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媒體稱蘇州房價「暴跌」?
對應前一段時間暴漲翻倍,近日蘇州房價暴跌,最大跌幅了8000,各位研究房地產的如何看待,是到頂了還是上漲中繼洗盤
先上結論:數字遊戲,蘇州房價暴跌9000元是計算方法問題,實際成交價位並無明顯下跌。
先明確房屋的均價計算公式:均價=當天成交總金額÷總面積。蘇州市2016年十一期間成交數據如下:
吳江區房價約為最貴的工業園區房價二分之一,但成交量從限購前的三分之一驟增至10.04的二分之一,10.07的近92%,所以10.04新政出台後,蘇州全市成交量絕大多數是吳江區貢獻的,所以計算房屋均價時占較高權重,所以計算結果同新政前有明顯的下跌,近41%。
(圖片來源:蘇州住建局官方網站)這裡再粘一篇每日經濟新聞評論。本人知乎小白常看不答,不太懂引用規則,如有侵權還請告知刪除。
———————以下為評論節選—————————數字遊戲帶來的「暴跌」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蘇州樓市國慶7天的成交數據,或許不難看出所謂價格暴跌9000元的真正原因。
根據蘇州住建局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蘇州市區成交267套,2日248套,3日126套,10月4日蘇州加碼限購令第一天成交158套,隨後成交量出現急劇下滑,5日僅95套,6日44套,10月7日28套。
從成交板塊來看,10月7日,蘇州主城區5區成交量均未超過10套,姑蘇區甚至成交量為0,但是吳江區卻激增到313套。在蘇州8月12日的限購中,並未把吳中區包括在其中,並且吳中區的目前的均價也只有1.1萬元左右,與蘇州最貴的工業園區相比,甚至還不到一半。
不過,在蘇州宣布限購不久之後,吳江區也宣布限購,這也就意味著10月4日蘇州加碼限購政策,吳江區也同樣需要執行。但是在主城區五大區域成交量急劇下滑之後,吳江區成交量卻一反常態大漲,10月7日313套的成交量比10月1日還多出200套。
蘇州一位張姓資深房地產從業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10月1日開蘇州開始實施價格備案制度,開發商賣房需要到物價局備案,這就導致一些價格較高的樓盤不能通過備案,不能上市,但是蘇州吳江區由於價格低,所以能通過備案,這也導致了主城區成交量的大跌,吳江區成交量卻大漲。之所以價格在10月7日出現大幅下滑,因為吳江區當天成交量最高,佔比全市成交量90%以上,而吳江區價格是蘇州最低,這就意味著會拿著當天的成交量計算成交均價,拿高價區域的房價如蘇州園區等與價格窪地的吳江區進行對比,從而得出了降價9000元/平方米的結果,所以這個數據並不真實。」
實際情況正是如此。根據蘇州市區商品住房成交均價走勢圖顯示,10月8日蘇州樓市均價已經回升到18000元/平方米。
對此,房地產行業專家張健初對記者分析道,「僅僅拿1天的價格來衡量整個蘇州樓市這不科學,也非常不準確。10月7日成交量最大的吳江區,吳江區又是蘇州樓市價格的窪地,拿吳江區成交數據來平均蘇州樓市整體價格水平,出現所謂降價9000元/平方米實際是數字遊戲,因為吳江區的房價原本就比蘇州市區的房價要便宜得多。」
原文標題:蘇州房價4天暴跌9000元?背後的真相竟然是……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全文地址:http://m.nbd.com.cn/articles/2016-10-09/1043584最近比較忙,我電腦又掛壁了,手機打字太麻煩,大家稍微等等…我保證肯定不會停更…
知乎規矩,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這道題目,答案很明顯不是,蘇州房價成交量確實是有所下降,但是至於暴跌,壓根兒就沒發現。
我最近在找工作,打算回歸老本行,正好結合這段時間別人跟自己的經歷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房地產圈的銷售分為自銷跟代理,顧名思義,大家都懂,這兩種是屬於案場內的銷售,還有另外一個部門,叫做渠道。渠道呢,一般二手房代理新房,很多公司這部分也屬於渠道,你們正常看到大街上發單頁,搞客戶圈層活動的,這種都屬於渠道。所以一般案場,其實是分了三塊的。
今天去面試了一家房地產前50強的企業,跟那邊的銷售聊了一會兒,大家都是圈子老人,也沒必要遮遮掩掩,他說限購以來,明顯的感覺人流量減少,客戶意向金減少,以前一天差不多能接到5組客戶,平均5組裡面就有一兩個能交錢,但是現在一天一組都接不到,更不要談交錢了…
先去跑步,稍等…托市宰客,獲利走人。
