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大家會去「闖關東」?和現在的「奔向北上廣」有相似之處嗎?

城市化歸根結底是人的遷移?

城市化是由經濟發展推動的遷移嗎?

歷史上的遷移大多有哪些經濟因素呢?

--------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離不開城市,歡迎關注討論。


馬爾薩斯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有可能會跌入「馬爾薩斯陷阱」,即社會科技的進步最終被人口的快速增長所抵消,而後通過饑荒或戰爭的形式,減少人口以使社會繼續發展。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當人口流動的限制稍微放鬆一些,人自然盡己所能地選擇向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地區進行遷移,尤其當本身所處的環境已經不適合繼續生存時。

提高個人的生存水平、生活質量自然成為人口流動的最強內在動力。就如當代年輕人渴望更好的發展機會、更公平的社會管理、更便捷的生活等等原因而來到一線城市,發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闖關東」或許就是這樣一個由「農業生產商業化」和「對外農業貿易」造就的追求「人生巔峰」的移民大潮。

自明代末期以來,華北平原(今河北、河南、山東)的人口急劇增長。人均耕地面積由明末的15畝下降到1930年代的3畝。再加上自然災害和農民暴動(如太平天國、義和團等運動)的破壞,華北平原的農民基本上已經難以維持自給自足。土地約束問題日益凸現,農民普遍有強烈的動機去尋找辦法提高生活水平。

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清政府禁止漢族人移居關外。但是關外地區在清政府遷都北京(1644年)後,人口逐漸下降,到十九世紀僅有一些以漁獵為主的少數民族生活在關外。十九世紀後半段,清政府曾經短暫解除禁令,允許漢族農民進入東北,為八旗進行農墾,但是這一政策實行沒多久又很快被終止。直到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開放遼東半島的牛庄村為通商口岸,並割讓超過1,00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給俄國。這使得清政府在滿洲地區的防禦壓力陡增。為了應對東北邊關的防守壓力,清政府首先解除了南滿地區的移民禁令,隨後又開放了東北全境,允許漢族自由遷移。

由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藍色線條所代表的想滿洲地區移民人數再1858年後開始穩步增長。Gottschang (1987) 推測,二十世紀早期,由華北向滿洲地區的移民人數超過800萬人,與美國西進運動(1880年-1950年)規模相當,是十九世紀愛爾蘭移民規模的兩倍。

那麼,除了生活所逼離開故土,是什麼原因讓大量的華北平原居民決心舉家遷移到關外呢?最直觀的一個假設就是,。沒錯,就是這麼直接。

闖關東能發財!能有地!能有餘糧!

這恐怕是對彼時貧苦的農民最大的誘惑了。

除了大量可耕種的土地,是否還有其他經濟因素讓關外成為闖關東移民的天堂呢?是否所有闖關東的人都獲得了一樣的財富回報呢?

本文作者使用偽滿洲國國務院工商部省際工業調查局在1930年代中期所做的調查數據,來檢驗當時的農業商業化及大豆國際貿易對於闖關東移民的財富影響,證明了被較高市場價格和興盛的大豆國際貿易所吸引來的、定居在較適宜種植大豆地區的移民,獲得了較大的經濟回報。

由偽滿政府組織的這次調查包含樣本1776戶(農村家庭),來自南北滿地區共37個縣的41個村莊。調查的內容包括家庭規模、遷移歷史、農業生產情況以及要素市場參與程度、家庭財產、土地所有權及農業生產資料等多個方面。同時,該調查還記錄了所在村的一些基本情況,如建村時間、自然災害歷史和社會衝突事件等。

如下圖所示,本次調查所覆蓋的地區信息。

所謂商業化,是指經濟參與者依據他們所能獲取的外生經濟機會調整他們資源分配的過程。移民面對的很多土地都具有較高的肥力(黑土地),但是由於從未開墾過,所以大部分移民,都會選擇種植大豆,來提高土壤的耕種效率(固氮效應)。

