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在是否有差異化對待港漂?
我是一個大三CS學生,因為赴美PHD無望,
考慮去香港讀研,但最近看到朋友圈裡分享的香港,請將我遺忘——一個7年港漂的心路,感覺是不是留內地讀研更適合?急求大神指點。
說說我個人在香港這幾年比較印象深刻的真實經歷吧。
第一次來香港的時候,還只是旅遊,一次去了港大參觀,想找傳說中的中國事務處(也就是寄託上大名鼎鼎的CAO)諮詢點事情,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正當我跟我媽兩個人像傻子一樣在那邊躊躇的時候,一位中年女士(也許是港大的教職工)主動走上前來用不標準的撲通話詢問我們要去哪裡,然後把我們帶到了可以直通CAO的電梯口。
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大學的學生事務處有個「來港生組」專為非本地生提供服務,更有幾個稱為Learning Enhancement Officer(簡稱LEO,不是教職,從招聘廣告上來看需要有心理學、社會學等學歷背景)的人專為內地生提供幫助,基本上學習、生活、情感什麼有問題都可以去找他們,大一的時候還會主動跟每一個內地生定期進行約談。
同樣是香港中文大學,雖然宿舍比其他大學多,但也沒有多到可以提供大部分學生住校的地步。而中大的非本地生(包括內地生)可以享受保證四年住校的待遇,令本地生嫉妒不已,畢竟他們想要住宿的話是要每年計算「宿分」的,考慮條件包括但不限於:家庭居住位置、家庭居住環境、校內活動參與度等等,由於前兩項很難改變,很多本地生為了能住上宿舍每個學期都在不同校內社團疲於奔命。
第一次租房的時候,一套房子租金市價14000元(港幣,下同)左右,在我還沒表態對這套房子有偏好的時候中介已經跟業主的母親(業主是80後,男護士,將這套房子委託母親出租)將租金談到了13000元,我試探性地提出能不能再降到12500元的時候,業主母親主動提出以12300元租給我們,理由是「內地人來港奮鬥不容易,以後也是為香港的發展出力,所以我也要幫助一把」(轉述自中介)。
第二次租房的時候,租金又比市價便宜了2000元左右,最後簽租約的時候跟業主(典型中產階級,在同一小區有兩套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見了面,得知我來自上海之後,她不斷地誇上海發展好,還說以後想移民去上海。看見有些剛上大學還在花著爸爸媽媽錢住大學宿舍做著美好的夢每天最大的煩心事就是GPA和女朋友的孩子們自稱港漂 真是矯情的讓人不要不要的
有沒有差別化對待主要看自己怎麼想 我見過太多隻要老闆/上級/同事稍微給點為難 就說自己受到歧視的朋友呢
其實就是自己不承認自己做的東西爛
有些地方,去了才知道。有些文化了解了才知道,有些事情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問別人永遠只是別人知道的,別人覺得合適不合適的,別人認為好不好的。新聞聯播里美國水深火熱,但是還是有人去,貪官去,富人去,窮人想辦法偷渡去。香港,一個看能力的地方,你有能力,研究生的獎學金都是你的。
香港讀研,並沒有想像中簡單,當然也不難。
如果你是授課式(抱歉,對你的專業並不清楚)研究生,你的生活圈子其實是相對狹小的。可能接觸到的對象:你的舍友、同組presentation成員、老師。而研究式的就相對「熟人」會多一些。至於學術水平,不知道學校以及具體專業我也不好評價。但可以肯定的說,香港的教育思路是不同於大陸的,可以一試:)港漂是種什麼狀態?漂在香港,其實我個人以為,心中有根,就無所謂飄與不飄。香港是座什麼樣的城市?繁華,但卻無法恢復到它所經歷的極盛年代。香港的發展是時也命也,一如現在的停步。香港社會的成熟度是高於大陸的,比如殘疾人的工作問題,再舉個例子,你只要不打扮成迪迦奧特曼,在港鐵上基本沒人會關心你的穿著打扮。說幾點心得:哪怕是一年制研究生,請務必學習粵語,程度至少到超市購物、街市買菜、餐廳點單可以使用,能省下不少問題。至於學術問題,你的local同學一般會跟你說英語:)多去香港各處走走,這裡是水泥森林,卻又留存了無數風景。(可以參考知乎上對香港各處騎行徑的回答)
香港有許多許多美食,不要錯過(○』ω』○)我在香港沒有發展出本地人的社交圈,我談得上真正認識的香港人有我的導師,還有一位年輕的傳教者、讀經班的組織人。這兩位可能都不能代表一般的香港人。
