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家講心轉萬物,隨緣,請問眾位師傅如何由心生髮改變而不與本性相違,那這個心轉究竟是如何轉!?


這篇會啰嗦一點,因為必須從各個角度來解釋這個事情。

我們作為一個凡夫,根本沒有「心轉萬物」的體驗。比如今天生氣了,你告訴自己不要生氣,然後不生氣了。今天發了一個噁心,因為不斷改變自己的心,最後變成了一個善心。這個可不叫「心轉萬物」,這個只叫「心轉念」而已。

什麼是心轉萬物的體驗呢?就是一盆火,你告訴自己,這個一點都不好熱,真的就不熱,這個才叫心轉萬物,可以隨意改變外在的地水火風。這個不是神話,我真的知道有這樣的大德。可以隨意改造外在的四大。

我們通常對佛教有一些誤解。以為很多東西「很輕易可以做到」。告訴自己不要餓就可以不要餓,告訴自己不要病就可以不要病,告訴自己不要死就可以不要死。嘿,我們理性看待一下,這個可能嗎?

要做到這些,都是需要有方法的。解決餓的方法是吃飯,解決病的方法是吃藥,可不是不斷的安利自己。首先需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要行六度沒錯,我們要隨緣沒錯,可是千萬不要覺得這個是「觀念上一改」就可以做到的,完全不是這樣。要做到這些是有相應的方法的。

首先,要怎麼才能做到心轉萬物。在大乘佛教來說,要證空性,因為證了空性所以可以見到一切萬法不實有,再來,才可以轉萬物。

如果跨過證空性,認為直接觀念一轉就可以做到了的話,這個很簡單,我們拿一杯水,試著一直安利自己,這是火這是火,看看是不是這杯水就變成火了。

那麼怎麼證空性呢?首先需要有止觀。方法有兩種,一種要先修止,在止的基礎上來觀。一種止觀同時修。

要在有止的基礎上,來禪觀,觀的內容各派不同,但只要是大乘的宗派,都會指向在觀的過程中慢慢慢慢能真實的體驗到空性,不斷的穩固是體驗到的真正的空性,才會真的理解什麼叫做「外境不實有」、什麼叫做「觀心不可得」、什麼叫做「諸法性空」、什麼叫做「如夢如幻」、什麼叫做「心能轉物」,那些要靠真實體驗,而不是用腦子想出來。

———————————————

以下是延伸。

我們常常把那些高深的佛里放在口頭上,彷彿自己「懂了」,但是,這個需要在修持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如果僅是告訴自己這個道理,這樣的「懂了」其實根本沒有力量。

哪怕以前「知道」這個道理,當我們面對事情的時候,會不自覺「忘掉」,這個就是沒有力量,因為沒有從實修中能體會到這些道理,所以沒有產生「定解」的力量。

舉個例子,我們對「喝水可以解渴」就有定解,完全不需要想,渴的時候的時候完全不需要再在心裡串習一遍「哦,喝水是可以解渴的,一定可以!」,完全不需要,因為你我從內心深處,哪怕睡著了做夢了也還是會那麼認為。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知見可不是你每天安利自己說服自己來建立的,你無數次從「渴了就喝水、喝水了就解渴了」的行為中產生的,這個經驗超過了意識的層面,成為了你的「確定不移的見解」。

而對「外境不實有」也好、「心能轉物」也好,這些已經超過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偶爾的看一下想一下,根本體會不到他真正的意思。因為沒有真實的體會,所以也根本不會變成你我的定解。

我們是因為渴的時候喝過了水,所以才產生了「喝水能解渴」的定解。同樣的,我們必須真的體會過「外境不實有」才會產生相應的定解。如果你我沒有實修過,也對這個經驗沒有哪怕一點點體會,那真的不太可能能真的理解。就好比一個從來沒喝過水的人,別人告訴他,「喝水能解渴」,他也不會真的理解。不要「倒果為因」。

