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窮二白的中國可以造出核武,二戰德國卻造不出?

1960年代一窮二白被全世界封鎖而且內有饑荒的中國,都能舉國之力造出核武器來,為什麼在1940年代屬於發達國家的德國沒有造出來?


其實美國的科研能力完全來自歐洲,因此原子彈也可以視為歐洲人之間的對決。德國人倒是有科研能力,但是沒有錢去產生科研成果,更別說把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了。德國在二戰期間最大的成果也僅僅只相當於美國人在42年進行的反應堆實驗,至於如何生產核材料根本就沒開始考慮。

原子彈在當時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可控核聚變,人們只知道基本原理,技術路線完全不清楚,如果不是錢多得沒處花,肯定是不會砸在這上面的。美德之間完全就是資金和工業水平的差距。

美國人造原子彈時,已經知道鈾235是一種可能的原料,2年前做試驗時還新創造了一種叫做鈈的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元素(請參考鋼鐵俠),理論上這2種元素都可以,所以兩條腿走路。當時原理的研究還沒有展開,但是預計原料的生產可能會很費時間,美國人就搞了三邊工程——邊研究原理,邊設計工藝,邊生產

美國科學家計算了一下大約需要多少鈈。在正式計算之前,還根據當時掌握的原理推算了一下計算的準確性,得到的因數居然是10.也就是說,如果算出造原子彈需要1噸鈾,那麼實際需要的量在100公斤和10噸之間。當時人類總共只獲得過幾毫克的鈈,跟現在用粒子加速器搞鍊金術的效率差不多,但是美國人正式建廠投產了。人類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用鈈製成的。

鈾235的提純也一樣很困難,當時從鈾的性質推斷可以利用電磁分離法和氣體擴散法大規模生產,但是兩種技術都才剛在實驗室中驗證過,哪種可用於大規模生產還需要進一步實驗。美國人趕時間,同時建立兩種工廠,直接大規模投產。後來氣體擴散的運營成本實在太大,乾脆建了一個液體熱擴散廠來輔助氣體擴散廠生產。由於當時美國已經沒那麼多銅來做導線了,就直接調用了儲備的9萬噸白銀,用來造工廠的電線,作為對比,甲午戰爭中國給日本的賠款不到1萬噸白銀。

這類工廠僅僅一間的造價就超過3億美元,在當時可以造4艘大型航母,1200輛虎式坦克(歷史上一共才只有1300輛虎式),400多架B29,哦對了,投放原子彈的B29轟炸機項目貌似燒了30億。

實際上直到第一次核實驗前,科學家中的大多數還是對能不能爆炸有懷疑,美國軍方調來了大量精神病醫生到基地駐紮,怕不成功的話科學家全瘋了。

中國製造原子彈是拿著蘇聯人寫的教科書,研究應該怎麼做,涉及的主要是具體工程問題。中國是大學生,蘇聯是大學教授,美國是牛頓。至於德國,是牛頓生在清朝了,自然什麼都幹不了。

不同等級的科研燒錢是完全不成比例的,做到世界第二要燒100億的話,做到世界第一可能要燒1萬億 。美國一家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投入,相當於中國三峽工程包括移民費用在內的全部投資,僅僅這一個項目就比中國航天歷史上所有的投資加起來都多,就是有這麼任性。


、、、、、

既然大家給了怎麼多贊,明天我在更新一下,好好介紹一下德國和中國研發核彈的過程。如果我忘了,小夥伴們提醒我一下,現在去睡覺咯。(*^__^*) 嘻嘻……

、、、、、、、、、

更新好啦,多給點贊!Y(^_^)Y

在經歷八年抗戰,三年內戰,1949年的新中國確實一窮二白,但由於在朝鮮戰爭中痛擊美國,深受蘇聯老大哥的賞識,於是送來大量裝備和援助,中國工業立馬開掛升級。

蘇聯援華的156個項目,讓中國在短短10年里打下堅實的工業基礎,才有能力在1959年開始研製核武器,於1964年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彈。不像某黨的黃金十年,除了在上海灘開歌舞廳,煙管,印鈔票,就幾家破兵工廠還是清末建設的!o(︶︿︶)o

1937年,希特勒就批准了德國研製原子彈的計劃——「鈾計劃」。但那是20年前的技術啊,要知道人類科技在二戰期間經過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戰勝國蘇聯有接手大量德國技術和人才,經過20年發展後,更新工業技術又輸出給中國,可以說,中國在1959年的工業技術,並不比二戰時的德國差。

另外,任何科研項目的第一次都是最困難的。因為在此之前沒有成功先例,沒有經驗可循,研發過程出現太多未知與迷茫。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就擁有龐大的核物理研究機構和許多傑出的物理學家,全世界獲得諾貝爾獎金的學者數德國最多。在核裂變研究方面,德國物理學家更是遠遠跑在美國的前面。早在1938年3月,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奧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成功地進行了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的實驗,終於出現了物理學界期待已久的裂變效應。

然而,在這之後德國的核彈研發工作進展遲緩,甚至連門都沒有入。據說是陰差陽錯算錯了需要的精製鈾數量級,進而認為研製核武器短期是不可能的任務。另外,海森堡領導的納粹核武器研發團隊獲得的資源非常有限,尤其在蘇德戰爭開始後,大量的資源都被用於六周內能投入戰場的武器研發。

從1942年起,德國幾乎放棄原子彈計劃,而改為研究製造一個能提供能源的原子核反應堆。主要原因是因為1942年6月,海森堡向軍備部長斯佩爾報告說,鈾計劃因為技術原因在短時間內難以產出任何實際的結果,在戰爭期間造出原子彈是不大可能的。但他同時也使斯佩爾相信,德國的研究仍處在領先的地位。

斯佩爾將這一情況報告希特勒,當時由於整個戰場情況的緊迫,德國的研究計劃被迫採取一種急功近利的方略,也就是不能在短時間,確切地說是六周內見效的計劃都被暫時放在一邊。希特勒和斯佩爾達成一致意見:對原子彈不必花太大力氣,不過既然在這方面仍然「領先」,也不妨繼續撥款研究下去。當時海森堡申請附加的預算只有寥寥35萬帝國馬克,有它無它都影響不大。

在看看美國造核蛋的過程,曼哈頓計劃早在1939年即秘密地展開,僱傭了超過13萬人員,花費了將近20億美金,此一工程在橫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的30多個城市中均有進行。

二戰時的20億美金可以生產7000架 B-24 轟炸機,造6萬輛坦克,如果德國有這麼多資源,用在常規武器上,帶來的破壞力,比原子彈還要大。例如:一架B-24攜帶3噸炸藥,一次千機大轟炸就投下3000噸炸藥,7次就投下2萬噸炸藥,正好一個核蛋的威力。雖然轟炸機有一定戰損比,但多數可持續執行轟炸任務,所以帶來更大的破壞力。

所以說,二戰時德國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去開發出第一枚核蛋,即使有,投入到常規武器的效費比更划算。

在回來說1959年開始煎蛋的大天朝,畢竟不是戰爭狀態下,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研發,而且都是20年後的新工業技術。尤其在製造核彈理的基本論方面已經成熟,還有一些蘇聯提供的核反應堆,可以省去不少彎路。不必再像美國造第一顆核彈時,那麼大費周折,嘗試不同的設計方案。主要原因還是有老司機開車帶路。

、、、、、、、、、、、、、、、、

再加一段,德國海森堡二戰為何無法生產出原子彈?

總而言之,海森堡的潛台詞是,德國科學家和盟國科學家在理論和技術上的優勢是相同的。但是因為德國缺乏相應的資源,因此德國人放棄了這一計劃。他聲稱一直到1942年以前,雙方的進展還「基本相同」,只不過由於外部因素的影響,德國認為在戰爭期間沒有條件(而不是沒有理論能力)造出原子彈,因此轉為反應堆能源的研究。

  海森堡聲稱,德國的科學家一開始就意識到了原子彈所引發的道德問題,這樣一種如此大殺傷力的武器使他們也意識到對人類所負有的責任。但是對國家(不是納粹)的義務又使得他們不得不投入到工作中去。不過他們心懷矛盾,消極怠工,並有意無意地誇大了製造的難度,因此在1942年使得高層相信原子彈並沒有實際意義。再加上外部環境的惡化使得實際製造成為不可能,這讓德國科學家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不必像悲劇中的安提戈涅,親自來作出這個道德上兩難的決定了。

  這樣一來,德國人的科學優勢得以保持,同時又捍衛了一種道德地位。兩全其美。

  這種說法惹火了古德施密特,他戰時是曼哈頓計劃的重要領導人,本來也是海森堡的好朋友。他認為說德國人和盟國一樣地清楚原子彈的技術原理和關鍵參數是胡說八道。1942年海森堡報告說難以短期製造出原子彈,那是因為德國人算錯了參數,他們真的相信不可能造出它,而不是什麼虛與委蛇,更沒有什麼消極。古德施密特地位特殊,手裡掌握著許多資料,包括德國自己的秘密報告,他很快寫出一本書叫做ALSOS,主要是介紹曼哈頓計劃的過程,但同時也彙報德國方面的情況。海森堡怎肯苟同,兩人在Nature雜誌和報紙上公開辯論,斷斷續續地打了好多年筆仗,最後私下講和,不了了之。

  雙方各有支持者。《紐約時報》的通訊記者Kaempffert為海森堡辯護,說了一句引起軒然大波的話:「說謊者得不了諾貝爾獎!」言下之意自然是說古德施密特說謊。這滋味對於後者肯定不好受,大家知道古德施密特是電子自旋的發現者之一,以如此偉大發現而終究未獲諾貝爾獎,很多人是鳴不平的。ALSOS的出版人舒曼(Schuman)當真寫信給愛因斯坦,問「諾貝爾得獎者真的不說謊?」愛因斯坦只好回信說:「說謊是得不了諾貝爾的,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幸運者會在壓力下在特定的場合可能說謊。

愛因斯坦大概想起了勒納德和斯塔克,兩位貨真價實的諾貝爾得主,為了狂熱的納粹信仰而瘋狂攻擊他和相對論,這情景猶然在眼前呢。

  玩味一下海森堡的聲明是很有意思的:討厭納粹和希特勒,但忠實地執行對祖國的義務,作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來履行愛國的職責。這聽起來的確像一幅典型的德國式場景。服從,這是德國文化的一部分,在英語世界的人們看來,對付一個邪惡的政權,符合道德的方式是不與之合作甚至摧毀它,但對海森堡等人來說,符合道德的方式是服從它--正如他以後所說的那樣,雖然納粹佔領全歐洲不是什麼好事,但對一個德國人來說,也許要好過被別人佔領,一戰後那種慘痛的景象已經不堪回首。

原子彈,對於海森堡來說,是「本質上」邪惡的,不管它是為希特勒服務,還是為別的什麼人服務。戰後在西方科學家中有一種對海森堡的普遍憎惡情緒。當海森堡後來訪問洛斯阿拉莫斯時,那裡的科學家拒絕同其握手,因為他是「為希特勒製造原子彈的人」。這在海森堡看來是天大的委屈,他不敢相信,那些「實際製造了原子彈的人」竟然拒絕與他握手!也許在他心中,盟軍的科學家比自己更加應該在道德上加以譴責。但顯然在後者看來,只有為希特勒製造原子彈才是邪惡,如果以消滅希特勒和法西斯為目的而研究這種武器,那是非常正義和道德的。

  這種道德觀的差異普遍存在於雙方陣營之中。魏扎克曾經激動地說:「歷史將見證,是美國人和英國人造出了一顆炸彈,而同時德國人--在希特勒政權下的德國人--只發展了鈾引擎動力的和平研究。」這在一個美國人看來,恐怕要噴飯。

  何況在許多人看來,這種聲明純粹是馬後炮。要是德國人真的造得出來原子彈,恐怕倫敦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也不會羅里羅嗦地講這一大通風涼話。不錯,海森堡肯定在1940年就意識到鈾炸彈是可能的,但這不表明他確切地知道到底怎麼去製造啊!海森堡在1942年意識到以德國的環境來說分離鈾235十分困難,但這不表明他確切地知道到底要分離「多少」鈾235啊!事實上,許多證據表明,海森堡非常錯誤地估計了工程量,為了維持鏈式反應,必須至少要有一個最小量的鈾235才行,這個質量叫做「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海森堡--不管他是真的算錯還是假裝不知--在1942年認為至少需要幾噸的鈾235才能造出原子彈!事實上,只要幾十千克就可以了。

  誠然,即使只分離這麼一點點鈾235也是非常困難的。美國動用了15000人,投資超過20億美元才完成整個曼哈頓計劃。而德國整個只有100多人在搞這事,總資金不過百萬馬克左右,這簡直是笑話。但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海森堡到底知不知道準確的數字?如果他的確有一個準確數字的概念,那麼雖然這德國來說仍然是困難的,但至少不是那樣的遙不可及,難以克服。英國也同樣困難,但他們知道準確的臨界質量數字,於是仍然上馬了原子彈計劃。

  海森堡爭辯說,他對此非常清楚,他引用了許多證據說明在與斯佩爾會面前他的確知道準確的數字。可惜他的證據全都模糊不清,無法確定。德國的報告上的確說一個炸彈可能需要10-100千克,海森堡也描繪過一個「菠蘿」大小的炸彈,這被許多人看作證明。然而這些全都是指鈈炸彈,而不是鈾235炸彈。這些數字不是證明出來的,而是猜測的,德國根本沒有反應堆來大量生產鈈。德國科學家們在許多時候都流露出這樣的印象,鈾炸彈至少需要幾噸的鈾235。

  不過當然你也可以從反方面去理解,海森堡故意隱瞞了數字,只有天知地知他一個人知。他一手造成誇大了的假相。

  至於反應堆,其實石墨也可以做很好的減速劑,美國人就是用的石墨。可是當時海森堡委派波特去做實驗,他的結果錯了好幾倍,顯示石墨不適合用在反應堆中,於是德國人只好在重水這一棵樹上弔死。這又是一個懸案,海森堡把責任推到波特身上,說他用的石墨不純,因此導致了整個計劃失敗。波特是非常有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後來也得了諾貝爾獎,這個黑鍋如何肯背。他給海森堡寫信,暗示說石墨是純的,而且和理論相符合!如果說實驗錯了,那還不如說理論錯了,理論可是海森堡負責的。在最初的聲明中海森堡被迫撤回了對波特的指責,但在以後的歲月中,他,魏扎克,沃茲等人仍然不斷地把波特拉進來頂罪。目前看來,德國人當年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驗上都錯了。

