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設計一個合理的電梯上下按鈕?

難道沒人覺得電梯的上下按鈕讓人費解嗎?我按向上按鈕是讓電梯上來還是說我要上去的意思?

能不能設計一個不會有誤解的按鈕?


有的電梯公司已經開發了目的樓層系統,比如OTIS的:

Compass?智能派梯系統,新型Compass?智能派梯系統為乘客安排適宜的電梯,改進大樓電梯交通狀況。與傳統的乘客選擇上下行不同,乘客在進入電梯前在鍵盤或觸摸屏上選擇他的目的樓層。

1. 輸入目的樓層

Compass?智能派梯系統為乘客安排合適的電梯到達目的樓層。

2. 前往指定的電梯

乘客前往為其安排的電梯,電梯在乘客到達前已經開門等待乘客。

3. 進入指定的電梯

明顯的標識 – 位於電梯旁邊 – 幫助乘客確認指定的電梯。註:若為安裝標識,指定電梯內目的樓層的按鈕會為被選中狀態。

4. 到達目的樓層

Compass?智能派梯系統減少了電梯運行時間,營造了更舒適的乘梯環境 – 每台電梯內乘客更少、每次乘梯停站更少。

對於乘客每次乘梯停站更少,更短的等待時間,更短的乘梯時間,降低電梯擁擠度對於大樓管理者及業主更有序的大堂乘梯環境,提高大樓交通流量狀況對於建築設計人員多種設計選擇(鍵盤、觸摸屏、顯示屏及電梯控制板),可在大堂任何地方靈活安裝

視頻介紹:Compass Destination Entry


可以做一個一個人上樓、下樓的logo


下面這種電梯面板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雖然絕大部分人最終都會清楚地知道怎麼使用(而且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但是對於一個從沒使用過電梯的人而言,它會很讓人費解。因為它有很明顯的可用性問題。

箭頭操控的是電梯?還是代表我的目標樓層方向?

在具體分析之前先給大家介紹兩個設計原則,一個是接近性(Proximity),一個是映射(Mapping)

接近性是指控制項與對象越接近,人們就會越認為它們是關聯的。比方說,洗手間門口的燈開關,你會相信它控制的是洗手間的燈,而非陽台的燈。當然,如果你的洗手間跟陽台是連在一起的,你就會不太確定了,因為它們仨都很接近。

而映射是指控制項的設計能象徵它所控制的對象。比方說,你握著滑鼠在桌面上移動,屏幕上的游標也會跟著移動;幻燈片翻頁筆的「上」和「下」箭頭,代表著翻上一頁和下一頁。

翻頁筆的箭頭映射著幻燈片的上下翻頁

電梯面板的可用性問題就出在這兩個設計原則上。

面板上的上下箭頭既有可能映射電梯的運動方向,也有可能映射使用者的運動方向。如果你沒有使用電梯的經驗,你對這兩種理解方式的傾向,取決於你已有的生活經驗。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某人出生後一直生活在一個小房間里,房間里只有幻燈片翻頁筆和一個屏幕,他每天的日常就是用翻頁筆翻看幻燈片,然後終於有一天他恢復了自由身,走出小房間,來到電梯門前看到上下兩個箭頭……他極有可能會認為箭頭按鈕控制的是電梯的運動。

更令人疑惑的是,這個小小的面板上除了箭頭,還有一個屏幕,顯示著電梯所在樓層的數字。按照接近性原則,這兩個箭頭按鈕當然更像是控制這數字(數字象徵著電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你可能會想到,把箭頭按鈕和顯示數字的屏幕分開就能解決接近性的問題啦——這就是另一種常見的電梯面板方案,把屏幕放到電梯門上方,讓屏幕遠離箭頭,同時更接近電梯門:

