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創意設計師平時會通過什麼事物,激發源源不斷的靈感?

對香水感興趣的人,應該對與香水關係緊密的調香師、評香師不算陌生。不過,「香精公司」在某種意義上,屬於調配香味、提供香味的「乙方」;而「甲方」當然是設計香水、出售香水的香水品牌了。

香水品牌的「香水創意設計師」,對許多人來講,還是個陌生而新奇的職業。ta不是調香師,不坐在實驗室里調配香水,但需要充分參與「香味」方面的設計。而除了氣味,從瓶身到包裝,也都是香水創意設計師的工作職責。

把香氣、顏色、線條、形狀,設計成我們手中的一支香水,想必香水創意設計師在工作中需要源源不斷的靈感進行創作。那麼,香水創意設計師如何設計香水呢?平時通過什麼事物來激發靈感呢?


美國 Pratt Institute 視覺傳達研究所畢業後,我在紐約著名的平面設計公司 Pentagram 工作一年,每天在字型與顏色里解構再組合,但是我的手指更想感覺材料的空間與觸感,於是一腳踏入香水創意的世界。是呀,我喜歡香水!做為一個女生,香水可以提供最浪漫的氣味讓我完善整體的梳妝打扮和豐富自己的文化形象;做為一名設計師,香水煽情的隱性挑戰我視覺的慣性,讓眼睛的神經末梢好像長出了另一種鼻子可以嗅聞出它的美學魅力。

我是何其榮幸能受教於美國兩大設計師 Ralph Lauren 和 Tom Ford,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公司的營運決策者,所以特別重視設計師的培訓與養成。在他們的直接調教下一起動腦設計,每天都必須大量閱讀文化美學與吸收美妝產業的資訊,使得從替 Ralph Lauren 到 Tom Ford 工作的十二年的設計生涯,成了我高速成長的黃金時期。

我很喜歡香水創意設計,每天運用五感的聯想來獲得「氣味創意」的青睞。不過,找創意就像松露獵人尋松露一樣,用了經驗豐富的老狗,也不一定會找得到,但當他有一天靜下心來去感應,而不是瘋狂地亂猜亂找,他突然地被「直覺」帶到一個地方,Bingo, 那就是了!

我的創意靈感怎麼來的?首先,一定得打開自己的感官,這對於想從事香水產業的人來說,尤其重要。如果感官不夠敏銳,再多的刺激也不能召喚創意,就像失心瘋地狂買一百瓶香水,也不可能得到什麼精採的創意靈感,就算拼了命聞了一千種草本鮮花,自己也不會因此變成一片生意昂然的森林。

接下來,我讓每天的生活都在呼吸,都在思考,都在感覺。我會–––––

與不同領域的人做朋友?

他們可能是登山家、科學家、園藝師、廚師、音樂家等,因為這些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與設計師的角度非常不同,如果交談能觸及創意的核心,那種交流碰撞真是過癮!今年秋末前往義大利 Alba 探尋松露,在森林裡遇到一位有四十年經驗的松露獵人,與他十分鐘的氣味對談居然比讀了十本書還精采。

定期採集靈感、大量閱讀書籍

?對於創意新手,我不建議吸取太多的外來資訊,只要選定自己認可的幾位大師的作品,然後認真地去取經學習即可。因為新手自身的創意架構還沒搭建起來,大量的外來資訊,尤其來自網路支離破碎的信息,有可能會影響他創意風格的成長。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再提醒香水學員學習「經典香水」的必要性,無論從香水產品或是設計的角度來談。?

對於創意老手,因為自己的創意風格已建立好了,所以就可以僅量吸收外在的文化與資訊的刺激,用逛博物館、看錶演、聽演講、看電影、閱讀書籍等來保持創作感官、心態、思維上的敏感度。有些人每天從事創意工作,可是作品裡沒有靈魂,重點不在外在的環境是什麼,而是創意如何活在腦里,這也是為什麼我常說,真正有創意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種妄想症,想像自己有時是魔術師,有時是老禪師,有時是外星人…… 對我來說,調香師 Serge Lutens 就是一位流落民間的貴族巫師。

保持熱情?

從小我就喜歡塗鴉繪圖,長大後能夠持續這樣的樂趣並且讓它成為我謀生的工作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尤其當我碰到不合理的客戶時,我就會僅量維持在最佳的精神狀態並且提醒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在做一件幸福的事。」 創意能量,不應該發生在負面情緒上,因此當我設計香水瓶或發想香水概念時,我通常處在一種快樂平和的狀態。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把工作的概念放在事情上無法發揮創意的熱情,倒不如讓自己「轉念」,以一種遊戲態度讓自己喜歡眼前的工作,如此一來,創意過程便會順利些。

旅行、旅行、旅行

我想大家都知道旅行帶給人生的正面意義,但是我覺得「一個人」的旅行對創意人來說更加重要。如果兩人同行,你只能做一半的你,但是千山獨行,整個世界就是你自己的了。單獨旅行提供了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機會和空間,我即將出版的新書《瓶裝記憶:京都之水》就是在從日本東京前往京都的新幹線火車上發想出來的,那時的我剛結束 Ralph Lauren Polo Blue 男性香水的創意設計,拖著一身疲憊從紐約飛往東京,求的是給自己一片寧靜的角落,什麼都不想,包括創意。說來有趣,這時「創意」反而不請自來。

香水創意的靈感與創造力都是直覺所帶出來的,不是理性的羅輯思維,也不是素材、金錢與規模累積而成,因此要成為一個完全自由的創意人,必須能夠全然地信任自己的直覺。我從事香水創意設計就是為了追隨自己的好奇與直覺,一路走來,歡歡喜喜,只要聽到心裡的靈魂對自己說,「Bingo「, 那就是了!