9點整,眾人一起收聽了BBC的新聞,然後又展開熱烈討論。海森堡雖然作了一些正確的分析,但卻又提出了那個「54厘米」的估計。第二天,眾人開始起草備忘錄。第三天,海森堡和沃茲討論了鈈炸彈的可能性,海森堡覺得鈈可能比想像得更容易分裂(他從報紙上得知原子彈並不大),但他自己沒有數據,因為德國沒有反應堆來生產鈈。直到此時,海森堡仍然以為鈾彈需要幾噸的質量才行。

  海森堡不久便從報上得知了炸彈的實際重量:200千克,核心爆炸物只有幾千克。他顯得煩躁不已,對自己的估計錯在何處感到非常納悶。他對哈特克說:「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如果我們這些曾經干過同樣工作的教授們連他們(理論上)是怎麼做到的都搞不懂,我感到很丟臉。」德國人討論了多種可能性,但一直到14號,事情才起了決定性的轉變。

到了8月14號,海森堡終於意識到了正確的計算方法(也不是全部的),他在別的科學家面前進行了一次講授,並且大體上得到了相對正確的結果。他的結論是6.2厘米半徑--16千克!而在他授課時,別的科學家對此表現出一無所知,他們的提問往往幼稚可笑。德國人為他們的驕傲自大付出了最終的代價。

  此外,最關鍵的一點,要將原子彈從理論變成現實需要的是在精細化工、精密機械加工、金屬合金材料等方面的開創性工程研究,以及龐大的可用資源(主要是龐大數量的工廠和工程研究人員),這兩方面德國都差得太遠(在戰前德國工程研究的特點是善於發揮手中設備的作用,而非開發全新的加工設備,基本沒有進行過新的合金材料的研製)。老實說,如果不是美國舉全國之力作這個東西,按照相關領域技術的正常進展,原子彈和核電設備至少得推遲15-20年才會到實用化階段。


寫作業要一晚上,抄作業只要一個早自習…


氫彈不論,原子彈的原理和技術對二戰時期的工業化國家來說並不難,關鍵是核燃料,不然也不會有國際原子能機構了。換句話說,如何得到大量的高純度鈾235。以二戰先進或者中國60年代的技術水平,熱擴散法是唯一的選擇,而熱擴散法需要相當多的電力。也就是說,理論上,原子彈最大的技術瓶頸只是大量平穩地生產電力。

當然你也可以在反應堆中產生鈈239,再分離出來。這個方法需要的能量要少一些,但是對反應堆技術要求比較高。財大氣粗的美國人表示兩種方法都搞,並且最後也成功了。但這顯然不是第三帝國能做到的。44年之後德國被美國陸航炸成狗,氣體擴散法GG。反應堆需要的減速劑一般是重水或石墨,帝國在挪威的重水工廠被英國人破壞,德國人把殘存的重水運回國時船又被炸沉了。德國軍方從西門子公司那裡買的石墨也被摻了雜質。這種條件下不要說中國,放到美國,橡樹嶺一天被炸8次,費米的反應堆拿不到純凈石墨,那曼哈頓計劃也成不了啊。


元首:再……再來一回合……


謝邀

這是微軟花一億美金研發的Xboxone手柄。

這是國產主機戰斧的手柄。

原理同上~


強大的組織意志,細緻的項目管理,必要的科學知識,持久的系統推進。

——

二戰時期的漢斯根本做不到。


原子彈最大的秘密就是它是可以製造出來的。


反問:吃飯吃不飽的北朝鮮為什麼能造出核武器,挑起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且裝備精良,生活富足的伊拉克為什麼沒有原子彈?

看看朝鮮:

在上世紀50年代,朝鮮便開始進行核研究。根據資料,這個時間大概開始於1956年。到美蘇冷戰白熱化的60年代,朝鮮在寧邊建立起了一個核子研發中心,並且訓練了一批專門的研究人員,這些人大多從當時的蘇聯學成歸國。

1965年,在和蘇聯的合作下,朝鮮在寧邊附近的一個小鎮建立了一個蘇聯IRT-2M核反應堆,而在1965年到1973年間,這個反應堆已經配備了10%的燃料元件。但朝鮮主要的核反應堆是位於寧邊的另一個5兆瓦的石墨慢化反應堆,這個反應堆擁有8000個核燃料棒,如果這些燃料得到最佳的燃燒,可以生產約27—29千克鈈。

在上世紀70年代,朝鮮的核能研究方向著力於核燃料循環,包括提煉、轉換以及製造。在1974年,朝鮮的核反應堆容量已經達到800萬瓦特功率,而且已經配備了80%的燃料。

上世紀80年代,朝鮮的核項目進入核試驗及核武器的完成階段,並且建造了一個200兆瓦的核反應堆,並在泰州和寧邊建立了核燃料處理站,並實施了高能爆炸實驗。1985年,在國際壓力下,朝鮮加入了IAEA,不過並沒有簽署「核不擴散條約」。

1990年9月,朝鮮和韓國聯合發布了朝鮮半島無核化聲明。

1992年,中國與南韓政府建交,中朝關係交惡。

1993年3月12日單方面退出核不擴散條約。

1994年,國際原子能組織依然沒有成功地對朝鮮的核武器數量進行清晰的調查。

1994年~1998年朝鮮爆發饑荒,官方稱「4年苦難行軍」

2006年10月9日,朝鮮首次核試驗完成。

2010年11月23日,朝韓邊界延坪島爆發炮戰。

2016年1月30日,朝鮮「首顆氫彈」爆炸。

看看伊拉克:

英國殖民者一手將委任統治的美索不達米亞、庫爾德斯坦和南部什葉派教區集合成一個新的國家伊拉克。1967年便開始掌握伊拉克實權的復興社會黨副總書記薩達姆對核武器情有獨鍾,希望有朝一日憑藉核武器成為「阿拉伯第一核國家」。伊拉克的石油武器很快在擁有先進核技術的法國奏效。薩達姆親自出馬,結交法國少壯派政治領袖希拉克。1975年9月,薩達姆和希拉克簽署價值3億美元的合同,購買兩座使用高濃縮鈾的反應堆,並在巴格達近郊的圖瓦薩建設核基地,這個項目起先叫做「奧希里斯」,後來改稱「烏希拉克」。儘管法國聲稱反應堆只用於「民用目的」,但誰都清楚這類反應堆是法國在核武器方面取得突破的關鍵。特別是被薩達姆稱為「塔穆茲-1號」的反應堆可用於對目標材料進行強放射,輸出功率可達70兆瓦,是當時世界上同類反應堆中功率最大的一個。有了「塔穆茲-1號」,伊拉克人可以用它來照射一些高濃度鈾,從而生產出特殊的同位素鈈-239(即武器級鈈),按滿負荷工作一年計算,「塔穆茲-1號」所產生的武器級鈈,足夠讓伊拉克生產出至少兩枚核彈。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伊拉克向剛剛爆發伊斯蘭革命後元氣大傷的鄰國伊朗發動了突然襲擊。

1981年6月7日,處於非交戰狀態的敵國以色列千里偷襲伊拉克核反應堆,薩達姆核計劃泡湯。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伊拉克被重創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

2006年,一代梟雄薩達姆被勒死於絞刑架。

因為歷史的進程總是驚人的相似,不是嗎?


原創和趕超之間的難度差距不是一點點。德國造原子彈是原創,在研究過程中,他們不知道如何能造出來,甚至能不能造出來都是問題。中國造原子彈時,能不能造已經不是問題了,難度減少一大半,甚至如何造的原理也知道了,難度又下降一半。換句話說中國比德國造原子彈難度下降了約8成。當然,即使難度小了很多,在六十年代要造出來,對中國而言,還是非常困難的。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有資金問題,中國當時一窮二白,資金就是一個大問題。兄弟我有幸結識幾個當年生產原子彈的人,據他們說,中國生產原子彈成本世界最低,原因是犧牲員工的健康。這也反映了當時缺少資金的尷尬。


天朝能抽調大量資源去研發核彈,德國這樣做43年柏林淪陷了


因為德國當時情況沒有精力研究核武器。

拿最早擁有核武器的美國來說,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因為美國本土遠離戰場並未遭受打擊,反而還在戰爭中不斷獲得利益,使得本國境內相對安全,所以可以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曼哈頓計劃。

再說中國,第一個蘑菇雲項目啟動也是在建國後了,相比較幾個成功研製核武器的國家來看,必備的條件是內部大環境團結和平,最高領導人可以說以舉國之力來支持核武器的研發,以及,有足夠的兵力保護科研場所。

而這些條件在當時的德國,沒一條具備的。

德國也曾在核武器的理論方面領先一時,但是由於希特勒對核武器的不重視和不斷擴張使得失去了研製原子彈的機會,以及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使得相當一部分猶太專家不願為希特勒效力。

等到後期,德國更沒有資本研發核武器了,當時全線吃緊,就算國內有錢有人也是拿去造飛機大炮坦克機槍了,根本沒有十億二十億閑錢砸這個顯示不出進度條的任務。況且當時是一個打多個,核武器研發消息也是被泄露的,極難找到一個安全的場所進行科研實驗。

另外,我倒是覺得,希特勒早期可能確實想過造幾個原子彈玩玩,但是他不會把此事過於看重,因為那個年代幾顆原子彈並不能決定戰場上的大風向。美國扔的兩顆原子彈也是錦上添花,如果當時不是軸心國在主戰場上敗勢顯露,兩個炸彈不過是激怒瘋狗的挑逗。

雖然原子彈看上去很猛很美好,但是大面積作戰效果並不好,唯一的用途是用來轟炸對方首腦所在地,可惜蛋疼的是當時又沒有洲際導彈,美國兩顆原子彈也是飛機上一腳踹下去的,要真是能把戰鬥機開到斯大林腦袋上,用原子彈還是炸彈區別並不大。除非德國能一口氣造幾十上百顆裝載在洲際導彈上的原子彈方能扭轉敗局,但話說,那時候要是真有這能力,也不會出現敗局。

我的觀點是,二戰時期希特勒不重視核武器的研發,況且也實在是兜里沒錢手裡沒人去搞,真有那閑錢不如造幾千架戰鬥機爭取最後一搏,儘管這並不能彌補戰略上的失誤。


第一是1939年元首閃擊波蘭,導致國際科學界對德國絕緣;

第二是盟軍轟炸導致德國核工業進展遲緩;

第三是1945年至1964年這十多年的全世界核物理髮展。

第四是赫魯曉夫贈送給中國人的一部分核技術。

第五是中國人自己的晶體管計算機技術加速了核武器的研製進程。

第六是50年代中國人自己的壓電引信技術問世,精確控制起爆時間,這個在元首的時代能算的上做夢都想不到的黑科技了。

===================

實際上,就算元首當年搞出原子彈,也只能弄個核地雷或者核炮彈玩玩。

He 177載彈量只有2噸, Fw 200也只能運3噸,V-2導彈的裝藥量更少,只有1噸。

當時的胖子有4.5噸,小男孩有4噸。

B-29的載彈量有9噸。

就算元首能出V-3導彈,弄個小男孩炸平倫敦,照樣架不住幾千架B-29用凝固汽油彈的Zerg。

中國人1964年扔原子彈的轟炸機是赫魯曉夫送的圖-16散件組裝起來的,載彈量7噸。

後來真正國產化的轟-6甲首飛是1970年了。

能帶核彈頭的東風-2型是1966年才有的。

希望有軍事迷補充並指正。


為什麼世界超級大國的愛迪生沒有發明齣電視來看,而發展中國家兔子里的小學生卻可以看超薄液晶電視?


中國畢竟出於一個和平的環境,而且當時全世界都知道原子彈能響,而且動靜很大,反觀當時的德國,處於戰爭當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維持常規軍力,而且那時候原子彈到底能不能響沒人知道,自然不會投入太多資源。


被炸沉的「海德羅號」謎團徹底解開

納粹德國核武揭秘

供稿/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德軍在挪威控制生產重水工廠的事,引起了盟國的高度警覺。

這個故事要從1940年講起。4月9日,納粹德軍入侵挪威。遭到突襲的挪威毫無招架之力。

反抗力量被擊潰後,德軍直接前往偏遠的廷湖,控制了挪威最有價值的工廠。

諾斯克水力發電公司在諾斯克水力發電廠有一間特殊設備,廠房在生產一種東西──重水。

重水是上世紀30年代末才發現的一種新型特異水。諾斯克水力發電廠生產的不多,僅供世界各

國研究重水屬性的科學家使用。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德軍一佔領工廠就開始加大生產力度,重水產

量增加了一倍。到1942年,他們還想讓重水產量增加十倍。同時,留坎工廠附近的安全保衛也

突然變得非常森嚴了。

但是,德軍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監視。工廠里有組織的勞工,想發起運動,秘密地對抗德軍。

克努特·利爾·漢森成為了這場秘密反抗活動的關鍵人物。重水,他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為

什麼德軍這麼重視它,一定是很重要的東西。於是,反抗組織將他們的情報傳遞給了倫敦的英軍

情報部門。

對英軍而言,他們知道挪威人所不了解的事:重水可以用來製造核炸藥。德國科學家似乎想

製造原子彈。

反抗組織得到倫敦命令,要不惜代價阻止重水運抵德國。

就這樣,為期2年的秘密戰爭拉開了序幕,盟軍千方百計想阻撓重水的生產。挪威突擊隊員

炸毀了工廠,但德軍在3個月內又恢復了生產。1943年11月,美國第八空軍轟炸韋莫克,但重

水工廠沒有徹底被毀。最後,在1944年,反抗組織獲悉,整座工廠和15噸部分純化的重水,都

將被移往德國。他們聯絡倫敦,詢問該怎麼辦?他們很快就得到了回復:阻止重水運抵德國。

工廠警衛森嚴,但在前往柏林的途中,重水要由火車運往留坎河谷,再用渡輪送過廷湖。克

努特他們研究了渡輪的結構圖,在渡輪底部安裝了一枚定時炸彈。

事後,14名當地人溺死在冰冷的湖水中。從各方面來看,這次任務似乎很圓滿。渡輪及船上

的貨物都按特工人員的計劃,沉沒在了湖泊的最深處,再也打撈不回任何東西。

但納粹德國的反應似乎並不強烈,倫敦方面很快起了疑心,這一切是不是來得太容易了?德

軍到底是不是在欺騙挪威的地下反抗組織?

