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茶具的演變如何?

中國古代(從有飲茶的記錄開始到清朝末年)的茶具演變如何?這樣的演變與茶葉的處理方法和飲用方式是否有關?


我外行不懂茶,既然幾個朋友邀請了,就從瓷器的角度謅幾句。

前不久有個客戶來我店聊天,我正要倒茶,他說且慢,從包里摸出個錦盒,從盒裡捧出個小杯,說我用這個,宋朝的!

好吧,我記不住是第幾次見到這種局了。就像第一百次看到魔術師從帽子里拎出兔子,你不會再感到驚奇,剩下的只有厭倦和悲傷,深深地悲傷。

明明如月,何時可綴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打眼一瞄就知道那杯是新的,做得忒舊,過猶不及。而且底足太低,是石膏注漿坯。最離譜的是,杯的直徑大概六厘米,竟然好意思說宋朝的。

這句是乾貨:唐宋之杯盞,直徑都在十厘米以上。

要知道茶文化在歷史上一直依附於酒文化,茶雖通幽,但酒能通神啊。所以茶杯向來受酒杯的影響,甚至是用酒杯替代的。

宋建窯天目盞,直徑十二厘米。

宋吉州窯木葉盞,直徑十三厘米。

飲酒器好多種,觚、觶、角、爵之類,都是王公貴胄用的。漢以後民間飲酒一直用大碗,或者叫盞。因為那時酒的度數低,只有十幾度,所以酒杯都做的比現在大。武松喝了十八碗還能打虎,就是因為度數低,換二鍋頭他早廢了(其實水滸里寫的生活場景是明朝)。

這是元代的鬥茶圖,可見那時的茶盞直徑都在十厘米左右。宋元流行鬥茶,比誰碗中的茶沫多,留存時間長,這也需要大杯,小的看不清。

還有一點,要襯托茶沫的白色,就要用黑色碗。所以建窯和吉州窯的黑瓷碗特別流行,而且發展出了許多花色,玳瑁、油滴、兔毫等等。

然後到了明代,發生了一個重要事件,白酒蒸餾技術的普及。

白酒從過去十幾度,猛增到五十度左右。再用過去的大碗,一個人喝不了一碗酒,所謂器盡其用,工匠才開始做小杯。

明永樂壓手杯,直徑七厘米。

明成化雞缸杯,直徑八厘米。這兩種杯都是皇帝用的,說明這個尺寸的杯已經打入上流社會。

不要小看直徑減了兩三厘米,容量要差四五倍。然後小酒杯演化成了小杯茶,這個因果關係有點跳躍,但確實是這樣的:因為明代白酒度數高了,人們才開始用小杯喝茶。

還有另一個原因(也許是結果),人們不玩鬥茶了,不再需要闊口的大盞,結果燒黑釉的建窯系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白釉彩繪見長的景德鎮窯。

現代的泡茶方式,是明代的一個親王最早推崇起來的,叫朱什麼忘了。當年魯達一進茶館,茶博士就問:提轄吃個什麼茶?魯達說:吃個泡茶。這說明兩件事:一,明代泡茶法和煎茶法是共存的。二,泡茶在當時是粗獷的飲茶方式,符合魯智深生猛的性格。

書里寫梁山好漢下館子,都是「先切二斤牛肉,打二角酒」。現在看來稀鬆平常,其實那時吃牛肉是犯法的,這麼寫就是為了襯托他們生猛的性格。呃,這段和茶沒關係。

那麼茶泡在哪裡呢?明代又出現了泡茶的器皿,紫砂壺。注意紫砂是第一種專門為泡茶而設計的壺,此前的壺都是喝酒用的。

這是吳經提梁,最早有年代可考的紫砂壺,從明朝吳經太監墓里挖出來的。這個壺高十七厘米,今天看來絕對是龐然大物了。到了清代時,陳曼生設計了許多紫砂壺,就是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他把紫砂壺縮小到八厘米左右,而且加了詩文刻字。

曼生井欄壺,銘文超美:汲井匪深,擎瓶匪小。式飲庶幾,永以為好。從陳曼生開始,紫砂發展為有情懷的茶器。

還有另一種喝法,直接泡在杯里,用蓋碗。蓋碗的前身是托盞,又叫托子,五代時一個公主,喝湯怕燙手,用碟托著碗,托盞就是這麼來的。後來加了個蓋,專門泡茶用,過去官府里說「端茶送客」,就是端蓋碗。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孫大總統主持國會時,幾百人,幾百個蓋碗,添水時亂作一團。就訂了一批有蓋的大馬克杯,叫中山杯,就在現代各式辦公杯的前身了。其實瓷器國在明清時就生產馬克杯,都是出口歐洲的,中國人從來不用。

