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有好感或最喜愛或最尊重的佛、菩薩或善知識是哪位,你個人最中意的修行法門是哪個?

諸佛平等,諸菩薩平等,自性、佛、眾生無區別,八萬四千法門本無差別。並不是想厚此薄彼,只是希望各位前輩可以客觀的描述下自己喜愛某佛某菩薩某善知識的原因,他們的哪些特點深深的啟發了你或者為你所尊重喜愛,以及中意某修行法門的原因,希望各位前輩能夠不吝賜教,以供各位後學之人參考。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地藏菩薩摩訶薩,救世真士,開智大士,善安慰說者,速除諸障,增長凈信,大慈大悲,不違本誓,放大光明,滿我所願;護法天龍,伽藍真宰,隨我請來,堅守道場,卻諸魔障,示現吉祥,令我所修,自在成就。

地藏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緣分特別深厚,而我與地藏菩薩緣分又特別深厚,能在末法時代聽聞地藏菩薩的名號是我的福氣,這位大菩薩太慈悲了,唯有好好學法以報佛恩。


不請自來。

我覺得每位菩薩都有他們殊勝和偉大的地方。

我的啟蒙老師是虛雲老法師,他讓我知道什麼是慈悲和忍辱。

我學佛真正入門是通過地藏菩薩,他非常慈悲,非常智慧,在夢中給了我很多提示,他讓我明白了什麼叫隨其根性而度脫之,也讓我明白了救人也是需要創造力的。

我學佛能夠更上一層樓是通過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直言不諱,在夢中直接告訴我我修行的缺點,這種至誠至真令我欽佩。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是敢於直言批評學生的老師。嚴師出高徒。

我能夠對佛法佛力深信不疑是通過普賢菩薩,《普賢菩薩行願品》讓我慢慢對往生極樂世界升起了很強的信心。

我能夠認識到佛法的廣大奧妙是通過堅牢地神,他的神通變化和偉大的創造力令我折服。他在天地間不斷為我開示佛法,用雲彩,用石頭,用風,用一切所可用的方法。我們不能辜負堅牢地神的大願。

另外,布袋和尚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洒脫自在;

釋迦牟尼佛所說《楞嚴經》讓我明白了如何降妖除魔;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令人嚮往;

各位護法鬼神讓我知道了鬼神的忠誠信義和所發的菩提心比很多現代人都要高很多;

各位被我超度的眾生讓我知道了就算墮落的再深只要回頭就能飛升佛國;

各位與我探討佛法的人們讓我知道了這個世界恢復寧靜安和大有希望。


自問自答先。

個人最喜愛的是文殊以及維摩詰,善知識中最尊重是玄奘。

佛經中文殊菩薩的提問總是很恰當很讓人舒服,別的弟子是理解領會,文殊則是靈活運用,作為師傅,最開心的當然就是有這樣不用說就心領神會的弟子了。當然,文殊菩薩本身是佛的化身,這是兩說。

維摩詰的出場就好象真正笑傲江湖的大俠,任何佛理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太瀟洒太帥氣了,以至於我發現這本經書完全可以當作武俠小說來讀。

以上兩位都是大智慧的代表,也許是我自己本身太笨太缺少悟性的緣故,所以對他們都有特別的偏愛。

尊重玄奘是因為玄奘本身的經歷太勵志了,即便不是學佛,只是個人做事業,玄奘都是絕對的榜樣人物。每讀一次玄奘的故事都很感動,情緒低落沒有鬥志的時候,讀一下玄奘的故事,真的可以再次點燃你的小宇宙。這樣的善知識是每一位後學者的榜樣。

我自己最中意的修行法門是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楞嚴經》中對這個法門的評價很高,這是真正圓滿而適合初學者的法門,而法門的選擇不同,在初期的修行上,有時差別會有一天與一劫那麼大。

對於我自己來說,以前,在某些時候,本身是有些喧鬧的環境,突然之間可能由於自己的發矇,整個有聲的環境突然變得好象是一台電視里的節目,而自己與他們隔絕開來,那些喧鬧的聲音,不是好些聲音,而是像一個整體一樣,而對這個整體,你可以選擇忽視它。這種感覺又很像某些電影中,主人公獨自走在大街上,鏡頭虛化了主人公以外的人群,人為的區分了主人公與所有外界的影像與聲音,不知道這個法門最初的體會,是不是應該類似這樣?不知道自己的理解對不對,也希望有經驗的前輩能夠多多指教。