日俄戰爭以後,俄國和歐洲對於滿洲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1908年到1931年間,滿洲大豆的出口量佔到中國總出口量的60%~70%。由於需求的強烈,大豆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如圖所示,大豆價格和大豆的出口都逐漸在升高。

農戶應對農產品價格變動的能力取決於資源稟賦,即大豆種植的種植比例。

作者使用DID(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首先將農產品商業化的過程根據大豆價格及出口指數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並與相同移民時間組別人士(Migration Cohorts)相對應。將選擇進入在商業化過程中種植高於平均面積大豆的村莊的移民作為處理組,將選擇進入種植大豆面積低於平均水平的村莊的移民作為對照組。 由於資源稟賦的不同,對照組與控制組應對價格變動的能力也有所不同,這樣兩組之間的差別就為大豆國際貿易對於經濟財富的影響。

y_{itr}=eta_0 + eta_1 sum_{period2}^{period7} mig_{it} + eta_2 village_{ir} + sum_{period2}^{period7} delta_t(mig_{it} 	imes village_{ir}) + gamma chi + varepsilon_{itr}

其中,y_{itr}表示在時間t移民到村莊r的家庭i,在調查進行時所具有的社會身份(Social status)或農業家庭的經濟財富;mig_{it}為表示移民狀態的虛擬變數;village_{ir}是表示大豆種植適宜程度的虛擬變數,當該村莊大豆種植面積高於均值時取1,否則取0。delta 即為大豆商品化對經濟財富影響的DID估計值。

  • 基準回歸

作者使用基準OLS(對Social Status則使用Ordinal Probit)回歸,得出結果如下:

針對六個不同時期的移民群體,只有1921年到1931年期間闖關東的群體在六個回歸中均顯著,這表明在這個時期內移民進入適合種植大豆的村莊,可以顯著的提高經濟財富和經濟身份。選擇正確的移民時間和地點可以獲得164.4%的耕地和132.2%的房屋面積。

  • 2SLS回歸

本文基準回歸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遺漏變數誤差,比如,土壤土質即可以通過產量影響農戶的收入,又與大豆的種植比例高度相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者還使用了工具變數來消除內生性影響。由於當地的生物特徵-平均溫度、平均降水、和土壤PH值相對農戶收入是外生的(或者僅通過內生解釋變數影響),又直接影響當地種植大豆的比例,因此滿足工具變數外生性和相關性的要求。

工具變數回歸的第一步可以看到生態特徵與該村是否適宜種植大豆顯著相關,第二部回歸與基準回歸得出的結論相一致。其後作者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穩健性檢驗,基準回歸的結果仍然穩健。

因此作者認為,除了大量可耕種土地可以提高闖關東移民的生活水平以外,其他經濟因素,如當時農業的商業化以及興盛的大豆出口貿易,同樣提高了移民的財富和地位。特別是在合適的時間、向合適的地點移民的闖關東者,更是能夠顯著提高自己的移民收益。

Reference: Kung James, Li Nan, 2010. Commercialization as exogenous shocks: The effect of the soybean trade and migration in Manchurian villages, 1895–1934.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8, 568–589. doi:10.1016/j.eeh.2011.07.002

-完-


真是一個偉大移民民族,清朝前期有湖廣填四川運動,而晚期開啟了闖關東運動。

從1860年開始,闖關東移民了四千多萬人,超過了美國1820年開始之後的一百年人口。這是最偉大的移民史詩。

除開這個有內蒙漢化,新疆漢人移民,康區青海移民,回族地區的填補,苗族地區漢化等等,稱得上偉大移民運動。

加上下南洋的一兩千萬人,和移民美洲幾百萬人,中國人過去兩百年幾乎有上億人大移民,稱得上移民最成功的民族。大大擴張了生存空間,成為了最成功的民族之一。

印度人移民規模也大,但是比不上中國。愛爾蘭移民也有幾千萬,但是廣度深度不足。


有,都是人出於本能的對更好生活的追求。

我不懂社會學,僅從家族經歷的角度講個故事。

我的祖籍是黑龍江,我父親的曾爺爺在清末民初的那個年代,一如電視劇《闖關東》中那樣,因為山東的饑荒,從山東濟寧一帶逃難出走,活不下去了,怎麼辦?聽別人說關東有活路,關東有肥沃的黑土地,關東有飯吃,去!