反抗組織炸毀的渡輪是否裝有重水,60年後才揭開謎底。

戰後,人們才知道,有些裝著重水的大桶確實送達了柏林。那麼,隨著「海德羅號」沉沒的

到底是什麼?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僅存的一個大謎團。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打撈「海

德羅號」上的遺物。

調查人員成立了一支熟悉水性的挪威調查小組。他們根據沉船目擊者的口述理出了頭緒,然

後開始調查「海德羅號」。

60年後,這些大桶被打撈上來,送回倫敦的實驗室,分析其中的重水純度。同時,在諾斯克

水力發電廠的檔案中,調查人員找到了整批貨的清單,「海德羅號」沉沒時,貨物應該就在船上。

這份清單上列了許多由「海德羅號」渡輪運送的大桶,還有每個大桶內的重水含量,以及不同的

濃度。

調查者在帝國學院測試了重水樣本。可以確定,水裡含有大量的重水。結果千真萬確。和清

單上列的完全一樣!於是,「海德羅號」留下的一大謎團被徹底解開了。

挪威重水原本要送達的地點是德國南部一座臨時搭建的實驗室。

「海德羅號」上真的有重水。德國人沒有拿別的東西掉包,載貨清單的大部分都是正確的。

果真如此的話,另一個謎團也就隨即解開了。載貨清單顯示,編號小的大桶內所含的重水濃度較

高,而且只裝了半桶多一點。所以有些大桶才會浮上水面。德國人可能是打撈起了這些大桶,最

後送到了柏林。但這樣又多了一個新疑問,從載貨清單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桶內多半只裝有少量

稀釋的重水。儘管運量很大,但重水總含量卻非常少。

德國人需要總共約5噸的重水,才能讓一個核反應堆運轉起來。從這份清單可知,要送到德

國的是大約半噸左右的重水。

因此,「海德羅號」所載的重水根本不夠一個反應堆使用,更何況要有十幾座反應堆.才能產

生足夠的鈈元素製造核武器。那麼,同盟國認為重水是用來製造核彈的看法到底正確嗎?德國人

是否打算將其另作他用?

「海德羅號」沉沒後幾個月,盟軍收復了歐洲各地。緊跟在前線部隊之後的,是代號為「阿

爾索斯」的秘密行動。行動的目標,是找到同盟國認定絕對存在的納粹核武器計劃書。

「阿爾索斯」小組的人們在剛解放的歐洲搜尋了好幾個月,但一無所獲。後來,在德國最終

投降之前幾天,他們來到了海格爾洛赫,德國南部的一座小鎮。巴洛克式的教堂底下有個地洞,

他們在洞里找到了挪威重水原本要送達的地點:一座臨時搭建的實驗室,內有一座實驗用的反應

堆,只是,德國科學家還沒有機會使用它。

挪威反抗組織炸沉「海德羅號」的重水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納粹黨的核彈讓世人驚慌不安,結果只是一場海市蜃樓。德國版的「曼哈頓計劃」根本不存

在。歷史學家馬克·沃克說,1942年初,同盟國越來越擔心挪威的重水,這時,美國官員和德國

官員針對核武器計劃,他們都說這個計劃要花幾年時間,但製造核武器絕對是有可能的。

美國人普遍認為:戰爭會持續很久,這些武器將在戰爭結束前面世,所以我們要嘗試製造它

們。德國人則認為:如果不快點取勝,就會輸掉戰爭。這些武器在未來可能很有用,但目前對我

們毫無意義。製造核武器就是浪費能源、金錢和時間。於是,德國核武器研究改由民間負責。「海

德羅號」的貨物原本是要用於一個實驗反應堆計劃,完全沒有軍事上的重要性,難怪守衛並不森

嚴。

至此,挪威反抗組織對炸沉「海德羅號」一事的疑慮終獲證實。結果是,德國的科學家比同

盟國的情報單位更清楚,這批貨物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初期聯郊德國的核政策,鞏鵬飛,華中師範大學

聯邦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解除了武裝、喪失了主權。因此西德戰後的主要目標

為保障領土安全和恢復平等地位。為此,西德選擇了通過參與核事務來擁有核武器

的策略,這樣既可以加強自身防禦力量,又可把核武器作為籌碼來提高自身政治地

位。

第一章主要敘述了戰後聯邦德國的重新武裝之路。阿登納擔任聯邦總理後奉行

的是向西方靠攏的政策。他認為西德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東方,所以必須把西德的安

全與北約綁定起來。而隨著冷戰的加劇,重新武裝西德逐漸成為了盟國的現實需要。

但由於歐洲國家對二戰的心理陰影及法國大國政策,重新武裝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在歐洲防務體系建立失敗後,由於英美向法國強力施壓,《倫敦一巴黎協定》終獲通

過,西德正式成為北約一員。

第二章著重介紹了聯邦德國初期的核政策。阿登納首次成為聯邦總理後,因為

其它國家對西德仍存有很大戒心,所以他沒有選擇把發展核武器作為首要的政治目

標。而且由於盟國對西德的核排擠,客觀上造成西德對核武器的政治作用認識不足。

但五十年代中期以後,「全權代理」軍事演習,雷福德事件,英法獨立發展核武器的

決心等眾多事件使阿登納轉變了觀念,逐漸開始重視核武器的影響。但因為盟國的

顧慮,西德選擇了「核分享,,作為發展策略,這正好又與美國控制歐洲的想法合拍,

西德開始進一步考慮參與聯盟中的核決策以增強話語權。

第三章論述了聯邦德國對「靈活反應」戰略的政策。面對來自東方的威脅,西德

的戰略思想是與敵人進行一場限制在常規範圍內的有限戰爭。當常規戰爭爆發後,

這個過程越短越好,美國的核武器能夠儘快使用,以起到震懾作用,避免戰爭進一

步擴大。這與美國主張剛開始只用常規武器反擊的策略是背道而馳的。而且西德對

美國要求盟國優先發展常規武器的做法十分不滿。「大西洋主義者」艾哈德上台後逐

漸調整了戰略,美國也作出一定讓步,最終二者達成了妥協。

第四章討論的內容是進入六十年代後,英法獨立發展核力量的意願更加強烈。

美國擔心這會刺激到聯邦德國與其它西歐國家擁有核武器的慾望,因此提出了「多

邊核力量」計劃,目的是把核武器掌控在自己手中讓盟國分享,防止核擴散。在其

它歐洲盟國的態度都不積極的情形下,聯邦德國顯得非常熱心,希望能藉此機會在

聯盟中參與控制核武器。但由於英法的堅決反對和國際形勢的發展,美國對西德的

態度從支持逐漸轉向中立,「多邊核力量,,計劃最終走向失敗,西德分享核武器的計

劃也因此落空。

結語部分對西德在這一時期核政策的成敗得失做了總結與評價。

冷戰是現代國際關係史當中內容極為豐富的一個篇章,而冷戰的主要標誌之一

便是德國的分裂。作為戰敗國,聯邦德國為了尋求安全保障和恢復國際地位,選擇

了參與核事務這一路徑,希望以此來達到目標。但由於人們對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

罪行還記憶猶新,所以對聯邦德國在核領域的任何風吹草動都顯得極為敏感。不僅

在國外,國內也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反對聯邦政府染指核武器。所以,西德的核武裝

之路顯得異常艱難。從五十年代的重新武裝一直到六十年代初的「多邊核力量」計劃,

西德的政治家展開了大量的工作,希望以此來達到參與核控制的目的,整個過程可謂

是一波三折。這期間西德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最後失敗的結果還是使其大失所望,

這中間的故事很值得我們去探討和回味。西德最終認識到,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都

反對自己擁有核武器,核分享這條路已無法走通,因而選擇了放棄,成為承諾不擁

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

目前國內還鮮有專著來討論這一時期西德的核政策,環顧當今世界,雖然冷戰

已經結束將近二十餘載,但朝核危機、伊朗核問題依然是當今國際熱點。筆者在對

聯邦德國當初的核武器外交政策進行探討的同時,希望能對當代核問題的解決尋求

一些參考。

(一)國外研究:克里斯多夫·布魯斯的《英國、德國和西方的核武器政策》

(ChristoPhBluth,British,Germanyand腸stel,nnuclearstrate舒,N.Y: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8)重點介紹德英之間的利益關係、兩國核政策的制定和與他國

的合作與分歧。本書對兩國的核政策的介紹十分詳細,而且敘、論並重。凱瑟琳·麥

卡德爾的《德國與核武器政治》(CatherineMeardleKelleher,Germa即anjr力e屍ozstics

ofNuclear冼即on,N.Y.: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5)被《美國核戰略》的作者

邦迪評價為「最出色的德國核問題著作」。本書的主要特點是不以敘述為重點,而側

重於深入剖析,對重大事件羅列、分析都比較詳細,且主要集中於50一60年代。勞

倫斯·卡普蘭的((美國與北約》(LawreneeS.K即lan,NatoanJrhe飾itedstates,NY:TwaynePublishers,1988)重點主要集中於德國與西歐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全書基

本是陳述性,內容簡潔但並未深入,概括性、框架性較強。約翰·路易斯·加迪斯的

《面對核彈的北約政治家:1945年以來的核外交》(JohnLewiSGaddis,Cold腸:

statesmenco動勺ntthebomb:nuclearclil,7on,acysincel夕4J,NewYOrk:Oxford

UniversitsPress,1999)著重介紹戰後各國在核問題上的外交事務,且重心放在美蘇

英法德等首腦的個人決策上。有關德國內容基本陳述阿登納外交技巧,圍繞著他如

何利用核外交來加強聯邦德國的防禦。本著作側重個人因素對政策造成的影響。豪

斯·比阿特麗斯的《北約、英國、法國和西德:在歐洲的核策略與核力量,1949一2000》

(Heusef,Beatriee,瓦峨7U,Britain,FraneeandtheFRG/nuelears徹ategiesandforces

fo,月eu,謬e,j夕了乒2000,Houndmills,Basingstoke,Maemillan,1999)主要講述了

西德、英、法和北約內部的核政策。有關西德部分主要簡略陳述了從重新武裝一直

到核不擴散條約的簽署這一時段。本著作對每一時期西德的核政策重點都一一點

到,如放棄ABC武器聲明、對北約政策的態度調整、「多邊核力量」戰略等等。而

且,西德的軍事技術戰略也在本書中有所涉及,如原子地雷、前沿戰略、長短程核

導彈等。總體來說,全書內容的特點為簡明扼要。沃爾弗拉姆·漢瑞得的《西德外交

政策,1949一1963,國際壓力與國內對策》(WolframFHanxieder,腸stGer,nanfore妙

Poli以I夕4夕一19心:IntemationalPressureandDomestieandResPonse,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67)以時間為主軸,分為50、60年代兩大時間段,分別論述了

西德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傑佛瑞·鮑特韋爾的《德國核困境》(JefferyBoutwell,Th。

Germa」NuclearDilen,ma,CornellUni飛,ersi沙Press,1990)可謂是凱萊的《德國與核

武器政治》一書的延續,所以時間側重點為施密特與科爾時代,因此只在第一章概

括梳理了德國核政策。正如書名里「dile~a""一詞,全書都是以西德與他國或內部爭

論為描述對象。

(二)國內研究:國內尚未專著書籍,只有少數的論文著作涉及到此話題。

吳友法,葉曉東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聯邦德國核武裝問題探析》(武漢理

工大學學報,2006年10月,第五期)因為全文篇幅有限,所以只對西德核政策做

了簡略介紹,但最後的評述十分全面、深入;黃正柏的《現代國際關係管見集》(湖

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書中包含的((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的重新武裝問題

與歐洲國際關係》一文,從國際關係學角度對西德重新武裝的來龍去脈做了極為詳

盡的敘述,而且展開了大量深刻論述。劉芝平的《冷戰時期聯邦德國在北約發展中

的地位和作用》(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主要介紹西德在北約中的地位

與作用問題,在第二章與第四章對西德參與核武器的經過做了詳細敘述。此外,王繩祖主編的《國際關係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周琪與王國明主編的《戰

後西歐四大國外交1945一1988》(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朱明權主編的((20

世紀60年代國際關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這些著作中的部分章節都涉及

到了西德核問題,但篇幅都比較有限。

三研究方法與創新點

(一)研究方法

現實主義大師漢斯·摩根索在其經典著作《國家間政治》中指出,「國際政治是

對權力的角逐。無論國際政治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權力永遠是其現實的目標」。軍

事力量作為威懾或是潛能,是決定一個國家政治力量的重要物質因素。由於原子武

器巨大的威力和政治影響力,聯邦政府希望能夠參與核事務,並擁有核武器。這一

方面不僅是為追求聯邦德國在同盟夥伴里的平等地位,而且也想把核武器作為戰略

武器來威懾蘇聯,保衛西德本土安全。本文將本著歷史辯證唯物主義、依據史實,

從德國和其它同盟國兩方面來分析其核政策的目的和意義。

(二)創新點

本文的創新點為阿登納對核武器態度改變的經過。阿登納初次擔任聯邦總理

後,並沒有考慮把核武器作為首要的外交工具。這主要是因為對戰後德國凄慘景象

的反思,擔心引入核武器後災難會再次降臨到德國大地上。同時還有盟國的原因,

他們也不希望讓西德獲得核武器,認為這將極不利於在歐洲創建有利的發展環境,

有礙於其實現復興的目標。直到50年代中後期,由於雷福德事件、「全權代理」軍事

演習和蘇伊士運河危機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讓阿登納政府政府感到了核武器在軍

事和政治領域的重要作用,這種態度才逐漸改變。

第一章西德的重新武裝

戰後西德的外交政策一是恢復政治地位,二是保持領土完整,免受外來侵襲。

或許人們會提出:難道德國的安全在戰後時期中的任何時候都受到蘇聯的威脅嗎?

