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式教學」的考試結果對中英教育有什麼參考意義嗎?


附上前幾天寫的一篇論文吧。。。

《我們的孩子堅強嗎》——中英兩國高校教育現狀對比研究及反思

事情要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舉辦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說起,在這個測試中,上海高中生連續兩年蟬聯榜首,英國學生卻一再被甩在二十五名之外。
英國人不信邪,2015年3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了一套紀錄片真人秀——《中式學校: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測試中英教育到底有什麼區別。

拍攝進行了一個月,更長的時間花在了前期籌備上。在這個由BBC發起的項目里,BBC負責招募、選拔五位中國老師前往位於英國漢普郡的公立學校博航特中學,在臨時組建的「中式學校」內,對博航特中學50名初三年級的英國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式教育試驗。BBC承擔老師們的住宿、交通。項目最後,讓兩種教育的學生一起考試,比較哪邊的成績更好。

2015年8月4日,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在英國首播,並通過視頻網路在中國傳播,立即在中、英兩國引發巨大關注,視頻網站累計點擊率達100萬次。 紀錄片中,中國的教育方式被塑造成一副「猙獰」形象,旁白道:「中式教育是基於高壓學習和殘酷競爭的無情學習制度。」這副形象在片中貫穿始終。

在一個獨特的實驗中,五個老師來自中國接管50在漢普郡學校青少年的教育看中國高層教育體系是否能給我們一個教訓。將長時間的嚴酷政權和嚴格的紀律產生優越的學生嗎?或將兩種文化的衝突在教室里製造混亂?四個星期後,中國和英國的系統將會與全年組坐考試看到哪些教學風格得到最好的結果。第一天的實驗證明了每個人都震驚,隨著項目持續下去,孩子們長時間反抗的嚴酷政權和嚴格的紀律,做著中式學校變得更糟的行為,中國教師努力教育他們也從英國學生生上學到管理的方法。隨著紀律進一步惡化,英國校長決定是時候進行干預。中英兩種文化的衝突、課堂的無序、中國老師的崩潰:這似乎是一場中方註定失敗的試驗。然而,最後一周,大部分學生逐漸適應了中式教育,並在考試即將到來前努力學習。在紀錄片最後,考試成績公布,「中式學校」學生的數學、中文、科學(包含生物、物理、化學)成績以絕對優勢贏得勝利。

在視頻中,因為面臨著日益殘酷的世界競爭,博航特中學校長認為的有兩個原因可以嘗試將中式教育引入英國課堂的嘗試:一、中國正在變化,二、是否可以將這融入到我們的課堂中。然而其中出了不少問題:「看(一學生指著校服褲腳),這簡直和降落傘一樣」;「這簡直像軍隊一樣!」;「上課為什麼不能講話!?」
沒有紀律就學不好,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然而英國的課堂,卻比較隨心所欲,學生能有更多的自主權,所以他們不習慣嚴格的紀律約束,正如教授中式課程的老師所說;「課堂管理技巧,在中國不需要,因為每個人都遵守紀律」。英國學生水平區分過,課堂小,老師可以因材施教,採用鼓勵式教學內容式教學和理解性教學,就比如一個學生說的,(在數學方面)三角函數用不到,數學該教怎麼繳稅和工作。校長喜歡中式的晨練,他認為不確定是不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方式,但是把大家聚到一起,玩玩鬧鬧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學生對此的評價
:暗淡一天中的光明。中國學生人數較多,資源相對較少,所以採用大課堂教學模式並且中國學生紀律嚴格,即使不是在補課,也是在去補課的路上, 「You survival or you die.」 一英國老師評論到。

對比兩國教育,也須銀國而異。我覺得第一集里有一句話很有道理:英國的孩子福利太好了 他們不用愁找工作 沒有買房娶媳婦贍養老人的壓力
而中國大部分的孩子從出生起便背負了這些擔子,他們除了更努力的學習之外沒有別的途徑。而中式教育就是一個學好知識的速成途徑,中間的一切實驗、發現、探討全都省略,留下的只是最後的結果記在筆記上記下來永遠不會錯。在英國孩子通過做各種實驗取得結果的時候,中國孩子已經背下了十個公式了。這就是兩國教育的差別
一個重視過程 一個重視結果,我們在過程中學習,是為了在探索中發現;我們學習結果,是為了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很難說誰對誰錯。