把屏幕放到電梯門上方能緩解接近性的問題

這種方案能緩解接近性的問題,但並沒有完全解決。你看,雖然箭頭離屏幕很遠,但是它們離電梯門還是很近,使用者依然可能認為箭頭控制的是電梯。

這是因為映射的問題仍然存在。

關於映射問題,我提供一個思路:把箭頭放置在使用者的語境(Context)中。這語境可能是使用者自己,可能是他所在的樓層,還可能是他將要去往的地方。你可以就此腦暴出很多方案,我比較傾向的方案是在箭頭之間顯示使用者所在樓層:

這是我建議的方案

雖然加了當前樓層的數字之後,整體上來看就沒那麼簡潔了,但是這個信息對訪客會很友好。

總而言之,把接近性和映射的問題解決了,電梯面板就會更加易於理解。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些啟發。

關於以上說到的兩個設計原則,推薦觀看 WWDC 2017 的演講 Essential Design Principles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有關用戶體驗的問題。

邏輯上來說,上下兩個箭頭的抽象性,必然導致用戶對於其代表的客體的疑惑,其實這是很多用戶體驗設計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

設計一個思維模型,假設我們設計男女廁所標誌,男廁所在左邊,但是其門上標誌上寫著男,然後有個向右的箭頭,女廁所在右邊,但是其標誌上寫著女,然後有個向左的箭頭。這時候你到底是認為其標示代表的是準備方向,還是標誌和箭頭合併後代表的是準確方向呢?

(當然實際生活中不會有這麼小白的設計,不過有時候,為了故意困擾用戶,增加樂趣,這也不是不可能——等你推門進入廁所後,結果你發現,兩邊都是通的,裡面還有一個真正的男女廁所的門,如果你在外面很困擾,那就在門口憋死吧。呵呵!)

回到剛才的問題,電梯雖然有這個認知困擾的問題,但是絕大多數人在1-2次歸因試錯後就會總結處經驗,因此它不能算一個用戶體驗的大問題。

不能算一個大問題,並不是不能算問題,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設計的解決方案必須要在原有的方案上低成本,也就是改動不能太大。

最後的解決方案:

考慮到這個問題是用戶對於上下箭頭代表主體的困擾,因此,我們通過在箭頭基礎上具體化主體來展現。最後結果可以表現為,上箭頭,改為一個人向上走樓梯,下箭頭,改為一個人向下走樓梯,這樣標誌中的人的出現可以讓用戶將自己代入。很顯然,箭頭原有的主體困惑解決了。


前面加一行字提示,您要上樓請按-&> 您要下樓請按-&> 不就可以消除歧義了?

對於鄧毅先生說的反對將按鈕搬到電梯外的幾個理由不能認同。

第1個理由,1. 問題複雜化。原本只需要考慮是「上」還是「下」,這是2選1,如果改成在外面就需要考慮去哪層,這是n選1。尤其是當電梯已經到了,你想趕上這趟時,n選1甚至會讓你焦急到死。

反對理由:要坐電梯去哪層,對電梯使用者而言根本不是個還需要費什麼腦子的問題,說會讓人陷入n選1的焦慮中真的毫無說服力,反而要考慮是上還是下,才是需要先想:a.自己在第幾層?b.要去哪一層?c.計算方向,這樣三次轉折後才能決定,哪個問題更複雜?而且第二個問題的先決條件之一(要去哪一層),就已經是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了,肯定是直接按要去哪一層更省心。

第2個理由,2. 沒有合理利用碎片時間。這裡所說的碎片時間,是指的從你進入電梯到電梯開動的間隙,這段時間是必須有的,不可能「秒」過,利用這段時間去選樓層,時間利用率最好。

反對理由:乘坐電梯過程的碎片時間,應該也要算上在電梯未到達之前的等待時間(這可是分眾傳媒的靈感來源),這段時間用於決定去哪一層這個問題,不是同樣的利用了碎片時間?況且在等待電梯時沒有眾多乘客等待你操作的壓力,更可以從容操作。所以把樓層按鈕設在外面至少不比設在裡面更浪費時間。

