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塑料真的可以代替瀝青修路么?

今天在微博@英國那些事兒 上,看見一篇關於用廢棄塑料代替瀝青修路的文章,如果這種做法可行性高的話無疑是一件好事兒。

所以想來問問,瀝青作為道路一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什麼特點讓它不可缺少呢?這種特點真的能被廢棄塑料代替么?

這種用廢棄塑料修路的做法有推廣的可能性么?


謝邀。

很有趣的工作。

該技術在邏輯上是可行的,即使用融化的廢舊塑料作為結合料以替代瀝青。

事實上,除了融化的廢塑料,任何兼具流變和固化性質的材料都可以用來作為結合料鋪築路面,差異在於它的成本和路面性能,這點可以參考環氧樹脂。

可行性方面,單從新聞上很難做出評價。

我的問題是:

(1)廢舊塑料的預處理如何進行?比如原料中的灰塵、有機物等如何處理,這些雜質對結合料的性質有何影響?從工藝上如何控制?

(2)塑料根據成分可以分為很多種,各類塑料的混合比例對結合料性能有何影響?應該給出一個精確的範圍。

(3)融化後廢塑料的流變性能和固化特性應該進行評估,這對於施工環境和工藝至關重要。

(4)廢塑料混合料的配合比應該與傳統瀝青混合料不同,甚至有很大差異,廢塑料的含量應該謹慎評估。

(5)廢塑料路面的路用性能,尤其是在溫度循環下的耐久性和承載能力。

我的觀點是,這項技術是否適合推廣取決於兩點:

(1)其性能是否符合工程使用要求;

(2)廢舊塑料的處理、加工等過程是否造成二次污染、其處理成本是否較瀝青路面更低或者持平。


這則新聞有點偷換概念和誇大的意思,也有些不夠嚴謹。個人認為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

1.替代問題。當看到標題中所寫「塑料代替瀝青」時,我以為是100%完全替代,把我高興壞了,但點進來才發現,實際上僅是在瀝青中摻入10%左右的「塑料丸子」而已(有圖為證)。

這個做法只是相當於對瀝青進行改性,並不是完全替代。在改性瀝青領域,往石油瀝青中摻入部分廢塑料代替一部分瀝青進行改性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並不是新聞中這個外國人首先提出來的,而且現在的很多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可以直接做成成品瀝青來使用,比如PE改性等等。

2.摻入塑料後的瀝青混合料性能和應用問題。現在為了解決廢棄物的應用,大家把能想到的廢舊材料都往瀝青混合料裡面摻,然後修路,想把帶狀的公路或城市道路當成是垃圾填埋場。摻入的廢棄材料也五花八門,有廢胎膠粉和顆粒、廢舊塑料、鋼渣、碎玻璃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這些東西摻入之後,瀝青混合料的性能真的會變好嗎?這個真的很難說!是需要開展大量的室內研究、試驗路和工程示範應用,經過跟蹤觀測和實體工程檢驗後才能對它有全面的認識。妄不可輕易定論。現在國內外已有的較為成熟的路面新材料或新技術,沒個五到十年左右的積累,是沒人敢貿然大規模的使用的。

3.成本問題。其實廢塑料摻入瀝青之後不一定會降低成本。有兩個環節存在成本增加問題:一是由廢塑料原料加工為「塑料丸子」、二是丸子加入到瀝青或瀝青混合料中時對拌合站改造。只有當這兩個環節增加的成本小於等於丸子所代替的10%左右瀝青的成本時,才存在降低成本問題。量化起來可以是,假設1噸瀝青3500元,10%瀝青成本為350元,那兩個環節的總成本(100公斤丸子+設備改造均攤為每噸單價)要低於350元。由於設備改造為一次性的,所以這裡的關鍵問題是控制丸子的生產成本,個人認為丸子的成本控起來較難。

這些只是個人的拙見,供參考!


理論上是可以的。

不過也就在理論上有可能。

瀝青在瀝青混凝土路面里主要是起到膠結骨料並共同承受荷載的作用,能起到類似作用的材料不止瀝青一種。

水泥同樣可以。所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我們都很熟悉。

如果瀝青的下游產品--例如塑料這種高分子聚合物,也能達到工程所需的各項指標,那麼出現一種「塑料混凝土」路面也不奇怪。

但是塑料是一大類產品的統稱,要滿足苛刻的工程需要的必定只有少數。而要用廢舊塑料垃圾來做到這一點,很困難。


當然可以。目前道路科研口很大的一塊方向就是廢棄物再利用。瀝青以前也是作為石油垃圾重新應用於路面的。


不是代替,而是相當於添加劑的作用,主要是用廢舊PE和輪胎料,現在很多高速公路上都是這樣做的,


橡膠瀝青,已經研究了好多年了,可是各個區域的交通部門對這個東西是慎之又慎,施工質量很難把控,從而成品的質量也無法把控。

同時,對比傳統瀝青,在造價上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優勢。部分高速公路僅僅將之作為「試驗段」在部分整體條件相對好的地方試用,目前是不敢大範圍使用的。


推薦閱讀:

有沒有能減輕雲雪天氣危險的路面結構設計?其原理是什麼?現在有投入使用嗎?
乳化瀝青和改性瀝青有什麼區別?

TAG:環境保護 | 塑料 | 路面 | 廢物利用 | 瀝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