四九年以後,辦公杯繼續生產,為了同萬惡的舊社會劃清界限,給中山杯的直身筒加了曲線,成了收足,叫解放杯。下面這個就是著名的7501瓷中的茶杯,水點梅花。從秦始皇燒兵馬俑開始,二千多年,中國歷代官窯,成瓷無數,這套7501是最丑的。

放一張好看的茶杯做結束,有詩為證:雙魚過眼追宋跡,生一窯前撫餘溫。霽紅堪惹夢中夢,影青難鑒身外身。三載經營娛俗眼,五蘊疏慵忘美人。天雨駐車雲和驛,南山黃花落紛紛。



這個問題應該可以寫本書了

簡單來說,雖然說茶具的發展和對於茶葉的利用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是,個人認為,中國茶具的演變,還與另外兩個因素有關:

其一,茶具的發展和當時的技術水平息息相關,比如瓷器燒造水平的提升,可以直接的放映在各個時期的茶具上,而青花瓷茶具的出現,則依賴於白瓷燒造技術的成熟、釉下彩技術的出現以及最重要的含鈷釉料的使用,因此,可以說自隋唐以來,茶具的材質和器型都是當時工藝水平的體現

其二,茶具的發展同樣也和各個歷史時期的審美觀點有著緊密的聯繫,畢竟在中國,自唐朝以後,喝茶這一行為,無論是在廟堂之高還是在江湖之遠,都被文人雅士所推崇,而掌握著審美話語權的這些人,不可能不將自己的審美觀點附加在這些器具上。因此,這些人手中茶具並不僅僅只是一件實用器,更是一件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

因此,可以說茶具演變的歷史,是由功能需求為引導,結合各個歷史時期的技術水平與審美觀點,共同推進的

下面簡單梳理一下各個歷史時期的茶具,由於中國各地風俗各異,這裡只選擇那些相對有代表性的物品

一、兩漢時期

中國關於茶的最早記載,目前認為是王褒寫於西漢時期的《僮約》,雖然這是一篇帶有戲謔色彩的文章,但也可從中一窺當時人們的生活現狀,而其中被認為提到茶的有兩處,分別是

築肉臛芋,膾魚炰鱉,烹荼盡具,已而蓋藏

……

牽犬販鵝,武陽買荼

前者說的是做飯,後者說的是採購,不過關於前者所提到的」荼「是不是就是茶,現在的研究還存疑,因為和前面提到的肉、芋、魚、鱉聯繫起來的話,將這裡的」荼「當做一種食物解(苦菜)更為合理一些。

關於」武陽買荼「的爭議不大,因為如果只是買菜的話,不用特意跑到武陽去。

基本上中國相對可靠的,關於茶的明確記載,就只能追溯到這裡了,而兩漢時期,關於茶的記載,也僅止於此。可以說是相當的模糊,至於茶具,更是稀少。所以這一時期的茶具,其實沒什麼可說的

不過轉折出現在1990年

這一年從湖州出土了一件東漢晚期的青瓷罍

東漢末至三國青瓷印紋四系茶字罍

在這個青瓷罍出土之前,基本上認為兩漢時期即使有茶具,也是與酒具通用的器具,而發現這個之後,基本上可以認定,在東漢晚期,中國已經有專用的茶具出現了。

至於這個青瓷罍的用處,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儲茶,一種認為是痷茶(就是泡茶),支持前者的證據是這東西無流,也就是不方便往外倒,所以應該不是裝液體的,而支持後者的證據是,內層有釉,由於在兩漢時期,施釉的工藝還不成熟,大多數器物還是以刷釉的方式上釉,而這種器型的內部上釉又比較困難,因此如果沒有需求的話,裡面用不著上釉,之所以上釉就是為了儲存液體。不過不管這個青瓷罍的作用為何,將其認定為目前中國所發現的,最早的專屬茶具,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在這一時期,關於茶的文字記載逐漸多了起來,比如《吳志·韋曜傳》中記載

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

然而不幸的是,在這一時期,並沒有類似於前面提到的茶字青瓷罍那樣的,能明確認定為茶具的物品出土。如上文所述,孫皓將韋曜應該裝酒的容器中換成茶,也可以認為在當時,其實茶具和酒具是通用的。

