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要晚成」有道理嗎?

比如現在我看到很多25到30歲就很成功了,做到經理,總經理級別的,意氣風發,很有本事,但總覺得好像太順利了。好像有什麼不好的東西等著。因為我看他們的眼神大部分都缺少謙虛。

再比如,我爺爺的老朋友,年輕時可謂吃盡苦頭,熬了40年才有地位與金錢,為人謙虛,很多人都尊重他,我和他聊天,他就告訴我,大器是要晚成的。

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嗎?還是看了太多的事情,而總結出的人生哲理?


早成晚成你左右不了,這是命數。

也許早成的人缺少挫折,將來會有個大磨難等著他。

而晚成的人經歷了許多打磨,一旦成功或許會更平坦,但一輩子吃的苦會更多。

可是不要拿這些來要求你自己。

一個人的成就七分靠努力,三分靠機緣。

有時候機緣不到,不得其時,強求無用。

漢高祖劉邦起事的時候都是快五十的人了,當了半輩子混混。

機緣一到,乘風而起,掃秦滅楚,重塑乾坤。

明成祖的幕僚姚廣孝,勸朱棣造反的時候都六十多了。

一隻腳入土的人,用三年時間,攪和的天下大亂,改朝換代。

大唐衛國公李靖,前半生最多就是個中級軍官,趕上李淵造反的時候也快五十了。

如果不是李世民使勁說好話,李靖就被李淵宰了,哪還來掃平八方的百戰大將?

上面這哥仨,一帝、一相、一將。你說他們有能耐還是沒能耐?

如果有能耐為什麼半生碌碌無為,默默無聞?

要是沒能耐又為什麼一朝得志青雲起,成功立業留名青史?

所以這事你不能決定,更不能想,自己要早成還是晚成。

你能決定的是什麼呢?

劉邦斬白蛇之前,已經是個四處拉幫結夥,個人魅力極強的地方大哥了。

姚廣孝教唆朱棣叛變之前,已經是個學富五車胸懷天下的智者了。

李靖入李世民幕府之前,已經深得楊素賞識,常年在馬邑與突厥交戰了。

早成者亦如是。

項羽不到三十歲就天下無敵了,前提是他二十歲前就在琢磨如何成為萬人敵。

孫策二十五歲雄霸江東,前提是他十幾歲就帶著父親舊部寄人籬下,受盡磨難。

別總琢磨那些人生哲理。

有朝一日你有成就了,才能去考慮這問題。

那時候才輪的著你給自己定性,「啊,原來我是個早/晚成的人啊。」

在這之前,全是笑談。

所以那句"大器是要晚成的。"說的是你那位長輩自己的人生。

或者說是他看到的人生。

大器何時成就,真的沒法說。

但玉不琢,肯定不成器。


我和同學打架了。

我說:「我根本沒惹他,是他故意找茬打我。」

老師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我說:「平地一聲雷。」

老師說:「無風不起浪。」

我說:「無風三尺浪。」

老師說:「三思而後行。」

我說:「該出手時就出手。」

老師說:「無毒不丈夫。」

我說:「最毒不過婦人心。」

老師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我說:「欲速則不達。」

老師說:「行走江湖,安全第一。」

我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老師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我說:「異性相吸,同性排斥。」

老師說:「大丈夫能屈能伸。」

我說:「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老師說:「大器晚成。」

我說:「自古英雄出少年。」

人們愛用一些民間諺語來解釋行為事件,即使之前在解釋同一類型的事件時曾用過與之完全矛盾的諺語。例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聽到或說過「三思而後行」——若不是我依稀記得之前有人告誡說「該出手時就出手」,我還會覺得這是個有用的直接的行為建議呢。「小別勝新婚」明確預測了一種對於事件的情緒反應,但「眼不見,心不煩」不也同樣如此嗎?如果「欲速則不達」,為什麼又說「時不我待?」既然「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為什麼又說「三個和尚沒水吃」?如果我認為「行走江湖,安全第一」為什麼也相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異性相吸」,為什麼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勸很多學生「今日事今日畢」,但我希望沒跟我剛剛指導過的那個學生說過這番話,因為我剛剛還跟他說「要順其自然」。

——《對偽心理學說不》基思?斯坦諾維奇

你的世界觀是什麼樣的,你就相信什麼樣的言語。


我一直對中國的各種自相矛盾的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等等表示很頭疼。

這裡有個成語「大器晚成」,就對應有一句「自古英雄出少年」;

你說「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說「大丈夫能屈能伸」;

有人說「窮寇勿追」,但也有人說「除惡務盡」。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都是基於某個特定的環境下某個人的感悟,由於某種原因就傳開了,你覺得哪個對?