中英兩國教育很大的一點不同就是紀律,對此,有人認為,不要說國外了,曾經在大陸上學現在在澳門讀書,我都沒像以前一樣那麼恨中國教育了,真的太想念中國教育對紀律性的重視了;也有人認為:農民和士兵需要紀律好的,而科學家和文學家就沒有循規蹈矩,科學和文學從來就沒有靠紀律來獲得靈感,從來沒有。而科學和文學永遠是靠腦洞的那靈光一閃。

其實中英教育就是各有千秋,比不出個高低貴賤。英國的教育好在他可以按照每個孩子的能力來劃分班級,但我認為紀律和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即使你以後去了清華北大還是常春藤,你小的時候,都是必須要和普通人一樣讀一樣的小學的。而英國的精英教育並不是這樣,他們的起點不是公平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紀錄片中的中學是英國常見的公立社區高中,他們對英國最尖端的高校的人才輸送率是很低的待在國內的,教育環境與自己生存息息相關啊,愛之深責之切,很容易理解為何有些國人如此痛恨中國教育了。

國內課堂強調紀律是因為課堂容量很大,課堂的知識需要通過「廣播」的形式傳輸給每個人,不守紀律的個體太多,會影響這個「廣播」系統的效率。而你所看到的國外課堂紀律的相對鬆散,這是因為:1課堂容量小,小規模的討論反而會促進知識的接受;2知識容量小,即使課堂效率低,但是仍然可以上完課程。而國外的頂級私立學校的學生為了能夠進入常春藤高校付出的努力並不比國內的學生要去清華北大付出的努力少。他們也會努力學習各門課程,甚至通宵學習的現象也是有的。

有人在評論區抨擊中式教育時說道:「馬雲第一次高考數學才考了1分,那能證明人家不優秀不聰明嗎?」咋一看好像確實如此,但是看問題不能斷章取義,1982年,18歲的馬雲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他在報考志願表上填上了北京大學,然而那一年的高考,馬雲的數學成績只有1分,以落榜告終。1983年,馬雲第二次高考,這次數學成績提高到了19分,依舊以落榜告終。1984年,馬雲又一次參加高考,這次數學考了89分,憑藉優異的英語成績,最終被杭州師範學院破格錄取。19歲的李彥宏成為了山西陽泉市的高考狀元,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網易創始人丁磊以高出重點分數線1分的成績被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錄取。搜狐公司創始人張朝陽1976年進入中學,那一年也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五年中學,張朝陽一直發奮苦讀,最後順利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並於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曾坦言自己讀中學時,成績只能說是還行,真要高考,「也犯嘀咕」,憑藉中學時參加的各種物理競賽得獎,周鴻禕得到機會免試保送進了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巨人網路創始人史玉柱以數學成績差一分滿分、總分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系。有些事並不是一些個例就可以證明的,並不能因為一群人中有一個人沒能適應中式教育就全盤否定。

正如老師課上點評,英美的教育模式走的就是精英階層基本固化的模式。查找資料時,在知乎看看見一句話,覺得特別的有道理:「西方教育實際上通過一個寬鬆的過程,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大多數老百姓的孩子在這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澱了下來」。據查證:英國最好的5個大學的學生有50%來源於以伊頓公學為代表的英式精英私立高中,上流社會的孩子從出生起自己的父母就會一步一步指導他們打好基礎繼續接班最終進入上流社會,而像博航特這樣的學校有不少應該只是中產階級的孩子,能不能從自己的階層進入上層社會跟孩子自己的綜合情況有很大關係。

再說說美國,常青藤學校最初的建立只是上層社會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接自己的班繼續保持上層社會地位的一個手段。所以從爺爺輩到父親輩再到子女輩一大家子都是一個大學畢業的這種現象在美國上流社會是很常見的,而且如果子女比較笨,無法通過學業與同齡人競爭,如果父母給常青藤學校捐巨額款項,子女是照樣可以進常青藤學校的。並且能進入常青藤學校的這些學校的生源也是集中分布在全美100來所高中裡面,而且很多都是精英私校高中,並不是視頻中的公立學校。進了這些精英私校高中,老師就會赤裸裸的告訴學生和家長,我們的目標就是進常青藤學校,家長和子女也清楚為什麼要來這個高中讀書。

