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近幾年式微的原因是什麼?粵語歌市場該怎麼發展呢?

難道十年真的只出一個陳奕迅,90年代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了?四大頒獎典禮為什麼影響力大不如前?


謝邀。

粵語歌的式微是粵語社會文化地位逐漸下降的其中一種表現。

比如在廣州:

開得最火的餐廳已經不是粵菜餐廳了;

在單位里當領導的絕大多數不是本地人了;

大街上、小區里聽到的粵語已逐漸被普通話所代替。

我是廣州人。我不是在吐槽,這是事實。


粵語歌的式微其實是和整個香港娛樂業大環境的式微有關係的。

1980年代初至香港回歸之前,是粵語歌、港產片的黃金時代,長期隔絕帶來的陌生新鮮感、香港比較開放先進的文化、一大批優秀的歌手和創作人,令粵語歌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風光。近年來,隨著香港娛樂界的整體疲軟、優秀創作人的匱乏(粵語歌曲填詞至今仍然依賴林夕、黃偉文等老將在支撐)、唱片業的不景氣、香港文化新奇感的喪失、聽眾興趣取向的多元化等,使得粵語歌曲質量嚴重下滑,很難重現昔日的風光。

其實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粵語歌曲的,對粵語文化也相當認同,優秀的粵語歌詞頗有古文之韻味,較之普通話的大白話雅緻很多。只可惜粵語歌和港產片的黃金時代已成往事,只能任憑如今大量急功近利粗製濫造的「音樂」充塞我們的耳朵。


因為造星模式間接造成的,但凡一種成功的營銷模式得到推廣後,各類衍生產品將以超數量級的速度傳播,並通過財富的累積,最終找到更合適的盈利方法,就好比現在頒獎禮多、選秀多,你還會在乎某一個人嗎?而且唱片公司一般不會只在一個人身上下功夫,因為成本太大!


流行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廣東歌式微是因為香港文化在整個華語圈的式微。而香港文化遭人輕視,是因為香港經濟地位以及經濟狀況不理想。


早半年前我也會這樣認為!

但是這幾個月了解到了謝安琪等人之後,覺得還有希望!只是沒有那麼多人關注罷了!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市場與存在的理由。

不知道當年《愛拼才會贏》火了之後那麼多年的今天,有沒有人說閩南語的歌不行了.畢竟採用受眾不那麼多的語言的緣故,傳播有一定的限制!


因爲現在的歌手不聽粵劇、不唱粵曲了。

好懷念許冠傑、羅文、張國榮們的歌聲。


其實我並不認為粵語歌正在式微,除了在市場上比過去萎靡之外,粵語歌的思想性、包容性和多樣性都是有增無減。粵語歌最繁榮的時期是八九十年代,四大天王當道,beyond、譚校長、哥哥、梅姑都是正紅。當時粵語歌比較多的是情歌,內容深入淺出,唱出許多戀人的心聲,因此市場和受眾都比較廣,也確實傳唱成了經典。而近年來粵語歌得益於林夕、黃偉文等詞人的大膽嘗試,題材漸趨新奇多樣,各種類型的內容都可以入詞,從聞所未聞的角度妙筆生花,譬如,教導人其實吃苦也有韻味的《苦瓜》、以知更鳥比喻時差這一人世定理的《知更》、描寫暗無天日地下情的《無人之境》、以人獸戀比喻自慚形穢之愛的《打回原形》、以戀屍癖表現愛情之難以掌控的《超生培欲》、同妻之歌《男孩像你》、頗有莊子喪妻後擊鼓而歌之神韻的《最後派對》,描寫人死前感悟的《完》,還有黃偉文的「男玩四部曲」,其中哲理完全可以一生受用,以及林夕滲透諸多佛理的歌詞,是可以幫人開解心結的。這些歌詞雖好,若要理解也是需要靜心品味的,普羅大眾對歌詞的體會不見得這麼深入,聽歌時也未必如此細緻,所以粵語歌逐漸由大眾轉為小眾欣賞,但它的內涵度是絕對沒有打折扣的,市場上式微,並不能代表它的生命力也式微了。在大陸市場上爆紅的歌曲,有哪一首能與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粵語歌媲美?