同樣的,我們看到某某經某某論上說過「心能轉物」,但是僅此而已,就像沒見過狗的人聽說狗會咬人一樣,既不會真的害怕,也沒有深刻的印象。只是一個概念,完全沒有深刻的體會。只是知道有一個概念。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用這些道理來說服自己。嘿,這可不對。我舉個例子,一把刀把你的手掌割破,血正在嘩嘩流,你再告訴自己「這都是假的一點都不疼」,是沒有用的,有人說這個是「保持正念」,這可不是保持正念,這個是騙自己,騙不了自己的。很多很多人會覺得修行就是這樣,其實是錯的,修行可不是要你不斷的洗自己的腦,快醒醒。

保持正念是什麼呢?大小乘佛教保持正念的方式些許有一些差別,大乘佛教來說,保持正念是我們已經在平常的修行中已經證到了空性,也已經在禪修之中真實的體會到了「一切如幻」,(這個可不是想出來的),在禪修之外,依舊可以保持這種禪觀時的體驗,那麼比如在受傷時,真的有可能了知這個傷痛也如幻而不受影響。再深入,那麼可以在生時死時,都可以不受影響,否則,以為緊緊依靠「知道」就可以解決的話,我們大可以拿個鎚子砸自己的手指,然後一直告訴自己那是假的,如夢如幻的,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

有一對師徒,暫時不提名諱了,總之師徒都是很有名的大德。師父常年閉關徒弟照顧,晚年的時候有一次,徒弟不得不白天都出門辦事,師父獨自一人的時候時候把木碗裝了酸奶放在火上燒,弟子看到了問師父幹嘛,師父說酸奶太涼了熱一熱。徒弟說師父你這樣會燒壞碗的。大德說,沒事的,我天天那麼干。弟子拿起木碗看,確實酸奶燒熱燙了,然而木碗上沒有一點燒過的痕迹,這個可不是靠他「想」出來的,這是他一生修行的悟境。當他可以轉物,就也可以轉生死了。

(我寫的時候就想,大概會有人拿出小學課本上的拿紙裝水燒,水燒開而紙杯不壞的例子來反駁。但是那麼簡單的邏輯,大概一個有生活經驗的成年人都分得清,但是,果然真的有,哈哈。本來,真的做過飯的人會知道其中的差別,不需要多解釋。但看來真的有人沒有做飯的經驗。一秒變物理老師,差別在哪呢?紙的質地一來有滲透性,二來薄,所以,火幾乎是可以直接作用在水上的。紙作為媒介達不到燃點,所以不會有事。但是木碗尤其是長期用來裝食物的木碗,它的質地不會有很好的滲透性,不然用兩次就壞了。也不會很薄,因為容易損壞。滲透性不好而且也厚會導致什麼呢?那就意味著當作為燒煮的媒介的時候,熱量沒傳承裝的食物上的時候,底部已經燒燃了。有興趣自己買個木勺子回家裝上水回家燒一下就知道了。實踐出真知。所以,同學們,拍黑斑劃重點啊:挑毛病的時候,要先稍微先思考一下自己的邏輯有沒有漏洞啊,審題啊審題,不然,提出的反問很可笑的話,很容易變成自露其短的啊。)

至於我們,沒那些修行,就先別說這些高深的話吧。不然,真的會讓人誤會「大乘佛教好像沒什麼用」。不是大乘佛教沒什麼用,是你我用錯了。


文/虛雲長老

《楞嚴經》云:『心能轉物,即同如來。』謂一切聖賢,能轉萬物,不被萬物所轉,隨心自在,處處真如。我輩凡夫,因為妄想所障,所以被萬物所轉,好似牆頭上的草,東風吹來向西倒,西風吹來向東倒,自己不能做得主。有些人終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雖做工夫,也是時有時無,斷斷續續,常在喜怒哀樂、是非煩惱中打圈子。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六根對六塵。沒有覺照,隨他青黃赤白,老少男女,亂轉念頭。對合意的,則生歡喜貪愛心;對逆意的,則生煩惱憎噁心,心裡常起妄想。其輕妄想,還可以用來辦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則有種種不正邪念,滿肚穢濁,烏七八糟,這就不堪言說了。

白雲端禪師有頌曰:『若能轉物即如來,春暖山花處處開。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剛經》云:『應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說法。儒家發憤,尚能如此不被物轉,我們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頭燃呢?應須放下身心,精進求道,於動用中磨鍊考驗自己,漸至此心不隨物轉,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選自 虛雲禪師 參禪要旨

如今網路這麼發達,書籍這麼普遍,很多問題都可以找到高僧大德的回答,不要自己胡思亂想。一定要看正知見,善用網路。更不要來知乎問人,知乎能有幾個明白人?自己是否又有能力分辨這些人?