所以在英美,如果想進上流社會,跟自己是否聰明是否努力父母的社會地位都是分不開的。如果有一樣缺失的,那麼自己本身必須有一樣特殊的才能,如有會演戲的天賦,有好嗓音能自己作曲等;而且還要拼是否有人能發現你的運氣。

所以相比之下我國的教育體系還是相對公平的,通過小升初、中考、高考這三場考試,我國的教育體系篩選出了每一代中既有智商又肯努力的1%,給了他們機會進入了最知名的高等學府和這些學府背後更多的社會資源。這幾十年間,通過自身努力從原有的父母所在的社會底層脫穎而出的人民群眾從比例上是比英美多很多的。從我國的軍工業發展這點也能看出來,僅僅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就掌握了洲際導彈精確打擊、遠中近三階段攔截導彈、空中擊落衛星、發射神舟飛船等等高精尖科技,這些科研人員的背後靠的就是基礎教育,不踩在巨人肩膀上,我們拿什麼創新?

「各有千秋」我認為是指中式教育中基礎教育確實紮實,但高等教育就不嚴格,嚴進寬出的結果就是大部分不自覺的人就在大學墮落了,等到快畢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掌握足夠的技能進入社會求職生存。英美教育對社會中層和底層孩子更不公平,但如果也能考入著名高等學府的話,因為學校要求嚴格,而且能夠接觸到大量上層社會子女,未來還是相對光明的。這便是我看完這紀錄片的反思和小結了。


無,一切脫離實際談教育的方式都是放屁


老師對學生的鼓勵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學時誰不喜歡被告訴自己你很有潛力呢


文章來自知乎專欄

BBC「中國式教學」與「曉康歌謠」 - 曉康歌謠學漢語 - 知乎專欄

BBC「中國式教學」與「曉康歌謠」

文|徐林

英國廣播公司(BBC)於2015年8月4日開播的一部「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引發了關於中英兩國教育體制、教學模式的廣泛熱議。5位來自中國重點中學的老師到英國頂尖的公立學校漢普郡博航特中學(Bohunt School)開設為期4周的「中國實驗班」項目,最後以「中國實驗班」的數學、科學、中文三科的平均分均高於英國班而結束。

從預告片開始就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直到各種渠道搜索看到完整的片子,我才長舒一口氣,淡淡地對小夥伴說,「對!這就是一個海外漢語教師的日常生活。你們自己感受一下!」

(紀錄片海報,來自網路)

有網友說,「這(筆者註:該紀錄片)其實是場關於老師的實驗」。是的,這話對漢語老師來說格外恰當。筆者曾到澳大利亞的公立學校教授漢語,深入骨髓地感受過西方課堂的挑戰。上課時,有嘰嘰喳喳聊天的,有在地毯上滾來滾去的,有拿著小人兒互博的,有拿出鏡子化妝的,還有在Facebook上互動的,更有一寫漢字就「頭痛」的,面對這樣的課堂,即便是學富五車也只能手足無措。簡單而言,該紀錄片集中展示的只是中英不同文化下的課堂管理衝突,而海外漢語教師還需接受來自其他語種的競爭,直面「漢字難寫」、「四聲難辨」和「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學習漢語?」的終極問題。常言道,外來的和尚難念經。在國外的漢語老師就是「外來的和尚」。因節目需要,博航特中學中國實驗班的學生們穿起了寬鬆的校服,升中國國旗,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不許學生提問,要求埋頭苦記筆記,還上自習。而這些在真實的海外漢語課堂上是不會出現的,漢語課只是眾多科目的一種,漢語老師要按照學校的要求、學生的學習習慣去適應當地的教學環境。在現實需要下,海外漢語教師們逐漸收起板著的面孔,從三尺講台上的師道威嚴到和學生盤腿坐在一起遊戲;從「你聽我說」到「Group work」;從「不許說話」到「Any question?」;從「罰寫二十遍」到「Learning through play」,漢語教學和當地的教育環境越來越契合。