雖然有人認為雞首壺這類物品可以作為茶具使用,但也缺乏實際的證據支持,大多數還是認為它是一種酒具

圖片來自神態各異的婺州窯青瓷雞首壺,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一時期發展出來的另一件物品,被認為和茶有著更大的關係,就是有泉在回答中提到的托盞,雖然在故宮博物院的網站在南朝青瓷托盞的介紹中寫到

茶煮好後盛入盞中,荼盞放在托盤上,不致燙手。

但如果想要將托盞定義為專用的茶具,還缺乏更加直接的證據。這主要是因為在這一時期,雖然飲茶的風氣在南朝已經比較普遍,但飲茶並沒有一套固定的程序,也沒有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而只是作為」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一項出現在一些人的生活中,比如在《茶經 七之事》中記載,西晉劉琨在《與兄子南兗州刺史演書》中記載

前得安州乾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憒悶,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將茶與乾薑、黃芩等中藥並列,並且說需要茶來解體中憒悶,由此可見魏晉在這一時期,飲茶還沒有從藥用中完全擺脫出來,更沒有形成獨立的茶文化。

在這一前提下,飲茶所用的器具,自然就缺乏相應的辨識特點。就像很少有人會在吃飯的飯碗上作出什麼特殊的標記一樣,這時的茶具,還依然是一種實用器,在大多數情況下,恐怕依然是和酒器、食器混用的。

比如這個南朝青瓷五盅盤,就被認為既可以做酒器,也可以做茶器

圖片來自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陳列》之三國兩晉南北朝上篇而且,當時飲茶這一行為,基本只是集中在南朝(茶葉產區),由於南北朝對立,大多數彪悍的北方人並不認可茶。所以才會有」酪奴「之稱

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謂肅曰:卿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魚羹,茗飲何如酪漿?肅對曰:羊者是陸產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常云: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唯茗不中,與酪作奴。

兩漢到魏晉南北朝,大致可以認為是中國利用茶的起始時期,而這一時期,恰好也是青瓷燒造技術日趨成熟的階段,是以,在這一階段,無論是可以證實的獨立的茶具,還是與食器、酒器共用的茶具,許多都是青瓷製品。

三、隋唐時期

隨著隋朝滅陳,終於結束了中原大地上的分割動蕩,統一的中央政權,同樣也帶來了文化上的融合,原本只在南方流行的茶,也逐漸得到了北方人的認可。

不過,作為一個短命的過渡政權,在茶葉、茶具的歷史上,隋註定難以佔到重要的地位,雖然標題寫的是隋唐,但這裡要說的,其實主要就是唐。

圖片來自中國茶葉博物館

這件在長沙出土的青釉褐彩圓形斂口碗,由於在碗底有「荼埦」兩字,可以認定是專用的茶器,而類似的器物還有1998年從「黑石號」沉船中打撈上來的青釉褐綠彩「荼盞子」瓷碗

這兩件唐代長沙窯的茶碗,前者口徑13.5cm,高4cm,後者口徑20cm,高6cm,由這兩件器物來看,唐代茶盞和茶碗之間雖然器型上有所區別,但是其實容積相差不多,在使用上,個人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而且這個大小其實是比較符合《茶經》中關於煎茶的描述的。

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

唐代一升約合現在600ml左右,600ml分3-5碗,就是每碗120-200ml左右,放在月350ml左右的茶碗中,大概占容積的1/2左右,體現在水位上,應該就是差不多2/3左右了,正好是適合飲用的容量。不知道現在說的「茶倒七分」是不是也是於來自於唐代時候的遺風。

陸羽在《茶經 四之器》中就茶碗的優劣曾經寫到

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

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在唐代的茶器中,最普遍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越瓷和邢瓷

邢瓷以白瓷為主,越瓷以青瓷為主,而白瓷在當時不被陸羽所喜,其中除了難以映襯茶湯顏色之外,也許和當時白瓷的燒制技術不如青瓷成熟也有關係。畢竟青瓷是從兩漢時期就開始燒制,而白瓷則要到隋朝才真正燒製成功(北齊、北周時期的白瓷仍然有青瓷的痕迹),技術的成熟程度不如青瓷也是正常。試想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秘色瓷和下面這個圖中的白瓷比,孰優孰劣,應該不難判斷吧。

圖片出自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秘色瓷的圖片故宮博物院的網站上有,不過應該是版權問題,圖片不允許外鏈和下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看一下秘色瓷碗

不過說真的,圖片上看真的和現場看差很多,有機會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除了茶碗之外,唐代所需的茶器還有許多,而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煎茶所需的茶釜了