現在回想起來,我在香港,受到很多專業的對待。用高質量的專業服務水平,大體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接觸的香港人都對我很好。有一種問候的方式很特別——「您是從台灣來的嗎?」我喜歡台北勝過香港,對這種問候相當享受。
我在深圳,受到很多不專業的對待,奇怪的是,我仍然感受到深圳居民對我很好,這種感受似乎是一種更加直接的好。我還發現,我自己越來越像一個香港人而不是深圳人或者上海人,對專業服務之外具體的人,越來越內向,絕不會主動去問候對方的內心世界。儘管如此,我每次回到香港,如果在期限之外(三個月),都盡量會去沙田火車站左近的血站完成一次獻血。我覺得,這是一種表達社群認同感最好的儀式。不知道,但我去香港好幾次香港人都愛理不理你的。多問點事就不爽。跟他講中文非要說英文(一位70歲左右的老太太,非富貴,且講得不好)。司機連美元匯率都不知道(我當他不知道),坑了我20美元。酒店說好有派大巴,我繞著那個地方走了2個小時,結果我酒店跟我說他們沒派。迷路,後來是遇到港漂,一個發傳單的女生才好心給我指路。
香港服務業給人屌屌的感覺,極度不爽。
還遇到一群要檢查我包的sb(出門習慣性背包),弄得我火很大。
總體來說我對香港意見很大,極度不滿,要不是公事打死我我也不會再去香港。
香港經濟滯緩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但有些人還是友好。設備很發達配套。有序高效。不可否認這些優點。
我雖然只是港漂本科生,不過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些經歷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我也剛剛在朋友圈上讀了你所提到的 香港,請將我遺忘——一個7年港漂的心路 這篇文章,我的朋友圈幾乎被它刷屏了,大多數朋友表示基本認同。
原文中,作者對於放棄香港最終選擇在深圳追逐自己夢想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如果人民幣開始國際化,深圳上海金融業開始騰飛,香港的未來在哪裡?
第一點,很顯然,如今的香港已經不再往日的輝煌了。
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的地位在新加坡,深圳,上海崛起的同時已經岌岌可危。如今的香港在很多方面已經處於一個發展飽和,或者幾近被壟斷的狀態。 此外,由於香港「太過民主」,導致很多新興發展計劃十分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例如:- 香港西九龍文化區規劃 從1998年最早被香港特首董建華在當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經過多年的討論與表決,最終在2010年才成功出台。
- 香港啟德發展計劃 從1998年啟德機場作廢,通過無數次提案與否決,至今仍然是一塊只能從地下隧道走車的一塊空地。
很難想像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所以無論是原文作者還是我平時接觸的一些教授和商界人士,他們都說過,要發展,大陸的機遇和空間是最大的。
對於一個沒有家庭背景,沒有祖輩積累,只有一些夢想和一股子拼勁的年輕人來說,香港於我,真的有一種有勁無處使的逼仄和束縛感。
第二點,關於在香港打拚的一種緊張與束縛。
在我來香港讀書之前,我躊躇滿志,曾經設想過在香港讀書工作,拿到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證,把自己的家安在香港是一件多麼美好又驕傲自豪的事。然而來了不久之後,這種想法就減淡了很多。我認為香港真的不是一個適宜安家,永遠生活下去的地方。因為這裡的生活緊張,擁擠,快節奏;更是因為這裡的房價。感受一下最近的新聞。
美國公布全球房價排名 香港居首北京未入前十香港第一季度樓價升近19% 漲速全球第一 九龍和港島,700尺(70平米)的普通房子大概800~1000萬港幣,如果住進高檔小區的「千呎豪宅」,那個價格真是想都不敢想。而且香港的生活物價要比大陸貴很多,所以對於我們港漂來說,也許奮鬥了一輩子,也不夠在香港買一套房子安頓下來。讓人看不到前方的希望。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你能清晰感受到它,感受到那種表面彬彬有禮實際拒人千里外衣遮掩下的防範甚至敵意。這種行為的潛台詞非常生硬和冰冷:你不屬於我們。
