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四阿含經中,關於念佛,佛國,大乘的記載?

為什麼許多修小乘(上座部)佛教的同修,都不符合邏輯的選擇性無視?這是翻譯的原因嗎?巴利三藏怎麼記載的?


念佛的問題,阿含里沒提到過念佛,佛隨念≠念佛,無論是方法性質目的都不同。

所謂四阿含中有關大乘的部分如果題主是指直接記載的話,回答可以說是約等於沒有,但如增一阿含里有類似「菩薩發願趣大乘」之類的含糊描述、長阿含里有類似大乘的一些世界觀構成的描述等這樣的一些細節,北傳這兩部經分別來自大眾部和法藏部,都屬於最早的大乘思想萌芽階段的部派。而相對純粹的雜阿含和中阿含里很難尋找到類似的內容。不過四阿含傳入中國的時代本身已經是印度大乘興盛的時代,其中具體已流變了多少不得而知了,通過和南傳對讀可以儘力還原一些差異處。

如果這層意思題主是指蘊含了大乘法義的話,那本身大乘就是從部派外發展起來的,也是基於契經中的理論加以演繹,比如中論和瑜伽師地論的本母其實都是雜阿含,不能就此倒果為因說大乘意趣先藏在阿含里了。

至於南傳本身是不承認四阿含的,畢竟非一個部派所持誦的契經,何況南傳在20世紀還又進行過結集審定。巴利經藏里關於大乘的部分哪怕是極為模糊的記載都非常少可以說是沒有。倒是小部里有一些蘊含了樸素的菩薩思想的內容如本生經等等,而原始佛教思潮的立場上對這些內容又有了進一步的批判,也並不認為南傳經典就是最純粹的原始經典了。

這個問題上我今天看到了 @旋律 賢友的觀點也非常認同,即首先以經為量(經指原始聖典即阿含和南傳經藏),經中又以最原始的雜阿含/相應部、中阿含/中部為量,最堅定的信仰應該不畏懼任何的拷問。某些人可能覺得這樣的「考據」是在掘佛教的牆角,但是於我個人來說這樣的行為不但沒有絲毫動搖信心,反而對三寶是越來越凈信了。


已看完巴利三藏中的《雜尼柯耶》、《中部經》、《長部經》英譯版,沒看到任何有關「佛國「的記載。

我們先來捋一捋巴利語經藏和漢譯四部阿含經的關係,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巴利經藏部分分為五部:《長部》或稱《長尼柯耶》,《中部》或稱《中尼柯耶》,《相應部》或稱《相應尼柯耶》,《增支部》或稱《增支尼柯耶》,《小部》或稱《小尼柯耶》。前四部相當於漢傳的《阿含經》,但經數與內容較一致的只有雜阿含經,其他阿含與其他尼柯耶經數出入較大。漢傳對應小部的經典只有《法句經》等零星的經文。」

實事是不是這樣呢?其它幾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內容較一致的《雜阿含經》,我最先看的是文言文版的《雜阿含經》,然後看的巴利語《雜尼柯耶》英譯版,這兩個版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大概只有百分之七十,這個是我自己親自驗證的!

漢譯阿含據考古發現考證,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四部阿含經的成文時間不一樣,除了較一致的雜阿含,其它三部水分很大。印順法師在《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中認為,「四阿含經,一向以為是同時集成的,但在近代研究中,雖意見不完全一致,而同認為成立是有先後的。關於四阿含經集成的先後,『瑜伽論攝事分』中,意外的保存了古代的結集傳說,啟示了一項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四阿含是以『雜阿含經』為根本的。」

不要絕對相信漢譯阿含中的內容,遇到有疑問的自己去考證。

建議英文過的去的朋友看bodhi法師翻譯的巴利經藏,真的相當好看,清晰明了,一點都不含糊,很少有那些讓你感覺很奇妙又不太可信的東西,比《雜阿含》還好看。


朋友,其實從歷史、文字的角度,是無法彌合大乘與小乘之間的裂痕,越是探究這些,只能使得裂痕越來越大,不但會懷疑小乘是否「究竟」,也更會懷疑大乘到底是不是佛所說,這需要實修之後才能體會出兩者的關係。

其實我不知道在「知乎」里,信奉小乘的朋友中,有多少是如實的以佛所教的小乘佛法修行的,又是否對修行真正的有所體會。

但說實話,我對於小乘的佛經並不算了解,實際我這人也很少會去背佛經,我往往是記一些對自己有啟發,以及對自己平時生活有警醒作用的語句。真正說到小乘的經典,我過去就聽過慧律法師的《阿含概說》,小乘的佛經就看過《四十二章經》以及《百喻經》的一部分,不過對於小乘經典,我的印象都不深,也不怎麼看得下去,因為從我的體會來說,這些都可以統攝到大乘佛教里,不用專門去學。實際上,對於小乘修行具體在修什麼,我還是多少知道一些的,特別是學了大乘的「唯識」之後,就很清楚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所在。

就我自己的體會,大乘與小乘,在修行的最開始是差不多的,都是從偏向於」無「的「空」開始,用其將過去執著的東西給去掉,如果在學佛之前,人生中確實有痛苦的話,這段修行中就很能體會佛法的作用,能讓自己放下對過去的執著,感到內心的輕鬆。(這裡需要說一點,佛法是用來離」苦「的,如果對」苦「沒有太多的體會,佛法也往往難以契入,所以那些將佛法當作一般的學問,作為平時打發無聊的時間之用的人,對於佛法的體會都不會太深,這也是福報太多的」天道「之人難修行的原因,而那些附庸風雅,以此來博取名利的,更是與佛法背道而馳,所以學佛之前,最好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而學佛?)

但是,當這段時間過去之後,修行者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過去的煩惱是解決了,那未來的生活又要如何面對?難道要繼續採取偏」無「的」空「來對待新的生活嗎?難道對新的生活,也採取一種迴避的態度嗎?這時就涉及到對」空「的進一步使用,這也是大乘與小乘修行的分水嶺,也是對「自心相」體會程度不同的分界線。

如果修行者,繼續採用偏」無「的」空「,還是偏向於對外在的境界的否定,認為一切都不必關心,全部「空」掉就好,那在修行上就會落入小乘。所以小乘修行者,在離苦之後,對於新的生活,往往採取一種被動的逆來順受式的態度,消極避世的情節會更重。

如果修行者,這時學會」迴光返照「,在察覺外境不需執著的同時,還能注意到自己內心之中這種偏「無」的「空」也是一種相,也需要「空」掉,能將修行的重點進一步轉移到「自心」的心行之上,而不是像小乘那樣繼續偏向於否定外在的境界,那就能在修行上步入大乘。所以大乘的修行者,對於新的生活,會採取一種相對積極的態度,既不執著其有,也不執著其無,一切以」空慧「觀照自身的因緣後再作。