第3個理由,3. 容錯率低。如果在外面按錯,到了電梯開動時才發現的話,根本沒機會修正或者需要費很大力氣才能修正,這是可用性里的大忌。

我坐這樣的電梯也犯過這個錯誤,那個電梯確實無法修正這個錯誤,最糟糕情況,你要在裡面坐完電梯的整個旅程才能出來。我個人覺得可以在內部增加一個下一層停下的功能來彌補一下。就糾錯來說相比於樓層按鈕在內部,且可以取消錯誤按鍵的設計(很多電梯按錯了不能取消,也有不少人不會取消),有一點劣勢。但樓層在外的設計可以避免的問題——外部方向鍵的錯按誤按惡意按造成的層層停頓,以及往上往下的人不能統籌安排造成的效率下降——提高了電梯的效率,是以較小代價得到較高收益,是值得的。

第4個理由,4. 加大投入成本。設計師不能只考慮設計本身這個層面,需要全盤考慮各種問題。如果所有樓層外面都加入選層按鈕,這會加大電梯本身的製作和施工成本,這不是什麼好設計。

反對理由:具體的成本增加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電梯效率的提升帶來效益(時間和空間的節約)也考慮進去,二者之差才是評價它的真正成本情況。個人以為大多數情況下硬體和施工成本相比於時間和空間成本是比較小的。

我覺得這個設計的一個困難是第一次接觸的人的學習和適應的成本,畢竟和傳統的差別很大。


我認為,把選樓層按鈕搬移到電梯外面就是錯誤。

why?

1. 問題複雜化。原本只需要考慮是「上」還是「下」,這是2選1,如果改成在外面就需要考慮去哪層,這是n選1。尤其是當電梯已經到了,你想趕上這趟時,n選1甚至會讓你焦急到死。

2. 沒有合理利用碎片時間。這裡所說的碎片時間,是指的從你進入電梯到電梯開動的間隙,這段時間是必須有的,不可能「秒」過,利用這段時間去選樓層,時間利用率最好。

3. 容錯率低。如果在外面按錯,到了電梯開動時才發現的話,根本沒機會修正或者需要費很大力氣才能修正,這是可用性里的大忌。

4. 加大投入成本。設計師不能只考慮設計本身這個層面,需要全盤考慮各種問題。如果所有樓層外面都加入選層按鈕,這會加大電梯本身的製作和施工成本,這不是什麼好設計。

結論:目前常見的電梯設計就是最佳策略了,不要輕易質疑全世界共同遵循的設計標準。

順帶提一句,我在澳洲的時候見到他們的電梯選層按鈕旁邊都會附加樓層主要功能的說明,比如一個mall,1層會附加「珠寶、首飾」,2層會附加"小電器"等等,這其實是蠻不錯的體驗。


好吧雖然我本人對這兩個小按鈕從來沒有過異議,但是總會有人有和題主一樣的困擾的吧。

我想說的是,這他喵就是現實你給我背也給背下來好嗎?

電梯不是什麼新事物了,發展了這麼久,這兩個按鈕的設計,可以說是兼顧了功能,效率,便利,表達力,成本等等的最佳方案。何況大多數人在用過一次之後基本都不會搞錯了何必再去搞什麼幺蛾子。


見過這樣一個電梯設計

在電梯外面設有一個很大的數字鍵盤,要去23樓的用戶就按一下2再按一下3,這時,電腦會根據當前已在等待的用戶情況,給你安排一個最快的電梯,顯示在液晶面板上,於是你只要去相應的電梯門口等就行了,電梯內部沒有任何按鈕,到你之前選擇的樓層電梯會自動開門。

這種電梯確實非常人性化,電腦幫每個用戶計算出了最佳方案,解決了上班時間電梯擁堵的情況。

這是這種電梯有個大問題,就是習慣了傳統電梯按鈕的用戶第一次往往無法正確使用這種電梯。


既然問題是出在箭頭有歧義,即它既可以表示電梯向你的運動方向(來接你),也可以表示電梯向某個樓層的運動方向(接到你之後),那麼簡單的做法就是把上下箭頭用&<最高層,最底層&> (縱向) 括起來就行了。

