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周報》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對比練習冊)

我們初中高中的時候,學校一般會統一訂購《英語周報》。

主要是因為《周報》上面每一期都會有練習題,可以當作課後作業來用。

那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周報》的產生呢?

如果僅僅是需要一套練習冊,大可不必去搞一個報紙,學校統一用一套練習冊就好。

老實說《周報》文章內容時效性也是十分有限的,從來都是可以至少提前四期發到學生手中的。

難道說《周報》是教育部門規定產物,一定要發行,並且強制學校學生消費的?

還是《周報》因為其獨特的出版方式會讓其成本低廉,受到眾多學校的青睞?

有沒有相關人士給個答案呢呢?


國內基礎英語教學長期存在兩個奇葩現象:

1 平時教學呢 教材不怎麼吃透,求助於各種英語周報 英語輔導報,學習報,21世紀報……。即使講個課文也是浮光掠影,回答課後問題+翻譯課文+分小組討論,對課文這樣的這樣精挑細選的主食總是點到即止。英語周報 這個報紙本身沒有問題,報紙定位就是課外讀物和輔導。這就是一個主食(教材)和零食(報紙)的關係,但國內英語教學卻偏偏用零食代替主食

2 應付考試 呢,教材基礎沒打好的前提下,一到畢業班就匆匆大規模上各種模擬題,最重要的真題放在一邊不好好去研究,命題規律反而需要學生自己慢慢在題海中去悟。

就這個話題,多說一句,教材課文的確只是一個例子,我們掌握語言要大量接觸新鮮的,地道的語言,然後進行聽說讀寫譯練習。目前國內現狀就是,大多數中等程度一下的孩子,連教材都沒整明白,上報紙有何用?真正的頂級好苗子,豈能只局限於看個應試為主的英語周報?好在,國內一些頂尖中學,他們要求學生開始大規模看 書蟲系列,典範英語系列。但,惋惜的是,國內畢竟重點中學是少數,大部分普通校的孩子,正在按著 教材沒學好,整點英語報紙的路子循環下去。

最大的悲哀是 應試效果不佳,英語聽說能力也沒見怎麼整上去

僅僅作為學生時代英語周報使用者的過來人的身份談談感想。


大致兩個原因:1)英語周報的閱讀文章題材新穎,閱讀難度跟所對應年級相符,可以很好地作為學生課後的拓展閱讀材料 ;

2)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周報上的題目比較新穎而且質量較高,基本是編寫組自己研究出來的題目,不同於許多教參上的題,學生用各種搜題神器一搜,答案全部都出來。


推薦閱讀:

英語專業應屆生,但是水平一般,想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學習英語。可是很迷茫,適合選擇哪些方向的工作呢?
如何做到看英文不用在內心讀出來?
為什麼中國的外語教學長期採用語法翻譯法?為什麼中國還停留在西方19世紀的外語教學方法上?
怎麼利用滬江網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學習一門新外語? 覺得滬江網內容豐富但有點無從下手.
非英語母語者在參加CELTA課程前需要準備什麼?或者課程中有什麼建議?

TAG:英語 | 高中 | 英語教學 | 初中 | 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