在之後的繼續修行中,小乘的修行者是儘可能的保持與外界隔離的心態,將自己對於外境的「感受」、「念想」儘可能的壓服住,從而進入阿羅漢的「滅受想」定。小乘修行者,雖然是壓服住了「我執」,在自我的感受上做到了」無我「,但是這建立在對外界的否定之上,所以小乘的修行者,不能否定對外境之「法」的執著,從而認為「法」是實有的。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小乘還是在心外求法,最終還是沒能注意到,去「滅受想」的人還是「我」,還是沒有真正的做到「一切法無我」。

而大乘的修行者,如果能繼續在自己的心行上下功夫,將這種「空」繼續修行到自己的內心的深處,乃至無法再空之時,就會漸漸的察覺,自己身上有一樣東西,你不能說它是有,也不能說它是無;而且也會意識到,這東西別人也有,甚至外在的一切境界,其實也來自於它;只是它無形無相,無法言說,最終只能體悟,佛為了方便解說,暫且為它起個名字叫做「佛性」。以《金剛經》的話來說,佛說佛性,即非佛性,是名佛性。

到了這裡,朋友可能會疑惑,大乘與小乘有如此明顯的不同,為什麼都能算是佛所說,都能算作釋迦摩尼佛所說呢?這個要從佛說法的方式講起,其實佛說法分是為兩部分的,一部分是「顯說」,一部分是「密行」,實際在釋迦摩尼佛沒有入滅以前,其「顯說」的部分主要是「小乘佛法」,而其「密行」的部分則是「大乘佛法」。為何這樣說呢?

從以上大乘與小乘修行的不同,朋友應該能察覺到,釋迦摩尼佛所說的」小乘佛法「的最終目標是與他的」密行「相違背的。如果釋迦摩尼佛在菩提樹下所悟的法,只是」小乘佛法「的話,那他就應該自入涅盤,不必去創立佛教,更不必花四十多年的時間去四處弘法。所以說,釋迦摩尼佛在其弘法的四十多年裡,大、小乘都是有講的,只看眾生的根器,是不是看得出來,執著小乘的修行者,就會只注意釋迦摩尼佛的」顯說「,而心量大的修行者,就能注意到釋迦摩尼佛的」密行「,以及他普度眾生的」本懷「。其實大乘的經典,就是在闡釋釋迦摩尼佛的這種本懷。

(我沒有接觸過小乘佛教的法師,我也難以知道他們面對眾多的信徒時,其心境是如何的,也不知道他們對於小乘佛法的不足之處是如何看待的。不過小乘佛教本就不關心這些,其更關心實際的修行,更關心自我的解脫。如果真有修行,也根本不會有心爭論這些,從小乘的角度來說,能證悟阿羅漢果,就是最了不起的弘法,也是最能利益眾生之事,也最能從根本上使得佛教的」形式「不會壞滅,對於小乘佛教,我本人是不敢輕視的。)

說到這,也許朋友會進一步疑惑,釋迦摩尼佛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其實這與佛教修行的」信、解、行、證「有關,因為一開始就講大乘佛法,很多人是不能接受,就如同現在,即使大乘佛法已經弘傳了兩千多年,還是有人懷疑」大乘非佛說「,眾生之中,有一部分人的根器就是如此。而」小乘佛法「相對」大乘佛法「來說,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容易掌握,在證果上,也比大乘容易,所以在佛教創立的開始,小乘佛法更能讓廣大的眾生相」信「,佛法是能讓眾生離苦得樂,這也就能奠定眾生」信「的基礎。

不過釋迦摩尼佛也為後世的佛弟子,留了一道思考題,就是釋迦摩尼佛親口所說之法,為什麼會和他的所行,有所不同?這需要後世的修行者,自己去」解「,自己去」行「、自己去「證」,因為自己的疑惑、煩惱需要修行者自己來解決,如果真能體悟到釋迦摩尼佛的心境,自然會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安排。

之前朋友問過,大乘佛教,為什麼把釋迦摩尼佛的講法,判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時」,其實這是從「密行」的角度來說的。說句實話,想要看出為何這樣判教,朋友肯定要對大乘佛教的「顯、密、性、相」都有所了解,因為「華嚴時」就是這樣的境界,這是佛自悟的「一真法界」,不過這也是他自受用的境界,非凡夫或是修為不足佛弟子能見。當佛自悟之後,為了度眾生,講法之時,都是要從「阿含時」開始講的,先要用偏」無「的」空「先讓眾生止息」煩惱「,當散亂的心沉靜下來之後,再講」方等時「之法,讓眾生不要著」空「相,不要落入」沉空滯寂「的境界,從而能趣向佛果菩提;再之後,就會講」般若時「之法,讓眾生能自悟佛性,心中自生智慧,從而能自度;最後,就會講」法華時「之法,開示」一佛乘「,眾生皆能成佛,讓佛弟子都能對自己有信心,也讓佛弟子能心生平等,從而能」自利利他「,最終實現」一佛乘「;這也正是釋迦摩尼佛一生所行的寫照,先是菩提樹下自悟,而後度眾生,先口說小乘,身行大乘,弘法四十九年,讓有緣的眾生,能與佛結緣,最後再示現涅槃,讓眾生能於佛生起信心,為之後眾生的」解、行、證「奠定」信「的基礎,同時也展示了他相信後世眾生,能自解謎題,皆能成佛的本懷。實際大乘佛教的經典,也正闡釋了這樣的過程。其實這種判教,是修行者在定中,才能見到的,不是歷史能夠考證出來的,朋友需要如實的修行,最終才能體會到的。而我本人比較幸運,有幸得聽聞成觀法師講經說法,從而對大乘佛教的「顯、密、性、相」都能有所了解,多少能窺見」判教「的由來。不過這些也僅供朋友參考,要想深入其中,還是看朋友自己,也建議朋友能多聽成觀法師這樣的大善知識講法,這樣對修行會有很多益處。

其實這裡,我也勸朋友,不必去為大、小乘而糾結,首先還是要看朋友與什麼法有緣,如果修大乘受益,那就直接修大乘;如果大乘實在接受不來,覺得與自己不相應,反而小乘更能受益,,那就先修小乘吧,這實在強求不來,但只要按佛所教之正法,如實的修行,朋友不管修什麼法都能從中獲益。不過從佛的教法來說,我肯定是鼓勵他人修大乘,因為大乘能兼容小乘,修大乘也能了解小乘,所以與大乘有緣的人,實在不必從小乘修起。

希望以上,多少能解答朋友的疑惑。

PS:對於評論中,一些朋友的問題,我覺得還是總體來答比較好,所以請原諒我不一一回復。

要想真正的了解大乘與小乘之間爭論的核心問題,需要一個先決的條件,就是對於大乘與小乘,都有所了解,但這種了解不能是字面上的,而必須是如實修行之後的真實體悟。所以對於一些認為」大乘非佛說「以及嘲笑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朋友,請暫時放下自己的成見,將兩者都認真學一學,並在生活中,試著用這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生活中的煩惱,就會察覺兩者的不同與聯繫。

