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光耀要求去世後即刻拆除李家有百年歷史的老宅?
今天在Straits Times 上看到這個消息覺得十分納悶,「即刻拆除」顯得很不合情理,有誰可以分析一下嗎,這是出於怎樣的政治考慮?這棟房子在新加坡的核心區,拆除後地價應該不菲。
以下節選自人民網的翻譯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位於歐思禮路38號的住家將按照他生前所立下的遺囑被拆除。李光耀的子女、遺囑執行人李顯揚和李瑋玲發出聲明,表示他們將執行李光耀於遺囑中明確要拆除歐思禮路38號故居的指示。
據報道,李光耀是在2013年12月17日立下這份遺囑,並將李顯揚和李瑋玲列為遺囑執行人。李光耀在遺囑中寫道,在他過世以後,他在歐思禮路38號的住家必須即刻拆除。如果他的女兒李瑋玲選擇繼續住在該址,那麼房子必須在李瑋玲搬出後即刻拆除。
李光耀遺囑還說,如果他的子女因法律的修改或因各種規則約束而無法拆除該房子,那麼他希望除了他的子女、他們的家人及子孫以外,完全不對外開放。李顯揚和李瑋玲在聲明中說,他們有作為遺囑執行人的責任及作為子女的道德義務執行李光耀的遺囑。他們也希望新加坡人民能尊重他的遺願。」
李光耀生前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訪問時曾表示,他希望自己死後,其所住宅邸能夠拆除,以免徒增困擾。
「我已告訴內閣,我死後,拆了它(住所)。」李光耀說,「我看過其他房屋,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的,英國偉大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一段時間後都成了廢墟,人們從中穿行」。
李光耀所指的這一住所位於新加坡著名購物區,房子本身建於100多年前,後為李光耀所購得。對於這處住所,李光耀說,「由於我的房子存在,周圍建築不能蓋得過高。如果拆掉它,改變規劃,讓房子建得更高,土地價值將會增加」。
另外,他的孫子李繩武在他的私人葬禮上提到:有一次,有人建議為他立一座紀念碑,我祖父回答:「要謹記奧茲曼迪亞斯(Ozymandias)。」他指的當然是詩人雪萊(Shelley)一篇關於埃及法老的詩章。詩中,一個獨行者在沙漠中看到一尊破碎的石像,上面刻著「我是王中的王者,奧茲曼迪亞斯;功業蓋世,強者折服」。然而一切已蕩然無存。
我想,他的意思是,若新加坡無法生存,立碑於事無補。若新加坡得以生存,那也沒立碑的必要。他的評斷是正確的。他留下的不是冰冷的石座,而是一個生機蓬勃的國家。就如蒼天在上,我們將很難把他遺忘。
因為新加坡地方太小, 如果一旦他開了這個頭, 留下老宅做名人故居, 後面難免出現效仿者, 久之, 可用的地方會越來越小, 而且這種老宅故居一般都在地段很好的地方, 會很影響新加坡的經濟開發. 實際上現在新加坡的名人故居己經不少了, 孫中山故居, 虎豹別墅等, 新加坡這麼點地方, 如果國祚真能持續個一二百年, 名人故居佔地還是很可觀的.
新加坡地方太小, 很多政策必須為這種現實讓路, 李光耀以身做則這點很好.報紙上這樣說 @曹小雷,後面還有一段,我幫你補完:D
====摘自海峽時報=====
But isn"t that part of Singapore history?
記者:但這也是新加坡的一部分呀:
No, no, no. You know the cost of preserving it? It"s an old house built over a hundred years ago. No foundation. The cost of maintaining it, damp comes up the wall because there"s no foundation. So the piling in the neighbourhood has made cracks in my walls. But fortunately the pillars are sound.
李光耀:不不不。你知道維護它需要花多少錢么?這可是超過100年的老宅子。完全沒地基的那種。維護它的費用,你看就是因為沒有地基,濕氣沿著牆一直蔓延上來。同樣的,鄰居在建築打樁的時候我家的牆也會開裂。還好柱子都還挺給力。
By your comment then, you don"t place great store on preserving old buildings? It"s like the old National Library, no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but when it was torn down I think a lot of people still bemoan its loss today.
記者:所以照你這麼說,你並不太重視保留老建築?就好像舊國立圖書館,那不是一棟特別有建築重要意義的房子,但是當它被拆除後,還是有很多人直到今天依然為了它的消失長吁短嘆。
I don"t think my daughter or my wife or I, who lived in it, or my sons who grew up in it will bemoan its loss. They have old photos to remind them of the past.
李光耀:我不覺得我的女兒也好,我的太太或者我這些曾經住在裡面的人也好,或者我的那些在此成長的兒子們會感嘆它的消失。他們有老照片用來緬懷過去。
=============
我的感覺是他不覺得自己的個人生活是國家歷史的一部分。他還是公私很分明的。
別的不說,參見蔣中正。
有形的碑終歸會灰飛煙滅,現世還可能給家族後世引來殺生之禍。
不如留一座心中的豐碑吧。如果N年後還有人記得他,懷念他,可以肯定絕對與房子無關。一個人的歷史評價無需用沒有生命的物來加持,既然李光耀本人明確表示過不想保留,應該尊重他的意願。
可能擔心不拆,自己幾十年生活的私人領域會作為公共區域對外開放,感情上接受不了。
這才是領袖偉人該做的事情,不像中國的各種人名,歷史上做出些成績後,用過的馬桶都想讓國家保存下來讓後人來瞻仰。以及全國一些所謂的故居很多也就是當年和異性在某地打個炮的房子。被今天一群各種打著"文化遺產"的名義,實際只是淪為了自己「文化部門」職位的聖婊,發揮自身存在感的題材。 因為他們不說這個一天就是辦公室喝茶嘮嗑,實在是沒什麼事做。最終結果一個也可能是過去炮房的故居就會影響整個區域的改造工程。
推薦閱讀:
※想出國讀研,正在考慮去新加坡,聽說新加坡碩士教育很水,這是真的嗎?
※新加坡的教育怎麼樣?
※如何使在新加坡的留學生活更有價值?
※對新加坡比較了解的列位 還有什麼比較小眾的景點值得深度游呢?(餐廳和酒店也求推薦)?
※想去新加坡玩三天,怎樣經濟又好玩?(還是說新加坡不值得玩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