答案是至少大部分西德人是這麼認為的。戰後初期盟國軍事上的種種束縛,使西德

被解除了武裝,面對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對東德的控制,讓其很難感到有安全感,

而冷戰的加劇給西德帶來了機會。

第一節阿登納的安全政策

聯邦德國成立後外交政策的中心目標是恢復在國際社會中的平等地位,並在西

方嚴格的限制下逐漸獲得自由。由於歐洲國家對二戰慘痛的記憶,此目標只能在加

入西方同盟的前提下才`能實現。而西方同盟的目標不僅是要防範蘇聯,而且也要約

束西德的力量以保證西方安全。在此情形下,西德外交目標大致可歸納為:

一、防備蘇聯的威脅以確保西德安全。

二、使西德成為同盟中的平等成員並最大限度地爭取自由。

三、統一德國①。

西德的外交目標深受戰後早期經歷的影響,尤其認為蘇聯是造成德國分裂的因

素之一。西德認為,蘇聯基本上正在用軍事手段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會超越

雅爾塔體系所劃定的界限,打破歐洲的均勢,並進一步向西擴張。阿登納確信斯大

林計劃在德國劃分一條類似於朝鮮的分界線。因為德國和朝鮮都處在東西方衝突中

極其重要的前線陣地,而西德身在一個危險的、顯露的地理位置。

在阿登納政府的心目中,蘇聯是一個擴張者,一個追求世界控制權的帝國主義

者。據此衍生出了兩項威脅:蘇聯強大的力量造成的軍事威脅和在意識形態領域的

宣傳顛覆。為了在和美國的關鍵爭奪中搶佔有利地位,蘇聯認為把歐洲置於自己控

制之中以加強經濟與軍事基礎是很有必要的。而西德佔據了一個關鍵位置,蘇聯如

果把自己的力量與西德經濟加起來的話,西歐對這種優勢只能是望其項背。

因此阿登納認為確保不受蘇聯威脅的唯一現實途徑就是緊密地與西方同盟聯

系在一起,尤其要仰靠美國的支持和保護,因為蘇聯無疑會考慮到美國的原子武裝力量,在原子差距沒有消滅之前一直會克制自己。①但由於二戰慘痛的記憶,同盟

國對西德主權加以限制,也對其在軍事上嚴格地加以管制。直到1955年的《巴黎

協定》之前,西德不允許有任何軍事力量,所以不得不完全依靠聯盟的防禦力量。

此外,西德不僅經常被排除在同盟的決策權之外,還被同盟國要求嚴格地遵循軍事

管制,最主要的便是放棄製造核武器。

如果西德把獲得安全保障作為與西方聯合的重要原因的話,重獲平等地位也是

它外交戰略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這就使西德需要與聯盟開展積極的合作以舒緩

緊張的態勢,而且阻止在東西方關係和武器控制上達成部分協定。因為西德認為,

如果東西方在武器管控方面相互達成妥協的話,會使自己的安全保障大打折扣。

第二節重新武裝

一、議題的提出

在1949一1955年間聯邦德國一直沒有建立正規的軍隊。因此,阿登納政府一方

面希望加入西方聯盟以獲得美國的安全保護,另一方面也想擁有武裝力量以加強自

身安全。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就明確提出了讓聯邦德國重新武裝以加強西方防務

的要求。因為從西方盟國的角度來看,西德地處西方陣地的前線,武裝西德與保障

西方安全息息相關。但如何控制徵召的德國軍隊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早在1948

年,歐洲的聯邦主義者曾倡議建立超國家的歐洲軍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可以有效

地監管德國軍力。丘吉爾1950年也提到過在國際控制下重新武裝德國,朝鮮戰爭

爆發後第二天的歐洲會議中,他又重申了此建議。

從西德的反應來看,阿登納政府是希望重新武裝的,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安全問

題,也對恢復主權有著重要意義。1949年11月,西德政府還聲明「真誠地堅決維持

聯邦領土的非軍事化,運用它權利範圍內的一切手段來避免重建任何形式的武裝力

量。,,@然而,年底阿登納便建議一支准軍事力量用於對抗東方。他的這一轉變顯然

是受到了東德准軍事化的警察武裝的刺激影響,反映了對西德地理位置上的擔憂。

也許更重要的是,阿登納感覺到重新武裝有助於西德主權的恢復並且獲得他所追尋

的基本目標—西方同盟中的平等地位。因此阿登納把重新武裝看做整個西德外交

政策的關鍵,稱之為外交總目標進程中的基石。

二、歐洲防務共同體計劃的失敗

英法此前都曾聲明反對西德重新武裝,但英國為了保持與美國「特殊關係」和在

歐洲大陸的利益,逐漸轉變了態度。法國雖然是強烈反對,可是由於自身實力的問

題還不能和美國的關係搞得過僵。面對著無法改變的國際局勢,法國希望確保自己

能以盟主的地位控制西德,同時盡量推遲西德的重新武裝①。1950年10月,莫內向

法國總理普利文遞交了與《舒曼計劃》「相同精神與方法」的《歐洲軍計劃》(因此該

方案亦稱《普利文計劃》)。其核心是建立一支「超國家」歐洲軍,由最高統帥統一指

揮,而不需建立自成一體的獨立西德軍隊。這樣做不僅可以消減美國在歐洲的控制

力,而且還可使將要建立的西德軍事力量受到約束。

這在德國國內引起了激烈的爭論,部分民眾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社會民主黨

也批評說這不僅會葬送兩德統一的希望,還有可能讓西德成為一場核戰中的主戰

場。不過,仍有一批支持者,他們並不熱心於重新武裝和加入歐洲防務集團或北約

組織,但他們意識到阿登納的外交政策綱領正在取得進展(特別是在重建經濟和恢

復主權方面),德國若想繼續取得成功,有賴於加入西方軍事聯盟。所以他們的實

際要求其實就是希望能從與西方大國合作中得到好處。

對此,阿登納政府採取的是積極支持的態度。因為他擔任總理後奉行的是向西

方靠攏和與法國合作的政策,提出對蘇聯的東歐集團實行`。實力政策」,反對「中立換

統一」。以當時的國際時局來看,「這一外交戰略是合乎邏輯的。當時西德既無完整

主權,又無國際地位,如不倒向西方,不僅沒有盟友,反在東方有一個危險的鄰居。

如果大國之間達成協議,德國又會處於`波茨坦命運"之下。②而且,這還與美國的戰

略比較接近,有助於使美國留在歐洲,以免其受「孤立主義」的影響而撤出歐洲。更

重要的是,阿登納還認識到這麼做可以擺脫身上的「枷鎖」,有利於西德政治地位的

提高。所以他的策略為,接受普利文計劃的條件,通過對西方防務的貢獻來逐漸改

變被佔領地位,恢復主權和平等地位。

與此同時,從外部環境看,西德的重新武裝對北約顯得也多少有些迫切了。因

為1949年蘇聯已經研發出了核裝置,美國核壟斷地位已被打破,美國對蘇聯在戰

略上的比較優勢開始逐漸變小,北約常規部隊開始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在1952

年北約里斯本會議上,北約成員國被敦促建立%個師,其中35一40個布置於前線的

備戰狀態。③這標誌著對西方軍事戰略的重新規劃,因此聯邦政府的軍事地位也有著重要影響,西德要為此做出貢獻。

西德的重新武裝自然引起了其它歐洲國家的疑慮。但出於美國的影響和抗擊蘇

聯的需要,部分國家依然表示贊同,希望採取建立歐洲一體化軍隊的形式。然而,

「歐洲軍」的計劃雖然由法國提出,但最大的障礙同樣也來自法國。法國國內有一個

強大的反對派,他們對西德重新武裝深感不安。戴高樂認為歐洲軍更加有利於美國

控制歐洲。法國要求西德主動聲明不生產某些武器系統—首先便是原子、生物和

化學武器,尤其要求美英就西德不得退出防務共同體條約作出保證。①因此,防務

共同體的決定在法國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形成了僵持狀態。美國對法國一再阻攔武

裝德國表達了不滿,法國外長舒曼也建議國會,接受妥協的普利文計劃是明智的,

因為英美如果拋開法國與德國單獨建立國防軍的話是更對法國不利的。

蘇聯也對西德重新武裝表達了強烈不滿,稱西方這一做法違反了之前盟國間的

協定,將會對歐洲造成新的威脅。同時,蘇聯利用心理戰術向法國宣傳西德重新武

裝後的危險局面,這多少也產生了效果,不少法國人認為西德的危險程度要大於蘇

聯。此時又恰逢丘吉爾呼籲東西方談判,助長了讓法國人與蘇聯達成諒解而無需讓

西德重新武裝的希望。②再加上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東西方關係的緩和以及法國國

內強烈的民族主義等這一些列因素,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幾次激烈的辯論,最終在

1954年8月否決了《歐洲防務共同體》條約,關於恢復西德主權的「一般性條約」

也未能生效。《普利文計劃》最後歸於失敗。

三、《倫敦一巴黎協定》的簽署

西德重新武裝和恢復主權的進程受此挫折,阿登納稱之為`。一場危機」,並說西

德「有可能轉到面向東方的民族主義,,③但美英對此己下定決心,必須要實現西德的重

新武裝計劃。

這時據說是英國外長艾登提議,用一種軍備監督體系來安撫法國對西德擁有不

限制的軍備自由的顧慮。他認為此前西歐國家簽訂的布魯塞爾條約可以作為一個國

際軍備監督體系,讓德國和義大利加入,建立一個西歐聯盟,體系內各國自動援助

並實行軍備監督。於是1954年9月28至10月3日英、法、荷、比、盧和美、加、

西德、意九國代表在倫敦會晤。會上為了滿足法國的要求而做出的讓步是:美國和

英國聲明承擔維持兩國在歐洲大陸駐軍的任務;聯邦德國聲明放棄在德國領土製造

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ABC),不經北約和西歐聯盟同意不生產遠程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感應水雷等武器,決不以武力來實現重新統一或改變目前疆界,

保證以和平方法解決與其它國家的爭端。①總之,就是通過這種西歐聯盟—北約

雙重結構使西德能夠重新武裝起來,既為西方防禦和美國的遏制戰略出力,又對其

加以控制,當然主要是受美國的控制。法國在看到西德重新武裝的大勢已不可阻攔

的情況下,也接受了這一安排。

作為西德對歐洲防務貢獻的回報,北約成員國保證用一切外交手段支持德國的

重新統一,並把西德看做是整個德國唯一合法的代表。隨後《倫敦一巴黎協定》在法

國和西德國會通過激烈爭論終獲通過,最終在1955年3月批准。5月,西德佔領地

位被廢除,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成為一個在西方聯盟中擁有平等地位的國家。

重新武裝是西德加入西方防務體系的開始,成為日後西德政府整個對外政策綱

領結合成一體的關鍵。對於西德來說,雖然保證不得製造核武器等,但沒有明確禁

止擁有和使用這些武器。隨著時間的推移,聯邦政府開始不滿於核武器問題上淪為

「二等公民」。冷戰的加劇促成了西德成功地重新武裝,而重新武裝不僅使西德成為

正式成為同盟中平等的一員,恢復了主權,而且後來還讓西德有可能在西方聯盟的

範圍內參與核分享。因此,也可以說重新武裝是聯邦德國外交政策與核政策的紐帶。

第一節阿登納早期的核觀點

一、國際困境

在核時代來臨的黎明時期,阿登納還沒有登上國際政治舞台。在1949年成為

聯邦總理的幾年後,他才開始考慮在佔領狀態下的核問題。不過他那時就對核問題

的態度顯得非常理性和務實。

此時還是二戰結束後不久,各國對西德的戒心仍未消除,重新武裝的過程就己

經困難重重,如果要涉及核武器更會顯得如履薄冰。阿登納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

重建德國民用原子能研究機構只排在他的重新統一德國和歐洲聯合的總體戰略目

標之後,處於第二等重要的位置。只是受到一位西德物理學帶頭人維爾納·海森博格

(WemerHeisenberg)的建議—強調西德民用核研究要緊跟國際發展的重要性,

阿登納才試圖做了一些工作來促使聯盟減弱對西德原子能研究的束縛。

儘管北約組織最高委員會在1950年同意了讓西德可以涉及一些核理論方面研

究,但鈾元素的缺乏使他們在工作中備受阻礙。為此阿登納儘可能地減少西德在民

用研究方面受到的限制,爭取更多權利,但在其它的核研究領域卻顯得十分低調。

他認為聯邦政府造成公然違反聯盟限制或者瞅准要發展核武器的印象是不明智的,

同盟國對德國作為一個潛在的核力量的敏感性使阿登納只能選擇謹慎的辦法。在一

次談判中,來自英國的高級專員艾馮·科克帕特里克(IvoneKirkPatrick)甚是反對在

德國核研究問題上妥協。他爭辯道,人們對任何德國從事核研究的信息都有可能放

在要製造核武器的思維內去考慮,即德國即將會成為一個核國家。這對於僅僅戰後

才幾年的英國人民是無法想像的。①盟國對德國的不信任還體現在處理西德軍事領

域的核研究的議題方面。在1951年秋商討歐洲防務集團的會議中,盟國甚至提前

就已經約定好,讓德國在會議中必須簽署所有在軍事領域的核限制的條款。阿登納

對此大為不滿。

二、常規武器優先戰略

盟國強烈反對讓西德成為一個核國家,但此時東西方對立局勢逐漸加劇,使得盟國對西德在軍事領域的態度略微出現了一些鬆動。西德當即抓住這個機會。當

1950年9月的紐約會議提出關於西德重新武裝的計劃後,阿登納要求他的顧問起草

一份使德國對西方防務做出貢獻的草案。在10月3日有關核武器的議題首次被提

及,中心議點為:核武器是否會成為德國戰略計劃中重要的因素,但討論結果是否

定的。因為當時蘇聯已經具備了用武器打擊德國的能力。最終,阿登納的防務專家

決定優先發展常規武器。他們擔心的是在美國用核武器打擊到蘇聯領土之前,會在

德國持續一場六至八周的戰爭,這對德國是無論如何不能承受的。值得注意的是,

這次會議最終的備忘錄(Hir口Inerode卜MemoirS)中沒有包含任何有關核武器的條款,

有種讓人感到核武器是待以後討論的次等重要問題。

阿登納顧問的意見體現了他對戰後德國安全政策面臨挑戰的總體思考。他認為

地緣政治的特點不僅使德國成為兩大國爭奪的目標,德國領土安全也變得十分脆

弱。他確信斯大林打算像東德和東歐那樣把西德的經濟和軍事都納入自己的控制。

然而,他認為斯大林不會使用核武器。第一、斯大林不想得到一個千瘡百孔的德國,

因為他還想利用德國的經濟潛力與美國競爭;第二,只要美國擁有核霸權,就會對

蘇聯有一定的震懾力。他所期望的是一種僵局:蘇聯在原子武裝的實力差距沒有消

除之前也許會一直克制自己,不發動進攻,不跨出既有實力的範圍,因為誰都不想

引發核大戰。當美蘇形成一種核均勢後,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就像與上次戰爭中(一