商業環境成熟,唱片公司都習慣於用商業方法去包裝歌手,而不管歌手本身的音樂功底,這是個比較糟的發展方向。一直奇怪,台灣為什麼能出那麼優秀的歌手,還是源源不斷的,香港樂壇是該好好反省的


粵語人口滿打滿算,才佔大中華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這樣一個比例的方言若還是華語音樂的主流,才真是見鬼了。當年粵語歌的風靡是不同合力打造的偶然,是反常。現在國語歌當道,粵語歌小眾才是正常。事實上,粵語歌的地位現在還是比其他方言高太多。


當我們可以輕易接觸到遠的例如如歐美,近的日韓的文化,香港的便不再具有吸引力,香港當年不也只是在模範這些西方國家嗎?我們現在可以輕而易舉直接看最新的美劇、英劇,聽最流行的歐美流行音樂,香港那些模仿之作還能有多少人喜歡?


那些認認真真而且有實力的人不在了,要麼就引退了。黃霑不再有,張國榮不再有,梅艷芳不再有。現在的粵語歌和港產片的運作模式越來越受內地感染,追求短平快,但這和香港黃金時期追求高效率的運作是有本質不同的。


如果旋律、曲調、配器不好聽的話,用什麼美妙的語言來演唱也不會好聽。因為「曲」比「詞」更重要。


內地的發展形成反抄港粵的局面,經濟的強大帶來文化上的強勢。


香港電影音樂娛樂產業全都式微了,豈止一個音樂。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國內人對香港這些玩意覺得新鮮,現在國內早就迎頭趕上並且遠遠超越了,其他的經濟因素也不說了,另外,以前內陸人覺得香港的東西開放,好,沒見過,香港的娛樂產品敢說敢做,有創意,現在回歸了,這些都收斂了,但是台灣的東西反倒更火了,說白了,還是他們開放,沒見過,咱們看著新鮮。這點上和經濟沒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人山人海挺不錯的啊,還是有很多很好的填詞人和製作人啊,比內地環境好很多吧。比如黃偉文 林夕 周耀輝 陳奐仁 陳輝陽 梁基爵神馬神馬的。


我在廣東生活四年,在香港特區生活兩年,會粵語。粵語歌曲的現狀是不但在非粵語區下降,在省港兩地的地位都下降。兩個原因:外來人口多;本地人生的少了,而且越來越少。導致的結果就是本地人口比例下降。香港人尤其是廣東移民到香港的很多人指責普通話滲透,實際上是生的少,外來人就會填補真空。所有感到本地文化式微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用這個邏輯。香港的狀況就好一些,因為它的移民還是來自廣東的多。


式微是真,有救是假。

八九十年代,大陸急需香港的新鮮滋潤,帶動了香港影視娛樂大發展。

如今,我們已經能夠自嗨了,香港影視娛樂業必須迎合大陸才能存活。所以它的音樂電影會越來越像大陸的。

使其式微的,是地位的轉變:香港對於大陸,由文化輸出方轉變為文化輸入方了。

救不了,即使有天才填詞人,作曲者,以及歌手出現,最多只能迴光返照,不能起死回生。


首先,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趨向多元化發展了,各種風格各種流行層出不窮,大眾對音樂的審美也從單純欣賞音樂轉變為跟流行在談音樂。微博上大家轉的都是《江南style》、《最炫民族風》,甚至許多人都是跟潮流地在聽周杰倫陳奕迅,單純的音樂欣賞已經無法成為當今時代信息潮流中的話題。

第二,大概港樂的式微是從小聽港樂的人都有的感覺,但是我認為如果把這種現象成為港樂的式微,不如說是香港樂壇重新反思、調整方向的一個階段。現在的香港樂壇沒有了八九十年代那些風華絕代的大明星,時代背景也佔了很大部分因素,以前哪有這麼多歌手,大家的目光都放在那焦點的幾個人身上,當然比現在百花齊放百家爭榮的境況要紅。再說,香港樂壇不是只有一個陳奕迅,還有很多其他的優秀歌手,若是十年二十年後,他們留在了你的記憶中,他們會和梅艷芳張國榮一樣,都是一顆顆璀璨的星星。


我覺得香港的粵語歌還是有個斷層的。從楊千樺陳奕迅到現在的新人,明顯青黃不接啊,新的粵語作品也沒少聽,感覺都沒有什麼亮點,反而老歌新唱讓人耳目一新。


推薦閱讀:

為什麼粵語歌用普通話唱不好聽?
為什麼「我甘於當副車」和「今天想車你回家」中的"車"的粵語發音不一樣,還有沒有其他的字也是這樣?
港式粵語和廣式粵語的差別具體有哪些?
你認為廣西的那種粵方言更能代表廣西白話?
為什麼粵語里說指代男女朋友為「條仔」「條女」?

TAG:音樂 | 粵語 | 陳奕迅 | MG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