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裡人吃飯口味相差很大是種怎樣的體驗?

比如我,家人都偏咸辣,我偏酸淡;我母親做飯總給我單做。


我姥姥姥爺。

一個甜口,一個嗜辣。

一個只愛喝粥,一個超愛吃包子餃子麵條大餅。

一個不會做飯,一個會做飯。

前者是我姥姥,後者是我姥爺。

涼拌菜。

拌個藕片粉絲之類的,一個盤兒里,筷子劃開,左邊我姥姥給拌上糖,右邊我姥爺拌上辣椒。紅白分明,煞是好看。

炒雞蛋。

下鍋劃散,撥出一半到鍋邊煨著,撇下的一半迅速加小米椒大火翻炒……

蒸大米乾飯·湯。

這個做法更特殊了,除了在我姥家,誰家我都沒見過這樣做的(主要是我也沒怎麼去過誰家吃……)我家都不會做,恩我姥家做飯技術傳男不傳女……(也就是寵女娃子……)

好了言歸正傳談做法,他們蒸飯不用電飯煲,就用普通的爐子普通的鍋,有個東西我們方言叫「箅子」,放籠屜里,把要蒸的東西放在籠屜里箅子上。我姥爺在小不鏽鋼盆里調好一人半份的米適量水放上去,底下鍋里煮著紅豆豇豆並著些耐煮的山芋洋芋菜梗之類的好像還會調進去些白面,等豆糯了飯也蒸好了,姥爺再上炒鍋熟個蔥花蒜瓣加鹽點醬油「嗤啦」一下澆底下湯里。瞬間激起一片霧,那個香阿……咸豆湯大半是姥姥的,乾飯大半是姥爺的。

至今嘆為觀止……

兩個人,一輩子,幾十年阿……

那口味從來沒調到一起過,。但是又那麼和諧的共存著……

——————————————————

17.04.18

我只是列出一種生活方式。評論區卻經常有人大呼被愛情感動到了。

我不明覺厲,就像甜豆花黨面對咸豆花黨往豆花里加醬油一樣困惑。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在感知里就變得普通平凡起來,而不覺此間有愛情。

從我記事起在姥姥家就是如此。年輕的時候姥姥也是很能幹的,但在我七歲那年,姥姥生過一場大病後,身體從此就羸弱下來,成了我後來眼裡的樣子。

媽媽和姥姥娘倆也並非不會做飯。只是在做飯上實在沒有天賦,後天練習又缺乏,做出的飯菜口味一般,不及父親和姥爺。但是當她們需要給男人做飯時也是剁辣椒,切腥肉毫不含糊(媽媽不喜肉腥,而爸爸愛大葷)。

即使是我小妹,一個嗜甜如命的小女娃,也很懂事的在爸爸患有糖尿病之後不再吵著要吃糖醋裡脊,桂花糖藕,乖乖的跟著大人吃著低gi低含糖量的食物,在爸爸不在的時候我才給她做些甜的小菜甜品解解饞。

有人說這包容。我認為不然,比包容更真誠博大的是尊重,比包容更溫柔細緻的是愛護。一家人相互愛護,相互尊重。偶有磕絆,也不會是什麼大事。而大多數完整幸福的家庭,也都是這麼過來的。畢竟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但其實更準確的是,幸福的方面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一面則各有各的不幸。

關於愛情,個人認為愛情只是荷爾蒙的終點,生活的起點,愛情永遠不會是全部。也不應該是全部。

It"s love. It"s life.

祝各位安。

ps.這個答案的點贊數和議論數超出了一個知乎小透明的想像。讓人些許不安。先與大家短暫的告個別。周末再會。

順祝生活愉快。

———————————————————

17.04.21

明天考試呢。

今天陰天,欲要午睡,卻聽到了很多好聽的鋼琴曲和音樂。

分享一首。

分享周柏豪的單曲《還記得》還記得 - 周柏豪 - 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

姥姥說,那會她蓋著紅蓋頭兩眼一蒙坐著轎子嫁給了姥爺。

農村,以前的日子,太姥姥還裹著小腳的年代。也就是雙方父母說定了就嫁了,說不上兩個人之前見沒見過知不知曉。

搭個伴兒,干著活,養著孩子,過著過著就到老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外公和我外婆真的是兩個極端。

小時候學琴,學琴的地方門口有一家飯店賣臭豆腐煲,下了課外婆就會帶我去吃。那個臭豆腐煲真的是每次都要捏著鼻子去吃,然而吃到嘴裡的時候鮮的眉毛都要掉了,鹹淡恰到好處,一端上來就迫不及待地吹兩下,也顧不得燙嘴就吃了進去。

結果一回家,我外公的眼神就會很絕望,問我你們到底在哪裡上課,你就不能吃點別的嗎?

