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問問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團隊,技術,產品,前景如何


有必要更新一下:

目前本人已經不再問問工作很久了,這個回答也已經是幾年前寫的。所以對私信我詢問的朋友表示抱歉,現在已經不是很了解問問的情況,不能回復你們的消息,還望諒解。

原始回答:


不請自答

在下出門問問ios工程師一枚,簡單介紹下自己的感受吧。

1.團隊

團隊成員基本來自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CEO @李志飛 CTO 雷欣 都是從Google 回來的大神級工程師。公司保持了工程師文化。團隊年輕有活力,有激情。

2.技術

從技術角度,完成整個語音識別+語義分析+搜索的創業公司,在國內,還沒有聽到第二家。

3.產品

出門問問

4.前景

google有google now ,蘋果有siri 。微軟最近也推出了cortana。

但是在中國基本都不能用,就讓我們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的天朝子民。


處於對這家公司的好奇,買了問問魔鏡,產品不管是製造工藝還是軟體做的很一般,不值那個價(基本款就要2000多),同深圳300元的ANDROID版本的行車記錄儀的後視鏡工藝感差不多。

1,NLP能力很一般

2,語義庫基本不可用。

3,總體感覺不好用。

如果說這家公司2014年還有點從GOOGLE帶過來的技術,現在應該是毫無技術優勢了,至少問問魔鏡上看不到一點點AI的影子。


「我們要做google一樣的公司」

如果這句話能改成「我們要做獨一無二的公司」就更好了。

好吧,google投錢了,當我沒說。


看了財經雜誌發現這家公司技術背景確實不錯,下了軟體試了下,語音提問飲食可以馬上識別搜索出相應的答案,而且根據坐標有豆瓣同城活動的推薦,還不錯。

這個應用主要還是語音識別語義分析方面是亮點,鏈接大眾點評豆瓣美團的信息也還不錯,但是當你向它提出其他問題時,回答有些簡單粗暴,常常一段話回答完畢。

可能比較適合初到某個城市的人作為簡單生活指南,但要了解更有特色的活動或店鋪可能城覓會更有趣些。

把它作為個人搜索引擎(因為添加個很坐標,信息更有針對性),但如果查詢信息,可能受限於資料庫,答案不夠詳細多樣,參考性及採納度不敢確定。

題外話:據說大眾點評語音識別就採用它家技術,問了下周圍用大眾點評的朋友,對這個功能都還不太了解。


轉自公眾號:AI不忽悠

普通民眾對出門問問的印象可能來自廣播里循環播放的廣告,「你好問問」智能後視鏡。

而稍微懂點科技的人可能知道出門問問還有個智能手錶。

熟悉資本運作的人可能還知道出門問問是個典型的VIE架構公司。

喜歡八卦的人應該知道前段時間出門問問和小米因為PR不成一路撕逼。

這個做語音和硬體的「問問」看起來沒有什麼牛逼與不可取代的地方,為何一夜之間發出「融資1.8億美元,成為中國AI史上最大的融資事件」這麼重磅的消息?

在與小米撕逼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李志飛是一個很有PR精神的CEO。

前面三輪總融資額「才」7500萬美元的問問,突然就融資1.8億美元,按這個融資額度來算估值從15年的3億美金至少翻6倍。

問題是前裝智能車載設備沒戲,後裝需要時間,其它業務發展並不迅猛。

出門問問的智能後視鏡、智能手錶等屬於曾經火到不行的智能硬體產業,可以看出創始人並沒有太清晰的戰略規劃,屬於哪行火做哪行。論耐心,忽悠哥還是服科大訊飛。

目前看來,問問的整體業務方向都會發生變化。

當然,如此大好機會,富有PR精神的CEO當然不會錯過,所以就有了「融資1.8億美金,中國AI新獨角獸誕生"的通稿流出。

PR無罪,但麻煩把「中國」兩個字拿掉,因為純正「洋血統」的問問,適合在全球稱「獸」,中國格局太小。

事實上,出門問問CEO李志飛通過MOBVOI HK LIMITED在大陸註冊與交叉控股羽扇智、墨百意、出門問問等公司。而先前的融資並沒有體現在大陸的這幾家公司中,可以看出境外投資機構是通過MOBVOI HK控股。

科科。


有科大訊飛,你怎麼活


產品一般,沒看出來有多智能,

比如:

搜 推薦個好吃的,返回 必勝客;

搜 推薦個西餐 返回 必勝客;

搜推薦個最貴的西餐 返回 必勝客;