從字面意思來看香水創意設計師應該和調香師不一樣,主要在品牌負責在香水前期策劃和想法這頭,對吧?所以Generally就是負責甲方產品這邊了。

因為最近也在思考關於香水和藝術以及時裝這樣的一些問題,我也聊一下我對於香水產品企劃靈感這一頭的粗淺看法吧。

香水的創作一直是我認為在商業產品中,無限接近於「ART」創作的一個過程。

首先,我們談起ART通常代指的Fine Art,也就是繪畫、建築、這一類的作品,然後後來還有Performing Art也被歸入到Art的通類,而Applied Art,諸如設計一類的就不展開了。

在許多的關於Art的定義中,我依然是對亞里士多德的藝術/美學觀點是持肯定態度的。他在《詩學》中精妙而完整地闡釋了「藝術」的本質在於「摹仿」,把「藝術」的真實性說了明白。他把「摹仿」分成了三類:1. 按照事物本身的樣子進行摹仿,2. 按照事物被人們認為的樣子去摹仿,3.按照事物應有的樣子去摹仿。大量的希臘古典文明時期的藝術作品,都是再現了人類的生活。但是重點是,這樣的「摹仿」並非簡單而被動的抄襲,而是經由創造性和主觀解構而揭示了事物更為內在的聯繫,而非僅僅是一個膚淺的表達形式。「摹仿」本就是人獲取知識和經驗的本能,從幼年時期就是如此,而如何從經驗處獲得更為深刻的認知,去洞察人和生命的本質意義,則是「藝術」帶來的真切體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深刻去研究亞里士多德的《詩學》,裡面對於悲劇的結構,基本可以應用到現在你看到的所有悲劇裡面。)

人們在獲知「藝術」的時候,通常我們需要獲知除了各種「辭彙」「標籤」和「評論」之外的,就是那些底層的「真理」。在拋開這一切表象之後,到達人最內心底層的感受,那些通識的能力,則是藝術家在技法之外,對於世界的「臨摹」。而這個部分,就是我認為,香水和氣味的創作最接近藝術的部分。

我們會發現很多沙龍香的創作者,在臨摹一個春天的花園(La chasse aux papillons),一個碎片式的場景(Lazy Sunday morning),一件物品(Pink vetiver描寫是爸爸的白襯衣領)甚至是一部電影(修女)。鼻子作為五感之一,它能帶來的複合感知就是非常玄妙的事情。所以我也一直會認為對於一些香水的認知障礙,會嚴格受限於你是否曾經獲得過這樣真切的生活知覺。大名鼎鼎的JCE在做雲南丹桂時,在雲南採風數月。然後直到有一天,雲南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說當她聞到雲南丹桂的一瞬間,她彷彿回到了家鄉,在院子里喝茶聊天的場景。誰又知道這是否是JCE最真切的感知來源呢?

曾經寫Jo Malone的文章里提到的關於Jo Malone和Jo Loves的區別里,我就認真聊過,Jo對於創作意圖的改變,讓我覺得她對香水創作的深度和感知力變得更好。有些香水是拿真實的氣味再和你玩遊戲,那些漂浮在空氣中的好聞不好聞的氣味,都顯得過於膚淺和殺伐決斷,好聞則好聞,不好聞就不好聞。而更多的香水創作者或者靈感的來源或許更像藝術一樣,來自於對當下生活、社會甚至生存環境和文化習慣幾近深刻的體察和考究。而氣味只是一種載體而已。

關於品牌內部的產品創意師需要了解市場、產品組合這一類的問題,歡迎私信聊,便不在這裡進行討論了。

以上

PS:對於Serge Lutens在香水、哲思層面的造詣,我也是由心拜服。


通過情感體會,留下當時的各種記憶,然後通過香水表現出來。比如高考,高考時那鉛筆味,新鮮紙張味,手心的汗味,還有把舊書書撕碎了的味道,對了還有點淚味,這種香水必定能刺激鼻子出現點感冒鼻塞的樣子,就像高考分別那一年的痛哭流涕 @摸摸謝


我認識那幾個大咖(譬如說國內首個做綠茶牙膏的,搞了非常可樂的,以及某全球top10首席住在格拉斯常年到處飛的)和幾位入行10年左右的調香師,共同特點是非常喜歡吃,非常喜歡喝,非常喜歡到處玩,來上海參加FIC之後,多留幾天就是為了等咖啡展會;夏天會開車在南法或者澳大利亞自己找小酒庄;會和朋友合作搞干邑蒸餾的小廠,分給朋友們品鑒。

所以應該是一顆不老的吃貨的心?


推薦閱讀:

蘆丹氏的香水為什麼這麼貴?有沒有可以取代的相似味道的低價香水?
對於香水的持久度,有些說可以持續一周,難道這一周都不要洗澡?還是說香水的味道在洗過澡之後還會保留?
求推薦平價香水?
艾詩的「蜜意花香」沐浴露是什麼味道的?
氣味圖書館的香水性價比怎麼樣?

TAG:香水 | 設計師 | 創意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