俗。你時常設計自己的未來,你想像力很豐富,在現實中也許你是很努力的一個人,還有就是你忍受不了骯髒,你是一個很愛乾淨的人。


本文摘自網路 地址如下

:http://home.51.com/liuyinbin1110/diary/item/10047689.html

作者是誰沒有考證

——————————

思想上的成熟與行為上的幼稚不是矛盾的。

有些人儘管有著深刻的思想,過人的頭腦,然而其行為卻極其幼稚。

例如當年明月先生,他自幼讀史,其《明朝那些事兒》中表現出來的成熟世故讓人驚嘆,這竟然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寫出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當年明月卻很不被領導看好,領導認為這個人「很一般」,其同事對他也沒有很高的評價。

明月先生接受採訪時曾提到兩件事。一件是剛上大學時,竟不知道如何洗衣服。當他將洗衣粉、衣服等放入洗衣池中,卻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只好開口求教。結果別人看了他半天,說:「搓啊!」另一件就是他忘了帶宿舍鑰匙,走到宿舍門口,竟不知道敲門,硬是等了幾個小時,室友自己開門時他才進去。

我想這種人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之所以產生這種原因,可能是因為這類人很少接觸社會,很少自己解決問題,一切只停留在「思考」的階段,所以即便他很睿智,很深刻,做出的事情也顯得讓人哭笑不得。

與此相反,還有一類人行為上很成熟,思想卻極其幼稚。他們無論在待人接物,還是為人處事上,都比其他人強,但是這類人卻無法獲得更大的發展。其原因在於他弱化了自己的思想。雖然他行為上很成熟,但是很少去思考,很少去反思,導致自己目光短淺,不夠睿智,顯得膚淺。

真正優秀的人是思想上、行為上都足夠成熟的人,他們在思想上睿智、深刻,在行為上同樣無可挑剔。而要實現這種境界,唯一的途徑就是「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是自己變得睿智、深刻,在行為上磨礪自己,使自己踏實穩重。

「知行合一」,勉之勉之


全世界都看到她幼稚,當特殊情況發生依然處理得如同平常。

這不是大智若愚,這是看破全世界卻依然以初心對待。



裝的


一些個人感悟,並無事例或出處,有些甚至邏輯不通,請自行斟酌:

」思想成熟,行為幼稚..."兩組詞。

1,思想成熟,對於他人而言,我們該怎麼界定他人的思想是否成熟?如果說自身思想是成熟的,那麼自身所行之事又怎麼會覺得自身幼稚?

2,行為幼稚,對於他人而言,自身又是怎麼界定幼稚的?這個又回到了上面的問題。所以關於行為的說辭可以忽略,

————————以外人的視角:

如果韜光養晦可以避害,在外人看來是幼稚嗎?如果裝瘋賣傻可以博得喜愛之人的愉悅,在外人看來是幼稚嗎?如果語無倫次可以避去不能勝任的任務,在外人看來是幼稚嗎........

還有一詞可以很好介紹分辨幼稚——愛屋及烏: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以自身的視角

思想成熟,樓主的意思可能只是單單指年齡到了20,30,或者更大。我們都知道成人禮這麼一個禮節活動,意思也不用多說,就是褪去幼稚。自身做了某件事,本想得到肯定贊同,卻只得「幼稚」二字回應,(我想一般都不止幼稚這兩個字吧)想必一定異常難過心酸。回過頭來反問一句,為什麼呢?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評價?

————————

大環境,大背景,整體與局部,已知的信息,對方是誰...我想幼稚就是一系類的沒想到,沒考慮以及不知道。

——————

最後,就樓主問真正的問題做正面回答問題:表現

表現是什麼?不就是行為么。設一個背景,一個30歲男人舔著棒棒糖算幼稚么?

一切隨心性而為。


老頑童。


從心理學的角度,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

而實際上每個人或許都在致力於某種程度的成熟,所謂思想成熟就是一種『大層面』的成熟,比如有上進心,有責任心,強大的心裡,關鍵時刻有勇氣,能夠通過專註和努力獲得成就等等;而所謂行為成熟則是相對較低層面的成熟,比如更多的生活技能,更會察言觀色,更會交談等等。而每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在其中一個層面做到很好已經很棒了。事實上,這種關於成熟的大層面和小層面的劃分很可能是帶有偏見的,在行為成熟的人看來行為成熟反而是更大層面的成熟。所以另一方面這又涉及到偏好的問題,或者說判斷的問題,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會得出不同的判斷,有的人覺得思想成熟對自己更有利,而另外一些人覺得行為成熟對自己更有利。


牛頓煮手錶嗎???


缺少經歷


我認為有些幼稚是自以為成熟。


……我不覺得行為幼稚的人思想成熟


言行不一,知行不一


推薦閱讀:

在南京理工大學有沒有一個能哭的地方?
愛玩人人網的人具有怎樣的心理?
團體中的邊緣人物如何走向主流?
小時候見過菩薩,印象深刻,大家有過類似的經歷么,如何解釋呢?
我作了什麼孽會遇到這種人啊??

TAG:智慧 | 心理 | | 行為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