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入3000rmb和美國收入3000刀生活水平的差距,以及怎麼看匯率問題?
很多人跟我說在美國收入3000和在國內收入3000過的是差不多的生活。因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個方面和中國的價格是差不多的,當時是不考慮匯率的問題,比如說我們買瓶水是1元,他們買瓶水是1美元,或者他們吃頓便飯是10刀,我們吃頓便飯也得10幾元能夠解決,那就購買力來講,是差不多的。如果真的是這樣,購買力相同,匯率應該是1:1啊,不應該是這個數字,那區別到底來源於什麼呢?
16.11.23修改。提成這個問題很久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回答,中間我也在思考。沒想到最近突然多了不少回答,其中還有輪子哥。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心中有所疑惑,最近也讀了一些書,思考了一些事情。歸根到底就是匯率合理性的問題,教科書里實際上有完美的解答,不過純理論的東西,總是偏向理想化,實際操作能不能達成效果,就很難說。畢竟匯率也是大國博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學的經濟學,也沒好好學,應付考試記住的內容也忘得一乾二淨.......
大家的回答,還是很多從實際出發的角度,感覺也很受啟發。
上禮拜一去修車,碰見一北京來的大姐,開一08年的奧迪A4,2.0T,進門就跟老闆抱怨,smog check(相當於中國的年檢吧)沒過,去奧迪4S店修車,人家上來就說你得換兩個感應器,要不查不出來毛病。換完感應器,花了1500刀,再做smog還是沒過,把大姐氣得夠嗆,說話氣兒都喘不勻實了。
中美物價對比很多人都做過,無非就是列列超市的物價單子,比較一下房子車子,保險醫療什麼的。我今天說點偏門的,想用以上那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美國生活中到底什麼會比中國貴很多。
我的總結是要符合兩點,第一耗費人工,第二無法比較,而第二點才是漫天要價的關鍵。
比如說修車,一個工時幾十塊這是有固定數的,但是車的毛病可是無法比較的。比如說裝修,一天一個小工幾十到一百塊是固定的,但是裝修的方案,房子的狀況,工期的長短可是無法比較的。比如說看病,一個預防性檢查的價格是固定的,但是查出來的毛病,如何治療,個人健康狀況可是無法比較的。這些無法比較的結果就是達到相似效果所花的錢是相差極大的。回到開頭例子里的大姐,最後花了不到200塊錢就把車搞定了。
所以,生活在美國,如果你認識這樣一些人,你的生活質量會大大提高,而且基本不會花什麼冤枉錢。
修車師傅。
handyman,不是裝修師傅,就是家裡壞點什麼都能修的那種師傅。會計師。醫生。律師。
想到什麼再來找補。這裡以北京和美國紐約為對象,詳細對比一下兩個城市的生活成本。
數據來源Cost of Living Comparison Between,有興趣的可以對比其他不同國家的城市。網站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對比了兩個城市的物價,紐約的價格直接以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先看餐館就餐的物價,兩個人在中檔餐館吃飯,北京需190元,紐約需要548.6元,紐約是北京的接近3倍。但是麥當勞吃飯的價格只是北京的1.56倍,卡布奇洛咖啡居然跟北京價格一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再看超市物價,除牛奶比北京便宜,牛肉價格差不多外,其他物價都比北京貴。其中最貴的是大米,紐約大米價格是北京的5倍,估計原因是美國人不喜歡吃米飯,大米所以賣的貴。折中估算,超市商品價格紐約是北京的2-5倍左右。再看看運動休閑,健身消費紐約比北京貴30%,電影票價比北京貴28.58%。
再看穿的,紐約與北京價格差不多,這應該都是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功勞,美國人民實實在在得到了中國的好處。高潮來了,租房價格,紐約是市中心大約是北京的3倍,郊區是北京的2倍。但是,但是,但是,紐約市中心的房價只比北京貴了18.21%,郊區房價比北京貴了70.18%。就從這個數據對比,不知道這個網站以後還能不能打開,大家能用的趕緊用。總體來說,相對於我大天朝來,雖然其他物價貴點,米帝的房價還是比較親民的。房價或許是天朝人民的痛楚。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在中國和美國都吃中餐,兩邊都差不多是10-20元/刀。美國的垃圾食品是非常便宜的,只要你肯天天吃那個,也不用花多少錢。我國就不一樣了,垃圾食品還挺貴(逃
這邊沒什麼人買瓶裝水的,都是水龍頭直接喝,然後就各種結石,然後就去看病,然後就被榨乾。
學校就更不要想了,沒有錢絕對找不到好工作,因為這邊小孩上什麼學校主要看錢,而不是成績。
