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是一直說石油資源面臨枯竭、幾十年後就沒石油可用,後來怎麼成了原油大跌、庫存過剩、新能源發展迅猛?

相關問題小時候不是說煤炭石油等資源越來越少了嗎?為什麼現在價格反而在下降?


第一,石油資源面臨枯竭嗎?沒錯,確實如此。

第二,幾十年後就沒油可用了嗎?應該說,並沒有那麼緊迫。

第三,為什麼石油資源一邊面臨枯竭,另一邊還可以繼續用「不止幾十年」?

因為現在開採出來的原油,都只是地質探明的、開採技術可行的、有經濟效益的那部分油氣資源里的一小部分。

國內目前執行的油氣三級儲量國標,GB/T19492-2004

  • 開採技術的進步可以讓我們把「技術可行」的外延擴大,采出更多的油氣;
  • 開採成本的降低(人力、材料、規模化、稅收等諸多影響因素)及非經濟性因素(比如完成政治任務,比如打油品市場爭奪戰等),會使很多現在認為是賠本買賣的油氣資源被強行開採出來;
  • 勘探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們還有繼續探明新油氣資源的潛力。

但是,油氣資源確實也是在面臨枯竭,這指的是勘探新的油氣資源越來越難,每年新增探明量也越來越少。


所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油氣資源在長期來看面臨枯竭,與現階段不愁沒有油可以用甚至供需失調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矛盾。

======================

這裡,我要反對一下 @網易浪潮工作室 。我反對的不是文中的觀點,而是這篇文章所渲染的一種盲目樂觀的氣氛。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任何事物即將消失的時候,確實都會面臨成本恨天高的問題,最後因為成本問題和替代物的出現將它拋棄。然而,這個道理雖然很簡單,但卻並不是萬能的。

就像網易這篇文章里很樂觀的告訴你,過去幾十年來這顆星球上的石油地質儲量增加了多少,增加到一個人們很久都用不完的程度。

他在告訴你不要靜態的看待油氣消耗問題時,卻暗中用靜態的觀念說人們總是在發現更多的石油。但他沒有告訴你的是,在石油地質儲量逐年上漲的同時,石油年均新增地質探明儲量已經開始裹足不前了。

按照商務部的說法,「截至2016年,中石油已連續10年國內新增探明儲量保持10億噸當量的高位增長」。乍一看好像確實是個好消息,但如果換一個角度,這也意味著我國油氣新增儲量有10年沒有跨越式發展了。2010年至今除了長慶在11-12年搞出了點大新聞,已經在11上下徘徊很久了嗎。根據地調局發育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7)》,2016年的中國新增石油地質探明儲量只有9.14億噸——十年來,首次降到10億噸以下,商務部也是報喜不報憂,含糊的說「總石油當量11億噸以上」,那確實,把天然氣換算成石油當量,必須在11以上。

《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7)》

2010年以來中國石油、天然氣(不含頁岩氣、煤層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數據


僅從石油儲量的新增情況來看,這種裹足不前的狀況在我國石油工業的歷史上並不多見,特別是主要含油氣盆地都已發現並建產的90年代以來。雖然自2008年以來國際油價暴跌,但國際油價的波動對已建成油氣勘探能力的影響有滯後性,而且在半數油氣依賴進口的中國其影響也不夠突出。自08年至今,每年新增的原油小有上升,但最近幾年確實裹足不前。

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以來歷年新增儲量圖,該圖中的12年數據不全

行業內部的人才知道,雖然工資開的少了些,但也是真找不出什麼大的新油區了。國內勘探力度已經很大,新油區越來越難以發現。今年新疆瑪湖弄出一個地質儲量10億噸,探明儲量5億多噸的油田,這是數年之功,今年的新增可采估計會好看一些。但據我所知,瑪湖每年也都在上交新增儲量,只怕是實際上早已分攤在過去五六年的數據里去了。

差不多2020年前後,在不存在解決重大地緣問題的前提下,我國的原油年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可能會達到一個頂峰,然後穩步下降。這也是行業內早就有數的事情。除非能在南海和東海把井架插滿地。

中國原油探明地質儲量與產能增長趨勢預測

油越找越少,燒油的傢伙事兒越造越多,吃油的塑料製品越造越多。不知道有什麼好迷之樂觀的。你說能源可以取代,沒錯,但佔據原油消耗20%的有機合成原料角色現在還沒法取代。別說煤炭取代,煤炭遲早也用「不起」,和油氣沒兩樣。

其他途徑耗能更多,成本還高,以後一個手機的外殼成本佔到80%,會不會很喜感?或者,乾脆變成木質外殼?


很多人對頁岩油氣迷之樂觀,覺得這好像是油氣行業新的一輪朝陽一樣。其實我們都只是把它當做迴光返照。幾年以前和導師與師兄聊起過頁岩油氣,導師言辭之間頗不以為然:為了幾個雞蛋,都要開始殺雞了。事實也確實如此,頁岩油氣就是生油地層里沒來得及排出來的那部分油氣,就像母雞肚子里已經長成型但還沒有生下來的蛋。

集蛋槽(常規構造油氣圈閉)找不到了,於是開始打雞窩(常規非構造油氣圈閉)的主意。前幾年轉移到雞屁股底下(非常規油氣圈閉,緻密油氣、深盆油氣之類的),現在準備直接把雞抓來燉了吃蛋(烴源岩內部的頁岩油氣)。頁岩油氣遲早有一天也會找不到了,那時候還準備找點啥?雞屎都沒得找了。


歐洲人燒起了木頭,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好消息,不知什麼就成了嘲笑對象了。燃燒生物質,在生物圈內實現碳元素的轉移平衡,不對大氣造成工業化的碳凈排放,這個技術才是真正重大的能源和生態觀念進步,沒想到竟然有人嘲笑,

而且還是整日與煤煙為伍和擁有全球最高CO2排放量的中國人。

怎麼笑得出來的……


謝邀。(終於能說這兩個字了!!!)

說來你可能不會相信,你這輩子都不會看到有石油枯竭的那一天,因為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我們從小接受了各種對人類前途充滿擔憂的信息,石油枯竭是其中之一。毫無疑問,石油是通常意義上的不可再生資源,是有限的,但與常識相反的是,有限的石油恰恰是用不完的。

壞消息簡史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接受過石油還有多少年用完的信息。正如總有人預言機器將導致人失業,石油要用完的預言也更新了無數次。

1914年,美國礦務局預測,本國的石油儲量只能用10年;1926年,聯邦石油保護部門估計美國石油的供應量只能再維持7年;1939年,內政部說石油能用13年,12年後改口說還能再用13年;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卡特總統說,「下一個10年結束的時候,我們會把全世界所有探明的石油儲量用完。」

過去一百年來,有新油田,也有新戰爭。圖為伊拉克石油重鎮被ISIS點燃 / 視覺中國

最著名的是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布了《增長的極限》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可謂是製造悲觀情緒的集大成者, 它就人口、資源、氣候等關乎人類未來的眾多宏大問題做了論述,核心結論是人類必須控制人口數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否則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

因此《增長的極限》也就是關於人類前途各種謬論的集大成者,你可以隨便挑一個方面反駁。由於《增長的極限》影響如此之大,你靠批駁它沒準就能有飯吃,比如美國經濟學家朱利安·林肯·西蒙在1981年就出了一本書《沒有極限的增長》批駁它。

就石油而言,《增長的極限》認為當時全世界剩下的石油將在1990年用完,可惜這類預測總是以靜態的思維考慮問題。事實上,在人類普遍使用石油作為燃料前,人們恐慌的是另一種化石燃料將要用完——煤炭,蒸汽機的燃料。1865年,英國經濟學家斯坦利·傑文斯預測本國煤炭資源10年內將耗盡,引發煤炭恐慌,為此第二年英國首相格拉斯頓還成立了煤炭供應委員會。

2015年12月18日,英國花了300年,關掉了最後一處煤礦 / 視覺中國

只是至少到目前,所有這些預測都落空了。嚴格地說,其中有些預測可能並不算錯,它說的多少年用完可能指的是當時已探明的儲量。但在兩個層面上,它毫無意義。首先傳播上人們會忽略這些細節,「已探明儲量還能用50年」在傳播中一定會被理解成「全部石油還能用50年」。

其次人們不需要知道今天已探明的儲量還能用多久,因為明天發現一塊新油田這個數字就變了。1970年全世界已探明儲量是5500億桶,從1970到1990年這20年間全世界用掉了6000億桶,而1990年時還有9000億桶已探明儲量未開發。

英國石油公司的報告也顯示,過去20年間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又上升了50%,從1995年的1.1萬億桶,上升到了2015年的1.7萬億桶,實在是綽綽有餘。

1995-2015年,全球石油已探明儲量的分布情況 / BP

更何況,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人類從不會開採完,1970年那探明的5500億桶,並沒有在隨後20年後都被用掉。石油公司總是對一塊油田開採到一小半,就去挖新油田,因為一塊油田,總是到後來越來越難挖。

頁岩油革命

油田最容易開採的部分是靠自然的壓力就能噴湧出來的,通常佔到一塊油田儲量的10%左右,接下來就需要通過往地下注水等這種人工加壓的方式,將石油采上來。

越往後,石油越粘稠,管道運輸、脫水處理等能耗極高,因此就放棄開採了。目前的技術,油田的採收率大概在40%多,也就是說探明儲量的油田,人類目前大概只開採40%的儲量。

事實上,因為技術不太先進,中國油田的採收率更低,只有28%~35%,70%左右的儲量還留在地下。有新油田挖,或者直接買富油地區產的石油更便宜,為什麼要自己花更高的成本開採那剩下的70%儲量。

2015年11月23日,大港油田。隊員扛著設備在還沒有完全融化的池塘里穿行 / 視覺中國

不過,油價在08年金融危機緩和後一路沖高,而美國天然氣價格又在2010年下跌,於是很多原先的美國頁岩氣開發公司直接轉向了頁岩油市場。

頁岩油屬於非常規石油,開採成本比常規石油高,但飆高的油價讓開採頁岩油都有利可圖,而大量企業和資本的進入,又帶來技術的革新,進一步降低開採的成本。美國頁岩油的日產量在2009年是25萬桶,到2015年就猛增到了500萬桶,佔到美國石油產量的一半以上。

頁岩油開採示意圖 / wikimedia

為了阻擊美國頁岩油,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大幅增產,石油價格從2014年中期開始暴跌,價格戰確實讓不少美國頁岩油公司破產。但OPEC遠遠低估了這些頁岩油公司的技術進步潛力。以美國巴肯頁岩層(Bakken Region)的頁岩油為例,儘管鑽機數量從2012年6月頂峰的218台下降到了2017年5月的44台,但原油日產量卻從當時的28.6萬桶上升到了今天的114.9萬桶。

即使是在世道艱難的2015-2016年,很多頁岩油公司也毫不擔心自己的生存。《金融時報》報道,自然資源公司(Natural Resources)稱,2015年到2016年二季度,他們生產每桶油的成本降低了26%;德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則稱,他們的成本降低了40%。有的成本降低來自於供應鏈價格的降低,有的則完全來自於鑽井設備的內部創新。

依歐格資源公司(EOG Resources)利用先進的批量鑽井技術,在同一勘探點同時進行多口井的鑽井和固井作業,以節省資金;2015年到2016年二季度,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在俄克拉荷馬州鑽井的所用時間已經減少了44%。

2013年7月28日,在巴肯頁岩層工作的鑽井工人 / 視覺中國

而在美國德州鷹福特頁岩層(Eagle Ford Region)開採頁岩油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Norsk Statoil),也在OPEC的石油價格戰下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2015年5月時,他們把鑽一口井的成本從450萬美元壓低到350萬美元,並將鑽井時間從21天降低到17天。

除此之外,資本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有完善的金融工具,一些企業能通過信貸融資得以支撐。僅僅是2016年,華爾街就為美國石油公司提供了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主要用於二疊紀盆地收購資產並進行頁岩油開採。因此要通過價格戰拖垮美國大部分頁岩油公司,必將是一場持久戰,而長期的低價讓OPEC自身也吃不消,事實上,在石油價格戰中受創最重的是俄羅斯、委內瑞拉等非OPEC產油國的經濟。

2014年底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就在電視直播中做了教科書般的解讀,稱石油價格戰是美國主使的陰謀,意在摧毀俄羅斯,當然也針對委內瑞拉,「想破壞我們的革命,讓我們的經濟崩潰」。

2017年3月18日,委內瑞拉加拉加斯,經濟危機下人們生存靠排隊 / 視覺中國

眼看價格戰短期內無法完全奏效,2016年12月,OPEC達成減產協議,希望提振石油價格,2017年5月25日,OPEC和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決定延長減產協議九個月。

沒人用得起最後一桶石油

別說頁岩油要跟常規石油競爭,天然氣、電能、核能,也許還有可燃冰和其他待發掘的新能源,都可以在特定領域替代石油,更別說被石油替代的上一代化石能源——煤炭,都等著石油騰出位置,而石油之所以佔據這個位置,只是因為目前在這些領域,石油是更經濟的能源。

不需要等到只剩最後一桶,石油就會變得不那麼經濟,如果石油真像預言家說的只剩十幾年就用完,石油公司就會惜售,大幅提價,很可惜石油公司不會迎來這麼美好的一天,在石油還剩很多時,人類就會使用其他替代能源。

2017年6月8日,美國運輸頁岩氣的輪船抵達北歐 / 視覺中國

老話說得好:石器時代的結束,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事情總是這樣,比如當木柴價格上漲,人們就使用煤炭替代木柴。

英國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且比世界很多地方埋得更淺,2000年前羅馬人就在英國挖掘和使用煤炭,但長期以來,煤炭在英國一直居於次要地位,主要用於金屬冶煉等工業活動,木柴是主要的家用燃料。

在1540後的一百年里,英國的木柴價格上漲了近三倍,而煤炭價格幾乎沒有漲,於是17世紀中葉,便宜的煤炭才主宰英國的家用燃料市場。

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則讓煤炭得到更大規模的使用,一百多年後內燃機的發明則又讓蒸汽機失去了位置,柴油、汽油等石油製品是內燃機的燃料。一戰前,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非常明智地力推用柴油替代煤炭,作為海軍艦船的燃料。

船可以燒煤,其實汽車也不一定非要燒油,五六十年代中國經濟比較困難,缺少石油,很多城市運行煤氣包公交車,車頂頂著一個煤氣包,剛加氣鼓鼓的,越開越扁,類似今天很多城市的油改氣計程車,在後備箱加裝天然氣鋼瓶,只不過煤氣包看著比鋼瓶土了一些。

2014年6月,朝鮮,由於汽油缺乏而通過燒柴火運行的卡車 / 視覺中國

但即使是內燃機,在鐵路運輸上,也被電動機取代,高鐵動車都是用電,市內公交這樣的固定線路也可以通過架設電線,開行電車。不過私家車要使用電能,只能自帶電池了,特斯拉電動汽車基本實現了用電力替代汽油,只在市內開一開的話。

目前的電池技術決定電動汽車不能完全替代燃油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決定了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而且燃油在儲能上的優勢明顯,電池充電要幾個小時,加油只要幾分鐘。

芝加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份研究估算,如果按照目前電池每千瓦時約325美元的價格來計算,那麼在2020年的油價要高於每桶350美元,電動車的成本才具有競爭力。所以特斯拉目前只是富人的玩具,不具實用性,還是直接燒油更經濟,畢竟石油目前多到用不完。

2017年5月16日,北京,亞洲最大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投入使用 / 視覺中國

未來的可預料和不可預料

科學家們正寄希望於鋰電池之後的下一代電池,《經濟學人》報道,美國能源部的阿貢國家實驗室正進行的研究,試圖讓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5倍(更小、更輕),同時將成本降低五分之一。

當然,即便電池技術沒有重大突破,人們也有時間把充電樁建得像加油站一樣普及(對未來前景最沒想像力的估計),因為石油不會突然就沒了,除非這個國家作死,被全世界經濟制裁,而它自己又不產油。

聽起來最悲觀的情況也不過是,油價逐漸高漲會逼著人類適應其他能源,就像木柴漲價導致人們使用煤炭一樣。

不管替代能源會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石油不會用完,要麼人類逐漸放棄使用石油,要麼找到人工合成石油製品的好辦法。辦法不是沒有,只是目前不太經濟,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就搞過煤制油示範計劃,搞了十多年,補貼了不少錢,最終還是由艾森豪威爾總統停掉了這浪費錢的項目。