這兩天蘇州房價狂跌的新聞還真是一直在大眾視野中出現,已經有很多媒體都報道過這新聞了。最新在網上看到的新聞是如此寫的:新華社南京10月10日專電(記者劉巍巍)江蘇省蘇州市政府10日披露,樓市限購政策出台6天來,該市房價總體平穩。調控前的9月份市區日均成交價為17313元/平方米,調控之後(10月4日至9日)市區日均成交價為16298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降1000多元。
我覺得吧,這個房價指數其實就是選取他們認為可以拿出來的講,到底是不是真的跌了那麼多,還是買房人最能了解吧!shzyqiyu88
就好像房價的均值永遠都是往低了報一樣的,也像一直在說的工資水平多麼多麼高了,而很多人的工資水平一直在水平線下(我就是那個工資拖後腿的人)而這類人又往往是占多數的存在。因此房價下跌這麼大的幅度,看看就好了,真的等你想要在那裡買房了,你就覺得房價還是那麼高啊!低在哪個?低在你看不到的那個「角落」里。呵呵,今年中國M2預期從12%調整到了13.3%,今年的GDP預期為6.7%,2012年以前,幾乎每年的M2都在20%以上,雖然當時GDP到過14,差距仍然是六七個點。從目前的經濟角度看,沒有任何房價下跌的理由,政府目前禁止媒體報道房價上漲消息,只報道跌價消息,是寄希望於傳媒力量將老百姓手裡的錢投向其他方向。但可能么?中國股市什麼操行政府最明白。除了房市股市,還有哪個方向能承受這麼大的資金量而不崩盤?沒有。從12年到15年,房價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上漲幅度很小,但每年m2和GDP之間小十個點的差額可還是在年年累積啊。這不,去年下半年深圳先爆發,隨後上海跟進,今年上半年開始全國普漲,一下子就把前三年m2同GDP的倒掛彌補回來了。以前在另一個問題的答案中說到過,只不過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被刪掉了,這次再說一遍吧:一、中國目前的困境表面看上去是房地產造成的,但實際上仍然是08年全球金融危機演變成經濟危機的一部分。只不過當時政府採取了經濟刺激政策,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四萬億,所以沒有立刻爆發。二、中國的經濟對世界經濟的依賴程度很大,歐洲經濟不恢復,美洲經濟恢復速度不足,是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挑戰。因為中國真正的經濟命脈實際上仍然是製造業和出口,世界經濟的疲軟,造成出口量價齊跌。
三、由於量價齊跌,資本大量從實業轉向資本市場,投資地產就成為必然。
四、中國經濟想要軟著陸,唯一的辦法就是在GDP的增速比例上,繼續增發貨幣,保證m2的增長率快於gdp的上漲,但又不能快太多,本屆政府將m2的增速這幾年都控制在14%以內,做的算是不錯。如果m2增速等於gdp或者少於gdp,表明中國政府壓根就不想軟著陸了,變成貨幣緊縮政策,這樣無論實業還是地產還是金融市場一起完蛋。五、中國政府目前的做法就是寄希望於美洲和歐洲的經濟能夠儘快復甦,同時仍然希望繼續維持危機前中國在wto中的優勢地位。美歐的新保守主義的抬頭恰恰是中國不願看到的。中國需要的是一個自由的美歐市場,如果美歐市場對中國關上大門,中國經濟這麼多年的飲鴆止渴就會有個大爆發。中國能夠控制和影響美歐的市場政策嗎?影響有可能,控制則肯定做不到。因此中國也在做最壞的打算,就是萬一中國沒有了美歐市場,中國經濟真到了硬著陸的時刻,政府極有可能採取外匯管制來限制資本外流。這也是為什麼近期外匯政策收緊的最主要原因。說了這麼多,房子買不買呢?買,當然買。真要是人民幣信用破產了,政府採用新幣換舊幣的方式來均貧富,你至少手裡還有個不動產,手裡剩一堆存款,到時候可真就是被均貧富了。其實現在中國經濟挺危險的,已經是典型的「滯脹」問題。所謂滯脹,應該稍稍學過政治經濟學的都知道,就是經濟停滯的同時通貨膨脹,這兩者在經濟上不能同時存在,同時存在嚴重後,就會爆發經濟危機。當年記得講這個的老師做了個很形象的比喻,說滯脹就相當於人同時得了嚴重的肝炎和三個加號的糖尿病,基本必死,肝炎需要營養,糖尿病就怕補,治了這個,那個要命,怎麼都是死。當時班裡就一個同學沒笑,他媽媽就是肝炎+糖尿病。------------------------針對滯脹問題再說兩句,這種經濟形勢確實蠻糟糕的,但並不是沒有解決辦法。一般來說應對滯脹,有效的辦法就是兩個:1、擴大公共財政支出,比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現在全國都在修地鐵也是因為這個)、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公共衛生領域的投入、治安等方面的投入等等。