在小農經濟下,辛勤勞作並不能對抗天災,山東一帶的農民不比江浙一帶人士耳濡目染的是上海灘繁華的商業社會,老農民們能想到的更好的生活,就是離開已貧瘠的故土,憑一身耕種本事去開墾東北的荒地。

於是,我的祖輩們定居在了黑龍江省黑河市一帶,我想其中艱難一定不亞於電視劇中所述。

到了我的曾爺爺,兩代奮鬥,已然成為了農民屆的人贏--地主。老地主已經不滿足於再讓兒子耕地,於是,我的爺爺,一名高中畢業生,農活里的弱者,一輩子活得挺窩囊,因為歷史再一次的變革了,土地革命來了,文化大革命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讓社會各階級又一次的洗牌,我父親的六個兄長因為成分問題,人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與問題無關,不贅述。

而闖入北上廣的正是我的父親,是的,四代之後,相隔了近一個世紀,我的家族又親身參與了闖入北上廣的這一社會浪潮。

1997年,不知道是不是受下海經商潮的影響,上海師資力量短缺,我母親作為縣級市裡的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在上海知青的幫助下成功面試了上海的一所初中,然而母親是猶豫的,背井離鄉背後的代價與風險不是數學能算得清的。然而,在故鄉學農業專升本,在農墾局做公務員的父親說:上海是不是肯定比這兒好?

是的,答案是肯定的,97年的上海,已經有地鐵了,而小縣城生活的我們,方圓幾公里就是生活的全部。上海是父親堅信的更好生活的所在。公務員又怎樣呢?父親從農場里的地主兒子奮鬥到公務員也是從零開始,白手興家,父親不介意再一次從頭開始。

和現在的年輕人不同,我的父母以36歲的年齡帶著僅有的兩三萬存款來到了上海,開始了以後漫漫人生的諸多第一次,第一次貸款買房,第一次失業,第一次......

第一代移民有多少辛酸又是另一個問題了。而在我看來闖關東和闖入北上廣在歷史背景與社會動因上儘管不盡相同,其背後蘊含的人性本質卻是一致的。無論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下,有上進心的人都會竭盡所能謀求自己嚮往的生活,三四線城市看不到發展機會一如山東饑荒看不到填飽肚子的可能性,人挪活是改善的方式之一,這種遷移與城市化是相互成就的。

社會永遠在變,洗牌活動不會停止,遷移也就永遠存在,如同資本的逐利性,大部分人活著,活的是一個希望,一個奔頭,更好的生活就是那個希望,那個奔頭。


闖關東是因為人口壓力,清朝的人口膨脹太厲害,清政府不得不把禁止移民的東北開放出來,東北當時並不繁榮,同時也是作為移民實邊,現在去北上廣則是來做掙錢用的


本質上都是生活所迫,上面有人說去北上廣是為了更高層次的發展,但事實是,很多大學生或研究生的技能,在三四線城市根本找不到工作,所以不得不去北上廣。


人口遷移_百度百科

中國人口遷移_百度百科


一個相當於17世紀歐洲人奔向美洲

一個相當於現在的中國人奔向美國


闖關東是農業社會開墾不停對外擴張化發展的必然

北上廣是工業社會生產不停集中社會化發展的必然


闖關東是為了不餓死。

北上廣是為了更好發展。


問題:為什麼以前大家會去「闖關東」?和現在的「奔向北上廣」有相似之處嗎?

