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的中文水平如何?


明代學者李之藻曾編《天學初函》收利瑪竇自己著和翻譯的文論十篇,分別是 :《交友論》、《天學實義》、《二十五言》、《畸人十篇》 、《辯學遺牘》、《幾何原本》、《測量法義》、《同文算指》、《渾蓋通憲圖說》、《乾坤體義》。

我現在引 《畸人十篇》的第一段來,其中文水平如何,立見分曉。

李太宰問余之年。余時方造艾,則答曰:「已無五旬矣。」太宰曰:「意貴教以有為無耶?」余曰:「否也,是年數者,往矣,竇不識今何在,故不敢雲今有爾。」太宰疑之。余繼而曰:「有人於此,獲粟五十斛,得金五十鎰,藏之在其糜若橐中,則可出而用之,資給任意,斯謂之有已。已空麇橐費而猶有乎?夫年以月,月以曰,累結之。吾生世一日,曰輪既入地,則年與月與吾壽悉減一日也。月至晦,年至冬,亦如是。吾斯無曰無年焉,身曰長而命日消矣。年歲已過,雲有謬耶?雲無謬耶?」太宰惺余先答之意,大悅曰:「然!歲既逝,誠不可謂有與。」

余又曰:「荀有人焉,獲金幾許鎰,粟幾許斛,用之易布吊、什器以自養,養老慈幼,無即無矣,猶可為有焉!若呼盧擲去之,或委諸壑,或與之非其人也,是無為真無矣。惜乎竇已往之年,於治國無功,於家政無營,於身德無修,是年時已用,徒用也¨則今無而誠無之矣!令我偽雲猶有乎?」太宰曰:「噫!子何言之謙也。以為徒過光陰,無所事事,無前壽矣。世有不肖者,從少臻耄,侮天耳,害人耳,污己耳。天大慈,更益之以壽,望其改行,而彼反用之增愆也,迨身將斃,貝年年數與惡積等焉。殆哉!子言之其壽有乎,無乎?」余曰:「不如未生矣。」

既而太宰易席於堂,見其諸戚,述前間答語,曰:「夫西庠實學,大獲裨於行,汝儕當繹之,勿忘矣。」

嗚呼!時之性永流,而不可留止焉。已往年不馬有,矧未之來與!余故為《日晷箴》,曰:時之往者,已去而不可追。時之來者,未至而不可迎。時者何在?惟目下過隙白駒,可修可為。藉如用此,以作無益,則有益者待何時乎?凡物之失,以力可追復,以勤可裨補,惟時者否也。今日一去,來日益多,今日益遠矣,胡能復回乎!來日之曰,力僅足來日之事為耳,胡有餘以補今日之失乎!春已至,農不得補冬之失時;老已至.人不得補少年之失時也。故無時可徒費焉。

夫物之為我有,而便於用者,無如吾之年。年者,與我同生同死,無人能強脫之,無時不我隨,無處不我左右矣。智者知曰也,知曰之為大寶矣。一日一辰,猶不忍空棄也。

昔日吾鄉有一士,常默思對越天主,務以行事,仰合其旨,不得為俗事所脫。一日值事急,茫然一辰,忘而勿思,既而猛醒,即悔嘆曰:「嗟嗟!盡一辰,弗念天主,如禽獸焉!』』茲士一辰不思道,吒己為禽獸。有人終日無是念,期年忘之,奚不詈已為草木土石乎哉?

至人者,惟寸影是寶,而恆覺日如短焉。愚人無所用心。則覓戲玩以遣曰。我曰不暇給,猶將減事以就日也,暇嬉遊哉!實心務道者,視己如行旅,懷珍貝,走曠野,俄日暮昏黑,而不識路,又不知安宿處遠耶,近耶。是時可綏行乎?可不戒心勤慎乎?