望梅止渴——心想著酸梅分泌津液解渴了。是不是心轉了物呢?

口渴了買一斤梅子來吃——結果把渴這個狀態緩解成不渴了,是不是心轉了物呢?

口渴了用「神通」變出十斤梅子來吃——結果把渴這個狀態緩解成不渴了?是不是心轉了物呢?

再厲害一點點,修行人變出一百斤梅子是否可以把生死變沒了,變成了涅槃呢?

開玩笑呢朋友們,作夢的時候把夢當真實了,才會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想要這樣或那樣,想著心念一動,世界即隨我變化,為所欲為呢。

其實哪是這樣呀,心性本空,心若知是夢,即不為夢所轉,夢中生死尚且幻化不真實,為何還認為有一個「我」存在,要去得到梅子解一個虛幻的渴?

就像大家認為的,道理雖是這樣,證悟空性這件事,做不到還是凡夫,做得到才是賢聖。

真是這樣嗎?

楞嚴經上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有一位知友來問我,若被物轉,就不是如來了嗎?

厲害了我的哥。

原來平平常常已挺好,該幹嘛就幹嘛,只是心沒了執著,當下萬物即轉成了凈土。


佛教說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有的事物的因緣可以改,比如一個人未來的運氣和下輩子的去處。有的事物的因緣已經匯聚,就不好改,比如這輩子你已經是個男人或者女人了。

佛法是令眾生離苦得樂的法門,就是改變眾生未來的因緣,減少痛苦,增加快樂,乃至獲得究竟的無苦之樂。佛法是心地法門,通過對心的控制和心產生的力量,改變未來的因緣,從而改變未來的結果。所以可以說心可轉物。

凡夫實踐佛法,修消除業障,消除違緣和障礙的法門,可以消除未來的苦。修增長福報和智慧的法門 ,可以增長未來的樂。未來的苦和未來的樂,當然也都是具體內境和外境在自己心裡產生的感覺。當把煩惱障消除後,自己的心性完全打開後,就可以得到無苦之樂。


修為淺薄,本來不想答的,不過看了高票 @許晉 許晉師兄的回答,還是覺得有探討價值。

「心轉念」與「心轉萬物」是不衝突、不矛盾的,一回事。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本身就是萬物一體,一切唯心,是無差無別的,割裂了來探討,以為心外有物,或分別心、物,其實容易落入神通道,去佛遠矣。

許兄所舉我們凡夫的心轉念與師父燒水的轉萬物,其實兩件事本質無差,只是程度、境界的差別而已。

凡夫之轉念,貌似轉了,其實沒轉,理論口頭頭頭是道,心底深處是不信的。

@法嘉宗智 有個例子舉得好:您信喝水能解渴嗎?

真正信了,信到如相信水能解渴一般,相信火不壞碗,自然也就是心轉萬物了。

所以沒有什麼「心轉念」、「心生萬物」,只有一,一即心。

一孔之見,諸善知識指正

感恩合什


如諸佛所說偈: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

是諸佛教。

此便是心轉,見貧窮孤苦能布施是轉貪心長悲心,見諸惡而不做能持戒是轉噁心為善心,見罵詈捶打能忍辱是轉嗔心為慈心,見睡眠欲能常精進是轉懈怠心為勤心,見散亂無定能禪定是轉亂心為定心,見愚痴能思維增長智慧破無明翳是轉愚心為明心,總之諸心病能對治之即是轉心,若是隨任自流被慾望所迷,耽著慾望犯諸過錯在六道中輪轉不休即是被心所轉。

六祖壇經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師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師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禮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富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氂牛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仇家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雲。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贊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十法攝心與理相應。何者為十。所謂

