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東西」、「一刻」停止運營?怎樣評價豆瓣的產品線?

繼前段時間東西下線後,8月9日豆瓣一刻也正式宣布停止運營。

以及網傳豆瓣FM也即將被砍。

豆瓣的產品一直被詬病有很好的想法和出發點,「但是一生下來來就沒人管了。」豆瓣的三個產品相繼停運,是否和豆瓣即將在海外上市有關?是豆瓣的運營出現了問題,還是產品線自身的缺陷?


那些功能砍與不砍其實都無關緊要,豆瓣終歸是走錯了方向。豆瓣多年以來,始終不安於做一個「網路日記本/樹洞」,這就是他錯失的最大機會。

企鵝社最有價值的產品是什麼呢?不是QQ也不是微信,是帳號。這個帳號上,掛著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關係,所以無論怎麼折騰,帳號都不會失效。走不了(總不能自自絕於社會),也沒必要重建,所以企鵝無論做什麼,都是社交網開路。

阿里最有價值的是什麼?也是帳號,這個帳號上,有個人真實的消費記錄和金融數據。即使你廢棄帳號重來,也可以用大數據重新給你組裝上去。不過它有點沾了實名制的光,無法阻止用戶在別處重建消費數據,所以總有點不安。

擺渡為何總也無法順利遷移到移動互聯網,缺乏有價值的賬號體系是個硬傷,用戶完全沒有離開的成本嘛。

豆瓣,不是一個我注六經的地方,那是一個六經注我的地方,天然就是一個精神家園風格的賬號體系。豆瓣多年來所有的企圖都南轅北轍,希望從人身上,延伸出物,希望自己作代理商,把東西/服務賣給豆瓣用戶,完全搞擰了。把自己當作商業房地產了,總是往商廈/商鋪方向跑。當初搞廣場/阿花城就看得出來。

如果說騰遜/阿里,搞到的是個物理帳號,豆瓣則先天佔據精神/思想帳號的高地。他應該做的買賣,是住宅地產,努力夯實「精神家園」的地位,做一個用戶感到舒服/安全的樹洞,形成第一高逼格第一豐富數據的「文化賬號體系」。不是把東西賣給用戶,而是把用戶賣給其他服務商,就像現在小區物業做的那樣(服務商進入小區很難的,尤其是打算做到排他性)。

雖然有文化的東西不容易做大,而且說不上有什麼護城河,但是豆瓣的遷移成本,仔細看其實滿高昂的。事實上,在他們不斷折騰作死的這些年來,無論用戶怎麼流失,外部怎麼變著法的攻擊,豆瓣這個中文網路第一陽春白雪逼格聖地的位子,卻從來沒變,甚至連挑戰者/詆毀者都默認這一點(其實早就名不副實了)。在資本試圖影響輿論的時候,發現無法突破良心社區的演算法,而不得不開始「養帳號」,比如知乎比如豆瓣,然而當事者自身卻從來也沒認識到自己帳號的價值。

雖然允許用戶生氣的時候拂袖而去刪光所有內容,是個有良知的服務,但本質上等於焚燒貨幣,造成有價值有影響有信譽的帳號「面額」縮水。沒錯,和普通的用戶經營相反,主打「內容輸出」社區的用戶體系,更加類似於信用貨幣,越是老帳號票麵價值越高(當然僅限定於有輸出的)。極端一點,甚至連沉睡帳號,都比新註冊的N個零的帳號更有信譽(營銷團隊哭死)。看不清這一點的社區,難免會水化,然後進入能人出走,價值跳水的螺旋。一個小區/城市沒人住了,或者都是些二五仔在住,房價還想上漲?

