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肯德基的創新能力強於麥當勞,不斷有新品推出,麥當勞還是那幾樣,為什麼?
身邊的朋友也有類似的感覺,而且肯德基分店開得多,中國化做得最好。 去肯德基吃飯經常發現他們推出新品。不管怎樣,這是創新。
肯德基似乎更激進,麥當勞只想做標誌型產品
啊,求他們不要再創新,不要再中國化了,太難吃了!
就我個人而言比較喜歡麥當勞。因爲麥當勞和肯德基相比我認爲麥當勞在中國顯得比較正規。舉個例子就像在肯德基的收銀臺,你買好東西之後總是收銀員一個人手忙腳亂地幫你配餐,而在麥當勞是有專人配餐的,即使高峰時候也不會顯得很亂。
還有一點對我來說很關鍵,就是麥當勞有免費wifi而肯德基沒有。
作為海外學生,我表示在國外麥當勞比肯德基好很多,國內的肯德基比麥當勞好很多。不過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什麼,總覺得國內肯德基的炸雞比國外的要好吃很多………
順帶一提,出了國才發現買薯條還給番茄醬什麼的完全是中國特色,起碼在澳大利亞是沒有買薯條送番茄醬的慣例。
說好聽點叫創新,說中性點叫本土化,說難聽點就是四不像。肯德基好歹是一個美國老頭戳門口,進去快全尼瑪中餐了。。。
對於麥當勞新產品推出其實很簡單,最困難的是新產品的原材料的選擇,一個新產品的原材料從產地選擇,質量要求,食品安全要求,標準的制定,都是非常嚴格的,往往需要一年時間,麥當勞不是研發跟不上而是推出一個新產品的要求非常嚴格甚至是苛刻。這就是為什麼食品安全的事故總是出現在本土化很深刻的品牌上,從蘇丹紅到豆漿,這些都是為了極大化利潤而迅速推出新產品不顧消費者利益也不珍惜自己品牌的行為。其實推出的新產品中有多少是考慮消費者的健康的呢?麥當勞進入中國前很多年就在中國尋找能生長出達到麥當勞標準的土豆生產基地,甚至開店後都沒有符合其要求的產地,薯條都是從國外進口,甚至現在國內僅有的生產基地也不能滿足所有中國餐廳的需求,往往還有部分薯條是從國外進口的。我相信沒有一種食品是絕對健康的,但是我們需要選擇的是有良知的企業,對自己品牌負責的企業,只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沒有良知的企業。
上面一個都沒說對
麥當勞是做地產的而非做漢堡的,總收入90%來自房租,1/4直營,3/4加盟
選址能力爆表,比如早期開在北京東單大街和長安街介面的黃金地段的一家店,後來碰到王府井改造僅靠土地補償款就賺了不少
M紀的快餐不賺錢,而是通過建立品牌meme引發客流集聚效應,拉動形成商圈,收租金。不熱衷推出新品是因為它根本對此心不在焉,但現在市盈率下降也讓M紀開始重視起來了
KFC倒是做快餐的,它在美國本土快餐市場競爭失敗才跑到東亞搶佔市場,其策略之一是每到一個地方就派人調查當地人飲食習性,推出本土化的產品,比如國內的油條豆漿早餐,日本的salmon漢堡。除了原生產品炸雞之外,都是copy和本土化改造的結果,可以說新品研發是營銷重點了
跟中國市場在這兩家公司中所佔比例有關。
其他地區的KFC表現都平平淡淡,唯獨中國區一支獨秀,發展勢頭迅猛。所以這家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經常開發出針對中國特色的新產品。
而麥當勞在歐美市場發展的非常好,反倒在中國表現平平,重心不在這裡,自然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舉動了。麥當勞的新品明明好吃極了!
你管肯德基的紅豆派 麥旋風 香酥脆皮雞 蛋撻叫創新= =?