最後一點,也就是你重點在問的一點,香港有沒有對港漂差異化對待。
首先要承認的一點是,我們雖然到了香港讀書,不過我們身邊接觸最多的,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最合得來的,也都是來自大陸的港漂們。和香港本地學生的接觸相對較少,也不怎麼深入。尤其是研究生,百分之八十都是大陸的學生,更是無所謂了。
而且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身邊的香港local學生們還是很不錯的。他們很希望和你打交道;他們會用蹩腳的普通話和你聊天,和你說笑;他們會叫上你一起去打球;他們在和你討論學習的時候總會認真的使用英語,不希望有人聽不懂;當他們有活動的時候,總會叫上我們大陸學生,不希望我們被排除在外,儘管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不去。
在生活上,我也去過麥當勞,百佳超市,各種餐廳酒店商場,我也一直用普通話和他們交流(儘管我也會些粵語),我的感覺是,整體上講他們的服務態度很不錯。我自己在小飯店吃飯的時候,老闆娘會用普通話笑著和我聊天;我第一次坐小巴車的時候,司機大叔會好意的用普通話問我在哪站下;我剛到學校滿頭大汗和爸媽找宿舍的位置時,會有路過的學生用普通話仔細地告訴我們怎麼走。
至於文中提到的白眼,我可以說,偶爾會有,但只要你提前有一個心理預判,你會發現香港帶給你的溫暖多過傷害。
結尾會附上一些和香港本地學生相處的圖片,應該更有說服力一些。
綜上
無論是當作一個出國或者找工作的跳板,還是當作一個接觸不同文化學習更多知識的途徑,香港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要你認為在香港讀研有優勢,就不要擔心自己會因為這個地域而受到影響。一屆一屆這麼多的港漂都是這麼走過來的,真的沒什麼的。不過如果你確定在香港讀研之後,留在這裡工作發展,成為香港居民,生活下去,那麼請謹慎考慮後選擇。
最後,引用一位同學在朋友圈分享這個文章時說的話:2015.06.21 何文田學生宿舍香港更像是一個跳板,當我們結束在這裡的學習後,我們也該離開,去下一站了。
什麼是港漂,這個詞的涵義有待商榷。我來自內地,在香港讀完碩士,然後就是順理成章的工作,沒什麼漂的感覺,也不認同這個詞。如果只是不在自己出生地工作生活就叫什麼漂了,那美國人很多成年後都出去闖,到別的州和城市安家的,非常自然,那洛杉磯是不是就是洛杉磯漂呢。成年人完全可以尋找自己的生活。至於你的問題好難回答,我覺得每個人都會被差異對待,不管你是全世界哪個角落來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個性,別人怎麼對待你更多取決於你的個性和行為,完。
不要臉的我也來答。先介紹一下背景,江西女孩,廣州大學,英國master,英國工作兩年,廣州四年,香港工作快兩年,三年後目標是移民美國。首先,文章拜讀過,不能說全部贊同,因為文章太多個人感受,但是在大環境的描述裡基本是符合事實的。第二,也仔細看過回復的每一條答案,有人對文章嗤之以鼻,也有仔細分析的好同學。所以你要知道,即使是港漂,對文章也有不同看法,所以早知道香港是一個diversity很高的地方,來了就能感受到。第三,關於你的問題,要不要來香港讀研,看你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讀書,香港的學習環境還是比國內好很多,雖然我沒在香港讀書,但是身邊的香港同事都是本土大學畢業,學業是不輕鬆的,但是修行在個人。至於Cs專業在香港的出路,當然不如在美國三蕃市或者矽谷,香港在IT方面的前景確實不大,所以將來畢業工作是個問題,普通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在12000-20000,這個在於個人能力,但是即使拿到20000,租房,吃飯,交通等基本生活開支大概會占你工資的7成或以上,沒有家人或者親戚的支持,剛出來就業會比較苦B,這個你要有充分的心裡準備。加之香港人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工作壓力比較大,工作時間也普遍比內地長,生存壓力也會偏大。