豆瓣把服務關了挺好的,亂花迷眼而已。但是走上市之路,必然還是經營用戶數量為主,所以通貨膨脹/價值注水不可避免。罷了,喜歡拆遷改造畢竟是阿北名聲在外的習慣,不過沒拆到我的房子就暫時不去管它了。我等早就被視為「不產生價值的釘子戶」了,既不肯為營銷內容點贊又不肯去死,讓商人好為難嘛。


瀉藥……

昨天有個南京的朋友在微信上問了我類似的問題,其實蠻簡單的……

對於任何一個追求商業化甚至以上市為目標的公司來說,砍掉成本中心,抬升利潤中心都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兒。

不聊豆瓣,聊別的,因為我覺得放之四海而皆準。

前些年,互聯網領域有非常奇怪的傾向,就是拚命抬升「用戶體驗」、「以用戶為中心」的重要性,其實這些東西,都沒錯,但是有個度的問題,過了就是政治正確而商業失敗,不夠則無法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用戶的關注。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對於一家需要商業化的公司來說,能不能賺到錢,能不能賺到足夠的錢,其實才能證明其價值,而不是簡單的用戶口碑好、用戶體驗佳就行。

凡是任性的無視運營在商業競爭壁壘構建,而無限追求所謂用戶體驗的公司,都會死。

凡是認為運營的核心在於讓用戶粘著而不考慮商業模式的公司,都會死。

只不過死相不太一樣而已。

產品有好的出發點,設計也不錯,並不是產品是否能在競爭中勝出,或獲得收益的關鍵(你看,我都不好意思說收入了)。

產品做的再好,用戶再多,如果產品本身不具備付費點,那麼產品只有一條路去變現:廣告。

但你看,廣告這東西吧,其實是需要高手的。有些流量大戶,一旦真的把廣告加進去了,就又變成了雙刃劍。夠精準,就不夠sexy;夠吸睛可能調性又不太搭……所以還挺難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一家公司里,究竟是產品重要還是運營重要?

我覺得都不重要,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創始人或者老闆要有一個商業化的決心,並且非常清醒的知道,給用戶提供優質的使用體驗好的產品,只是讓公司順利進行商業變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當然了,即便不提供足夠體驗好的產品,只要你有壟斷的能力,那麼我覺得也行。

但很可惜,太多的公司創始人或者老闆追求情懷,卻忘記了,在商場中,唯一能讓你生存下去的是盈利能力。很殘酷,很現實,但沒辦法。

祝豆瓣商業化探索順利,能夠順利完成上市計劃。


要商業化吧。一旦開始追求商業化,沒有利潤空間或者前景的產品,都要慢慢邊緣化的。

各位,連Google都放棄了Google Now,開始做信息流了。


在我看來,這對豆瓣而言是個好的徵兆。

除了一拍一、豆瓣東西、同城票務交易和一刻在內的多個產品外,還有消息稱,豆瓣的明星產品之一豆瓣FM也將被關閉,更準確的說法是會下架所有自有曲庫內容,轉而鏈接到第三方。在我印象中,在豆瓣成立十二年以來如此大刀闊斧地砍業務,還是第一次。

對於這次業務調整,豆瓣官方的回應是:

「豆瓣內部在進行業務的調整,我們會關閉一些長期沒有起色或在小規模營收的產品和業務,包括一拍一、豆瓣東西、同城票務交易和一刻。整個團隊會更聚焦在核心的業務上。產品線主要是基於豆瓣App和用戶內容的擴展;商業線主要是廣告、豆瓣時間和豆瓣市集。」

豆瓣CEO阿北(楊勃)在關於業務調整的內部信明確,豆瓣將開啟在境外上市的通道。那麼,大刀闊斧地砍業務,只是為了IPO嗎?

豆瓣已不再是慢公司

2005年成立的豆瓣已進入第十二個年頭,因為堅持特立獨行的風格,曾被媒體貼上「慢公司」標籤。這種慢,體現在公司規模增長、產品業務、商業化以及融資上。同期成立的網站中,大眾點評與美團合併後成了超級獨角獸;搜狗在引入騰訊投資後高速發展,前幾天宣布將赴美IPO;豆瓣在資本上動作遲緩,上一次融資還是2011年,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的5000萬美元C輪融資。

沒有大規模融資、商業化較為謹慎,距離錢較遠的豆瓣發展有些跟不上互聯網速度。更可怕的是,巨頭盯上了豆瓣的核心業務。2013年之後豆瓣的電影、圖書和音樂三大塊業務都迎來巨頭級玩家,豆瓣只做評價,貓眼、閱文集團、騰訊們則讓用戶可以直接消費文化內容,再進行評價討論,比如美團貓眼的電影評價業務,QQ音樂的「音樂號」,微信的「讀書」都與豆瓣形成潛在競爭關係。