十三億中國人五千年悠久文化,什麼樣的奇葩經歷沒有被人體驗過?這些大智慧對於我們來說也只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為一個理智的現代人,自己更應該辯證思考自己身處的環境和自己的資源,走對自己的路。

最後借用鄧爺爺的那句話:黑貓白貓,抓得到老鼠就是好貓。孔子說三十而立,你不學無術混日子到三十歲就能成功了?


黃侃是持此態度的。他說:「故文學能早成,學問則早成者少,有之則顏回韓非賈誼王弼數人而已。」

所以,他決定50歲前不著書。到49歲的時候,他死了。


你以為那些大器晚成的人,真的有「早成」的本事?

早成晚成不是自己說決定就要決定的,該出名的等不了,晚成的也沒法早成,還有人一輩子都沒法成的呢。

然後早成的說「出名要趁早」,晚成的說「大器要晚成」,還有人說「成功可以複製」。

人和人的成長速度不同,沒有什麼是非「要」怎麼做的,想做事情就去做,去研究好的方法,去努力,早成還是晚成,根本不是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成了就行了。


我覺得題主是對的。

或者題主就是想說,謙虛比較好。

早出名的到後來反而「泯然眾人矣」。估計是太驕傲了,不但退步還很難跟人打交道。

我聽說易經六十四種卦象里,每種的爻辭都有吉有凶,唯有「謙」這一卦沒有兇險。

要是你早出名依然能保持沖和的性子,居安思危,那說不定也過得不錯。

比如說踢足球的那叫……梅森還是梅西來著


複習過程中忍不住來回答!!

最近在狂背的《人格心理學》對此真是有詳細的解釋啊!!

卡特爾認為,智力可分為兩種:

流體智力:指一般的學習和行為能力,它是一種潛在的智力。主要與人的神經生理的結構和功能有關,很少受後天教育因素的影響。一般在20歲後達到頂峰,30歲後降低。

晶體智力:指已經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它是後天習得的,主要由後天教育和經驗決定的。一生中一直在發展,到了25歲後,發展的速度漸趨平緩。

所以如果一個人少年成才的話,一方面是有良好的素質基礎(流體智力好),另一方面,與其環境的早期影響、家庭的早期教育和實踐活動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一個人大器晚成的話,有這幾個原因:個人--1、年輕不努力,後來加倍勤奮2、小時智力平常,努力趕超。(流體智力一般,晶體智力慢慢發展起來)社會--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階級地位

所以題主家長輩其實是希望題主的成功更來自與題主自身的發奮努力,而不是靠父輩的積累或天資,長輩們只是希望題主更加努力而已,題主加油哦~~


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在成器之前,不管早晚,都要努力。因為要「晚成」,難道有上位的機會,你就放棄嗎?要知道,絕大多數人一輩子根本沒有「成」的機會,遑論早晚。

還有要看大環境,尤其在我們這個國家,隔十年環境就有大變動,前人的成功,除自身努力,還有時代因素,可以學習其個人精神和方法,但要想複製路徑,是刻舟求劍。就拿題主你爺爺的老朋友來推斷,假設題主是20歲的年輕人,那題主爺爺的老朋友可能是三十至五十年代生人,這個年紀的人在年輕時,絕大多數都在吃苦,上山下鄉水深火熱,那時候全中國談金錢地位的人,也是數的過來的,如果是在那個年代大器早成,意氣風發的人,到現在恐怕沒有幾個過著好日子的吧,比如王X文神馬的,如倪志福、吳桂顯等稀里糊塗就成大器的人晚景算好的,但比起當年之顯赫顯然是天地之差,但這不管上位還是跌落,都不是他們自己決定的。

除了絕大多數平凡的人,還有大批量懷才不遇的人,除了個人際遇,實際上不同類型的適合的環境也不同,只要能成,不管早晚,都已經是不錯的運氣了。再比如說朱林同為一朝元帥,年齡相差20多歲,一個大器晚成,一個少年英雄,這早成晚成,是因為大事件是這個年代發生了,一個趕得晚,一個趕得早,林如果一定要「大器晚成」,恐怕歷史進程就跟他沒什麼關係了吧。