最貴的其實是房租和醫療。這邊沒有什麼很便宜的租房,但是在我國只要你肯犧牲質量,你總是可以找到無限低的價格的房子。窮人看病就跑去急診室然後拒絕付錢,credit record 跌破下限,日後你就算狗屎運賺了點錢也沒有任何人會想跟你做交易。再更新一下:6/8/2017
剛申請下來貸款,我要買第二套房了。準備把房子租出去,每個月除了貸款,扣掉HOA,扣掉保險,維修費用,房產稅,一個月大概能剩300刀左右。覺得我過得不好三千刀在美國活不下去?你們慢慢意淫吧。
知乎要求我修改,說政治敏感。不知道咋改,沒事。被舉報就對了,請多看新聞聯播和環球時報吧。
@Tony Cheng 評論里不知道為啥回復不了你了,我在這裡好好跟你說說吧。你,沒認真讀我的原文,在評論里說我有優越感,說留學生都啃老,說我工資低於畢業生平均起薪,說master(碩士)畢業的起薪是五萬五千美金,我連個平均水平都沒達到,說我有蜜汁自信。說我三千月薪將來沒保障,必須得努力提高自己或者找個好老公,否則將來沒辦法供孩子上學和給孩子買房。你說你老闆年入14萬美金,在市中心房價只有20萬美金的地方生活,「過的窮酸」,所以你推斷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你還說我欺軟怕硬,大V給我留言我就軟了。
我做如下回應:
1. 你啃不啃老,我不知道,但是我留學沒花過父母一分錢。你不行,不代表我不行。我上學期間自己靠獎學金和打工存了一萬美金,這些錢現在還在我自己賬戶里。2. 我始終站在一個三千美金月薪的角度談問題,很大方承認了自己的收入,我哪裡有優越感?我覺得有優越感的是你這種自以為自己很了解,想去評判和教育別人的人吧。3. 關於你說的「碩士畢業起薪五萬五」,請甩出官方的數據鏈接,並說明此數據覆蓋的地域範圍。否則為造謠。華爾街日報對美國人均家庭收入狀況有數據統計,我最近看到過相關報道,你如果會上知乎,也應該會用搜索引擎。4.我原文中哪裡說了我是碩士畢業?你的最大問題在於,不看原文,也不動腦子想,就靠你自己的想像。
5. 你說你老闆14萬美金的年收入,在美國一個市中心房價20萬美金的地方,過著「窮酸」的生活。我想請問你:你咋知道人家窮酸了?你見過人家銀行流水還是每月賬單啊?你咋知道人家不是所有錢拿去賭輸光了才「窮酸」?你咋知道人家不是錢都拿去給老婆買愛馬仕了?你這個例子有任何意義嗎?我說了,要討論,上數據。6. 你說我讓父母降低了生活水平,說我不思進取。對不起,我的父母生活水平怎麼樣,是降低還是提高,你根本看不見。跟這個話題沒關係,不知道你瞎操心什麼。7. 我摺疊你的評論,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一派胡言啊,不講道理,沒有數據,沒有邏輯,對討論這個問題沒有幫助。既然你這麼想發言,你的評論我再也不摺疊了,但是講話一定要有根據,就算在網上也沒別瞎說,OK?8. 說我遇到大V就軟了,我簡直哭笑不得。親,能說出這話我相信你也當不上大V。9. 你要真覺得我過得不好,那你就這麼覺得。我來這說這麼一大堆也沒為了證明我過得好啊。長者說的好,悶聲發大財,這是墜吼的。不要老想著給人上課,OK?10.我孩子的事我自己都沒操心,你操啥心啊?跟這個話題有關係嗎請問?11.你說「市中心月租金1600的城市不是亞特蘭特,就是夏洛特。。。」 親,第一,我全文沒提過有這麼一個市中心月租金1600的城市,你在哪裡看到的?請仔細認真讀原文。第二,美國的房地產你真了解啊?你所有城市都住過啊?就敢這麼下結論啊?你證據呢?灣區的情況我不了解,所以有人說灣區情況和我這一點都不一樣,我都不敢冒昧發言。我覺得這個謹慎求實的精神你得跟我學。你趕緊給我評論,我等著呢,用數據和事實一條一條給你打臉。我專撕你這種說話不負責任,別人一講理你就慫的。還有一點要說明:在美國月薪三千美金的我,四年前在北京實習的時候,實習兩個月的薪水就已經兩萬了。我在這月薪三千美金,不代表我在國內是月收入3K人民幣的水平。建議大家理性探討,別展開無關的話題。
再更新:
出現了一個說我要努力奮鬥提高生活質量,早點為孩子上學和孩子買房做準備,要居安思危的。我謝謝你們,這個破乎還是不是討論問題的地方了,你們拿出一個數據分析來我也服,說來說去就是想說我過得不好,我要是沒爸媽幫忙也過不好。不好意思,讓你們失望了,我怎麼著也比你們過得好。別跑題,好好討論,OK?評論簡直看不得,你們自己玩吧,開心就好。記得我說的話,我留學沒花過父母一分錢,你做不到就別教訓我了。你父母的財產你可千萬別繼承,否則也是啃老。
@會飛的小豬 先說我啃老,又說我道德有問題,然後又說自己的廚電公司年銷售額四千萬,自己家餐館是所在城市top 20,您這麼有錢都是靠自己雙手勞動所得?真厲害,沒新聞採訪採訪您這白手起家女富豪啊?沒掛過人,恭喜您是第一個。請問您看懂我這全文了不?來過美國不?沒來過沒關係,但是中國話得先看懂,OK?
-後續更新5:探討在美國貸款買房買車靠我3K美金月薪照樣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可能性,在原文最後。-後續更新4: 我觀察到的一些小細節:- 我這裡的一些小一點的商店,有些加油站,是不收20美金以上金額的紙幣的。去銀行取錢(幾百塊錢),一般我都會要20美金一張的紙幣,因為20塊錢真的能花很久,而不是像國內一樣,100人民幣花一花就沒了。
- 超市裡賣的gift card(禮品卡,有亞馬遜的,蘋果的,餐館的等等)大部分都是10美金或者20美金的面額。在國內我們好意思送別人一張20塊人民幣的禮品卡嗎?