在進一步詳談以前,我需要申明:因為我修為有限,以下一些所說的內容,多少已經超越我說話的許可權,本不是我現在該說的。(這裡懇請諸佛菩薩原諒,弟子實在不敢有慢人之心,更不敢生有法可說之心,弟子以下所說,只是為了護持佛之正法,也為了讓更多的人於正法得利益,所以向諸佛菩薩透支一些的法財,希望諸佛菩薩能明弟子之心,再次懇請諸佛菩薩原諒。)

以下所說,主要是我自己修行上的一些體會,實際我對於大、小乘的了解,主要也是在修大乘的過程中,多少體會到了小乘大概是在那一步與大乘產生了不同,也多少體會到小乘的問題所在。不過因為本人修為有限,以下也僅供參考,如果有疑惑,或覺得不妥,我這裡也很難再深入解釋,所以還是建議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去台灣台北的大毘盧寺參訪成觀法師,其修為比在下高的多得多。而說到我的所知所見,以我現在的水平,肯定不敢保證沒有錯謬之處,只能說大的方向上,不會有什麼問題,這樣說的依據與《楞伽經》有關,同時也與「密教」有關,不過更具體的說明,我這裡實在不能說,因為說了我就會犯戒。

其實說到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兩者的「聯繫」要比「不同」多得多,但是兩者的不同,卻又造成兩者巨大的差異,乃至於會讓人忽略兩者的緊密聯繫,造成兩者的爭論不休。

這裡我還是先以「禪」來進一步的說說,大乘與小乘的不同吧。不過這裡我要先說明,就我所知,在大乘佛教中,「禪定」與一般的」定「,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說的」定慧等持「中的」定「,以及三學——」戒、定、慧「中的」定「,意思是有所不同的,因為一般修行中暫時讓自己的心靜的」定「,用梵語來說,應是」奢摩他「,也就是」止「,」三學「中的」慧「則是」毗婆舍那「,也就是」觀「,而」止觀「兩者達到平衡,則稱為」三摩地「,也就是」正定「,這個就是佛教修行者需要達到的目標,」禪定「實際指的是一種佛法修行上」三摩地「(正定),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才說——」定慧等持即為禪「,而天台智者大師說的」止觀法門「就是一種修禪法門,其內涵與六祖所說並無二致。所以說,」禪定「已經是一種「證量」,所以有人說,自己已得禪定,就相當於說,自己已經有所證悟,而」初禪「的首要就是」離欲「,特別是」淫慾「,所以請一些自認為有修行的朋友,自己掂量掂量,有沒有達到」初禪「的境界,如果」初禪「都做不到,後面的色界的其它「三禪「、無色界」四空定」,以及阿羅漢的「第九次第定」,佛菩薩的禪定就更不用提了。所以請一些修禪的朋友小心,修禪不是嘴上的功夫,不是簡單的幾個名相,不是所謂幾句「機鋒」,更不是「口頭禪」,而是需要在生活的言行中去實證的,要不然說自己懂「禪定」,有「禪定」,就會犯「大妄語」之過。

這裡也順帶回複評論中一些朋友的問題,我個人從來不認為會有一種「專註型禪定」,「禪定」是一種動態的過程,需要修行者,根據當前的境界,在「止」和「觀」之間不斷的調平衡,所以我才會在聽到小乘修行有」止禪「與」觀禪「之分時,覺得不可思。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定慧等持即為禪」,所以「禪定」能修到什麼程度,是與修行者的「慧」的多少有關,而這種「慧」往往是修行者在實際生活中,碰到各種境界之後,慢慢培養起來的。而這種「慧」,如果是外道的「慧」,就會落入外道的「邪定」。過去我聽成觀法師講法時說過,無色界「四空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原來就是一種「外道定」,因為其智慧力不足,所以還是不能出」三界「,唯有佛所教授的定才能做到,而阿羅漢的」滅受想定「,正是依於」佛的智慧「所修的定。不過要想修」滅盡定「,則」四禪八定「都需要經歷過,這就如同蓋房子,不可能只蓋最高一層。但是如果能以」滅盡定「證得四果阿羅漢之後,就可以在四禪八定中,任意變換,但佛不建議弟子多修偏空的」四空定「,以免落入斷滅見。

不過要說明的是阿羅漢的「滅受想」定,與佛菩薩的禪定相比,確實有不足之處。不是我對阿羅漢與小乘佛教有偏見,更不是要刻意貶低「小乘佛教」,而是真心的為了勸那些修小乘的朋友——「回小向大」,才指出」滅受想定「與小乘的不足之處。從大乘佛教的角度來說,」滅受想定」還不是「正定」,其只是因為在「受陰」、「想陰」上斷了虛妄的分別,於是使得「自心」對外界不在貪愛,得以斷「我執」。因為不再貪愛三界,從而不再造業,於是使得「第八識」中的輪迴的業障消除,阿羅漢不再屬於三界六道中的任何一類眾生,從而不會再到「三界」中受生,得以「斷輪迴」。從阿羅漢自身的感受來說,其身心是清凈的,沒有煩惱的,覺得自心非常的滿足,對於「三界」已經不再留戀。不過以佛菩薩的智慧來說,阿羅漢的這種「心的安住」還是一種「錯覺」,正因為其貪愛這種「自以為是」的「安住」,才使得阿羅漢不能察覺到,自己並沒有真正的脫離「三界」的束縛,因為阿羅漢的這種「心的安住,是建立在「滅受陰、想陰」、建立在對「三界」的「舍離」基礎之上,所以阿羅漢是不能否定「三界」的」法「之相是有的,要不然他就沒有」可舍離的三界「,也就沒有了可修行的目標,也就無法體會到所謂阿羅漢的」心的安住「,所以說,阿羅漢不能斷「法」執,修小乘佛教的人,最終也不能放棄釋迦摩尼佛親口宣說的小乘佛法,因為這些都是小乘證果離不開的,所以我才說,阿羅漢以及小乘佛法,最終還是在」心外求法「,還是沒能真正的「無我」,只是其修行者自己不覺之而已,如同夢中之人,不知自己在做夢一般。

如果還有朋友不能理解以上的意思,我就打個比方,比如某個失戀的人,嘴上說,我早已經忘記了「某某「,那他(她)是真忘記?還是假忘記?如果真忘了,也就不用再提起」某某「的名字了。而阿羅漢的」出三界「也是如此,以佛的第一義諦來說,如果修行者覺得還有「三界」可出,有「輪迴」可斷,那他就肯定沒有出「三界」,也沒有真正的斷」輪迴「,因為其」能、所「還沒斷,因此在大乘佛教中,才把阿羅漢的涅槃稱為」幻化之城「,而到了大乘,佛最終講的是」本自無生「,這才是真正的」出三界、斷輪迴」的根本辦法。