***以下為2017年6月15日補充**

15年3月份的時候,去普陀山旅遊,當時念經並不算勤快,但記得恰好在這個時間段前後,楞嚴經大概看到耳根圓通法門這部分,住在當地的民居,平房,木質,房東信佛,屋裡有佛經,門口有小喇叭有時會放佛音,有一天中午正在睡午覺,聽著門口小喇叭的佛音,似睡非睡,朦朦朧朧之間,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明明聽到小喇叭的聲音,心裡產生的卻是安靜無聲的感覺。我用了很長時間去消化體會這是怎麼回事,慢慢地理清了一些頭緒,那一刻菩薩為我點明了一條道路,讓我對相由心生有所體會,聲相不由外來,當人心靜,浪自然就平靜了,而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境界,靠別人描述,靠自己想像,恐怕自己很難切實地體會到。那一刻對應耳根圓通法門的步驟應當是「 所入既寂 」。

但這畢竟是偶然所得,不代表自己真的達到了某種境界,這只是望到了燈塔,但還沒有航行到那裡。修行的道路上可能時時會有一些特別的體會,切記不能太自以為是,當你用心修行,在適當的時候佛與菩薩就會給予你適當的點化,為你指明下一步的方向,避免你走彎路,切記切記不要太當回事,要平常心。


謝邀。

我從小到大就不信佛菩薩,大人帶我去廟來燒香,我多是以好玩的心態拜拜,沒有哪一尊佛像能讓我心生敬畏和虔誠。但後來對達摩祖師像和苦行僧像,有些親近之心。大致,我喜好的佛菩薩像,特點是苦面、瘦骨,而不是慈眉善目,心寬體胖的類型。可能是業緣中種下了覺苦的種子吧。

學佛之後,這種模糊的覺苦,算是落地生根。而且緣接的准提法,公案三生白骨禪,也是覺苦的法門之一。很多人會在家敬侍佛像,但我沒有,一切從簡,也算是苦行了。


地藏菩薩。

大乘佛教里,觀音慈悲,文殊智慧,普賢行踐,而地藏代表願力。

「願力」一詞,光聽已讓人動容。

佛教在印度盛行時,雖已有地藏菩薩,但並不是一個特別被重視的菩薩。

直至從中亞傳至中國,才開始有人推崇地藏,和儒家孝道相連,地藏成為最重要的祭拜對象之一。

地藏的出現,說到底還是滿足人類的私慾啊。

最早的時候,有地域,不可逃,人人為生前的惡行受罰。

後來有了對地獄十王的祭拜,認真抄寫佛經等可減輕罪罰,可依舊要受罰。

於是再後來便有了地藏,傳不管你生前做過什麼,地藏菩薩都可以救你,帶你出地獄。

很多佛教畫作里,都有對地藏的描畫,一面是險惡地域,中間是受罰的惡靈,而地藏涉入地域,救惡靈於苦難。

我喜歡地藏並不是因為他慈悲。

相反我覺得這些傳統都只不過是滿足人的私慾,不想入地獄,想要被菩薩救,又自私又淺薄。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位被人take advantage的菩薩,依舊憑藉願力地在渡人,更誓曰「地域未空,誓不成佛」,我只是單純喜歡這樣的地藏而已。

「必盡度六道眾生,始願成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這幾個字會讓我流淚。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藥師佛。

准提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因為聽到這個名號就親切,藥師佛是喜歡念《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喜歡准提菩薩是因為不斷的提醒自己要把准提法修起來。

另外普賢菩薩也挺喜歡的,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凈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感覺很順口的就念出來了,之前堅持過念《普賢行願品》。而且普賢菩薩大願也令人感動。比如這句,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普賢菩薩可不止只勸佛,而是勸所有的善知識,不分宗教,不分種族,不管是有神論的善知識,還是無神論的善知識,都請他們多講一點有益的內容。