- 美國目前還有「分」作為貨幣單位使用。我們國內好像已經沒有了?
-後續更新3:有人質疑我房車都有,說在國內房車都有月薪3K過的生活也這樣。我先不回答,我請你思考以下這麼幾個問題:
- 如果不是美國房價低,我爸媽能在美國買房子嗎?我在原文中說了,我們家在北京是買不起房子的。但是我現在這個房子給我帶來的便利,和一套在其他准一線城市(甚至北京)的房子給我帶來的便利,是差不多甚至更多的。交通方便,環境好,房屋條件好,大城市,學區好,看病方便,購物方便……
- 在國內,33萬人民幣的車(大概五萬美金),和我在美國五萬美金買的車,是一個檔次的嗎?
- 就算父母在國內也給我買別墅,給我買60萬的車。我三千人民幣月薪在國內,養的起六十萬的車嗎?一個月跑一千公里,我自己付得起油錢嗎?
-後續更新2: @vczh 輪子哥說我這地方不是啥好地方,我反對。年薪十幾萬的碼農我也認識不少,這些人在加州掙錢,想攢夠錢來我們這種地方生活。輪子哥是大牛,但世界這麼大,總有你沒看過的地方。
-後續更新1:不知道為什麼圖沒傳成功。我花了40.5美金吃了頓飯,加上稅和小費付了50刀。中等檔次的義大利餐廳,環境好,服務也不錯。我這個答案還沒寫完,已經有人說我啃老了。確實,我敬佩那些出身不如我,但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買房買車成家立業,一步步站穩腳跟的人。你們確實是比我厲害得多,我比不了。如果沒有爸媽,我相信自己也可以買車買房,但可能房子會小很多,車子也最多買個卡羅拉。如果我有時間和精力,會在最後討論靠自己在美國買房買車買房的可能性。如果不友善的評論太多,那我就不浪費時間了。
但是說我「啃老」的人,請你把自己的心態也擺正。我的父母有這個條件,願意在美國投資,他們自己的生活水平一點都不會下降。與其在三四線城市買個空置的房子,不漲價,租金回報低,為什麼不可以給我買個房子住呢?我上學期間有獎學金,也一直打工,沒花過父母一分錢。還沒畢業就找到了工作。工作很努力,但不是碼農精英,確實沒有能力一年掙很多錢回饋父母,但是每個月存的錢都會存起來,父母來了我一分錢沒讓他們花過。你在國內父母有能力的話不幫你買房子?你結婚父母有能力也不給你花錢?真羨慕,你的父母有福氣。我希望我將來的孩子也會這麼有出息。以下是原文:
我正好是在美國月入3K的上班族,來談談感受。坐標非紐約、洛杉磯等特大城市,但也是大城市,應該相當於國內的准一線。
1.住房:爸媽給我買了房子,三十五萬美金,別墅,大概200平方米。自己租房的話,一千五左右可以租一室一廳,距市中心開車不超過半小時(交通繁忙時段可能多15分鐘)。每個月的物業費加房產稅大概600美金。忘記算水電網費,200美金左右。2.吃飯:自己做飯的話一個月兩百美金就夠了,這個數字是身邊的朋友說的。我不做飯,每餐都是在外面吃。中餐盒飯在10美金左右,垃圾食品就不提了,很便宜。如果想去個不錯的館子吃飯,人均25美金左右能吃得很不錯了。義大利菜,日本料理,這些是我日常吃的,每餐大概25美金。以上數字都包括小費的,十分鄙視在美國吃飯不給小費的人。3.交通:美國的車便宜,我的車在國內要60萬人民幣,在這裡買5萬美金。當然一般人不會全款買車的,租車和貸款是美國人最喜歡的方式,如果租車或者貸款,就會付monthly payment,我全款買的,不具體展開了。我的車是V6發動機,每個月里程在1K公里(最多),一個月加四箱97號汽油,大概180美金。油價會波動,所以這個數字會變化。車的保險費用,不同的人不同的車不同的保險公司,情況不同。我每個月大概100美金車險。4.其他生活費:比如電話卡40美金一個月,比如日常生活用品50美金一個月,其他零零散散的花費我基本要計划出100美金。5.醫療費用:公司有醫療保險,看病急診60美金一次,普通門診30美金,大病自己最多付2500美金,額外部分保險公司全出。6.衣服:我偶爾買奢侈品,衣服一般都是在50-200美金/件,每個月都買新衣服。沒計算過具體花多少錢,但是感覺這邊的衣服價格,比同檔次同質量的國內的衣服,要便宜一半左右。(個人主觀感受)三千美金的月收入的,我每個月差不多盈餘800美金。如果我在國內准一線城市生活,我的生活質量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
正在吃飯,稍後更新沒有全款買車和買房的我(一年前)是怎麼樣生活的,當時月薪2.5K左右。
*看到評論里說我是富二代的,我想說:我來自五線城市的城鄉結合部,父母是知識分子,確實家境不錯,但是家裡負擔不起在北京買房。我爸在國內開一輛帕薩特,我媽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家裡住的是140平米的單元樓,在三四線城市買了300平米(合計)的房產。如果這算富二代,那我覺得富二代的標準太低了。
飯吃完了,上圖。這個餐館算是中等檔次,裝修和環境都不錯。我們倆人吃了50刀(包括小費)。包括:免費的麵包一大塊,一份蝦仁加米飯,一份三文魚飯,一份甜點(提拉米蘇),我的飯量還不小,但是吃得很飽。評論里有人問為什麼鄙視不給小費的人,我在這裡解釋一下:美國的服務員,是沒有基本工資,或者基本工資很低的,小費是他們唯一(或主要)的收入。除非服務水平非常令人不滿意,否則不給小費是非常不好的行為。這個和我們國家的國情不同,不討論優劣。