於是我才在之前的回答中,提到我是想知道,小乘佛教中,有修行的法師,當他們面對自己的信眾,供養自己衣食的眾生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是要舍離這些眾生嗎?如果不是,又該如何理解釋迦摩尼佛說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這些眾生是無常的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釋迦摩尼佛當初還要創立佛教,四處弘法四十九年?如果真的「諸法無我」,即使自己有心度眾生,又要誰來度呢?如果心中真的有這些疑惑的話,那阿羅漢的涅槃,是否又真的寂靜?說實話,如果小乘佛教的修行者,真的有不舍離眾生的慈悲之心,不是只為自我的解脫,心中遲早會碰到以上的疑惑。而這些問題的解答,需要」回小向大「,到大乘佛教中,去找答案。小乘修行者如果真的能理解了大乘的義理,就會發現,釋迦摩尼佛說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是有更深一層含義的,正如《金剛經》中所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釋迦摩尼佛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佛弟子,要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其中的關鍵,就看修行者,是不是懂得返照自己的內心自性。

其實以上大、小乘的不同心境,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體會到。當你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時,為了不使自己的不快感升起,為了不讓自己心煩,是採取「眼不見為凈」,乾脆當其不存在;還是能夠從他人身上,反觀自己的不足,從而警醒自己,同時還能看到他人的優點,並向其學習,於是在心中不敢輕慢任何人,而是平等的對待所有人。如果你習慣於前一種思維,那你就容易落入小乘的境界;如果你能有後一種的心態,那你就容易步入大乘的成佛之道。因為小乘佛教的修行者,雖然不看眾生的惡,但也難見眾生的善,所以小乘的修行者,會偏向自我的解脫,不會花太多的心思去度化那些一開始不信佛的眾生;而大乘佛教的修行者,則能正視眾生的惡的同時,還能見到眾生的善,並會認為眾生皆是可度、可成佛的,所以大乘的修行者,會在自度的情況下,還會以各種善巧方便廣度有緣的眾生。其實這個說到最後,還是要看修行者心量,心量越大,能容納的法越多,度眾生的手段也越多,將來的成就也會越高。

以上,我已經對阿羅漢的「滅受想」定以及小乘佛法的修行心境講得比較明白了,一些朋友如果在生活中,對自己的心理常常能有所覺知,就多少能體會出大、小乘心境的不同,也多少能察覺小乘佛法的不足之處。如果假設我以上對於小乘佛法不足之處的分析能夠成立,那就無法迴避一個疑問——如果小乘佛法有不足,而大乘佛法才是圓滿之法,為什麼釋迦摩尼佛在一開始,不直接講大乘佛教呢?

之前的回答中,我已經提到,直接講大乘,很多人會難以接受。但不真正了解大乘「第一義諦」人,可能無法體會這種「難以接受」,到底是有多難?對於一些執著」法有「的人來說,佛的第一義諦,非常的容易被誤解,其帶來的,不僅僅是能否接受的問題,而是心中會感到十分恐懼。對於這種恐懼,一些朋友不妨這樣想像,你毫無背景,但從小勤奮,學業順利,自己也雄心勃勃,然後白手起家,倖幸苦苦奮鬥多年,成就了上百億乃至千億的家產,生活風光,四處被人追捧,但是一次錯誤的決定,讓你把所有的一切都賠光,然後倒欠幾十億,而周圍的人對你,立刻變得如同躲避瘟疫一般。那種恐懼,就相當於你在遭受這種心理落差打擊之後,你將獨自面對這種生活時的恐懼。因為佛的第一義諦,對於世俗人的來說,相當於是對」自我「、對」認知過程「、」對世界的認知「的完全否定,也相當於讓人否定自己過去的努力成果,會讓人覺得自己的過去的奮鬥一點意義都沒有,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會相當的要命,乃至會否定其活著的意義。

所以說,如果沒有接觸過佛法中偏無的」空「,並進行過一定的修行(聲聞),或是自己覺知世間諸事的變化無常(獨覺),對於佛的第一義諦,不要說理解,連聽都不願聽,就如同蔡桓公」諱疾忌醫「一般。這也是為什麼,生活中遭遇過挫折,體會過世間」苦「的人,更容易接受佛教的原因,這種境況下的人,往往已經體會過」諸行無常「,反而更容易契入「」義在「空如來藏」方面的義理,也更容易在」斷苦「的驅動力下努力修行,從而能進一步的體會小乘佛法字面上的」諸法無我「,乃至體會到阿羅漢的」涅槃寂靜「,這樣也更容易產生榜樣的效應,也就能讓眾生對於佛所說之法生起」信心「。所以釋迦摩尼佛是不能一開始,就直接說大乘佛法的,而需要以小乘佛法,先為眾生打下」信根「的基礎,從而使得佛教得以創立,使得佛的」密行「得以延續,實際這也是釋迦摩尼佛以此慈悲之心,度眾生的善巧方便之法。

同時小乘佛法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其確實可以使人斷惡向善,小乘的修行者即使不能廣度眾生,但也不會去造惡而危害眾生,這在佛教創立之初,使得佛教得以生存是很重要的。而且小乘佛法,在很多方面確實是可以斷眾生一部分煩惱的,讓修行者能於心中暫時得到安樂。阿羅漢的涅槃,雖然不是真正的佛的「無餘涅盤」,但是它確實是可以讓修行者從「個人的角度」斷凈煩惱,從這點來說,阿羅漢的修為是相當高的。實際大乘的修行者,從個人斷煩惱的角度來說,也是要做到阿羅漢的程度的,只是大乘佛教的佛菩薩,不執著於自我的解脫,由慈悲的緣故,能以智慧力,行種種善巧方便,在斷個人煩惱的同時,還能兼顧到其他人。

而且小乘佛法,作為釋迦摩尼佛親口宣說之法,是佛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完全否定小乘,就相當於把佛教整個都否定掉。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不能以嘲笑的態度看待小乘的,這不但是在嘲笑釋迦摩尼佛的智慧,更是會有違大乘的慈悲、平等之心,最終也將體會不到大乘的真諦。小乘佛教對於大乘佛教的修行者,還是有很多參考意義的,其是釋迦摩尼佛留下的寶貴的財富。其實在很多地方,大乘與小乘是相通的,他們之間的聯繫,要比很多人想像的,密切得多。只是這層關係需要修行者如實的修行之後,才能清楚的體會到的。以下我就從修行的角度,而不是文字名相的角度,來說明兩者的聯繫。

以前我就在別的問題中說過,大乘與小乘所要面對的問題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斷煩惱「,所面對的系統也是一致的——都是」八識「,實際上,大乘與小乘所要修行的地方同樣是一致的——都是自我的心相。

說到佛教的具體修行,就不能不提「色、受、想、行、識——五蘊」。其實在「色、受、想蘊」的層面上,大乘與小乘的修行目標是近似的,主要是為了斷除第六識的「分別我執」,也就是斷除對三界的「虛妄分別」以及由此帶來的「貪愛執著」。這點在克服「病苦」,克服面對死亡的恐懼上表現的尤為明顯。我過去聽一位法師講法時說過,阿羅漢已經能生死自在,能於禪定當中自入涅槃,其講起一個故事,過去一位證阿羅漢果的高僧,由於某種原因,得罪了國王,國王欲派人加害於他,這位高僧為了不讓他人因為殺害阿羅漢而造惡業,於是在國王的人來之前,自己就已經於定中入涅槃。而在大乘之中,有修行的高僧,也能預知時日,並安詳、莊嚴的示現」涅槃「。比如《壇經》之中,六祖惠能大師在其入滅前一年,就已經多少感到自己的時日不多,開始為自己的往生做準備,在入滅前一個月,就正式向弟子們交代後事,最終安詳坐化。