戰)使用毒氣時完全相同的事態。當時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毒氣,以致雙方都對使用

這種武器存有戒心。一旦原子武器軍備達到了均勢,那麼陸軍和空軍就可能對戰鬥

力的規模起決定作用。①可以看出這裡他雖然認可了原子武器的威力,但興趣卻停

留在常規武器之上。

因此,在二戰後的初期阿登納並沒有考慮把擁有核武器作為西德重要的安全保

障。他簡單地視它為一種新型武器,也沒有考慮其政治工具的意義。

對此,約翰·穆勒的解釋是「二戰後遺症,,。二戰後德國大地一片慘象,而原子武

器可以在瞬間摧毀一座城市,導致5千萬人死亡,因此德國必須要阻止悲劇再次發

生。一些軍事家與政治家認識到與共產主義國家的對抗有可能會再次演變成一場新

的世界大戰,阿登納認為到時的景象可能會比現在還要悲慘。同時,二戰的教訓使

很多德國民眾也極力反對涉及核武器。而且是眾多團體:從科學界委員會到教會組

織,再到貿易團體和一些政黨。面對如此大的壓力,聯邦政府也不得不受到制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阿登納的個人因素。他不像艾森豪威爾或者戴高樂那樣把軍

事策略作為畢生的興趣,他從來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因此阿登納的軍事官員的觀點就顯得極其重要。而此時的德國軍事專家因為美國的核壟斷政策,基本沒有機會接

觸到核武器,所以很難做出與核武器相關的具體戰略。正如德國空軍將軍施泰因霍

夫(Steinhoff)所說的那樣:`當美國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計劃,我們卻因缺少核裝備

還在足茜姍而行。,,①

因此,所以阿登納早期面對核武器時沒有顯示出像對重新武裝時那麼大的興

趣。此時的聯邦政府把核武器排到常規武器之後是由於這些諸多的客觀因素所局限

的。

第二節阿登納觀念的轉變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登納漸漸認識到了核武器巨大的威力對保衛國家安

全的重要性,身為政治家的他逐漸改變了想法。1953年12月11日,他在法國外交

部新聞發布會講話之前曾說道:

一旦核武器發展到一些國家有足夠儲備的高級階段,這就可以震懾到其它

國家,那麼它就不會被當做解決爭端的手段。最終,核彈的發展反而消除了戰

爭本身。②

暫且不論這段話是否會引起爭論,但至少明確表達了聯邦總理對核武器重要意

義的重視。從50年代的中後期開始,阿登納很多的戰略考慮中都可以看到核武器

的影子。主要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

第一,「全權代理,,軍事演習(CarteBlanehe)造成的危機感。1955年6月,北

約舉行了一次代號為「全權代理,,的軍事演習,假想對方在戰爭開始進攻得手,然後

被北約軍隊擊退。演習模擬用了25枚核彈攻擊6個空軍基地,24枚打擊到了敵方

領土,結果是破壞了對方所有的空軍基地和補給線,但這也造成了德國170萬死、

350萬傷的慘痛局面。這還不包括核武器的間接傷害、食物短缺、社會動蕩等其它

問題。③這次演習讓很多德國人都感到如果戰爭爆發,他們的國家將會是一個核戰

場,德國上下都被核武器的破壞力所震撼。

第二,雷福德事件帶來的不信任感。1956年阿登納試圖說服聯邦議會同意建軍

50萬,因為他預計北約的政策逐漸轉向核武器而較少依靠常規武器,這就需要西德彌補北約常規軍事上的不足,有機會與同盟共同參與任務,來提高西德的地位,而

且向盟國展示了西德願意履行相應義務的印象。但在此草案獲通過僅一周後,美國

報紙報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CS)決定消減80萬士兵,而集中力量發展核武器,

主要依靠大規模報復的核力量,稱之為「雷福德計劃」。儘管美國發言人矢口否認此

事,但這不僅讓聯邦議會開始考慮取消阿登納的增兵計劃,而且引起了西德的極大

擔憂。阿登納認為,雷德福計劃意味著如果受到了蘇聯的攻擊,美國很可能將會袖手

旁觀,`。因為干涉便意味著一場原子戰爭,,①,美國是否會冒如此大的風險去攻擊蘇聯

很值得懷疑。

更加糟糕的是,在美國(甚至英國)討論減少常規兵力時,卻在一直強調聯邦

軍隊應在戰事開端牽制蘇聯軍力,以爭取時間使用核武器。②這引起西德極大不滿。

而且這一時期法國正忙於阿爾及利亞戰爭,比利時也縮短了兵役期限。這一切都讓

西德開始重新考慮北約盟友的可靠性。於是聯邦德國表示對本國武裝部隊獲得戰術

核武器一事產生了興趣。③

第三,英法的因素。英法一直致力於發展本國的核武器,尤其是在蘇伊士運河

危機後,這一決心更加堅定了。英國開始研究氫彈,一大批法國的政治領袖更是表

示,法國必須擁有原子彈。英法的態度不禁讓西德認識到,在其它大國都擁有核武

器的情形下,自己可能會變成「二等公民」。不僅會讓法國取得對德國的優勢地位,

而且自身在聯盟中也會缺乏話語權。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的核排擠。雖然第一批核武器在1953年就運抵

到了西德,但西德始終很難參與其中,諾斯塔德對西德官員只是在口頭上解釋核武

器在德國領土的部署。所有這一切,自然讓聯邦德國感到必須要參與到核事務當中,

否則,安全得不到保障,政治地位也很受限制。因此,西德對核武器問題的政策上

開始發生變化。

第三節西德的核策略—分享

聯邦德國當初加入北約是以接受對其在軍事上進行限制為條件的,尤其聲明不

生產核武器,這就排除了西德通過本國力量生產核武器的可能性。因此,與他國參

與核分享便是最現實的選擇了,也就是在與他國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參與的方式取得對核武器的支配權。這樣既沒有違反《倫敦一巴黎協定》,又可以在盟國容忍的范

圍內變相地獲得核威懾力量。

施特勞斯是這一方案的積極擁護者。他主張同美國一起共同控制或擁有核武

器,但如果能在歐洲聯盟或者法德合作的框架下實施,會是最優選擇。他還提出了

三個方案:第一,用美國核武器裝備西德國防軍(但我們可以看到核武器一直是在

美國的控制之中);第二,按照駐歐盟軍最高司令諾斯塔德的意見,建立沒有美國

否決權的北約核力量;第三,建立類似於法德意那樣的歐洲合作機構(1958)。施

特勞斯的繼任者布蘭科和國防軍總監豪辛格(Heusinger)也對此持類似的態度。到

了50年代末,大多數西德將領都傾向擁有戰術核武器。對於聯邦政府來說,它更

樂意選擇無美國否決權的北約方案或歐洲合作機構(尤其是受到1961年美國前國

務卿艾迪遜發表了反對生產核武器意見的影響之後)。①

西德的這一策略由於蘇聯的因素而更加堅定了。1956年1月,東德的武裝正式

併入華約組織,而此時蘇聯向西方提議在兩德範圍內裁減部隊並實行無核武器化。

西德認為這樣會威脅到自己在邊界所構想的威懾防線,而且也在無形之中承認了東

德的獨立地位。同年n月,赫魯曉夫以蘇聯軍隊撤出東德為條件,建議北約軍事

力量也撤出西德。蘇聯的這些舉動與雷福德事件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讓西德十分

不安。西德感到,只有參與到核控制或者核政策的制定中去,才會有在西方聯盟決

策時提出否決意見的資本,才會防止美國軍事力量從中歐撤出。

西德的態度立即引發國際上的不滿。正好9月份西德內閣決定縮短國防軍的服

役時間,因此英國、比利時、荷蘭、月一麥和挪威代表在巴黎召開的北約理事會上對

德國的做法提出了強烈批評。一月後在斯特拉斯堡的西歐聯盟會議上,同樣的聲音

再次批評了西德減弱常規軍事的政策。

聯邦政府看到分享核控制的想法沒有立即收到預想的效果,於是阿登納提出西

歐可以組成聯盟作為「第三支核力量,,,試圖在西歐聯合的框架下解決核分享問題。

但西歐聯盟認為目前超國家性質的組織還存在著各種不足,歐洲防務體系的失敗教

訓,以及對西德縮短兵役的不滿為由拒絕了提議,並堅持西德應該繼續加強常規力

`里`。

然而,西德的這種想法卻符合美國的政策。因為美國想通過歐洲聯合控制的方

法來阻止單個歐洲國家發展獨立核力量。在美國的影響下,英國後來提出北約理事

會可以考慮用美國的戰術核武器向歐洲提供核防務。美國雖然同意提供戰術核武器並在歐洲存儲核彈頭,但保留了核武器的使用決定權。這就意味著排除了歐洲盟國

獨自決定使用核武器的權利,並且會越來越依靠美國的核力量。

這鐘做法的後果之一便是堅定了法國發展獨立核武器的態度,而同時也給了西

德與他國共同擁有核武器的機會。法國苦於實力不濟,尤其是耗費了大量精力在阿

爾及利亞戰爭之中,於是便與德國(還有義大利)在核研究方面展開了一些合作。

為了不違反西歐安全條例,生產設施必須設在法國或義大利領土上。西德的經濟支

持是通過一個叫「歐洲飛行研究所」的途徑來實現的。但戴高樂的第五共和國建立後,

可能因為他對西德放棄購買法國戰鬥機而轉投美國產生不滿,或是對法蘇關係的考

慮隨即停止了這些合作①。

1957年5月,在波恩召開的北約理事會上,杜勒斯提議各國可以可慮引進大炮、

轟炸機和導彈這些核運載工具來加強軍備力量。這一建議得到了聯邦德國政府的積

極響應,決定引進核運載工具。②這種做法可以與美國形成「兩把鑰匙機制",,核武器運

載工具,由聯邦德國部隊管轄,而美國則保留對核彈頭的控制權。「如果美國人不

同意使用彈頭,德國人就不能發射。反過來,如果德國人不發射,美國人的彈頭也打

不出去」。③按照這個機制,美國只能在核武器駐在國的同意之下動用核武器。從表

面上看,聯邦德國將對部署在本國領土上的美國戰術核武器的運用取得監控權。從

西德角度來看,這一切都是朝著與自身利益有利的方向發展,逐漸接近於共同控制

核武器。但在隨後的關於核武器的部署問題上,西德卻顯示出否定的態度。

首先便是阿登納拒絕美國在聯邦德國領土上儲備核彈頭。聯邦議會選舉將在

1957年9月舉行,他認為在德國領土部署核彈頭會有利於反對黨借核問題來贏得選

票。只是後來通過持反對意見的施特勞斯在議會中的一番辯解才`總算使極具敏感性

的核武器問題得到緩和。

其次,1957年11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這表明蘇聯可能擁有了洲

際彈道導彈(ICBM)的技術,美國決定在歐洲部署中程彈道導彈(IBRM)以抗衡

蘇聯,並允許德國在北約同意的情況下部署這些武器。但德國依然表現得不大熱心,

因為第一,從軍事角度看,這些布置在鐵幕邊境的導彈很容易受到攻擊和侵佔;第

二,從政治方面來說,把導彈部署在邊境會讓蘇聯形成一種定性思維,感到西德的

導彈都會隨時攻擊到自己領土,因此對西德的任何看法都會從一個消極的出發點去

考慮。這會加劇蘇聯對西德的敵意,惡化西德與蘇聯的關係。

對於阿登納來說,自己剛從是否給國防軍裝備戰術核武器的爭辯中緩過勁來,這己經加深了與其他黨派之間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他顯然不會去冒險觸動「反核,,

這根敏感神經。①

基於這些原因,波恩政府首先謀求的是作為一個平等的成員去參與北約戰術核

武器計一划的制定方面。這樣可以避免自己總是處於一個被動的局面,也就是不必只

有等他國制定了核計劃後,西德才能提出自己的意見。

歐洲其他國家這時也表示有興趣參與核武器的共同管理。在五十年代後期和六

十年代初期,這些國家提出了許多關於建立一支共同的北約核武裝力量(或至少是

商議和共同制定核武器計劃的機構)。這就為美國的政策提出了一個微妙的問題。

艾森豪威爾政府一貫謀求防止核擴散,希望維持美國對核武器的控制,只允許作出

一些微小的讓步,使北約組織成員國共同決定核武器的使用的問題,但同時美國依

然保留著否決權和對核武器的安排。1960年12月,美國提議給北約組織提供裝備

有八十枚北極星式導彈的五艘潛水艇,定於1963年交付,條件是北約組織各國須

同意一項多邊的控制方案。但是此時美國即將進行總統換屆選舉,西德和他國的政

策如何調整則需要等新總統上台後再做決定。

第三章美國「靈活反應」戰略和西德的核政策

第一節「靈活反應」戰略的提出和西德的態度

一、「靈活反應」戰略的提出

1961年肯尼迪擔任總統後,新政府對美國的安全政策進行了全方位的回顧。當

蘇聯擁有了洲際核打擊能力、美國本土也成為蘇聯直接打擊的目標、美蘇兩國的核

競賽某種程度上陷入僵局時,「大規模報復」戰略的那種對於來自華約的任何侵犯

都予以核打擊的觀點便失去了可信性。新政府想要的是一種更靈活的和「分等級」規

模的反應,而不是立即進行核打擊,雙方都盡量避免使用核武器造成兩敗俱傷。

己退役的美國陸軍參謀長馬克斯威爾·泰勒早在1956年就提出一種「靈活反應」

的觀點,他在1960年出版的《音調不定的號角》一書中講道:「強調我們的武裝部

隊組織的靈活性以對付一切可能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軍事挑戰,這將十分靈活,能夠