現在茶城裡有許多賣鐵壺的,其中少數幾家賣的還是某某堂的日本鐵壺,也的確有消費者喜歡這東西,但是其實鐵壺從來也不是傳統茶道中的正式用品,不論是在中國還是日本,不論是唐朝還是宋朝。

日本傳統茶道發端於唐代的煎茶法,其中證據之一就是現在仍然在使用茶釜燒水,只不過不再將茶末放入釜中煎煮而已。出名的平蜘蛛釜雖然原物已經隨著松久永秀從世間消失,但中國出土的文物,大致還是能看出茶釜的樣子

圖片來自中國茶葉博物館,看上去覺得有點挫,和想像中的平蜘蛛差的實在是有點遠,而且這個茶釜有點小,高5.8厘米 口徑18.3厘米 底徑8.6厘米,和前面那個茶盞差不多大,應該是煮不了600ml水,估計自己用著玩玩還行,到正式場合,用它來煎茶,恐怕夠嗆。

下面還是換個風格看看

圖片出自碾羅銚煎麴塵花(上)——鎮江出土唐宋茶器鑒賞

器高10cm,口徑25.6cm,以這個體積來估計的話,如果用上面提到的那個茶碗來換算的話,大概正好是3-5碗水的樣子。

不過說實話,我一點也沒覺得這東西有什麼「侈麗」可言,從圖片上看著,就像是個鋼盔倒過來的樣子……

陸羽在《茶經 四之器 》中關於茶釜曾經寫道

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但涉於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恆而卒歸於鐵也。

很顯然,以金銀所打造的茶器,並不符合陸羽當初對於茶的定位,因此,雖然以銀做茶釜,雖然在功用上得到了陸羽的肯定,但只是因為「侈麗」,而被陸羽認為並不如鐵釜。

不過很顯然,陸羽心中茶的精神,並沒有影響唐代君王們的審美情趣,否則,當1987年打開法門寺地宮時候,發現的就不會是那些「侈麗」的金銀茶器了。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器足夠有名了,即使大家沒去看過實物,網上也很容易能搜到圖片,我就不貼了。

《茶經 四之器》中記載的茶器還有許多,不過我個人覺得重要的就是這兩種,雖然說還有風爐一項記載的比較相信,但我覺得爐子什麼時候都會用,作用也都是燒水,樣子即使變化再多,功能還是一致的,所以這裡就不說了,最後只再說一種在《茶經》中沒有寫的,就是當時所用的茶瓶,這個東西可以視為現在茶壺的雛形

在唐代,茶瓶有兩種,一種是作為茶壺使用,也就是陸羽在《茶經 六之飲》中所說的中的瓶缶

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

這時的茶瓶,作用就和茶壺一樣,不過一般都是在初唐時期使用,也就是陸羽還沒開始批判這種方法的時候,不過這種茶瓶大多數是和當時的酒注混用(前面提到的隋朝的雞首壺),未必就是專門的茶器。

不過到了晚唐時期,點茶法的雛形開始形成,也就相應的出現了適應於點茶法的茶具,其器型也還是如當時的酒注一樣,只是已經有部分茶瓶從酒注中獨立了出來

圖片出自注子的起源及演變

上面兩件是從河北臨城出土的白釉茶器,就是晚唐時期比較典型的造型,這套器物雖然在造型上和典型的宋代茶器還有區別,但就配置來說,基本上已經擺脫了陸羽時代煎茶法對於器物的要求,只是這時注子的流還依然是沿用當時類似酒注的短流形式,這種形式其實對於出湯是不太有利的,因此,可以看到,隨著時間逐漸的推移,出土的茶注的流會變得越來越細長,最終演化成為兩宋時期典型的湯瓶樣式。先寫到這裡,這東西真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等慢慢再更新後面的


1,唐代,煎茶 有點類似於今天擂茶,會加一些食材混在一起吃。至陸羽後開始特別提倡清飲。典型茶具,就是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套裝。版權考慮,請自行百度。

2,宋代,點茶 有點類似於今天的日本抹茶,比唐代煎茶精緻的多,工藝也進步很多。蒸青,茶餅狀。研磨、過篩、然後在茶碗里用茶筅(可以理解成竹刷子)打成白綠色懸濁液,以泡沫豐富、持久為上(也就是說氨基酸等含量高)典型茶具參考南宋的《茶具圖贊》,網上可以找到古籍影印本。茶碗最典型的是黑釉天目盞(襯托白色茶湯泡沫),日本收藏的宋代曜變天目就是最著名的一隻。