2017年6月9日,中國南海「可燃冰」作業平台 / 視覺中國

也許未來偶然發明了新動力裝置,發現了新能源,不等石油緩慢的漲價,人類就減少了石油的使用。

前文提到寫《沒有極限的增長》的經濟學家朱利安·林肯·西蒙,不屑環保主義者的各種危言聳聽,在1980年公開宣稱排除通貨膨脹因素,礦產資源價格未來幾年不會上漲,並願賭1萬美元。堅信資源短缺不可避免的生物學家埃利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決定「搶在其他貪婪之徒參與進來之前」,接下西蒙的賭局,賭5種礦產資源的價格。十年後,埃利希按約支付賭金。

在《增長的極限》面世四年後,羅馬俱樂部否認與該報告有干係,並開始積極地談論經濟增長。20年後,到了1992年,它的作者舊話重提,在承認報告中預言的趨勢已被證明無一與現實相符的同時,告誡世人仍保持憂思。而那時,該報告已經賣出了400萬本。

憂思是沒問題的,但人類從不限於想法上,為了很多不切實際的環保目標,人類恐怕付出了很大不必要的代價,用玉米製造乙醇汽油,與人爭食,提高了糧食價格。為了推動綠色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歐洲人甚至重新燒起了木柴,今天歐洲可再生資源的65%就是通過燃燒木屑顆粒發電獲得。

2014年3月10日,美國內華達莫哈韋沙漠。太陽能還不普及,是因為它不夠經濟 / 視覺中國

如果幾百年前有環保主義者,他們一定很詫異他們當今的同行。比起木柴,石油製品實在是更清潔更高效的能源,它避免人類為能源去大規模砍伐森林,且對捕鯨業(獲取鯨油)造成致命打擊。綠色和平組織每一家辦事處,都應該掛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畫像。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原文標題《你永遠等不到石油枯竭那一天》,作者 蕪花

參考資料:

[1]戴維·格雷斯, 西方的敵與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2]馬特·里德利, 理性樂觀派,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

[3]彼得·索爾謝姆, 發明污染,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6

[4]Clifford Krauss, Drillers Answer Low Oil Prices With Cost-Saving Innova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2015

[5]Ed Crooks, Cost reductions help US shale oil industry pass first real test, The Financial Times, 2016

[6]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6

[7]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Drilling Productivity Report, 2017

[8]The Economist, Breaking the habit: From oiloholics to e-totallers, 2016

[9]The Economist, Breaking the habit: Assault on batteries, 2016


地球物理狗一個,以下答案只是我了解的,如有不當希望多多指正。

你這是兩個問題。

1.首先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是面臨枯竭的。但是用個100年肯定不成問題,其次化石燃料不止石油一種,還包括天然氣和煤。下圖是FT中文網提供的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四個能源大國當前(2016年)的能源結構。

2.至於油價大跌,這個當然屬於經濟問題。經濟問題說白了大多是以供求關係展開的。當前世界上主要的石油都是在孔隙度比較大的岩石(比如碳酸鹽岩,砂岩)中開採的,技術成熟,尤其是中東一代,儲量大,就跟水差不多,往地下插個管子就往上冒。記得一半以上的石油是實在中東的。所以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對中東很是依賴。中東也因此大賺一把,這沒辦法,就像你在東北必須得買一件羽絨服,一條毛褲。美國不服啊,石油大國想讓油價漲就漲,利潤翻了好幾倍。

實際上石油還大量存在於另一種岩石中,油頁岩,比砂岩更加緻密,開採難度大,成本高,有污染。美國率先開發出了一種壓裂技術開採頁岩油,其成本更低,污染可控。所以美國就想啊,你買100元/桶,我就買60元/桶,反正我的成本就40元/桶。為了將美國的頁岩油技術扼殺在搖籃中,各大石油出口國抱團取暖,增加產量,壓低價格,反正我有錢。所以油價由於博弈的加入變得更低50元/桶。就這樣耗下去石油大國肯定吃虧,因為他們就是在砸錢,美國就是少掙點。所以油價肯定還會漲的。

題外話

%%

實際上決定世界能源結構的國家是中國。因為中國是未來石油和天然氣最大的需求國。我國地質條件複雜,勘探技術,開採技術無法與其他能源大國抗衡,目前又在轉型時期,只能依靠進口了。進口主要就是中東和俄羅斯,要從中東運輸石油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然而在哪裡中國說話不算數,只能從俄羅斯那兒了。所以中國和俄羅斯簽署30年的天然氣協議。30年,夜長夢多啊。


為什麼開採石油開採不完?

理解一件事,石油開採不是拿吸管喝可樂,是拿吸管唑蜂蜜罐子。

第一次下吸管,唑不上來什麼,這時候你往下灌水晃一晃,又能涮下來一些蜜。

這時候其實也抽不上來多少,現在接著再下一根吸管,往裡灌熱水,醋,洗滌靈(劃掉),然後接著抽蜂蜜。

抽到現在,也只能抽三到四成,剩下的蜜密度大,涮不出來,只能慢慢用水洗。但這跟平常喝蜂蜜水不一樣,想想地下多少油,你一根管子那麼細,地下壓力又大,灌水的速度肯定趕不上貼吧(劃掉),你又不能攪拌,或者說無法大規模攪拌,又不能指望地震(劃掉),就很尷尬。生產速度就很慢,老油田抽油甚至九成半都是之前灌下的水,無限循環,水都髒的無法干別的。

而且蜜的品種(成分比例),都不大一樣,像中國大部分蜜(油),那哪是蜜啊,那是蜜蠟啊,普通醋都不一定涮的動。

所以不是蜜無窮無盡,而是現在技術太差,實在是吃不幹凈。


在石油枯竭之前,要想一個問題,燃燒產生那麼多二氧化碳,溫度上升,海洋酸化,以及冰川融化,海平面,是否滅絕才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因為全世界的絕大部分人都被金融市場洗腦了。

石油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工業原料,石油是金融市場的地基之一。

好幾個高票答案都從資源的屬性來說石油的價格。石油比不那麼容易開採完。因為很多以前划不來開採的石油隨著油價的上漲也劃來開採了,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前不能開採的石油現在也能夠廉價的開採了,但這並不是石油價格來回震蕩的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產油國和金融市場的貪心。

世界上最容易開採的原油基本上都在中東那塊兒,他們的產量的可以快速的擴大,也可以隨時縮小。而其他人,原油開採成本較高,原油質量也參差不齊。

所以,中東幾個國家擁有了控制原油市場為自己謀利的權力,當他們覺得別人生產的原油太多,搶了自己的市場的時候,就快速壓低價格,逼得別人破產,因為別的國家原油生產成本高,所以拼不過中東。像沙特的原油成本可能只有幾美元十幾美元。而委內瑞拉可能原油成本就到了四十多美元了(這個數字不一定對,但大概差不多),如果原油賣150美元一桶,那大家都賺的盆滿缽滿的,但如果原油賣到50美元一桶,那委內瑞拉只能保本。

而且,中東原油在世界上佔有的比重特別大。

十幾年前,隨著中國印度的快速發展,世界原油需求慢慢上漲。這個時候,如果你是沙特,你該怎麼辦?

第一增加產量,沙特可以很容易做到這一點,他們的原油資源實在太豐富了,又太好開採了。

第二,不增加產量,由得原油價格上漲。

沙特會採用哪個手段,不取決於市場原油的需求,而取決於沙特的經濟利益。很明顯,我的市場佔有率最大,我的生產成本最低,原油價格翻番以後,我獲利可以翻兩倍,甚至三倍,但如果我增產,獲利其實並不大。

於是原油踏上了漫漫牛市。從三四十美元最高上漲到了一百五十美元。

但是,隨著原油價格上漲,世界各種原油生產國都出現了,很多高成本原油開始開採,但沙特並不著急,因為他的市場佔有率還是最高的,而且他知道只要他願意,可以隨時把油價殺下來,逼很多國家破產。而且,高油價的滾滾金錢也實在不能拒絕啊。

但是,高油價堅持的時間長了一點,這次不光產油國利潤高,很多科技公司發現商機,於是美國發展出來頁岩油技術。

沙特一看,該剎車了,於是大幅殺低油價。目的很明顯,就是要餓死這批頁岩油企業。要知道頁岩油的成本要高達80美元,沙特覺得不難對付的。

可是,科技公司背後有資金支持,而且技術越來越先進,成本越來越低,頁岩油企業始終沒有餓死,現在還在苦苦支撐,據說現在頁岩油成本只有40到60 美元了。所以,現在的油價始終漲不到60美元以上。這場戰鬥現在還在繼續。

也許有人要說我這是陰謀論,但事情很明顯,頁岩油剛剛出來,還沒有大規模形成產量的時候,世界油價就大幅下跌了,而中國和印度的消費並沒有減少,尤其是中國,消費量年年增高,因為這些年汽車都普及到什麼程度了,大家自己都有觀感。

油價的漲跌都是利益驅動的,都是資本的貪婪在催化。而至於媒體的的聲音,不過是市場表現得合理化而已。

當油價150美元的時候,內行都知道沙特等中東國家有能力提高產量,但這個觀點不能在媒體上出現,因為這時候誰也不敢得罪沙特,因為誰都想要油。於是媒體大幅給人們洗腦,說原油是消耗性生產,只有越來越少,價格只能越來越高。

而且,不光原油如此,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向來如此。任何金融產品都有被操控的可能。

想想當年股指6000點的時候報紙上都是怎麼說的吧,一切都是向好,直上一萬點有木有。但是證券公司的高層都是知道的,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大幅出貨了。

你可能又要說我是陰謀論了,其實大的基金經理們不過是一個幾百一千人的小團體而已,而他們持有和可以操控的金融資金是天文數字。他們經常互相通氣一下,就對市場的情況了如指掌了。

不要相信市場的報道,市場的報道往往是被操控的,他們只是時候尋找理由解釋今天的波動罷了,而且,往往真實的理由還往往不方便說,於是各種解釋就變得雲山霧罩,永遠看不懂了。

從大的基本面來看,幾個高票答案給出了原油這種資源的底層信息,但市場的變化和市場的消息,永遠是被資金決定的。想從報紙上看到世界的本源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每一條消息都關涉到別人的利益的時候。


石器時代結束並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


擺幾個事實,聰明的你大概猜到是怎麼一回事了。

1、過去探明的石油儲量越來越少。

2、石油的開採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頁油氣開採。

3、石油的開採量提高,尤其是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輸出國。

4、石油價格在開採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反而暴跌一半以上,尤其是在美國開放本國的頁油氣開採後。

全球能源市場(除中國外)是石油寡頭控制供應方的市場,控制價格只要控制產量即可,和儲量沒關係。

順便提一句:地球的資源實在太豐富了。中國的煤還沒見底,就開始煤改氣了。整個大洋洲陸地就是一個大鐵礦,幾乎挖不完。其實按人類的現在需求量,不會有地球資源耗盡這一說。資本寡頭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限制開採量,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也可以突然大肆瘋狂開採,而不顧及對環境的影響。要我說對資源開採相對正確的做法是全人類一起協作開發。中國人民為世界的產業升級真得做出了很多犧牲,中國政府也一直試圖擱置爭議和周邊國家合作開發資源。但有一個特大不要臉攪屎棍一直在阻礙這個美好的願景。


曾經看過一種說法,認為石油永遠都不會用完,很雞賊但很有意思。

是這麼說的,當全世界的石油餘量趨近無窮小時,石油市場極度供不應求,石油價格趨近無窮大,因為成本太高,人們就不會用石油作為能源,轉而尋找其他替代品,這樣剩下的那點石油就永遠不會被使用,可能被收藏可能被博物館展覽,總之是永遠都不可能被用完的。(滑稽)


幾十年來石油不光沒采完,還越采越多——石油地質老師原話。

簡單來說就是開採的沒有勘探的快……

跟技術,資金,成本之類的都有關係……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在石油出現以前,人類用的是鯨油和煤氣作為照明的能源,當時捕鯨業特別發達,鯨的數量也一直下降,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鯨油的產量已經完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當時也有煤氣,因為涉及到生產工藝和需要鋪設管道等多種原因,一直沒有能大規模普及。

然後,石油出現了,美國恰好開採出了油田,加上石油提煉技術進步,石油很快取代了鯨油。

特斯拉死的時候說,如果他再多活幾年,就能完成他的「全球電力輸送計劃」,利用大氣電離層,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具體不是特別懂,就不班門弄斧啦)。

技術的發展從未停止,我相信人類有能力解決能源的問題,不管是鯨油、煤炭、石油....都只是一個時代。


某一天,世界某最大飲料公司倒閉了。這種世界暢銷的飲料只剩公司庫存里的十萬瓶。人們就開始著急,我們以後去哪裡喝這麼好喝的飲料?

然後就有人開始研究新型飲料。但是眼看著這十萬瓶要喝完了。所有人都更加著急,更願意花錢去開發新型飲料。

庫存的飲料越來越少,價格也隨之越來越貴,能喝的起的人就越來越少。不久,這種飲料就要作為收藏品出現在市場了。

終於,在老式飲料只剩下最後九萬九千瓶的時候,新型飲料研究出來了。人們如饑似渴的開始品嘗,雖然口味和之前不太一樣,但是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最後,新型飲料開始暢銷,老式飲料就永遠的封存起來了。


說化石能源藥丸的,大部分都是那些搞新能源的,我們搞聚變的,還經常說除了聚變能,其他的都藥丸呢……


很多人都玩過《文明》,隨著歷史的進程,資源是逐步會逐步出現在地圖上,一開始是石頭,是銅,然後是鐵,是煤,再然後就出現了鋁,石油,最後就出現了鈾。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能利用的能源是變多而不是變的更少,新的能源逐步擠壓石油的使用空間,使得新探明的石油和石油的用量平衡。


本質是因為美國搞了頁岩氣,頁岩油開採。

量極其大,全力開採時美國可以從最大能源進口國變為最大能源出口國。


引用纏中說禪的文章,來終結這個問題。請結合加黑部分思考。

資源消耗瓶頸,中國威脅論的新謊言。_纏中說禪_新浪博客

在所有中國威脅論的叫囂中,有一種貌似科學公正的說法,就是資源消耗瓶頸的存在不足以支持中國的發展,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更會使得全球進入大的資源危機。實質上,企圖通過鼓吹資源消耗瓶頸來詆毀、阻撓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美日等製造的中國威脅論的新版本。

在這種可笑的邏輯中,資源消耗瓶頸的存在當成一種不可改變的存在。卻不知道,人類經濟的發展就是在一個個資源瓶頸的突破後出現的。現在用的所謂自然資源,只不過是宇宙可利用資源的低劣形態。能量守恆,哪有什麼資源耗盡的可能。唯一在所謂科學上值得探討的說法就是所謂熵值增大,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最終的能量變得不可利用。而耗散結構等非平衡態開放系統研究早就把這種無聊的宇宙熱寂說打得體無完膚。

任何鼓吹資源消耗瓶頸的人如果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腦子進水,宇宙哪有什麼瓶頸,真正的瓶頸只會出現在人的腦子裡。所謂社會的發展,說白了就是對腦子裡的瓶頸的一次次突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短線資源壓力必然導致人類在資源利用上的大發現、大提升。站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所導致的資源消耗瓶頸的出現將成為人類發展又一次大突破的偉大前奏。

只要我們自己能制訂並執行正確的戰略,不被以美國意志為代表的資本全球化意識形態所洗腦,那麼不管以美國意志為代表的資本全球化意識形態用多少花言巧語、用多少貌似科學的廢話來散播煙霧,中國趕超美國的進程是不可阻擋的。不管打經濟牌、政治牌還是資源牌,都不可能阻止美國意志為代表的資本全球化意識形態的最終破產,美日等製造的中國威脅論也將不攻自破。

看看這四句霸氣悍然的論斷:

1、在這種可笑的邏輯中,資源消耗瓶頸的存在當成一種不可改變的存在。卻不知道,人類經濟的發展就是在一個個資源瓶頸的突破後出現的。

2、宇宙哪有什麼瓶頸,真正的瓶頸只會出現在人的腦子裡。

3、所謂社會的發展,說白了就是對腦子裡的瓶頸的一次次突破。

4、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所導致的資源消耗瓶頸的出現將成為人類發展又一次大突破的偉大前奏。

哈哈,再回頭看看你的問題,還有問的必要嗎?這叫降維打擊!!