搜 小資,返回無結果。。。

這還不如我一個一個埋關鍵字呢 呵呵


單純語音識別技術,還不錯。

但是推出的TIWATCH啥的,一般般了。

一句話,他們在用技術思維搞產品定義


不管公司怎麼樣,產品很爛,搜索出來的答案簡單粗暴毫無技術含量,不過幸好因為起點低,所以發展空間大


是我目前用過的最好的中文語音識別軟體,而且能知道我大概想幹什麼。另一方面給出的回答和解決方案比較簡單粗暴,但是我相信他們能夠進一步完善。


根據小米電視的官方數據,出門問問在20次語音識別中18次慢過搜狗,兩次快過搜狗,快的那兩次,還錯了一半。


背景這麼硬,為什麼產品評價那麼差。。


出門問問CEO李志飛:讓人工智慧更實用

文/顏星悅 攝影/付酉 化妝/王晶

導語:當大多數人對人工智慧的認識和討論還停留在技術層面,出門問問卻提供了人人都能消費的硬體產品,直觀展示了一項新技術的使用方式。

正文:

那些遠離科技行業的人或許並沒聽說過出門問問這家公司,也從沒用過智能手錶Ticwatch,但對於高德地圖、大眾點評、美團外賣……這些生活服務類應用總該不陌生,其實這些產品背後的語音搜索技術都來自於出門問問。從2012年成立開始,這家被稱為「最懂中文語音搜索」的科技公司大多數時候都隱藏在交互界面背後,直到最近兩年,隨著搭載其語音識別技術的硬體產品相繼面世,人們才真正有機會接觸到機器對於自然語言的處理究竟可以帶來什麼。

用產品表達技術

人工智慧自從進入大眾視線以來就一直佔據焦點,從科幻電影中的想像和科技論壇上的分享,談論技術的人越來越多,但成熟的產品應用卻很少。作為一家專註在人工智慧語音交互上的科技公司,出門問問是行業里的「非典型」代表。和大多數公司選擇只做軟體開發不同,他們的智能可穿戴產品Ticwatch已經進化到了第二代。

只要對著錶盤說「你好,問問」就能激活手錶,你可以向它詢問所有的生活服務類信息,比如「北京今天的天氣怎麼樣?」、「附近哪兒有人均消費50元左右的咖啡廳」,它都能在短暫的語義分析後迅速精準地給出還比較靠譜的答案。

谷歌科學家出身的CEO李志飛在產品的技術表現上很自信。作為一個典型的南方人,又有多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李志飛覺得自己的普通話已經很不標準了,但口音問題對Ticwatch的語音處理構不成阻礙,甚至在嘈雜的街道、施工區,Ticwatch也能準確識別用戶的問題,這一點要比包括Siri在內的國外語音交互技術高明多了。

不過時間倒回兩年前,那時候的李志飛可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做硬體。他最初創業的想法是把語音交互技術做好,從2012年開始,他嘗試了微信服務號、手機APP以及通過開放介面為垂直的生活服務類應用提供技術支持。但嫁接其他平台的發展空間和教育用戶使用語音的成本讓李志飛意識到,這項技術如果只憑軟體是無法立足的。

想要用戶直接接觸到語音搜索服務的最簡單途徑,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使用場景,李志飛選擇從智能手錶開始。「對於用戶而言這是一個比較容易接受和實用的產品,無論是從教育市場的角度還是從獲取反饋優化技術層面考慮,我們都需要讓儘可能多的用戶參與到語音搜索的使用。」

如今Ticwatch連同搭載相同軟體系統的Moto360等合作品牌智能手錶總計已經覆蓋了十幾萬用戶,這個數字也驗證了李志飛最初對於產品選擇的方向。

在探索了「軟硬結合」的技術實現模式之後,李志飛也在進一步拓展語音搜索的下一個應用場景。上半年,出門問問先後發布了語音控制的導航APP「開車問問」,還有智能後視鏡產品「問問魔鏡Ticmirror」、「問問魔眼Ticeye」,正式進入車載空間。

硬體的挑戰

對於軟體技術出身,從沒做過硬體的李志飛來說,兩年前的決定意味著他要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這是最大的挑戰,剛開始的時候完全不懂。」李志飛坦白說。因為毫無頭緒,於是他選擇先上手拆一部手機,「這是最常見的智能硬體了」。

對照著維基百科,李志飛花了幾天功夫認清了一個智能硬體產品里所包含的元器件,CPU、天線、內存條、電池,了解了最基本的名詞、概念,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組建團隊,「我身邊的朋友全都是做軟體的」。

正當他為了尋找硬體工程師一籌莫展的時候,似乎是某種運氣,2014年6月,諾基亞中國區開始大範圍裁員。李志飛帶著團隊在亦庄的諾基亞研發中心樓下蹲守了兩天,找到了六位資深的硬體工程師,五個月之後,Ticwatch的原型出爐了。