外婆:我又沒讓你吃。

外公:………

不過好在我外婆也就熱愛吃個羊肉和臭豆腐,而且我家是外公掌勺,所以在我上大學之前,飲食結構都基本單一。外公不吃無鱗魚,不吃牛羊肉,不吃鵝,不吃任何動物內臟。直到我高中畢業的時候第一次吃豬大腸……

卧槽!怎麼會那麼好吃!

那一次我回家以後外公很高興,問我說要吃什麼,去下館子。

我:我要吃臭豆腐。

外公:換一個。

我:那肥腸臭豆腐煲。

外公用一種你都經歷了些什麼的眼神看著我,說我都不想說你,哎呀那個豬大腸就是………我想想就……再燒臭豆腐……哎呀以毒攻毒也不會好的……

外婆:我也想吃。

外公:好吧我給你們付賬我先回家了。

從此以後在家我就不作妖了,不過我外公的紅燒肉小炒肉做的真的好吃,結果在上海呆久了我整個人口味偏甜,連西紅柿炒蛋都要吃很甜的了。外公感慨你們年輕人的口味真的越來越奇怪了,這樣吧以後你要吃啥自己去叫外賣吧。

第一天:

外公:你買了啥?

我:爆炒豬肝。

外公:……

外婆:給我來點。嗯好吃好吃,老頭你要不要來一點?

外公:不了不了,你們吃。

第二天:

外公:你買了啥?

我:水煮腰花。

外公:……

外婆:給我來點。嗯好吃好吃,老頭你要不要來一點?

外公:不了不了,你們吃。

第三天:

外公:你買了啥?

我:尖椒雞雜。

外公:……

外婆:給我來點。嗯咬不動,不過味道挺好的,老頭你要不要來一點?

外公:不了不了,你們吃。

第四天:

外公:你買了啥?

我:紅燜羊肉。

外公:……

外婆:給我來點。嗯好吃好吃,老頭你要不要來一點?

外公:不了不了,你們吃。

第五天:

外公:你別叫外賣了,天天就吃這些豬下水,你看你都營養跟不上,都瘦了,頭髮都黃了。

我:這是我染的。

外公:…………

我外公放棄了抵抗,只是表示我外婆的基因有問題,老要吃這些不上檯面的東西。

外婆:就你陽春白雪,我們下里巴人。

外公:你們開心就好。

直到去年我外婆生日,她的生日心愿是讓我外公吃一塊腰花。外公實在無法拒絕,於是嘗了一口。

結局就是:他居然覺得挺好吃的?

外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這麼多年都在堅持些什麼?

外公:可能是因為今天這個是假的腰子。

外婆:以後我們買來自己做吧。

外公:你說了算,聽你的。

不說了,我要去炒豬肝了。


一天突破1k贊知乎小透明表示好害羞呀 ,評論太多有時候回復不過來真是不好意思…關於菜譜,推薦一個好用的APP豆果美食,上面很全面哦~附上剛在上面學會的麻辣牛肉乾,很簡單哦,有時間就動動手吧,樂趣無限多!

我是分割線—————— ————————------——————

和男友南北差異巨大,他愛吃的我接受不了,我愛吃的他接受不了,每次做飯只能做兩種,坐一個桌子上吃的卻是不同的飯,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哈哈!

比如北方最長吃的餃子,他喜歡沾蒜泥醬油醋吃,我卻喜歡滿滿一碗帶著湯撒上紫菜蝦皮蔥花吃,干吃餃子不喝湯真是吃不下去…

所以我們家的餐桌上總是奇異的南北大融合

比如昨天早餐我就想小米粥配炒時蔬吃著清爽,他非要吃雞蛋醬拌面配鹵牛肉…反正大家各吃各的都吃的挺開心的哈哈!

春天到了來碗腌篤鮮,鮮到眉毛掉下來,他卻受不了鹹肉味受不了竹筍味,於是花十分鐘做了碗他愛吃的牛丼飯…

我喝我的湯他吃他的飯…………

他吃他的紅燒牛肉麵,我吃我的清湯掛麵,一鍋麵煮完加上牛肉澆頭他吃的超級爽,鍋里剩下的麵條撒上香菜再滴兩滴麻油,我也吃的開心~

宵夜他啃他的孜然烤雞爪,我吃我的牛油果烤蛋,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呀!

關鍵是家裡有個什麼都會做的我,哈哈哈哈哈


東北人。

從小家裡做的菜口味偏咸,尤其是我姥姥做的菜,一筷子下去,能吃半碗飯。

還不能抱怨,只要有人說咸,我姥姥就像武林外傳里大嘴的師傅一樣,拍桌子大喊,這還咸?我不過就放了三勺鹽????

有很多時候我都懷疑自己不是東北人,因為我對酸菜燉粉條實在是無感。記得前幾年孫儷到東北拍了一部戲叫小姨多鶴,拍完後每當有人採訪她最懷念什麼,她都會說最懷念的是東北的酸菜燉粉條,每次都能吃一大鍋。

當時看到那個採訪的我真的是一臉懵逼......