多修不凈觀。

多修慈悲觀。

多修十二因緣觀。

善識污心之法。

多修空相。

多修無相。

多修攝心。

無所願求。

恆修不息不令悔恨。

具足戒品。

善男子。云何菩薩多修不凈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獨居閑寂。不出人間隱山林中。一向默念其心調直。令身調直結跏趺坐。見其支節屈伸俯仰生厭離心。當觀身內三十六物。念念相次莫觀皮外。作如是觀乃至眾生種種飲食美味凈潔。若粗若好才入腹中即成不凈。觸於內火則便臭爛穢氣逆鼻。一切世間之所不耐。如此之身。一切嬰兒凡夫眾生之所戀著。當依聖教以善智慧如實觀之。是故我今不應愛此臭處之身。以是因緣故厭離之。

如是菩薩多修不凈觀。

云何菩薩多修慈悲觀

菩薩摩訶薩獨居閑靜具如前說。依前次第而作是念。是諸眾生多諸嗔恚怨憾忿恨。造諸惡業結構怨家無緣責主。若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嗔恚究竟滅已。我方得坐菩提道場

作是甚深觀察思惟。真實慈悲非但口說。

云何菩薩多修十二因緣觀

菩薩摩訶薩若貪慾生 若嗔恚生 若愚痴生。作是思惟。是貪嗔痴藉因緣生。而此因緣復藉因緣。於是諸法因緣所生。無有自性悉是虛妄。何有智者以虛妄法因緣所生。於自己身而作瘡疣。

云何菩薩善知污心之法

菩薩摩訶薩觀是污法。若在自心若在他心不可量度。為滅是等因緣法故當觀察之。何者是耶。所謂
不敬佛 不敬法 不敬僧 不敬戒律 不敬同學。若老若少並不恭敬。是名染污心法。

唯重自身輕蔑他人。於諸境界馳騁散亂。背於涅槃著於我見 人見 眾生見 壽者見
執著空見 執著斷見。執常無常 憎忿善人。親近凡愚 離持戒者。近破戒眾 伏事惡友。遠善知識 誹謗諸佛甚深經典。於甚深法生怖畏相 懈怠懶惰。於己身中生下劣想無有威德。

訥於言語非處生疑。應疑不疑 不疑而疑。諸蓋諸結之所纏縛

幻惑世人間構諂曲。睡眠瞪瞢唯貪利養。求於名聞恃于姓族。戀於眷屬染於邪見。恃怙國土戀慕群眾。

習學咒術路伽耶陀世俗文章。舍離正法廢於道行。於不善法忽務經營。於功德業不勤其事

憎惡毀呰出家之人。但好歌詠嘆諸女色。稱美少年若男若女

不樂寂靜 於阿蘭若愁憒不樂。於善不善不知量度。於可尊重不往問訊親近供養。

讀誦經典不知時節。於所行處不避譏嫌。於諸戒律若輕若重悉不能持。於諸惡法皆無怖畏。

諸根暗鈍愚痴障重。心恆躁動惡業快利。無所忌難自恣獨步。橫理取法憂慮愁毒。

於色好醜取相評量。於嗔恚境不修慈悲。於諸貧窮不起憐愍。見疾病苦不生厭離。見死不怖住火宅中不欲出離。但經營身不護戒律。

於過去中經作何事。於現在中正作何事。於未來中當何所作。如是境界都無思惟。於不思議而作思議。於不可量而作限量。所不可求而競勤求。於非清凈作清凈想。於非出離作出離想。於非正道作正道想。於所未得謂言已得。

我正多事未得修善。我是凡夫那能修行諸聖道法。多戀俗務推斥度日。迴避微妙功德善根。於大小乘不能稱嘆。

設見信樂佛正法者。而誹謗之。樂於斗諍好相是非。粗獷惡口自大高舉。惡賴罵詈卒暴匆擾凌轢於他。說無義語喜論人過。所不可說而好說之。樂於戲論耽著嬉戲。如是等事名染污法。能染污心而善知之。

為滅一切諸戲論故。多修於空而入禪定。以調其心如是修空。於此境界隨心著處。當尋是處求其體性遂無所有。無所有故通達於空。所緣之境及能緣心並須觀察。

作觀察已。心境二法悉無所有而通達空。通達空故為修無相。而攝其心入於禪定。一切相貌顯現相似。善觀察之則見非相既了非相不得己身則無身相。得無相已不著己身。不著身故不得一切外諸境相。於諸外境不作分別不更移心