3,明代,朱元璋認為龍團鳳餅等過於奢靡,增加農民負擔,故下旨改散茶,撮泡法。跟今天泡茶基本一樣了。制茶法也發生改變。天目盞和茶筅之類宋點茶的茶具當然都不用了,改用茶壺泡茶。正德嘉靖年間紫砂壺開始出現並因良好的性能而風靡。

4,明末清初,烏龍茶、紅茶(正山小種為鼻祖)等不同的工藝品種出現,六大茶系逐漸形成並完善。具體出現的時間點可能有爭議。泡茶法上,功夫茶泡法出現,典型是特別講究,投茶量大,出湯快,茶壺小而薄。一般來講,早起紫砂壺都是比較大,適合泡綠茶,而功夫茶這種喝法,適合烏龍茶,要求高香,故出湯要快(慢了容易有悶熟味),水溫要高(高溫逼香),茶水比要大。

按印象說的,沒仔細查書。供參考。


從盞,到壺,到碗,到杯;從不發酵茶,到發酵茶


謝邀 @江雨瀟。

說起中國古代茶具的表演,這與中國古代茶葉的發展息息相關。畢竟茶具終究是為了茶葉而服務的,以下試分析以下子舟的觀點,如有不當,還請指教,感謝。

題主的問題描述是:中國古代(從有飲茶的記錄開始到清朝末年)的茶具演變如何?

那我就從有飲茶的記錄開始說起好了。

我國最早關於飲茶的記錄,應該是西漢王褒《僮約》中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晏子春秋》記載有晏之飯食「茗菜而已」,表明春秋時差已經作為菜肴湯料。

漢武帝時期,便有武夷山的茶被朝廷納為貢品的記錄。

(漢武帝)曰:吾久飫其名,但未知其實爾,我其試哉。「

當時就想用那時的煮烹之法來煮茶— — 用火烤一下、搗碎、碾末、篩一下、拿來煮著吃。

那當時的茶具大概是怎麼樣的呢?

加工好的茶,放這個裡面煮,加點青菜蘿蔔然後一鍋端。

————————————————————————————————————————

這種情況直到了晉唐之時,也並沒有很大的改變。

而到了唐朝盛世,茶事大盛,也大大的豐富了茶具的多樣化。

陸羽《茶經》裡面的《茶之具》明確記載了許多種煮茶、煎茶的用具。由於方法還是差不多,所以就不放圖了,感興趣的知友可根據其中的記載一一百度之。

煮茶法在唐代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和完善,於是進而演變成宋代的點茶法。

那宋代時的點茶法是怎麼樣的,大概就是這樣:

茶磚或茶餅拿來先用火烤一下,然後再敲碎了碾成茶末子,然後用篩子(茶羅)將茶末曬細。點茶之前還要先將茶盞在火上先烤一下。然後就開始點茶了:先用茶則舀一點放在茶盞裡面,然後從水壺(執壺)裡面倒出一點水,攪拌均勻。再倒水,用茶筅反覆擊打,使裡面的茶湯產生泡沫,然後再加點水,就可以喝了。

(PS:日本那邊的泡茶方法,就是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來的。)

那使用到的茶具是怎麼樣的呢?

茶碾:

茶羅:

茶則:

執壺:

茶筅:

當然,最經典的是以下這個,也是這幾年莫名其妙就流行起來的:茶盞。當時以建盞為主,所以我就放建盞了。

——————————————————————————————————————————

而元朝的時候,當朝政府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他們不讓民間鬥茶,自己卻斗的熱火朝天。再加上元朝立朝時間短,茶泡法沒啥大的發展,但是由於對經濟、技術比較重視,像陶瓷啊這些的製作都得到了比較大的發展,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東西,就是以下這個:

元青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明朝以後,撮泡法出現了,基本就跟我們現在泡茶是差不多了。茶泡法更加自由,所以衍生出來了許多新的茶具,像著名的孟臣壺、若琛杯就是。

若要細說,基本就是蓋碗、品茗杯、聞香杯、而執壺的作用已經跟我們現在的燒水壺差不多了。還有就是紫砂壺了。

執壺、蓋碗、品茗杯、紫砂壺就不放圖片了,放個聞香杯:

好的,結束。

感謝閱讀。

可能有些許遺漏,還請知友與評論區留言交流。


以下內容未經考證哈,試著回答下。

從神農嘗百草起,茶就成了一項重要的生活物品,初期起源,沒有什麼資料記載,推測呢夏商周那會估計茶器和飲食器,餐具是通用的,也就是當時青銅質的鼎、陶質的缽等容器。進入春秋戰國後,茶除了被用作羹飲之外,也被當作菜蔬食用,茶具也仍然與餐具、酒具通用。