2、減稅,這個至關重要。說明一下,在中國說減稅,不只是明面傷的稅賦要降低,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的亂收費一定要降低,過路過橋費一定要降低。在做了第一點的情況下,同時必須減稅,減少企業稅負來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從而讓企業增加利潤並且降低由通貨膨脹帶來的cpi漲幅。第一點目前政府正在做,雖然投入量不得而知,但看起來力度還是蠻大的。第二點目前做的很糟糕,中國企業的實際稅賦在全球都算高的,尤其是物流領域。已經是不超載肯定賠錢的狀態。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和地方政府土霸王亂收費亂罰款以及庸政、殆政、亂政有很大關係。到最後,政府還有一招,在上文提了一句,就是幣制改革。北平無戰事大家看過吧?蔣經國去上海搞幣制改革,最後失敗,鎩羽而歸。為何?因為所有幣制改革都是均貧富。打個比方,中央宣布幣制改革,人民幣改為中華元,兩者比率為100:1,這時會發生什麼?你原本有一萬的存款,現在變成一百了,而以前有一百萬的,存款變成一萬。然後發工資用新錢,逐步提高基本工資水平,等基本工資提到了1000一個月的時候,你說你以前一萬的和一百萬的還有貧富差距嗎?感覺大家不夠樂觀,也不夠客觀。
雖然我頭像是個女的,但我是個男的啊,怎麼關注我的都是男的?!?!反對一切沒有理由的評論,要反駁我請拿出你的觀點和論據,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假如沒有做過市場調查與研究請不要大開腦洞,抬杠沒有意義,謝謝。
看了評論,我是要告訴大家!要樂觀!要樂觀!要樂觀!在現有經濟條件下!在中國背負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發展至今不是靠人們打嘴炮打出來的!沒有就去奮鬥啊!沒有就去創造啊!整天就知道抱怨,你對國家做出什麼貢獻了讓你能來議論他???????????所以,還要努力啊!
另:輪子哥作為一個大V,雖然有不可描述的愛好帶逛,但是大部分他贊同的都是一些有真知灼見的答案,輪子哥很大意義上是在傳播一些很有用的答案,能開闊你的視野,增長你的見識,總比那些賣廣告的強吧?如果你關注輪子哥就是因為你不可描述的愛好,那就好好看圖憋說話。
抬杠沒有意義。
現在的資本其實都燒在互聯網裡面了,拿個幾千萬跟玩一樣。
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普通大眾的錢都套在房子里,但銀行的錢不全是在房子里。
就算樓市破產,首當其衝的是房地產投資商,因為他們的錢確確實實是在房子上,但是他們的錢也不全是在房子上。所以說現在房價高並不代表市場上流通的錢都變成了房子,房價只不過是高,有錢你就買,沒錢你就不買,所以破不破產或者說房子降價,你該有錢的還是有錢,該沒錢的還是沒錢。深受其害的,其實是那些沒錢,但是貸款買房子的中產階級,房子的現值降低了,但是他們背負的歷史成本卻依然很高。為了讓這部分人活下去,估計國家會出台政策,銀行減免利息。以上說的是房產的直接關係人。下面我們說相關關係人。
建材商,建築工人,售樓人員。銀行比較特殊,因為銀行橫豎都不賠錢。
我們先說建材商,做生意就是有賠有賺,你賠就賠咯,國家又不指著你們建材商?對不對?建築工人,底層勞動人民,國家基礎建設很需要人啊,去修路啊,修基建啊。反正國家不會不管這些人,總會給你口飯吃。
售樓人員,售別的不就好了???????下面說一下銀行,不用把錢都拿到樓市了,有更多的錢去搞實業,搞生產,搞基建,反而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銀行繼續賺錢。
所以說,就算樓市破產,房價徹底落下來,我們的生活還是這樣,反而會有更多的人可以買到房子,經濟也不會嚴冬,人還是會活下去,不過就是一些人會轉行業,一部分有錢人會消失掉。現在的問題是有錢人不敢讓房價落下去,他們怕輸。
再說,難道你們不知道資本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共產主義嗎???這我和老三屆的很多教授和高管已經討論過了,一個老教授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對:世界是我們的,世界是你們的,但最終世界還是屬於你們年輕人的,還是要靠你們年輕人去發展。
所以,包括我在內,大家都還要努力啊!【據說單價超過1.8w/平的,不允許網簽...還有一個版本是市區超過2.5w,吳江超過2w每天限購500...】
政府的決策永遠是給力的,調控、限購了那麼多年,依然漲。房價維持在高位,穩定增長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貨幣貶值那麼厲害,樓市不就是最好的「吸收增發的貨幣,維持人民幣堅挺」的最好辦法嗎?