這個實質上是個經濟問題。

當然我知道我這麼說,肯定受環保份子嘲諷,都是受傳統教育走過來的,過去沒有經濟常識的時候也是個環保份子,很了解那些誤區。傳統文化對世界觀的影響是環環相扣的。

具體產業細節,以及一部分經濟視角,怎麼看,前面很多人都已經寫了。我做一下補足,經濟視角怎麼看問題,主要是針對很多慣性思維的誤區,前面沒說的環節。經濟問題么,那就肯定不太和諧了,盡量挑和諧的說。

說之前先強調一點,經濟規律是共通的,不只限於石油。環節太多只能大致說,所以說可能顯得很瑣碎。沒辦法,要深入了解,只能自己去認識。觀點只能靠自己認識。

溝通從定義開始,首先明確一條定義。

產權明確的自主交換,這是市場經濟。別扯哲學上的「市場經濟」,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玩意。

首先明確問題的性質,省得說半天不知道分歧點在哪裡。有些人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提的問題其實是小時候都聽過的宣傳。而那時候,本身是含糊其辭的。大致的意思是能源危機=石油短缺,石油沒了,我們能源用啥?

這裡就有煤轉油和生物能技術頂上,相關資料不少,產業細節不需要詳細說,只看經濟視角。

(化工屬性後面講,前面單說能源。)

那麼為啥當下的經濟活動中,沒頂上?成本唄。

產業升級觸發的問題:

都知道現實中有個組織是OPEC。可重點是,它不是個市場化的組織。它是個石油輸出國,組團定石油政策的組織。按照組團壟斷,然後如何如何嚇人的傳統宣傳,OPEC之所以沒受到多少妖魔化,原因是它跟完全自負盈虧的民企沒關係,是正府牽頭的。咱們這邊對壟斷的妖魔化,都是用在自負盈虧的民企身上的,然而定的那些罪名,自負盈虧的民企根本做不到。要真較真反壟斷,首先就得把特權企業給反了,這能幹么。

要是按照「定價權」的慣性思維,OPEC顯然是能夠影響國際油價要素的很大一部分。然而它卻不敢定太高。

在08年經濟蕭條之前,油價一度衝到了150美元左右。那個時候,也是生物能風起雲湧的時候。

以美國企業的相關實驗來看,差別多大呢?按一般條件下一平方公里高熱值轉換作物(據我了解當年最佳品種是濕地蘆葦),達到1000噸石油當量計算,其能源成本,連一噸石油當量都用不到。

當然了,這時候可以說數據有水分,不是每個地方的環境都合適,就跟小米手機「不服跑個分」似的;而且實際加工過程有耗損,等等等等這些影響要素。然而就算砍成十分之一,能源效益也比石油要高得多。

這十年間又有了更多的把秸稈轉化成液體生物燃料的技術。

那麼為啥性價比這麼高,現在沒用呢?因為需要一部分先期投入,把產業鏈鋪開,以及相關設備的更新換代。這也是需要成本的。這部分成本的支付,就體現在能源的漲價,整個社會的購買力向新興產業匯聚。然而只是暫時的,性價比在那擺著呢,過了產業升級更新換代的階段,又會降下來。

歷史上石油就發生過這個過程,標準石油公司的成長,正好趕上石油徹底把之前的能源甩掉。在標準石油公司壟斷之後,美國油價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這也是為啥多數OPEC成員國認為75美元/桶是合理油價,這話說了很多年了。安哥拉這個國家的預期價格高點,認為80美元/桶合理。他們不敢賣太貴,因為消費國會尋求替代能源。

其實08年的150美元/桶,也不算高出大天去,要注意一點,經濟背景是有通貨膨脹的。1981年初,國際原油價格最高達到39美元/桶。所以說如今60美元/桶的油價,便宜得不得了。

而且曾經的39美元/桶,也不是自然上漲,要不然會留下更多的技術儲備。當時是因為美國支持以色列。油價漲幅的相當一部分,是被區域衝突給消耗掉的,真正的溢價部分就少了很多。

假如在當時,繼續漲價,原因是那時候確實就短缺了,同樣會觸發能源產業的更新換代,然而當時生物能的技術並不成熟,步子邁太大會扯到蛋。可過渡階段的選擇也有,就是煤轉油。這項技術在2戰的時候就已經成熟了。因為同樣成本上的原因,鋪不開。

煤轉油作為一項老技術,非常逼格不夠,所以對此沒太留意。而且只認準化石能源的,會問到,煤炭不也是有限的么?所以這只是過度的產物,不過假如連煤轉油都觸發了,那麼本身證明能源市場重新成為藍海,那麼整個社會的購買力就會被調動起來。

煤轉油是如此的土,以至於咱朝在10年前股市(注意是中國股市)都有相關題材的概念了。不過個人認為不值得買,因為現在的能源價格確實觸發不了更新換代。當年咱們拿來用的相關宣傳,聲稱石油價格75美金是臨界點,我認為它是錯的。達到75美金,也不會盈利,因為石油漲價了,大家會同步尋求替代要素,那麼煤也會漲價。

(當量石油價格-同當量煤價格)-煤化油工業成本)&>0時,煤化油才是賺錢的。

這都是業務員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咱們只看整體經濟視角。對這裡的認識,其實就體現了很多謬誤,需要注意。

傳統謬誤認為,價格臨界點到來之前,大家跟鵪鶉似的乖乖的在那眯著,誰都不多想想咋辦。然後他們一邊罵股市、風投基金是投機倒把。天朝股市為啥如此熊市,這個問題太和諧了,不擴展講。盈利的預期,不恰恰會讓大家投資么?注意只是預期就夠了。

然而還沒觸發臨界點的時候,大家就已經開始尋求替代,開始選擇諸如燒煤之類的其他辦法,是不是本身體現了這種思維的不切實際?

光這裡就有這幾條謬誤:

投資就是投機;

科研和盈利是衝突的,萬惡的資本家很短視,自私自利,尋求利潤就不可能有科研;

或者說科研必須有高尚情操,不能考慮成本問題,不能考慮成品是否有競爭力,市場經濟中誕生的科研,從哲學上來講不算數;

必須得信號足夠明顯(臨界點)才會想辦法,也就是說死到臨頭臨時抱佛腳,在那之前大家都乖乖的眯著;

沒有一個是匹配現實的。但是符合傳統文化所理解的經濟生活的感覺,然而也只是一種感覺。

(這裡插一句,其實第一條是最難糾錯的,是出於幾千年來儲量備荒時代的農耕傳統文明的直覺斷言。傳統謬誤大多數都是這一條的演繹。如果這一條糾正了,後面的很多問題不言自明。只可惜這一條,多少人一輩子跳不出來。)

這就是市場經濟中的替代,這項大替代,徹底的替換掉短缺的產品,也是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印象的(儘管這種印象中有很多誤區,比如說信號足夠明顯之前都在乖乖的眯著的誤區)。

不過自主合作中,替代的作用,遠遠不止如此。

前面說了,OPEC不敢買太貴。那麼踩著線賣呢?好像也貴了不少啊?在這個階段,都有替代。成員國以外的國家,看到產油賺錢了,那麼自己的石油企業就會跟進。

這也是OPEC不得不打價格戰的原因。別說「太貴」,在和平年代連比較貴,都不敢。前提那是市場經濟,才有替代,沒有行政壟斷,沒有那麼多拍腦瓜的干預監管准入門檻之類,尊重產權。

所以說美國的石油企業也跟進了,之後的過程,其他的回答裡面有,可以去看。

然後OPEC採取了價格戰。對石油降價,卻沒減產,想把競爭對手拖破產。可美國企業仍然有堅持的,而且在盈利如此困難的前提下,仍然採用了新技術。

這一事實,再次證否了傳統謬誤的,死到臨頭才想招,必須得突破臨界點(高價)市場才會有反應,現實是盈利如此差的前提下(低價),技術儲備仍然在跟進。注意這是重點。技術問題後面繼續講。

結果有些人理解成,這是渲染,對技術進步盲目樂觀?只要技術進步,永遠能采出石油來的樂觀?(???????)

任何基於石油產業的分析,都會指出,石油尚存儲量,實際上是「當前價格上的商業可采儲量」。這是一個變數,隨著石油價格的上升而迅速增加。

然而後面肯定也得再加一句:

這就是為什麼石油在一個世紀前就說「將在幾十年來用完」,而用了一百年,石油消耗量已經是原來的N倍後,仍然可以再用幾十年的原因。

正常人都不會否認石油確實會枯竭的。性價比低到只能告別應用,那確實是枯竭了。至於怎麼定義枯竭,要是爭論剩多少算枯竭?那純屬哲學問題。

剩最後一桶算不算?最後一滴算不算?最後一個分子團算不算?我們咋發現最後的部分(有人提到的開心果比喻,滿屋子的開心果,永遠不知道吃沒吃完最後一個,也不知道它在哪)?沒用完就不算枯竭?要是最後一桶就已經承認是枯竭了,那剩下一桶零一滴算不算枯竭?這最後一桶,要是半桶在中國,半桶在美國,對這倆國家自己來說算不算枯竭國家?……

哲學愛好者就可以這樣哲學個沒完沒了。

如果說提到美國採用新技術,因為只談了這部分的問題,讓閱讀者產生了渲染氛圍的解讀,這是情有可原的。這種文章只是針對問題,幾十年前就說藥丸,為啥還沒完的這個問題,僅就石油產業內的替代談了談,還只是說了一部分。那麼有誤區也不奇怪。個人閱讀,結合自己的價值觀、閱歷,產生自己的感受,本身就是思想自由。

就像介紹醫生獲得不公正待遇的文章,知道其疾苦的,可能就感同身受,誇讚寫得好。醫鬧的就說這是洗地文,看完了會產生厭惡。然而這都是感覺。並沒有從咱朝產業畸形的角度來解讀,為啥醫生這麼累,大部分基層賺的還不多。對實體的描述,這叫客觀。都欠缺機理解釋。不是說中庸文化的「客觀」,各打五十大板,那是和稀泥。你接受不接受,摻雜多少感覺,現實運作的規律不會變。不清楚運作機理,就算之前的感覺確實是貼近現實的,那之後怎麼改?又得卡主。

所以說讀者當然可以說,我讀完以後,我感到他的字裡行間透露出對石油產業的盲目樂觀,這是感覺;然後我對這種樂觀自帶反感,這也是感覺。思想自由,完全可以有感覺,個人主義者永遠不會攻擊別人個體心證的權力。你有能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權力,這是理論么?這是每個人都生來就有的自然屬性。這裡就不爭論「子非魚、子非我」那堆哲學了。然而在盈利如此之差的前提下,沒觸發臨界點的前提下,技術儲備仍然在完善,這是可以完全獨立於感覺的客觀事實。個人接受不接受,它也是事實。

其實這裡就能看出來,為啥前面的觀點是一樣的,都承認,石油尚存儲量,實際上是「當前價格上的商業可采儲量」。結果結論截然不同。因為是事實+不同的感覺。這裡是不是都只是感覺,不需要爭論「子非魚、子非我」,我只給出我的邏輯。這裡指出來「找感覺」這個問題,是強調一下,別拿感覺來扭曲問題的性質。儘管作為讀者,可能是無意的,然而這就是偷換命題。

對石油產業的解讀,是針對石油會持續走高說的。石油再高也高不出歷史最高點多少。

注意,石油開採新技術的引進,不見得等效於石油價格增長;

可開採量的變化,也確實不等效於石油取之不盡,然而「可開採量的變化」,單獨針對這裡的提問,已經夠用了;

歷史上的最高點已經夠高了,「長遠來看會持續走高」,本身就站不住腳,首先歷史上的下跌階段就不能無視;

甚至於石油開採成本上漲,與石油原油的售價持續上漲,都不是一回事。這是重點,有人壓根不知道經濟視角在爭什麼。

如果真對油價上漲有信心,那去做期貨唄。

「在替代能源出現之前,長遠來看會持續走高」,同樣是含糊其辭,同樣體現了傳統謬誤,啥叫出現?現實中已經有的技術,沒有觸發,就等於沒有出現?這種奇葩思維迴路翻譯一下是這樣的,你們總說到臨界段就會出現,但是如果不是沒到臨界階段的前提下就已經出現了,那還算管用么?

類似於,你說鍛煉身體會長肌肉,但是如果做不到成天宅著根本不鍛煉也照樣長肌肉,你說鍛煉身體算管用么?

這幾個問題根本不是一個性質,不要混為一談。偷換概念是語言的腐敗,儘管傳統文化將偷換概念視為智慧的象徵,典型如阿凡提。但是如果真心想解決問題,毫無益處。

技術是怎麼來的:

那麼為啥在效益低的前提下,市場經濟程度高的經濟體中的企業,也沒停止更新換代?這就涉及到個更大的命題,技術是怎麼來的。

如果經常看國產勵志故事的同志應該知道這麼個案例:

洛克菲勒最初在石油公司工作時,既沒有學歷,又沒有技術,被分配去檢查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這是整個公司最簡單、枯燥的工作。

每天洛克菲勒看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罐蓋轉一圈,在看著焊接好的罐蓋被傳送帶移走,半個多月後,洛克菲勒忍無可忍,他找到主管請求改換其他工種,但被拒絕了。沒有辦法,洛克菲勒只好重新回到焊接機旁,既然換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就把這個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說。

洛克菲勒開始認真觀察罐蓋的焊接質量,並仔細研究焊接劑的滴速與滴量。他發現,當時每焊接好一個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計算,結果是實際上只要38滴焊接劑就可以將罐蓋完全焊好。經過反覆測試、實驗,最後洛克菲勒終於研製出「三十八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每隻罐蓋比原先節約了一滴焊接劑。就這一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為公司節約出了幾百萬美元的開支。

先不談那些一個人一個樣的人生哲理,這個故事其實就蘊含著工業化的意義所在,非常簡單的一個例子。生產只是物質形態的改變,得對應需求賣出去才有價值,價值是抵消成本的收益。這種市場檢驗就是民企效益永遠強於國企、以及一系列特權企業的原因,民企永遠有生存危機,所以需要成本管理,也因此總需要嘗試以盡量少的資源辦成盡量多的事,工業化技術由此得來。對於消費者而言,也通過購買意向的調整來促使廠商改進技術。而國企呢?要是按照慣性思維對GDP的推崇,聽到這個案例,都得不屑一顧:美國鬼子就摳門,39滴38滴都摳摳搜搜的爭那麼久,哪像我們?豪情萬丈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直接上一盆,一盆不夠就一桶,一桶不夠就一卡車,總能辦妥!

工業化實質是源源不斷的提供同種產品的格式化自然資源的技術集,造東西的具體合作模式要遠比造出來的東西要重要。衡量指標絕不是莫名其妙的GDP,工業化是市場經濟的結果,而不是原因。西方公民社會逐漸成形之後,在循環消費增值的過程中回頭一看「誒?我們工業化了?」,人家的工業化是老百姓一塊錢一塊錢通過內需買出來的,在多線試錯的發展中完全不知道哪個環節搞出來的傢伙就可以幫到其他領域,我們呢?

大家都喜歡工業化,沒道理不喜歡。然而什麼是工業化?會發現定義都是模糊的。比如歷史上某些大師,把城市比例,把採用工業工具的比例,等等當成工業化指標。結果就犯了顛倒因果的錯誤,以為追趕工業化,是可以通過強推的模式達成的。先把未升級地區的老百姓劃撥到城裡面一批,封個一品城市窩,然後城市窩裡面的大家聚在一起使用工具,再講講哲學,信仰特別純,不就是工業化了么?

是上帝規定的,傳統國家不能使用工具?那麼傳統帝國與近現代社會的區別,僅僅限於使用工具?