與資源優勢明顯的巨頭共舞,豆瓣愈發力不從心。以音樂播放器為例,QQ音樂十多年一直在儲備正版內容,酷狗酷我先後被其吞併,就連網易雲音樂都要向其採買分銷版權,豆瓣FM即便是最早引入基於演算法推薦的播放器,但卻沒有實力與巨頭們爭奪版權,下架自有曲庫就成了必然。

或許是意識到了外敵的來勢洶洶,最近幾年豆瓣不斷向外界釋放出變化信號,最早發出變革信號,可追溯到2014年。豆瓣App上線時,豆瓣CEO阿北(楊勃)在博客中表示,「豆瓣團隊在多方向探索幾年之後,重新回到集中、專註、快速的工作方式中」。在此之前,豆瓣採取重度垂直戰略,陸續推出超過10款App,包括豆瓣電影、豆瓣音樂人、豆瓣FM等等,每一款App都不算出色,2014年豆瓣在移動端聚焦到「豆瓣」這一個App,體現出了阿北所說的集中和專註。

商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在移動端的產品聚焦到「豆瓣App」的同時,豆瓣商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在過去的十來年時間裡,坐擁數億用戶的豆瓣對於商業化很警惕,收入很大部分來自圖書購買分成以及品牌展示廣告、互動廣告,但是,誰能在豆瓣做廣告,以什麼形式,都是豆瓣說了算。如果廣告商與豆瓣的氣質不搭配,豆瓣就會Say No。對於影響用戶使用豆瓣體驗的動態圖、Flash甚至彈出等富媒體廣告,豆瓣一直抗拒,還有豆瓣曾明確,一個頁面的廣告不能超過一個。

以這次被關閉的豆瓣東西為例,這個跟美麗說、蘑菇街模式相仿的導購社區,卻因為在商業化上太過保守,沒有賺到錢。在導購體驗上也沒有什麼值得買等社區做得那麼極致,後者在去年獲得來自華創資本1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即將登陸創業板。

不過,2016年以來,豆瓣就不再刻意與錢保持距離,而是在商業化上積極地探索。

1、內容付費。

一個重要嘗試是內容付費。

更早之前豆瓣閱讀已繞過出版社與作者簽約,銷售電子書與作者三七分成,探索付費閱讀模式;今年3月,豆瓣上線「豆瓣時間」,這是一個付費專欄產品,內容即有站外名家的專欄,如北島的《北島和朋友們的詩歌課》、白先勇的《白先勇細說紅樓夢》,也有站內紅人用戶的內容,如《拍張好照片·七七的生活攝影課》。

「豆瓣時間」的文化內容消費屬性,與豆瓣用戶文化屬性,以及精神消費的定位十分契合,上線後數據亮眼,官方數據顯示豆瓣時間上線5天銷售額就破了百萬,由此可見,內容付費模式在豆瓣上可以走通,而內容付費恰好迎合了中國人精神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論是巨頭還是資本都在這個賽道押下重注,豆瓣調整後成立包括「時間」和「視頻」在內的內容事業部,押注內容戰略。

2、強化廣告收入。

豆瓣在收入大本營廣告業務上也加快了步伐,調整後成立了包括品牌廣告、效果廣告、電影廣告和商業技術在內的大商業團隊。

曾經,豆瓣只做高大上、氣質與豆瓣相符的品牌廣告,比如Burberry,寶馬。豆瓣沒有官方公布過營收數據,網路廣告監測軟體iAdTracker的數據顯示,豆瓣2011到2014年廣告收入分別為340萬、3500萬、4200萬、4200萬,不過一位豆瓣前員工對羅超頻道(luochaotmt)透露,阿北曾在2013年年會上透露,豆瓣在2013年廣告收入做到1億,廣告監測數據出入很大。即便如此,其收入與其用戶基數、影響力和廣告價值非常不匹配,現在豆瓣對廣告更加開放,有更多基於生活定位的一、二線品牌在進來,廣告收入在穩定增長。