而且,如果真是暴跌了那麼多,估計新聞報道就是:xxxx售樓處被砸,業務維權還我血汗錢等等...另外,如果蘇州幾天房價跳水8000,那麼中國經濟恐怕真的就...感覺現在在一二線買房的都是接盤俠,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先來個比喻幫助理解:假設房產就是一塊貝殼,然后角色A是央行,角色B是購買貝殼的人,角色CDE也都是貝殼購買人。其實ABCDE後面還有很多,就是80後,90後,未來的00後。
好了,那麼,今天出了一個貝殼,B很喜歡,於是就花1元錢買了,剛剛開始房產比較少,於是C也要,於是就和B說,我2元給你買,然後B就賣給C了,然後D也想要,但是D的錢不夠,於是A對D說,我借錢給你,我借你5元,你4元你去買來,其中1元算利息。然後D就很高興從C那裡買了這個貝殼。
突然BC等人發現這個貝殼價格不斷上漲,於是他們紛紛找A借錢,於是A就把錢都借給他們了,A是有借錢的權力的,只要任何人信用好,承諾還款都可以向他借,於是這個貝殼就是經過多輪終於到了天價,但是這個貝殼這麼天價要有人來接盤啊,因為實際價值沒有那麼多的,於是這個時候政府就打出去庫存的口號,其實就是讓無知民眾充當接盤俠,為一個本沒有那麼高價的貝殼賣命一輩子。那麼這個時候問題來了,貝殼抬高價了,很多民眾無力接盤,就是想接盤也接不了。
哈哈,現在就是這樣了,房價到天上去了,接盤俠卻沒有收入去接盤。之所以一二線房價還在往上沖,因為是A繼續貸款給EFGH...。但是真正需要貝殼的人卻會成為苦逼,為什麼是苦逼,打個比方,我現在廈門。廈門的房價都已經過4萬了,於是隨便一套80平米的房子首付100左右,月供都是1.5萬左右20年,那麼廈門的工薪族收入會有一個月1.5萬?哈哈!房價到天了。
再說房價到天的副作用,長期效果會使生育率不斷下降,因為現在丈母娘綁架了房子了,那麼人口一下降,中華民族的競爭力很快就會下降,國家也將迅速老齡化,影響很深遠,可以簡單歸納一下,高房價毀滅國家的未來。那麼近期的效果是什麼呢?那就是人才外流,對於部分高房價城市將失去人才引力,無法聚合人才,從而導致經濟失去活力,從而直接拉低一二線城市競爭力,也間接拉低了國家的競爭力。看看最新的龍崗的華為搬遷到東莞的新聞就知道了。
讓我們看一下某些高凈值的人怎麼對付高房價,我想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李嘉誠已經把在大陸的物業都賣完了,然後產業都轉移到歐洲去了。那麼其實有些人或者也有這個看法吧,具體不知。
那麼接下來,8090後以及未來的00後,如果買房,本質上就是接盤俠。除非央行繼續放水,繼續把房價炒到宇宙高度,那麼可以先買著,未來可以漲起來。話又說回來,日本失去的輝煌以及國家的老齡化或許和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瘋狂房價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日本已經失去昨日的輝煌了,本質上我認為是房價摧毀了日本的前程,現在的新經濟要麼美國,要麼中國,而中國已經走上日本的老路了。
這裡來說說為什麼美國沒有人炒房,因為美國購房是有成本的,我們中國買了房子沒有各種稅收,而在美國買了房子,那麼根據房子的大小,每年都要交錢給政府的,當然美國的房產是永久的,前提你要交的起持有稅。而中國是70年的,但是一旦持有了就沒有任何其他費用了,頂多就是物業,水電這些。所以在中國炒房成本較低。而美國的房產制度就是不能炒房,成本太大。而導致美國成為一個人才的全球集中地。
如果從房產角度來看,那麼對於未來的發展潛力,看好美國,看衰中國。中國夢不持久。美國夢卻是持久的。
可能我的觀念比較窄,各位別噴哈。答:我個人認為厚德載物是錯的,但智商稅是一定要征的。哈哈哈。答:有很多變數,我只講兩個變數。一個是我在你問的是經濟學的哥特巴赫猜想。錢從哪裡來?錢到哪裡去?微微一笑,開始答題。中國經濟危機發生以後,誰最高興?我的答案是上海。資本本身是有競爭的。當金融危機以後,大量社會資產將會成為建築材料,重新進行組織分配。誰的社會生產效率最高?答案是上海。今天的小縣城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資本掠奪。市級城市掠奪縣,縣再去掠奪鄉、村的財富。而市級城市在這個食物鏈中也不過是一個小角色,他還會被省會城市掠奪。省會城市之間也面臨慘烈的資本競爭。省會城市和上海比起來,他們不過是魚肉而已。上海夠牛的了吧,美聯儲加息,上海股市、房市、經濟、外匯、貿易一波接著一波的下挫,根本停不下來。你問的是你們縣為什麼凋敝、蕭條?因為你們競爭不過華爾街。勞動創造價值對不對?答:對。但發展經濟的是資本,不是勞動,我們不缺勞動力。另外一個是中國貨幣結構。
妹子:上海的房子什麼時候賣啊?