隨時適應目前還預料不到和無法預料的形勢;它將避免依賴一種單一的武器系統和

單一的戰略概念—而這正是大規模報復戰略的根本錯誤所在。",①

1962年,肯尼迪和麥克納馬拉正式出台了「靈活反應」戰略,即拋棄「大規模報

復」戰略中片面依賴核武器的觀念,規定應當建立多樣化的軍事力量。在發展核武

器和導彈的同時,加強常規兵力;美國除了回擊對方的核武器的攻擊外,在開始交

戰時不準備使用核武器;小規模的攻擊不會引起一場使用核武器的反應;而且即使

在遭受一場大規模的襲擊的情況下,北約組織將首先使用常規部隊,以便有時間同

敵方談判。在戰場上,這意味著把戰爭儘可能長地控制在常規範圍內;當有必要使

用核武器時,可以立即複位到核威懾狀態並阻止進一步升級。在戰略層面,這暗示

蘇聯的戰略軍事力量是首要打擊目標,而不是城市和工業設施。靈活反應戰略還改

變了大規模報復戰略時期以核武器為「劍」,常規武器為「盾」的做法,而將常規軍事

力量作為`劍」,核力量作為「盾」。該戰略的核心為「分級制止」,以不同的方式應付

不同的威脅,準備打各種戰爭,特別是「有限戰爭」或「特種戰爭」。②

這就意味著第一、歐洲的常規力量需要加強,要遏制發展獨立核武器趨勢增長;

第二、核武器的主要角色不再是戰爭打擊,而是威懾蘇聯不要越過核界限,要使蘇聯認識到任何常規進攻都有著被核打擊的風險。

二、西德的軍事戰略思想

美國的這一新政策表示著不會在蘇聯進攻時立即用核武器來保護西歐,這就增

加了西歐安全的不確定性,對西德尤其如此。因此自然引起了它和其它西歐國家的

擔心,這普遍被理解為美國減少了用核戰略來保衛西歐的意願。

阿登納政府在1956一57年間儘管有所保留,強調過常規部隊的重要性,但還是

同意北約實行核武裝的。他確信保衛西歐僅靠常規防務是不行的,在遭到蘇聯進攻

時,西方儘早地使用核武器是很有必要的。靈活反應表明將會對核武器的使用實行

更加嚴格、集中的控制。美國要求的是集中的排他性核控制權,西德和法國等當然

對此不可接受。把核武器與常規武器分開的結構給了西德一種印象,就是自己將充

當常規步兵,而美國會是核騎士。對於西德來說不僅會更加缺乏對核武器的控制權,

而且如果沒有迅速的核反應,就會使軍事行動的結果更加不可預料,使威懾的總體

效果大打折扣,降低了德國的安全保障。

西德國防部長施特勞斯首先表達了對「靈活反應」戰略的批評。施特勞斯的批判

思想最初形成於「靈活反映」戰略正式聲明之前,他訪問華盛頓時得到的信息。他當

時既沒有否定提高常規軍力有用性的立場,也沒有拒絕有限的侵犯應用有限的方法

來解決的概念。然而,他對美國提出的「有限戰爭」的觀點持否定態度。在他心目中,

戰爭不會無故突然爆發,而只會是經過蘇聯細緻計劃的。德國國防部的想法是:應

該盡一切辦法避免持續的、長久的大規模常規戰爭。德國國防計劃制定者設想的情

形就是只能和敵人進行一場在常規範圍內的有限戰爭。當常規戰爭爆發後,這個過

程越短越好,美國的核武器能儘快使用,起到震懾作用,避免戰爭進一步擴大。

一份1959年12月西德國防軍的計劃書中強調,在衝突中空軍使用原則必須是

確保在戰爭升級後才擔任核打擊角色,其中是這樣描述的:

··…假設開始的交戰是有限的(入侵者剛開始的意圖明顯不是計劃全面戰爭),

如「局部邊境衝突」,「很小規模的侵犯,",應對措施將為純常規防務;

—升級後的第二階段使用戰術核武器(不會立即使用百萬噸級核彈頭);

—下一階段將是全面戰爭,這將會包括「部署所有可獲得的武器」。①

在戰爭發生後,兩個最初階段的目的是獲得時間去警告對方它的行為可能會引

起的後果,告誡對方立即停火進行談判,並且打消對手想通過侵佔德國領土造成既成事實的可能性。顯然,西德國防部是想在威懾水平升級時,核防衛與其它防務全

方位的融合為一體。也就是說必須同時保持常規戰爭、戰術核戰爭和戰略核戰爭三

者之間的升級關係。如果在有限的進攻逐步升級到大規模核戰爭的過程中沒有做好

核升級的準備的話,戰爭對歐洲而言就是難以想像的,威懾將是不可靠的。①

這明顯與美國的戰略思想不同。麥克納馬拉強調的是西方受到攻擊,即使是大

規模的襲擊,仍然會首先使用常規兵力,以便在核戰爭爆發之前的這段「間隙」內留

有談判的餘地。而德國當時普遍流行的觀點為,最重要的界限不是是常規或者核戰

爭,而是「戰爭的有無」。常規戰爭階段的目的不是阻止向核戰爭轉變,而是防止小

規模衝突演變成戰爭。西德國防部的意見傾向於反對「有限戰爭,,,主張任何想侵襲

西德的決定從一開始就要受到各種軍事力量的阻擊。如果西方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

話,入侵者就可任意選擇時間、地點和進攻方式,發動一場有限戰爭。面對已造成

的既定事實,西方只能接受談判的提議而身處被動。

施特勞斯還嘲笑其「停火間隙」的想法:「請問誰相信存在一條在常規戰爭和核戰

爭之間的界限?民主國家將會聲稱:`如果在明天6點之前你不撤回並交出所佔部

分,我們就會發動一場全面的核戰爭把你們打回去。",②因此施特勞斯強調,即使面

對有限戰爭也要實施「連鎖式」的反擊,要讓對手明白會受到一系列愈來愈猛烈的打

擊,以此來避免大戰的爆發。一份德國政府回應美國在1961年4月26日北約理事

會上發表的有關北約戰略的文件上,對「停火間隙」集中做了批評。文件提到不能寄

希望於戰爭爆發後會有一個真正的間歇機會,並且選擇如何部署核武器的時間是極

其地緊迫;光注重集中核武器而忽略了常規兵力,會在威懾方面形成一個缺口。因

此,要讓對方認識到任何形式的進攻都會帶來無法估量的打擊,從而達到核威懾的

效果,「當雙方都擔心會擴大為全面(核)戰爭的時候,這種擔心就會成為阻止全面戰

爭爆發的主要原因。",③

除施特勞斯之外,西德內部的其它團體也對減少核威懾的做法表達了異議。之

前一直強調建設常規軍隊的德國國防部在一份關於1962年12月14日馬克納馬拉

在北約理事會演講的內部解析陳述道:

對於無缺口(gap)的威懾和在核防衛與常規防務之間無阻隔的靈活選擇上,

美國的觀念與此是相分離的。在軍事衝突中,尋求部署核武器僅作為投降前的最後

選擇。光憑常規武器不可能推行「前沿防禦」戰略(ForwardDefence),那註定會失敗所以美國為了擊退蘇聯的進攻而僅在中歐部署30個師是不夠的。①

施特勞斯不僅確信麥克納馬拉的策略在現實中是無法奏效的,還相信蘇聯不大

可能被他對歐洲戰爭的處理手段所震懾。西德國內一些專家也認為在衝突爆發後核

武器應該儘快被使用,他們認為在重要的常規戰爭中打輸的一方不使用核武器是無

法想像的,他們確信蘇聯會任意使用核武器。大概他們不知道五角大樓內也有同意

人他們觀點,就是從蘇聯角度看,隨意使用核武器不失為最優策略。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西德反對肯尼迪把「大規模報復」修改成「靈活反應」戰略還

有著政治方面的考慮。西德一直把美國當做安全保障的基石,阿登納擔心新政府修

改戰略後會產生與蘇聯達成默契的傾向,減弱對德國重新統一或和蘇聯在中歐爭奪

的興趣。這也是西德對「靈活反應」十分敏感的原因之一。

阿登納和施特勞斯的另一重要考慮是法國的立場,因為阿登納政府視法德聯合

為一種戰略需要,況且兩國在1958年也有過在生產中程彈道導彈和核彈頭方面的

合作經歷。戴高樂很明確地表達了對聯盟體制不滿,所以堅決抵制「靈活反應,,戰略,

尤其是對美國在北約的核控制角色和對法國在核發展當中美國的立場十分不悅。西

德在尋求同美法都保持緊密關係的防務合作之中,不可避免地在內部產生對核政策

的爭論。

第二節西德內部的意見分歧

在西德安全方面持迥異意見的是當時的反對派社會民主黨。社會黨的重要人士

弗里茨·埃勒和赫爾穆特·施密特與美國有著廣泛的聯繫(尤其是施密特很受麥克納

馬拉觀念的影響),在加強常規力量和減少對核武器的注重方面和美國的觀點很接

近。施密特對開始就依賴核武器的問題很關心,他強烈建議北約應該在對手使用戰

術核武器之後再使用。為了避免開始就得使用核武器的壓力,這些武器應該部署在

後方並分開管制。弗里茨·埃勒對「大規模報復」戰略批評中,其中心思想是這一戰略

本身固有的不可靠性:

大規模報復戰略的效果已經不可靠了……整個聯盟都該從一種思維中解放出

來,那就是認為在侵略戰中可供選擇的只有自殺或投降的觀點。靈活反應的控制性

戰略,一種逐漸升級的威懾不僅代表美國利益,同樣還有我們的利益。既然光依靠

核武器意味著對某種形式的攻擊是不設防的,那麼我們必須加強我們防務中的非核

力量。②

值得注意的是埃勒和施密特雖然擁護「靈活反應」戰略,但依然強調歐洲在核西

方核計劃制定和決策中發揮的作用。如埃勒所講:

歐洲核防務的組成部分:核彈頭在英美的管理之下,發射工具在各種軍事聯盟

手中。因此歐洲成員國在核彈頭最終決定權方面產生了疑問,他們到底扮演什麼角

色?所以他們有了雙重擔憂:美國也許會在不必要的時候使用核武器或在必要的時

候沒有使用而導致歐洲遭到破壞。最好的解決方法便是歐洲參與到所有的政策制定

當中,不僅是有關歐洲的核事務,還可以是整個聯盟,包括美國部分的決定。①

西德內部關於聯盟對軍事戰略安全的分歧對國內政治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直接

導致阿登納任期的結束和外交重點的轉變。在60年代早期,西德人民對捲入軍事

事務仍然非常敏感,在涉及核武器問題時這種敏感度又進一步加劇。

當1963年西德面臨換屆選舉時,阿登納最強勁的競爭者是路德維希·艾哈德。

儘管無論在黨內或是國內都是這麼認為,但阿登納卻冷冷地反對艾哈德接任聯邦總

理,理由之一便是艾哈德與自己在核政策方面有一定的出入。艾哈德尋求與英國更

緊密的關係,贊同英國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強調同美國制定安全政策,忽略

了法德防務領域的合作。而法德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不僅被阿登納視為歐洲防務中很

重要的一環,而且還可以作為棋子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美國的「核霸權,,,有助於西德

的核發展。本來在60年代初期,施特勞斯也是競選總理的有力人選。但後來施特

勞斯由於所謂的「明鏡事件」(Spiegel)被迫辭職,阿登納也在1963年離職,這就導

至西德的安全政策由阿登納、施特勞斯的「戴高樂主義」被新政府的總理艾哈德、

外長施羅德和國防部長哈塞爾所代表的的「大西洋主義」所取代。

儘管施特勞斯的離開意味著德美在核戰略分歧上公開爭論暫告一段落,但依靠

美國的核防務,參與核分享的基本安全政策仍保留了下來。哈塞爾承認非核反擊也

許在一場非常有限的常規攻擊中非常有用,然而,他指出在邊境爆發的任何突發事

件中儘早發動核反擊卻更為重要。②1963年夏天西德官員對來訪的麥克納馬拉又強

調了這個觀點。10月30日,《世界報》發布了一篇洛塔爾·儒勒(LotharRtihl)的文

章,說國防軍與盟軍歐洲最高統帥合作的「前進戰略」(forwardstrategy)所設想的在

衝突一開始就是用戰術核武器的策略與美國(麥克納馬拉)的觀點是相矛盾的,後

者稱如果爆發突然戰爭,常規部隊應該保持90天的戰鬥力。③因此,可以看出在核

武器使用時間這一關鍵點上,德美的觀點仍有一定分歧。

第三節達成妥協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美國國內,「大規模報復」戰略愈發變得無人問津。西德看

到,該戰略被取代已成為定勢,而可能性最大的替代戰略便是「靈活反應」。鑒於自

身實力有限,最終的安全保障還是要靠美國,而且肯尼迪也親自表態美國從來沒有

打算要減少承擔保衛聯邦德國的義務;如有必要,美國準備動用原子武器。①所以,

從西德角度來說,爭取在新戰略的實施中最大化的施加自己影響力才是最實際的選

擇。同時,美國也感到,新戰略普遍受到北約成員國的批評,因而也需要作出一定

調整。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一份名為MC100/l的草案顯示出德美在北約戰略思想方

