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論」?

普列奧布拉任斯基仿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提法,提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也必須有原始積累,並以此來發展社會主義大工業。但這種原始積累,由於社會主義的特點,它是自覺地或半自覺地進行的,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是一個強制性的規律。社會主義原始積累是「克服」蘇維埃國家國營經濟比先進的資本主義經濟和技術落後狀態的規律。從物質資源的再分配角度,可以把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規律具體表述如下:

「向社會主義生產組織過渡的某一國家在經濟上愈落後,小資產階級性即農民性愈嚴重,該國無產階級在社會革命時能得到充作自己社會主義積累基金的遺產愈小,這個國家的社會主義積累就愈 要被迫依賴於社會主義以前的經濟形式的部分剩餘產品的轉讓,靠在它自己的生產基礎上來積累的比重就愈小,就是說,這個國家的發展愈不依賴社會主義工業工作者的剩餘產品。相反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某一國家在經濟上和工業上愈發達,這個國家的無產階級在國有化後,從資產階級那裡得到的高度發達的工業和按資本主義方式組織的農業這類的物質遺產愈大,該國資本主義以前的生產形式比重愈小,這個國家的無產階級減少自己的產品和殖民地產品交換的不等價程度愈有必要,其社會主義積累的重心就愈要轉移到社會主義形式的生產基礎上去,就是說,愈要依賴於工業和農業本身的剩餘產品。」

對於「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論」,也有很多批評,斯大林和布哈林就反對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的這種理論。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評價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論呢?社會主義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有什麼不同?它也是一種剝削的形式嗎?


說的這麼複雜幹什麼,簡單一點不好嗎?

就三個問題:

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需要的資本從哪裡來?

社會主義國家怎麼積累資本?

社會主義國家各產業勞動產出的剩餘價值哪裡去了?


如果不這麼做的話,那麼積累的方式必須是抄權貴及中產的家、同時騙取巨額的外國貸款,而且這不一定夠。

想要高速發展,這是必須的。

要是沒有外敵,可以慢慢的玩公社種地。

但外部情況不樂觀,似乎唯一的出路就是如此,不然無法保證政權的生存


說來說去,化剝削為奉獻唄。


其實就是積累和消費,輕工業和重工業之類的關係而已。

不管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生產都需要生產資料,生產出來的產品,一部分是用於消費的生活資料,一部分是用於擴大再生產的生產資料。

區別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是私有的,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是公有的。

那麼問題就在於這個「主體」了。

資本主義下,由於生產資料是私有制的,主體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即資本家,那麼由於資本家的生活資料已經很豐富了,他們更傾向於把大多數的產出用於擴大再生產,於是就出現所謂「原始積累」等情況。事實上他們一直在積累,積累產能過剩的地步了……

社會主義下,由於生產資料是公有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是一批人,那麼問題就簡單了——看老百姓希望積累多一些還是消費多一些唄。

如果老百姓覺得,為了今後的美好生活,可以接受現在苦一點,那就稍微勒緊點褲腰帶,多積累少消費,迎頭趕上。

如果老百姓覺得,現在調度好生活更重要,那就少積累多消費,大家先過上好日子再說。

所以核心在老百姓怎麼想,在民主上。


社會主義需要原始積累嗎?所謂原始積累,就是資本主義之前的搶劫。

這充分說明:

1,搞所謂"社會主義"的原始積累的國家,不過是一個暫時還沒進入資本主義的封建國家。

2,與西方的原始積累不同,在於西方搶劫外國人,社會主義積累搶劫本國人。

3,"社會主義"四個字為搶劫提供了合理性。讀書人能叫偷嗎~


如何評價?虛偽


這沒有什麼奇怪的,用馬克思自己的剩餘價值理論就可以解釋。

(PS:以下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理論,也不保證正確。歡迎討論,拒絕撕逼。)

一、分析所需基本概念、原理:

1、剩餘價值理論(縮略版)——商品價值=勞動力價格+剩餘價值=工人工資+剩餘價值=勞動力再生消耗+剩餘價值

2、資本——資本是一種由剩餘勞動堆疊形成的社會權力,它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是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範疇,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因此,資本並不完全是一個存量的概念。

資本(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基本概念)_百度百科

3、剝削——剝削原指一些人或集團憑藉他們對財富的佔有或壟斷,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強制性地剝奪那些沒有或者缺少財產的社會成員或社會群體的勞動成果和個人財產,也就是富人侵吞窮人的財產。

剝削_百度百科

二、分析過程:

首先,根據剩餘價值理論可以看出,商品價值必然大於勞動力再生消耗(工資),所以社會生產本身是會自動增殖的。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社會成員(人類)應該是消耗不完社會總產能的,必然有一部分產品會留存下來。而這部分產品會有多少、該如何使用是由生產關係決定的。

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滾雪球」的原理,所以對社會整體最有利的選擇是:

①盡量壓縮社會成員的個人消費,僅保證最低限度的勞動力再生;

②將100%的剩餘價值投入再生產。

這選擇怎麼看怎麼像斯大林和TG早期的政策吧?