下面回憶一下一年前,沒有爸媽幫我買車買房,月薪2.5K,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1.住:在我沒買房之前,我和朋友在距離市中心開車1小時(上班高峰期)的地方合租一個兩室的公寓。精裝修的房子,整體條件很好。我的房間帶獨立衛生間,每個月租金600美金,水電網費平攤,我一個月要交80美金,沒有其他費用。這個房租價格處於平均水平。上下浮動150美金都可以租到適宜居住的房子。看到這裡,我覺得可能有人也許會問,這和你自己買房的成本差不太多啊?(前文有提到)這也是為什麼我爸媽決定買房,長期來看,買房更合算的。2.食:自己偶爾做飯,比如燉一次排骨能吃一周,用慢燉鍋燉雞肉,一次又吃一周。沒時間做飯會在中餐館買外賣吃。每個月要花500美金左右吃飯。3.行:二手車,三年前買的時候花了7千美金,2008年的尼桑,5萬英里(9萬公里)左右。平均一個月的油錢我記不清楚了,因為車比較省油,我認為不超過120美金,即使當時住的離單位遠。車保險120美金/月,二手車和比較舊的車保險會貴一些。4.衣:我看其他答案里提到了花十幾美金可以買到能穿出去的衣服,這個屬實。事實上我之前花30美金買的大衣,15美金買的連衣裙,20美金買的牛仔褲,28美金買的高跟鞋,質量都還不錯,一直都在穿。只不過上班之後,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但是不代表我之前的消費能力不足以讓我過上舒適的生活。5.其他生活費:電話卡30美金一個月,用的是便宜一些的套餐。到處都有免費Wi-Fi,電話簡訊都不限量,所以是夠用了。日常生活用品50美金一個月,其他零零散散的花費100美金,感覺都足夠了。6.醫療費用:這個一樣。公司有醫療保險,看病急診60美金一次,普通門診30美金,大病自己最多付2500美金,額外部分保險公司全出。在一年前,我還沒有全款買車買房的時候,我每個月收入2.5K,大概能留下500-600美金。
我本人不太喜歡交際,和朋友出去吃飯,大家AA,人均25美金左右,都計算在吃飯的費用裡面了。偶爾大家聚一起買個小酒喝一喝,買瓶人頭馬1738能喝兩次(小酌怡情),50美金。紅酒15美金左右的據說就不錯了(這個我不是很懂)很多,隨便挑。去看電影,電影票10刀;博物館門票10-20美金,公園基本免費。
我記錄的都是很真實的生活。
下面探討我3K美金月薪,貸款買房買車的可能性。
1.住:市中心周圍的房子太貴,我買不起。我找了一個開車大概1小時(交通高峰期)的地方,學區一般,但是周圍有小學和初中,開車15分鐘內有大型超市和醫院。小區環境和綠化都不錯,鄰居都是當地人,有門衛,帶車位,兩室兩衛,房型屬於condo,精裝修的二手房,成交價大概在18萬美金。
首付需要20%,也就是3.6萬美金,加上其他一些手續費用不到25萬人民幣。這個錢我確實需要父母資助,我相信很多人在國內貸款買房,也是父母給首付,請不要再說我啃老了OK?每個月還款大概不到700美金,如下圖。房產稅,每個月在300美金以內,物業費200美金以內(房子小,位置偏,也便宜,物業費就少一點),水電網費每個月200美金以內。每個月這個房子的成本最多是1400美金,這是我自己貸款買兩室兩衛的房子,不考慮出租的情況。如果我不傻,我就會出租其中一個房間,至少拿回650美金/月的租金(中等房租水平),我這個房子每個月的花銷就減少到750美金,這是我自己養房子的費用。2.行:討論完貸款買房子,再討論貸款買車。這個就用我身邊某個人的例子,這是我知道的每個月需要還款比較多的情況:一輛3萬美金的車,首付6K美金(此處要啃老一下),每個月600美金的還款。其實兩萬美金能買輛不錯的豐田的,結實耐用又省油,但身邊沒有貸款的案例,不討論。每個月車和保險需要240美金左右。
3.食:我現在是一個背負上了房貸車貸的人,我的生活質量肯定不能和「有房有車的富二代」比吧?我要自己多在家做做飯,少下館子,我每個月吃飯的費用會控制在300美金左右,不僅自己做飯足夠了,還能一周下一兩次不錯的館子。
4.衣:一個月花100-200美金能買至少一身上班能穿的衣服,不多買。
5.其他生活費:電話卡按照40美金計算,日常生活用品50美金一個月,其他零零散散的花費100美金,感覺都足夠了。和上文的情況完全一樣。
6.醫療費用:這個還是一樣。公司有醫療保險,看病急診60美金一次,普通門診30美金,大病自己最多付2500美金,額外部分保險公司全出。
如果我月入3K美金,貸款買車買房,不把我自己房子的空餘房間出租,我至少可以每個月存100-200美金。
如果我月入3K美金,貸款買車買房,把空餘的房間出租出去,我至少可以每個月存750-850美金。但是由於自己的經濟更寬裕,很可能做飯少,下館子多,買衣服多,吃喝玩樂多,存不下這麼多錢。但是我想說到的道理已經很明了。總結下個人的主觀感受是:3K美金的月薪,在一個美國准一線城市生活,活法兒很多,怎麼過都不錯。不能這麼算的,因為你的消費水平不僅由自己收入決定,也由消費品價格決定。
老調常談:iphone7 美國官網價格650刀(32G版本)中國官網價格5388元(32G版本)在美國用大約五分之一月工資就可以買到iphone7