第四,關於在港的圈子,普遍還是以相同背景的港漂為主,很難融入本土的圈子,這也是事實,因為大家沒有共同語言如果不會粵語的,連溝通都不利索。這也很正常,你去任何一個中國以外的地方留學,都是一樣的問題,我在英國留學,朋友也都是在英國留學的中國人,這是無可避免的。會不會交到真心的local朋友,靠運氣,看人品,還是有的。第五,談談我在香港的感受。本人粵語完全沒問題,上街還是會被說普通話,我都以粵語作答。同事不會歧視,但是另眼相看肯定是有的,如果能力出色,不在乎他人眼光,他們還是佩服為主,香港人崇拜的還是能力,權力。公司晉升也注重個人能力為主。建議是,如果整體上昇空間,對個人來說,香港還是不錯的事業發展空間,要過中產的生活並不難,只是你要認清事實,房子沒有大陸大,也未必可以買得起(北上廣深靠自己也未必買得起),生活成本相對較北上廣高,但是相應生活質量還是有保證,社會相對公平,社會秩序法律完善,相對大陸,受權貴欺壓,擔心食品安全,小朋友被拐的事情就完全不用。最後,通過自我經歷,能夠學到,和看到的世界比國內單方面看的還是不同,這種不同不是看網路媒體咨詢感受的。這種在生活裡感受到的世界跟你背包出去見到的也完全不一樣。還是建議,有能力,有條件出來走走,生活一下,感受不一樣的天空。
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確實有差異化對待。周圍數十個朋友讓我幫忙請人指定要港漂,對港漂的吃苦耐勞,勤實肯幹,眼界寬闊,學習能力快,不計較工資等特點讚不絕口。同時表示local年輕人很少能做到這樣。
如果是讀研,由於研究生大半都是內地生,許多人只混在內地生的圈子,整天跑深圳,一年畢業後連廣東話都不會,對香港的客觀了解更無從談起,畢業後就業更是非常困難。相對,本科內地生與local接觸更深入,有更多時間去掌握語言和感受文化,所以留港率還是相當高的。以開放的心態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在哪裏都會過得很精彩。y三歲移民之後一直在內地香港兩地跑,近三年已經定居在港。內地香港都有工作過,這篇文章,在我的觀點看來,簡直有點好笑
第一,玻璃心,哪裡都有排外,都有擠兌,這不是香港獨有的。工作上別人的微詞甚至更有可能是出自於作者自身的問題。人家說就隨它去,能用這個去評判一個城市的包容之心嗎?香港很多人都算相當有好的,排他聲音之所以響亮也是由於香港的言論自由,每個人對自己的想法都有強烈的維護意識。第二,關於香港所謂不思進取。我看來,香港這彈丸之地,本就不需要創業,他不需要向北上廣深一樣去發展什麼其他行業,香港最大最有特點的優勢就是金融自由港,全世界任何一種金融衍生品都可以在這個市場找到,什麼股票債券渦輪各種交易模式投資市場,全部齊活,他就是一個設施齊全的金融遊樂場,所需要的,就是玩家出錢進場,他就會不斷運作。創業?創什麼?他就像是一個賭場,不需要你來找情懷。每一個城市都有建設的重點,而在這裡,只有金融之都和購物天堂。不是所有城市都需要像湊齊七龍珠一樣需要創業園,數碼港,工業園這些。綜上,香港值得你來讀書,至於留下來這個問題,仁者見仁了。有些人喜歡這樣的節奏和壓力,比如我。我想說 賤人就是矯情這句話是有點重,但是也是一個比較貼切的形容,那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這樣。作者形容香港社會階層固化,整個社會在倒退,下層人民沒有向上的通道。然後畫風一轉,就說香港人不思進取,嚴重排外,自甘墮落。這是什麼邏輯?社會階層固化,外來人口增多,這些本來就不是普通香港人能夠改變的,這正需要一個民主的制度,選舉出一個能夠改變這些的政府,立法會,然後做出一系列的調整,才能夠治好香港的病。而普通人做這些事卻被作者說成不思進取,嚴重排外。在香港七年,不說粵語,幹什麼都用普通話。這種人,就好像在美國不說英語一樣,或許類比有點不恰當。就好像在北京生活了七年,會說,但卻不說普通話,而是說家鄉話。這能怪誰?這作者要知道,能去香港,不是所有大陸人都能做到的。留學香港,需要六十萬元,這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的起的,既然能夠拿出來,肯定有一定條件。有很多人,非常渴望去香港,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去不了香港,這才是最令人遺憾的。