尤其到春天的時候,東北人就開啟了吃野菜之路,每到這個時候,是我最不愛回家吃飯的時候。

一桌子菜,全都是野菜,不同品種的,做法不同的,一吃就是連吃半個月,什麼時候野菜過季節了什麼時候不吃,吃的我臉都綠了。

我父母都不太能吃辣,我卻無辣不歡。以前在家裡吃火鍋,永遠都是清鍋,最多給我袋辣醬讓我沾著吃......

後來我乾脆去買了個鴛鴦鍋,一個人吃半面辣鍋,涮到天荒地老。

去重慶的時候,總是覺得超級親切,站在路上會像一個吸毒的一樣使勁聞飄著的火鍋味,好像回到了故鄉。

前幾天看到了那個"因為愛吃辣發現自己被拐賣"的新聞之後,竟然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身世,也許我的親生父母正在重慶開火鍋店呢???

抱著這個想法我給我媽打了個電話。

我:媽,你說實話,我是不是你拐來的???

媽:哎呀媽呀我等這麼些年你終於問我了,當然是了啊,你沒發現我們全家就你長得最丑嗎???

???????????


如果我說這是一段催人上進的血淚史恐怕許多朋友都深有同感......

姆們家是典型的北方家庭,奇葩的北京一家人。。。。

老爸是個無肉不歡的漢族,但是基本不吃豬肉。。。酷愛牛羊肉、皮皮蝦、大螃蟹,基本不吃青菜,也很少吃主食(只愛炸醬麵、打滷麵。。。),老爺子年將60身體倍兒棒,有了老爹的模式我發現不吃菜也不叫事兒。。。

老媽是個大愛肉食的蒙古族,酷愛豬肉,牛肉尚可,羊肉一般,也是很少吃青菜,青菜基本只吃圓白菜和韭菜。。極其愛吃帶餡兒的主食(包子、餃子、餡兒餅。。。)吃起來還沒夠。。。最可怕的是老媽不吃雞、鴨、鵝。。。所以我家的餐桌上是見不到這禽類的,苦悶啊,所以出門經常找雞。。。吃吃吃!(別心臟啊)

長期離開家鄉大家通常都會想到父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還有那媽媽的味道。。。

然而我一想起他們老兩口。。。感覺胃部就隱隱作痛。。。

老爺子和老媽口都重,高血壓都擋不住對油鹽的喜愛。。。

老媽從小嬌身慣養的,算是解放後較早從廚房解放出來的婦女,小時候有姥姥、姥爺、舅舅給她做,大了吃食堂還有老爸,現在由我做。。。當初生了我,所以也得試著做點飯了,不過每次下廚房,我的天。。。。等我胃疼一會。。。

老媽也不愛跟老爹吃海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剝殼費勁,吃起來不痛快。

蒙古族的蒙勁兒一上來,這豪放、粗獷,刀法大馬金刀、大開大合,切出來哪有什麼形制可言,一盤子俄羅斯方塊,連炒芝麻都用急火,看見小火她就起急,急了能罵鍋。。。炒出來都跟李逵似,全煳,而且甭管好壞,你要敢說個「不」字,直接拍桌子暴怒,含淚也要表現得灰常開心似的地吃下去。。。

老媽愛吃餡兒,我的幼兒園到小學的童年天天伴著餃子、包子、餃子、包子、餃子、餡兒餅。。。。所以現在很少吃這幾樣,春節晚上也只是象徵性的吃一個餃子,真吃傷了。。。。

老爸做飯呢就是大肉,調料只有三樣法寶,鹽、醬油、香油。用老媽的話說,打死賣鹽的了,十個菜一個顏色一個味兒。鹹的吃完能變成燕巴虎兒飛出去。。。熬炒咕嘟燉成品都一樣的效果,老媽說連我家狗吃的都夠夠兒的了(真箇狗不理)。。。

老爸做的丸子和帶魚

各種陰影。。。。所以從小學開始我就自己琢磨吃,初中偶爾自己炒菜,高中專業學了數年烹調,大學就已經中西餐全能了,離開他兩那幾樣感覺世界都亮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真理啊~

我的廚房我做主!~

泰式芒果糯米飯

法式海鮮忌廉濃湯

博洛尼亞肉醬面

宮保雞丁

鰻魚玉子燒

意式青醬粉

道明寺櫻餅

香菇滷肉飯


謝謝大家熱情點贊!短暫的假期過後今天又開始上班了。簡單更新一道西餐和你們要的酸菜腌法:

前面給你們看的都是沙拉,今天來道費功夫的,馬生(他名字裡帶個馬字)的拿手菜:

filled paprika (作為客家人我堅持叫這道菜釀辣椒)

既要做填充辣椒的餡料,還要做醬汁。還挺費功夫的。就像這樣上鍋蒸。

蒸完了配上意麵(我家改良版配的是關廟面)澆上醬汁,味道不錯!