在國內要用兩個月工資才行(此處不考慮所得稅,美國的稅太他娘複雜了)但是:
醫療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極端了。總之,購買力這件事情,一定要考慮消費籃子的組成。你別聽那些國都沒出過的人給你瞎說什麼購買力。全世界的東西永遠都是有一個固定價值的,那就是這個東西所消耗的勞動時數,當工業化和國際化發展到今天大部分常見的商品在大部分正常的市場都是基本同價的!美國的一頓飯拿紐約來說,照燒三文魚配米飯這道非常常見的餐品大眾價格是15-20美金。你非說中國吃一頓飯15-20元那也一樣啊,我問你你跟那個吃三文魚的換著吃他會樂意么?值多少錢的好東西還是值多少錢,只不過當一個國家人人消費水平都比中國大眾平均高出六倍的時候,他們的定價就體現在了僅僅是匯率上的不同。事實上一美元的購買力不論放在哪裡仍然高於一人民幣。而別人的3000美元買到的東西的各方面品質都仍然是18000人民幣才能享受到的品質。紐約租一個單身公寓,基本上2000美元左右很小除了擺方式的傢具比如桌子床之類什麼都有,再老舊的大樓都是24小時熱水,洗碗機,冰箱,烤箱,微波爐,木地板等等都是標配,中國2000人民幣也能租個單間,可你看看有些什麼東西?在中國這個城市的工作機會又與美國大城市有多少落差?這些都是價值的體現。
隨便買一個瓶裝水,美國的超市裡依雲太不起眼了,中國依雲曾經還是個有某格的東西。隨便一個氣泡水美國一塊的美元買的是什麼品牌什麼水?中國呢?不要再說購買力多少錢和多少什麼什麼幣都一樣了,這簡直不能用無知來形容,這就根本是反常識好嘛!良心企業麥當勞,兩個漢堡只要2刀…去附近的麥當勞Drive Through,排隊的車明顯多了一倍…國內同等分量的包子不止一塊人民幣吧?我們西雅圖也算美國的一線城市了…P.S.吐槽前請審題 美元和人民幣在此的對應關係
由於寫的是朋友,所以匿了。
夫妻加三個娃,紐約,只有男人一份收入,3000+美金。有車無房,買的第二輛新車,第一輛賣返給dealer。在國內的話別說在北京了,在任何一個城市我覺得家庭收入3000+都是無法生存的。吃飯或許勉強夠了,但生個小病都沒錢看,甚至生個孩子都生不起。並非說在美國生活質量有多高因為你根本沒把物價比全。也就是說採樣點非常少的情況下,得到了非常偏的結論。但凡涉及到人工的事情,在美國就超級貴。
中國人來談談感受,亞馬遜上ck的短褲T恤基本都是十幾刀,國內十幾塊的短褲T恤不知道你有沒有勇氣穿了出門
好吧,評論好多人說十幾塊也能穿,那是我矯情了,那換個角度看,你把十幾刀的ck和十幾塊的淘寶貨放在一起比一下,差距就是你拿兩三千在美國生活與拿兩三千在國內生活的區別
再更一下,評論區的一些所謂外貿專業人士就別來秀了,答主也是窮人出身,以前也是穿20一件的T恤出門的,但是現在20真買不到了,地攤上十幾塊錢的貨真是沒法穿的,摸著面料能穿上身的怎麼著也要四五十,你們廠可能出去是只有十幾塊,但那是成批的量才有的價,麻煩去市場里看看20以下的T恤是咋樣的再來秀ok?說得好像國內的飲料就沒有一瓶6、7塊的一樣,一美金可以買一瓶水,也可以買5斤打折水果,也可以在紐約曼哈頓吃一片pizza,也可以買一個牛油果……總體來說美金購買力還是比人民幣高很多,特別是國際交易性商品,比如奢侈品車子房子……
「很多人跟我說在美國收入3000和在國內收入3000過的是差不多的生活」
這個說法肯定是錯的,看平價購買力usd:cny至少1:3,看匯率1:6+,所以3000usd在美國肯定能買來比3000cny更多更好的東西,除非你天天進醫院看大病還沒醫保…如果想要估計總體的生活水平,按照1:1肯定是低估了美國,1:6+中國的水平看起來很不合理,3000cny在中國至少可以蝸居溫飽,500usd如果沒房子還要吃飽難度就比較大了。
排除其它變數(3000cny在中國一線城市和縣城也是完全兩個概念)3000usd的收入類比10000cny的收入在生活水平上大概是類似的。
另外多說幾句:第一,在中國拿3000cny的人從職業技能上講平移到美國依舊拿到3000usd的概率很低,3000usd的職位本身就是比3000cny的高階。第二,同樣,10000cny收入的職位是比3000usd高階的,非一線城市能拿到這個數字已經是中國top20%-10%以內的了,也就是說美國中下層中產(家庭收入中位數附近家庭)的生活水平約等於中國上層中產(高於中位數)的水平。第三,沒必要盲目樂觀(1:1生活水平)也沒必要妄自菲薄,美國兩百年前就是列強之一,近百年來位列兩極又成孤峰,普通民眾享受到這種積累的紅利而擁有更好的生活水平是理所應當的(相比較其他發達國家可能美帝在貧富差距和社會福利等方面還落後一些),而中國三十年以來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相比較美國而言,中國的問題並不是3000cny的生活水平不夠高,而是有很多人(可能幾乎一半人)連3000cny的收入都沒有,如果中國能夠繼續穩定地發展下去,讓剩下的民眾慢慢地也享受到工業化信息化的紅利,在本世紀內追趕上美帝的生活並非遙不可及。對於這個問題,原因肯定不是單一的,就像這個問題下的所有回答,其實每個回答都有各自的道理。在這裡,我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分析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看看是否合理。