從設計到生產,李志飛最初很不理解,一個硬體產品動不動就要提前8個月、12個月投產,那怕做一些細微改動也要花費一兩個月的時間進行系統驗證。2015年6月,出門問問第一代智能手錶問世,最初市場反響很不錯,發布僅僅三天京東眾籌金額就突破400萬,創下了當時京東可穿戴智能硬體眾籌歷史上銷量增長最快也是最高的紀錄。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沒有人事先想過「量產」這件事。要知道一款硬體產品生產1000台或許會很順利,但隨著產能不斷擴大,良品率問題也會越來越明顯。到了最終約定的出貨時間,出門問問因為量產問題沒辦法及時發貨。很多用戶每天在公司的微博、論壇、QQ群里謾罵指責,這是讓李志飛壓力最大的一件事。

那段時間出門問問的工程師們駐守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下班時工程師就親自上陣,連夜趕工。而李志飛也出面在論壇上寫了幾篇長信,給用戶詳細解釋原因。「我們把企業內部運作的細節全部公開,因為用戶一旦對我們產生不信任,這種情緒蔓延會非常快。但其實我們誠懇一些,把狀況說得詳細一些,用戶是能夠理解的。」直到2015年9月,量產問題得到解決,這場風波才算化解。

對於李志飛來說,這是從沒有過的體驗。「關於產品生產、營銷以及售後服務這些問題,我以前從沒想過。」他很慶幸能在公司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突破,「這個過程帶給我的激動遠遠超過它所帶來的壓力,我喜歡把一項技術變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這種實現的過程,這也是我創業的動力。」

時隔一年再做硬體,李志飛顯得從容多了。Ticwatch2的京東眾籌剛剛開始2個小時,金額就達到了200萬元,是眾籌目標的20倍。吸取了前代產品的經驗,這一次李志飛不僅提前實現了量產,並且準備了相應的備貨。

以技術為導向

李志飛反覆強調「我們是一個技術導向型的公司」,他希望出門問問能像谷歌一樣,用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2015年10月,出門問問宣布獲得來自谷歌的C輪融資,作為谷歌退出中國之後投資的第一家中國公司,李志飛把這背後的原因歸結為價值觀的趨同。

在出門問問目前的300多人團隊中,技術人員佔據了70%。李志飛自己曾是谷歌翻譯的主要開發者,CTO雷欣是「谷歌語音搜索」的開發者之一,整個公司一直沿襲著谷歌的技術文化,在研發領域投入大部分資源和精力。如今李志飛可以很自信地說,在語音識別、語義分析和語音搜索的技術層面,能夠趕超出門問問的,國內還沒有第二家。

但與此同時,他也開始更多的思考市場層面的問題。出門問問堅持要做面向C端消費者的產品,這是李志飛的興趣所在,而對於大眾消費品而言,一個無法迴避的環節就是推廣和銷售。「接下來要在市場方面布局人手和資源」,這是李志飛下一步的打算,「創業到現在是時候考慮收入問題了,只有讓整個商業循環運轉起來,我們才能持續地進行研發投入。」

過去20年來,在中國這片商業土壤環境下培養起來的以技術為導向的科技公司屈指可數,不過從出門問問開始,這種狀況似乎正在發生轉變。「如果放在十年前,出門問問可能根本不會在中國出現,而從2012年到現在,我們已經獲得了四次融資,證明市場對技術導向是認可的。」

值得慶幸的是,外界對於智能硬體的看法相比此前兩年的熱潮和追捧,如今也愈發趨於理性。在李志飛看來,真正具備研發實力的企業最終會在大潮中生存下來,而那些經過市場培育的消費者對於「智能」概念的理解會更加客觀,這是人工智慧從技術層面落到產品應用實處的好計機會。「我們也會進一步在車載空間和家庭空間里投入研發,拓展更多人工智慧的實現場景。」

—— 《芭莎男士·商業版》10月刊


用過才有發言權,有一隻一代ticwatch出門問問的語音搜索速度響應很快,識別率高,正是因為這一點,我選擇了問問車載魔鏡。


推薦閱讀:

遠離智能手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什麼是互聯網精神?你如何理解?
優米網的文章說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們絕大多數有海外留學背景,其餘的大多數名校畢業,難道一個不是很有名的學校就不會出現個互聯網的大佬嗎?
如何看待盛大遊戲罷免張向東 CEO 職務?
玩csgo躲貓貓模式有什麼技巧?

TAG:互聯網 | 出門問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