不過要做到以上這些,光靠文字知解是沒用的。世俗之人在將死之時,多數會感到異常的恐懼,在臨命終以前,在大的病苦侵襲之下,在劇烈的疼痛刺激之中,別說禪定,想保持意識的清醒都難做到。像釋迦摩尼佛那樣安詳的示現入涅槃,以及各種大修行人示現入涅槃,必須是靠實打實的修行。就我自己體會,這需要非常甚深的禪定功夫,特別對於」數息觀「要有很深的功力。過去我聽成觀法師講《天台小止觀》時,談到修禪的最基本方法——」坐禪「就說過,先不談之後的」動、癢、輕、重、冷、暖、澀、滑「的」八觸「,」坐禪「的第一種的感受,就是」痛「,腳會非常的」痛「,其介紹說,要想」坐禪「有一定的效果,必須是雙盤,而且一次最少要兩小時。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是做不到,坐禪的功夫,也是慢慢練出來的。當修行者能克服這些身體不適的感受之後,對於」病苦「就能有很強的忍耐力,從而不會因此失去正念。而且因為常修禪定的原因,能於定中照見五蘊假和之我虛幻不實,對於生死就能豁達面對。

而」數息觀「又是修禪定時,非常重要的起始法門。就我自己的體會,這個觀法確實有很大的用處,不但能對治自心的散亂,還能從出入息的變化,了解自己情緒的起伏,從而能快速的察覺煩惱的升起。這也是我平時修行時,常用的觀法之一,比如緊張、興奮、憤怒之時,呼吸都會加快,也能感到心跳的加速;而過於懶散、疲憊、消沉之時,則會吸氣較淺,腦袋容易昏沉,容易打哈欠;而精神比較專註,心中無雜念之時,呼吸就會比較平順、悠長。從這些呼吸情況,就容知道自己當前的內心的狀況,從而察覺到自己是否有煩惱,然後在第一時間,將其清除掉。就我自己的推測,」數息觀「如果修得足夠深,甚至是能體察的自己身體的情況,乃至在禪定中影響自身植物神經的作用,從而在定中讓自身呼吸與心跳停止,而證到阿羅漢果的修行者,就應該有這樣 的功夫。

其實要想克服」病苦「上的煩惱,佛教的修行者是需要鍛煉身體的。如果身體足夠好,平時的病苦就會少;精力也會更充沛,做事也會更順利;對於物質方面的困難,比如吃得差些,住的差些,都比較能忍耐,比較能吃苦。將我領入佛門的大德,就提醒我,鍛煉身體,有三個方面要注意,一個是耐力,也就是心肺功能;一個是力量;一個是柔韌性。心肺功能好,精力就會充沛,身體的恢復速度也會比較快;力量好,平時生活、工作中做事就比較方便,也不會稍微動動就造成疲勞;柔韌性好,就能比較好的避免身體在活動中受傷。我聽成觀法師講法時,其講經的最後,常常會教自己的門人弟子如何鍛煉身體,其也談到,修行者如果想」閉關「,也要學一些在有限空間中鍛煉身體的方法。當然,具體的鍛煉方式,還是因人而異。從以上可見,學佛不單純是文字上的知解就夠了,很多的修行,不是嘴上說說,是要落實到現實的生活中,特別是「色身」這一塊。

實際在處理「色蘊」、「受蘊」、「想蘊」方面的煩惱上,大、小乘的處理原理,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具體的做法會有所不同。小乘是按照釋迦摩尼佛親口說的辦法做,但是大乘針對不同眾生的根器與因緣,可以有其它的方便法門。比如說「斷淫慾」,在小乘中,釋迦摩尼佛教的主要是「不凈觀」,這也是「二甘露」門之一,其以觀想之法,轉移修行者對於「色身」的貪愛,並最終厭離臭穢的」色身「,從而達到」淫心「不起的目的。在大乘中,則還有別的辦法,比如凈土宗的凈土十六觀,也是可以用來對治」淫慾「的。不過整體來說,凈土十六觀的用處遠大於此,其實可以讓修行者開悟見性。就凈土宗觀法具體的使用,我們不妨看看凈土宗祖師之一的印光大師是如何說的。我過去看《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時,印光大師就教過一種方法,就是將眾生都以佛菩薩視之,心中起莊嚴肅穆之感,從而不敢心生害人之念,也不敢有褻瀆之想,自心的貪染就會消歇,這對於在家人是非常適用的。

說到這裡,一些朋友應該可以察覺,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在處理煩惱上,所用的辦法,實際都是」轉「念頭,就是將染污的念頭,轉為清凈的念頭,並且將其落實到日常的生活中。實際不管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的修行者,在修行時都要做兩件事情,一件事是覺知自己的煩惱,另一件就是轉換自己的煩惱。前者需要修行者在生活中慢慢的斷證,也就是斷自己的習氣;後者需要修行者能建立起轉換的標的,從而知道念頭該往何處轉,這個主要就是對佛教義理的體會。也如我之前提到的,大、小乘處理煩惱的根本原理是相同的,不過要想知道其中的奧妙,了解大、小乘的差別所在,就必須學大乘的」唯識學「,了解第七識、第八識的作用之後才能真正的明白。也正是因為釋迦摩尼佛在小乘佛法中,沒有直接把第七識和第八識給講出來,所以使得小乘佛法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於是在更為微細的煩惱上,小乘佛教就無法斷除,也就使得大乘與小乘最終能達到的目標會不同。不過要說明是,釋迦摩尼佛本人,肯定是知道」第七識「、」第八識「的,不過這些內容,其放在了」密行「當中,實際不了解」第七識「、」第八識「,釋迦摩尼佛也不可能講出小乘的修行之法。

大乘與小乘修行方向產生不同,主要是從」行蘊「的層次開始分化的。從之前有關」色、受、想「三蘊所談到的,多少可以體會得到,這些方面的修行,主要是對「外界」印現在內心中的相進行」舍離「,小乘佛法主要就是講到這一層。如果修行者將這種對外相」舍離「的想法,在心中一直保留,並且持續到最後,就會趨向於」小乘「;如果這時,修行者能」迴光返照「,注意到」舍離「這個想法本身也是相,也要」舍離「之時,就會在心中,產生一種」舍與不舍」的矛盾,這會促使修行者將修行的目光,從注意「外界之相」,轉為注意」內心之相「,會進一步的思考,人的念頭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人會有」我「這樣念頭?順著這條思路下去,就能進一步的發現第七識、第八識,以及真如(佛性),最終就能知道,釋迦摩尼佛真正想表達的。