城市化歸根結底是人的遷移?

城市化是由經濟發展推動的遷移嗎?

歷史上的遷移大多有哪些經濟因素呢?

為什麼以前大家會去「闖關東」?

19世紀時,黃河下游水旱頻仍,餓殍遍野,此時東北卻有大片肥沃土地閑置,開始使中原地區的農民湧起闖關東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時期,大批災民湧入朝廷也默許,從此闖關東成為社會上生活困難者尋求出路的廣泛認知。

闖關東的移民源地主要是現在山西、山東、江蘇、河北、河南幾省,其中山東和河北最多。而闖關東路線有兩條:一為陸路,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各關口出關,進入遼瀋;二為海路,從山東半島乘船到遼東半島,例如由煙台到大連只需一夜時間。闖關東後的移民在東北多做墾荒、打獵貿易、淘金、放山(進山挖人蔘)等以謀生。

山東諺雲「死逼梁山下關東」,「闖關東」是僅次於為盜為匪的無奈選擇。上梁山和「闖關東」相提並論,是因為二者有相似之處:有飯吃,有風險。

為什麼來北上廣?

大都市很好,它有你夢想的一切東西:權力、名聲、財富、美貌的姑娘和才華橫溢的帥哥;這裡建築摩登,交通發達,思想前衛,物質繁榮,娛樂豐富,高人輩出,有著國際化面貌、全國最好的資源和最多的機遇。

儘管很多人在「逃離」,但兩倍的人還在「進入」,北上廣深的人口吸引強勢地位仍在加劇,北上廣依然是年輕人「追夢」的首選之地。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及更多就業機會,為了高收入、良好的生活設施及文化產品。

為什麼以前大家會去「闖關東」?和現在的「奔向北上廣」有相似之處嗎?

闖關東更多是為了有飯吃,奔向北上廣更多是為了實現夢想。

城市化歸根結底是人的遷移?

城市化是由經濟發展推動的遷移嗎?

歷史上的遷移大多有哪些經濟因素呢?

中國的未來,還是在大都市。你的未來,也還在大都市

從世界角度來說,這也是必然規律。咱們的近鄰日本,有三大都市圈:東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這三大都市圈的人口佔到了日本總人口的50%以上,在美國,東海岸的紐約,波士頓,費城,奧蘭多,邁阿密,西海岸的洛杉磯,舊金山,休斯頓,薩克拉門托,西雅圖這些主要城市也佔據了美國將近一半的人口。按這個趨勢,未來北上廣深也要容納幾乎一半的中國人口。所以,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都市只會越來越大。

即便你不去大都市,你也會去它們周邊的二線城市。QQ大數據顯示,逃離北上廣深的用戶大多在臨近的城市找到了新天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離開北京的用戶中,有將近 10%的用戶選擇前往廣東。廣東以 23%的佔比成為北上廣深四城逃離用戶的首選,其餘大部分用戶選擇前往江蘇、河北、山東、湖南、浙江等城市。

因為在大都市圈裡,城市與城市之間緊密聯繫在一起,互相疊加,專業化分工協作,經濟效率更高,工作機會也會相應的變得更多。城際鐵路的崛起也加速了人們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工作和生活的趨勢。

根據公開資料,中國目前在修建地鐵的城市有39個,運營里程2764公里,至2020年規劃修建地鐵7300公里,合計將擁有10064公里的地鐵里程。而三大都市圈+五大樞紐城市合計擁有的地鐵里程數將達到7119公里,佔全國總里程數的70%。

地鐵只是一個側面,在將來,包括教育、文化演出、休閑娛樂、醫療……各種各樣的專業服務和資源都將向這三大都市圈集中。工作在都會圈核心,安家在城市郊區房價較低而又有地鐵可以通達的地方,周末通過軌道交通出行娛樂,慢慢的將會成為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逃離農村,逃離小城鎮,湧入大都會圈中安家樂戶,千千萬萬的人和你一樣。即使只是在大都會邊緣的小城鎮里,你也能獲得更優質的生活質量。

