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手機APP變成智能手錶版後,會發生哪些思路和設計和場景上的改變?

請嘗試具體案例來說明,比如微信會如何,微博會如何?


屏幕空間更加珍貴,因此用於交互的控制項要讓位於內容,語音交互會在很大程度上代替觸摸,不一定需要全語音識別,可以通過幾個辨識度高的元語來完成。


以Moto360為例

操作部分:

手勢操作:與手機操作相似,側滑、點擊、雙擊、長按

語音操作:OK Google,可自定義語音含義

功能鍵操作:按壓喚醒屏幕,長按進入菜單。

動作操作:抬手喚醒屏幕,搖晃

手機作為外接設備操作:鍵盤輸入及其他。

功能部分:

數據採集:動作,各種感測器。

內容顯示:手機消息推送,自身應用等。

震動提醒:定時,消息推送。

與手機或其他設備的簡單交互:回復消息,切換歌曲,調整音量。

應用部分:

錶盤。

心率表。

計步器。

日程管理。

定時器,計時器。

小屏幕遊戲。

音樂播放器(與手機配合)

其他。

微信之類的應用被移植到手錶上,

有輕重兩種做法。

輕:消息推送,消息回復,手寫輸入。

重:能在手錶上實現的都實現了。

這取決於手錶的角色。

現在所有的設備的鏈接還是以手機為中心的鏈接,所以手錶更適合於做一種輕設備。

如果為了可以以手錶為中心,也就相當於把手機繼續做小,板子越來越小是沒問題了,但人類的操作面板不能減小,像現在手機屏幕逐漸變大一樣。如果未來以手錶為中心,那麼就需要有其他設備作為手錶顯示與操作的補充,可能眼鏡也可能是其他的東西。


占坑,首先提出一個思路

1,手機能提供的功能

2,能夠遷移過來的

3,手錶能夠提供的特色功能(依據產品特性,能夠配備的感測器)。

--------每一個問題都是巨坑-----------------------

一,手機目前提供的功能分為:

1,娛樂類(視頻軟體,遊戲) 2,服務類(地圖,貓眼電影) 3,輔助工作類(office)。

二,能夠遷移過來的

從上面的分類來看,我認為只有服務類的應用適合平穩的遷移過來。

三,產品特性

就目前軟軟家的黑科技手環來看,手環的極限感測器也就是塞入光學心率感測器;三軸加速計;陀螺測試儀;GPS;環境光線感應器;皮膚溫度感應器;紫外線感應器;電容感測器;皮電反應感應器。

現在哥開始分析了,現在flyme和MIUI都是使勁搞生態,無非是讓手機控制一切,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萬物互聯。而手錶最大優勢相對於手機就是離用戶更近,缺點是屏幕小。

然後最重要的交互方式,個人覺得可能還是觸摸,畢竟這是最私密的一種方式。手錶的特點是屏幕小,然後手機一定是會存在。手錶僅僅完成簡訊息顯示,長信息提醒,宏控制。

在App設計上個人認為還是簡潔吧,麻煩的東西不如加一個動作解決:掏手機

你們要的例子:

微信來消息了!

短文字消息:直接顯示,或解鎖後顯示,長鏈接:顯示標題。

來電話了:震動提示

團購的時候,自動顯示那個什麼碼。。。

給智能家居的:老子要回家了!!燒水,做飯,擦地,喂狗。


腦洞一下:抽屜式導航復興,語音識別發展,陀螺儀等感應器玩法增多,比如手勢操作(雙擊)、搖動操作(抬手、側手等)


手機應用變為智能手錶應用實在是一個雞肋式的存在。

作為一個輔助式智能產品,沒有必要在一個兩寸不到的電子產品放入太多的功能。而大部分的通知,回復其實完全可以透過手機進行。

如果你想著「減少拿出手機的習慣」,這其實跟把左邊籃子內的雞蛋放進右邊籃子沒區別。並不會因為這樣就能減少耗電,這不過是轉移了充電的目標。再者,手錶因為佩戴的因素,要正常閱讀表面上的文字需要手臂維持一個特定的角度才能仔細觀看。這也是手錶為什麼做成指針式,為了方便快速的得知時間訊息。

個人以為,穿戴式手環,才是未來智能產品中的一份子,沒有太花俏的熒幕,透過簡單的信號就能知道有來電或者是通知,目前有些手環集成一個小塊一寸單色熒幕也是極限了。畢竟穿戴產品最需要的就是續航力。

還有一個就是價格的問題,一個小米手環2,價格200元內,一個智能手錶,價格從500起跳。提供的功能也類似。大家可別忘了電池衰退的問題,一個500mah不到的電池兩年內還剩下多少電力?

性價比上是一個很給力的因素。隨著科技進步,每一年都可以看到新款的智能手環與手錶,但是價格卻相差數倍之多。

我腦海中的穿戴式設備,最重要的肯定是續航力,再來就是功能與價格,我可不希望戴著一個2000元的智能手錶,卻只給我一個功能與千元手機一樣的功能,並且是精簡版的功能卻付出了太多不必要的溢價。

它一定是要一個輔助式,並且功能不會與手機提供的有重疊性的地方。心跳檢測可以有,nfc手環支付可以有,不需要每半天就把它卸下來充電的產品。


手錶就是個過渡產品,如果這個觀點成立,微信之類的社交軟體只需要增加肢勢功能出個簡化功能即可.

真要大的變革,可能要等到眼鏡了


大概就是將人的目光拉回現實,減少手機屏幕佔用人的時間,將視覺交流轉變為聽覺、觸覺。

至少,要比現在的手機更加自然


題外話就是感覺不那麼容易被偷……


搖一搖會改成擺一擺或者揮一揮。


佔個坑

刷微博和朋友圈肯定不適合,屏幕看一個動態都費勁,微信聊天可以,但也僅限於被動接收和語音回復。其他功能放到手錶都太重。

如果用戶需求是蘋果的海量APP,那手錶肯定是作為手機的周邊產品使用,進行簡單的交互,比如接受手機消息推送,切換歌曲等

在iWatch 上將不會有很頻繁的操作,交互控制項會越來越簡化,選項越來越少,手勢搖動動作不會太多,畢竟手是無時無刻在動的,語音識別在手機上是個雞肋,但在手錶上可能就要發揚光大了。

iWatch 很難替代手機充當用戶的中心設備,但會成為物聯網的中心設備存在,遙控各種家用電器和汽車、充當錢包、


推薦閱讀:

為什麼感覺除了幾大手機品牌外,手機都是中國品牌,外國難道沒有做手機嗎?
現在才進入智能手機行業是不是很傻逼?
如何看待盛大 2012 年推出的低價手機?
如何看待Sony的XZP抄襲小米3?
如何評價果殼電子 2013 年發布的四款產品?

TAG:智能手機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智能手錶 | AppleWa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