接著說酸菜的事,原材料很重要。一定要用長缸豆!德國不容易買到,圖上是四季豆代替的,口感要差一些。洗好以後晾曬,早上上班前晾上下班就可以裝瓶了。

接下來就是加水,放鹽,生薑,冰糖,甘草裝瓶,一定要密封的瓶子。

靜候一周就可以取出來炒了,只有左上角那個紅辣椒是辣的。

因為長缸豆不好買,我的酸菜瓶常常空著。馬生經常問我什麼時候腌酸菜,自願跑去亞超買。有一次腌上了他出差了,吃的時候拍了上面這張照片發給他。

^_^^_^^_^^_^^_^^_^^_^^_^^_^

還有問我多大的,你們猜?^_^^_^^_^^_^^_^^_^^_^

…………………………第二更完……………………………現在正在放復活節假期。我們來義大利玩。昨天在酒店睡前答的題,今天回來一看已經快500贊了!謝謝大家!評論不能一一回復見諒,原回答針對問的比較多的問題加了些細節。下面是第一更:

我本來特別不喜歡吃土豆,到德國來見識了土豆的一千種做法,漸漸愛上某些做法的土豆。下面這種是最簡單粗暴的一種做法。流淚吃完,旁邊的煎蛋和creamy 的菠菜還是不錯的。

還比較常做的是酸奶dressing的鱷梨雞肉沙拉,這個是所有他做過的沙拉里我最喜歡的。

關於評論里有問德國酸菜的。我真的真的經常用德國酸菜燉排骨。超簡單,不費事。我吃排骨他吃酸菜,一拍即合。

關於德國香腸,我們好像一般周末早飯時候吃得比較多。德國的早飯真的好棒。下次可以專門針對早飯更新。

因為這兩天在義大利,順便說下我驚喜的發現。我老公在中國的三年一直不肯嘗試豆腐乳(在我老家叫霉豆腐)。昨天我們在街頭買了些cheese,有一種是辣椒cheese。味道簡直跟腐乳一摸一樣!終於理解了為什麼腐乳被稱為中國cheese。實至名歸。

………………………………………………………………

以下原回答:我老公是德國人,如果讓他做飯,通常是這樣子的

Mozzarella番茄沙拉

雞肉小番茄沙拉

球芽甘藍沙拉。球芽甘藍德語叫Rosenkohl,在德國是常見蔬菜。國內比較少吃,在帝都只買到過一次。

怎麼說呢,正經有營養很健康的西餐。絕對沒有帶骨頭的肉,絕對沒有魚,絕對沒有內臟。以上都是我愛吃的。我對西餐的酸甜口味真的愛不起來。不過人家辛苦做的,我都有配合吃完!

好在中華美食博大精深,簡單繞開對方的禁忌很輕鬆就能讓他沉浸在我的飲食習慣中不可自拔。酸豆角炒肉沫:本來按我的口味我是要炒雞胗的,照顧不吃內髒的他改成炒肉沫。在德國腌酸豆角為了吃我也是拼了。

煎餃。他最愛茴香餡的,讓他每天吃都願意。作為南方人我是到18歲來到帝都上大學的時候才第一次吃到茴香。那是終生難忘的一天。我以為我這輩子不可能再吃。在德國包餃子肉餡太瘦是個問題。必須去Metzgerei要求他們挑肥一點的肉攪,還常常被告知實在沒肥肉,因為沒人愛吃。

還有我從小就不愛吃甜食。他烤的那些蛋糕,聖誕小餅乾就算不吃也很賞心悅目。無奈我就是對甜食沒有太大興趣,雖然為了我他也有進行改良,加入亞洲風味,比如抹茶蛋糕:

美美的聖誕餅乾也是抹茶檸檬口味的

總之我們口味不同,但求同存異。過程中還有很多意外發現和驚喜,有人看的話我再更新。


有脾氣請原路退回。

爸爸只吃條狀且色重的炒土豆,

媽媽只吃片狀且清淡的炒土豆,

我只吃絲狀放很多白醋的炒土豆。

共同點是,

我們仨都不吃味精,

我們三個都會做味道很棒的美食。

不過,

爸爸做土豆會做醋溜土豆絲,

媽媽做土豆會做放了醬油的土豆條,

我做土豆是媽媽愛吃的不放醬油和香油的土豆片。

沒有誰和誰約定過,

也沒有誰和誰提醒過,

我在這個家過了二十年,

每一次的炒土豆,

對我來講,

都是心照不宣的疼愛。

對我而言,這是一種能夠讓我心變暖的體驗。

(你可能在我另一篇回答里看到類似的照片,這都是我媽偷拍的,哈哈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76742/answer/161237180

想家了就去一個電話??