傳統文化總緬懷過去的「輝煌」,甭管真的假的。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中國自古以來一直處於全世界的前列,只是最近幾百年被莫名其妙的趕超了。

怎麼趕超的?工業化。

「工業化」是一個具有魔鬼般誘惑的名詞。

工業化有著無厘頭的先進性,讓我們這麼牛逼的文明古國被蠻夷們趕超了。

這麼糾結的「衰落情節」不止我們獨一份(所有的有點歷史的都認為自己是世界之巔),俄羅斯,印度等等,都有,所以這些國家都瘋狂的搞工業化。越是見識過大落差,趕超的衝動越強烈。

對於中國和印度這樣充滿現代歷史的屈辱感,認為所有的痛苦,並不是因為自已的傳統文化制度上的競爭力缺陷,而是僅僅因為缺乏西方的工業化莫名其妙的先進,美好的傳統帝國才變得不堪一擊。這種受害者情結就會讓這些後進國家,將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工業化」的煙幕上,嘭,掉坑裡,爬不出來了。

工業化對後進國家是如此的有魅力,以至於多少億傳統帝國的臣民忘了問一個基本的問題,什麼是工業化?

我們曾經搞的這種「工業化」,和曾經正常走過來的幾個代表性國家,如英國,德國,美國,這些為了滿足自己的民生需求而成長起來的工業化,完全不同。首先工業化是搞出來的么?市場經濟是搞出來的么?為啥我們越搞越窮,越生產越窮,而人家根本沒有刻意為之,結果不求自得?

好比大師們拿來衡量工業化、工業革命的指標,僅僅是指標。像什麼第二產業就業和城鎮化超過50%,這都是結果,根本沒有機理解釋。然後硬往結果上靠,過程就一樣了?這不是掩耳盜鈴?人家健康作息,正常鍛煉,所以跑步跑得快,和身體完全不健康卻吃興奮劑的,都一樣的?

靠列數據反應民生的方法論本身就有問題。GDP根本代表不了經濟。咱們挖個坑,填上,再挖個坑,GDP也高。民生因為這個更好了?大鍊鋼也凝聚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民生因為這個更好了?古人邏輯那麼殘疾的年代,都知道苛政猛於虎這種樸素的價值觀。如今愣是能哲學出來「皇帝花錢拉動經濟」,某民粹大師的著作裡面還聲稱古埃及老百姓大修金字塔,那都老幸福了。那還罵什麼貪關?那些人給自己的二奶小三買房買車買奢侈品,那不都是拉動經濟么?

為啥咱們改革開放以後,對比毛朝的GDP,不升反降,然而民生卻更好了?得益於打開市場,自主消費。還僅僅是有限度的放開,這個自我價值判斷的過程,是正府干預代替不了的。

任何不匹配現實的政治宣傳,都是執政合法性的高利貸。咱們這種以脫離老百姓自己判斷的採樣數據做衡量指標的「經濟發展尺度」,採樣什麼數據,什麼數據就會被污染,因為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骨灰級民粹,黑改革開放,所謂左派公知,用的就是「列數據」來吹毛朝。你自己說的嘛,GDP高了更幸福。那現在GDP增長率下降了,不幸福不幸福。

如果列數據真能代替個體價值單位的自我判斷,那麼列數據吹國外的,所謂右派公知,吹北歐模式,吹希臘瑞典的,吹委瑞內拉,吹墨西哥的,怎麼了?邏輯上有錯么?

然而認識到這麼做是扯犢子,那麼列數據的方法論延伸出來的結論本身就是扯淡。

(插一句,傳統社會瓦解階段的左、右派之爭,其實就是公有制不同派別的狗咬狗,都想吃免費的午餐)

沒有內需、沒有自負盈虧的自主合作,就學不會控制成本,就沒有產業升級,不可能有人家源源不斷的更新換代。我們曾經用手工打磨戰鬥機的零件,到逐漸打開市場時仍然用的毛熊援助的設備,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從哲學上來講那叫「工業基礎薄弱」。

因果完全是顛倒的,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完全是顛倒的,能不南轅北轍?

這就是越是傳統國家東施效顰的工業化(以為工業化僅僅是對先進工具的採用和推廣)永遠比不過私有制的原因。工業化是以盡量少的資源投入獲得盡量多的效益(實際上不是效率)回報,才有意義。而公有制理解的顛倒了因果關係的GDP傻逼工業化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辦成更少的事,僅僅重工業領域造出來的東西是大鐵塊,保質期很長而已。堆技術造一輛概念車和流水線生產能一樣么?我們確實也能搞幾輛高科技坦克之類的傢伙,可有能力大規模生產么?試問如此工業化哪怕僅僅從用於自衛的軍工領域的意義何在?人家都流水線生產了,我們還拿手工打磨戰鬥機的零件,能打得過人家?直到改革開放時工人還用的是蘇聯毛子援助的設備,工業體系早就過時了,如今國企用的還是重新跟外面建交以後買來的設備或者山寨來的,沒學會成本管理、更新換代的所謂「工業化」有什麼意義呢?

反過來講,真心感謝改革開放。儘管比起人家仍然差距很大,但是體制內很多很多環節已經被替換淘汰了,大換血啊。成本控制能力遠遠強於毛朝。毛朝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就跟中世紀行會差不多。

洛克菲勒年輕時的那個例子,可以作為一個旁證幫助理解,傳統社會腦海中的「技術進步」到底差在哪。小農思維把舉國體制的不計成本當成優越性,然而這恰恰是傳統社會一次又一次衰敗的原因,恰恰是能夠控制成本的社會更加可持續的原因。別的不說,地球資源確實是有限的。

試想我們天朝人的思維搞科研,俗稱技術攻關。之前已經說了,你看美國人那群土包子,38滴39滴還爭,哪像我們這麼優越,根本不在乎這個,集中力量辦大事,要多少給多少。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最終技術能造出來成品(假定質量是一樣的,這方面先不談),也意味著同樣的產品我們付出了更多的成本。

到這裡不難理解吧?

接下來就有衍生結論:

如果兩頭有著同樣的資源,然後同樣進行戰爭動員,那麼公有制的經濟體,格式化出來的產品會更少,因為公有制的技術方案,付出的成本更多。成品=能夠動用的資源÷每份產品的成本。

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工程方案的每一個環節,物流、礦藏開採、各個零件的加工,等等等等,都是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辦更少的事,而且我們還多出來一批做計劃的公務員。而美國這種社會恰恰相反,每一個環節都是更少的人力物力辦更多的事,沒有那麼多做計劃的,大都交給老百姓自己商量著搞定。這麼下來戰鬥力差得能不多麼?

實際上這已經一定程度解釋了,為啥越是大噸位的傳統經濟體,主流輿論就越是說什麼「資源不夠」,老百姓越是對短缺有一種歇斯底里。在國際關係上對佔有資源有一種狂熱。

這還不算技術本身的差距。市場經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更新。合作關係時刻都在變化。因為尋求替代的結果是更少的人力物力辦更多的事,直觀印象看上去好像是效率更高了,其實似是而非。

稍微提了一下戰爭動員的問題,有點扯遠了,因為這裡總有抬杠的說這麼搞也值,為了國防。回頭再說民生消耗。

怎樣的技術,才能保護環境:

有些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單位GDP能耗,中國是名列前茅。更別說碳排放、霧霾之類的問題了。

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不屑於的那38滴、39滴。不承認的市場經濟中源源不斷的產業升級。

什麼叫產業升級?某項產業為了對應需求、控制成本,採取了新的合作關係(技術只是合作關係的一個子集),這就是產業升級。什麼叫工業革命,不只看結果的某種表現,機理是什麼?多項產業扎堆的、同階段的大規矩升級。

如果不需要控制成本,首先整個社會就不會尋求替代要素,就像咱們人力成本無限低,結果手工打磨戰鬥機零件。其次如果沒有效益,沒有藏富於民的過程,怎麼支撐更新換代的成本?哪裡來的購買力?沒人買,整個社會哪裡來的升級動力?

那麼產業升級是靠上面發精神講哲學講出來的么?企業要不做牌子,沒有穩定的經營環境,上哪升級去?

近幾年還強不少了,像南方廣東省都是相當開放了。過去誰做牌子,那等於是把自己當成待宰的肥豬,誰都來卡你一刀。那不傻么還做牌子?靠很多年塑造個牌子?多少企業沒到十年就死翹翹了。有學者認為中國企業的壽命周期也就3年多點。

人家是集約成本特別低的環境,多數產業監管特別少,顯性稅收隱性稅收特別少,自然純平發揮能走出個性來,我們呢?

就拿科研來說,人家產品造出來了,別碰威脅人身安全的標準那幾個紅線,好比用什麼有毒的化工材料,危險的工藝什麼的,產品隨便賣;而我們一個產品上市,要過30-50個證書、標準,才能上市。

看過有人談到自己在醫療相關的民企乾的經歷,曾經試過一項產品上市,竟然被告知需要申請五十多個許可證!絕大部分部門甚至不知道自已是「主管單位」!每一個許可證,如果不是內線熟人代理,表面上不用花多少錢,其實根本不可能辦到。每一項申報都是錢去鋪路,完全超出了民企能夠承受的水平。民企的「腐敗原罪」,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如果你還想繼續從事實體經濟的話!當時這老兄所在公司投資上千萬開發產品,拖了將近一年還沒辦完,然後需要的證書還多了倆,最後只好廉價賣給韓國人了事。

我們審批完了,人家都更新換代了,很多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甚至就半年,黃瓜菜都涼了。

換你當老闆你搞科研么?這叫做企業的都自私自利鼠目寸光?

所以過去我們只有中國製造,少有中國創造。

這種經濟體中只可能選擇來錢快、盡量回本快的經營模式。

在科研領域,塑造牌子的方面,過去那些年被人家在自由度更高的更健康的市場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噼里啪啦大嘴巴子抽回來,不是天朝人沒水平,比人家笨,而是起跑線就不一樣。還好這些年強多了,開始好轉。

就這樣主流輿論、各路憂國憂民的公知們仍然叫喊著「正府為什麼不管一管」「為什麼不監管市場」,純屬公害。

這件事沒道理完全怪正府,主因在傳統社會瓦解階段的文化阻力太大。老百姓自己成天叫喚著上面為啥不管。愣是不承認,人家是註冊制,而我們是審批制。

企業得有效益,而且自負盈虧,那麼為了保持住這種收益,才會繼續控制成本,進而減少成本,同時環保上的投資也有錢了,要不然靠誰支付環保的成本?靠正府下金蛋么?還是靠民粹哲學家們講哲學?

但是如果民粹們不承認特權對市場的扼殺,那麼為什麼「都一樣」,市場經濟程度高的地區,環境保護得賊好,更別說單位GDP能耗,他們就憋不出來了,只能往素質論上扯,道德治國的奇葩思維由此而生。

這些統統都是市場經濟的替代。

有人可能問,控制成本只是節能這一塊,不過減排的問題,好像不太可能完全靠企業自覺吧?這不也是一種「監管」么。首先注意一下,人家的准入標準是約法約出來的,對社區內負責,而不是靠自上向下拍腦瓜。很多人對這條法學常識都是模糊的,司法體系和監管是兩碼事。很多人把法律也理解成青天大老爺一拍驚堂木的「管一管」,你問老百姓要不要國王,他們的理解是要不要正府。那麼沒有監管,不就成了沒有司法,殺人放火都沒人管了么?

你說他們抬杠?然而很多人真是這麼想的,可見傳統謬誤如何深入人心。

其實美國老百姓也總吐槽,他們的正府反應太慢。都不可能靠主動出擊,而是對約法的執行能力。那麼如果中國和美國比,不好比的話,我們自己跟自己比呢?廣東這樣的南方更開放地區,和北方的經濟低迷地區比,為啥人家經濟更好的同時,環境政策執行得更好?為啥上面開會,咱們的其他部門都在削弱權力,唯獨環保部逆市上揚,權力越來越大(注意這就是小農盼著的上面往下主動出擊),執行能力總體還這麼差?

南方發達地區的授權明確程度顯然比北方要高,首先意味著拍腦瓜的特權減少了,經濟更發達只是回報之一,這都環環相扣的。為啥授權明確,執行能力反倒更強,這個問題太和諧了,而且扯得更遠,就不說了。單獨強調一下,社會運作是有規律的,什麼前提導致什麼結論是有規律的,跟公務員的道德高尚與否,無關。只是提醒一下很多人關注的環保政策執行問題,其實關注的思路就是矛盾的。

剛開始都是粗放經營,新領域的企業,一窮二白剛起步都一樣。歐洲的文藝復興其實就是改革開放,別說咱們,人家當年的環境問題也一樣嚴峻。企業粗放,效益也差。社會特權橫行,沒有約法。如今某項新興產業的成長,那是整體底子好了,不至於那麼慘烈。

那麼你如果真心關注環保,關注資源短缺,你更應該支持市場經濟,讓企業自負盈虧的正常成長,讓老百姓正常消費。這樣才會有這些節省的好處。

對消費的誤區:

傳統人士看我說到這裡,肯定感到彆扭,因為跟他們的傳統觀念,衝突太大。不光是企業自負盈虧的經營,才會更節儉的問題,這裡還有其他謬誤。

我們反覆提油價問題,除了讓傳統人士產生「這些人以為油氣資源永遠用不完」的逆反心理以外,還有個誤區是以為經濟視角支持毫不顧忌的使勁用,任意揮霍。「經濟視角的觀點是趕快起來High」。當然不是。

不只是石油,各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解讀,統統是紙醉金迷,沒有信仰,消費主義,耗盡地球資源,等等等等。

因為在儲量備荒的文化背景下,消費被視為消耗,甚至浪費。感受感受很多老一輩什麼都省著用的價值觀,什麼都捨不得花錢買,看不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就是這種文化的一脈相承。

這是傳統文化語境中很幽默的問題,將消費視為浪費,比如前兩年的電影《星際穿越》的初始背景,資本主義社會把地球資源耗光了。這種背景設定廣泛的存在於影視作品、小說之中。

現實中的絕大多數環保人士也總說美國消費太多,地球資源扛不住。然而要消費是不是先得生產?到底是後進國家更熱衷生產(然後我們再低估匯率出口給美國),還是美國?仔細想一想,是不是生產環節才是消耗資源的環節?可非常神奇的是,在傳統語境中,生產不視為消耗,卻把消費視為消耗?可是要知道,消費的時候,比如我買輛車,這輛車所消耗的鋼材橡膠玻璃等等材料,在生產環節就已經消耗了呀?就算沒人買這輛車,也已經消耗了呀?卻沒人指出來?這不整擰勁了么?看出來其中矛盾沒?

這是直覺上的謬誤。幾千年儲糧備荒的歷史,讓我們將物資囤積視為財富,而以消費為恥。東西方傳統文化都一樣。

如果真關心自然資源的問題,是不是得留意這些環節?到底哪邊更熱衷產能過剩?甚至有人把產能過剩視為先進性,美名其曰解放生產力。市場經濟中的民企逼格太低,沒有效益竟然就破產了,竟然還靠蕭條來調整產能。哪像咱們,源源不斷的生產生產再生產,GDP多高啊。

大鍊鋼的GDP也高,也沒人消費,結果就沒消耗資源,破壞環境?

都認為得省著用,那哪邊更省?

傳統文化自找的生產為綱,生產為美德,某些國家自己賤賣自己過量開採搞的環境不堪入目(特權企業才能做到),就像咱們覺得製造業就是屌就是牛逼所以自願出口導向,美國沒花那麼多錢,我們寧可低估匯率便宜送,把各種製造業都往國內搬,搞的很不環保,然後外商買了最終產品,說人家浪費揮霍?我們成天莫名其妙的笑話人家的「空心化」,回頭說市場經濟就是浪費揮霍? 為啥不正視其中功效,對應主謂賓,因為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程度更高,尋求替代要素的結果恰恰是把這些低效的產業外遷,結果國內環境保護得賊好,而俄羅斯這種是自己經濟開放太差結果追求固化生產關係,環境問題不堪入目。明擺著市場經濟程度(產權明確的自主交換)高的一方獲得了更多的好處,能顛倒黑白出市場經濟就是可勁揮霍?

生產是物質形態的改變,只是成本而已。如果不對應需求的生產,沒有價值。

而自負盈虧的生產,永遠是夠用就得。為啥要產能過剩?一種具體產業的產業升級無論是緩慢還是快速(現在越來越難有那種大跨步了,沒觸發臨界點就能工業革命的情況夠嗆了,後面再說),都直接體現在同一項產業,滿足需要所需要的人手越來越少了,那麼製造業的就業比例下降,不是正常的么?過去是農業退居二線,由工業頂上,如今是工業也開始後退,由服務業頂上。

為啥把製造業就業比例視為「工業化」的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指標,強行維持,強行消耗資源?