你先讓大叔把話說完啊。貨幣經濟學原理。不是房子漲價,而是錢多了。從08年到現在,為了刺激經濟,印了40~60萬億的人民幣。先講個故事。路人甲借給路人乙一百元,路人乙把這一百元歸還朋友丙的欠款,朋友丙還了賭債給朋友丁,朋友丁欠朋友戊一百元,朋友戊還欠著路人乙一百元。於是還款給朋友乙,朋友乙按期歸還路人甲的一百元貨款。資金周轉一圈下來,為什麼現在誰也不欠誰的錢了?標註:路人甲的一百塊(四十萬億)本身是不存在的。
現在假如不趕快註銷這筆錢,就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物價理論上會漲20倍,但根據民國的經驗會漲38倍。其實很簡單,就是周小川一個響指,說:四十萬億來。於是就多了四十萬億!妹子們都驚呆了。於是周小川又一個響指,說:四十萬億走。於是四十萬億就消失了。這四十萬億根本沒有存在過,其餘的都不要想。
周小川說:評價經濟刺激計劃(四十萬億)的作用,應該將其放在一個歷史階段(2008~2016)綜合來看,不能只想在危機(2008)時儘快復甦,復甦成功了(2016.3.30妮特?耶倫講話)以後又不願意承擔由其產生的成本(熔斷和房價#跌),這是不現實的。
本來股市到了一萬點,然後榮短。房地產就不會出現這麼嚴峻的情況。現在的情況是,美國加息從中國抽走13萬億人民幣。股市下跌+熔斷=三十萬億人民幣。
妹子插話:還有10億。
你個毛丫頭,還有十七萬億需要在房地產市場註銷。周小川的選擇題。1、中國經濟滯漲。2、惡性通脹。3、房價暴跌(熔斷房價)。你不要叫我選,也不要叫周小川選,你自己選,選哪一個?你們看美國房價下行,美國管了嗎?房價跌,製造業才能興起。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的熔斷房價。資本都去房地產了,社會流動性不足,農業沒錢!工業沒錢!製造業沒錢!洗浴也沒錢了!而房地產扭曲的價格迅速拉高了中國的社會生產成本,使中國製造的競爭力下降,長此以往中國會陷入日本式的經濟滯漲。
妹子插話:我有個朋友在日本工作。他說:日本房價其實也不是很貴。一直都在谷底,能貴嘛。
日本的情況是這樣勞動力+物價+房地產價格=生產成本過高。房價不是你那樣計算的。一方面是理論!一方面是市場情緒!還有一方面是實際情況。按我前面給你講的貨幣供應,上海的房價攔腰斬根本不算跌。如果市場是挺上海房地產的,那就會少跌一些。如果市場過度恐慌,那就要跌破50%,甚至更多。還有市場具體操作的實際情況,假如日本人、美國人來抄底,也能穩一穩局面。但假如政府下決心打壓,那就會一籃子契稅砸盤。而後者的可能性更大。每一個因素,都要考慮多方面的制約力量。
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大叔你在哪?