於內外相心既不動。為滅無相之相故。於修觀行不生憂喜雖得是定習氣尚多。為滅習氣恆修是定心心相續無令休息猶如[火*(替-曰+貝)]火。住於奢摩他毗婆舍那中。婆舍那者如實法觀。奢摩他者一心寂默。

得心定故後不致悔。不致悔故生歡喜心。何故歡喜由戒清凈。一切菩薩具足戒品。清凈攝心與理相應。何以故。持戒清凈故攝心得成。是故說名與理相應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足十法攝心與理相應。


法華經云:凡夫隨境轉,菩薩心轉境。也就是說,能夠轉境的,至少是登地的菩薩,或者標準再低一點,至少是破本參見覺性的行者。

我嘗試著從三個角度來講,凡夫、小乘的聖者和登地的菩薩。

首先,何為凡夫隨境轉?我們的心跟隨著境界,有著喜怒哀樂,遇到好的對境,於是產生了貪愛,遇到了不好的境界,於是產生了嗔恨,對境界有了取捨的造作分別。這個過程片刻沒有停止,在生滅無常的世界,每一種法的現象,無論是眼耳鼻舌身意,還是色聲香味觸法,甚至我們能夠知道的識也不受控制,被動的認知這一切身心世界的所有現象。

其次,小乘的聖者,開始有能力不再隨境轉。證悟到無常、苦、空、無我,於是對著一切境界,一切現象,如實了知是苦,是無常,空,無我,因此心不再隨境轉。但直到四果阿羅漢才能徹底做到,初果只是見道,但仍然有很深的貪嗔痴等我執,因此有時還是會隨境轉。

最後,大乘登地的菩薩,則開始有能力心轉境。小乘的聖者如實了知苦、集、滅、道四聖諦,因此不再隨境轉,而大乘登地菩薩,不但知道一切的身心世界的所有現象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心境接觸的當下,即能夠證知一切不過是本來面目的遊戲幻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根本諦實無法成立。因為本來就無一處可住,不一心一法可得,於是一切的萬法,皆成為本來清凈的顯現。因此,初地菩薩,又稱歡喜地,見萬法本來清凈。這是從在根本的智慧上講,萬法本自清凈。

如果從表相上講,經典里說,登地菩薩未破煩惱障,先破所知障。所知障指的是我們執著於六根境界而造成的障礙,登地菩薩不再執著六根境界,於是有了初步的心轉境的能力。這裡的境,我理解主要是意識所對法塵。打個簡單的比方,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動念想像前面出現一座山,這個「山」為什麼會出現,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心的想像,這個「山」的出現,是因為意識心的作用,那麼也可以說,是意識心轉這個境,這個境主要是第六意識所對的法塵。那麼,菩薩的轉境和我們凡夫的想像有何不同呢?不同之處在於,菩薩的轉境是建立在前面所講的萬法本自清凈的基礎上,無論轉或不轉,都是清凈。就好像鏡子里放出各種不同的影像,鏡子本身一向通澈,但鏡子里的影像可以有萬千的變化,然而無論怎麼變化,都不影響鏡子本身的清凈。

總結來說,凡夫的意識心總是隨著緣起的變化而變化,六根六塵六識不停的無常生滅,根本無法自主。小乘的聖者,開始如實證知這些無常、苦、空、無我的現象,於是不再迷惑,不再隨著境界而轉。大乘登地菩薩,則見萬法本來清凈,煩惱即菩提,同時菩薩也有能力自在幻化。


多讀書


本性是什麼?


別看一個個長篇大論的,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沒法回答你,不明白的人搶著答。


若心有實,那你把心拿來,我幫你轉吧!


世間一切皆是幻想,實於幻中,人於實中,故人於幻中不自知(只因未達幻外在實里也)

其本質上都是教人自覺,方能真正自度,其餘皆為此為源。世皆名相,此為道家。自見明性,此為禪宗(佛家演變同源)。陽明知行,此為心學(核心承於禪學外兼儒法道)。耶穌傳學,實為玄學。然各家學說在人類中皆是幻想,範式,在萬物中是獨一無二哉,深為內求,科學各家興起,深為外求,其是由幻至實之寶器~


....


推薦閱讀:

關於佛法,有三個疑惑,能幫我解答一下嗎?
居士穿袈裟有什麼果報?
念佛是不是越多越好?

TA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