有人可能又有疑問了,你說市場經濟程度高的,更節儉,那是當下這個時代橫向比較。你跟刀耕火種原始社會比比?

這是某些綠色和平的原教旨環保人士的疑問,恨不得人類都死光了,沒有人類的地球才是美好的。

這是他們的個人喜好問題,別人沒義務照顧這種喜好就去抹脖子。

技術的盒子已經打開,就關不上了,所以只能橫向比較,哪種供應模式,更節儉。人類只能往前走。那麼現如今,正因為傳統國家同樣可以使用現代的技術,上帝又沒規定傳統的國家和地區的老百姓不能用新工具,所以越是傳統,一個經濟體的公有製成分越高,越是抵制自負盈虧,因此而固化的合作關係,對單項要素(資源)的消耗越嚴重,這才是浪費。

自然資源無論是自己用還是出口,都一樣。對於自然資源的開採,根據哲學,資源是公有的更「高效節儉」,有關部門可以如臂使指的操控整個社會,如果交給民企就會可勁采可勁禍害。

然而現實是,注意是現實中的實際情況,公有體制,對於中國保有礦產資源就毫無好處。表面上是「歸屬國家所有,公民一點好處撈不到」,實際上由於公地悲劇(公值耗散),如果不是賣不出去的,就是廉價大賤賣。

在天朝是沒有產權的,更別說完善的破產法之類的。90年代改革初期。不肯把礦產權賣給私人,僅僅把礦承包給國企集體開採(性質仍是國營,集體負責制,集體分紅),或租給私人,兩者效果其實一樣。雖然租給私人提高了礦山管理的效益,卻令承包者毫無憐惜採礦的品位,一味賤賣。反正礦留著,也不是私人的,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了。其實賣給私人,國家將得到一筆稅收,但仍然可以增定稀土礦戰略資源管理方案。民企在價格太低時,會屯積礦位。開採成本是一直有的,實際上會隨著產量增加而遞增,結果賣得還那麼賤,乾脆不賣了不就結了,就會避免資源的流失。

煤炭就是如此,難以開採的部分,要增加成本,花錢買新設備的。好比這片礦區容易開採的有一百萬噸,多花幾十萬購置設備,這片礦區能多開採三十萬噸。問題是過了承包期,就不是我的了,那我不盡量開採最容易開採的部分?為啥做長遠投入?然後這就成了「民企鼠目寸光」的原罪。

還有石材的問題也一樣,這個很多用在建築裝修上,逼格比較低,提它是因為邏輯是共通的。很多大理石開採的個體戶也因為同樣的問題,我只能承包一段時間,那還不趁著這段時間可勁造?石材的開採,媒體報道中「濫采亂挖,無節制、破壞性甚至是毀滅性地掠奪資源」,堆砌這些聽上去不舒服的辭彙已經很多年了。受採訪的個體戶自己都承認,浪費太嚴重,像是大理石,實際加工成成品的也就一半。然後這就成了「民企揮霍資源」的原罪。

石油也一樣。以前碰到個國企民粹,妖魔化民企的時候,那些「民企質量差,民企無限漲價,民企鼠目寸光,民企操控社會」的台詞,輪流說了一遍。然後關於石油開採,又說了個細節。對於固定的油井,以中國的技術能開採的可開採量,民企才開採了60%,太浪費了。

這不一個道理么?

結果人家歐美的民企(或者不抵觸互通有無新技術的特權企業),真的實現了更精細的開採,又有環保人士說採得太乾淨了。

咋滴都不行。

稀土資源,是個逼格很高的領域,也是中國比較優勢的資源,十多年前我們就在這上打嘴炮。當時認識到戰略資源大放羊造成的損失,開始統制起來了。但又違反了WTO的「非關稅壁壘」的約定。因為WTO允許民企屯礦不採,象今天美國本土的煤礦和油礦,但不允許國家通過行政命令管制,否則就構成非關稅壁壘,也就談不上平等貿易了。這事摳細節的話,對行政命令和約法的態度是有區別的。當時很多人的意見是,你WTO明明是不能限制進口,對出口沒有明文規定吧?為啥要挑我們?找碴?對咱們這種授人以柄的監管就沒有自覺。

不光是在這些直接賣資源的領域,應用原材料加工後的成品也一樣。如果承認資源短缺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我們為啥曾經要堅持出口導向呢?

我們消費的部分,才是我們的財富體驗,光生產不消費那是奴隸。出口導向,對我們來講,本身不是消費了更少的資源?然而傳統價值觀愣是認為,產能上來啦,我們生產得很幸福啊?

同樣的技術水平,消耗也是不一樣的:

這其實涉及到了價值是什麼的問題。

首先他們當然是認為,生產創造價值。

馬教也只是對小農思維的總結,根本不是石破天驚的「新事物」。在那個儲量備荒的時代,生產創造價值是出於直覺的斷言。比如中世紀基督教的經濟觀同樣是生產創造價值,把投資視為投機。為啥說馬教確實有一定邏輯呢,它確實是按照這條前提進行演繹的一部分。所以當然比直覺斷言更完善,也因此受到全世界傳統文化的推崇。

既然價值只取決於注入的勞動,那麼自然就存在剩餘價值了,自然給企業家打工就成了剝削。自然企業家道德大大的壞了。受推崇還有個原因就是給財富原罪觀找理由,民粹們愛聽。

問題是根本不存在恆定的注入以後必然產出的價值。大鍊鋼有啥價值?就算是種糧食,成本都一樣?出產品了賣不出去,爛在地里糧倉里有啥價值?要知道生產的時候也是消耗人力物力的,整個社會付出成本了。

如果說他們僅限於個人思想範圍內,就類似於某些人不吃豬肉,吃的人道德大大的壞了,我就願意這麼想,我就願意,怎麼著?這屬於個人信仰。我就認為企業家道德大大的壞了,怎麼著?那別人也確實沒辦法,思想自由么。脫離利益的觀點集合,這就是意識形態。

問題是他們想分析、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也是「生產創造價值」,是把這條當做現實中的規則,而不只是個人愛好,那就兩碼事了。

按照生產創造價值的邏輯,他們假定合作關係是固化的。

因為生產創造價值,價值只體現於生產,那麼合作關係是固化的。企業生產產品也固化。比如說全廠子在新生期特別注重品控,結果巔峰期生產出來一批特別物美價廉質量杠杠的好產品。然後咔嚓,整個企業/產業/社會一個速凍(有這麼大本事的可能是上帝,所以我說這套是上帝創世學),然後在未來生產出來的產品,永遠只需要這麼多的成本,而且永遠質量這麼好。

這只是個管理學的常識性問題。可能么?咱拿就近的例子,小米手機,16年銷量掉下來,後來又爬上來了,這叫速凍了?誰給他速凍了?誰有本事給它速凍了?

如果這種解釋成立,那麼底特律不可能因為吃補貼而喪失競爭力,我朝東北也不可能衰落了。

但是他們偏偏這麼想的,不但以為內部生產的合作關係是固化的,而且假定對外售賣產品也是固化的,整個現實世界永遠有需求,是一個恆定的賣方市場。根本不用考慮售賣的問題,只要生產出來了,全都是價值。

有這好事?但他們偏偏是這麼想的。

也就是說在他們腦海中,開工廠如同印鈔票。企業有如此神奇的違反能量守恆的魔力,卻對上偷稅漏稅,對下剋扣勞工,鐵證如山吧?企業家罪該萬死吧?

他們不但把「生產創造價值」當做個人愛好,而且也當做實際存在的規則,分析乃至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按照他們的理解:

工人工資(價值)+剩餘價值=產品價值=企業利潤

然而賣不出去呢?企業虧損了呢?這時候企業利潤是負的,這怎麼算?

工人工資仍然≥0,而企業利潤卻是負的,那剩餘價值肯定是負的啊,怎麼算?工人剝削老闆?這個問題他們想過么?所以說這套是有矛盾的,並不匹配現實。

解釋經濟蕭條也是如此,像是供應過剩導致的蕭條,他們的解釋是這種過剩是自發的,這是一種經典套路,具體遣詞造句或許有些微不同,不過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堆台詞。那麼問題自然就在「放任自流」上面,畢竟如果真是自發的,那就說明是自然屬性。所謂「市場不理性」啦,「資本主義永遠的矛盾」啦,在此前提下這些鍋確實是事實。問題是,為啥自發啊,以什麼機理來自發啊。一旦嘗試匹配現實的解釋,就開始出現矛盾了。

企業家生產創造價值么,既然開工廠如同印鈔票,那麼企業家肯定是生產生產再生產。但是現實世界確實不是那回事啊,然後哲學家們莫名驚詫的發現,哎呀,得賣出去回本了才能繼續生產。非常神奇的是以哲學家的理解能力在之前愣是發現不了這條現實中隨處可見的規律,可見哲學確實是智慧之學。

然後他們也表示懂了:既然生產這麼多,賣不出去,不就過剩了么?這種資源錯配是導致經濟蕭條的源頭。蕭條→恢復→過剩→再蕭條→再恢復→再過剩……,以此類推無窮無盡。資本主義擺脫不了這個。

我就特想問一下這些啥都懂了的哲學天才們,這是哪門子的資本主義。或者說現實世界是這回事?

現實世界是啥情況,合作關係不是固化的,自始至終都不是固化的。所以說自始至終都不存在自然固化的情況。二者不可能同時正確。不可能剛開始是固化的,然後突然莫名其妙的變成非固化。這麼來回跳只是哲學家的臆想,肯定不是客觀事實。剛開始開工廠如同印鈔票,不需要考慮成本,不需要考慮對應需求,不需要考慮產業升級,從哲學上來講這叫「控制了生產資料」。就這麼造永動機。然後突然莫名其妙的能量守恆定律又管用了,又被打回原形?可能么?能量守恆、原材料短缺,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這種手搖牌永動機暫時能轉下去是因為存在轉移成本的途徑。

單項要素的投入,效益只會越來越差。體現在企業運營上,你越是在同種商品上提高產能,效益越來越差。就好比牙刷,這玩意物質資源極大豐富了,你一次用幾個?從怎麼賣的角度,供應越來越多的結果是產品越來越便宜。從生產角度,原材料的成本也會增加。不是說賣原材料的企業黑心,而是從開採成本都會增加。增量不需要加班加點?不需要同樣擴展產能?把那些過去邊邊角角不值得開採的地方,重新翻出來,不需要更多的成本?自己感受一下,石油、煤炭、鐵礦石,這些小農熱衷的玩意哪個不是如此?

其實現代互聯網企業也一樣,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了。這跟具體哪個行業,沒關係,成本肯定是遞增的。

這不是說提供原材料的企業道德大大的壞了的問題,你就算拿槍杆子逼著他們(注意槍杆子本身也有成本),開採的成本也是越來越大的。但是傳統衛道士們只知道漲價是良心大大的壞了。前面的問題,他們對產能自發調整,給出的方案之一是,把生產資料控制起來,統籌生產,然後不用像企業家那樣自私自利的考慮賣出去的問題,不就結了么?生產需要成本,在他們那裡竟然成了自私自利。就算拋開這種個人「喜好」之爭(真的只是喜好?),現實是資源短缺的。不顧短缺的生產,結果是什麼?就這樣還倒打一耙的聲稱市場經濟是揮霍資源?

換句話說任何一家企業,在拔產能的時候,都面對著產品價格下降(乃至賣不出去)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價值是抵消成本的收益。這個過程是自始至終都伴隨著經濟活動的,不可能企業家們生產生產再生產,歡天喜地的拔產能,剛開始一點事都沒有,然後上帝他老人家突然之間玩兒的就是心跳,咔嚓一下把物理規則給改了,突然從生產創造價值跳到自主交換創造價值,剛開始還能造永動機呢突然想起來哎呀還有能量守恆定律這回事,就改回來了。然後民間完全自發的把這個供求差額憋得特別大,突然之間經濟蕭條了。

那麼問題來了,經濟蕭條確實是源自供求差額憋得特別大。那是哪兒憋的呢?

說明中間有個轉移成本的途徑。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陌生。咱們身邊就有,鋼材產能過剩。

我就想問一下,這是自發的么?這叫放任自流?

產能過剩的主力,明擺著是國企,國資委領導自己都承認,鋼材賣大白菜價。在產能如此過剩的當下,我們原材料的需求,不漲價?當年我們還對這些問題不求甚解的時候,聽澳大利亞抬價,某些被招安的學者比如郎咸平忽悠出來的「控制定價權」,聽得我們義憤填膺,一股受害者情節油然而生。包括我當年就聽得很憤怒,現在想想完全不是那回事。咱們急需鐵礦石,那漲價肯定是必然的,這是客觀規律。如果沒漲價,本身同樣意味著開採環節有著轉移成本的途徑。

就像中國的各種礦產、稀土。中國如此的包辦蒼生,自己的礦產跌價竟然也被學院派怪到了私挖盜採,「私有化」的頭上。而澳大利亞在他們的宣傳中竟然成了正府控制得好。換句話說在他們的腦海里,哪個環節更好,肯定是社會主義搞得更好。那同樣是「正府控制」,為啥差別這麼大?為啥都控制得老百姓水洗一樣貧窮的毛朝,賤賣的更厲害?別說石油煤炭了,連糧食都在我們鬧饑荒的時候賤賣?

肯定又編不下去了,就只能拿道德治國湊數,國外公務員道德更高尚。左右派兩邊的公知就這麼誕生的。

中國啥時候承認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了?私有化和私有制是一樣的?這叫市場經濟?產權仍然是公有的,承包給個人結果大家趁著承包那幾年多開採,產生公地悲劇,又怪到老百姓自私自利頭上了?為啥不剛開始就承認礦產產權?為啥人家國外承認產權的就沒這些問題?如果真像他們說的,國家統籌能更有效的利用資源,那麼為啥更加放任自流的人家價位沒有掠奪性開採,惡意壓價?為啥人家的自然環境保護得賊好?毛朝就是沒現在的技術,要不然比現在賤賣得還得操蛋。稀土價格暴跌,其實也是中國為什麼長期國企虧損,卻仍然象黑洞一樣吞噬國民財富的原因。因為特權沒有破產!為什麼人家只有幾家採購者,中國卻有上百家企業要惡性競爭?原因其實很簡單,市場經濟有破產制度,沒效益的都淘汰了,只剩下有競爭力的。而中國沒有,就算是阿貓阿狗,只要頂著個國企的血緣,就算是虧的錢是收的十倍,也可以長生不老。反正可以增發鈔票,來點政策性貸款,不就成了嗎?

嚴重虧損企業的破產,對於一個經濟體來說,相當於止損,止血。企業作為經營體雖然消失了,但是原有的資源、人才,可以轉到更有創造價值的行業。對於整個社會經濟,是有益無害。但是特權不會破產。這樣的話,人家的民企在價位被亂七八糟的理由壓低的時候,會囤礦,因為賣根本得不償失。這樣就保障了整個經濟體的資源。幾乎不用統籌,民間自負盈虧的自主合作就能搞定。而我們呢?崽賣爺田心不疼的公地悲劇。就算在這個不承認產權的前提下,承包給個人,無非僅僅是增加了開採效率,但是仍然不顧效益。這到底是民間承包人的錯誤,還是不承認人權產權的問題?結果人家市場經濟就能搞定的問題,我們愣是自己給自己捅刀子捅殘了回頭怪別人控制定價權?那還用搶奪定價權?咱朝自己成天GDP萬歲的搞產能過剩,把GDP當成執政合法性來衡量,產能過剩都成了先進性,國資委領導自己都承認鋼材過剩得賣大白菜價,結果人家不抬價賣給咱們鐵礦石,反倒低價賣?那不是傻么?咱們自己找的傻問題,怪人家控制定價權?