晚點更新下在 《華嚴經》中普賢菩薩的精彩論述。

在《華嚴經》中,有一會是這樣的,有一位菩薩叫普眼菩薩,代表眾菩薩和佛對話,他想見普賢菩薩,請他講一講最為殊勝的菩薩三昧修行,但是場上的眾多菩薩都看不到普賢菩薩,普眼菩薩入十千阿僧祗三昧也看不到普賢菩薩,只好請佛幫助。佛非常會教化人,在面對受教對象具有很高智慧,很高神通的大菩薩,先讓菩薩生起渴見之心。然後佛提出見普賢菩薩的條件了,然後普賢菩薩現身了,奉佛之命演說了十大三昧法門。接下來,普慧菩薩問了二十個問題,其實他是代替眾生問的,然後普賢菩薩回復了兩百條答案。接著,普賢菩薩繼續答覆普慧菩薩的三十問,一個問題回復十條,這樣一共回復了三百個答案。加上之後普賢菩薩的回答,一共兩千條答案。基本上普賢菩薩介紹了成佛之路。從初地一直到妙覺地直至成佛。

《華嚴經》可以說是佛法精華所在,證得佛果的緊要所在,而普賢菩薩以大悲心介紹的二千條更是修行人的憲法。

所以普賢菩薩是非常偉大的。以上《華嚴經》中的內容,根據逸塵老師的《正確認識佛教》 的內容而來。


貼一下比較少見的密勒日巴尊者道歌

若有障礙非虛空,若有定數非星辰,

若有動搖非山嶽,若有增減非大海,

若有橋樑非泳者,若可觸摸非彩虹,

此是外境六譬喻。

若有執滯非正見,若有沉掉非禪定,

若有取捨非勝行,若有妄念非瑜伽,

若有方所非智能,若有生死非佛陀,

此是六障六誤謬。

瞋恨將為地獄縛,慳吝將為餓鬼縛,

愚痴縛汝變畜生,貪心熾盛變人類,

嫉妒心重變修羅,我慢貢高生天道,

此是煩惱六系縛,解脫生死之障礙。

生逢佛法昌盛世,隨意造惡一何愚!

已獲難得之人身,虛渡此生一何愚!

市集城鎮如牢獄,長期住彼一何愚!

夫婦親朋實訪客,吵鬧爭鬥一何愚!

名聞美譽如谷響,沽名釣譽一何愚!

仇敵實如易謝花,捨命搏鬥一何愚!

親黨實如空中畫,死時難捨一何愚!

財寶難持如朝露,慳吝自縛一何愚!

此身實如臭皮囊,塗抹粉飾一何愚!

口訣甘露最勝食,競集世財一何愚!

世間滾滾愚痴眾,罕見一二明達士,

何如效我老密行,勤修佛法得實利。

我之愛子惹瓊巴,聽我遺囑最後歌:

三界輪迴火海中,五蘊幻身是關鍵;

貪著衣物事奔走,世事永無了結期;

舍世法兮惹瓊巴!

於此幻化身蘊中,無體自心是關鍵;

此心若為身所使,法性實相永難證;

善持自心兮惹瓊巴!

心物取捨之微義,本來智慧是關鍵;

追逐變化諸緣起,永難得證無生義;

善觀無生兮惹瓊巴!

此生他生之取捨,中陰心識是關健;

常伴有身或無身,永難得證實相義;

善觀實相兮惹瓊巴!

六道迷亂無明城,罪障惡業如山聚;

貪瞋煩惱不除滅,永難證入平等性;

舍貪瞋兮惹瓊巴!

萬千諸佛剎土中,諸佛善巧說似法;

若依權巧相似理,永難解悟究竟義;

舍權教兮惹瓊巴!

上師本尊與空行,作一體觀而祈請;

正見勝行與正修,三無差別而修行;

此生來世與中陰,作一體修而熟諗。

我今傳汝最後訣,此為最後之遺言;

舍此更無他心傳,依此修行是我子。


玄奘法師

時行百餘里失道 覓野馬泉不得 下水欲飲袋重失手覆之 千里行資一朝斯罄 又失路盤迴不知所趣 乃欲東歸還第四烽 行十餘里自念 我先發願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 今何故來 寧可就西而死 豈歸東而生 於是旋轡專念觀音西北而進 是時四顧茫然人鳥俱絕 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 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 雖遇如是心無所懼 但苦水盡渴不能前 是時四夜五日無一渧沾喉口腹干燋 幾將殞絕不復能進 遂卧沙中默念觀音 雖困不舍