到了秦漢時期,茶器應該就慢慢的從餐具,酒器中脫離出來,走上了獨立之路。西漢王褒在《僮約》中提到「烹茶盡具」 ,可為佐證。馬王堆漢墓所出土的裝茶用的茶箱,也證實了這一時期的茶具已經從餐飲器皿中獨立出來。茶具種類既有貯存茶的箱、罐,也有烹茶所用的鼎、釜、壺、瓶,飲茶所用的盂、杯、碗,盛茶的勺等。

到了魏晉南北朝,茶具開始多樣化,陶器,瓷器大規模使用,茶葉形制也產生了變化,開始出現餅茶,所以就發明了許多新的茶器,比如研磨。

隋唐時期,飲茶開始成為一種文化潮流,茶文化蓬勃發展,出現了茶聖陸羽。茶具也進一步發展, 陸羽在《茶經》中,介紹了風爐、筥、紙囊、碾、拂末、籮、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夾、具列、都籃等材質不同、功能各異的24種飲茶用具,使茶具成為飲茶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這些記載的器具,有些至今也不知道用途。

宋代,飲茶方式出現變化,點茶法出現,茶器有相應的變化,比如茶盞,顏色就注重兔毫色,天目盞。以及五大名窯,青瓷。形制基本固定,就是茶壺配茶碗。

之後就是明清,人們飲茶是泡茶法,這個階段,茶具和現代的茶具形制差別已經不大,紫砂壺開始登上歷史舞台。茶具開始變得精緻,也不用茶碗改用茶杯。蓋碗也開始流行。


自唐宋至今,歷朝歷代,茶器都有比較大的變化。拿我們較為熟悉的唐宋而言,很多人覺得唐宋兩朝喝茶的方式差不多,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雖然唐宋貴族階層喝的都是「末茶」。

所以,茶器的演化大概分為三類:

一類是在演化過程中逐漸消失了的:比如唐代的「鍑」、唐宋通行的茶碾、茶羅等。

第二類是原本不存在,後來在演化過程中成為茶器家族新成員的:比如紫砂壺。紫砂壺一直到明代晚期才成為貴族階層廣為接受的茶器。再比如我們現在的「公道杯」,是一個出湯後均勻茶湯的器具,出現的歷史還不到半個世紀。

第三類是在演化過程中一直存在,但形態發生了某些變化的:比如宋代點茶時用的「湯瓶」,作用大概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暖瓶、電熱壺,就是一個儲存、傾注熱水的器具。湯瓶長頸、鼓腹、細彎流,形態曼妙動人,器型很美,材質有金、銀、銅、鐵、瓷、石等。但是由於湯瓶本身並不宜直接煮水,所以到了明代以後,就被既可以煮水又可以注水的「砂銚」取代了。紫砂在出現的初期,和砂銚的功用類似,也是作為煮水器之用,而非泡茶器。

再比如,茶碗(茶杯)在明代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轉變,就是由碗形向杯形的轉變,容量也由大變小。這一點, @有泉 說的很詳細準確。

此處配幾張圖(說明:我個人不太習慣在博物館拍照,也不喜歡引用網路圖片,所以配圖中的物品都是當代仿古作品,形似九分,神似就不好說了)

仿宋金時期北方窯口油滴天目大盞

仿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雞心小杯

仿清中晚期「若深」杯,底款:若深珍藏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明代泡茶法流行於上層社會以來,用於飲茶的小杯,原本多是酒杯。比如,我們很熟悉的永樂壓手杯、成化雞缸杯、康熙十二花神杯,其原本都是酒杯。當年皇帝們是否用過這些杯子喝茶不得而知,但總體上講,明代以後專門用於喝杯的小杯,並不多見。在清代中期,出現了一種小杯,底款有「若深」二字,所以稱之為若深杯,是比較明確的茶杯。