實際上這樣的話,甚至上下箭頭不用像現在這樣縱向排列,而是可以水平,比如,min&<-- --&>max

甚至任意傾角。甚至上下箭頭不用成180度。


我想到一個很好的設計,

就是把電梯裡面的選樓按鈕搬到每一層的外面,

電梯裡面只留下緊急按鈕之類的,沒有任何按鈕,

當用戶等候電梯的時候,只需要按下想去的樓層然後等電梯來就行了,(跟進電梯後的操作一樣)

電梯來了,進去之後就不用按按鈕了,

因為電梯已經收集了每一層的人想去的樓的指令了,並且作出與上下按鈕同等效果的提高效率作用。

表達能力不好希望大家明白- -


太簡單了!你把顯示電梯樓層的那個顯示器砸了就行了,你就不知道電梯是在上面還是下面了,也就不用糾結了,你想上就按上,想下就按下。


我有一個方案,可保證絕對不會誤解:

1。按鈕旁邊刻上文字:我要上樓,我要下樓。

2。在電梯之外,不顯示電梯當前在幾層,只顯示距離自己的樓層數目以及上下的方向。例如,假如我當前在 15 層,電梯當前在17層,並且是上行方向,終點30層,那麼電梯顯示:距離你當前樓層還剩 28 層( (30-17)+(30-15) )。這樣既然電梯完全不顯示當前在幾層,也就不存在用戶誤解是不是在操控電梯上下的問題,同時顯示了電梯是距離你當前樓層還有幾層,也同時顯示了距離你當前樓層還有多少層(相當於你還要等多久),也同時知道電梯當前的運行方向。

3。電梯之內,一切照舊。


把樓層按鈕放到電梯外是真的體驗過,非常非常……糟糕,一旦按錯就完蛋,當你打開門才發現自己走錯樓層的時候,甚至還要出電梯再按,還有ls有人說的,當你真的要趕在電梯關門前進電梯的時候,你會急死。

(順便不同意:「反對理由:要坐電梯去哪層,對電梯使用者而言根本不是個還需要費什麼腦子的問題,說會讓人陷入n選1的焦慮中真的毫無說服力,反而要考慮是上還是下,才是需要先想:a.自己在第幾層?b.要去哪一層?c.計算方向,這樣三次轉折後才能決定,哪個問題更複雜?而且第二個問題的先決條件之一(要去哪一層),就已經是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了,肯定是直接按要去哪一層更省心。」

仔細想想人在乘用電梯中的行為,通常不外乎3種:

1. 1樓到第x樓;

2. 第x樓到1樓;

3. 第x樓到第y樓或第y樓到第x樓,但經常乘坐。

這三種行為,基本都不需要這裡所說的「a,b,c」三層轉折,完全可以是下意識的,上或者下這個思考,我相信基本不需要經過太長思維困境。而其實多樓層的困惑,不在思考而在選擇,面對10多個按鈕,我要找到我要的那一個,對應面對2個按鈕,我要找到我要的那一個——這才是困惑的原因。

)

外面單放1個按鈕也有問題,電梯需要通過大家的上行/下行按鈕行為判斷電梯的走向,來達到最優的效率結果,用戶則需要電梯通過這個最優效率結果達到「只要開門就是我要的方向,我就可以進電梯」。

如果只有1個按鈕,那麼:1.電梯效率降低,對於現在很多電梯不夠充足的樓來說,等待時間將大大加長;2. 用戶還需要看燈判斷:下一次電梯開門我是否要進電梯,這反而增加了用戶的思考成本。

上下行的判斷按鈕,我認為是必要的,只是怎樣做的更明確而已(其實我也不覺得現在大多數電梯有多不明確)。


那個,沒有人覺得是題主想多了嗎……

我按向上按鈕是讓電梯上來還是說我要上去的意思?

是只有我不能理解題主為什麼會有「向上按鈕是讓電梯上來」的想法嗎?

電梯總是要先「到達你所在的樓層」,你才能進電梯啊。

對你來說,電梯到達本樓層是「上來」的,還是「下來」的,有關係嗎?就算電梯是「上來」的,也不影響你進去之後到下面的樓層啊?