作為廣東人,嫁了一個山西人,首先需要共同面對的就是飲食的不同。

廣東人愛吃海鮮,當然作為吃貨,我也愛吃肉。

一提到山西人,很多人都會想起山西老陳醋,確實,山西人愛喝醋,也愛吃面。

我先生在廣東生活了十幾年,早已習慣廣東的飲食和氣候,所以我們倆吃海鮮吃肉,可謂吃貨好搭檔。我公公婆婆就不一樣,他們常年在山西,偶爾過來一趟必定不習慣。如何解決呢?我不知道我的方法是否正確,但是直至今日沒有因為吃飯口味的問題發生任何矛盾,也沒有面臨過婆媳問題,對比許多吐槽婆媳關係的人,算是幸運。

我公公相對而言比較好些,大概下館子比較多,所以各地菜式他比較包容,而我婆婆則不行,她不愛吃米飯,不愛吃海鮮,從不吃牛扒,也不太愛吃肉。我不會做飯,平日里我先生做,或者去隔壁我媽家蹭吃蹭喝,我婆婆在我家時做飯的重任就落在她身上了。做每一頓飯前,我婆婆都會問我想吃什麼主食,吃什麼菜,菜要用什麼做法。我一般都會在主食上遷就公公婆婆的飲食習慣,在菜式上提出自己想吃的一兩個菜,於是吃飯時大家其樂融融。

之所以主食上我多數時候會選擇跟我婆婆他們一樣吃面,是因為其實我雖然平日吃大米飯,但也並非吃不得面。我婆婆則不然,一個吃了60年面的人你讓她天天吃米飯那不現實,而且她從山西過來給我們做飯做家務帶孩子,將心比心,在吃的方面如果不能滿足她,我良心過不去。

而之所以菜式上我會點兩個自己想吃的菜,是因為畢竟我是吃貨啊!同時,深層次考量,我適當提出自己想吃的東西,他們不會產生一種我刻意遷就他們的心理,我不希望他們內心不安。在家庭關係中,我一直堅持的是:平等、包容。

坐月子的時候我婆婆知道我吃不慣山西的月子餐,於是請我媽教她我們廣東的菜式,一一做給我吃。所以坐月子期間我基本上都是吃的廣東菜,對,山西人做的廣東菜,還不錯哦!廣東月子餐基本上就是各種補,我常常會拉他們一起吃,即便他們多數時候不吃,但我的態度一定要表明。我個人是無法接受一個人坐月子全家跑斷腿各種伺候的,還是那個觀點,一定要平等,縱然最終結果可能不平等,但是起初要有平等的心理。

我婆婆做的牛肉我並不愛吃,當然,我沒有直接說她做的難吃,而是說:等本大廚來露一手,我做的牛扒可是天下一絕。然後跑去做牛扒,做完後給她吃,當然我婆婆也吃不慣,於是我們倆就互相笑話對方不識貨,然後各自把自己喜歡的吃掉。

口味相差大並不是大事,總有可以協調的方式。一桌子菜總有一兩個你喜歡的,一桌子菜也總有一兩個讓你難以下咽的,如果家人的口味與自己相符那自然不錯,而如果相差大,頂多做的時候量少些,式樣多些,或者互相包容,這頓依你,下頓依我。

我和我公公婆婆的關係一直很好,他們很善良,也許是因為他們唯一的一個女兒在幾歲的時候早夭,以至於他們把我當女兒對待,我也深切明白婆婆不是媽,所以在日常交往接觸中會更注重行為和方式。我生活中就是一個逗比,我公公說我就是一家人的開心果,雖然不知道這句話水分有多少,但是聽到時挺開心的。

中午了,作為一個大吃貨,我要馬不停蹄跑去吃飯了,下午更。


我是紹興人,做菜愛放醬油,口味應該算是咸鮮,家裡上海菜也比較多。。。。

岳母是江西人,愛吃辣。。。

岳母對我很好,知道我不吃辣,做菜不放辣椒。。。

但是要讓他放醬油、放鹽、放味精她是真接受不了,她不習慣燒的紅色的紅燒肉(紅燒肉誒,紅!!燒肉啊!),反正就是紅燒不放老抽,燒個霉乾菜要把霉乾菜浸水半天去色去味。。。(我們是有多努力才能讓他發霉變咸變鮮你知道嗎?完成被泡成筍乾了。。。)

現在是所有菜都很清淡,然後她裝一碗辣椒,我裝一碗醬油,各自沾著吃。。。。

不過岳母對我真的很好,感謝她每天的辛苦勞動,每天下班都能吃上熱菜熱飯,還幫我們帶孩子,只是各地的飲食差異讓我深有感觸而已。。。。


最近央廣新聞報道的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的注意:29歲的男子全家吃飯向來都很清淡,有天他第一次吃烤魚,瞬間被花椒的味道所征服,覺得自己的人生都被改變了!他開始懷疑自己的父母為何從不吃這麼好吃的東西?自己是不是從四川被拐賣來的啊?他竟然上走失兒童網站發了自己照片……最後,竟然找到了,他就是被拐賣的