面有一些達成妥協的意向。文件源於1963年北約秘書長迪爾克·斯蒂克在麥克納馬

拉支持下起草的有關北約軍事演習的構想。北約軍事理事會奉命去設計一項戰略草

案作為建立軍事計劃目標的基礎。防務計劃委員會(DefencePlanLningCommittee)因

此建立,作為軍事計劃決策的主要機構。更多的細節工作將由防務計劃工作組

(DefeneeplanningWOrkingGroup)來執行。試圖以MC10o/1為藍本來發展軍事計劃

的戰略受到了法國的反對,②但經過與麥克納馬拉協商後勉強同意。最終其它北約

成員國也通過了該草案,這其中還包括一些承諾推行「前進戰略」的國家(其主要目

的是防止領土被佔領,主張分級使用常規武器、戰術核武器與戰略核武器)。草案

接受了北約國家在衝突開始時可以限制性地使用戰術核武器,但同時也明確了盡量

減少對核武器單一使用的依賴性。入侵的規模將決定核反擊的級別,而這又取決於

的北約常規軍力的多少程度。因此麥克納馬拉使出渾身解數說服聯盟提高他們的常

規軍力,並承諾任何突發事件和伴隨的軍事行動都包括在核防務範圍內。

法國的政策產生鬆動後,美德隨後又進一步達成了協議。在1964年11月哈塞

爾和國防軍督察長海因茨·特雷特納(HeinzTrettner)訪問華盛頓時美德雙方互相溝

通了彼此的觀點。德國的建議是用「升級梯度,,(ladderofescalation)取代了僵硬的「停

火間隙」。這意味著蘇聯剛發起的常規進攻時會受到常規反擊,但對最初使核武器

的時機卻有著嚴格的界定。如哈塞爾所言:

原子地雷、空中核防務,(如果需要的話還有)戰場核武器都必須在可預示的歐

洲戰爭的初期部署完畢。依我看來,只有這樣才會在戰事沒有升級的狀況下持續起到警告作用。①

可以看出,此時西德的觀點其實還是之前施特勞斯的延續,也就是常規力量、

戰術核力量和戰略核力量三位一體相結合的體制,從而使北約在對付華約的進攻時

具有靈活反應的手段。面對蘇聯的進攻時採用適當水平的措施進行防衛,如果不能

奏效,便審慎地逐步升級,讓入侵者相信,北約準備在必要時使用核武器,但使用

的時間和條件則不為侵略者所知,主要目的是通過威懾來避免戰爭。

至此,西德與美國的戰略逐漸有了重合點。只是在其它北約國家還對修改過的

新戰略存在著爭議,所以直到1967年底「靈活反應,,才正式成為北約的新戰略。

從「靈活反應」戰略本身來講,它自身是存在一定缺陷的。當蘇聯的核武器發展

逐漸可以與美國分庭抗爭時,任何一方使用核武器都會對世界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古巴導彈危機也明確顯示出兩國在關於使用核武器的問題上都是極度謹慎的。不論

爆發的是常規戰爭或者是升級了的核衝突,打敗的一方絕不會坐以待斃而放棄使用

核武器。而相互使用核武器的後果,即使是打贏一方的自身損失也可能是毀滅性的,

身處前沿陣地的德國更是如此。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講,「靈活反應」中的分級戰略

是不切實際的,真正的作用只能是一種威懾手段而己。所以,無論阿登納、施特勞

斯或是艾哈德的政策如何調整,都無法逃脫這個缺陷的影響,因為很難想像美蘇會在

德國問題上會大打核戰。對西德來說,「靈活反應」更大的意義也許是在常規兵力方

面。

按照該戰略的「劍」、「盾」理論,應該部署大量的常規兵力作為劍形成「前沿防

御」,在德國東部邊境形成防線,儘可能的少丟土地,把損失降到最小。而北約對

蘇聯常規兵力的劣勢是明顯的,這就要求大量增加兵力來彌補缺口。在北約前沿部

隊中的25個師中,西德所佔的比重最大,達到了40%。到「靈活反應」出台時,西

德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個師,國防軍在北約前沿部隊的比例進一步提高②,

這就使得西德在北約中的地位客觀上得到了提升,加強了在北約同盟中話語權的分

量。

第四章多邊核力量

第一節多邊核力量計劃的提出及西德的態度

一、計劃的提出

50年代隨著西歐經濟實力的恢復、蘇聯核運載工具的發展以及蘇伊士運河危機

的餘波,西歐國家對美國在關鍵時刻是否會使用核保護傘深感懷疑。由此進一步增

強了英法堅持發展獨立核力量的決心,西德則因不能發展自己的獨立核武裝而謀求

建立一支共同控制的北約核力量,其它國家也表示有參與對核武器共同管理的願

望。對此,美國多次勸說盟國放棄「昂貴的」核研究,美國可以提供充分的核保護傘

等等,但未收到預期效果。美國認識到,如果西歐核大國發展獨立核武器的趨勢得

不到遏制,不僅會導致核武器的擴散,而且北約同盟可能會在核武器問題上造成分

裂,因此開始轉向考慮建立多邊核力量的可能性。

1956年蘇伊士事件發生後,英國獨立發展核武器的趨向日益明顯;戴高樂上台

後法國的「核大國」態度變得更加堅決;西德借核武器提升自身國際地位的決定也出

露端倪。面對如此清形,1959年北約最高司令官諾斯塔德在一次講話中說:「北約

在核問題上提出的要求是符合當前的事實和形勢的。知識是不受限制的,思想是在

不斷變化的,軍事上的要求必須反映變化—不論是技術的、戰術的或政治的變

化」。①不久他更進一步提出了「第四支核力量,,的設想,建議西方盟國把控制原子武

器的使用權直接地交給集體去決定。這自然遭到了追求獨立核力量的英法的冷落。

唯獨聯邦德國的一些人對此表示讚賞。他們希望獲得核武器,但依據美德雙邊協議

取得核武器的任何努力都會在國外引起猜疑。而諾斯塔德的建議則使西德可以通過

北約組織獲得參與核武器的機會,從而避免了這一猜疑。國防部長施特勞斯在接見

《法蘭克福彙報》記者時說,在原子武器問題上他與諾斯塔德意見一致,他看不出

有什麼政治的或軍事的理由對此加以反對。阿登納在記者招待會上頁表示支持這個

建議。他說,他贊同由北約各國組成的「共同機構」來控制歐洲的原子武器。阿登納

還說,並不需要每個國家都去製造自己的原子武器。②

諾斯塔德在1960年又建議由美國向北約提供一支設在陸地流動車輛上的中程導彈力量,彈頭仍由美國控制,但使用彈頭的決定則應由為此設立的一個政治機構

作出,使盟國獲得「分享支配核彈頭的權利」。此外,在美國國務院還專門成立了處

理西歐核政策的研究小組。該小組也提出了類似諾斯塔德的構想,只是將陸基導彈

部隊改成配備各國人員的「北極星」潛艇部隊。①1960年12月,美國國務卿赫脫

(Herter)在北約理事會會議上第一次提出較為明確的「多邊核力量」計劃,即由美

國向北約提供一支核部隊,配備有地面發射「北極星,,導彈以及五艘載有核導彈的潛

艇,直接隸屬於北約組織,但北約國家必須統一購買100枚「北極星」導彈來增加北

約組織的庫存,作為減輕美國導彈研究費用負擔的一種手段。②英法對此計劃依然

極其冷淡,只有北約秘書長斯巴克和聯邦德國表示支持。施特勞斯說:「美國的建

議是對聯盟一個新的推動力,是一個加強互相信賴的因素,是一個新的鼓舞,是向

前邁進的、令人注目的巨大步伐」,聯盟「應當很快做出具體的決定」。③

1%1年肯尼迪上台後建立了以前國務卿艾奇遜為首的一個特別工作組,對美國

的北約政策進行徹底的檢查。該工作組經過研究後建議,在建立北約多邊核力量問

題上應該採取謹慎的態度。因此4月肯尼迪在華盛頓發表演說時刻意迴避了北約的

核威懾力量問題。同時,1961年5月17日他在握太華議會發表演說時提到正在考

慮建立一支靈活控制的北約多邊核威懾力量,這一力量的所有權和控制權都將是真

正多邊的,但北約國家首先必須得放棄發展獨立核武器。④這就表明多邊核力量雖

然還在議程上,但所提出的這些條件是很難實現的。其實這主要是肯尼迪和麥克納

馬拉的新戰略中對歐洲防務使用核武器意願減少的一種體現。

儘管這個提議並不理想,阿登納依然決定積極支持。他在1961年7月與美國

駐德大使沃爾特·道林(WalterDowhng)和美國北約代表托馬斯·芬勒特(Thomas

Finlette:)的談話中表示歡迎肯尼迪的提議,並說多邊核力量的建立是北約取得發展

的前提。由此產生的積極意義可加強盟國的義務並增加了使法國完全融入北約的可

能性。他還指示參會的外交部長施羅德和國防部長施特勞斯在此提議基礎上設法加

強與美國的合作。

可見,肯尼迪剛上台時並不是十分贊同讓北約擁有一支核武器的想法。但從

1961年的後半段開始他卻轉換了思想,成為了積極的推動者。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法

國決心要發展獨立的核威懾力量。美國擔心一直想擁有核武器的西德會效仿英法也走上發展本國核力量的道路。如果建立一支形式上由北約控制但實質上仍歸美國控

制的多邊核力量,就不僅可使法國核英國的核力量變成美國的附屬品,同時還可以

滿足西德的要求,抑制它的野心。①

美國態度的轉變自然激勵了西德,它甚至開始構想在多邊核力量中能否取得特

權。1%1年11月,阿登納在訪問華盛頓時公開表達了這一想法。在喬治城大學演

講時,他說假如防務是建立在北約聯合的戰略上的話,歐洲的貢獻還能再大一點,

但問題是擁有核武器以及對這些武器的控制正在成為主權的決定性標準的象徵,甚

至是獨特的形態;他後來甚至提議把北約核力量的政治控制從「十五個指頭」減少到

兩個指頭—美國和西德。②

在12月巴黎的北約理事會議上,施特勞斯表達了西德的觀點。他說聯邦政府

接受歐洲防務不能只靠核武器的原則,所以仍然會優先考慮常規武器,但在建設多

邊核力量的問題上,蘇聯中程核力量的發展在歐洲防務中出現的一個「差距」必須要

填補,這理所當然地需要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⑧

他這裡表達了兩個意圖。首先就是蘇聯中程彈道導彈(IRBM)對西歐造成的

威脅。鑒於美國有受到蘇聯戰略力量打擊的弱點,部署核武器來應對這種威脅就顯

得很有必要了。第二個目的就很接近施特勞斯的本意了,是有關歐洲在大西洋同盟

中所扮演的角色。既然歐洲(尤其是西德)已經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過來並有著重

大的經濟影響力,軍事和政治作用自然就要相應的增加,美國在聯盟控制力也要做

出相應的調整。

這表明,德國認為在聯盟內部實行最大限度的一體化,以及以一支共同的核力

量為形式的集體控制核武器機制是不可或缺的。與此同時,在歐洲大陸上增加部署

常規力量,特別是增加美國的核武器,可以加強美國同歐洲大陸切身的生存利益的

聯繫。這樣,德國在聯盟內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就重要起來。

儘管「多邊核力量」的建議在德國和美國受到熱捧,但其它北約盟國對此卻是異

常冷落。在1962年北約雅典會議上,麥克納馬拉明確宣布將毫不拖延地把「北極星,,

導彈撥給北約,但同盟不能參與核決策,控制權只能在美國總統手中,這就明確否

定了這些國家要求核分享的願望。這就導致西歐國家逐漸對美國的核壟斷越來越不

滿,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信任越來越少,而對支配和參與核武器的追求越來越強烈。

1962年下半年,法國即將建成第一代核打擊力量,聯邦德國正在尋求「歐洲核力量,而且9月份己經同法國就建立法德聯盟問題基本談妥;一向與美國有著「特殊關係的

英國,也因「空中閃電」導彈問題與美國接近鬧翻。在這種形式下,「多邊核力量」計

劃通過拿騷協議的形式正式出籠了。①

1962年12月18日至21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英國首相麥克米倫在巴哈馬群

島的拿騷舉行會談並簽訂了《拿騷協議》。主要內容是美國放棄「空中閃電」導彈的研

制計劃,但向英國提供一定數量的「北極星」中程導彈作為補償;除非英國的「最高民

族利益」受到威脅,這些武器應置於北約的指揮之下;北約除了擁有「一個核盾牌」

之外,還需要有「一把非核寶劍,,,因此北約應發展常規武器等等。②拿騷協議只是`。多

邊核力量」計劃的第一步,此後又經過了一系列修改。但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控制英

法獨立「核獨立,,的現狀,把多邊核力量建成一種損害歐洲各國核力量的組織。③

該計劃正式出台後,大多數北約盟國的態度並不積極,但唯獨西德顯得異常熱

情。1963年初阿登納會見了美國副國務卿喬治·鮑爾,兩人主要的議題是有關聯盟

核力量的一些問題。後來阿登納講到:「拿騷協定對於多邊核力量計劃來說是非常

重要的一步,我們將會展開積極的合作。",物月底阿登納送給肯尼迪一份官方信件,

表示接受肯尼迪多邊核力量中兩條意見,同意在船艦上設置中程導彈和有關的控制

方法。⑤

有了美國的支持,西德持續的努力逐漸收到一些成效。1963年5月,北約理事

會議在涯太華舉行,主要是討論「多邊核力量」建設的具體計劃。如西德所願,會議

決定將儘快建造核艦船,而且地點選在聯邦德國。更加讓西德感到欣慰的是,美國

同意向多邊核力量提供的人員和對該力量利用的份額應與財政貢獻保持一致,由於

西德同意承擔建設費用的35一40%,這就意味著西德將會駕馭35一40%的艦艇,根據

《紐約時報》的估計,具體數量可能會是十艘。⑥這對長期不懈追求核武器的西德

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6月,懷揣「多邊核力量」計劃的肯尼迪訪問歐洲時普遍受到冷遇,只有聯邦德

國給予了積極回應。聯邦政府明確表示支持該計劃,阿登納和肯尼迪在討論後一致

決定推動這一「偉大的工程」。於是,在西德的積極推動下,同年10月在華盛頓召開

了美國、英國、西德、義大利、比利時希臘和土耳其七國代表會議,具體研究「多邊核力量,,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問題。

