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句話是王小波說的嗎?出自哪裡?

過去的半年,在許多地方看到這句話,說是王小波說的,找了許許沒找到出處,請問知乎大神,這句話是王小波說的嗎?如果是,請問出自哪本書或者哪篇文章或者什麼地方?


先說結論:很有可能不是王小波說的。

王小波的文章里,談憤怒的不少,談痛苦的更多,但印象中從沒讀過有這樣一句話。手頭有一套PDF版的王小波全集,其中除了王小波本人的作品,還有他和李銀河和友人的通信,親友的紀念文章,一些研究文章等等。通過關鍵詞搜索,沒有找到這句話。

後來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句話的一個版本:

人生惟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無能。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我查找了前一句話,發現確有出處:雜文《關於幽閉型小說》。原文如下:

所謂幽閉類型的小說,有這麼個特徵:那就是把囚籠和噩夢當作一切來寫。或者當媳婦,

被人煩;或者當婆婆,去煩人;或者自怨自艾;或者顧影自憐;總之,是在不幸之中品來品

去。這種想法我很難同意。我原是學理科的,學理科的不承認有牢不可破的囚籠,更不信有

擺不脫的噩夢;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無能。舉例來說,對數學家來說,只要他能證明

費爾馬定理,就可以獲得全球數學家的崇敬,自己也可以得到極大的快感,問題在於你證不

出來。物理學家發明了常溫核聚變的方法,也可馬上體驗幸福的感覺,但你也發明不出來。

由此就得出這樣的結論,要努力去做事,拚命地想問題,這才是自己的救星。

除此之外,沒有在別處發現類似的文字。

這本集子沒有收錄王小波的全部作品,主要缺《黑鐵時代》等未竟稿,以及劇本《東宮西宮》。我找出這些作品翻了一遍,時隔多年,閱讀體驗依舊愉快,但很遺憾還是沒有找到那句話。

以上是我的考證過程。結論是,在我掌握的現有資料里,並沒有找到這麼一句話。因此這句話很有可能是臆造的。我猜測,也許是有人根據《關於幽閉型小說》那句話,借題發揮,又被媒體和大眾以訛傳訛,最終竟成為所謂「王小波語錄「里最流行的一句。

當然這僅僅是猜測而已。正如不能斷言世界上不存在黑天鵝一樣,斷言一句話並不是出自某人筆下也是一件有風險的事。畢竟我的記性可能不好,翻書可能不夠仔細,或者PDF版本有問題,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使我的結論不成立。所以,希望其他朋友能參與到這項考證工作中來,我已經做好了被打臉的準備。

————————————————廣告分隔線——————————————————————

歡迎關注微信公共號:樹上共和國。每天推送詩歌和小說。我們是一群熱愛文學的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愛著這個世界。搜索公共號treeRepublic,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你就能成為樹上共和國的公民。

http://weixin.qq.com/r/dEQ7I37EiSP2rTpA9xFm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在看盧梭的《愛彌兒》中看到一個與此最相似的觀點,在第二卷的一個段落,原文如下:

所有痛苦的感覺都與擺脫痛苦的願望密不可分,所有快樂的觀念都是與享受快樂的願望分不開。所以,所有願望全都意味著一種需求,而所有的需求都是痛苦的。因此,我們的痛苦正是產生於我的願望和能力的不相稱。一個有感覺的人,在他的能力擴大到了他的願望的時候,就將變作一個完完全全快樂的人了。

我覺得原文的翻譯「願望」應改為「慾望」更貼切。


Every feeling of hardship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esire to escape from it; every idea of pleasure from the desire to enjoy it. All desire implies a want, and all wants are painful; hence our wretchedness consists in the disproportion between our desires and our powers. A conscious being whose powers were equal to his desires would be perfectly happy.


這句話出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原句是「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無能」,選自《關於格調》那篇文章

完整段落:

所謂幽閉類型的小說,有這麼個特徵:那就是把囚籠和噩夢當作一切來寫。或者當媳婦,被人

煩;或者當婆婆,去煩人;或者自怨自艾;或者顧影自憐;總之,是在不幸之中品來品去。這種想

法我很難同意。我原是學理科的,學理科的不承認有牢不可破的囚籠,更不信有擺不脫的噩夢;人

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無能。舉例來說,對數學家來說,只要他能證明費爾馬定理,就可以獲得

全球數學家的崇敬,自己也可以得到極大的快感,問題在於你證不出來。物理學家發明了常溫核聚

變的方法,也可馬上體驗幸福的感覺,但你也發明不出來。由此就得出這樣的結論,要努力去做事,拚命地想問題,這才是自己的救星。

後面如何演化為問題中的那句,尚不知原因。


人的一切憤怒,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不是更合理嘛?


我記得是叔本華說的,待考證


也有可能是盧梭說的:

D』où vient la faiblesse de l』homme ? De l』inégalité qui se trouve entre sa force et ses désirs. Ce sont nos passions qui nous rendent faibles, parce qu』il faudrait pour les contenter plus de forces que ne nous en donna la nature.

不過原句不是虛弱,而是痛苦。


好像有說過吧,在什麼雜文里.

王小波是看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小說革命時期的愛情還是其他?裡頭,王二認為豆腐廠的老魯主任缺少性生活什麼的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里是說過這樣的話,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大概王小波就是在那拿來用上了

------------------------------------------------

唉,我想是自己記錯了...沒翻到弗洛伊德的出處..只找到 壓抑是指向自己的憤怒 之類的話..


的確是一句名言,值得仔細考證,這句名言可以來自於別人的啟迪,更可以來自己的感受,每個人都可以發明這句名言。因為它說的是真理,但說的只是部分真理。盧梭應該是最早說這句話的人。

關於痛苦更準確的表述應該是這樣:我感到痛苦,但是我如果不把痛苦表現出來,不讓痛苦影響到我現在的行為和我做事情的狀態,不讓痛苦導致自己的無能,這個痛苦其實就不是痛苦。黑格爾說,現象就是本質,沒有表現出來的痛苦就不是痛苦。我想同樣是真理,而且是更全面的真理,這才是痛苦的真諦。


這不是《東京食屍鬼》里的台詞嗎?

怎麼逼乎上就被文藝青年們吹成了王小波的呢?


推薦閱讀:

有哪些小說是經過寫作者極端的精雕細琢,可以一讀再讀的?
如何分析與評價王小波的《綠毛水怪》?
如何理解王小波的《白銀時代》?
王小波本人在生活中的個性是怎樣的?
李銀河對王小波的影響是怎樣的?

TAG:追根溯源 | 王小波 | 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