我母親是東北人,遠嫁到千里之外的浙江,至今30多年了。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米飯。南方的大米與北方的大米相比,也是清瘦沒油水。

南方做餛飩,拿筷子尖在肉餡那麼上一點,放進麵皮里一掐,扔進開水裡,再撒一點蝦皮和紫菜; 東北的餛飩和餃子沒多大區別,蝦皮和紫菜是用碗盛好放在桌上的,愛吃多少自己加……

南方人的精緻,北方人的豪邁。

舅舅送母親到南方的時候,一口氣吃了10碗飯(南方碗小),居然沒飽……

叔叔和父親去北方的時候,看著桌上盛豬肉燉粉條的碗,我靠那不就是臉盆么?!

我有時候挺佩服我母親的,一個人跑到南方,一晃就是三十多年。

小時候她總說我,筷子拿那麼近,以後肯定走不遠。

可是我20歲離開浙江來北京求學工作,現在已經14年了。

恐怕這種性格就是從她身上遺傳的。

現在她已經是個標準的南方小老太太,喝粥、煲湯、愛吃筍乾和梅乾菜…

我反而是家裡那個吃飯最不合群的人,她來北京,總說這裡的飯菜太油太咸,對身體不好。

她做南方的春筍燉豬蹄湯,梅乾菜扣肉,燉魚能熬出白白的濃湯…

她不喜歡也不習慣北方,喜歡南方溫暖濕潤的日子。

我卻早已習慣了北京,常年霧霾又多風沙。

放一張老家的清明粿,很多年沒有吃到了。(圖片來自百度,侵刪)


父母是北漂,我是所謂的「京二代」。

有次回北京和他們朋友全家吃飯,兩口子也是北漂,在一家北京菜館子里。

然後我點了碗豆汁……

他們的表情差不多是這樣的。

對了,朋友家小孩兒跟我一樣也是北京長大的,但是喝不了豆汁。

所以他們5個人直愣愣的看著我把那碗豆汁喝完了……

……然後我又續了碗……

感覺他們快瘋了……

因為這事兒發生在十幾年前,當時豆汁兒比現在濃郁的多。

故事還沒完。

11歲我們舉家搬到深圳之後,我的身份從京二代變成了深二代。

然後我又迷上了另一樣「外地人可能咽不下去的食物」

就是擂茶。

有一次,我帶他們去吃了一頓。

嗯,不出所料,從擂茶館一出來他倆轉身就進了一家餃子館。

我猜,像我這樣能同時喝下豆汁兒和擂茶的人全國應該也沒幾個。

PS. 下個目標是畢業回國後去南京解鎖活珠子。


本人湖南人,在浙江讀了四年大學,然後就從吃火鍋只坐在辣鍋那邊的妹紙變成了必須坐清湯鍋那邊…然後跟我老公結婚了,老公是浙江人,但是,他比我能吃辣,愛吃比較下飯的菜,這直接導致每次去浙江的家,我都覺得他們家飯好好吃,他覺得難吃。然後在我湖南家裡,他吃的很習慣,我比較嫌棄…我們兩個的口味完全對調了


堅決不吃一口香菜

然後我父親

拿香菜包餃子


作為一個極其不愛吃面的西安人,體驗就是我放假回家之後,每次我打電話告訴我爸我晚上不回來吃飯,我就能聽見我爸電話都來不及掛,對著廚房大喊:「晨晨今晚不回家!別熬稀飯了!我要吃面!」

心疼爸爸兩秒鐘。。。

還有一個體驗就是每次我同學來,我媽都把人家當親閨女一樣疼,因為終於有人愛吃她做的菜了。

其實我媽做菜是好吃的,做的大多數菜我也很給面子,但真的是因為我不是很愛吃北方菜,更偏愛吃粵菜上海菜一類的,對各種面和煎餅一類都沒有興趣。

有一次我有一個南方的朋友來家裡玩,她瘋狂地愛上了辣子醋水,連吃紅豆糕都要蘸一蘸。我媽攤的煎餅我吃一個,那個女孩子吃五個掃蕩了所有的盤子,一邊往嘴裡塞一邊大呼好吃。

