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作要達到什麼水平才有資本談論"藝術具有主觀性,你不喜歡不代表我的作品不好"?
藝術評價中,流傳著「不要因為自己不喜歡而評定一個作品好不好」的觀念,但在@Lea Liu對於「中國有哪些反智現象」http://www.zhihu.com/question/33041708/answer/102505397的回答中講了「藝術具有主觀性」這觀點經常被一些藝術水平、鑒賞邏輯等極差的人當作借口來掩飾自己在藝術方面的不足。音樂作品也很難分清是真的爛還是不喜歡。那麼,如果在音樂創作方面,到底要達到什麼水平才可討論「藝術具有主觀性」?
蕭斯塔科維奇吧。
因為老蕭代表了人類作曲的最高水平,而和前人們相比他的音樂風格又相對不容易被接受。所以到了他那個高度,基本上可以用"藝術具有主觀性,你不喜歡不代表我的作品不好"讓所有人閉嘴。人家確實說得一點問題也沒有啊!
這問題很牛逼也好難,看來把大家都問住了。待洒家修鍊到家了再來回答吧:)
當自己開始嘗試接觸,了解,研究曾經你不喜歡的音樂時。
當自己不再單純憑藉聽覺印象去評判一首歌的時候。當自己嘗試把不同的風格進行組合的時候。。。。自己的一些想法,歡迎大神指點。。評價是有標準的,藝術的評價更是有標準和尺度的。「不要因為自己不喜歡而評定一個作品好不好」恰恰就強調了藝術批評的這種客觀性,好的就是好的,你喜不喜歡跟它好不好沒關係。所以"藝術具有主觀性,你不喜歡不代表我的作品不好"這句話,前半句說藝術有主觀性,後半句卻又以藝術的客觀性作為前提,本身就是雙標,這種話都說不利索的人自然不可能是行家。如果有人對你說「你不喜歡不代表我的作品不好」,你直接問他他的作品好在哪裡、新在哪裡、創作意圖是什麼等等,如果他說不出個所以然、或者前後矛盾磕磕絆絆,必是垃圾無疑。考察一個藝術作品的地位,本質上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它是否在已有的範式上做到極致,另一個是它是否成功地開闢了一種新範式。在這種大前提下,一個作品的創新點、技法、主題是否表達得成功、前後是否連貫嚴謹等等都能明確客觀的分析出來,更不要說這個作品是否犯了什麼範式上的小錯誤之類的了。總之,通過分析,這個作品的好壞和地位就能非常明確。好壞就在那兒擺著,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最無關緊要的,自然不會有人拿出這玩意兒來說事兒了。
感性最高峰是藝術,理性最高峰是哲學。要想獲得藝術的發言權,在今年大年初二之前我一直以為得學習藝術本身以後才能夠理解藝術創作。那天我參加了兩個飯局,一個是普通飯局。「你是學音樂的哦,來唱一首吧」我突然想起朋友圈音樂生轉發的春節唱歌價目表。還有一個飯局是全是清華北大的校友或者是教授。一開始他們得知我學音樂的以後,一個號稱京城十大律師之一,就問我女兒也是學音樂的,他對他女兒學了鋼琴之後的感受,和獲得絕對音感的自豪,我對他說絕對音感只是個技能。就像普通人和盲人內心的世界誰都不知道哪個更加豐富。在得到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他依依不饒繼續問他女兒會失去什麼東西。我就回答最簡單的就是對於絕對音感的過度依賴,丟失了音樂的本質,或者說音樂本質有可能是相對音高。這時候旁邊的清華心理學教授說那現代音樂發展到哪一步了?這個問題以前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快高潮了,我回答叫當代音樂,話音剛落,我突然大拍兩聲桌子,製造出很驚嚇很難聽的聲音,說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那次飯局我們從音樂聊到音樂心理學,聊到量子物理聊到哲學乃至神學。結論就是如果教育水平高的話,文科專業到達清華教授水平或同等水平或許可以。理科專業開始不只看中眼前的公式,開始思考哲學的時候應該可以聽懂音樂。
藝術也不是個人的而是一種交流和分享,所以至少要存在一個喜歡的他者才行啊。
沒有私人語言,同樣也沒有私人的藝術。
謝邀!快過年了,給網友發點福利,談點稍微深刻的。
研究生以上程度閱。在音樂創作方面,到底要達到什麼水平才可討論「藝術具有主觀性」?首先要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藝術是人創造的,不是上界的語言。音樂創作上要談到有認識,至少要對所有的音樂現象不迷惑,注意是所有。就像研究一個課題,要知道前人研究到什麼程度一樣,如果閉門造車一般不太行,下大力搞了一輩子才發現別人15世紀已經做完了。主要要了解熟悉幾個方面:首先是本民族音樂文化的歷史與當代,吳歌、西曲、廣陵散你都不知道,就先不要覺得自己彈音樂的結論靠譜。郭文景、姚恆璐、王西麟你都沒聽過就不要談什麼中國音樂怎麼不如外國。本民族音樂文化至少包括民歌、民族器樂、曲藝、戲曲音樂與民間舞蹈音樂方面。