3、推進電商戰略。

豆瓣電商戰略變得愈發清晰。豆瓣東西是最早的嘗試,砍掉豆瓣東西不做導購、聚焦自營平台電商豆瓣市集這個業務。此前,豆瓣市集主要是賣與豆瓣品牌相關的周邊,去年與豆瓣電影結合的豆瓣日曆,銷售額達到幾百萬,成為去年最火爆的文化日曆之一;近日發布的帆布包上線三天就已售罄。未來,豆瓣市集必然會圍繞豆瓣上的文化內容產品打造更多周邊,還很可能會引入第三方商家成為垂直文化電商平台,這個想像空間比賣日曆、帆布包,大得多。

總而言之,曾不食人間煙火的豆瓣,距離錢越來越近了。

豆瓣將更接地氣

看完豆瓣最近的種種動作之後,就不難理解這一次大調整的目的。

一方面,豆瓣將更加聚焦專註,砍掉沒有起色的業務,收縮戰線就是必然。

豆瓣涉足的業務範圍十分廣泛,不只是有書影音這三駕馬車,還涉足社區(豆瓣小組)、O2O(一拍一)、電商導購(豆瓣東西)、電商平台(豆瓣市集)、內容分發(一刻)、閱讀、音樂播放器(豆瓣FM)、內容付費(豆瓣時間)、影業諸多業務,堪稱繁雜。業務的網撒得太廣,但團隊只有三四百人,很難將每一個業務做好。這一次砍掉業務之後,豆瓣將聚焦到豆瓣App和內容內容的拓展上,業務線更單一、聚焦和清晰。

另一方面,豆瓣開源節流以求實現穩定的盈利能力,要努力地賺錢了。

豆瓣明確提出要在境外上市,這意味著它已不會再繼續融資——上一次融資還是2011年。因此不論是否上市,豆瓣都必須擁有自主賺錢能力,要在可見的未來實現盈利。因此,一方面要開源,正如前文所言,豆瓣正在加速商業化步伐;另一方面要節流,收縮業務佔線,砍掉沒有起色的業務,包括關停豆瓣FM這類燒錢型業務,聚焦到少部分業務,自然可以節省成本。

豆瓣如果能實現規模盈利,在境外上市還是有很好的機遇的。

一方面,2017年以來,高科技公司在美股表現十分亮眼,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阿里巴巴、微博、京東、網易、陌陌等公司先後破紀錄。中概股上市的窗口被再次打開,搜狗赴美IPO,螞蟻、一下科技、眾安保險、閱文集團、趣分期將登陸美國或香港資本市場的消息,都有了。

另一方面,豆瓣所處的文娛賽道眼下進入黃金時期。

中國消費升級的一個大方向是對精神內容的消費變強,消費者的內容付費意願增強,同時移動互聯網在基礎設施構建完畢之後需要更多內容去填充,內容或者說大文娛已經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競相押注的新賽道。微博市值從最低點的20億美元爬升到最高的200 億美元,重返互聯網中心舞台,正是得益於內容戰略,在美股表現突出的陌陌也是靠視頻社交戰略。這個賽道還有今日頭條、快手、秒拍(一下科技)、一點資訊等明星玩家,就連百度在遭遇流年不利之後也在信息流上押注。

豆瓣定位為「我們的精神角落」,用戶不斷在其上生產精神消費內容,不只是音樂、電影和書籍的評論,還有原創小說、文章等內容,豆瓣調整業務之後將聚焦於此。截至2016年年底,豆瓣註冊用戶1.5億,月活躍用戶3億,這些用戶不少都是文娛重度用戶,從用戶規模和質量來看豆瓣將是文娛賽道的重要玩家。

這次調整我看到豆瓣更加聚焦的思路,它也變得更加接地氣了,在商言商,認真賺錢——畢竟情懷是不能當飯吃的,就連鎚子最近也表示即將完成10億元融資成為更商業化的公司。我一直認為豆瓣「缺了一點煙火氣」,沒有快手、陌陌、微博們接地氣,從這次大調整以及商業化進程來看,更接地氣的豆瓣,有望像微博一樣二次崛起、像搜狗一樣大器晚成,砍業務是個好的徵兆。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頻道(luochaotmt)