個人覺得有些道理吧,尤其是對一些起點不夠高的人來說。

大器晚成,意味著有較長的時間可以用來積累資源,無論是提高個人修為,或者各種外界資源,當都有了一定程度水平之後,成功的概率就大了,也就有所成了。


大器晚成放在之前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人生的閱歷必須要靠歲月積攢,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比較少,需要慢慢積累~

但現在也許未必,你看看新一代的企業家和互聯網企業的領軍人物,年齡都不大,因為現在這個時代,獲取知識的途徑大大豐富化,以前需要幾年才能弄懂的行業,也許現在幾個月就ok了~這也大大縮短了成大器的周期~

所以個人覺得,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大器未必完成。


給你解釋一下這句話。。中國古文化,是一個非常需要智慧的東西,講究觀滴水而見滄海。

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後面都有一整個世界。通過這個字,這個詞,這句話,就像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門,會給你一個不同的世界。

當然前提是,你胸中先有了這個世界。。或者是離有這個世界不遠。

所以年少的時候,我們很難讀懂那些東西,因為我們胸中無世界。

大器晚成,按我現在的理解來看,為什麼與很多現實中人說的不一樣。。所區別的僅在一點,什麼叫大器?

某方面優秀,確實很成功,但是那不叫大器,哪怕他在這一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比如孫揚。。

真正的大器,是你在大多數方面都很優秀,或者是基本沒有不優秀的地方。。比如你的身體足夠健康,事業足夠順利,愛情足夠美麗,婚姻足夠美滿,朋友足夠優秀。子女足夠給力。。等等。。非常之難。。

任何好的東西,都需要足夠足夠多的努力,足夠足夠多的經歷,足夠足夠多的疼痛,足夠足夠多的感悟之後,才能獲得。

有句這樣的話,沒有午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你做到很多事,而且很多事非常非常難以做到,難度相當於你把你的骨架拆了,再一根一根接起來。

一個人想要成器,所需要的條件非常的多,而這些條件都需要時間。。因為不管是努力,還是經歷,還是疼痛,還是感悟,都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這其中,努力和經歷包括疼痛,都可以因為自己的聰明或是別的原因加快,但是感悟不行,這個你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需要你胸中有世界,世界的建立又豈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晚成是必然的。。

最後給你轉篇前段時間的日誌過來。。或許日誌解釋的更好一些吧。。

題目:紙老虎。

毛爺爺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其實不只反動派是紙老虎,我們每個人都是紙老虎。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每一根骨架,每一個堅強,每一個性格,優點,都是紙紮出來的。這些東西看似有些是我們努力才得到的,實則是我們被別人指引著做到的,我們根本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做。

如果我們的人生中沒有遇上問題,困難,我們可以繼續當老虎,就這樣過下去。

然而生活不是童話,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或多或少的遇上問題。而當我們遇上了問題,那些骨架上最脆弱的部分就開始折斷,紙老虎受傷了,脆弱的彷彿一隻手指就可以把他擊倒。

有的人折斷在愛情上,有的人折斷在自己的性格上,還有人折斷在自己的脾氣上。

因為折斷了,所以受了很多傷,然後因為害怕受傷,有的人直接把這根折斷的扔了,再也不想去碰,還有人因為這根骨頭太脆弱,把這根骨頭強化了,他堅強了的再站了起來。

然而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其實還依然是紙老虎,哪怕後者看上去已經很強大。

扔掉了的,以後依然還是會遇上同樣的問題,遇上的時候他會繼續受傷。加強的,他可能這一根上不會受傷了,但是別的紙骨上依然會受傷,或者是被加強的這根,強度依然不是太大,他又倒在了同一個坑中。

我們需要做的是什麼?怎麼樣讓自己不再是紙老虎?

其實很簡單也很難, 通過這次的受傷,讓自己全部的骨架全換了,最終讓自己變成真正的猛虎。

======================

最後之最後再補充一下。。某一個方面優秀的人,如何成器的事?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萬事有利有弊。

某一個方面優秀的人,大多數很難成器。因為這個優秀,阻擋了他前進的路。。別人或者他自己以為自己真的足夠優秀了,所以他也很難成器。。如果後來他有幸失敗了,那麼他會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優秀,這時候或許還有成器的可能。所以有了另一種說法,成功太早,往往難成大器。

但是也存在另一種情況,他某方面優秀了,他足夠的自省,或者是他的家教還有種種原因,讓他不斷的努力,而他也因為自己這方面的優秀,有了足夠的資源,讓他可以在別的方面更好的前行,那麼他成器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比如曾國藩。