在早期的時候茶主要是用來食用以及當做藥用的,所以在早期階段可以說是沒有獨立的茶具的,只有當茶成為真正的飲料之後才可能有專門的茶具出現。文獻中最早提到茶具的是王褒《僮約》中的「烹荼盡具」一句,一般解釋為「煮茶和清洗茶具」。但是此「具」到底是什麼質地和形狀,不得而知。目前能夠確定與茶具有關的最早的考古實物是1990 年在浙江湖州一座東漢晚期墓葬出土的一件通高33. 5 厘米,上面寫有一個「荼」字的青瓷瓮。一般認為這只是貯茶的「茶罐」,還不是飲茶用的茶具。但也有人認為它就是盛茶湯的器皿。據陶潛《搜神後記》載:「桓宣武時,有一督將??更能飲復茗,必一斛二斗乃飽,才減升合,便以為不足。」這裡是飲茶無疑,但這裡提及的「斛」「斗」「升」「合」都是當時酒器的容量或名稱,因而可以推測當時很可能是借用酒器來喝茶的。而茶具什麼時候從酒器中分離出來迄今尚無定論,但至遲到唐代時已有了專門的茶具。

唐代,尤其是陸羽的《茶經》問世之前人們的飲茶方式通常是煮茶,它的大概步驟是這樣的:1.拿茶葉(主要是餅茶)。2.把茶葉掰碎然後拿到火上去烤,烤到茶葉幹了,紅了之後磨碎倒進瓷瓶里。3.燒水,在水開之前往鍋里加入蔥、姜、大棗、橘皮、鹽等各色神奇佐料。4.水開後,把茶末倒進水裡,跟佐料一起煮,名曰「茗粥」。而到了陸羽的時候,他提倡茶的原味,因此改良後的煎茶道(更講究茶自身的風味,也更講究技巧)流行開來,煮茗粥的方法逐漸被取代,到了現在還能一窺它的面貌的可能就是擂茶了。陸羽的煎茶道對茶具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在《茶經·四之器》介紹了風爐、笤、炭撾、火?、鍑、交床、竹夾、紙囊、碾、羅合、則、拂末、水方、漉水囊、瓢、熟盂、鹺簋、揭、碗、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整套茶具。但器是死的人是活的,陸羽也在《茶經》中指出可以根據飲茶時的情況酌情增減,不一定每次都要帶齊全套茶具,事實上普通人家也很難湊足這整套的器具。另外,民間的茶具以瓷器為主而宮廷的茶具的材質要豐富得多,金銀、水晶、瑪瑙都可以成為茶具的用料。

到了宋代盛行點茶(不再直接將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沖點碗中的茶),程序比唐朝要簡略也不用放鹽所以一些燒水器具以及鹺簋也就不列入茶具之列了。蔡襄在《茶錄》中提到的有茶籠、茶碾、茶羅、茶盞、茶筅、湯瓶共六種;趙佶的《大觀茶論》提到的有茶羅、茶碾、茶瓶、茶盞、茶筅、茶杓共六種。宋代還流行鬥茶,鬥茶以茶盞中浮起的白色泡沫多且久為勝因此便於觀察的黑色茶盞——黑釉盞就受到了鬥茶者的歡迎。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令把團茶改散茶,「惟令采芽茶以進」。又明以前對茶的殺青方法主要採用的是蒸青,但蒸青的澀味難除,後來人們就發明了炒青技術以克服此項難題。因此自朱元璋改革後點茶法逐漸沒落,泡茶法興起。人們也把對煎茶、點茶的一系列儀式的興趣轉移到了茶盞之上,茶碗變成茶杯,茶盞、茶壺的製作更加精美。陶制的紫砂壺因不易燙手、不易炸裂的優良性質自明朝中後期後也逐漸開始大行其道。


所謂: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茶具,是人們泡茶、飲茶時的用具。

在茶成為飲料後,與之相配套的茶具開始出現。茶具的歷史是經歷了多重演變的過程。原始社會,是一器多用,並沒有專門的器具;在西漢時期,王褒《僮約》還有一句「武陽買茶,烹茶盡具」。

直到唐代,各地的瓷窯才開始興盛起來,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介紹了風爐、笛、紙囊、碾、拂末、籮、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夾、具列、都籃等材質不同、功能各異的24種飲茶用具,使茶具成為飲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到了宋代,盅或盞盛行起來,五大名窯中的官哥汝定鈞就是那時候的產物,緊接著泡茶法流行起來,茶具便基本固定為茶碗和茶壺;元代時期,最出名的青花瓷出現了。

如今非常流行的宜興紫砂壺則誕生於明代,所謂「京瓷宜陶」,宜興紫砂壺逐漸成為上至宮廷、中及士紳、下至民間,皆廣受歡迎的飲茶用具;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盛行的蓋碗,最負盛名。至於茶壺,不但造型豐富多彩,而且品種琳琅滿目,著名的有康熙五彩竹花壺、青花松竹梅壺、青花竹節壺;乾隆粉彩菊花壺、馬蹄式壺以及道光青花嘴壺、小方壺等。