其實大乘與小乘的差別,說到底還是因為對」識蘊「認知的層次不同造成的。小乘佛法雖然不承認第七識和第八識,但這都是可以體會到的,不過這需要修行者,能常常注意到自己的內心的活動。說到第七識,察覺起來還不難,比如一般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本來不想生氣,但是看到一些景象,心中的怒火就會不受控制的爆發出來。這種感覺,就如同自己的內心裡,似乎還有另外一個人在下命令一般。而」唯識學「上稱這另外一個人為」末那識「,如果用現代人比較好理解的說法,可以將其近似看作潛意識,它的作用,在意識層面上,一般人往往是察覺不到的。而第七末那識,也正是」我執「中心的所在,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在具體消除習氣的修行上,都是圍繞其展開的。因為末那識是眾生無始劫以來所具有的,其根本的作用,就是保持眾生」色身「的存在,也就是執著的將」我「與」外界「分割開。這是眾生天生具有的本能,也不可能真正的除掉,因為完全除掉,眾生也就」色身「滅,也就相當於人死了,所以要對付末那識只能「轉「換,如果用現代人比較好理解的說法,就是培養新的習慣,覆蓋掉過去末那識哪種對於」我「的執取。顯然,培養習慣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習慣的養成,也是需要勤奮練習之後才能形成的,所以我才再三的強調,佛教的修行,不是字面上的,不是嘴巴說說的,而是必須落實到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其實小乘佛法,可以說只是釋迦摩尼佛親口說的一種辦法,其目的是將對外界之相的貪染給消除掉,讓修行者覺得,外界的事物變化無常,連自己的色身也是如此,實在不需要去執著,於是就不再去區分」我「與」外界「,從而將」我執「斷掉。不過這個辦法也如之前說到的,有不足之處,因為這需要默認外界之法是有的,要不然就沒有可」舍離「的東西存在。而大乘則是在小乘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將」外界之法的有」,也一併消除掉。而要達到這一步,就必須對第八識有所體會,這是大乘佛教相較於小乘佛教,所建立的不同「轉換標的」,也就是不同的修行目標。

說到第八識,要想對其有所認知,需要修行者自己創立一個「悖論」,並將其導入佛教的「不二」法門,才能察覺到第八識的存在,也才能體會到「佛性」為何,這也是大乘禪宗所謂」疑情「的所在,也是很多大乘經典讀起來讓人感到矛盾、費解的原因。其實一些朋友不妨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地球上,只有你一個人,你生活了幾十年之後,還是會死亡,而與你有關的一切痕迹,都將消失,那你要如何證明自己過去曾經存在?實際上單獨的個體,是無法證明自己「確實存在」的,如果把這個問題,擴展為整個人類,乃至整個宇宙,都是適用的;但是從個體自身的體證來說,這段幾十年的存在過程,是不能簡單的完全否定的,因為個體本身確實知道自己活過幾十年,對於其本人來說還是意義非凡的,這幾十年里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如果將以上的問題精簡,就會發現,「相」本身雖然變化無常、緣起緣滅,但是其背後,卻有某樣東西來承載這段「相」的存在,世間的一切,也都是由這樣東西變化而來。如果要想真正的描繪這樣的東西,你就會發現,既不能說它是「有」,也不能說它是無:如果說它是「有」,但「相」本身是虛幻,並沒有實意,不可執著,並不是這樣東西的真面目;但如果你說它是「無」,則「相」確實有其存在的過程,不能簡單的完全否定這種「存在」。所以佛說這樣的東西乃是」無相「,也正是所謂的「空而不空」,也就是所謂「實相即是無相」。以上用一個比喻來說明的話,世間的一切就如同一場夢,你不能說夢中的事物是實有的,所以不要執著;但是你也不能簡單的否認,夢中的感受是不存在的。實際上,如果將這種「無相」推向極致,修行者就會發現,這是不能用邏輯思維的,因為一旦思維,就會落入「相」之中,最終離於文字言說,離於邏輯思辨,只能靠當下自己的體悟,這也是「佛性」不可說的緣由。佛將這種體悟到的東西,為了描述的方便,姑且稱其為「佛性」,而其雖然「無相」,卻又能幻化萬象。

而大乘佛教,消除「法執」的辦法,就是從「佛性」的空而不空出發的。從大乘的角度來說,「我」與「外界」都是無相的「佛性」所變化的,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是平等,也都是無相,因為都一樣,所以修行者不再去刻意的區分「我」與「外界」,而是將整個「外界」都納入到自己的內心裡,也就是「三界唯心」,於是也同樣能斷「我執」;而且因為知道萬法也皆是佛性所變,也就是「萬法唯識」,諸法的存在皆是「識」變現,所以對於法也不再執著,而是能夠根據自身以及眾生因緣的不同,在解脫煩惱時而任運自在。如果將大乘與小乘比較的話,就會注意到,小乘的思路是認為——自身與外界的一切都無實意,所以我不執著;大乘的思路則是認為——自身與外界都是佛性,都是無相,所以我不執著。因此小乘相較於大乘,容易落入偏空的境界,使得修行者容易變得消極,更偏向於自我的解脫;而大乘則會更為積極的看待這個世間,承認眾生皆有佛性,所以發願度化,只要了知」佛性「無相,不去貪著其境界就好,從而也使得修行者的人生不會虛度。如果用之前夢的比喻來說明的話,小乘的做法就是知道這是夢,所以不貪著,但也不會積極的在夢中做什麼;而大乘的做法,也是先知道這是夢,但也因為知道是一場夢,所以儘可能想辦法做成一場好夢,只要不去貪著夢境就好。於是小乘中的阿羅漢,求的是自身的「清凈」,大乘中的佛菩薩,則是在求」清凈「的基礎上,進一步求」自在「。而其中的差別,具體的說,也就是對」識「的認知層次不同,總的來說,就是對」佛性「的認知不同,所以小乘的修行者只能見釋迦摩尼佛一人成佛,而大乘的修行者則能見眾生皆能成佛。

從以上這麼多內容,一些明眼的朋友,多少是能體會到大乘與小乘確實有巨大的不同,但是兩者的聯繫又非常的緊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受,源頭還要追溯到釋迦摩尼佛身上,因為大乘與小乘之爭,是他安排好了的,這也正是釋迦摩尼佛的智慧所在。

雖然釋迦摩尼佛在自己親口宣說的小乘佛法中,沒有直接將「第七識」、「第八識」給講出來,但是他將這些融入了自己實際行動之中,並展示他真正的本懷——眾生皆可成佛,在給後世的佛弟子留下疑問的同時,也給出了明確的方向。因為小乘佛法的不圓滿,也促使了一些原來修小乘的佛弟子進一步思考疑惑的所在,一些比較聰慧的佛弟子,就會注意到之後的第七識、第八識,體悟到何謂佛性,也會察覺到釋迦摩尼佛真正的本懷,也能感到其對弟子們的殷切期待與信心。釋迦摩尼佛是一位偉大的智者,其是用一種提問題的方式,來啟發自己的弟子,讓他們最終能自己解決問題,解決煩惱,實際體悟佛性本身,也必須由修行者自己來完成,不能由佛來代勞。

