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有人說持咒念佛求世間種種福報是因地不真? 謝謝
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六 [四種清凈明誨]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凈,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企圖用佛法來解決壓根不需要佛法解決的問題……
結果就是佛法也沒學,問題也沒解決……
一切目的錯亂的學佛修行最後變成了行為藝術和雜耍。
單論此句,作二說:
一,目的與行為不相符。就好像說你從廣州準備去北京,你不往北,卻往南。所謂緣木求魚也!經云: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二,即大妄語。就好像你要去看病,明明是心臟疼,卻偏偏告訴醫生腳疼。如此一來,先得治你的妄語病,再治心臟病,自然「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多走彎路。
看經一定要前後貫通,不能斷章取義。
因地不真,是要斷妄。因地就是修佛是成佛的因。佛讓修行人要在修行中,斷除諸大妄語的惡習。以直心為修行道場,於四威儀,行、住、坐、卧等一切行中,不能以虛假、諂曲心去修行。否則,其結果必然越修越偏,於佛日遠,不會成就究竟菩提的。
我認為就是擰巴,就像去水果店本身想要吃鴨梨吧還不好意說,買了一兜子蘋果然後和店家說,能給我個梨嘗嘗么,我這人不喜歡吃鴨梨,就是想嘗嘗你家梨甜不甜。
說說自己的淺薄的想法。
因地不真,果照迂曲。其實字面意思很明了。最初的發心,一磚一瓦,決定最後的成果。
例如:貪來的錢財蓋廟,廟很快會塌。(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 的第92則)
其他的事情也是同樣的道理,有的修行人在世間做事,別人給錢要先看這個人如何如何,很多錢不收的,這是要做大事呀。
其實這個問題更想問的是對「有人說持咒念佛求世間種種福報是因地不真」的看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的猜想是:
對於了生死的目的來說,持咒念佛求世間種種便是方便法,會「果招迂曲」的,同樣持咒念佛,求福報,求往生,求解脫,對解脫來說當然是不一樣的。
方便法即是方便眾生用的,眾生什麼樣子的都有,能用他們喜愛的方式,讓大家修行大概是慈悲度人吧。倘若有果,迂曲的果,也比迷失在六道輪迴好(倘若有果的話,我猜)。
慢慢的,大家會發菩提心,求無上正覺。有了不一樣的發心,這時候的持咒念佛的目的就是成無上正覺了,這時候就不一樣了。就是「心如直弦」了吧。
非常求真的人會講,求成阿羅漢的法,從某種程度來講,都是外道。那何況求錢財的法呢。
從另一個角度的話,求的是錢財,那麼持咒念佛因地就真了吧。
我們修的是一顆心,求錢財就求錢財唄,現在求的錢財,如何能夠放棄自己的執念呢,我們也應該在求錢財的過程中,更加看清自己的心,為什麼要求錢財呢?是因為要贍養父母,養育子女,還是因為自己慾望呢?在求錢財的過程中,如何堅守自己的原則,經受住各種考驗?這是入世每個人都學的東西。
說的好亂,大概因為我沒有什麼修行,於是也沒什麼智慧。倘若有修行的人,應該會有很精彩的回答。
毋自欺!
推薦閱讀:
※有朋友信佛嗎?
※為什麼藏傳唐卡的佛有菩薩像?
※如果大乘佛教把屬於小乘的內容都剔除,它會變成什麼樣?
※一個人研讀佛經沒有同伴可以研討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