弘一法師

「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趙朴初」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印光大師

食後,印公以舌舐碗,至極凈為止。再以開水注入碗中,滌盪其餘汁嗽口,隨即咽下。到了午食時,飯一碗,大眾菜一碗。食盡,採取同樣的方法,從不輕棄一餘之飯菜。公自行如是,而勸人也極嚴厲,見有客人食後,碗內剩飯粒者必然大聲呵曰:「汝有多麼大的福氣,竟如此糟蹋!」

參考紀錄片:《玄奘之路》《千年菩提路》


文殊菩薩,其實我對佛和菩薩的多少不是這知道很多,但在知道的裡面最喜歡文殊,從小爸爸說就是代表智慧,以前初高中每次大考前都會默念它的咒,心裡想著樣子就會覺得沉靜不少,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撐吧

PS文殊菩薩也是我唯一夢到過的菩薩,總感覺跟我有緣呢(╯3╰)


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阿彌陀佛的因地大願大行自致成佛,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句名號的果地功德。憑我們自己是沒幾個人能解脫的。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元空。一切善法。性本自具。但以久隨迷染之緣。未斷元空之妄。未證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

今欲斷元空之妄。證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隨悟凈之緣者。求其直其痛快。至頓至圓者。無如持名念佛之一行矣。

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

能所兩忘。心佛一如。於念念中。圓伏圓斷五住煩惱。圓轉圓滅三雜染障。圓破五陰。圓超五濁。圓凈四土。圓念三身。圓修萬行。圓證本真。而圓成無上妙覺也。

一念如是。念念皆然。但能念念相續。其伏斷修證。有不可得而思議者矣。以是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實有自心果佛全分威德神力。冥熏加被耳。

一句佛號。不雜異緣。十念功成。頓超多劫。於此不信。真同木石。舍此別修。非狂即痴。復何言哉。復何言哉。


最親近最有緣的佛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

與觀世音菩薩有緣是因為我媽媽在生我之前墮過一次胎,因為她身體一直不好,懷孕期間忍不住吃了葯。本來以為再也不會有孩子了,我奶奶和外婆都信佛,家裡供著觀世音菩薩,求菩薩送一個孩子,於是有了我……

這一世與阿彌陀佛有緣是因為師父。本來師父勸我念佛時我還不以為然,覺得念阿彌陀佛沒有念觀世音菩薩親近,但是就在說這話的那一天(與師兄們一起為師父祝壽),晚上做夢夢見阿彌陀佛金色光明,相好莊嚴,醒來再念佛感覺異常親近,彷彿阿彌陀佛就在我身邊。感恩頂禮師父!

與地藏王菩薩有緣則是通過誦《地藏經》,感受到無始以來累受佛恩,一直受到地藏王菩薩的慈悲護佑,曾在外婆病重為她誦《地藏經》時夜夢地藏王菩薩和本師釋迦牟尼佛端坐於大白蓮花之上,彷彿置身於《維摩詰經》里所說的世尊的清凈佛土。

最有緣最親近的善知識:恩師;虛雲老和尚。

與自己的師父有緣,這自然無需贅言,追隨師父這三年多來,才發現過去種種發生在我身上的是都是有原因的,是師父不斷攝受我的結果。

也是在見到恩師後,才慢慢了解一些佛門的高僧大德,尤其是虛雲老和尚,每次讀到老和尚的事迹,總使我不禁潸然淚下。

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

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老和尚的一生,正是佛法慈悲濟世,甘受勞苦的寫照!

修行的法門:恩師所傳的乘願皈命念佛法門

承接善導大師,印光老法師所傳的「純粹」的念佛法門的精髓,當下即受大利益,而非僅僅是死後求往生。

末學水平有限,只能表達這些了。

南無阿彌陀佛!