當然了,我是挺認同阿北此次的業務整合,也可以看出豆瓣做出此次動作,全體上下包括投資人也是下了比較大決心,要不然絕不會輕易砍掉已經運營了超過3年的幾塊業務。

這幾年的豆瓣,路是越走越偏,業務線也是越來越多,而作為用戶也是越來越記不住豆瓣是幹什麼的了。

當一個公司大到一定時候,必定會擴展其他業務,包括筆者自己的公司,從炒股軟體起家,當軟體的根基穩定之後,即可以自給自足的時候,我們發展了電商,雖然跨度有點大,但是電商可以是一款全新的嘗試,也是集團為了不把自己的生命綁在一條繩上,所以才要去做電商的,現在電商也是做得風生水起,但集團被人們記住的依然是軟體,而電商只是一個附屬品,我們也太強調電商是集團的,所以獨立運營。所以用戶並不會因為發展電商而忘記我們是做軟體的。

而豆瓣呢?小文藝社區,但是後面的業務可謂是越走就越讓人摸不著頭腦。豆瓣一刻、豆瓣fm、豆瓣東西、 豆瓣閱讀、豆瓣電影、豆瓣音樂人、豆瓣同城........

到底是什麼跟什麼啊,從豆瓣一家公司延伸出來的就多大近10個APP,怪不得網友都在吐槽:

當一個社區或者產品在根基還沒穩定下來的時候,就盲目就去擴張,必定會讓用戶摸不著頭腦,這是一個認知問題。

現在說要砍掉豆瓣fm、豆瓣東西、豆瓣一刻等產品當然也是為了更好的商業化,要不然一個企業不會純粹去做一個情懷的產品。

也是祝豆瓣能夠在海外的道路上走得順利點吧,畢竟豆瓣也是很多文藝青年用的第一個app。

文字丨藝林小宇,如果你也是0-3歲的產品運營,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藝林小宇,新書《全棧運營》即將上市!

更多互聯網時事、產品運營回答請到藝林小宇 - 知乎


記得有次內部會議討學習論豆瓣的運營模式,有個重度使用豆瓣的實習生問「豆瓣還有運營啊?」說完大家都笑了。

領導笑著指出:你這句話其實是對豆瓣產品的巨大褒獎。於是大家看著在場的幾個產品經理,又一陣笑聲。


(08年註冊豆瓣,通過豆瓣結交了不少朋友,至今也算是重度用戶,以下的話全部出於恨鐵不成鋼的惋惜之情)

豆瓣這種形式、這種量級的產品不可能不賺錢,然而事實確是豆瓣賺不到錢。

因此我一度以為豆瓣不賺錢,是因為老闆有精神潔癖,或是有什麼非常特殊的長遠考量。

直到我看到了他們的產品leader最近寫的一篇談論商業邏輯的豆瓣日記……

原來豆瓣不賺錢是因為他們真的不懂怎麼賺錢(恐怕還沒有不懂的自覺),噴了。

產品崗在幾年前甚至不關心留存和ARPU,信奉「產品形式夠好用戶會自動的被吸引過來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良性增長」(說實話這個歪論給投資人說說故事還行,自己竟然信了真是不可思議),極其輕視運營,不配合時機做活動,運營相關的需求優先順序極低,覺得表現或暗示出「在商言商」的姿態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

以豆瓣東西為例,2014年至今只發過2封推廣豆油,這種產品不死誰死?

還不如自暴自棄開放個轉賬二維碼或是開個長期眾籌,別折騰了,號召大家打錢續命吧。


08年開始的豆瓣用戶,可以算老用戶了,記得當年豆瓣電台出來的時候,還是第一批邀請碼用的,這些年看過來,豆瓣越來越不好用,看著他瞎搞,很多之前的功能被更專註那些功能的網站搶走了,所以,一個人,或者一個網站,不能什麼都想占著,什麼都想走,那肯定什麼都不行,你就專註弄一部分,弄好就行了,所以,砍掉一些功能,是好事。

PS:我發現知乎也有點往這條路上走了,越來越難用,亂七八糟的東西越來越多,App經常bug,也快了


豆瓣FM和豆瓣小組深度用戶。

今天看到這條新聞,跟朋友說起來FM的下線,簡直心碎!據說豆瓣FM是基於興趣推薦的演算法給用戶推送歌曲的,這個功能簡直牛逼到爆好嗎?!