然而,這個選擇對社會成員個體是不利的——只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理和安全需求罷了,和牛馬牲畜沒啥兩樣。

就算不談什麼自由民主的大話,這種社會也滿足不了成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更別提「自我實現的需求」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_百度百科)所以社會成員也不會有主觀能動性去做一些創造性的工作——反正干不幹都一個樣嘛!

所以為了讓這些「牲畜」們變成「文明人」,就需要有個東西去鞭策他們。於是就有了宗教、信仰、以及——資本。

資本主義社會用金錢資本來衡量一切東西的價值,實際上就是用金錢這種單位去衡量某個成員(或團體)調配社會資源的社會權力。這種權力的分配滿足了少部分社會成員對於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同時將其他社會成員的資源剝奪到最低限度,以「不努力就不能滿足生理/安全/社交需求」的危機感驅趕他們不得不前進。

但是,資本本身是盲目的、自私的,並不會無私地為社會發展服務。

資本只是一個社會再生產的工具,但這個工具本身是有增殖需求的。即資本會自然而然地向能夠最高效率自我增殖的途徑上彙集,而不在意這個途徑是通過生產、欺詐、還是掠奪。

也就是說資本本身的「利益需求」和社會整體的利益需求並不完全一致,只是偶爾會有共同利益而已。所以我們會看見資本市場上金錢一窩蜂地從一個領域涌到另一個領域,然後又一窩蜂地逃離這個領域,只留下遍地狼藉——就如同逐臭的蒼蠅群一樣。(嗯,這裡沒有貶低蒼蠅的意思。)

這樣發展到最後,資本的瘋狂自我複製就會從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變成毀滅社會的絕症。——正如我們依靠細胞的複製成長,而失控的細胞複製卻會成為終極殺手癌症一樣。

我想馬克思應該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預言資本終將自我毀滅吧?

那麼社會主義如何實現「原始積累」呢?

理論上社會主義社會中不存在「資本」這個東西,只有勞動者、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所以社會主義社會應該是通過中央調控來保證最大限度地將剩餘價值投入社會再生產的,所以不需要資本這個很容易反噬的工具。

然而理論和實踐中間的差距大概有地球到月球這麼遠,知道理論到如何實現中間還欠缺很多很多的試錯和總結過程。目前僅靠中央調控來同時滿足最大化投資與社會成員需求之間的矛盾是很困難的,更不要說外部還存在各種複雜的國際環境甚至戰爭威脅。

所以目前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兩邊都有點像、但兩邊都又不那麼回事的東西。

三、如何評價社會主義原始積累論

(卧槽,繞了一圈終於回到主題了。)

我覺得應該分兩方面:

1、理論上社會主義社會是不需要「原始積累」的,也不存在剝削。

因為只要方向正確,依靠不斷地將剩餘價值投入再生產,總有一天能夠建立起完整而發達的經濟基礎。甚至哪怕走了一點彎路也不怕,無非是花的時間長了點而已。

而如果能真正做到將100%的剩餘價值投入再生產,那麼就並不存在剝削——因為這些剩餘價值並沒有成為「一些人或集團」的私有財產啊。就像一個農民把現有土地上出產的、多於生存所需的糧食用於投資(用於開墾新的土地),這種行為中並不存在剝削一樣。

這就是「前途是光明的」的體現。

2、但在現實世界中,國家間的激烈競爭不允許慢慢積累生產資料。

作為後進國家,其實是做不到上面所述那種理想的「逐漸積累」的情況的。因為1900年之後的世界已經被不擇手段自我複製的資本所佔滿了。(所以才有了兩次世界大戰。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用一個簡單的數學計算可以讓我們一窺其中的部分規律:

1)為什麼資本會更傾向於掠奪而非生產?

假設:
同時期非工業國的社會總產品中剩餘價值佔5%,工業國由於技術發達、社會運轉效率高,剩餘價值佔10%,而兩種國家的初始生產規模相同(假設都是1000)、剩餘價值投入再生產的比例都是60%。那麼我們可以得到:
A)在兩種社會和平共處的情況下,每個社會生產周期中,非工業社會生產規模增速為5%*60%=3%,工業社會生產規模增速為10%*60%=6%。
B)如果工業國通過殖民戰爭剝奪非工業國的剩餘價值作為自己的投資,每個社會生產周期中,非工業社會生產規模增速為0%,工業社會生產規模增速為6%+3%=9%。
C)如果殖民戰爭需要額外消耗10%的剩餘價值(原本應該投入再生產的部分),那麼這個殖民工業國的社會生產規模增速為10%*50%+3%=8%。
D)經過100個社會生產周期後,非殖民工業國的社會生產規模為1000*106%^10=1791,而殖民工業國的社會生產規模為1000*108%^10=2159。殖民工業國的體量已經達到非殖民工業國的1.21倍。