這一系列事件的順利發展,讓西德看到了在北約框架內分享核武器的曙光。雖

然要在聯盟內背負巨大的經濟負擔,但畢竟可以博得一些話語權,似乎在爭取核控

制參與權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二、西德的態度

聯邦德國最初宣布支持多邊核力量,我們可以解釋為對美國發起的核分享政策

的支持。在1962施特勞斯因為《明鏡》事件離開國防部或阿登納政府內部出現反

對意見時,德國的觀點一直沒有改變。一系列事件都顯示多邊核力量成為德國首要

的安全政策議程。美國提出的向英法提供北極星導彈以形成核三角,對德國造成很

大的不安。在1963年法德合作之際戴高樂決絕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拒絕肯

尼迪的提供與英國一樣的待遇,都使德國非常被動,讓英美感覺有偏離大西洋路線

之嫌。所以在法國拒絕北極星導彈的當天,阿登納向喬治·鮑爾承諾德國會參與多邊

核力量。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德國為何如此看重多邊核力量。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安全上的考慮。多邊核力量被設計用來防範蘇聯中程導

彈的攻擊。儘管從嚴格的軍事角度來看並非能起到預期效果,但至少在歐洲部署的

核武器能對蘇聯起到很大的震懾作用。雖然阿登納對海上部署感到質疑,並偏愛陸

基導彈,但他認為多邊核力量是最切實可行的方針。

其次另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西德期望通過此政策在聯盟中加強美德合作,

因而抵製法國在聯盟中的不合作態度。德國認為歐洲與北美緊密的防務安全政策才

可以抵消美國某一天離開歐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再次,德國想藉此機會達到自己參與核分享的目的,這將提高德國在美國軍事

戰略中的地位,還可以加強歐洲核防務合作,降低他國獨立發展核武器的幾率,打

破自己在《倫敦一巴黎協定》中聲明不生產核武器所帶來的局限,甚至還幻想過美國

未來是否會放棄核發射最終決定權的可能。

基於這些原因,儘管西德國防部對多邊核力量的價值和其他方面存有疑慮,阿

登納和艾哈德政府都支持著這一政策。

第二節「多邊核力量」計劃的失敗

一、計劃失敗的經過

在美國和西德熱心兜售多邊核力量的時候,英國和法國的態度卻異常的冷淡。

雖然英美簽署了「拿騷協議」,實際上英國對多邊核力量計劃還是有保留的。到

1963年肯尼迪在歐洲推行調整後的方案時,英國反對的態度十分激烈。因為這就意

味著把西德放到和自己相同的地位,使西德變成和自己一樣的核大國。工黨領袖威

爾遜在一次電視講話中宣稱,他的黨反對核武器擴散,反對西德原子武裝:如果西

德一旦獲得原子武器,那東西方就不再有共處的可能。①工黨執政後,他更加反對

西德染指核武器。他優雅而又尖銳的指出:「如果你不希望一個男孩產生淫逸之心

的話,帶他去看脫衣舞表演是不明智的。",②只要讓西德人接觸到核武器,他們就會

胃口大開。

相比英國,法國的反對態度顯得更堅決一些。當「多邊核力量」計劃剛提出時,

為了避免與美德的關係過於尖銳,法國只是顯得比較冷淡而已。而且為了抗衡美國

的核霸權,還曾考慮拉攏西德建立核合作關係。1962年戴高樂就曾暗示了法德核合

作的可能性。作為對資金投入的回報,德國可接觸一些核技術並得到法國的核保障。

由於德國被排除在北約的核分享之外,因此這個建議是十分有誘惑力的。可是隨著

事態的發展,到了1964年西德新任總理艾哈德建議法德共同生產並擁有核武器時,

卻遭到戴高樂的拒絕。西德又提出共同生產發射工具,而且控制權在法國手中,這

同樣也不能被法國所接受。1964年6月,艾哈德訪問美國時與約翰遜達成協議,雙

方計劃努力促成「多邊核力量「條約。7月,戴高樂就對此提出批評,並指責聯邦政

府不能下決心奉行一項對美獨立的政策。③尤其是當10月份,西德集中做荷蘭和意

大利的工作,試圖在其它各國猶豫不決的時候,與美德單獨簽署條約,造成既成事

實以督促其它各國加入多邊協定。法國認識到,「多邊核力量」有實現的可能,總理

蓬皮杜和德姆維爾外長在11月再次公開反對多邊核力量。

美國的本意是在核問題上給予德國一席之地,以防止它為擁有原子武器而努

力,但英法如此堅決的態度必然會影響到美國。當初西德試圖與美國簽署多邊協約

時,約翰遜政府並沒有積極地回應,他說不希望這項巨大的工程僅成為美德的冒險。

西德通過這些事件也感到,實現「多邊核力量,,計劃困難開始逐漸變大。這甚至導致

艾哈德一度否定了美德開展合作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這種緊張的國際環境下,英國感到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在12月

拋出了「大西洋核力量」(ANF)的計劃,這又給西德一個沉重的打擊。英國主張建

立一支由加入了盟國聯合艦隊的「北極星」導彈、英國V型轟炸機及美國中程導彈的獨立核力量;同時,成立一個由法、德、意三國組成的顧問團,以便參與美國關於

常規及核力量的規劃。①這個方案使英國可以保持某種「獨立的核力量,,,在大西洋核

力量中又擁有否決權,並且限制了西德的作用。這使美國推行多邊核力量僅剩的一

點勁頭也喪失殆盡,但也正是英國提出該計劃的本意。②因此在12月底,約翰遜給

所有美國駐外代表發出指示,不得在這個領域起領導或者推波助瀾的作用。德國唯

一可靠的「有力夥伴」也倒向了中立。

在1964年12月底的北約理事會中,美、英、德、意、荷五國外長本來準備在

1965年初召開副外長級會議來協商「多邊核力量」計劃,但由於各國消極的態度,會

議也未能舉辦。多邊核力量已經走到了危機邊緣。

面對此景,聯邦政府仍然決定放手一搏。庫爾特·比倫巴赫作為特使出使美國,

在朝野廣泛遊說;艾哈德親自兩次出訪華盛頓,希望美國為多邊核力量留下一定余

地,但一切仍以失敗告終。1966年艾哈德內閣四位自由民主黨的部長由於債務危機

辭職,他自己隨後也不得不辭去總理職位。基民盟一基社盟以多邊核力量為核心,針

對艾哈德的大西洋政策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多邊核力量在德國也終於走進了死胡

同。

北約盟國感到,這樣一個失敗的結局可能會造成同盟的分裂,於是在1966年

成立了核防務委員會和核計劃小組,以便於參與核事務協商。為了安撫起見,西德

作為了常任成員之一。西德也清楚地認識到,控制核武器這條路己無法走通,所以

在1969年n月28日在核不擴散條約上簽字。

二、失敗原因分析

1.國際因素

可以看出,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對美德雙邊為特徵的多邊核力量的前景沒有

任何熱情。在英國,工黨威爾遜上台後不久便表現出他不再像麥克米倫那樣支持該

政策,而且工黨政府繼續著自己獨立的核路線。

法國人從一開始就不喜歡建立多邊核力量的建議,這首先是因為核力量的一體

化有悖於戴高樂一貫推行的建立一支獨立的核力量的防務政策,也有悖於戴高樂孜

孜不倦追求的重建法國大國地位的政治目標。而且,在法國看來,實現多邊核力量

計劃將使聯邦德國獲得核武器從而提高聯邦德國的地位,這也不符合它在二戰後實

施的軍事上抑制德國、防止德國東山再起的戰略。

肯尼迪本人認為多邊核力量不僅沒有什麼軍事意義,而且它的預料中的政治價

值甚至是更加可疑的。在法國拒絕拿騷協議和英國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以及

1963年法德合作條約簽署後,華盛頓開始認為,多邊核力量主要是防止巴黎和波恩

間可能簽訂的一項核條約的一個辦法。同時,對於美國政策卻是一個引起麻煩的負

擔。它有礙於美國和蘇聯之間達成一項軍備控制的協議,因為莫斯科不僅反對多邊

核力量,更反對讓西德參與核控制,認為這是一個把核武器交給西德的詭計。此外,

美國還認為一支由美國支配的聯合部隊在軍事和戰略上都是有缺陷,難以在歐洲培

植起一種相互依賴的感情。①

2.國內因素

對於德國的擁護者的主要動機是,認為多邊核力量是一種拉住美國人的最好方

法,而美國的倡導者們相信這支核力量能夠滿足德國人的利益和要求,結果這兩種

想法都錯了。這種誤解在家庭生活中十分常見:我還以為這是你所需要的呢。②對

於德國的錯誤認識可以理解,也更加富於啟發性。從一開始,多邊核力量的設計者

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約束西德的行動。平等地對待新的聯邦共和國,不僅對於歐洲統

一的行動,而且對於歐洲合作及大西洋聯盟的廣泛政策都是至關重要的。堅決要求

獲得平等地位也是阿登納政府的一個標誌。在英法兩國大規模發展本國和核武器的

情況下,人們誰也不敢說阿登納單方面宣布德國不生產核武器的政策會持續到底。

正像羅伯特·鮑伊在1963年所說的,這种放棄核武器聲明「從長遠觀點來看,很難說

會約束德國不要求享有同聯合王國和法國平等的核地位」。鮑伊以及任何人都不會

認為德國人存心要製造原子彈,但他們相信,如果得不到平等對待,西德將會感到

沮喪和痛苦,從而只會導致緊張和分裂,嚴重威脅到大西洋聯盟甚至聯邦共和國自

身的政治穩定。③

畢竟,美國的核計劃在開始是以擔心德國的行動為出發點,而在50年代末,

德國的經濟奇蹟己經表明,聯邦共和國將會成為西歐首屈一指的經濟、技術強國。

同樣明確的是,德國發展核武器的努力將會威脅歐洲的穩定,因為每一個歐洲國家

都對此感到恐懼。因此,有必要尋找一種使波恩滿意的途徑,從而避免刺激德國人

發展核武器④。但當德國人認識到自己企圖擁有核武器將會招致強烈反對後,逐漸

失去了信心。因此,多邊核力量在國內也逐漸沒有了動力,失敗在所難免了。

結語

縱觀這十多年來聯邦德國的核武器政策,可以評價為取得了部分成果,但最終

結果卻是失敗的。

戰後的西德國內滿目瘡咦,外受大國控制,被解除了武裝。為了尋求安全保障,

恢復主權,聯邦政府選擇了與西方靠攏。在獲得重新武裝的機會後,積極努力,果

斷地對利益有所取捨,成功地加入了北約組織。雖然承諾放棄生產ABC武器,但

成為聯盟中平等的一員,這就為以後參與到核事務當中邁出了一大步。儘管起先西

德對核武器並不甚了解和熱心,但後來認識到其影響力之後,便調整政策,力求把

核武器作為軍事與政治手段來加強防禦和提升地位。受條約所限,選擇參與分享核

武器是符合當時實際環境的。因為蘇伊士運河危機的結果表明,在國家利益面前,

即使像英美這樣的「特殊關係」也是不可靠的。沒有人能夠保證如果西德的利益受到

侵犯,西方會不會冒著核打擊的危險來伸出援助之手。況且,在英法決心發展獨立

核力量的壓力下,參與到核事務之中,最大化地減少核歧視,也不失是一種巧妙的

策略選擇。同時,也可以讓美國更深地參與到歐洲事務中,保障西歐安全,尤其是

西德的安全。

然而,從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的角度來看,無論西德在追尋核武器的道路上

取得多少成績,最終失敗是在所難免的。

克勞塞維茨曾經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核武器問世後,從某種角度來

看這句名言多少就有些不準確了。由於巨大的毀滅力,核武器難以用作實戰的工具,

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一個國家來說,擁有核武器便意味著政治、軍事地位步

入一個新的台階,在冷戰時期尤為如此。因此美英法三國,無論誰都不想把核武器

拱手讓給他人。無論是「靈活反應」或「多邊核力量,,,只是作為一種對西德的安撫手

段,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約束西德的行動,從而避免刺激德國人發展自己核武器。

此外,西德核政策的失敗還可以歸因於以下三點。`多

首先,歷史罪責。從重新武裝到多邊核力量計劃的提出離二戰結束不過二十餘

載,整個歐洲對第三帝國的暴行仍心有餘悸。任何德國參與核分享的信息都必然會

引起巨大的反對聲。不單是在國際,國內也有強大反對聲音。這對聯邦政府造成了

巨大的的輿論壓力。

其次,實力對比。雖然西德成為北約中平等一員,但面對英法壓力時也不得不

要讓其三分,即使五十年代經濟恢復後也仍難遮政治短板。西德把美國看做安全的

基石,因此在核政策上總是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無法掌握最終決定權。

再次,國際局勢。美蘇經過第二次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的考驗,兩國都開

始理智的面對核風險,開始謀求核裁軍和核不擴散協約。在緩和成為國際關係主旋

律的背景下,西德參與核分享讓蘇聯非常反感。美國為了與蘇聯達成默契而益犧牲

掉西德的核要求,也就在所難免了。

經過「多邊核力量,,計劃失敗之後,德國人更加明白,如果他們企圖擁有核武器,

將會招致朋友和對手強烈的反。按照薩默的觀點:「西德人希望保持的,就是這樣

一種局面—國內事務靠自己,外部靠美國保護。這樣一種心境是不會擁有本國核

武器的野心的」。


為啥現在那麼落後的朝鮮能造出智能機,而雄霸半個世界的成吉思汗卻造不出來?


海森堡 算錯臨界質量了 不知道裝的還是查德 還有就是德國貧鈾 H2O2減速計工廠被針對了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德國內部搞猶太人搞的飛起,好多猶太人科學家全讓美國人搶了,然後在面對原子彈這個項目上,美國比德國發現的晚,但是美國極度重視這個事,自從知道了中後,瘋狂破壞德國的進度,自己又拼了老命的造,這才成功的

原子彈的理論相對於製造來說並不難,中國能折騰出來,蘇聯給的幫助很大,而且當時也是國家極度重視啊,多少科學家拼了老命了搞研發


我覺得吧,知道核彈可以造出來這一事實,就已經是無價之寶了


推薦閱讀:

《曉松奇談》中講到的中國「辛格勒」王替夫先生,能詳細介紹一下王替夫嗎?
如何評價IJN十八重巡?
如何把宿舍該造成二戰波蘭游擊隊風格?

TAG:德國 | 核能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核武器 | 兩彈一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