易行道 0:33:13:大叔在終南山隱居。
唯物質論然後再一次回到那個唯物質論的觀點。我是這樣認為的,錢(物質)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物質)那是萬萬不能的。主張精神無敵論的,那是金三胖。
房產和地產大泡沫
紫原火:通過近年日元匯率的變化不難發現日元韌性很強,一方面在於內部經濟基礎要素的堅實,另一方面是外部迎合美元戰略的合作,不得已也好,無奈順從也好,畢竟現實的是日元的耐力與抗力。我們的分析似乎迂迴表面現象,並未看透實質與未來。這才是最危險的。對日元的糾結比人家自己還憂慮,有點可笑。村長,解讀一下。
你開啟了全員禁言
易行道 :那就講日元吧。和你們想的不一樣,日本歷屆首相對美國都非常強硬,尤其是在日元匯率方面。廣場協議的簽訂讓人們有理由相信,所謂匯率自由化完全就是鬼話,而分析日本當時的經濟泡沫對中國極具借鑒意義。就已知的信息,廣場協議的操盤手有那些?美、日、德、英、法的財長,當然還有三千位職業貨幣投機商作為場外觀眾。廣場協議的全稱是《法國、德國、英國、日本以及美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的聲明》。通篇都是廢話,但投機商讀懂了,這就是日元要升值的意思。廣場協議受益最大的不是美國,也不是法國、德國、英國,而是中國。
所以重讀廣場協議對重新理解和定位中國經濟很有價值。今天中國存在的問題,比日本還要嚴重,甚至中國就是踩著日本人的腳步,亦步亦趨走到了今天。日本人就是憑著低匯率一直打拚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當年終止美元兌換黃金的時候,日本是全球唯一滅有關閉外匯市場的國家。日本一直在買美元,賣日元,目的就是打壓日元,讓日元貶值。甚至對於日本而言,360兌1就是日本的匯率底線。美國最牛叉的就是大選,現在每次大選就一個主旋律,罵中國,那個時候的主旋律就是罵日本。日本有一個優點就是耐罵,罵到竹下登的時候,竹下登也許是腦子一抽筋,也許是情面下不去,居然就同意了日元升值。於是美國財長詹姆斯-貝克想了一個招。那就是拉其他工業發達國家一起干這件事情。
這就是法國、德國、英國,他們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法國、英國的目標是法郎、英鎊國際化,自然對美元貶值這種事情暗喜。德國作為西歐最大的工業國,德國馬克也想國際化,於是德國也半推半就的同意了美國的觀點。日本面對這個問題,當時的想法只不過是意思意思,升值一下(10%),沒想到後來對經濟毀滅性的打擊。當然對於雞賊的日本人,還是留了後手,以免日元升值過度。日本允諾美國的金融自由化、降低利率、擴大內需都同意了,但日本沒有同意美國的減稅政策(日本的個人所得稅最高是90%以上)。廣場協議的草稿名字叫:多角經濟政策一覽。你們是不是想問:不是叫《法國、德國、英國、日本以及美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的聲明》對啊,是美國財長改的,這個人叫馬爾福特。日本還沒跳出來,西德就不同意,美國採取避實就虛的辦法,不斷迂迴西德。其實這個時候英國、法國、德國還在預謀一件事情,那就是歐盟,所以談判的時候一直在考慮美國是不是覺察到什麼了?最悲催的就是日本,所謂的G5,日本完全都處於信息不對稱的狀態。而美國乾的最牛叉的事情,就是利用電視、報紙等媒體炒作,弄的人盡皆知。
廣場協議的第一步就是美國拋出180億美元,然後英法日德各受水25%。於是又是扯皮,最後終於扯清楚了。美日承擔60%,英法德意承擔剩下的40%。(其中德國承擔25%,法國承擔10%,英國承擔5%)。經過一輪預熱,市場才做出準確的判斷,日元要升值了,美元要跌。於是市場一下就瘋狂了,只用了一星期,匯率市場就衝垮了日本人的心理防線------升值10%,日本人認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可搞笑的卻是,故事才剛剛開始。
潘多拉魔盒正式被打開。日本央行開始啟動應急預案,大規模干預外匯市場。但在英法德美日之間,日本的匯率市場是最小的,這也導致了日本在匯率市場的干預行動根本抵不住其他四個市場的衝擊,於是敗下陣來。於是央行開始散布不實消息,希望能挽回日元升值的頹勢,可經濟戰場上取得不了的勝利,三言兩語根本不起作用。日本的製造業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日本人在抵抗無效以後,開始向外輸出資本。同時大量的熱錢流入日本,推高了日本的房地產價格。當時的情況是,一方面日本需要輸出資本,另外一方面是中國需要資本,兩件事情結合起來看就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最逗比的就是看熱鬧的義大利認為美元不會貶值,所以可以投機一把,最後損失慘不忍睹。作為英法德意歐洲四大工業國,美國背後稱義大利為二流盟國。日本37%的外貿依靠美國,德國10%的外貿與美國有關,所以當雙方匯率發生改變的時候,日本的損失會被放大很多,而德國還有英法意西等國作為貿易夥伴。講個有意思的現象,美國發行美元是因為背後有黃金,德國發行馬克,背後連個毛都沒有,但德國就是憑著一份執著拿著這張紙一次次挽救了歐洲經濟。