夫曰,本無不祥,無空亡。凡有曰,不聊用寡汝過,不聊用長汝德,即此曰也,可謂曰之不祥,曰之空亡耳。常人為財有急用,恆自惜財。君子為曰有正用,恆自惜曰。嗚呼!世人孰有重視時,孰不輕一日容易棄擲焉,而烏知一日之功,吾可致無盡善,可免無量愆?鄙哉!蜘蛛之為蟲也,終身巧織,張細罟羅蚊虻,而數為風所散壞也。人有終生務淺微事,而猶不得遂,何異此乎!

夫世事世物,吾不可卻,亦不可留。故賢者借心焉,不肖者贈心焉。借者暫寄,贈者即非吾有矣。吁!世之人何大誤也。晨夕亟於俗情,若論及道德,檢心修行,便曰:「至善也,至重也,第吾不暇耳。」處不至善、不至重則暇,迄為至善且重者,即日不暇,非猖狂哉!人縱有甚急事,未嘗不曰曰卻冗再三食也,未聞曰不暇矣。以養身必卻冗於事隙,如此其勤焉,以養心不能乎?為養心德求,汝卻冗於事隙,亦足靦赧甚矣,矧求而不得之與?痛哉!痛哉!

前面@magasa兄所言雖然是網上搜集,但確實有學者研究過利瑪竇所使用外來辭彙,結果為:

統計出著譯集中的外來詞共有 253 個,其中音譯詞 96 個,占著譯集外來詞總數的 38%;意譯詞 148 個,占 58%;借形詞 9 個,占 4%。

引自:《&<利瑪竇中文譯著集&>外來詞研究》,重慶師範大學,李瑾,2010。

此文中有詳細的外來辭彙表,因為數量龐大在此不再引用。


利瑪竇何止中文水平高超,他為中文的發展和豐富作出了很大貢獻。

網上有學者作出過統計,利瑪竇創造了至少近百個中文辭彙,涵蓋數學、地理、天文、曆法、宗教、法律、生物等領域,絕大部分通用至今。

例如:

半圓、報時、北半球、北極、邊、比例、測量、赤道、大廈、點、地平綫、地球、度(「經度或緯度」的「度」; 「角度或弧度」的「度」)、鈍角、多邊形、飛魚、分(經度或緯度中「度」下面的單位; 時間單位中的「分」)、複、割綫、古典、弧、會友、極(「北極南極」的「極」) 、角、界說、幾何、金剛石、經綫、刻(「一刻鍾」的「刻」,)、羅經、面、面積、秒(經度或緯度中「分」下面的單位; 時間單位中的「秒」) 、南半球、南極、平面、平行、平行綫、強(「1/4 強」中的「強」)、切綫、曲面、曲綫、銳角、三角形、三棱鏡、上帝、聖經、聖母、審判、時(「一小時」的「時」)、十字架、數字、四邊形、天國、天狼星、天球、天主、天主教、體積、推論、緯度、緯綫、綫、西曆、虛綫、陽歷、耶穌、銀幣、陰曆、儀器、月球、造物主、枕骨、直角、直綫、子午綫、座(「星座」的「座」)

他引入的這些辭彙,及其背後所蘊含的人文、科學知識和思想,他造詞所使用的方法和思路,都對中國文化有很大貢獻。


以下是利瑪竇翻譯的羅馬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手冊》,可以窺見其人的文筆如何,反正我覺得能賽過如今大部分的翻譯匠:

物有在我者,有不在我者。

欲也、志也、勉也、避也等,我事,皆在我矣。

財也、爵也、名也、壽也等,非我事,皆不在我矣。

在我者易持,不在我我者難致。

假以他物為己物,己物為他物,必且拂性,怨咎世人,又及天主也。

若以己為己,以他為他,則氣平身泰,無所抵牾,無冤無怨,自無害也。


文言文水平超過當今任何人


先生千古。


推薦閱讀:

為什麼風雨飄搖的晚清反而能夠湧現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樣的一代名臣?為什麼別的朝代不是這樣?
古人怎樣繪製地圖?
中日如何或者說能不能走向真正的睦邦?
中國神話體系中有哪些奇妙的武器法寶?
首問:為什麼遠古的陶器好多都是尖底呢?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