這個計算過程非常簡陋,但已經能夠證明——
如果一個工業國能夠征服一個與自身體量相近的非工業國作為自己的殖民地,那麼即使它的軍費開支達到GDP的20%,經濟增速依然可以比「和平的」工業國高2%;
經過10個社會生產周期後,殖民工業國的體量已經比非殖民工業國高了21%。
很顯然對於資本來說,殖民掠奪的效率更高、更有利於自身增殖。所以資本會自然流向殖民工業國——例如當年的日不落帝國。
而事實上殖民工業國的殖民地體量往往遠遠高於其自身的體量,所以掠奪的效率也比老老實實再生產要高得多;甚至高到自己不需要累死累活搞生產了,只要把掠奪收入都投入軍費去掠奪更大殖民地就好了……

同理,經濟殖民和金融殖民的效率也遠高於自己搞生產。

在這種社會規律下,弱肉強食是資本之間的必然規律,也會成為國家之間的基本法則。

因此已經佔領了全世界的資本不會允許一個後進國家完成工業化、成為自己的競爭者的。

PS:同樣可以用數學方法證明,殖民掠奪從整個世界規模來看是提高了社會生產規模的增速。因為再投資的那部分剩餘價值的增殖速度變成了工業國的6%~8%,而不是非工業國的3%。所以這種掠奪是「不正義、不人道」的,卻是「更經濟、更進步」的;所以「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的資本主義社會才會取代封建社會。

2)後進國家如何才能完成自保和發展?

其實有了上面的計算,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已經很明顯了——

A)增加軍費、加強軍事,防止被軍事殖民。

B)封閉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防止被經濟殖民、金融殖民。

C)壓縮社會成員的「非必要」消費,加大社會再生產的投入比例。

而要做到上面幾條,都需要「壓榨」社會成員的勞動——增加勞動量,降低工資,實行配給制,禁止奢侈消費。

所有的後進工業國家,無論姓社姓資,大多都是這樣來的。德國、日本、蘇聯、中國……

少數的例外,本質上只不過還是先進工業國的高級打工仔、肥羊而已。

這就是所謂的「道路是曲折的」……

3)那麼社會主義到底需不需要通過剝削來「原始積累」?

那得重新問一問80年代的那個問題了:「這個國家究竟姓資還是姓社?」

姓資,那就是剝削。例如解體後的俄羅斯,國家資產最終變成了大財閥的私有財產。等於是公司的CEO們把公司資產給私下瓜分了,股東們全部掃地出門。

姓社,那就只不過是暫時租給資本家們經營而已。就比如一個公司究竟是屬於股東(哪怕只有一股)呢?還是CEO呢?(雖然後者的收入可能是前者的一百萬倍。)


默許了,托洛茨基在新經濟政策後期指出工農業剪刀差時就早已發現發展工業必須剝削農民這一點了,普列奧普拉任斯基還是跟托一夥的。

斯大林和布哈拉之流的批判前者己方政治正確著想,後者挽救自己新經濟政策於崩潰邊緣,無參考價值可言。

而資本積累伴隨人類社會發展從未停止過。


統購統銷

戶籍制度

消滅富農


修正主義毒草。。。


越看越像斯密和洛克的勤勞致富論呀,這難道不是馬克思罵的東西嗎?

資本來到世間,每一個毛孔里都流著鮮血和骯髒的東西

資本積累什麼的,太 田園詩 了吧,再說社會主義雖然有不公平,但是資本應該被消滅了吧?

資本說到底還是依託著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分離的強制性社會權力吧,社會主義都公有制了,怎麼還可能存在資本這個概念呢?

還有,這個理論的大前提是建立在列寧的落後國家率先建成社會主義這個論點上的,和馬克思還是挺有差距的,,,

————————————————————————————————————————

看了高票答案里的這條評論實在是氣不過啊,回去把資本論第一卷24章讀十遍好嗎?

父輩的努力為我們積攢下了資本?還真是巧了,斯密和洛克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呢,馬克思說這樣的觀點簡直連兒童讀物里的童話故事都不如。販賣黑奴的錢進了資本家的腰包,那麼資本家哪來的錢來搞奴隸貿易呢?斯密就說,這是資本家們的祖先恰好是人類裡面勤勞的那一些,他們為後代贊下了貿易的資本。所以資本家罪惡在哪呢?販賣黑奴不人道嗎?那我為無產階級「創造工作崗位」怎麼也不對呢?

然後,評論又說,社會主義人們倖幸苦苦掙來的錢就要都交給國家。那麼,憑什麼呢,我掙來的錢不留著自己發展,不留給自己的子子孫孫就拱手送人?哦,你說社會主義的人道德高尚,對不起,歷史上還真沒有過由一群「道德高尚」的人組成的社會。

那靠什麼讓別人把自己勞動所得交給國家?靠制度強制嗎?哦,那恭喜你你又回到了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憑藉暴力和強權的血腥積累。


推薦閱讀:

馬克思認為萬物皆有兩面性,但是兩面性是主觀客觀結合形成的性質,因人而異,所以這句話錯了嗎?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為何不把馬恩原著或其節選作為必修課?或者毛澤東選集?
人民到底是歷史的決定者還是烏合之眾?
馬克思主義是否更進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

TAG:經濟學 | 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 列寧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