我必須糾正你對香港大學的錯誤認識,你不可聽一人之詞。如果你多聽幾個在香港留過學的,會發現香港留學的優勢還是存在的。首先就是制度優勢,香港的教育制度與英國十分接近,並且多數是全英教學,努力學好難度並不低。另外,想多了解香港留學,可以加微信群:港漂交流群
http://weixin.qq.com/g/AUuqRV8Xm3ZY23f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會歧視對待一般是泛民或者廢青,正常素質的香港人都是非常友好的,儘管他們會不理解或者不認同來自內地的意識形態和一些文化,但對於友好的大陸人,他們也是友好的對待你。來香港兩年,我沒遇到過排擠內地人的香港人。說真的,你不能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文化或者意識形態,就像他們也沒強迫你去接受他們的文化和價值觀,但是你們完全可以好好溝通好好說話的。完。
不了解為啥「赴美PHD無望」?只因為英語的話, 如果學校可報送去香港讀PhD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前提是你真心想搞科研. 否則, 如果能力不夠, 決心不夠, 馬上米國CS master. 畢業了你就明白了--工資很重要!
CS赴美讀研好啊,出來分分鐘年薪10刀,題主好好想想
你也可以赴美讀研
要回答這個問題,香港現在是否有差異化對待港漂?首先你對香港人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是整天喊著XX亡我之心不死的黃絲帶憤青,那麼可悲的告訴你,不只是對港漂差異化對待,甚
至連這個大陸在他們眼中都是需要被解放的XXX佔領地。如果是旺角的店鋪老闆,中環的金店,或者保險金融從業人眼,那麼恭喜你,你們十分歡迎你來香港,刺激香港經濟發展,促進陸港人才結合。在香港讀研一年,平常生活還好,可能我本身粵語不錯,沒受到什麼影響。去到香港,其實你接觸的圈子一般也都還是大陸這邊的學生,香港人貌似比較少一直讀到研究生,所以一般研究生班都是內地學生多。平時生活的話也還好,不會有太多實質上的影響,但是你說偶爾被白眼是肯定會的啦,過分的話可以直接投訴,不用給面子。但是確實,在佔中過後,我已對香港這個城市無愛。如果只是去讀研,那沒有關係,只是生命中一個暫時的停留點,但是如果你想以後還要留香港發展,那我勸你還是慎重考慮為好。
——————————————補充一下,剛剛看到也有說到香港的民主的,我覺得在某些情況下,根本就是不適合香港的發展的。民主太墨跡,不是說民主不好,而是有錢有閑的人才玩得起民主。民主是需要犧牲精神的,你有說話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利,同時在你所支持一方最終處於劣勢的時候,你也要服從另一方的管理與安排。但是香港自以為民主其實斤斤計較的小市民太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看法,很多時候意見也會相悖,所以修個橋鋪個路這種事都能搞十年八年,最後改修還得修該鋪還得鋪,中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不如當時就直接弄來的有效率。有人一定會罵我,那那些反對的聲音豈不是沒人聽?沒地方伸張?那得看什麼工程什麼項目了。像這種修橋鋪路明顯有利於廣大群眾的事情,我認為民主簡直多餘,但是你要拆遷建公園什麼,那當然要徵求業主的意見而且要好好安排妥當讓大家盡量都滿意,都能照顧到才是最好。所以我覺得有時候在一些沒必要民主的地方,香港執意民主,這樣就不太好了。當然,在選行政長官這個問題上,我認為能選舉出一個代表絕大部分人利益的行政長官確實是很好的,但是事情得一步一步來,一步登天始終容易導致根基不牢,一夜崩塌,這樣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費了,這件事還是穩紮穩打會比較正確。以上!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香港涉打死遊客事件旅行社幕後老闆系內地人」以及相關係列報道?
※部份香港服務行業是否存在歧視大陸遊客的問題?
※香港人平時一般上什麼網站?
※《無間道》里的香港警察部門系統、警察職務關係與現實中有沒有出入?
※香港有哪些好書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