這兩者的區別可能在於,他在某方面優秀了之後究竟是怎麼做的。。以前他如何看待自己這方面的優秀。

我的總結,如果一個人能從某方面優秀,總結出如何成功的經驗,那麼他會在其他方面突飛猛進,進而不斷的讓自己在各方面優秀起來。。可惜這個比較難。。。很多人最開始的成功,只是一個僥倖,他們也沒有能力去總結出成功的方法。。

當然很多書上是有這種方法的,可能就像開頭所說的那樣,要看懂挺難。。想要觀滴水而見滄海,需要胸中先有滄海。。。基督教說,神將真相展示於眾人面前,然而眾生的眼睛卻對其視而不見。。說得就是這個意思。。你懂了就是懂了,不懂,說了你也不懂。。


所謂大器晚成乃是厚積薄發之意也


大器要晚成,不過是給當下還未成器的自己找的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罷了。


我要說的只有:盡人事,聽天命。

我認為只要以自己心目中的「成功」為目標去付出努力,成功或早或晚總會到來。

剩下那些話,都是修飾自己的努力過程和往自己臉上貼金,成不成在努力好嗎!!!

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卻抱著「大器晚成」的幻想,只有「老大徒傷悲」!


單看題主的問題,我得說有道理。不認同的話看看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元首,領導人,有沒有三十歲以下的。什麼叫大器,得是能當大事的人。

別隨便拎個某一領域頂尖的人才就跟我說大器。那是能人,有天賦和家世加成,和大器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當個經理總經理就能稱大器了?也真好意思。但是你說有沒有大器早成的,有。但這跟題主你後面說的謙不謙虛沒關係。很多時候就是命數,趕上了。很多人二十幾歲就有別人五十歲的謙卑,有人七十多歲了照樣狂的沒邊。但要說按這個標準就能判斷是不是大器,是不是也挺不靠譜的?

大器晚成這句話,有它一定的道理。男人的心胸是冤枉撐出來的,要成就大器。怎麼著你得先填夠東西才行。但你非說他就是條真理。我就呵呵了,我還是比較認同@沃金的這句話:

有朝一日你有成就了,才能去考慮這問題。


如果把大器晚成理解為厚積薄發就有道理。不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關鍵是積累的夠不夠,能力是不是到了那個水平。


機緣第一,心性第二,根骨第三。

至於成不成的,隨它去吧。


看完了所有的答案發現大家並沒有對大器要晚成的定語做考慮。

籠統的去分析這句話,是耍流氓行為好嘛~

1,在需要經驗積累的領域,大器必須是晚成的,舉個例子,國內的工程師職稱的考證都是要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你敢讓一個初出茅廬的土木畢業生去做一棟樓的主施工員嗎?不可能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的處理沒有很長時間的歷練不可能做好。再比如,成名的建築師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2,在需要創造力的領域,過多的重複工作會阻礙我們思維的發散,這種領域,當然是越晚越難出人才。


說一個最近的大器晚成的例子。


張益唐,在美國默默無聞了研究近30年,才終於搞出來了一個孿生素數猜想的弱化形式,一舉聞名。他現在已經過了六十歲,之前一直是學校數學系的一個講師,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


記者採訪他,問最喜歡的詩句,他說「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這句詩和這個人對我的啟發都很大。真正做研究的人,往往不是那麼容易出成果的。人生漫漫幾十年,可能都會荒廢在一個或許永遠也得不到的結論上。只有耐得住寂寞,不為外界所誘的人,才可以得到最美好的果實。


所以錢鍾書先生說,真正的學問,大抵是荒山野屋二三素心人之所為。大抵如此吧,不論是大器晚成還是大器早成,只有「素心」才可成。


這個成語放到現在就是錯誤的。由於古代就業面狹窄,大器一般形容仕途、文學、軍事等方面,這些方面往往需要經驗、閱歷、以及犯過成堆成堆的錯誤。現在太多的職業選擇了,各式各樣的,籃球需要體格,遊戲需要敏捷,互聯網需要想法,音樂需要靈感。Faker17歲便成世界中單了,大器晚成現在來說只是一個特定的詞罷了。


推薦閱讀:

對車喜歡到不行是怎樣一種體驗?
奶牛為什麼能一直產奶?
每付中藥里的藥材不同,為什麼喝起來味道都差不多?
各個生蚝產地有哪些區別和特色?

TAG:生活 | 心理學 | 人生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