如何解決大、小乘的不同,是一道非常棒的考題。對於哪些一開始修小乘的佛弟子,釋迦摩尼佛是留有正確答案,不過要想看到答案,就要佛弟子有足夠的心量。即使最終修小乘的佛弟子其這一世不能轉入大乘、不能廣度眾生,但也能不造諸惡,也能通過小乘佛法來解決自身的煩惱,這對於佛弟子本人與眾生都是有益處的;而對於那些一開始修大乘的佛弟子,釋迦摩尼佛則留有試金石,來檢測修大乘之人,是不是真的發了度眾生之心,是不是修得到家,如果大乘修得方向正確,就會知道大乘以及小乘的由來,從而不敢輕視小乘,因為有輕視之心,就有失平等,就不能稱為修大乘佛法,同時大乘的修行者,也要像釋迦摩尼佛那樣,堅信眾生皆可成佛,堅信小乘的修行者最終能「回小向大」,並且願意向那些「回小向大」的小乘佛弟子,講授大乘的義理。所以最終,大乘與小乘的佛弟子,是不能相互爭吵的,因為這種行為,不管是在大乘還是小乘,都是沒有修行的表現。

不過有的時候,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也許大乘與小乘之中,有修行的佛弟子都會無諍,不過世俗人以及一些修為不足的佛弟子,總是難免著相,總以為自己對,非要與人一爭高下。但說實話,在釋迦摩尼佛說法時,將佛法分為「顯說」與「密行」之後,大、小乘之爭就是不可避免的,實際這種爭論,也促使了佛教的發展,同時也會將釋迦摩尼佛所創立的佛教之相導向消亡,不過這也正是佛教「生、住、異、滅」義理的所在,最終反而會促使未來有智慧的人,能從佛教的演變過程中,體悟到佛法的真諦,從而以其自身的因緣,重走當年釋迦摩尼佛所走過的路,使得度眾生的法輪得以繼續轉動。所以這一切,都在釋迦摩尼佛的掌握之中。

而我之所以發心弘揚大乘佛法,就是為了護持佛的正法,因為這是佛的本懷。我也不會去刻意貶低小乘佛教,一切我只是實話實說,要如何選擇,全看每個人的因緣。只是從佛教的修行來說,與大乘有緣的人,確實不必專門去學小乘,反而是學小乘的修行者,有機緣一定要去學大乘。

說了以上這麼多,我想我的邏輯思路還是很清晰的,不過有的朋友一定會懷疑,以上的內容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而且無法從歷史進行考據。對於有如此疑問的朋友,我只能說,信與不信,要看朋友的自心,如果你非要某個權威或是某種證據,來讓你確信其內容是真實的,你就已經落入了「心外求法」的陷阱里,特別是那些喜歡歷史考據的朋友,你的腦袋已經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失去獨立思維的能力,這是學佛的大忌。

學佛要在實際生活中修,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心境,從而體會到佛菩薩的心境。打個比方,也許你小時候,不能理解父母對於自己的打罵,反而對此還懷恨在心,但當你有一天真正的為人父母,就能體會他們當初的苦心。實際釋迦摩尼佛講經說法也是如此,這需要修行者,自己去體悟,並最終問自己,你是否願意相信自己的「良知」與自己的「智慧」,如果這兩者你都不具備,那說明你離佛道還非常非常的遙遠。

學佛的關鍵,還是要修行者自己如實如法的修行,只要按佛的正法所修,於內心之中發起廣大的誓願,努力的修斷自己的「貪、嗔、痴、慢、疑、惡見」等等煩惱,在每一個重要的修行路口,釋迦摩尼佛都會於你心中,為你指示正確的方向,如果你發心不正,投機取巧,心外求法,那每個關鍵的路口,都會有各種邪魔外道將你引向歧途。

最後,我要強調,學佛者千萬不能「以解為證」。學佛就如同跑馬拉松,你先要知道什麼是馬拉松,路程有多長,你參加的賽事路線是如何的,當你了解清楚之後,才好開始練習,選擇合適自己的鞋,然後踏實的訓練,增加自己耐力,找好的自己的配速,這樣既不會一開始沖得太快而無法堅持到最後,也不會因為太慢而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跑完全程,也只有當你最後通過了終點線,有了官方認可的成績,你才能算是完成了一場馬拉松的賽事,也就是有了證果,實際學佛的這場馬拉松,是需要修行者用盡自己的一生來跑的。其實我自覺比較幸運,能有幸聽到成觀法師這樣大善知識的講法,對於佛教的「顯、密、性、相」,「大乘」、「小乘」都有所了解,也感謝諸佛菩薩的護念,從而讓我多少懂得學佛這場馬拉松要如何跑。

我也真心的勸那些想學佛的朋友,不要迷於文字的知解,那隻會讓你離正法越來越遠。


看樣子你不知道阿含經流變過程。錯誤的認為巴利五部=阿含經。


南傳所記的諸佛和佛國:

節錄《漢譯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二○ 此世現住佛,無上世幾多,往昔有幾人,上升於彼處。