引用:

最終,你還是要回到北上廣深

最終,你還是要回到北上廣深


上面有人列出了歷史人口遷移的幾次,主要是兵災,下南洋,闖關東算是因為資源不足,人口向外擴散。

城市化是人口的遷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主要是就業,中國龐大農民工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有限的土地不能養活足夠的人口,在農閑時外出打工,在現代社會農業的產出相對降低,農業生產成為輔業,外出務工成為主業。

在分工的社會中,如果職業能滿足在城市中的生活要求,人就會在城市定居,城市有太多優質資源,教育,醫療,文娛等,

如果不能,農民工就成了遷徒的候鳥。

推動城市化的肯定是經濟,其核心是就業,就業是個社會分配的過程,城市與農村有不同的資源差異,自然也有不同的生活成本,符合的,在城市定居,不符合的,要麼離開,要麼不能過正常的生活。

政策也是一個因素,但政策還是以經濟為基礎,不然,不是扭曲,就是不能持久。

城市化與經濟發達程度有明顯相關性吧。

————

被改問題了嗎,闖關東與北上明顯不同吧, 一個是資源有限不得不進行的一次人口擴散,一個是為追求更好的就業,生活環境的自我選擇,


先說觀點:「闖關東」和「奔向北上廣」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人們對「更好的生活「的無限嚮往和不懈追求。

三個部分:闖關東的原因、奔向北上廣的原因、結論。

首先,闖關東的成因

1.了解闖關東

自古以來,中國大概有六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我們這裡只談到以下六次人口遷移):

第一次,被稱為「衣冠南渡」。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遷入內地,與漢族混雜而居,到西晉末年北方大亂,北方的漢族先後南下,遷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據史學家考證,當時遷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萬;

第二次,發生在公元8世紀的安史之亂時,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戰亂;

第三次,是公元12世紀,北宋末年到南宋時期,隨著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國佔據中國大陸中北部,大批人口隨著敗退的統治者,遷居偏安江南

第四次,明初山西大移民

第五次湖廣填四川,「填出康乾盛世」;

第六次闖關東,走西口,闖南洋。

大部分朋友了解闖關東多半是通過同名電視劇,那麼讓我們回過頭來了解一下闖關東這一階段的中國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中國近代史時最窩囊的那段時期)清政府於咸豐十年(1860年)開禁放墾,鼓勵移民,以振興關外的經濟。期間,闖關東的百姓已經大規模向黑龍江地區遷移,例如哈爾濱市的小西屯,一部分河北百姓遷移到那裡,並且把河北文化帶到了那裡,繁衍生息。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加之清政府禁關。人民民不聊生,不顧禁令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闖」入關東,此為「闖關東」來歷。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政府於1897年全面解除對移民關外的禁令,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又一度「闖關東」浪潮襲來,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數據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余)移居關外。全國解放後,統計的闖關東後留下的山東人達到700多萬,約佔當時東北總人口(4000萬)17%,而當時全國人口為5.4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所以說闖關東「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2.闖關東的影響因素

讓我們看一下大規模人口遷移的主要影響因素:

(圖片來自百度)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闖關東的影響因素

社會方面:戰亂頻繁導致的被迫遷移,清末、民國的內外戰爭對華北地區人民帶來的災難性影響;

經濟方面:山東人口劇增導致人多地少,難以為生;