我媽和我姐欣喜若狂啊,我朋友在的幾天只要是在家吃飯,都是我喝稀飯,我媽給她做韭菜盒子、臊子面、麻食、餄餎面、涼皮。朋友臨走還給人家裝了好大一罐油潑辣子。

朋友走後,我媽還意猶未盡地和我說:「歡迎人家常來玩啊。」

我:……………………………………

~~~~~~~~~~~~~~~~~~~~~~~~~~~~

再給大家講一個口味相差很大的故事吧哈哈哈~

我媽媽和我姥姥口味相差也很大,我媽做飯一直很清淡,我姥姥則是重油重鹽。十年前因為腦溢血我姥姥癱瘓了,沒法再自己做飯。

姥姥現在老啦,腦子有點糊塗,特別像小孩子,心裡在想什麼都會很直接地表達出來。

有一次我媽媽在姥姥家燒了個湯,我姥姥喝了一口之後就很生氣地把碗推到了一邊,說:「今天是誰燒得湯?」

我媽舉手說是她燒得。

我姥姥非常生氣地說:「這麼淡,你還不如給我盛碗白開水喝!還不燙嘴!」

我媽:……………………………………

我們全家: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啊來扔一個微信公眾號啦:櫻桃狐狸樹

每周一四七更新一個故事喲。


和家裡貓口味差很大算不算 微笑臉)

五一回家第一天,期待地搓小手坐在飯桌前等待開飯。

我媽端上來一盤紅燒魚。

這種野生小草魚鮮美得很,醬油淋了燉上,臨開鍋撒上一小把香菜,嘖嘖嘖,美滋滋。好久沒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準備下筷。

「這魚你能吃就……將就吃兩口,不能吃待會都留給小貓吃」,我媽淡淡道。

「咋的不能吃了?難道不是活魚現殺?」

「不是,這魚沒放鹽」

我: ……

我的錯,自從我把小貓撿回來,家裡這兩個老貓奴儼然將小貓慣得不成樣子。小貓什麼也不吃,只吃魚,還得是鮮魚。家裡十天里有八天都是吃魚我也就忍了!現在都不放鹽了是什麼情況啊!我這在北方呆了幾年口味越來越重的人根本吃不消啊!

我媽似乎看穿了我淡然表面下內心的咆哮,解釋說:「貓不能吃鹽,她昨天剛下了崽,還在餵奶。去,把鍋里熬的魚湯給它端去。」

我: ……

這難道是傳說中的魚湯下奶?!

什麼鬼?!

到底誰才是撿回來的?是我嗎?!

吾與貓,孰親?!

悲憤歸悲憤,然而我的身體不受控制,還是盛了湯給小貓送去了,順便擼一把貓,美滋滋。

啥也不說了,從冰箱里翻騰出排骨打算自己解決了。

ps:感謝各位關心(●"?"●)??

我已經告訴我媽,她表示以後不會放醬油了 微笑臉)

小貓平時吃完魚都會狂喝水~身體超健康。野性未訓,平時也偶爾能逮個老鼠,撲個麻雀玩耍,超厲害的( ?° ?? ?°)

有機會上小小貓喝奶照y( ˙?. )耶~

————————(*?︶?*).。.:*?——————

嗯你們要的喝奶照……被閃光燈閃到睜不開眼的丑萌丑萌的小貓


公公和婆婆來的時候,輪流下廚,老太太動作利索,三個菜五分鐘就好了,端出來一看,涼拌黃瓜,涼拌洋蔥,還一個油餅,家裡頭帶來的……配著稀飯和饅頭。

單說涼拌菜吧,比我媽拌的還要差勁兒,裡面就生抽蒜泥和醋,其他一毛錢沒有。

我花和我嘴都挑,我去廚房挑一坨白糖拌進了稀飯將就著喝完,我花撅著嘴就是不吃……

我公公覺得我教女無方,說洋蔥軟化血管,黃瓜清熱解暑,吃了延年益壽,芝麻油上火,辣椒傷胃,白糖吃了會得糖尿病……

好吧,我不喜歡活那麼久,活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樣兒,你說的我都聽著,不做就是~~我洗了碗,收拾了桌子,抱著我花出去開小灶去了~~~

輪到我下廚那天,我婆婆像監控一般盯著我,告訴我魚生痰肉生火,青菜蘿蔔保平安。做韭菜炒雞蛋,說韭菜吃了燒心。青椒肉絲,說青椒吃了胃疼,肉末茄子,嫌棄裡面的油放太多。紅燒鯽魚,說魚腥味太重……

好吧,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我下廚就得聽我的,更何況,買菜的錢是我出的~~

