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千利休說的:「想像一下沒有茶的生活,如果和現在有區別,那麼你就不懂茶。」?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直白的說,是你在玩茶,不是茶在玩你。

常聽到有人說其有「茶癮」,我十分不解。論飲茶量,我可能是自稱具茶癮者宣傳飲茶量的數倍;論飲茶品質,也算喝過些還不錯的茶,但這些都無法使我對茶成癮——我可以日日飲茶,也可一日或連續數日完全斷茶,不會有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戒斷反應。因為我清楚的知道,茶,只是我獲得快樂的眾多途徑之一,這途徑可以是茶,也可以是酒,是美食,是與老友的暢談等等。若目的是彼岸,選擇哪艘渡船並不重要。

同理,斷茶如是,其它亦如是。食無肉無所謂,居無竹更不重要。茶與人的互動,人永遠應該是主體。如果一旦離開茶,快樂即成痛苦,也就違背了飲用茶這種非生活必需品的初衷,與其說不懂茶,不若說不懂得過生活。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君子不器。」


就和馬雲說 想像下有錢的生活 如果和你沒錢時不一樣 那麼你就不懂錢一樣

因為那是馬雲說的 所以你才會忍住不打他


我很好奇,你這句話來自從哪裡來的。

千利休一生都在講茶,他一生都在思辨茶與禪與生死與世界的聯繫。

如果這句話真的是他說的,

那有可能這句話裡面的第一個茶特指的是「茶葉」,第二個茶指「茶道」。

北野大茶會,應該是千利休人生的頂峰。

他當時發的通告是這樣寫的:

「茶湯執心の者は若黨、町人、百姓を問わず、釜1つ、釣瓶1つ、呑物1つ、茶道具が無い物は替わりになる物でもいいので持參して參加すること。座敷は北野の森の松原に畳2畳分を設置し、服裝?履物?席次などは一切問わないものとする。」

譯:武士,商人,農民都可以參加。

每個人隨便帶一個茶具即可。

沒有葉茶,用米茶也可。

不用擔心茶室,榻榻米和草席就是茶室。

這段通告中體現的千利休茶道思想:

不必拘泥於茶葉種類和茶具的簡陋外形,茶內的禪思可以無處不在。

他希望降低茶道的門檻,

讓更多平民參加與到茶道中來。

通過飲茶去思考人生。


我喜歡喝奶茶


那……一個新生兒就是世界上最懂茶的人?


感覺都是大師,我提供另一種思路

————————————————————————

從修身的角度去考慮,

很多人都是通過向外求,來證明自己。其實還有一種,就是向內求,

沒錯,這裡面有王明陽

一杯茶並不曾承諾回報,用力去尋找喝茶的意義不過是一種徒勞。一切想給喝茶或者茶賦予太多意義的行經都是耍流氓

借岡倉天心的話來說:「本質上,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物質世界,太多充斥著物質的豐富度代表一個人的成功與否,真的如此嗎?

茶就是茶,沒有太多外界給予的各種意義,非要說的話,也只能一種慢生活

如果一定非要拿意義說事情,只能說你的內心還殘存著太多的向外求意義的狀態,

不知道如何認識自己,向內求,真正的了解自己

如果這樣,那麼茶對你也沒意義,你也不懂茶,不懂自己

——————————————

好吧,有點牽強附會,不過只代表個人的想法


想要成為茶道宗師,得多喝咖啡少喝茶


這話不妥。學會了裝腔作勢後也得有點人話。說這話的人原本可能想表達一種自然的,融入的,不打擾的與茶共處的道行。

但為了達到語不驚人誓不休的目的,把這話說的大有問題。

也就是你不能放任一句有明顯誤導的話放在那,你要麼要加以解釋要麼要避免話說的如此不周到,純粹為了禪意而不顧語義。

假如我懂茶,一旦我不喝茶了,生活中只剩下碳酸飲料,糖分飲料和酒飲料,他勢必會給我的生活帶來天翻覆地的變化,大師說,你怎麼能從糖分碳酸和酒精去比較不同呢?我說,他就是這麼實在存在的不同,難道因為懂茶,我一旦不喝茶,改喝可樂,我還要忍者說可樂一點都不膩。。。,

你可以有道,但舉例時盡量別一味追求令人眼前一亮的高人境界,說明這位日本大師茶道高深,語文卻不及格。

這話主要沒有區分茶的功能和茶道的區別。如果這麼說

如果你覺得感悟茶道給你的生活帶來了不同,那你還不懂茶,茶道只是無聲的融入你的生活以至於讓你忘記了他的存在。

這樣說,可避免功能和茶道的兩義誤導性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把鬥茶描寫出江湖感覺?
用玻璃杯泡茶,先放茶葉再倒水和先倒水再放茶葉有何區別?
泡茶時將第一泡茶水倒掉,這個洗茶環節或者醒茶的步驟,從科學的角度講洗掉灰塵或一些不好的東西,有必要嗎?
有哪些茶葉方面的書籍值得推薦?
為什麼茶壺裡面的過濾網跟茶壺底部相隔那麼高,總是要浪費很多水才能浸泡到茶葉?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設計原理嗎,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