自然方面:水災、旱災頻繁發生

國外方面:沙俄為開發東北的農業和工業,不斷在東北修建鐵路『

國內方面:清政府意識到沙俄和日本對東北地區虎視眈眈,闖關東可以填充東北地區人口,增強其對東三省的控制。

第二,奔向北上廣的原因

當下的中國情況大家深知,這裡不談。

影響因素:

a. 國家政策對北上廣帶來的積極影響

b. 社會經濟因素中包括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交通和通信的明顯優勢

c. 「北、上、廣」宜居性的優勢帶來的「市場調節」(研究發現:在城市體系的一般均衡Rosen-Roback模型的基礎上,從城市宜居性、住房價格與勞動力市場工資水平的角度,利用中國35個大城市特大城市2003—2012年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高的名義工資補償了高的住房價格,高的城市宜居性補償了低的城市房價調整工資,城市宜居性與住房價格正相關,與房價調整工資負相關,存在一種補償機制。城市宜居性已經成為中國居民選擇城市居住的重要因素。《為什麼奔向北上廣?——城市宜居性、住房價格與工資水平的視角分析》作者:蹤家峰、李寧)

最後,很明顯的是,奔向北上廣並沒有如闖關東時期的國內外作用力。而當下社會奔向北上廣的人也不會如闖關東時期的人們一樣飽受自然災害和溫飽問題困擾。

如果說人們在「闖關東」和「奔向北上廣」的原因上有什麼共同之處的話,除了資源不平衡帶來的影響外,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無論處於怎樣的大環境下,人們從未放棄對「更好的生活」的無限嚮往和不懈追求。


做一個比喻

闖關東類似於美國當年西進運動

北上廣像是American Dream,人人都往紐約跑

個人理解,有錯誤請告知


人都是往經濟好的地方遷徙,如果闖關東是躲避戰亂開闢黑土地的初級追求。那奔向北上廣就是高級追求,北京的人文和互聯網創業環境。上海金融,製造業服務業,廣州貿易輕工業,深圳寬鬆的創業環境。有一句話說,來了深圳便是深圳人,你有錢你出錢,你有人就出人,你有技術就出技術,深圳聞名全國的公司就這麼開起來了。還有幾項,一線城市的社會平均基本工資,廣深的教育和醫療就不提了,北上的這兩項全國無出其右啊,好了,數據這些網上已經太多了,對於很多人來講在一線城市可能是離夢想更近的地方。推薦看本書《去人多的地方撈世界》。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政治因素驅動和經濟因素驅動,這兩者要說相同點,有也有,但是不多。


  • 1.「永嘉喪亂」時期

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布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2.「安史之亂」時期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 3.「靖康之亂」時期

發生在北宋,1125年金滅遼開始南下攻打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每次大的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階段。

  • 4.「金完顏亮」時期

1161年金撕毀了與宋的合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遷到長江流域,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1273年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 6.「走西口、闖關東」時期

19世紀後期的舊中國,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入東北,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1923年-1930年間移入東北達300萬人,1937年一年就達到70萬人。此外,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來自河南、陝西等省的農民。

  • 7.「東南沿海下南洋」時期

歐美資本主義侵入東南亞後,為掠奪東南亞資源,招收中國破產農民作為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資源,並販賣中國勞工,致使東南亞人口激增。

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國人口就由黃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擴散,重點是向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擴散。由「安史之亂」而引發的人口大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地區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

引起我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如我國歷史上,每發生一場戰亂或者災荒,就會引起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來自網路】


30年前你可以移到深圳

20年前你可以移到北上廣

如今你該逃離北上廣了。

迴流二線是趨勢。

時間點很重要,移對了叫抄底,移錯了叫接盤。


生存需求與發展需求?


不一樣 闖關東戶口好解決 去北上廣不好解決


因為滿人的柳條邊牆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介懷徽州地區變黃山市,卻很少有人抵制最近的星子縣更名廬山市?
如何評價BBC放送劇集《The Hollow Crown 》(空王冠)?
為什麼大多數歐洲的詩人為平民,而華夏的多為有當官的背景而鮮有平頭老百姓?

TAG:歷史 | 城市化城鎮化 | 經濟史 | 歷史學 | 計量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