在如今,按照茶具的質地,可劃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金屬茶具、漆器茶具。

一、陶質茶具

陶質茶具是由土陶——硬陶——釉陶——紫砂陶發展而來。

陶質茶具

二、瓷質茶具

瓷質茶具則包括了青瓷、白瓷、黑瓷與彩瓷。青瓷茶具是最早出現的品種,東漢時期已出現;白瓷茶具大約始於公元六世紀的北朝晚期;黑瓷最早出現時是在晚唐時期,以建安窯所產最出名——兔毫盞。

瓷質茶具最大特點是坯質緊密透明, 釉色豐富多彩,耐高溫,易清洗,無異味,保溫適中,適合泡各類茶葉。

瓷質茶具

三、玻璃茶具

唐代時期,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增多,西方琉璃器不斷傳入,我國才開始燒制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特點是質地透明,可塑性大,用途廣泛,價格低廉,購買比較方便。玻璃茶具最大好處就是便於觀賞茶葉外形和茶湯湯色,賞心悅目。尤以純色、透明度高、厚底者為佳。但易碎、燙手是它的弱點。

玻璃茶具

四、竹木茶具

以天然竹木加工而成,對茶無污染,對人體也無害。經濟實用又具有藝術性,缺點是不耐使用,因此目前用紅木作茶盤最為常見。

竹木茶具

五、金屬茶具

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常用來儲存茶葉,有較好的防潮、避光的性能。

金屬茶具

六、漆器茶具

始於清代,主要產於福建福州一帶,采割天然漆樹液汁滲進色料,製成器具絢麗奪目。輕巧美觀,色澤光亮,耐高溫,耐酸鹼腐蝕。

漆器茶具

根據沖泡要求,我們又可以把茶具分為主茶具和輔助茶具。

主茶具包括茶盤、茶壺、茶杯、蓋碗、公道杯等。

輔助茶具包括煮水壺、茶巾、茶荷、茶葉罐、杯墊等。

茶具

不同茶類要選擇適宜的茶具。玻璃杯沖泡法,適合名優綠茶、黃茶、白茶、花茶;紫砂壺沖泡法適合烏龍茶、黑茶、老白茶;蓋碗沖泡法最普遍,適用於任何茶。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有關茶知識的文章。

茶里書外:各類茶功效的比較?

茶里書外:喝茶需要的基本款的茶具有哪些?

茶里書外:身邊年輕人不愛喝茶了,如何看待茶文化的未來和茶道的繼承?


茶具演變肯定和飲茶習俗的改變相關。從有確切的飲茶方式記載的唐代開始追溯的話,唐(煮茶法),宋代 (點茶法),明(泡茶法)。茶具都不一樣啊


我只是汝窯茶具收藏愛好者:


佔個坑有空來答


陶土製品到瓷器再到玻璃!與器具加工技術有關!主要體現在溫度!


謝邀,這個問題我想我回答不了你。我只是一個從事陶瓷行業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最有資格回答的估計是考古學家和收藏家了。不過我建議你去各種陶瓷博物館看看,從看到的東西以及年代來做好筆記,這樣會對你更有幫助。比你在網上道聽途說來的真實可靠。也能感受到器物的精神和質感,這樣會對你研究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大多數專家的話也不能信,我有一個做古瓷買賣的朋友說,電視里大多數專家都把真品說成假的,假的說成真的。

就算是景德鎮本地做仿古瓷做的好的人也不一定能了解,因為他們總的來說還是工匠,工匠就是把工藝做到最好,仿的最像古代的味道和樣子。他們不一定會去研究這個東西有什麼用,為什麼在那個時代會有這樣的造型。他們可做出造型和重量一樣,釉的色澤和潤度一樣,但是不一定會去熟悉他們在古代的用途以及演變過程。大多數做「殺貨」(以假當真的賣)的人為了追究最真實。他們會去景德鎮的古代陶土開採礦高嶺買手工過濾的高領土來,會用材來燒出釉的潤度,會用很古來的釉配方來配釉。

好像有點跑題了,以後有陶瓷工藝方面的東西歡迎邀請我回答哦!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欽州坭興陶的工藝水準?
機關單位會議用茶杯是怎麼個來源?
蓋碗的選購?
有沒有懂瓷的大俠,推薦一些茶具品牌,家用,幾百元價位,做工精緻,有好的推薦嗎?
整套茶具哪個品牌或質量好一點?

TAG: | 中國古代文化 | 茶文化 | 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