可我覺得麥當勞很好吃,肯德基有點四不像
肯德基服務奇差無比,估計決策層把精力全部放在創新上了員工培訓沒用一點心思。
肯德基那些創新的東西,真是無力吐槽,難吃的一逼
因為麥當勞是大公司KFC只是一個小公司
上面幾位仁兄已經提及了肯德基在產品本土化上做出的努力了,我來補充一下麥當勞的。
以下摘自Solomon, M. R., (2010) Consumer Behavior, Pearson Australia, pp. 460-461.-----------------------------------------------------------------------------------------------------------------------------------------.......Think about the problems a prominent multinational company like McDonald"s encounters as it expands globally:1. During the 1994 Soccer World Cup, the fast-food giant made the mistake of reprinting the Saudi Arabian flag, which includes sacred words from the Koran, on disposable packaging used in promotions. Muslims around the world protested against this borrowing of sacred imagery and the company had to scramble to correct its mistake.
【在1994年世界盃上麥當勞因為在一次性包裝用品(就是要扔垃圾桶的意思)上印上沙特國旗及某神聖字眼而遭到世界範圍內穆斯林的遊行聲討】2. In 2002 McDonald"s agreed to donate US$10 million to Hindu and other groups as partial settlement of litigation involving its mislabeling of French fries and hash browns as vegetarians. (they were cooked in oil containing meat residues)【在2002年麥當勞在印度把薯條跟薯餅錯列為素食(但是炸薯條薯餅的油裡面有肉類成份)而遭到訴訟,最終以捐助一千萬美元告終】
3. Also in 2002, McDonald"s abruptly cancelled its plans to introduce a new sandwich called the McAfrika in its Norwegian restaurants. The CEO of McDonald"s in Norway acknowledged on national television that introducing this menu item at a time of growing famine in Africa was "coincidental and unfortunate".【在2002年麥當勞在挪威推出了名為「麥非洲」( ̄▽ ̄")的產品,後在電視上公開道歉】 (以上是手打的,有拼寫或語法錯誤請見諒,下文我直接用中文解釋好了)在這一章裡面我們探討了在研究消費者行為及國家文化差異時要面對的問題以及『美國化』造成的結果。在推行美國文化(或西方文化)的過程中,不少國家的富人正以一種盼望的姿態急切地用麥當勞,Levis等產品來替換本國傳統產品。【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跨國公司遭遇的種種障礙。】
------------------------------------------------------------------------------------------------------------------------------------------------可以看出麥當勞在推廣文化以及新品推出上並不是沒有做過嘗試,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大部份是因為不理解當國文化)付出過很大的代價包括經濟損失。
在食物方面,麥當勞沒有或者很少創新是因為吃過文化差異的虧,而乾脆保守一點堅持推出同樣的產品。不過也好,起碼你去美國澳洲餐牌上的東西還是一樣的。我來澳洲還是能吃到麥樂雞。回到問題上,McCafe的推出,24/7店的出現以及「麥樂送」的服務都是創新之處(而且這個創新某程度上對餐飲行業有顛覆性)。只不過作為普通吃客我們更關注的是食品所以感覺肯德基更勝一籌罷了。肯德基的飯 不是軟了就是硬了 跟本沒有水準 肯德基之於麥當勞 就像百度之於google
個人覺得麥當勞才有創新,肯德基開飯就是把自己往低俗駛去,麥當勞開咖啡,就是走高雅,隨著國人素質提高,你會去肯德基吃飯還是去咖啡店?麥當勞就是和星巴克競爭未來,而肯德基就是拼現在
推薦閱讀:
※第一次去肯德基怎樣裝出一副經常去的樣子?
※肯德基必勝客里的員工可以自己做自己吃嗎?
※肯德基和麥當勞有哪些性價比高的食物?
※肯德基和麥當勞為什麼選擇用土豆做薯條,而不是地瓜呢?
※肯德基選址分析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