周曉康博士說,「這些年來,我在澳洲進行漢語教學的實踐中思考最多、挑戰最大的就是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對學漢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人人都說漢語難:四聲難辨,漢字難寫,句子難記。關鍵是要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苦為樂。在我的各種摸索和嘗試中,最有效、最能讓學生接受的就是我根據教材內容撰寫的歌謠。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中的辭彙和舉行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我把一些生詞和句子編寫成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謠,穿插在課文中教,發現效果非常好,學生們學唱歌謠的興趣和積極性非常高,幾乎個個兒都能把這些歌謠背得滾瓜爛熟,就連那些平時最吵鬧、最調皮、最懶散的學生都會跟上來背得頭頭是道,學習效率普遍提高。這真讓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和激動!」

「曉康歌謠」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漢語難」的問題,而且讓課堂氛圍變得輕鬆活潑,用音樂和朗朗上口的歌謠配合學生「燥」起來,一改以往中國式「背不完、寫不完」的課堂風貌。在收到的教學反饋中,學生認為通過演唱漢語歌謠使漢語學習變得輕鬆容易多了,很多以前怎麼也記不住的單詞和句子現在都能「自動」地從腦子中跳出來,而且是牢牢地「刻」在了腦中,「揮之不去」,那是得益於歌謠中的「Catchy tunes」(扣人心弦的去掉/旋律)和「令人興奮的節奏感和朗朗上口的韻腳」;很多學生表示學習了這些歌謠後,大大地提高了對課文中單詞和句型的理解與運用,甚至能幫助他們在考試中「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感謝BBC通過紀錄片這種方式把一個真實的海外課堂展示給我們,筆者也想通過這篇文章澄清:肩負傳播中國語言與文化重任的漢語老師們絕!不!是!片子中5位老師通過鏡頭所表(biǎo)現(yǎn)的樣子!在海外教學的道路上,漢語老師們一直以來並持續探索著更加完美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網路上關於中外教育體制孰優孰劣的討論我們在此按下不表,謹此文獻給勇敢地站在海外漢語教學一線的各位漢語老師,希望「曉康歌謠」能給您的課堂帶來一片藍天和希望的沃土!


如果目標就是成績,那麼中國式教學確實贏了,只是教學的目標是否僅僅是那一紙成績。我們所有的教學行為都圍繞考試成績這一個目標進行,而考試之後的故事沒有老師告訴我們。片中有個老師說未來競爭激烈,你們還要和中國學生競爭之類。但是未來競爭拼的只是這一紙成績嗎?


這個片子最明顯的看出,中國式教育取得了應試能力,而失去了做人能力。 當中國老師告訴孩子必須要做什麼的時候,英國孩子會問為什麼,會說我有什麼樣的權利,會跟家長溝通自己並不舒適的處境,也會對強權的老師進行反抗。 而中國的孩子,所有人都是一個樣,老師說什麼,我就做什麼。請問,做人真的是要像中國式上課那樣,不問道理只聽答案么?

這是中國目前悲哀的現狀。高考是唯一公平的社會階梯,為了這個公平,孩子們就要拋棄自己的童年,自己的青春期去給未來搶一張門票。 在這種體制下自然形成了這種教育模式。 可是這種模式不是我們值得去炫耀的啊。 看看你們的孩子,有多少人十五六歲不會做飯,不會做家務,不會修電器,不會換燈泡。二十幾歲了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不懂得負責人,不懂得尊老愛幼。這些不被我們看重的東西,在日後的人生中會一次次的打臉,使勁的打!!! 現在的孩子,20歲之前學怎麼考試,20歲之後學怎麼生存。痛苦啊, 你看他們出入社會的那種掙扎和不解,想幫也幫不上。在中國還好點,因為都一個樣。 在美國,留學生就是笑話。 出了事兒自己不處理,掩耳盜鈴的。 不知天高地厚闖禍的。 屋裡亂的不像樣的和天天逃學的更是有的是(美國逃學是很嚴重的,一周不去上課基本就可以被開除了,很多中國學生就是這樣糊了糊塗沒學上了)。 反觀美國孩子,他們高中畢業前的談吐就已經是個成年人了,自己知道怎麼經營自己的生活。他們懂得什麼是家庭,什麼是社會,什麼是責任。 他們自己的生活很踏實,也很幸福。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不錯的BBC紀錄片?
BBC有一部專門講爵士樂的紀錄片叫什麼?
你認為值得推薦的BBC記錄片有哪些?
如何完整的吸收一部紀錄片中的知識點?
2017年有什麼紀錄片神作推薦?

TAG:教育 | BBC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