「定價權」本身仍然是計劃經濟思維,幻想著有個地球皇帝之類的全球權力權威,有個第三方的恆定的價值體系,在那欽點價位應該如何。但是確實沒有這個地球皇帝啊,然後就生搬硬套成了大家去「搶奪」「控制」,誰控制了誰當然就佔便宜。誰要是能定價,全世界就莫名其妙的都得遵守。在他們腦海里美國控制最多,所以最佔便宜。所以美國為了保持這種控制,自然要維持全球第一的地位,所以飛機航母啥的都是必需品了。

問題是這個價位完全是願打願挨的基礎上,才出現的。而確實不是被誰控制了。美國最佔便宜是因為美國的經濟體最健康,替代要素最多,進可攻退可守,隨時隨地淘汰低效益的合作關係。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屯兵之前就已經經濟第一了,控制啥了?那跟胳膊粗有關係么?蘇聯不是聲稱西方世界都害怕他們了么,咋沒見他們控制石油的定價權呢?

也就是說這種拔產能的情況,根本維持不住。典型例子就是咱朝鋼材產能過剩。那國企是靠自己活著的?美國當年是靠的低估匯率,當年美國對英國出口導向。甚至在蕭條的時候,借錢給英國消費,試圖如此恢復,這種錯誤都犯過。跟我們前些年借錢給美國消費,一個道理。蕭條本身就是干預出來的。咱之前是低估匯率+政策貸款、傾斜。轉移途徑只多不少。

這時候就能看出來,民粹們扯的,供求關係可以自發的導致波動特別大,根本不可能發生。看任何一個「自發導致缺口特別大」的理論創新,他們的陳述裡面有成本的概念么?有現實世界是個能量守恆,原材料短缺的概念么?是不是都是生產創造價值和交換創造價值來回跳?問題是現實世界的規則可能來回跳么?地心說和萬有引力定律也來回跳?永動機有時候能造有時候不能造?

恰恰相反,由於這種內部調節,市場反倒在修復供求波動,如果是小打小鬧的毛病,市場自己就能修復。這是重點,市場不但自己不會主動產生亂序,而且是有自發修復能力的。這跟民粹們的忽悠是截然相反的。

這就是多邏輯體系。

打個比方。就好比一本書,寫著

1+1=1

1+1=2

1+1=3

1+1=4

1+1=5

…………

1+1=100000

…………

你跟他說1+1=2才是正常的邏輯演繹。他說我也研究1+1=2了啊,你這都不知道,你說這個早就被吸收了。能把1+1=2所有的結論和成果竊取來,然後之後應用的時候就=3,=7想怎麼扯就怎麼扯。

感受一下是不是這回事,就這麼來回跳。

在任何一個理工科領域,交作業的時候要這麼偷換概念來回跳,導師肯定不給你過的,直接扔到垃圾桶里,碰到暴脾氣的就開罵了。

然而神奇的是,在社會課題的解釋方面,主流統統都這麼偷換概念。

像馬教先知口中的「價值」是沒有實體的。價值是抵消成本的收益,只有這一種價值。根本不存在教科書上的脫離個體感知的「客觀價值」。對實體的描述,這叫客觀。問題是壓根不存在恆定不變的價值指標。根本沒這種實體,不存在隨著注入勞動結果恆定增值的sth。那這就是形而上學,本身是唯心的。但他們自稱「唯物」。他們設想出來一種形而上學的「價值」,並以此來混同現實中的利潤。你拿利潤指出來矛盾,他們說啊我談的跟你說的不是一回事,我們這個是從哲學上來講「更本質的價值」,那就自己玩兒自己的唄,愛咋本質咋本質去唄。別跟現實中的利潤生搬硬套。回頭又非得扯成一回事,涉及到現實中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又搬出那一套。

這就是多邏輯的來回跳。你如果按照現實中的價值來衡量解決方案,關鍵是解決方案,出現問題咋解決。那麼思路跟「生產創造價值」是截然相反的。無論是就業率、貧富差距,勞工待遇還是經濟蕭條,解決思路統統都是截然相反。如果哲學家們愣是說,我沒想談現實中的問題,我就想談這種哲學上的「更本質的價值」,就是喜歡這種形而上的討論。那當別人在談論現實中的問題咋解決,跟哲學家們沒關係,他們有多遠滾多遠好不好?他們不幹,他們非得把這種現實中不存在的價值,當成存在的,哲學上存在,現實中也跟著存在,進而以此為前提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這就是多邏輯體系。

所以說詭辯的時候最強大的理論永遠是自相矛盾的理論。

中國整個社會承擔了產能過剩的成本。如果是自負盈虧,那麼成品賣價那麼低,原材料買價那麼高,早破產了。這個差價的成本,是靠印鈔票注資,通過金融系統均談到了使用人民幣的所有人身上。國企玩兒的是債轉股、股轉債的數字遊戲。

不光中國,所有熱衷出口導向/產能過剩的國家,統統都是以自己承擔通脹的代價,拔高了全世界的產能,對地球資源帶來了更大的消耗。無論是財閥、寡頭、民族企業、國企、等等等等這些特權企業統統都一樣。再重複一下,生產的環節才是消耗資源的。

我們強制性的把生產份額挪到了自己的地盤,然後我們的單位GDP能耗還更高……

OPEC那幾個國家的石油產業,說啥也算不上市場經濟。

說到這,梳理清楚的一方會發現,經濟視角根本不是支持任意揮霍資源,大家一起High,那是傳統文化對消費的抵觸,才有的這種誤區。都知道短缺,那現在咋辦啊?還是得靠市場經濟,無論是開源,還是節流,市場經濟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說到這都是節流的問題,只是大致說了一下,其實還有。接下來再講講開源。

怎樣的前提,才能產生替代:

提到開源,很多人的直觀印象都是新技術。

新技術是咋出現的,前面洛克菲勒的例子其實已經提到了一點。不過在這裡還能看到個問題,那就是就算是使用同種技術,成本也可以是不一樣的。這是重點。

成本控制才是創新的源泉。

看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現代文明的璀璨,是文藝復興以後才積累的。那為啥文藝復興以後,人類技術產生了井噴式的增長?同時,技術積累,和民生體驗,是正相關么?

這種井噴式增長的源泉是什麼?機理是什麼?如果沒有明確,那麼確實可以把指望技術積累視為盲目樂觀。可能整個社會都壓根沒有這種觸發條件了,曾經有,現在不在了;或者別人有,我們沒有/差很多。你自己都不知道,還在那裡盼著,這不是盲目樂觀是什麼?

確實沒錯,所以有人說,隨著時間推移,技術肯定進步,也是固化思維。

或許改成慣性思維更形象一點,因為近代史,看上去好像確實是如此的。時間推移→技術進步。

不過首先在這裡提一點,強調了這種慣性思維的,是某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哲學。要是找忽悠源頭,可以找那裡。而在歐洲也恰好有反例,古羅馬無論是對技術的採用,還是民生,都強於之後的中世紀。上千年的中世紀,是嚴重衰退的。就這個例子就能糊他們一臉。

在文藝復興以前,技術的完善,時間很久。為什麼?因為技術是社會合作的成本,技術的完善需要高昂的成本。而傳統社會哪裡來的成本?民生是萎縮的,如何支付成本?

火藥,從出現一些苗頭,到完善,用了上千年的歷史,最後階段的爆種,同樣是文藝復興以後。

所以說打開大清帝國國門的時候,是面對著上千年的積累,那是相當的痛。

再往遠了說,人類文明誕生之前,還是猿人階段,僅僅是學會使用、製造工具,就用了上百萬年。那時候更緩慢。很久的一段時間,智力都不是一種優勢屬性。

我們在回憶四大發明的偉大的時候,很多人會奇怪,為啥同樣經歷了上千年,我們儘管也出現了火器,然而卻被拋棄了,而人家就能愈發的完善?

很多人就算這種感觸,古代最初從零到一,我們同樣有天才的靈光一閃,前人多聰明啊。為什麼沒人去完善?西方的技術肯定是巧合。我們只需要照搬過來,那還差什麼?被扭曲後的工業化的心理陰影紮根在每個人心裡。

那麼我們有市場需求么?翻遍歷史,我們有多少需要使用火藥的需求?就算有的話,有沒有購買力?既然技術積累是需要高昂成本的,如果沒有一個循環增值的過程(注意不是自然增值,那是不可能的),如何支付成本?如果沒對應需求,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沒人需求,這種新技術壓根沒人用,產生不了效益,那麼怎麼可能有人費心思的去改進?差距是這麼積累而來的。

傳統等級社會其實是排斥技術改進的,一個維持基層民眾的「均貧富」的平衡狀態,乃至於令基層各級民眾「守本份」,必然排斥新技術的採用。這是強調依附和被依附的身份的制度。依附者(奴隸)以任何方式擁有超越被依附者(主子)的財富,是乾坤顛倒,大逆不道!意味著等級制度將被侵蝕,將被顛覆。因此,孔子稱「君子不言利」,卻不會稱「君子不吃飯」,他口中的君子吃啥呢?孔子理想中的上下守禮之邦,就是典型的類種姓制度。

種姓制換個說法就是血統論,等級社會的維繫,都靠不同程度的血統論維繫,中國過去的種姓制氛圍其實一直在加強。大清的八旗已經極其明顯了,如果不是大清帝國打開國門,我們再封閉上幾個朝代,可能到時候就是赤裸裸的種姓制。

所以傳統社會一貫是堅持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對民間經濟進行扼殺。必然避免商業交換的發達,導致「上下顛倒,禮崩樂壞」,最終必然強調上下依附關係,強調在上者英明神武如各路偉大領袖,在下者無私奉獻做會說話的螺絲釘。

這樣的社會當然就會排斥為交換創造社會價值而存在的貨幣經濟,排斥私有制,排斥成本效益的產權核算。這種社會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極差的。

為啥前面強調,工業技術只是合作關係的一個子集?「技術」的含義是廣泛的,並不僅僅是自然科學才是科學,更不是生產工具的製作和使用方法才是「技術」。包括語言和文字,包括法律和管理,包括貨幣和交換的手段,包括貨幣經濟中圍繞「產權會計效益最大化」而定位的所謂社會模式,實際都是「技術」,和「技術的進步」。比如說麥當勞的快餐管理模式上面的創新,這不是積累?電影里都有再現這一鏡頭。

然而一個成本控制能力極差的社會,沒人會花功夫研究這些。更別說老百姓兜里都沒錢,個個都是自力更生的全能小民,如何支付那麼多商家的生存?

因為有了人權的確認,所以就必然有了產權的界定;產權盤活需要交換,就需要對交換的價值有衡量的工具,這就產生了貨幣經濟。個體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所謂的個人主義),必然導致對貨幣核算成本效益的會計管理,和對確認其成本和效益,在法律上的責任歸屬,這就是市場經濟。類種姓制度的擁護者,也就是基督馬恩毛孔儒等等這些傳統衛道士,其均貧富的財富原罪眼光,只是盯住了產權歸屬的「效益」,完全沒有注意產權經營所涉及的「成本」。

這種雷霆雨露皆為國有資產的傳統社會,是用單一的「依附與被依附」的關換,代替了市場交換,代表了充分挖掘社會價值潛力的市場經濟的多樣化自由化的交換方式;其對社會和自然的利用程度是非常低的,其社會成員的生活水平也是非常低的。這種極低的社會文明水平,換取的是類種姓制度的和諧長存。而迫於生存和人口壓力,類種姓制度社會,如果不是自殘式的「計劃生育」,就只能以低效的手段消耗著大自然寶貴的資源。

因此,像古埃及、印度式的類種姓社會,其衛道士一面指責著公民社會山清水秀的環境保護水平,一面把自已的家鄉,漸漸變成寸草不生的荒漠。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有3%是可生存區域的埃及。

然而這裡也有誤區,傳統社會對干預已經習以為常了,像呼吸一樣自然,所以竟然把這種干預給統統無視了。聲稱自古以來都是「放任自流」的。

了解進化論的都知道,生命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就開始進化,保持原狀是常態,進化才是巧合。實際翻譯成「進化」這個詞本身就是有歧義的。好像知道以後開始怎麼變,能確定方向性的,有一種欽定的感覺。所有生物都一樣,都是追求穩定的,澳大利亞一些海邊的大雁,如今都不遷徙了,因為周邊的人給它們修好了有保溫功能的小屋,冬天也有餵食的,那還折騰什麼。人類文明和人類社會,或者說生物種群規律,根本不是「進步」,而是儘可能保持現狀不變,在保持現有種群數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換言之,生命演化的特點,是為了更好的停滯而「進化」。

因為探索的成本是不確定的,這是風險。生命的演化,絕不是突然就演化出來一個非常牛逼的器官,自然界中不可能有人替它們設計。同時這種突變,身體的其他部分怎麼配合?可能只會加速消耗而死掉。最開始根本不會很複雜:眼睛的出現,可能只是最初變異出了幾個感光細胞,結果感知往哪裡挪動更安全的優勢產生了,這種變異就會被遺傳、積累下來,最終發展成如今的複雜器官。鳥類也一樣,最初只是撲騰幾下,滑翔幾米的優勢,就能夠躲避天敵,然後這種優勢積累,最終我們看到了如此自然的在天空中飛翔的鳥類。

這都是效益的循環增值。在確保原有優勢前提下,偶爾對未知的嘗試,發現有效益,就積累下來,最終的體系非常擁有競爭力。

感受一下,這跟人類的技術探索,有區別么?既然技術進步需要高昂成本,那麼這種嘗試,最初如果沒有效益,怎麼持續?要知道工程方案是無窮無盡的,可以無限複雜,辦成同一件事也可以有多種途徑。這都是未知領域,現實世界是沒人欽定的,告訴我們哪條路走得通。就像沒人替自然界中的生命設計進化方案,那麼首先有效益,本身就證明對應了需求。這條方向是可行的,是否有更高效的工程方案另論。

前面提到,自然界中的突變,如果最初就很大,極可能是失敗的。比如長個很大的角,結果把眼睛擋住了。假設地上的某種大型哺乳動物突然多長出來翅膀,根本用不上,自己的身體太沉了,飛不起來,而且心臟也跟不上。

技術的採用也一樣,如果不是能夠換取更大的收益,科學發明是第一死亡力。在太平洋海底開幼兒園養蘿莉絕對是高科技,但如果計劃經濟強行推廣這一「第一生產力」,所計劃的那個國家就是一塊兒投海自盡的旅鼠。因此技術發明,永遠都是以最低的成本試探技術的進步,然後用最低的成本保存,也就是「沉醒」,「沉澱」,甚至僅僅以紙面知識的方式沉睡,直到值得喚醒它們的那一刻。因此成熟的技術方案是人類的財富,因其保存的低成本,而技術發明和技術工具手段是人類社會的成本。

然而這裡也體現了傳統謬誤。

很多人出於直覺,確實感覺到了技術進步是需要高昂成本的。那麼既然成本這麼高昂,怎麼支付?他們給出的結論是,正府集中力量辦大事唄,正府有錢啊,特別是善於講哲學的正府,都能無中生有下金蛋,提供免費的午餐呢,能量守恆?短缺?成本?哈哈哈那是什麼。

他們犯了第一代進化論,單線進化,能確定進化方向的謬誤是一樣的。只要砸錢,必然出成果。方向都是定死的,就跟打遊戲似的,科技樹都是定死的。

同時還有個錯誤是,正因為未知的工程方案是無限的,所以說對未知的謹慎試探,被他們曲解成「民企扣扣搜搜,不捨得在科研上砸錢」。

近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國家,在追趕的時候,都有個模仿的過程,尤其是面子上攀指標的地方,都是想著,你有的我也有,我就有面子了,所謂搞工業化。而完全沒考慮競爭力的成本控制能力怎麼體現?從哲學上來講,我們花兩個億能搞定的的項目,人家花五千萬,本質上是一樣的。然而現實中不一樣,差的就是那38滴39滴的扣扣搜搜。

這是重點,現在對於人類合作來講,最主要問題絕不是缺實際的成品,而是達到最終目的的成本不一樣。工程方案是無窮無盡的,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成品一樣,成本不一樣,實際效果也截然不同。

就算是達到了相同的成品,接下來怎麼推廣?本來因為集中力量成本就更高,然後老百姓兜里因為集中力量還更沒錢,這時候又靠正府繼續集中力量?沒感覺到矛盾么?你能提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拽起來么?