假設地球上只有兩個國家,兩個一模一樣的中國,二者生活水平完全相同。唯一的不同在於兩國使用的貨幣不同:一國使用人民幣,另一國只是把人民幣換了個符號,使用美元,同時規定1美元兌換7人民幣。兩個國家的物價按各自貨幣計價的金額值也是一樣的,如一個蘋果,在美元中國是1美元1個,而人民幣中國則是1人民幣1個。其他所有商品以此類推。
兩個國家之前都是完全隔離外國的,不與國外發生對外貿易。而現在兩國同時開放對外貿易,不同的是美元中國只開放勞動密集型行業,而人民幣中國開放全部行業。而對於人民幣中國,由於兩國產業一樣,產品也都一樣,但由於美元中國的貨幣值錢,所以人民幣中國的進口為0,是完全的貿易順差。而美元美國由於匯率問題,出口為0,是完全的貿易逆差。由此來看,完全是人民幣中國以自身一部分生產力來補貼美元中國。同時,由於是買方市場,國際貿易統一用美元結算。
結果發現,美元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由於人民幣中國的同行的低價競爭,企業要麼倒閉,要麼就轉投到人民幣中國進行生產,以降低工人工資,降價銷售。同時,美元中國的老百姓突然發現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產品大幅降價,因而發現原來捉襟見肘的收入突然變得富餘了,於是很多人把省下的錢繼續消費,拉動了本國的消費增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生活水平取得顯著提升。而美元中國呢,通過進口關稅,也獲得了大量額外收入,由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受限於工人工資水平,因而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競爭不過人民幣中國。索性就把這些收入投入到金融、高科技等技術密集型行業,推動產業升級,提高了該行業生產效率。
然而由於美元的大量流出,國內美元越來越少,市場卻越來越大,導致商品價格下跌,美元越來越值錢,流通越來越少,於是美元中國為了維持物價、流通穩定,開足馬力印製美元。這個過程可以看做美元中國向人民幣中國打了個白條,借了一堆商品,然後賣給國內人民,收回大量美元。再用這些美元繼續投資國內,拉動國內經濟增長,完全是點紙成金,無本萬利。
反觀人民幣中國呢,大量的產品出口,企業擴大產能,國家GDP被持續拉動。工人加班加點,累死累活,但發現工資反而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還是幾乎維持原來的水平。錢比原來難賺了,想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必須得比原來更努力工作。
國內企業出口了產品,你也不能讓人家拿美元回家過年吧,國內可不認美元啊。於是,國家加班加點印人民幣,兌換給企業,同時把美元放在國庫。在國庫里的,那放的不是美元,而是美元中國的欠條,誰叫人家信譽好。同時由於大量的出口,而沒有進口,國庫積累大量的美元花不出去,因為美元中國的東西都貴,而且咱都有,沒有什麼可買的。另一方面,這種現象也對人民幣中國造成了困擾,國內市場的人民幣越來越多,而商品卻沒有相應增加,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商品實際上都出口了,沒有在國內流通。因此,國內物價上漲壓力很大。這該怎麼辦?有人想到個好主意,賣房子啊,反正地皮價格國家說了算,說多少錢,就多少錢。這樣只要老百姓買房子,國家不就把市場上過量的人民幣圈回來了嗎。同時還要把地價炒起來,最好一天一個價,讓大家不管用不用得著,都進去花錢買方。所以那些通過出口換來的額外的人民幣大部分都被引導進入了房地產行業,繼而通過地皮買賣迴流到國庫,房地產佔據了大量的過剩資金,沒有使市場其他商品產生太大的物價波動。
於是,就這樣若干年後,地球上又出現了許多其他的國家,有發達的也有貧困的,也都有各自相應的產業,人民幣中國能做的產品,他們也基本零零碎碎都能做,只是成本高點,產量低點。但是總體來說,市場都沒有這兩個中國那麼大,只是作為國際貿易的一些補充,夾縫裡求生存,因此也沒有太多存在感,但如果他們能合為一體,體量應該還是值得被重視的。
然後人民幣中國突然發現,美元中國多年來國內投資終於有了回報,研發出了一種新產品,於是想買來玩玩。雖然對方開價很高,然而由於自己不會做,完全沒有議價能力,對方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還必須要用美元結算。於是全世界都要用本國的初級產品換美元然後再用美元從美國買。這樣美元中國開始有產品出口人民幣中國以贖回當年的欠條—美元。隨著時間的推進,這樣的新產品越來越多的出口到人民幣中國。人民幣中國被美元中國宰了好多年後意識到不行:MD同樣是人,你1個人花了1天時間做出個破玩意憑啥價格頂我7個人干3天活的價格,這不是坑人嗎?
