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除了長三角,渤海灣及珠三角城市群之外,會出現第四個城市群嗎?如果可以會是哪裡?

RT


為了避免爭議,匿名。

中國未來不可能完全依賴外貿,一個本土幾千萬人的英國為了貿易能奴役整個日不落帝國,十分之一中國人口規模的日本能攪得全球市場不得安寧,中國未來如果走上發達國家的水平,絕對不可能是靠貿易為主的國家。內需以後才是經濟發展的主導,用內需和內向型經濟的觀點來看的話,未來中國只會有五個特大城市(群),地理決定。

——————————————————————————

前三名對應北上廣的概念,分別是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

1.環渤海缺點在於太分散,但是優勢有北京這個全國姨媽巾(不過就算沒有北京,這裡一樣會是全國核北部最大的城市群,只是天津肯定會取代北京的位置)。可以吸大概東北+河北山東全境的2.5億以及河南一半的人口,外加蒙東山西以及首都效應吸引全國其他地區至少又是1億人。這是一個輻射人口至少是3.5億的超級城市群。

2.長三角在於基礎非常好,發展很均衡,連成一片又還有大量發展空間,但是核心城市上海岌岌可危,因為上海除了金融和總部經濟,最近沒有拿得出手的新興產業,可能未來幾年被北京超越,不過杭州新興產業不錯,但是面臨廣深的QQ微信的嚴竣競爭。輻射人口是江浙滬皖全部地區,外加贛北閩北和全國其他地區也算1億人。總共大約3.3億人的超級中心。

3.珠三角優勢在於極度密集,尤其是佛山——深圳之間,幾乎是連成一片了。但是問題也是連接太好了,那些連片的建成區難以有高瞻遠矚的新規劃(參考成都早熟的城北的城市帶,索性成都拋棄了雜亂的城北專心發展以前窮得出叫花子的雙流縣)。基礎也非常好。輻射人口是廣東廣西全境,湖南江西以及貴州大部。人口大約2.5億,其實規模比起前兩者要小一點。但是這一代產業非常好,坐擁一系列中國最好的民用技術。

——————————————————————————

三大城市群已經至少把9億人口納入輻射圈了,那麼接下來的不到5億人口的競爭就非常激烈了。要形成城市群,人口的下限至少是1億。為什麼?我們可以看看倫敦和東京的區別,一個6000多萬和一億多的母國孕育的城市就是不一樣。倫敦還是借力大英帝國的餘輝以及大量國際資源才達到一城閃耀,東京則是一個龐大的包含神奈川,琦玉的都市圈的城市群(不過實際上日本關西京阪神地區也是一個都市區,雖然現在已經被京濱都市圈吊打,但是拋出這個部分,東京都市圈實際的輻射人口估計也有8000w到1億左右)。

——————————————————————————

能有這樣地位的地方只剩下兩個了,成渝以及中國的樞紐武漢。

1.武漢的交通極其發達,堪稱中國版圖的天然中心。理論上是無可爭議的輻射NO.1.然而問題也在此。武漢的輻射範圍嚴重與珠三角,長三角重合(典型的比如江西和湖南),與環渤海也有衝突(河南),甚至於成渝勢力也在鄂西湘西一代衝突。再有中部鄰省的省會有極其強烈的分流效應,比如鄭州,長沙,南昌,合肥。武漢最大的戰略對手是鄭州,作為億人大省加上隴海京廣的樞紐,鄭州的發展勢頭不弱於武漢,鄭州和環渤海城市群一起吸收了本該屬於武漢輻射的河南人口。其次是長沙,雖然現在不是很強,但是GDP勢如破竹,長株潭一旦一體化體量會非常恐怖,不過長沙吃了交通的虧。然後合肥根本不屑於跟武漢一起混,一貫認為自己是華東長三角地區(從打工人口流向看,合肥的定位完全沒錯),加上二胖最近交通發力,又分流了一部分安徽人口。另外湖北省內有宜昌和襄陽兩個比較強勢的地級市,但是距離太遠,無法與武漢同城。所以武漢能夠直接輻射的人口最多是排除襄陽宜昌市區後的湖北省以及挨著的豫南,湘北,贛北,皖西南的一丁點地區,加起來大約6000w人,不過武漢開掛的交通能力和教育布局能給武漢帶來百萬大學生(留下來的其實只是少數),使得武漢能夠抵得上一個8000w人的中心。

2.成渝,輻射人口川渝內部大約有1.1億以上,持平日本人口;加上周圍的零散地區(遵義,昭通,漢中,隴南以及整個藏區等)以及逃離北上廣的小文青。大約1.4億是一個比較合理的估計,比日本略大,目前情況是重慶輻射6500w,成都輻射7500w左右。成渝的優勢在於本區域內除了成渝基本全是渣子,而且地理上極度隔離,堪比日本列島的一個孤島環境,因此內聚力極其強大,只需要民富稍微上一個台階,外流人口立馬迴流。第三的綿陽大概也就是成渝各自的七分之一的體量,因此成渝這種極其強勢的首位度可能造就兩個體量略大於倫敦但是都小於東京的城市,不過這兩個城市直線距離又不超過200km,N多條高速連接,成都拚命向東南發展,重慶拚命向西北發展,這讓兩個城市都市圈邊緣的地理距離實際上縮短到了200KM左右(以地鐵的邊緣範圍為準)。不過即使是這樣,兩個城市還是有極強的競爭的,基本是屬於你死我活。如果一方落敗,這一方可能墮落成大阪的體量,另一方長成東京的體量(不過目前看來兩個城市還是無法區分,成都因為毗鄰陝南隴南以及是事實上的整個藏區省會等因素,其政域面積大輻射人口多;但是重慶的交通以及短期發展速度更好。)。