(日本竹下登的情況有點像今天的馬英九。竹下登希望能出席派閥的選舉,站台、拉票,結果對方毫不客氣的說:您如果不來,我還有機會贏。)
1986年1月24日,對於日本人是一個非常搞笑的日子。竹下登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竹下登模稜兩可的說了1美元兌換199日元和1美元兌換200日元,之間沒有什麼區別。可記者不是這樣寫的,記者準備搞一個大新聞。於是以訛傳訛,就成了竹下登(或日本政府)可以接受日元跌破1:200.到了法國人(路透社)那裡,就成了日本可以接受日元跌破1:200。於是日元一路走高,達到了1:180,即使如此,里根還是發表講話,明言美元還會繼續貶值,於是日元應聲漲到了1:170,1986年5月12日,日元兌美元達到1:150。日本人傻眼了,這個時候日本開始積極救市,拋出的日元至今仍屬機密。美國為了挽救新上台的中曾根康弘,於是和日本聯手把匯率維持在1:170,這才使日本那一屆政府勉強維持了下來。在日本政界有一句諺語,親美的內閣不一定長命,但反美的內閣一定短命。
伴隨著日本和美國跳探戈,日本大批企業破產,活著的比破產的好不到哪去。日本製造一直是廉價質量好的代名詞,從廣場協議以後日本從很多領域徹底退出,再也看不見。對日本低端產業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對日本高端製造業,如汽車也是非常深遠的,日本那種攻城略地的經濟攻勢不再有。而廣場協議帶來貨幣扭曲卻遠遠不止這些,美國印刷的那是錢,全世界都可以消化。而日本印刷的那是紙,打價格戰印刷出來的日元怎麼辦?日本人玩起了文字遊戲,你買一塊地,然後抵押獲得75%的貸款,然後再質押,然後再獲得75%的貸款,一直到最後不能交易為止。當房地產價格暴跌的時候,就會出現地價、房價熔斷的局面。你所有的投資全部化為烏有,價格僅僅是一個現象,他扭曲的是日本人長期以來的務實精神。伴隨著實體經濟的衰退,日本炒房團、炒地團開始崛起,但最後伴隨著房產、地產的破滅,日本什麼都沒有留下,這就是日本大泡沫的破滅。
那個時候,日本處於癲狂的狀態,沒有人相信房(地)產價格會暴跌。
註:根據QQ群(535561289)聊天記錄整理,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股房匯能 - 收藏夾股房匯能(新) - 收藏夾謝謝邀請。現在下結論還言之過早。雖然我個人的角度認為蘇州房價已經很高,和合理價值和這個城市的地位已經不匹配了。但是現在下結論說蘇州房價已經開始暴跌還是太武斷了。房地產周期很長,僅僅一兩周和一兩個月根本看不出趨勢,而且即使下跌,很可能房地產商和政府也要掙紮好一段時間,房價會波動很一段時間才會真的向下。可能一兩年內都很難下結論吧,如果現在要說看待,那現在應該還只是短期現象,後邊怎麼走,還要繼續看。
不能看個別樓盤個別樓棟,要參考多個樓盤。蘇州只能說漲不動了,但跌還要看未來政府的打算。
好奇輪子哥為啥會關注這個問題,難道輪子哥要派到微軟蘇州就職了?
1.現在根本沒跌,站在全國地產市場的角度甚至還會漲一波。2.11月起全國3年內跌26%左右,不出意外省會城市中鄭州第一個領跑下跌。在此簽到,3年後再來看。
這是新聞對於蘇州房價的嚴重誤讀導致的,如果大家再去仔細看看新聞會發現非常有趣的事情,首先是【房價4天暴跌50%】,而相對的確實交易量比同期【暴漲70%】,而且期間沒有出現大規模拋售的群體現象,蘇州也沒有核電站泄漏,也沒發生毒氣泄漏事件,也沒有大規模人口流失,或者失業率暴增等任何明顯可以導致價格不穩的因素,請問房價如何能在短短4天內發生「暴跌」呢?其實蘇州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那就是,蘇州之前的2.2萬的均價是虛高的,這次由於一個政策事件的觸發,把蘇州的實際真實房價給催出來了,那就是【限購令】,對啦,就是曾經導致各地都出現「離婚」大潮的萬能的【限購令】。