作為一個不怎麼跟進音樂榜單的人,FM直接根據興趣幫我進行了挑選,以至於後來的每一首歌基本都能戳中我的點,點喜歡的小紅心都要點不過來了。

聽說是因為版權問題,所以我特意卸載了重裝,果然看到:

這裡存在著我太多的回憶,大學時候寫高數,刷C語言,看直播貼,都是伴隨著豆瓣FM度過的。

不知道傳言真假,但是如果真的下線了,確實挺難過的。

因為我用的最多的是小組,所以想多說幾句,關於豆瓣,關於小組。

七八年前我剛入豆瓣的時候,是去追有意思的直播貼的。

那個時候咆哮組,傻逼組,手機黨直播組,女人幫等等小組活躍度都很高,幾乎隨時可以看到好看的帖子,隨隨便便都能看到回復上千。一個帖子更新幾個月甚至一年都是常有的事。

那個時候,豆瓣是文藝女青年(還有男青年)聚集地,那個時候的雞湯還不像現在這麼沒營養。首頁上的日記總是很積極向上,每月養成一個好習慣小組很多大長貼,都是幾年如一日堅持努力的人。

可是後來微博火了,淘寶火了,豆瓣小組雖然火卻沒有帶來實際變現

前面有人說,豆瓣的一刻和東西是因為情懷我是反對的,在我看來,這兩者都是在微博和淘寶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豆瓣的一次變現嘗試。只不過有微博和淘寶在前,一刻和東西沒有做到預期效果,所以……

而現在的小組是什麼樣的呢?

去看看傻逼組和咆哮組,活躍度遠不如前,直播貼永遠還是好多年前的那一個,很少有回復過千的帖子。咆哮組甚至都放棄了咆哮的傳統,畢竟連活躍度都不夠了,就不能苛求太多了。

早年的直播貼和脫水組在「只看樓主」功能出來後,就萎縮了很多,再加上後來樓主一般po出微博賬號,好了一大批粉就被分流到微博上去了。

給豆瓣留下了什麼呢?

一個不太活躍的社區吧。

最近豆瓣給我推薦了一個「戲精工作室」,可是我進小組一看,最近活躍的帖子都是兩三年前的了。

最早以不同的興趣社區而把豆瓣er聯繫在一起的小組,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變現,卻沒有把重點放在做好社區核心上,導致社區用戶就是越來越快。

隨著我加入的那些小組發言的聲音越來越少,有趣的內容越來越少,可能我手機上內容類的app就只剩下知乎了吧。

私以為,豆瓣最大的優勢就是社區用戶,每個小組因為其獨特的內容把有同樣興趣愛好的人吸引到一起,這個小圈子按理說粘性應該很高,也非常有商業價值。變現沒有錯,一個公司不可能永遠靠情懷和夢想走下去,可是能不能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用來表現呢?

比如和小組活躍度最高的帖子,影響力最強的樓主簽約?

這樣這批最吸粉的人也留下來了,活躍度也上升了,商業化也有了雛形。至於後續的衍生,就更多了。(以上是不懂商業化的人瞎扯,隨便看看吧。)

不管怎麼說,小組這種形式還有這麼大體量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吧。

而東西和一刻……

為什麼非要以己之短搏人之長卻不發揮自身優勢呢?

不是說豆瓣這些年的嘗試不對,畢竟我作為一個純用戶並非專業人士,並不懂運營和流量變現。

也不是說豆瓣沒有情懷了,這麼多年堅持豆瓣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情懷。比起大多數論壇社區的小廣告彈窗一籮筐,豆瓣的界面乾淨清新,這麼多年來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樣子。所以,我才希望它能更好。

