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裁員就不怕這些人集體跑去中興或者是其它的對手公司么?
01-08
華為就不怕這個么,難道是太強了?
不請自來。目前確實正在積極優化34歲以上員工數量,然而這部分員工不是研發人員,而是工程維護人員。
並且將會採用老員工帶新員工的方式,新員工指的大多是近兩年招進來的應屆生,新員工具備能力後,老員工有可能就領補償然後離開華為。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裁員,只是這一次年齡更低,也更驚人,畢竟34歲還是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黃金期,卻已是夕陽陌路,所以這次才會更加引人注目。之前規定內部研發人員退休年齡為40歲,程序員在40歲確實會遭遇職業分水嶺,研發工作要消耗大量精力,年紀大可能會帶來工作效率的降低。另外在去年年底,運營商BG有45歲以上強制退休的案例,華為起家就是靠通信設備,現在運營商BG業務高增長已經是過去式,自然要保持活力維持年輕化,以待5G機遇爆發。這在當時就引起業界熱議,也被推上輿論焦點。其實內部早就就有裁員的心,作為中國第一民企,一方面要依靠高薪不斷吸引人才進入,一方面還要憑著壓力大的名聲自然淘汰,目前看來,這並沒有實現人員進出的平衡,也才會非常手段加速達到這一目的。工作十年左右的員工,薪資在150萬左右,加上辦公差旅五險一金估計企業要支出200萬,佔據比例大概10%以上,這樣一年支出也有近200億。在三四年前就遇到這個問題了,只是後來4G和國內通信基建建設,帶來豐厚利潤,才延緩了幾年。公司確實是很著急的,這在任總於華為2017市場工作會議的講話中也可以體現出來,講話分為兩部分,其中一半是「從鐵的奮鬥洪流中選拔成千上萬的接班人」,也就是講人才機制問題講話總結一句「長江後浪推前浪,不廢江河萬古流」不僅是對未來的希冀,也是對內部的自省,企業要保持自身強大的競爭力就要不斷淘汰舊員工,引入新鮮血液。於是便會首先從內部員工中挖掘,今年在裁員的同時亦將破格提拔「4000+人」,目的就是要讓優秀員工快速成長,當然指的是相對年輕的員工階層。他還提到,「我們不能讓惰怠在公司生長。一周只有四十小時用於工作,是產生不了科學家、藝術家的。公司有些年青人踏踏實實做事,成長很快,你們要去研究一下。」一句話批評了公司部分懶惰思維,也褒獎了年輕員工,說到底還是要消滅內部懶散老員工,提拔有競爭力的新員工。
「華為最偉大的一點是建立了無生命的管理體系,技術會隨著時代發展被淘汰,但是管理體系不會。華為活下來,才能使管理體系生存下去」,任總很早以前就講過的。在外界看來,確實有些不近人情,這種「無生命」的管理體系在保持發展壯大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損害一部分員工的感情和利益。從近來動作可以看出,公司並不會因為社會議論就停止步伐,裁員將是這一年主要工作之一,雖然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最有效的方式實現未來目標,這期間最需要做的應該是安撫內部員工,而不是擔心題主所講的這種情況。當然也不必擔心,因為一切風險都在可控範圍內。李一男,傳奇人物,自創港灣網路,電信、百度各種跳槽,現在沒聲了。曾經的乾兒子,非要自己干,任說,只要是你港灣的東西,我華為統統白送!尼瑪,誰玩得起,最後幾千萬收購港灣……當然後來人也回收了,弄個首席科學家,看著挺光鮮,然後李就經歷了各種跳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代天才就這麼被玩殘了。
別鬧,我司可開不起那麼高的工資
對手公司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2015年的華為年報顯示,支付給員工的社保+薪酬+福利+分紅總和有1300億,研發經費596億¥,92億美元,83億歐元,
愛立信研發經費38億歐元,
諾基亞研發經費25億歐元,中興研發經費19億歐元,華為的83億歐元,比愛立信+諾基亞+中興研發經費的總和還多。2016年度全球研發投入100強企業排行榜-中商情報網有威脅可以抓啊。
@老編輯 老編輯的漫畫
騰訊每年走那麼多人出去,也不見他有影響
26和F7兩邊員工對跳其實一直很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通信行業集體裁員過冬唄,行為本身無可厚非,可憐35+尤其是45+的員工了。不過我任然要惡意的揣測老任是在為公主登基開路。
華為在業內也算是站到頂端了,現在採取的措施必然會為很多後來企業採用。無他,在企業成長過程中大家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採取大致相同的方法。
畢竟怕蹲監獄,胡言亂語,不要打我
HR的說法,去年公司3%的自然離職率。總不能走向老齡化吧?裁人已是必然選擇。
還能有什麼辦法?
華為的離職率比一般公司要低(直觀上認為,也並沒限定哪類公司、限定範圍,待考究)
華為自身認為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發展的現象新人工資倒掛、外派等各種手段本身就是平衡各種人力資源的方式
題主所考慮的並非無道理,但這本身就是決策者的已知選項和平衡因素(何況還是低概率低負面影響事件,理由若其他答主所列)只想表明:當局者有更豐富經驗更充足考慮更多制衡機制,遠不是題主所述單向邏輯所能一言以蔽
題主所關注的某一決策就算帶來負面影響也應在預測中
就算此舉完全錯誤也會在風險控制範圍內題主多慮了,噢,不,題主欠慮了哪有那麼簡單。中興自身難保,泥潭裡面掙扎。自己開公司,人可以招。通訊行業專利,哪有那麼容易突破。
估計不是中間人才吧!
題主 你想法有些幼稚了,這是中國最大的民企,這個公司的的所有決策都是經過非常縝密的推敲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華為ascend mate 7?
※如何正確評價華為不僅僅是世界五百強?
※如何評價網傳的任正非關於快閃記憶體門的內部講話?
※華為公司當前最大的危機是什麼?
※怎樣看待華為的狼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