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何心可無所住?何心無所住竟還能生其心?

前些天讀知乎佛教下列諸題,竟多有語如來藏為非實有之見解!故先有心經何名之問?今有金剛經無住生心之問。實是希有緣人能思之,通之。


金剛經還有心經屬於早期的大乘般若系經典,可能是因為這一點,很多的法相比較粗略,不像後期的大乘唯識宗,把法相用詞講的很精準,不會造成誤解。金剛經談到的心,還有心經的心,都是指智慧,屬於慧心所,也就是心理學中的思維的一種,而不是如來藏或者第八識,因為大乘佛教在中觀般若這個系列中是沒有如來藏識或者第八識的。

我們首先談一下什麼是智慧,很多人中國大乘佛教徒很喜歡說智慧不是思維,思維就著相了,特別是禪宗,這樣的說法基本成為一個共識,實際上完全錯誤,作為人這種高級動物,和其他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就是理性思維,如果智慧不是思維,那麼畜生同樣可以產生智慧。對於法相學,劃分的最細緻深入的應該屬小乘佛教的俱舍論,我下面簡單說一下俱舍論中對於智慧,思維還有見地等的關係說一下。慧是思維,用古代的話說就是「簡擇」,所以慧為簡擇,以慧為基礎會產生其他幾種心所,它們全部是以慧為本質,也就是智,忍和見。智為決斷,當我們講智的時候,它是指思維的決斷作用,比如急中生智,這個智是指當機立斷的意思,再比如,碰到毒品,很多人見到後,不吸,為什麼?就是因為智心所,它有決斷的作用,很多人思而不決,這就不算智,智必須要決斷。見為推度,用白話說就是思維模式,或者見地,它同樣是以思維為本質,見地不多解釋了,很容易理解,下面簡單說一下忍,忍為創見,也就是說,忍是創立見地的,或者改變思維模式的,比如開悟的第一剎那生出苦類忍,苦類忍就是創立了一種見地,什麼見地?就是欲界是無常,苦,空,無我的,當這種見地形成的第一剎那就叫苦類忍。還有無生法忍,諦觀察忍等,都是這個意思,同樣也屬於一種思維。好了,我們現在明白慧,忍,智,見之間的聯繫和異同,就可以很清楚的理解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含義了,根據窺基法師的《金剛般若經贊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謂要以智證於無住。無住即無因也」,所以這裡的心就是指智慧,也就是思維的決斷作用,無住就是指不會執取,不執取就不會起心動念造作善惡業,也就是文中的「無因」,連起來就是指應該面對事物不去執取(而不造善惡業)的決斷思維,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含義


在實修層面這個思路就錯了,不是「何心可無所住」而是「如何做到讓心無所住」。

不執取外緣令心識獨存,體會純粹的存在,也可理解為所謂的以心印心。

名法與色法不同,不存在形狀大小之分,也不存在「佔地面積」的概念,只是心識起的認知功能受制於我們色身的局限性。可以想像一下在沒有色法的世界裡心識到底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呢。

眼不著色,耳不著聲,不被身體的感受與頭腦中冒出的念頭牽著走,純粹的覺知、存在於當下就是我理解的「無所住」,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維持覺知力就是禪定,不刻意的強調、回歸自然清凈無為就會引向坐忘。


思之即不通。不思可能通。關鍵不在思。

能住法即思。有思故有住。無思來往通達。因思是因緣。有因緣故有住,有住故難通達。

金剛經(還有很多經典亦是)是比丘們精進修行一段時間了,佛陀所開示的。此時的比丘們貪嗔已淡盡,但是無明觀念在精進時還會因為佛陀語句有執著成觀念、成法門套路去精進,形成了對語句有觀念、觀想而不自知自覺。

佛陀開示,應無所住,即無一切法、無一切觀念,即自然生其心。即不依有,亦不依無,即無所「依」,亦無有依念。

金剛經是比丘精進時某一階段,佛陀開示讓他們更有順利的進度。說白的我們意識還處於如此外在階段,貪嗔苦樂繁雜,無有精進可言,去看金剛經還不大適合。除非你身需在家,其心簡明,本已有所精進,這就另當別論。


這個問題就是有所駐心所生,攀援


我覺得佛經的有時候就是很直白的意思,就是字面的理解,就是很簡單很簡單的東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做到,所以為了想要搞明白我們就想法子的去扣字眼去試圖理解真正的意思,其實真的想多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說別想那麼多,該怎樣就怎樣,想的多了外面的境界就會跟著自己的思維一起轉變了,煩惱會變得更多,境界會更加糟糕。所以要心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於相。

其實佛經不需要解釋,解釋都是多餘的,都是個人的牽強附會。


弟子問師:「有心無心?」

答:「無心。」

問:「既雲無心,誰能見聞覺知,誰知無心?」

答:「還是無心既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知無心。」

問:「既若無心,即合無有見聞覺知,云何得有見聞覺知?」

答:「我雖無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問:「既能見聞覺知,即是有心,那得稱無?」

答:「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由為無見,見亦無心;聞終日聞由為無聞,聞亦無心;覺終日覺由為無覺,覺亦無心;知終日知由為無知,知亦無心;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

問:「弟子愚昧,心猶未了,審一切處,六根所用者應?」

答:「語種種施為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定無心否?」;「定是無心,只為眾生妄執有心,即有一切煩惱生死、菩提涅槃。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槃。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菩提對煩惱得名,涅槃者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若無心可得,即煩惱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冒昧回答。

我理解的心無所住,是減弱得失心。若成,自然歡喜;若不成,享受過程。

生命如逆旅,你我是行人。

這一路,這一世,願諸君自在愉悅,風和雲淡,不忘初心。


因緣所生義 是義滅非生

滅諸生滅義 是義生非滅


既無所住,拿何能應?

無能應所,本然真心!


推薦閱讀:

西方三聖向信徒索取米糠豆麥乳酪做護摩火供,是不是非常low的表現?
特別喜歡一個人但是不能在一起從而產生痛苦是不是也是一種業?
現在有哪些適合我這個根基很差的人的修學法門?
凈土裡的生活是怎樣的?
諸佛共用一法身和「梵我一合」是不是有些相似?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