需要一直消費的輕工業尤其明顯。那不是干一票就十幾年、幾十年保質期。輕工業得總在用的,一直不停消費新的產品。那麼更需要成本控制、質量控制。重工業還可以吹有面子,輕工業也喪失成本管理能力,那就是在搞笑。

有成本管理能力,自己能夠產生效益,納稅、工資、科研、環保,等等等等這些支出,才都能夠擴展,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真實含義。靠上面拿錢?各行各業都認為自己的科研領域更重要,都是離開了以後,人類就玩兒不下去的。那麼都管上面要錢?都去找這種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辦更少的事的方法?那最終積累下來,怎麼可能沒差距。各方面都沒有效益,都不能自己造血,都靠輸血,何來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說正府拉動科研,根本是選擇性解讀。

重工業的競爭力,同樣如此。傳統人士的關注視角,只是集中在重工業有面子上,然而其中同樣是因為成本控制能力的差別,產生競爭力的差距。重工業由於其生產研發的周期長,更需要穩定的經營環境;而需要資金這點,有傳統人士斷言自主合作解決不了,我估計他們沒聽過啥叫融資,不過也不奇怪,天朝過去民間融資都不合法。

這裡也可以看到,重工業正因為成本高昂,原材料消耗量大,被傳統人士斥責為扣扣搜搜沒面子所導致的對資源的節省,更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戰爭拉動技術發展,正府採購拉動需求,君主專制專制拉動經濟」,此類觀點不是馬教的專利,而是早就存在於馬教前的歐洲基督教社會,也同樣存在於東方傳統氣息濃厚如民國時代的國家主義中;實際上,是國家主義文化的共同思維方式。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當時的傳統社會,會排斥技術進步成為不得不依靠道德治國,最終任列強宰割的四不象的GDP社會。

咱們確實可以拷貝技術,然而同等技術前提下,不同的合作關係,效益也不一樣,這樣的例子還少么?

教科書宣傳,都是正府拉動重工業,然後重工業拉動民用。更有甚者有的還表達了這種觀點,戰爭推動技術進步。那歐洲無論是集權程度,還是戰爭程度,都超過美國,咋技術應用就超不過美國?

有些好學生以為「軍事投入」,「航天發展」可以拉動技術進步,還拿出希特勒德國,和冷戰美蘇做例子。這些好孩子也不去統計一下生活中的關鍵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有或許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所有的產品,有哪些是和平時期的發明?哪些是為戰爭而存的發明?比例是多少?前者是99%,還是99%,還是99.99%?出現在冷戰中的互聯網,真正發展是什麼時侯?

如果這麼嫁接因果的講辯證法,我也可以說有些學者下午茶時間創意爆發,未來的科研越來越離不開下午茶。

動不動還有扯計算機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貝瑞計算機,第一台得到應用的電子計算機才是ENIAC。而且就算沒有貝瑞計算機,文盲先聲奪人的聲稱電子計算機離不開正府也是胡扯,在此之前的重點是,如果沒有戰爭(遏制了民間融資能力),會沒有人來投資?有什麼證據能證明如此有需求的項目沒有人來投資?

馬歇爾計劃時聯邦州際高速公路就交給民間融資了100億,正常商業投資差那15萬?計算的需求多麼大不用我舉例了吧?電子計算機出現前,是不是早就已經有機械計算機,叫打孔機的,叫密碼機的,叫魚雷航道計算器的,已經生產出來了,那家公司,叫IBM,藍色巨人;是不是在20年代就是跨國巨人?它生產的打孔計算機,甚至用於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精確地統計歐洲各國的猶太人記錄!

他們愣是能哲學出來民企沒有科研。或者民企的科研就不算數。

退一步講,某些高逼格的玩意,真是先由正府牽頭,然後放給民企,沉澱到民間應用,那天朝也早該放手了吧?為啥不放手啊?你倒是沉澱啊,放開行業管制行不行?你倒是趕緊沉澱啊?

多少人仍然沒有概念,「有支付了購買力的需求就有技術進步」,有了技術進步如果不是用上去,就是「沉睡起來」,等到有需求時就喚醒。這跟基因的演化是一樣的。實際上等於說,「只有成本控制能力高的社會才能源源不斷的產生技術進步(可持續發展)」,因為只有整個社會有效益,才允許源源不斷的試錯,才能因應需求而對適用的技術發揚光大,而不會「集中力量白白浪費社會資源」。

包括看似例外的軍工,也是靠民間源源不斷的創新來哺育的。而且軍工的意義是自衛,是防止對方「你不給我錢我就跟你拼了」的情況,那更應該考慮成本上可控,才能對耗到最後。軍工同樣必須講成本。實際在生死存亡的時候更需要成本控制能力。所以仍然不是例外。戰爭實際就是喚醒了前面提到的,甚至僅僅只存在於圖紙上的技術儲備。而不是真等到打仗的時候,憑空蹦出來的。一戰二戰扔飛機大炮最有面子的那些國家,哪個沒有市場經濟積累?

想講技術由來,就必須從工業化到底是什麼講起,所以又擴展了一些。

技術的喚醒:

其實說到這已經能看出來,文藝復興後為啥技術井噴。文藝復興其實就是西方的改革開放。教會/正府對社會的管制逐漸放開,藏富於民了,大家吃飽了撐的有精力科研了,有精力去研究傳統人士不屑一顧的怎麼取得更多的效益了。

而最初為啥一下子步子邁那麼大,是因為過去壓抑得太狠了,屬於補漲。我們也類似,僅僅是有限度的打開市場,就達到了有史以來民生最好的年代。

仍然單說科研,比起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後,科研的步子也很大啊,為啥?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子,科研也一樣。不受禁錮以後,民間會自發的尋找短板。就像醫學相關的各種發明發現。要平均年齡已經很高的現在看,繼續拔高越來越難。然而那個時代,隨便研究點啥,就是拔高最短的板子的大殺器,每個板子都太低了。95分的人想考100分,和30分的人想考35分,付出的努力肯定不一樣,前者需要完善各個知識點,後者隨便比劃比劃就上去了。

所以說單看幅度,有人發出了科研是不是越來越慢,甚至技術停滯的感慨、擔憂、疑問。事實上最尖端的基礎理論領域確實出現了這種問題的苗頭:當科技發展到就算一個人只選擇一個方向,卻終其一生無法達到最前沿水平時,會發生什麼?

然而這跟技術的可持續應用,是兩碼事。可持續發展,完全不只是缺技術的問題。就像上面提到的傳統人士想都沒想過的問題,同樣的技術,不同的合作形式,成本也不一樣。

我認為這些人對科學的感覺錯了。不是說「無法到達前沿水平」這個問題,而是擔心技術由於逼格不夠,結果人類鎖死這個問題。

很多人對技術帶來的影響,是科幻式的感悟:

「任何非常先進的技術,初看都與魔法無異。」——克拉克第三定律

這些人對科技進步的理解,就是這種情節的體現。

文藝復興之後的補短板井噴階段與之前中世紀的對比,要是用這句來評價,還實至名歸。哪怕是直觀的落差,也足夠大。

然而很多人把這句感覺式的評價當成常態。技術積累必須得不停的變魔術,讓觀眾們不間斷的發出「啊!好厲害!」的驚嘆。現在是你變不出來魔術,大家都忙著吃喝玩樂,誰有功夫去驚嘆?那麼優化積累的「微調」部分統統不算數。然而這同樣只是一種感覺而已。

如今的技術積累階段,在感官上,確實跟過去補一個短板就石破天驚的劃時代不一樣了。那麼變成了什麼狀態?每一個板子都在緩緩拔高。當產生了對應大致方向的需求以後,會喚醒這種積累。乃至於用現成的要素,搭建新的木桶。

我們身邊就有個例子,智能手機。喬布斯聲稱重新定義了手機。以蘋果手機為龍頭的智能手機行業,已經迅猛發展了十年了。蘋果十年,回憶對比的文章有很多,十年來,我們因為智能手機產生的生活方式上的變化非常大,實際這個榮譽是屬於整個智能手機產業的。喬布斯固然是產品上的天才,然而他做的也只是整合,真正屬於蘋果的原創技術,很多麼?即使有原創,是從零開始研發的?探索了新的排列組合方案固然是貢獻,然而智能手機喚醒的積累,也是喬布斯一個人的貢獻?都是蘋果這一家公司推動的?

在第一代蘋果手機之前,很多技術的苗頭已經有了,其他牌子的手機已經開始使用。比如發現大家拿手機玩兒遊戲,很多手機也在手機晶元上下了點功夫;發現有人用拍照功能,13年前日本手機展上,就有500萬像素的手機,第一代蘋果才200萬像素;發郵件?黑莓手機早有了;觸摸屏?國產山寨手機都有。

這麼巴拉巴拉,好像別人早都有了吧,你蘋果有啥?如果這就叫智能手機,那早有了,大家哪個不是智能手機?

跟一個十年前的手機從業人員,聊起未來的智能手機。如果說到10年後大家能在手機上流暢上網,可以編輯很多在PC上操作的應用;銷量也遠超PC還是台式和筆記本加一塊;不需要物理鍵盤;計算速度比現在高上百倍;上百G的儲存空間;拍照功能足以滿足很多業餘愛好者;有的機型連前置攝像頭都700萬像素……

等等等等,你覺得10年前的從業人員,能信幾條?

前置攝像頭是什麼玩意?手機機能那麼高有什麼用?那得老貴了吧?得賣幾萬啊?這麼貴的玩意銷量遠超PC,能爭得過PC?凈瞎扯。

現在已經達到的技術,列出來給10年前看,能有一半相信,都少有。

這還僅僅是手機這項具體產品,對生活圈的影響更大。

如果說到10年後,很多人都告別傻瓜相機,在手機上編輯照片、視頻,隨時隨地共享;工作都在手機上完成;大家在大城市出門都不用帶錢包,帶個手機就能滿足支付功能;用手機網購同樣流暢,在類似黑色星期五那樣的購物節上移動端交易額達到1500億人民幣;手機上買外賣手機上打車手機上交水電費手機上辦理期貨開戶;衍生了無數的新行業新從業人員;家裡長輩除了建國前就出生的,都會玩兒手機了,明顯網癮和我們一樣嚴重;……

這麼大的變化,那不得有老多足以改變社會的大事?

然而確實自然而然的就達到了。更新換代自然而然的就來臨了。大家共同的圍繞著需求,自然而然的就已經達成。整個產業鏈,全世界圍繞新產品的生產供應,確實是大變樣,但我們已經融入了這種變化,你會感到很突兀么?

如果按照傳統人士「技術得成熟了」的誤區,哪怕是行業內人士,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相信十年後的今天會如此成熟。因為他們腦海中的成熟,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前提,比如在購買力沒出現的前提下,我就得看到成品,而且產業鏈得鋪開,那才算成熟。更有甚者像過去那樣,乾脆把市場打死了,把民間自主合作的途徑統統堵住了,然後問你,能辦到么?辦不到憑啥說你成熟了?就這麼把人腿給砸斷了然後怪人家不會跑步。這些很古怪的前提,就是傳統文化中合作關係固化的誤區。

他們仍然期待著變魔術式的感悟,今早晨起來突然大變樣式的變化。這種遭遇,可能只在文藝復興以後,或許會出現。實際上如今的技術變化是板塊輪漲式的。每一個板子都不可能突然拔高,那麼就統統厚積薄發,忽視了積累的過程,更忽視了拿這些已有的板子搭建新的工業體系的過程,那肯定不相信,會「突然」的一下子冒出來。

所以前面我提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才用的「可能發生」,因為首先這種區分僅僅是命名,不存在硬性指標式的衡量標準,就看媒體咋宣傳了。而平穩過渡的如今,每一個領域的儲備都愈發豐厚,越來越不太可能出現戲劇性的大跨度。

更別說自主合作中除技術以外的合作關係的變化。像是商家小販們自己列印了支付用的二維碼,這個過程有任何人下命令么?沒有。商家小販自己投入的環節有什麼高新技術?費兩張紙唄,印表機算什麼高新技術。但是大城市裡,這種傳統人士談科研的時候瞧不起的普通人的自發行動,卻讓你達成了出家門根本不用帶錢包的壯舉。根本沒有新技術,僅僅是合作關係變了。所以多次強調,技術只是合作關係的一個子集。很多人談科研的時候,是完全把這部分給扔了,等著上面下命令?

得完全準備好,完全鋪開,把包裝盒打開就能拿出來直接用,是傳統人士眼中的成熟。而如今的隨著購買力的即將啟動的板塊輪漲,才是經濟視角的成熟。換句話說,以經濟視角,在十年前智能手機就已經成熟了,每一塊,手機屏、晶元、內存、攝像頭、程序、互聯網等等等等這些板塊統統成熟了,大部分只等著被喚醒而已,所以才能持續優化得這麼快。然後喬布斯將他們拼在了一起。如果按照人的行為的優先順序,智能手機很多僅僅是玩耍的需求,基本上沒有那種「離開它就活不下去」的緊缺,都能觸發如此升級,都已經如此成熟,那麼為啥斷言需求程度更高的領域,反倒沒有積累?

還有一個暫時來看需求優先更低的例子。Alphago zero。

演算法的積累速度是遠快於硬體的,不過這個例子加上演算法的速度加成,仍然很有話題性。

如果兩年前,僅僅兩年前,有人說,一個圍棋AI演算法,完全不用人類經驗和策略,僅僅依賴於基本規則和自我對局,可以在750萬盤對局量的情況下,讓所有人類頂尖高手絕望,一定會被人罵是傻×,不懂圍棋也不懂演算法,偽科學。可現在呢?

人類社會一直沒停止積累,只不過沒給你變魔術。然而如果仍然期盼著變魔術,那麼這種人眼中的「解決問題」的工業體系,得是把過去的大部分推倒重來,就像蒸汽機到內燃機一樣大的區別,重新搭建一遍。以後確實越來越少了。

其實人類的很多技術上的更新換代,都是這種「早就準備好了」的技術進步。有學者統計,在瓦特之前,試用蒸汽作動力的發明者不下二十人,但他們都未製成較為完善的蒸汽機,並廣泛運用於生產。因為沒有市場需求,有需求沒有行政壟斷就會有供給。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的發明同樣活不下來。

dhchen:如果今天的中國舉傾國之力研究核聚變,能在多少年內把設備做到可控穩定對外發電的程度?

為啥傳統人士變魔術式的感悟,仍然有很大空間?不說外面同樣傳統謬誤,全世界傳統文化同源的問題。我們自己那確實是「很近的危機」。改革開放以前悲壯的科研,確實很類似。

注意傳統人士的陳述,大意是在市場中,或許是某種資源快用光了,然後漲價,漲得奇高,然後才尋求替代。

前面已經說了,快完了才想辦法,不是現實。實際上漲得奇高,也不是現實。他們的轉述,只是把經濟規律進行了符合傳統特色的曲解。現實是自從文藝復興以後,沒限制自主合作的領域,都是像智能手機一樣的「超前」過渡。蒸汽機的重新發明是因為什麼價格大漲?電氣的普及是因為什麼價格大漲?石油代替煤炭成為更主流的能源,是因為煤炭大漲漲得受不了了?包括四五十年代的高新技術應用,哪個是因為之前的什麼漲價到受不了了?核裂變發電基本是面子工程的間接產物,可要可不要的玩意,有了,確實有面子;沒有,也完全沒有「漲價到受不了」的影響。

然而這些好處,是自負盈虧的自主合作的前提下,才會有的。我們過去沒有這條件。

在我們的宣傳中,科研是正府拉動的么,那就拉動吧。結果我們扼殺了自主合作,「不得不」每次都看似踩著線,非常悲壯的完成了某項關於民生的科研。為啥說悲壯,有一種氛圍是,在大家都非常苦逼的前提下,因為某位學者的重大突破,大家的生活才好轉了,望眼欲穿的就等著他這個突破呢,再不突破都馬上要撐不下去了的架勢,悲壯在踩著線。這位學者太偉大了。

這也是傳統文化所理解的科研,「一個班子幾桿槍」,被寄予厚望的某位權威,在萬眾矚目之下(也有可能是所處領域是萬眾矚目,具體個人必須保密),特別有信仰的完成任務。要沒有這位人士壓陣,指定成不了。

那為啥人家自主合作程度高的經濟體,總是能預先推出去,推高的是上限,而我們總是下限?絕不是說這些學者不偉大,問題是,有必要這麼悲壯么?如果放開管制,民間早就自救了。這種貼近民生的領域,需求缺口要真是這麼大(實際打開市場就沒那麼大了),科研環境也會更好,以這些學者的大才,早就鼓搗出來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了,他們的貢獻會更大。實際上到時候從業的人才本身也會更多。然而他們「不可替代」的宣傳形象也不在了,因為沒那麼悲壯了。再加上要是這些學者在民企工作,估計傳統衛道士們壓根就不會感謝他們了。

喬布思如果是在中國,估計已經是當成超級詐騙犯給槍斃了。

這裡就是在扭曲問題的性質。這種悲壯是必然的么?