於是,人民幣中國開始要搞自己的新產品了。結果發現,有些產品確實研究不明白,不懂怎麼做;但更多新產品還真不難做,不幾年就做出來很多。美元中國一看,壞了,人民幣中國做出一個產品,我這邊一個企業就得降價,他這邊產業再升級、進步,我這邊企業就得跟著降價,慢慢的,這個新產品行業又得玩完或者搬家,誰叫我工人工資高來著。再這麼搞下去,又得走過去老路了。但是這回,可不一樣了,地球上國家多了,都認我的美元,是因為我能生產出他們做不到的東西,而且必須用美元結算。如果我所有的產業都被人民幣中國替代了,誰還會把東西賣給我來換我的美元呢?我的美元在國際市場就成了廢紙一張了,誰還賣給我東西啊。要是沒人賣我東西,我TM就完蛋了,大部分工業品我這一時半會根本生產不出來啊,沒法自給自足啊,因為工業幾乎全轉到人民幣中國去了。要是通過進口的方式,因為沒有產業優勢,所以只能聽人家的話,用人家的人民幣結算,這樣我得先求著他們買我的產品來換取人民幣,而且還不能高於國際市場價格,要不人家也不會從我這裡買,這樣我就成了給別人打工了,為了換人民幣,我得提高產品競爭力,那國內人民得降工資啊,以後肯定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連我自己這個政權,肯定也得跟著完蛋。所以,堅決不能讓中國發展新產品,趁著他們的新產品還不成熟,成本還比較高,我發動本國資本、企業對其進行新產品進行傾銷,打壓,並且還要進行技術封鎖,能拖幾年是幾年吧。然後再利用這幾年提高進口關稅,把之前倒閉的那些低端產業全給扶起來,這樣以後即便老子不要臉了,給外國打的美元欠條統統不認賬了,本國人民也不至於挨餓,能自給自足,最多東西貴點,這也總比沒有強吧。
而作為人民中國,影響還真不太大。為啥?這些企業如果跑美國去,美國關起門來把進口關稅提上去,他們是能在美國市場賣東西,但也賺不了多少錢,國外那麼便宜,國內你好意思賣這麼貴嗎?這樣的話,招人也是個問題,現在三產消費市場這麼賺錢,誰還會幹這種不賺錢的臟活、累活,搞生產?而且產品還出不了美國,因為國際上人民幣中國的產品價格太低了。所以,很多企業並不願意回美國。但是,現在地球上有了其他的國家,有些國家人工更低,所以有些企業就想能不能跑到那些落後國家試試呢?這是人民幣中國所擔心的,因為前有美元中國的前車之鑒,在現在科技水平還沒有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他還不想走美元中國的老路,所以為了保護國內產業,還是通過保持住國際市場上人民幣的低匯率以壓低國內人工成本。
那麼什麼時候人民幣中國能像美元中國那樣有那麼高的生活水平呢?我認為以目前的生產力來看,我們在二三十年內也很難達到。因為生活水平決定於生產效率。在世界上生產效率沒有大幅變動的情況下,美元中國其優越的生活水平是建立在對其他國家的科技掠奪的基礎上的。全世界的生產率和人口是一定的,生產的產品也是一定的,然後其中某些國家,如人民幣中國,因為其貿易是出超的,實際上是用自身的一部分生產力換來了完全沒有被全民利用的美元,雖然那是美元中國打的欠條;而對於美元中國,由於其自身技術優勢,掌握著高端產品的定價權,他可以通過不公平的價格以較少的付出換回原來的借條(美元),通過這一過程完成對人民幣中國的剝削,其根源來自於二者自身實力的不平等。也就是說其他國家實際上是用自身的努力來補貼美元中國的優越生活的,其國民的生活水平是低於自身的生產水平的,而美元中國的生活水平是高於其國內生產水平的。而且只要他能保持自身的技術優勢,保持其產品的不可替代性,也就能繼續維持其自身的生活水準。當然,他對人民幣中國的優勢正在不斷縮小。因此,他很著急。而人民幣中國想要形成這種掠奪優勢,不光要技術水平趕上美元中國,而且還要大大的超過他,才能利用科技優勢對其進行掠奪、剝削,獲得超越自身實際生產力的生活水平。
以上只是理論分析,而實際情況更加複雜。如果把這個例子放到當今中美關係上,我們的生活水平超美國的可能性更低,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了,發達國家太少了,國際市場對他們而言足夠,而對中國則遠遠不夠。即使中國能佔據高端產品市場,介於國內人口所創造的恐怖生產力,必然也會拉低國際市場的價格。那麼倘若到了那一步,如何去提高產品價格呢?縮減生產?那等於把市場拱手讓人。看來只能是創造需求了,比如我們遠在非洲的黑哥們。我們中國未來的美好生活就看非洲大陸的廣闊市場能否崛起了。
那能不能不去搞對外貿易,只靠我們自身消化自身生產力,這樣也就不用補貼別的國家了。很遺憾,不能。因為我們落後發達國家太多了,如果我們現在開始搞自給自足,無疑會封閉自身發展,短時間內確實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為原來出口的產品都回來國內了。但時間一長,如同另一個末代王朝,必然會被歷史所拋棄。因為十幾億人的溝通、創造是無法超越全球其他幾十億不同文化、思想的人的溝通、創造的。因此,我們沒有退路,既然選擇了前進,就必須要立於世界之巔。