第二要了解西方音樂,西方音樂發展了很多年,也積累了很多經驗與優秀作品,從素歌到頻譜,從奧爾加農到十二音,從馬肖到肖邦,從莫扎特到蒂皮特,要深入了解其中的技法與風格。克勒與塔里分不開,多調式半音體系不會寫不要輕易討論西方音樂。第三要了解世界民族音樂,除了歐美,非洲、南亞、南美等地方都有非常獨特、獨立發展的音樂體系。印度調式與節奏都不熟悉就不要輕易討論音樂好壞。第四要認識流行音樂,流行音樂是下里巴人的音樂,但不要過於輕視它。它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並不斷吸收新的元素,在易理解性、塑造場景性、音效豐富性、音樂造型性、感官震撼性上還是有貢獻的。那至少英美流行樂、中國流行樂,從比爾·哈利到陳歌辛,從布魯斯到西北風都要細緻了解。流行音樂還有一個形式簡單、內容深刻的特點,可以藉助歌詞傳遞文學性的信息,還要熟悉歌曲產生年代的文化。第五也是最重要的,要了解美學思想與音樂美學思想,從漢斯立克到約翰凱奇、從孔孟到嵇康,從朱光潛到李澤厚,從斯特勞斯到拉康。。。第六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多種作曲技術理論,和聲、對位、曲式、配器,過去的做法與當代的創新。。。還要真正寫過很多作品。當然有時有的人,像尼采、米蘭昆德拉等不一定對音樂很懂,但也能對音樂談出很深刻的看法。就像很多朋友說網易雲音樂的「如春作品」錄音不好,唱得不好等等,我就笑了。網易雲音樂
這些朋友連什麼是音樂都不知道就下結論,顯然是瞎扯。如春創作就像九方皋相馬,外形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音樂」——音和音之間的關係。"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另外如果能分辨如春作品《雪花的快樂》《東河東》《兄弟》《相識在春天》的風格也算音樂基本過關了。崔健談王西麟時候說的挺好:好像出自於一個很高大的、很遠的音樂家,同時感覺有一種親近感,又有一種距離感。
所以我覺得聽他最後那個作品的時候,有另外一種感覺,就是他好像是在我心目中有另外一種音樂家的形象脫穎而出。我的感受就是它好像是一個非常獨立的,而且好像不光出自王西麟之手,而好像出自於一個很高大的、很遠的音樂家,同時感覺有一種親近感,又有一種距離感。總的來說,我對這個作品很喜歡,我受到震撼。 筆者的補充:王西麟的《第四交響曲》於1999-2000年之間創作,是一首無標題的交響曲,長達40分鐘,全曲共有四段,但不分樂章,連續演奏。作曲家運用了多種現代音樂的創作手法,以之和他熟悉的地方戲曲音樂語言結合。作曲家指出:作品是「獻給中國史和人類史過去的一世紀和新來的一世紀。」王西麟對崔健的音樂的看法 ,說的也挺好:用下里巴人的語言說出有深度的思想。王:崔健的歌,最大特點有二:批判性和真誠性。用下里巴人的語言說出有深度的思想,這是最難做到的。我們要看到中國社會在此之前的歌,已成了標語口號的八股式的老套子。而80年代很多人都想打破常規,卻沒能做到。而他打開了這種思維,這一點最難能可貴,要和歷史相比就更看出其開創性的意義。音樂一定不要直/白/露/,一定要有藝術性。借個不準確的比方,就是音樂要有無標題性。要含蓄,要有意境,有寓意。而且即使表面上用順口溜的馬路文化的方法,但是卻說出有深度的哲理,這是通俗讀物所擅長,而任何交響樂做不到的。如《紅旗下的蛋》/《一塊紅布》/《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一無所有》/《遊方僧》等,都是如此。還有真誠。搖滾樂不能參一點假,沒有任何可用來遮掩的。而有的搖滾是乾巴巴的嚎叫,或假裝出來的憤世嫉俗來嚇唬人。崔健沒有。還有一個何勇,也很好,沒有那些假東西。他的歌「這世界是個垃圾場,吃的是良知,拉的是思想」。你能說不深刻嗎? ( 楊漢倫訪問、夏芳華整理 【轉】當搖滾遇上交響:崔健與王西麟對話錄_作曲吧_百度貼吧)要達到你覺得這個世界上跟你一樣優秀的人同樣會覺得你的作品是好的的程度。主觀性也是有一定的客觀基礎在的,這世界上只有自己一個人覺得好的東西,肯定是不會好到哪裡去的,你可以說別人不懂欣賞,但是不可能這世界上沒人可以欣賞。好的東西總有人會覺得好的,不然那些公認的藝術家們,是怎麼被公認出來的。個人認為藝術不能陷入完全的自我主義,創作者的客觀性還是很重要的。實在是有自己很喜歡但別人都不喜歡的作品,那也挺幸福的啊,畢竟能取悅自己已經是藝術很偉大的部分了。只是大部分情況都是自己永遠覺得不滿意 。