&<中略…………&>

二八 諸佛問諸佛,執境一切智,甚深微妙事,彼等智慧悟。

二九 弟子問諸佛,諸佛問弟子,彼等互起問,相互作問答。

&<中略…………&>

六四 此世有十方,運行無限際,無論何方位,佛國不知數。

&<中略…………&>

七六 多佛及羅漢,遍集咸來聚,對此佛羅漢,禮敬應歸命。

————————————————————————————————————————

以下是全文————

節錄《漢譯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譬 喻 經

歸依彼世尊 應供等正覺

第一 佛陀品

一 佛陀之譬喻

一 佛說諸譬喻 1,凈意且諦聽,三十婆羅密,法王數難知。

二 諸佛正菩提,僧隨世導師,合十示歸命,禮拜頭觸地。

三 佛國不知數,見寶殊有限,一切空及地,致意吾運作。

四 彼處白銀地,吾於建樓閣,幾重寶層階,高聳入蒼穹。

五 柱色映造法,無從估其值,門楣黃金造,門傘美裝飾。

譬喻經 第一 佛陀品 一

--------------------------------------------------------------------------

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二

六 琉璃第一層,輝似無垢雲,池中多水草,滿地鋪黃金。

七 珊瑚如其色,何色映真紅,胭脂色光輝,映照遍四方。

八 門庭善規劃,大窗高尖塔,四欄楯羅網,香華鬘清爽 2。

九 美崙樓閣具,七寶所裝飾,青黃復赤白,亦有漆黑色。

2 一○ 蓮花映耀色,獸鳥現光輝,諸宿之星群,日月飾虛空。

一一 黃金羅網覆,結黃金鈴鐸,隨風起鳴響,黃金華鬘爽。

一二 樓閣有綠窗,紅赤與黃色,幢柱結華鬘,紛紜諸色彩 3。

一三 白銀所造板,紅玉摩尼造,貓睛石所成,種種數百多。

一四 敷諸色美床,柔展迦屍衣,欽婆羅黃麻4 5,織錦支那絲6,

綿織與毛織,勝色諸外衣 7,一切種種覆,致意吾設敷。

一五 階上此彼處,貴寶飾尖屋,摩尼輝炬火,支撐確樹立。

一六 柱楹閃光輝,美哉黃金門,閻浮檀金色,堅材白銀造。

一七 連鎖幾多分,扉閂著色彩,左右多福瓶,蓮花插青紅。

一八 一切往昔佛,率諸僧弟子,世間真導師,形以色所造。

一九 佛率眾弟子,聖者入其門,黃金座椅上,聖者坐一群。

二○ 此世現住佛,無上世幾多,往昔有幾人,上升於彼處。

二一 自存無能勝,幾百辟支佛,往昔彼等在,伴吾於彼處。

二二 天上或人間,眾多有劫樹8,一切衣棄捨9,吾今披三衣。

二三 種種美味物,飲食善調理,摩尼造耀輝,盛吾缽行施。

二四 吾捧天上衣,彼等披凈衣,更有甜砂糖,油蜜與糖漿,

美食心歡悅,彼等聖者群。

3 二五 居蜜如獅子,彼等入寶屋,高貴座褥上,暫為獅子卧。

二六 彼等從座起,正知跏跌坐,攝佛一切食,浸入定愉悅。

二七 或為示諸法,或享神足樂,或達神通境,耽於神通中,

其數幾百千,復有弄姿者。

二八 諸佛問諸佛,執境一切智,甚深微妙事,彼等智慧悟。

二九 弟子問諸佛,諸佛問弟子,彼等互起問,相互作問答。

三○ 諸佛辟支佛,弟子與侍者,如斯耽愉悅,彼等樂樓閣。

譬喻經 第一 佛陀品 三

--------------------------------------------------------------------------

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四

三一 黃金白銀網,諸網相結造,真珠網圍繞,寶傘頭上罩。

三二 有布遮陽光,黃金五彩星,散花色彩美,一切掩頭頂。

三三 花束散其上,香束復輝映,衣束亦分撒,復以寶束飾。

三四 撒花美艷麗,更以良香薰,捺香五指印10,黃金覆其上。

三五 四方有蓮池,紅蓮青蓮覆,蓮花粉紛飛,現出黃金姿。

三六 一切樹花開,沿邊繞樓閣,諸花自散敷,芳香注落上。

三七 彼處孔雀舞,天鵝演聖歌,迦陵頻迦鳥,處處鳥群歌。

三八 天鼓響四方,到處琵琶音,吹奏諸天樂,盡縈各樓閣。

4 三九 佛土或鐵圍,所居其上方,各具大光輝,寶成無裂罅。

四○ 建立黃金台,燈明樹輝煌,其數上萬炬,依次皆並立。

四一 歌娘與彩女,舞踴天女群,種種舞台現,縈繞諸樓閣。

四二 須彌山頂上,山顛見樹梢,幢幡吾所樹,五種彩色美。

四三 天龍乾闥婆,諸神悉並臨,合掌示歸依,環繞諸樓閣。

四四 不問何善業,吾皆應所行,上升於三天,身口意皆善。

四五 有想或無想,一切諸有情,吾所積福果,皆可獲分享。

四六 吾實為彼等,尋致與福果,彼等未留意,神至使得知。

四七 此世諸有情,因食故有生,美味由吾意,得獲一切食。

四八 吾意行布施,吾意持凈信,一切覺獨覺,供養勝弟子。

四九 依吾心所願,修行諸善業,捨棄此人身,吾上往三天。

五○ 天上與人界,吾知此二界,吾意所望果,他界吾不知。

五一 吾為神上首,吾為治世主,完具端美姿,智慧亦無雙。

五二 種種佳美食,珍寶亦不鮮,種種勝妙衣,由空現吾前。

五三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天食即現前。

五四 地山或空際,乃至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諸寶現吾前。

5 五五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諸香即現前。

五六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乘輿現吾前。

五七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華鬘現吾前。

五八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莊嚴具現前。

喻經 第一 佛陀品 五

--------------------------------------------------------------------------

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六

五九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童女來吾前。

六○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糖蜜現吾前。

六一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諸食現吾前。

六二 漂泊無財者,行人來乞者,澄得正覺者,吾行勝布施。

六三 岩山大震撼,轟動諸深山,此世吾成佛,神界普歡喜。

六四 此世有十方,運行無限際,無論何方位,佛國不知數。

六五 吾輝映光明,二道光運轉,彼處與其間,光焰大輝映。

六六 如此多世界,一切眾見吾,一切心歡樂,一切皆從吾。

六七 更發優美音,吾打不死鼓,彼處與其間,諸言傾耳聞。

六八 法雲以降雨,人皆成無漏,彼處雖劣者,亦達預流果。

六九 布施應施物11,滿行戒無餘,出離波羅蜜,到達無上悟。

6 七○ 質問賢者事,行無上精進,得忍波羅蜜,到達無上悟。

七一 真諦行加持,滿諦波羅蜜,得慈波羅蜜,到達無上悟。

七二 得不得樂苦,尊敬與不敬,到處皆平等,到達無上悟。

七三 見怠惰懷怖,見精進得安,勉勵行精進,此為諸佛教。

七四 見諍論懷怖,見不諍得安,親和共和合,此為諸佛教。

七五 見懈怠懷怖,見不懈得安,勵修八正道,此為諸佛教。

七六 多佛及羅漢,遍集咸來聚,對此佛羅漢,禮敬應歸命。

七七 諸佛不思議,佛法越思議,具有凈信者,果更不思議。

──如是世尊自己不斷修佛之行、為說諸佛之譬喻及諸法門。


阿含沒有念佛吧


巴利三藏沒有這部分內容。南傳也是不承認阿含經的,阿含雖然和南傳五部大體相似,但是南傳認為還是被篡改過部分內容的。


《雜阿含 550 經》。。尊者摩訶迦旃延語諸比丘。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於法出苦處升於勝處。說一乘道凈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何等為六。謂聖弟子念如來.應.等正覺所行法凈。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離貪慾覺.離嗔恚覺.離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痴。安住正念正智。乘於直道。修習念佛。正向涅盤。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一出苦處升於勝處。一乘道凈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念佛,佛國,凈土,都是大乘佛教的東東,雜阿含經沒有,但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有轉輪聖王的故事。

建議讀佛教歷史。才可建立正知正見。


推薦閱讀:

佛教有多少分支?各分支奧義有何不同?大體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
為什麼很多大乘佛教信徒(含密教)和南傳佛教信徒對待宗教學學者的態度截然相反?
佛教怎麼看待枯禪?第六意識心要不要修?
怎麼看待這種被布施的心態,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
佛教圈子經常有那麼修行要有慧根,啥叫慧根?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經 | 觀世音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