而如果近幾年乃至十幾年能發成一次大量提升生產率的產業革命的話,這樣生產力提高了,我們還是有望能在短時間內達成目前發達國家的生活水準的。當然,他們更會獲得提高,差距是相對的。但是這種可能性我認為並不高,並且也是不可預測,不能指望的。
我們現在之所以感覺中美差距沒有GDP數字上的差距那麼大,是因為各種貿易政策以及沒有掌控高端產品生產能力所造成的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幾十年來我們比那些發達國家付出了更多的辛勤和汗水,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就是為了能換來更快的發展,以儘快佔領世界產業最高端。所以,向那些為祖國建設付出努力的前輩們致敬吧,沒有他們的起早貪黑,我們提高不了這麼快。同時,也為我們自己致敬吧,因為,已經輪到我們上場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不用再承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
2017年8月1日
有一個詞叫做「購買力平價」(PPP)(購買力平價_百度百科)就是用來評價兩種貨幣在購買相同商品時的購買力的(通過某些典型商品進行計算),其比例叫做「購買力平價調整比率」,這個值在你這個例子里被視為是「1:1」了,但實際上美元和人民幣的購買力比率應該是4:1左右(大概計算,通過2015年的GDP和PPP還有當前匯率)。
所以題主的問題前提就不成立,3000美元月薪的美國生活應該對標12000人民幣月薪的中國生活,這樣才能構成正常的對比,在典型商品的購買力相近的情況下,比較兩者在特定方面的物價高低和福利水平。我好有發言權啊!最初在北京實習工資正好3000人民幣。租在一天20的8人間床位,不敢打車,不太敢下館子,吃食堂吃食堂還是吃食堂。衣服不太敢買,一個月就添置一件兩件。全部家當就是床位下面兩個大麻袋。後來,來到美國。但是這邊技術員3000刀的工資。可以和一個roommate合租一個兩居室,一個人分擔600-800刀的房租。平時中午自己帶三明治,不怎麼下館子。周末戶外爬山,滑雪不耽誤。總之,感覺他一個技術員朝九晚五,有自己的車,無欲無求的,比我在天朝帝都3000人民幣的日子過的好很多。大概匯率雖然是接近1:7。個人感覺美國城市3000刀的工資水平,相當於在國內二線以上城市1萬人民幣吧。
稅後3k,加上有房有車,確實可以活得還行吧。物質生活質量可以說,美帝3000,刨除房價因素,約等於國內一線城市9000,二線城市7000的水準。但是精神生活就完全無法比了。在下住在美帝2線城市,博士屯。和別人合租2室一衛,我自己租房每月房租1400,電費加網費50,自己做飯,每周出去吃一到兩次,每月飯費800-1000,每月購物300,養一輛7w的車,每月保險400,還貸2000,我的生活水平在博士屯應該是50%左右吧,有些壓抑。這和國內月薪20k的同學完全沒法比。自我評價活得挺糟糕的。在國內跟朋友侃大山,吹牛逼,活得挺爽的。而在美帝朋友也少,也就這點收入完全無法裝逼。另外去商場,還經常會懷疑被歧視。BTW,舉個栗子,BMW X5算個毛線,完全是路人車,怎麼跟老美裝逼。而在中國可就是裝逼神器了。sigh,所謂活得爽還不是心理爽,物質上這點差距完全不算啥。
總結一下,3k刀約等於北京9k rmb,二線7k的物質水平,但精神水平也就北京6k rmb,二線5k左右。
但是不能只看3k刀的月入啊,月入10k在美帝的物質水平是很高了,估計和30k rmb有一拼,可是在這一水平上的人是不那麼追求物質生活品質的了。更需要精神生活品質。但是精神生活,特指想要獲得別人的讚許,自己能裝個b啥的。美帝月入30k都未必可以和國內月入30k的有一拼吧。
我差不多就是這個工資水平,實習到手3000刀…
基本一個月可以買2000刀的東西如果想的話。但是也沒啥可買的…總是還是挺足的感覺購買力個人感覺是1.2:3…3000人民幣得和1200刀的人比…他們的拮据程度應該相似以前國內一個月光吃飯大概1500,畢竟食堂便宜又能吃飽。
現在在美國怎麼也吃不到1500刀啊,我吃飯大概一個月400-500刀,早餐雞蛋麵包牛奶,中午中餐外賣,晚餐回去自己做飯。基本生活成本的購買力是相近的……考慮到電子產品和車,這邊要便宜很多。但是還是懷念以前半夜12點和同事下班,樓下擼點串,罵罵老闆的日子。小小更新一下:上面說的國內食堂1500是我原來上班的公司的食堂,有餐補。學校我大概吃700-800。所以滿足基本生活的購買力是相近的。三千人民幣不行,翻一倍六千人民幣有房的話可以在二線城市和3000美金美國人比比生活質量,可以達到各有所長
我稅後就三千刀多一點。我在美西大城市距市中心十分鐘的地方自己租了一個studio(公司在市中心),自己養車,忙的時候出去吃,閑的時候在家做,衣服化妝品什麼的基本全是一二線的大牌(打打折不算貴),喜歡買organic的水果,每月還有一些結餘存下來。很難想像在北京3000人民幣能過什麼樣的生活。我畢業一年不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