等飯菜上桌的時候,老爺子臉拉了八尺長,我這廂啪一聲,拍一根黃瓜,啪一聲,拍一朵蒜,一勺醬油一勺醋攪吧攪吧,鄭重的端在老爺子面前,我和我花還有花他爹歡歡喜喜的吃肉吃菜~~

下次,我婆婆很曲折的跟花他爹說,還是她辛苦點兒自己買菜做飯吧~

花生爹跟我商量,這個一點兒商量都沒得,行啊!買菜的錢我出,你老娘辛苦點兒哈~告訴你,昨天你加班,我下廚的,晚上我聽見你爹在樓下罵你媽~具體罵啥聽不懂,不過聲音挺大的,我在三樓都聽到了(*^▽^)/*☆

從那以後,稀飯,涼拌黃瓜,洋蔥,西紅柿炒雞蛋,或者西紅柿炒各種菜,還有土豆,家裡滿坑滿谷的西紅柿和土豆,老太太掌勺,她做啥是啥,反正我一個禮拜給五百塊錢買菜,愛做啥做啥,我不愛吃怎麼辦?嘿嘿嘿

我每次飯上桌之後,掏出一隻鹹鴨蛋,砸開,摳著吃,從食堂給我花打包好吃的回來,花吃啥我買啥~

然後有時候直接回家跟倆老人說,啊呀,今兒晚上有人請客吃飯吧啦吧啦,直接洗澡換衣服拖著我花出去吃……

熬過這個暑假就好了 ~~


你們描述的都是夫妻婆媳翁婿口味不合。

見過親生的母女姐妹都不合的嗎?

我家就是啊!

我媽做菜不愛放醬油,炒牛河都是白刷刷的?紅燒肉不紅,醬油雞不醬?但是她超級愛吃辣,而且還詭異的講一口湖南味的普通話,經常被附近的湖南大媽誤認為老鄉?我現在懷疑她是不是也被拐賣過?

姐姐口味淡,沒油沒鹽喜清蒸,炒個青菜瞎放水?

我重油重鹽愛爆炒,愛麻辣,愛各種醬。

每天吃飯都能互批一頓。

不說了,該去驗DNA了。


我不吃辣。

我爸能吃辣但是胃不好,而且有複發性阿弗他潰瘍,所以也不怎麼吃辣。媽媽是四川人,我只知道她喜歡吃辣,但是平常家裡炒菜也不放辣椒,印象里,只是她吃涼皮的時候會加很多辣椒。

後來上了大學,認識一個四川的學長,說起四川人嗜辣的話題,我表示我家的四川人就不怎麼吃辣啊,比如我媽,再比如我外公一家。外公青年時轉業來到北方,育有兩女,住的社區里都是同一批轉業的四川戰友,整個生活環境還是川式的。我媽嫁了本地人,小姨嫁了四川人。外公轉業是做了廚師,我每次回外公家,外公都做滿滿一桌子菜,桌子上也沒有一個是辣的呀。所以你看,我們家的四川人就不怎麼吃辣嘛。

然而學長打來一段字:你怎麼知道,不是因為你來了,外公才做了一桌子不辣的菜呢?

我如醍醐灌頂。

所以,原來是這樣嗎?是外公外婆小姨小姨夫媽媽一桌子四川人,為了一個不吃辣的我,遷就了我二十多年啊。

而被遷就的我,居然一點都沒有察覺。

又過了些日子,放假回家,我爸跟我「埋汰」我媽:「你知道嗎,前幾天吃大盤雞,特別辣的那種,你媽那吃相啊,嘖嘖嘖,一邊被辣得呼啦呼啦的,一邊還說呢,『嫁給你這麼多年了,終於知道我多麼能吃辣了吧!』」

我媽坐在旁邊,臉上是羞惱的笑。

我想,我和我爸一樣,都是幸福的人啊。


強答

其實我口味不是太重口,辣的其實也吃

我一直以為四川重慶那邊吃的辣到爆炸

結果出現了一個異端,那就是湖南人.......

並非引戰,有更能吃辣的地方請告訴我

因為男票他老媽是湖南人,所以帶著他們家的口味

走到了無辣不歡

剛開始那會兒不怎麼吃辣,因為會過敏

會使勁流汗,流眼淚

之前去成都吃辣的翻天覆地的

又辣又想吃,邊哭邊吃

每次去他們家吃飯,都是辣椒

尤其吃年飯,不過還好年飯我會做點清淡的

畢竟他們家會來人

我覺得滿桌子都是辣椒味

每次吃的我流眼淚流汗,猛喝水,基本能喝飽

被男票和他老爹各種鄙視

我慫好吧

然而男票老媽每次叫我去他家吃飯的句子基本都是

來吃飯唄,這次真不辣,我就放了一點點!不信你問他!

要麼就是

給你做了湯!解辣的!不行家裡還有牛奶!

到後來

這回不做辣椒了!真的!信我!

到最後我想吃白米飯就點醬冰箱里還都是老乾媽....

不過現在總算是鍛鍊出來了……異常辛苦


推薦閱讀:

光明莫斯利安,伊利安慕希,蒙牛純甄,這三種牌子的酸奶,那個更好喝?
有沒有其他人不喜歡吃,但是你喜歡的食物?
有哪些食物是在國內開始吃不習慣或者沒吃過,但是到了國外之後非常愛吃或者逐漸適應了?

TAG:美食 | 口味 | 家人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