當然是觀世音菩薩,菩薩於我有大恩大德,始終不放棄我,一直救度著我!!南無觀世音菩薩謨訶薩!!怎麼說呢,我從小都在姥姥家住,因為牆上掛著的是西方三聖,最先認識的就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但是呢,認識的最清楚的是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只知道是佛,而且在小學初中有很長一段時間以為阿彌陀佛和本師釋迦摩尼佛是一個佛,大勢至菩薩呢,是在小時候我指著牆上問,這是誰呢,姥爺說這是大勢至菩薩,小時候一直都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反正很親切,本師釋迦摩尼佛呢,是在慢慢長大才知道的,可是觀世音菩薩一直知道的清清楚楚,而且呢,小時候玩夢幻西遊,一直都是普陀山的弟子呢,到了六年級因為媽媽接觸了密宗金剛薩垛,我也就拿著媽媽的法本自己修起來了,可能是因為青春期,總是不學好乾壞事,但是內心還是有良知的,之後遭到了果報,真的是觀世音菩薩救了我,並且讓我改過自新,有了正念正知,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謨訶薩!!!


南無大悲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抄了許多經書,但是抄到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時候特別有感應,情不自禁流淚,從此覺得與地藏王菩薩很親近。

還有詠給明就仁波切,覺得十分有眼緣,很親切,看了他的《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獲益匪淺。很欽佩的一位上師。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大約02年的時候偶然去九華山,莫名的親近,且與日俱增。 [圖片未上傳成功]


應該是釋迦牟尼佛。

以前我並不覺得對佛祖或者菩薩有什麼太大的感應,只是簡簡單單的閱讀佛經,作為一個初學者,也並不喜歡怪力亂神的故事集錦。

直到有一天,我在參拜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時,跟著一群信士不停念誦釋迦牟尼佛名號時,我不自覺流下眼淚,那種感覺並不是單純的悲傷或者傷心,而是伴隨著慚愧,和惋惜。

似乎慚愧自己累生累世以來無所成就,愧對世尊的教導。

惋惜本師已經不在。

聽著好像挺玄還有點兒矯情是吧?但這是真的。

事後我回想,大概很久以前,我和釋迦牟尼佛有緣吧。

再過後來,讀了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主要採用南傳佛教經典,讀到釋迦牟尼佛即將入滅的時候,心頭又是一陣酸楚。故我平時最愛讀佛遺教經,那真是語重心長,最後的囑咐。

關於法門,我個人傾向止觀。

寧靜心神,波瀾不起,靜觀自己心念思緒的起伏。

這是一種功夫,當你的禪定功夫真的了得的時候,即使不打坐,你的心也在一種止的狀態。

這點我並非亂說,因為依靠平時修止觀,在生活中,我能體會到止觀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結果就是,我更加信服佛所言非虛。


最親近最親切的是觀音菩薩,很小很小很小的時候看到奶奶的佛龕上有這尊佛像覺得很親近很莊嚴。每次心裡有事,心裡第一個想叫的就是觀音菩薩,平時自對自說話也是對觀音菩薩,有什麼心底最深的想法都會跟菩薩說,就像朋友一樣。

最敬重的:地藏王菩薩,在對地藏王菩薩了解不多的時候,看到他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真的快掉眼淚了,不知道為啥,只是覺得這位菩薩如此慈悲,又肯如此不辭辛苦的度幽冥中頑固不化的眾生,真是想說您老人家真心辛苦了。後來讀了地藏經,看到地獄的苦,然後百千方便而度化之,再次深生敬佩!

影響最大的善知識就是凈空法師了,也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看到了奶奶佛龕上的法師像,看到他題字的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覺得覺得好像對法師有點熟悉的樣子,後來長大後學佛也是很多很多法師的文章開示幫助了我。現在也是一有不明白的時候就會找老法師的開示。


必須地藏王菩薩。而且這副像是所有像里我最喜歡的,總感覺萌萌噠,菩薩特可愛(?? . ??)


金剛薩埵。說不上什麼原因,各人因緣不同而已。

但是說到底,一切諸佛菩薩的本體都是一樣的。曾經看到一句話,給我很大啟發:

「你以為文殊菩薩就沒那麼慈悲,觀音菩薩就沒那麼有智慧嗎?」

順便再分享雪漠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一切皆是本尊,本尊不離自性,自性即是幻化。」


推薦閱讀:

觀音菩薩是如何做到無處不在的?
皈依之後要念誦10萬遍"四皈依"嗎?
佛陀會怎麼看待進化論呢?
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起菩提心?
正統的佛教護身符是什麼樣的?有哪些講究?

TAG:佛教 | 佛經 | 菩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