而傳統人士將這種悲壯推而廣之。聲稱市場經濟也一樣。是那回事么?

為啥強調規則是共通的,就在這裡。列舉即將成為夕陽產業仍然有新技術,並且在效益如此之差的前提下,仍然在採用,是在指出來技術的由來以及應用,絕不是等到問題出現了才從零開始的解決。

這部分的規則是共通的,同樣適合生物能的喚醒。這才是重點。

如果有人表示,你強調新技術,只在石油開採上面才算數,然而再怎麼新技術,石油儲量本身有限(是事實),仍然會枯竭,所以新技術沒用。你說新技術有用,難道石油儲量可以憑空蹦出來?這就是理解得有歧義了。

對於地球儲備來講,石油枯竭是不存在的。

對於人類開採能力來講,石油枯竭是存在的。

二者不一樣,沒異議吧?開採到一定程度,剩下的那點邊邊角角幾桶幾滴,對人類來講也沒有應用意義了。非得將二者混為一談,這是哲學學過度了。

已經理解了其中規則以後,就跟代入公式似的,自己就能演繹。然而如果沒理解,那麼單獨截取出來像是醫療、教育、糧食、食品安全、幼兒園之類的,出現社會話題,就來搜索「如何評價……」,或許每次都能讓你眼前一亮。實際分析的規則是共通的。只不過帶入了具體行業的細節。

這裡進行逆嚮應用也演化出一種抬杠技巧,不承認規則共通,每拿出一項具體產品,像是牛仔褲、口紅、保險柜、計算器、避孕套、飛機、大炮、硅膠娃娃等等等等,都能重新抬杠一遍。從頭講一遍哲學。

然而剔除細節因素對運作機理的耦合,是科學體系得以成為科學的根本技術要求,萬有引力定律若被細節質疑於「是蘋果還是雪梨,怎麼證明桔子也一定服從蘋果得出的定律」,牛頓就永遠不能歸納出「萬有引力」。

其他的屬性可以被獨立的替代:

說到這裡可以講講石油的化工屬性了。

仍然先重複一下,規則是通用的。其實如前面所說,理解以後,也就沒什麼可講的了。帶入石油這項具體產品。

有人說石油是有化工屬性的,不只是作為燃料。

然後呢?要知道屬性是可以拆開來替代的,那還有什麼問題?有些人設想的某種資源必須「完美替代石油」,也就是一種資源就繼承了石油的所有應用,恨不得石油冶煉的設備都不用換,能直接拿來用,才算替代,這是很奇怪的誤區。明明可以拆開,每個領域有不同的替代方案,這才是正常的。

那麼化工屬性,同樣可以繼續拆做具體的產品,進行替代。而不是某種原料必須完美替代所有化工應用,才算替代,這個不難理解吧?

潤滑油之類的目前就有替代,應用最廣的塑料有人說咱是沒有的。然而要知道,還有回收再利用這條途徑,這也是替代。

那麼還是上面的問題,為啥塑料回收產業,如此難以鋪開?同樣的邏輯,成本唄。目前的成本是回收不如買新的。那誰還不是買更便宜的新塑料?沒有購買力啊,塑料回收相關產業當然無法鋪開。

這時候傳統人士又可以表示,必須得完全準備好了,才算「成熟」。然後重新摳一遍細節,比如像是分揀之類的具體問題,你這種外行根本不知道有多難。

然而對於整個產業的視角來講都可以抽象成成本問題。現在所謂的沒有鋪開的難點,哪一樣不是現階段沒有購買力的問題?這種謬誤已經解釋過了。

而由於成本變動,造成的價格增加,除了價格增加,探索替代以外,同樣會調整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生活習慣,這也是替代。這是個互為反饋的過程。

簡而言之,既然塑料更貴了,我肯定會盡量少用吧?塑料袋還有多少人會用?去超市買東西,自己帶兜不可以么?所以傳統人士的基於合作關係固化的疑問,現在塑料的消耗多麼多,應用這麼廣,連手機殼都是塑料的,到時候哪裡還有塑料?就無視了這種互為反饋,既然稀缺了,那就少用唄。手機蓋如今就有金屬的、玻璃的、竹子的、陶瓷的,挑便宜的用唄。不知道環保人士眼中,竹子的算不算木頭的。不過為啥非得弔死在塑料上呢?這就是追求合作關係固化的傳統文化套入現代工業文明後產生的古怪思維。

而且再重複一遍,石油的屬性是可以拆開,分別替代的。那麼衍生結論是,石油不同屬性的替代線是不一樣的。達到150美元/桶的替代區域,或者在那之前,就觸發了能源部分的替代。如果石油原油完全不當做燃料來用(或者大大減少),同等單位的原油,能不能加工出更多的其他化工產品?石油減少往燃料方向走了之後,會更多向石化方向發展,這個很難理解?所以前面說,石油開採成本的逐漸增高,和石油必然逐漸漲價,不是一回事。

這些都不是必須有完善的下階段產品,就能做到的。當然逼格不夠,可逼格能當飯吃么?

而且每一項屬性本身也可以拆,石油的能源屬性,進行替代的,不必只有一種吧?

那麼如此幾道交叉下來,真正現階段完全沒頭緒的替代,還有什麼?就算現階段不行,在這些替代功能都運轉的前提下,是不是大大的延長了踩到最終警戒線的時間?就包括歐洲人重拾生物能,那不是替代么?瞧不起歐洲和美國的逼格,人家可持續方面短板更少,不就完了。像是電動車這種新玩具,恰恰是老百姓兜里有錢,才能更順利的推廣。

另外瞧不起的這種思想由來,同樣是源自「集中力量辦大事」,「工程方案必須越複雜才越有面子」的慣性思維。

現實中顯然沒有「必須要完美替代石油的所有屬性才算替代」的道理。那麼就算對產業相關感興趣,分析石油的具體屬性,要麼談能源屬性,要麼談化工屬性,要麼分別對應的談二者。要是非得表示:覺得能源屬性有難點,所以化工屬性替代不了;覺得化工很難,所以能源屬性替代不了。這麼來回跳是幽默。

所以說客觀規律擺在面前,我們看了以後產生什麼反應,那只是個人感受的問題。覺得有些人說不用擔心是「盲目樂觀」,你可以指責他們「邏輯沒擼順」,然而事實在這擺著,替代能源已經成熟了,你樂觀還是悲觀,它也已經成熟了。我就是悲觀,我就是不想聽,我就是不爽別人樂觀,怎麼滴,這也只是個人感受的問題。這種個人感受之爭就類似於貓粉狗粉爭論哪種寵物更可愛的問題,只是純粹的個人喜好選擇。

環保份子嘲諷經濟視角,只從可行性上探討,堅持實用主義,太不道德了,太自私自利沒有信仰了。

而經濟視角對環保份子的不屑,你支持的合作模式是什麼?你支持的方案,拋開那些個人感覺的煙幕彈,邏輯結論是什麼?真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效果?出於感受上的評價,拋出掉感受,影響結論么?

像是有些環保份子,評價如今的石油開採是殺雞取卵。然而咱們剛開始就說好的,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那麼這個雞是怎麼體現的?等幾千年、幾萬年、幾十萬年才等到它下蛋?採得不幹凈的時候受嘲諷,採得乾淨了也不行。不是說這種個人喜好好不好的問題,畢竟我們都是這麼被灌輸來的。我記得類似觀點,小學老師都有對我們提到的:我們中國有某某種資源,好比像是石棉材質很好天朝獨有,卻只拿去做石棉網,現在這個用法太可惜了。

那麼拋出掉這種感受的部分,從利益角度,確實增加了點開採量,延後了最終鎖死的時間(假如真有的話),不就完了么。

而且更深遠的選擇問題,真擔心環保,真擔心被鎖死,那你支持過環保更優異的私有制么?支持過更能提供替代並且更節儉的市場經濟么?經濟視角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向下兼容環保問題的,因為環境維護也是人類的生存成本。真操心有效利用,那就得問問,為啥統籌方式,浪費得更嚴重?

環保份子就算有支持具體方案的,他們的選擇往往是南轅北轍。傳統價值觀讓他們熱衷於增加自己家鄉的公有製成分。就光「消費是消耗」這條他們就躲不開。

更何況多少人只是宣洩情緒,我也沒想過謀事在人,去支持什麼,我就是不爽,就是悲觀,我願意。如果真想行動,去支持某種方案,那麼評估方案是否有效,後果如何,效益如何,不還是經濟問題么?

就這種態度,經濟視角不調侃環保份子?明明我們的選擇已經兼顧了環保,你們不幹,回頭還倒打一耙?

細究起來,經濟視角對石油的態度,絕不是起來High。給的結論是,盡量少管,如果擔心有啥風吹草動的突發情況,那麼本著危機管理原則,建立一些儲備對衝風險就完了。補貼方式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這樣成本最低,負面效果也最小。

結果這種「盡量少管」就被理解成那大家不管不顧隨便用唄。這完全不一樣,現在干預太多了,花的稅收更多不說,直接砸在石油產業上的補貼,也有惡果。

一種情況是,壓低了價格。補貼(稅收)+產品/服務出廠價格,是實際支付的成本,然而消費者只看出廠價,結果卻認為很便宜。這種「很便宜」我們周邊就不少,生活中一點都不陌生。那大家肯定更加不會省著用了。這種擾亂判斷,恰恰是經濟視角所反對的,卻被倒打一耙的聲稱,經濟視角是隨便揮霍?

而因為這種看似壓低,其實是延後了替代的發生。因為市場中的新能源、塑料回收等等這些替代,是跟石油的出廠價競爭的。結果不但消耗了更多的石油,而且延後了替代。然後咋辦?繼續政策補貼新能源、塑料回收?

這是經濟學視角的嘲諷,你們成天幫倒忙,還在那較勁。

能走多遠:

說到這吧,可能有人最後有疑問,拋出掉喜好,講講具體的邏輯,人類會不會因為石油用完而被鎖死在地球上。

科學不是拿來算命的,只看匹配不配。能走多遠,確實是算命的問題。所以說這個問題改成,怎樣的前提,人類才能走得更遠,我認為才有意義。

人類飛出地球,人類成為跨星球的物種,甚至走得更遠。拋出掉具體採用什麼技術的細節(我們確實不知道),在合作模式上,需要什麼約束條件?那必然是成本控制能力極強。因為星際旅行的成本太高太高了。

有人有疑問,你們人類的科研是不是總這麼「快速」,這種慣性思維是否可取?當然不可取,因為這種「快速」,是文藝復興以後才出現的,而文藝復興之後人權解放、私有製成分增加的條件,並不是自然屬性。民粹洶湧,這才是自然屬性。

這個宇宙是偏向死寂的,自然熵增的。無序才是常態。無序終將吞噬有序。墒減的秩序真是奇蹟,所以生命的誕生被一些學者形容為自然墒減的奇蹟。而生命能持續進化成高等生命,乃至進化出智慧屬性,堪稱奇蹟中的奇蹟。智慧這項屬性在很長的時間裡,並沒有體現出優勢,然而人類確實覺醒了。但這並不是一勞永逸的,高等生命因為需要對抗更多的無序,積累更多的墒減才能持續,必然更早滅亡;生命或許最終也會泯滅。

「更高等=進化時間更長久」,這是對進化論的錯誤解讀。任何確定的生存容器(如地球)的先來者,必定是低等生物;而最後倖存的直到最後滅絕的,也必定是最低等生物。所謂高等動物之高等,不在於它們「弱肉強食」的優勝;而在於它們的「逃,離」能力更強;因此可以到達低等動物無法逃達的「新棲息地」。

如果傳統道德棍子宣揚的進化論曲解(達爾文主義,跟現實中的進化論一丁點關係都沒有)是正確的,那麼「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結果,今天統治地球的就不是人類,而是尖牙利爪的肉食猛獸。

同樣的道理,在智慧已經覺醒了以後,智慧生命的社會合作模式,無序也是常態,像文藝復興這種情況,才是奇蹟。傳統文化會以各種確實新鮮的外衣(比如採用新技術可以解決社會問題),仍然在維持著復古的理想,進行著理論創新,去謀求符合傳統美德的共產天堂。人類完全可能退回去。無序的社會模式,必然比有序要長壽。

像是有人指出,未來可能發生的大事裡面,非洲的人口大規模死亡,就是一種可能性。因為非洲的很多地區,連民族社會都沒成型,非常的原始無序的狀態。然而得益於現代社會國際市場的有序,沾光了,導致它根本沒有市場基礎上,它的合作關係根本供養不了這麼多人的基礎上,憑空繁衍了太多的人口。

這裡也體現了生物常識,低等生物,由於繁衍的成活率太低,所以通過增加繁衍數量,來維持種群。這同樣是刻在本能裡面的,所以發達國家的少生育,並不是自然屬性。人在生存環境極其艱苦,兒童夭折率很高,無法計算人生成本的前提下,同樣會傾向於多生,這種自然原始的方式。

非洲因為這種畸形的有序,一直維持著多生的原始本能,死亡率卻下降了。那麼國際市場因為什麼原因,不在了呢?他們自己是沒有自主合作的。完全沒有商業環境的。不是說糧食必須得自給的問題,而是他們壓根沒有內生的經濟要素,就像前面說的問題,任何的產業調整,壓根沒有購買力。如果他們仍然無序,靠什麼活?

所以說我們所講解的這種產業升級的能力,堪稱是宇宙中奇蹟中的奇蹟中的奇蹟的產物。市場經濟中的恩澤屬於全人類,前提是你得接受市場。生物能已經成熟,石油枯竭以後,當然可以平穩過渡,或者枯竭以前就過渡了。然而這個有序的前提不能變,要不然自然不會獲得這種好處。重點根本不在技術上。技術只是作為結果的恩澤之一。如果這個合作前提條件沒有了,那麼哪怕技術是現成的,也沒有用。煤轉油技術,二戰德國就開始用了,他們很富足么?很多人對所謂可控核聚變的嚮往,也只不過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思想作祟,喜歡其中的面子,而忘了就算成功了,成本原理仍然存在,商業化呢?他們以為正府集中力量下金蛋,就可以無中生有了而已。然而現實是,同等技術,不同的合作關係來使用,結果也截然不同。這是改變不了的。

未來能走多遠,絕不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問題,人類實際的合作方式導致的成本控制能力上的優劣,影響太大。

那麼如果真有這種擔憂,自己該選擇什麼呢?


從技術上說,隨著勘探和開發的工具和手段越來越多,以前不曾被發現的油氣資源被探明,例如隱蔽油氣藏。以前很難開採出來的油氣資源被抽出,如頁岩氣,天然水化合物等。

從科學上說,油氣的來源目前還並不完全明確,導致對油氣資源量的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科學家對石油地質理論認識的逐漸深入,油氣勘探和開發的新領域一直在被拓寬和延伸。

從政治和經濟的方面來談,石油資源是一種特殊資源,美國用它來實行石油美元戰略,控制全球的金融版圖,獲取真金白銀的利益。俄羅斯利用石油實現強國夢想。石油公司僱傭學者鼓吹石油峰值理論來抬高油價。陰謀論者認為全球石油資源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石油峰值論只不過是商人們的謊言,是美國為了維持石油美元政策精心布置的局。

石油到底會不會枯竭,這個問題就像小時候一直在想宇宙有沒有邊界一樣,這個問題始終無解。或許有解,但我輩肯定沒機會看到。


事實上,五十年前就這麼說了。有關的數據統計只是已發現的石油礦和已知的石油儲量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大部分建在沿海?對外發生戰爭會不會首先遭受攻擊?

TAG:石油 | 期貨市場 | 能源安全 | 大宗商品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