只是希望,不忘初心吧。

以上,一個老豆瓣er的心聲。雖然不知道究竟有沒有人,或者有幾個人可以看到,但是也是我對豆瓣這麼多年的一點回饋和堅持吧。


豆瓣終於意識到多個APP分流用戶了

十二年了 豆瓣也該籌備上市了


對「一刻「跟「東西」沒什麼感情,畢竟是後來添加的。可對FM感情太深了,陪伴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累計已收聽8000+的曲目。多少喜歡的歌是在FM上面不經意遇到的。就這樣沒了……


想想還是有點心酸,一直不習慣淘寶的搜索功能,要找什麼東西都是在東西上面先搜索然後跳過去,用得多了每次打開東西都有些喜歡的小玩意跳入眼裡,像獎品一樣。


大家都在曬聽過多少歌呢……

豆瓣電台在搶版權大潮來臨之前,基本秒殺所有pc端音樂軟體,web+app,我上班差不多天天都掛著,也試用過PRO……

其實豆瓣電台的IPAD端已經好幾年不更新了,許多年前改版過一次,留下一堆BUG,比如打不開圖片等…加上版權越來越少…隨著歌單里的歌能播的越來越少,我一度懷疑豆瓣電台已經沒有人在運營了……

雖然這樣,我還是又聽了好多年……這用戶粘性真是沒的說……

豆瓣東西的想法我也覺得挺好的,電商是社區變現的最直接的手段了吧,還能提高粘性……

我的豆列里至今還收藏著我覺得逼格頗高的但買不起或者不實用的各種物件,家裡裝修的時候也會經常逛,找找靈感……

我記得好多年前豆瓣的創始人談過為什麼不推出一個整合豆瓣各個功能的APP,當時大家做社區還都會舉豆瓣的例子,說豆瓣做得好,有想法,有探索……

現在看來,豆瓣的產品線可能就是想得太遠,但跑位太風騷,忘了想賺錢的事吧……


不會吧,我可是因為豆瓣fm愛上豆瓣的,本來還想馬上校招應聘豆瓣fm的工作呢,好可惜。


第36114首歌

歌名《oh,you left me》很應景T^T


都是上市惹的禍

豆瓣找reddit, 4chan這樣的鬆散自主論壇對標更適合一點,非得想著怎麼盈利,這也不錯,不過這急功近利,唉

其實早有跡象,從破天荒搞「我的精神角落」的廣告視頻就可以看出豆瓣掙扎著走出文青圍城,彆扭地嘗試走入廣大人群又保留自身氣質,迎接商業化。但一個人永遠不能逃脫自己的歷史,一家企業也是如此,何況是一家創立於05年走過中國互聯網大半歷史的企業。

豆瓣有無數理由關閉這些產品。對於豆瓣高管來時,bilibili的大好前程顯然預示著不捨棄對老用戶的討好遲早會落入acfun的悲慘命運。

豆瓣或許還能維持昔日的光景,不過純粹是同行稱托的好,看看其他網站博客,頁面上載入了多少廣告,豆瓣下限還是很高。

只是,一艘船換掉多少木板就不再是原來那一艘。

利益相關:8年用戶


將一刻和TED類比

內核是普通人的見聞感受

如果搞不下去就是缺乏內核

也就是我國人民姿勢水平還有待提高


自從豆瓣APP的圖標換了之後我就卸載了~


答錯


豆瓣各app走到今天,用戶體驗超級無敵差、內容越來越無趣,真是辜負支持這麼多年的豆瓣鵝…記得一直都在整合,偏偏從用戶多的小組開始,一直提醒用戶改用豆瓣app,但是新app裡面板塊亂七八糟,經常崩潰閃退……記得11年開始玩豆瓣,東西、電影、閱讀、fm、小組都有app,到現在只保留了小組和電影,閱讀有知乎和mono,音樂有網易雲,就連淘寶推薦的小玩意兒都比「東西」有意思…豆瓣再不好好整改,估計最後只剩看影評和八卦組被控場的作用了


推薦閱讀:

豆瓣已經沒落了嗎?
哪個瞬間使你感受到互聯網的巨大影響?
飛信被分拆成4個項目,你怎麼看?
互聯網真正的力量是什麼?我們能夠如何利用這種力量?
新浪QING輕博客要關閉了,寫了這麼久的博文搬去哪比較好?

TAG: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互聯網產品 | 豆瓣 | 互聯網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