————————————————————————————

然後還剩下幾億人其實大多零散分布,都嵌套屬於多個輻射範圍或者偏遠地區的地區性中心城市的。

首先是鄭州,夾在武漢——環渤海之間的日子真不好過。不過幸好省內人口夠多,鄭州交通也不錯。鄭州未來應該是小號的武漢,具體會比武漢小多少,看看目前隴海線和沿長江一線的差別就知道了。

其次是西安,理論上是西北門戶,但是西北面積實在太大太大,西安要輻射新疆這種地理上幾乎等於外國的地區不太現實,另外陝北和鄂爾多斯現在太有錢也是個讓西安頭疼的問題。大概輻射人口是關中,隴東,河南陝南和陝北局部。廣義關中3000w(包含隴東),陝南陝北最多輻射1000w,再來1000w河南新疆以及隴西的人,西安的最多輻射5000w人。

—————————————————————————————

綜上所述,真正的城市群只會有3個,渤長珠。

猜測的話,會有一個武漢,可能進入全國第五的地位。

成渝因為在省內的聚集度實在太好了,所以未來可能繼續雙核城市帶(並非城市群)維持前十的城市,整體相對實力會相對更上升一點;其實現在成渝只能說是川渝王,西南的貴州更多是廣東輻射範圍,雲南大多數地方都不理四川二自成一體。如果天平發生傾斜,在廣東的川渝人就可能大幅度迴流,還有可能把雲貴的更多地方甚至湘西納入其輻射範圍。另一種情況是成渝中的一個相對衰落成鄭西水平的,但是另一個城市迅速爆發進入媲美廣深那種一線弱的城市。

鄭西和長沙三者短期看好長沙和鄭州;長期看好鄭州和西安。可能脫穎而出一個媲美現階段成渝的城市,大概是5-10名之間。

長三,珠三,渤海一代的城市很可能會隨著融城的緊密化,發生佛山化,東莞化的事情(類比琦玉這些),不過鑒於規模特別大,可能並不會是東京那種單中心的都市圈,而是由好幾個大城市為核心組成的都市圈。。


五大:長三角, 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成渝


我國至少有九大城市群。(圖中只有西南和西三角比較勉強)


中國國家級城市群2016年度GDP總量排名


1990年代的中國是四大工業帶:滬寧杭、珠三角、京津唐、遼中南。

2000年代的中國是三大經濟圈:長三角(滬寧杭升級而成)、環渤海(京津唐+遼中南+山東半島組團而成)、珠三角(升級而成)。

2010年代的中國是兩大城市群+雙強都市圈(環渤海破產而成):長三角、珠三角、北京都市圈、天津都市圈。

2020年代的中國會是怎樣?

目前幾個都市圈:武漢圈、重慶圈、成都圈、青島圈、廈泉漳圈。他們可以晉級為強勢都市圈。

目前幾個准都市圈:長株潭圈、瀋陽圈、西安圈、鄭州圈、濟南圈、大連圈、長春圈、哈爾濱圈、呼包鄂圈。他們只能晉級為正式的都市圈。

目前主打的幾個准城市群:

京津冀→北京都市圈+天津都市圈+唐山+石家莊+眾多小弟,一體化政策不鬆懈,下個十年可以實現,尤其雄安新區的建設構成三角。

中原→鄭州圈+洛陽+眾多小弟,再奮戰30年可以實現,主要是鄭州先升級為都市圈,再帶各位奔富裕。

川渝→成都圈+重慶圈+綿陽+萬州+眾多小弟,再奮戰20年可以實現,主要是兩虎相爭,怕內耗過大。

長中游→武漢圈+長株潭圈+南昌+岳陽+九江+部分小弟,地理距離與主攻目標,不認為可以實現。

海峽西岸→廈泉漳圈+福州+部分小弟,腹地不夠廣,台海局勢存在變數,維持現狀。

關中→西安圈+寶雞+天水+部分小弟,腹地不夠廣,看一帶一路如何,再奮戰30+年與中原爭霸。

哈長→哈爾濱圈+長春圈+大慶+吉林+部分小弟,東北的大勢衰微,無力主攻,維持現在。

總結就是:目前中國只有長三角、珠三角兩個城市群(加台灣算三個),10年後第三個是京津冀,20年後第四個是川渝,30年後第五個是中原,35年後第六個是關中。


只有四個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區。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寒門再難出貴子》里「教育是種淘汰制度」的觀點?
北京摺疊中誰有可能去洗牌那樣一個充斥階級差距的社會?
如何看待「一頓午飯竟能反映出來階級固化」?
如何看待網上熱傳的「黑龍江死刑犯與家人見最後一面」的視頻?
有哪些關於階級跌落的現實事情?

TAG:城市 | 房價 | 社會 | 社會階級 | 城市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