有能力做流行而選擇不去做
謝邀
藝術作品都是主觀的
對作品的欣賞都是客觀的作者創作的東西一定有作者的理解觀眾和聽眾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 這個問題無解你喜歡不代表所有人喜歡
反之亦然在藝術的基礎上還有商業運作的成分另外就是 藝術工作者作為工具 為客戶創作那這個所謂的作品 就是讓客戶滿意 不然 這活兒你別干
只要我的作品有人掏錢,我就有資本說這句話,越多的人掏錢越有資格。
審美本來就是主觀的,是個人的事。好與不好,任何人都可以隨意評價。「不要隨便評價好不好」只是一種觀點而已。掩飾不足什麼的,找借口,什麼借口都可以找,跟說什麼話無關。一個作品通常會屬於某個分類,有相應的通用的標準。確實也存在一些主觀性較強的音樂,注重表達,沒有太規範的標準,創作和評價都不那麼容易。
如果要從主觀判斷就要有足夠的經驗,和足夠的了解。
比如說美食,吃過好的,也吃過壞的,不好不壞的,稍微好的,稍微壞的,都吃過。
而且嘗起來為什麼好,為什麼壞心裡也有數。
這樣品嘗過足夠的的食物之後,再去品嘗一個新的的食物就會有足夠的參照來對比這個新品嘗到的食物,所帶來體驗的好壞,這樣的到的主觀評價是具有參考價值的。當你自己覺得你自己做出來的這是一個好作品時。
強答。
是作品中是否有屬於作者自己「創造」的那一部分。
這個部分可能是融入了作者的某段經歷,印象深刻的某個場景,某些不受控制的胡言亂語奇思妙想等等。總之來源於生活,抽離出來經過藝術加工。(本身音樂的一個作用就是「記錄」)另外,這個「創造」也可能是技術上的突破。或者,可能是,其他的我不知道的。但怎樣用藝術的方式去表達是需要探索的,故讓創作者自身滿意的作品是很難得的。他可能忍受了漫長而單調的生活,經歷大量的嘗試,失敗和失望。
而最終留下來的作品,都是創作者在那個階段所能夠最到的最好。音樂,文字和生活緊密交織在一起。
我總覺得,一首歌,在作者完成,發出以後,就與他本人關係不大了。他們之間能發生的所有關係都已經發生,不會再有新的東西產生。幸運的是那些陌生的耳朵。
就好像修了一個新房子,這世上所有人都來做客。而主人只能旁觀。
有些人一把鑰匙也沒有,轉了一圈只看到金碧輝煌或者破破爛爛的外表。「這他媽鳥地方!」
有的人有幾把鑰匙,他們進來,以為看到的就是全部,轉身離開或者被困在那兒。有的人有很多把鑰匙,就能夠打開一扇又一扇門,進入到房子的最深處,喝下主人留下的酒笑著走出去。
或者,
可能是你沒有鑰匙。也可能是主人沒有釀成酒。很混亂,抱歉。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個音樂方面的問題,高大上的說法是個哲學命題。。但是我不懂哲學。。所以覺得是個心理方面的問題。
有些人用音樂具有主觀性當借口掩飾自己做的音樂質量低。那能用的僅僅是你有的音樂知識和審美經驗甚至是刻板印象去判斷,那是否是借口。
我可以猜測四分三十三秒是用來表達所謂思想的突兀的純概念式作品。因為我自己「不喜歡」任何純概念式的東西。
然後我也可以有自己的理由,但一定混亂而具有主觀性,因為不存在真正合理的理由。比如說,既然沒有聲音,那它就不屬於常規的藝術作品(與文學作品區隔開),而文學作品如果這樣「彷彿」就是低劣的概念遊戲。如果有個人喜歡聽噪音。他可能亂砸一通,錄下來,自己就非常喜歡,而他的喜歡並不是掩飾。
可能有人懂一大堆音樂理論做出複雜交響樂,別人都叫好,可是他從來沒理解過為什麼好聽。
你甚至不能說,看a.v擼管時的審美體驗就比紅學家研究紅樓夢時的low。什麼都有可能。而人不可能弄得明白,無論你掌握多少知識。要說更科學的方式,是從作者的人格特質啊各種背景啊來分析他是不是在進行心理防禦,掩飾他不高明的創作能力。。
我說話很沒條理別在意。。。總之我的意思是,無論多高的能力都不能判斷,可是所有人也有權利相信自己的判斷。推薦閱讀:
※有哪些是你聽了20遍以上的好歌?
※大家是因為哪些歌喜歡上竇唯的?
※如何評價《江南 Style》、賈斯汀·比伯此類迅速藉助網路走紅的音樂和音樂人?
※如何看待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南頓在家上吊身亡?
※如何從專業角度看待美國民謠《500 Miles》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