對電梯來說,它知道自己在哪層,也知道你在哪層按了按鈕,難道還需要你額外「告訴」它你要它「上來」還是「下來」嗎?

我覺得很容易就能排除「向上」按鈕是「讓電梯上來」的意思,那麼剩下的當然是「我要上去」的意思咯……


沒有必要,其實電梯都是電腦控制的,關鍵看你控制程序怎麼寫

可是問題是電梯一上一下幾分鐘不到要麼沒人用要麼接近滿員這樣做有意義嗎?


首先,如果想避免混淆的話,電梯外面直接設置所有樓層的按鍵,不管你在幾樓,直接在外面按下想去的樓層就可以了,電梯裡面就不再設置按鍵了。這樣電梯的控制程序可以根據你所在的樓層和你想去的樓層合理進行電梯的上或下。這樣就把思考的問題交由程序控制,乘電梯的人不用思考,用戶體驗比較好。


另外根據自身經驗,覺得現在電梯都應該設置一個類似於「人滿,不停」的功能,可以是電梯根據載重量自動的,也可以是梯內手動的(但是前提是要超過一定載重量,為了避免一人或幾人獨享電梯)。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每次從高層下電梯的時候,低樓層每層都停一下,但是電梯門開了之後外面人都是一看電梯里人這麼多就不再往裡進了,白白浪費了無謂的時間。增加了這個功能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估計這兩個功能的電梯現在應該都有在用的了吧。


這個有點 out 了吧,現在很多電梯外面就是只有一個按鈕。


每一部電梯一個按鈕,功能只有一個開門,然後在按鈕上方用中英法德俄多國文字顯示上行或者下行以及滿員。

乘客根據需求需要的方向選擇電梯,按下開門鈕後等候電梯


太多的人被小白用戶折磨,所以對人類智力完全喪失信心了么?

上按鈕到底是向上還是說讓電梯上來,會產生混淆的場合很少吧?

1.基本所有人都有從一樓出發的經歷,按鈕只有向上的,可以排除讓電梯上來這種意思

2.就算按錯以後,一兩次經歷也足夠讓該用戶開始歸因了吧?。。。

別跟我說要用戶想想或者歸因的事情就是野蠻了,歸因這個事情大家平時都在做,你信中醫信星座就是在歸因,

有些公共空間的基礎設施(實際的和抽象的)就是要歸因或者是更複雜的學習的,再人性的社會,語言還是要學的吧(你感覺不到學語言的壓力是因為當時你年少無知,而不是語言設計的好,想想你為學英語等付出的精力,就算它不痛苦)?無條件慣著這種不願思考不想學習的設計,只能倖存於少數特定物件上(而且即便是這樣的場景,教育市場的成本還往往是那些「不酷」的炮灰來承擔的)

而如果真的標了要上下樓的語言,就要要涉及到中文英文日文各種文字的排列,於是直觀性和美觀性又要有取捨,有人要開始問,像安全通道那樣的直接圖標顯示為什麼不可以啊。。。循環了

我的理念,有些扯淡的懶惰就是不該縱容,民粹的去弄所謂的感覺不到的設計,做不到,也沒必要,蘋果被吹成這樣了,買了蘋果不會同步itunes不會查地圖的大有人在,這部分人不值得其他用戶犧牲功能的豐富性和深度去100%滿足


「按上是指人要上樓,而不是電梯上來」這已經成為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不易二次混淆。

第一次學習的成本也非常低,而且大多數從一樓開始學習,學習過程並不產生歧義。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明符合人體工學的東西,卻遲遲不能成為主流?
如何評價鎚子手機 Smartisan T1 的工業設計?
汽車雨刮的發展歷史以及改良方向?
怎麼看待索尼2015年8月申請、近期得以公示的「操作裝置」專利?
你從《設計中的設計》學到了什麼?

TAG:工業設計 | 人機交互 | 電梯 | 用戶體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