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用什麼技術方法把瓷土裡的鐵含量降下去,讓青瓷變成白瓷的?

另外,現代工藝和古代有什麼區別?


好問題。

瓷土一般含有3-8%的鐵,燒出來就是青瓷。但也有特例,比如高質量的高嶺土和瓷石是純白色的,含鐵在1%以下,這種土燒出來就是白瓷。所以說白瓷是青瓷發展出來的,就是因為選用了低鐵的瓷土。

除了鐵,錳也是影響瓷器發色的因素,我們說的除鐵還包含除錳。

宋以前開採和加工技術不成熟,低鐵瓷土稀缺,所以多被用作化妝土,就是用普通瓷土做胎,然後在外面刷上一層白瓷土,再上釉。比如北宋定窯白瓷胎含鐵在2.5%以上,裡面是灰色的,但是用了化妝土,外面看上去是白色的。

定窯、邢窯、鞏縣窯等都用化妝土,瓷器白度在60。而現代日用白瓷的白度標準是70-80,所以唐宋的著名白瓷放現在都是次品(氧化鎂粉末白度是100,普通複印紙在80左右)。

古代定窯系的瓷土加工技術沒有文字記載,無從考證。但是景德鎮的工藝基本都流傳了下來,也許可以相互印證。古代鎮窯除鐵的主要方法是:

一,開採地下瓷土,越深的土越純,含鐵越少。

二,減少運輸和加工過程中的鐵污染,當時有『』土不落地『』「鞋不踩泥」等許多規矩。瓷土中的自然鐵是均勻的,燒出來顏色也是均勻的,深淺不同而已。但鐵污染不均勻,燒出來是米粒大小黑點,非常難看。

三,淘洗瓷土,類似於淘米,把含鐵雜質淘出去。

四,過篩,篩掉鐵雜質。陳腐也是重要工序,要用幾年時間,不過好像和除鐵沒什麼關係。

基於以上幾點,鎮窯在明代燒出了現代意義上的白瓷。而且鎮窯不用化妝土,很重要,因為化妝土影響瓷器透光度。同期的德化窯白瓷水準也非常高,個人認為德化豬油白優於永樂甜白。

現代的辦法很簡單,電力真空球磨機取代了陳腐,把瓷土顆粒磨的很細,再用電磁鐵,幾乎可以吸走所有鐵猛雜質。現在釉是全透明的,雖然叫「白釉」,但我們看到的白色是瓷土的顏色。

還有一個辦法是用鹽酸洗瓷土,好像只有宜興窯在用。


別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以前重複利用的泥漿里會放一塊吸鐵石


我不明白你們燒陶的工藝。

但是我確定如果放點食鹽進入的話,可以把Fe的顏色燒掉,變為白色。

這麼做是不是會影響陶瓷的其他性質,我也不是很確定。


要我說就是不小心挖到鐵含量低的泥啦。


推薦閱讀:

什麼是骨瓷?
求推薦與陶瓷鑒賞有關的紀錄片?
ceramic, porcelain 等詞在代指「陶瓷」時,有什麼差異?
此器物深得我心愛不釋手!外觀素雅,內有乾坤。想請行家鑒定此杯品相如何可有價值?細節高清圖可私傳?
為什麼洗碗池是金屬的,洗臉池是陶瓷的?

TAG:陶瓷 | 瓷器 | 傳統陶瓷 | 陶瓷行業 | 古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