我就來給大家說說【限購令】的真實作用吧,你們以為限購令是在抑制房價上漲的嗎?不能說你們錯了,但不完全對,限購令不能且無法抑制房價上漲,但卻能夠將房價上漲的速度限制一下,也就是說,政府也只能控制房價的發展規模,但不可能僅僅通過一紙限購令就能達到讓房價下調的目的,而限購令的出台卻著實的促生了離婚潮,我來解釋一下這之間的關係,如果你們還能回憶起幾個月全深圳的房價暴漲的話,其實跟這次的蘇州房價大跌是有一個驚人的共同點的,就是都處在限購令執行前期,而且都導致了商品房交易量大漲,但結果卻略有不同,深圳是暴漲,而蘇州市暴跌,你們不覺得奇怪嗎?其實如果深入去調查深圳在發生交易暴漲前期深圳的已上架房價信息就不難發現,深圳是因為房價早已上漲,但交易量沒上來,所以深圳的實際均價被低估了,限購令將一大部分不理智的購買需求給從陰溝里趕出來了,所以大家才爭相離婚,生怕日後買房子的難度提高,或者出於投資心理,想搶佔先機,從而讓交易量暴漲,而這些增加出來的交易量再平均到已有的深圳商品房均價上去,就呈現出「暴漲」的效果,這個「暴漲」說起來最多只能算是畫面效果,因為深圳的房價實際上早就漲上去了,他的真實均價浮出水面了而已。蘇州的情況也是一樣,只不過不同的是蘇州與深圳的人口規模,特別是流動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以及產業的增長速度(也就是GDP增速),這個不用比大家也知道,蘇州不比深圳,人口規模、城市面積和產業規模都不比深圳,購房需求也不比深圳。好了,我們假設蘇州拙政園旁邊蓋了一棟高檔樓盤,均價5萬,那麼十一長假開始,如果長假結束後你再去問樓盤價格,我跟你講,還是5萬,不會變成1.3萬的,道理很簡單,因為這個樓盤的交易量在這4天里並沒有發生暴漲,他們也沒有搞拋售,相反,蘇州城外環的低價樓盤倒是成為了被限購令所促生的購買需求的交易目標,假設蘇州在4天前只有高檔樓盤有成交(可能為外地人參與購買),且成交量不大,那麼統計出來2.2萬的均價就不能成為蘇州真實的商品房均價,可能僅僅是市中心的均價,蘇州的均價是被高估的,這次只是被限購令打回了原形而已。。。我最後教大家幾點可以簡單判斷出房價是否會跌會漲的經濟學邏輯吧,很簡單,一學就會,而且道理誰都能理解:1、如果城市人口暴增,房價不會暴跌;2、如果城市流動人口增長,房價不會降;3、如果城市機動車保有量、駕照發放量、城市商業用電/水量增長,房價不可能降;4、如果城市有交通改造或擴建方面的大規模基建項目在實施的,比如城市快速路、地鐵、城鐵公交專用道,等,或舊房改造和老舊城區改造的安居項目的,該地區不可能發生房價下跌的情況;5、而且以上這幾條不受任何政策的影響而發生動搖,相反,政策的制定反而要參考這些變化;6、千萬要注意,不要去一些根本聚集不起人口,甚至發生人口外流的省份和地區去置業,那裡會100%發生爛尾房,而且房價不可能有任何上升的可能性發生,特別要注意提醒家中的老人,不要盲目聽信銷售人員的胡言亂語。=============================其實就圍繞著一條:如果城市人口增長,房價就漲,如果城市人口流失,房價就跌!萬無一失!=============================某網小編不切實際的交稿,為了網站流量捏造的假新聞你居然也會上當,不知道媒體人的話不能信嗎?(捂臉,我也是媒體人)
建議關閉這個問題,論點太扯淡
房地產這東西應該看其背後:
最大頭政府財政收入,其次工程機械,鋼鐵,水泥,有色金屬,橡膠,玻璃,木材,精細化工…更不用提很多小行業了。要房價跌,闊以,請對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生就業拿出解決方案。金融危機的傷害遠小於民暴,因失業而產生暴亂,在14億人這個基礎上其威力,人沒吃的什麼都做的出…房地產長期看價格必須漲,房子暴跌賣不出的話政府必須救。跌了三四千,不過之前漲了一兩萬
不多說,看圖(圖撤了,有人嚇我說會被查水表)。
好了,媒體那麼整齊,不過是有了政治任務。快年底了,市領導也該交作業了,聽朋友說的內幕。剛剛在人民財經網看到,人民日報應該是政府的閱讀報紙吧。(公務員別罵我,我猜的 )政府的新聞是要有嚴謹性的。2.房價確實高阿,無錫普通工人一月才三千多。哪哪哪的房都一萬起了。安居才能樂業你們知嗎?好死不死的中國人居然炒房。高房價帶來高房租,帶來N多企業撤資,N多企業倒閉了你們知嗎?3.不埋怨了。說點理性點的吧。主席在搞一帶一路是嗎?主席是在搞亞投行。是嗎?亞投行組建好了,主要流通貨幣會是美元嗎?流通貨幣要堅挺對嗎?主席在下大棋。多看新聞的也能看到,主席面向的是世界。房價確實是高了,投資房產的能出手就出手吧。最高點出手除了要有機遇,還要有人4.但願以後國家人民不要再炒房了。踏踏實實上班,踏踏實實做事業多好。要是國內汽車,馬桶,手機。性能質量都甩韓國,日本,美國幾條街。還需要打砸嗎?我都不買。5.房價快降吧。小孩要上學了。看著他從六千到八千到一萬四。心都快碎了。我只是想要個房子,孩子好上學,房東不會三天兩頭過來看看空調好不好,房子哪哪要修一下。順便和我探討下,房租是不是能再漲一下。
推薦閱讀:
※在中國大陸房產庫存嚴重的現在,房地產市場為何還是賣方市場?
※為什麼這個時代世界上的大部分年輕人都買不起房了呢?
※如何看待任志強的「2014 年不買房,那就再等30年!」的言論?
※為什麼說銀行才是房價暴漲的萬惡之本?
※中山房價為什麼這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