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記錄片《人間世》帶給你怎樣的觸動?
就像每一個醫生都不曾忘記自己學醫第一天許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欣喜這個節目的每一個成員都不曾忘記新聞前輩「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初心,很感激能在今時今日看到這樣優秀的記錄片,讓每一個醫療工作者為自己職業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感激社會的認可,讓自己滿身泥濘仍不忘初心,披荊斬棘!
印象最深的是第四集《告別》=生死輪迴!對於行外人來說,臨終關懷或許依然陌生,但是這是生命對世界最後的眷戀,看完全集我泣不成聲,默默安頓好老伴安然離去的放射科醫生,把蒼老的父親送進養老院時父親壓抑的反抗,父親離世兒子跪倒靈前哭聲震野,一楨楨畫面,串聯起一個人從生走到死的輪迴!第五集《選擇》又同樣告訴了人們迎來新生命的不易,愛子之深又側面反映出失子之苦,老來喪子華髮生!精彩的記錄片看之難忘,期待後面更加精彩的內容奉上。
我是醫生,儘管了解醫學中的各種無奈,並自認為見過很多家庭的生離死別,但在觀看《團圓》中自願捐贈器官的那些活生生的家庭時,還是不禁淚流滿面。
今天偶然看到這部紀錄片,不能自已。
立即去搜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官網,做了全身器官捐贈的登記。這是一部好片,原來的看原來的介紹這片子主要是講醫患關係,看完後覺得更多的收穫是有了些真正直面生與死的體驗和思考。這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平常生活中大家都會有意無意的避開,但這畢竟是人無法逃避的問題,記得片子里有一句台詞『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所謂醫患矛盾我覺得也有一般人無法理性面對生死的因素,面對生死無法接受充滿戾氣。片子中的一幕幕隨時會發生也必然會發生,我們總有一天需要和自己的親人告別,和這個世界告別。我們在那個時刻會如何呢?我們又要怎樣渡過者一生?這些題外的思考片子中並沒直接現成的答案,但值得我們去慢慢思考。有機會希望更多的人進行器官捐獻,人間世已不易,願愛能讓所有活著的人有力量將逝去的人不孤單!
和題主一樣第四集《告別》哭得不能自己,聯想到自己以後不得不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心裡很壓抑。看完九集的感觸就是,生死面前都是小事,能在健康快樂的基礎上盡量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很知足了。以及以後肯定會簽器官捐獻
剛剛看完這部紀錄片。作為一個男生,看的時候很多時候都在忍著,不讓眼淚流下來。看到第九集時真忍不住了。我就在想,張麗君的胰腺癌晚期都已經那樣讓她的身體遭受苦痛了,她還是堅持要生下小籠包。她永遠都是那樣微笑陽光面對摸到了這樣一張爛牌的生活和病魔。看著她的笑,真的沒忍住眼淚。。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也是一個極度堅強的女生。看到知乎上很多人都說她現在情況比較穩定,祝福張麗君,希望她能戰勝病魔,小籠包順利長大,她的家人永遠健康。這部紀錄片真的展示了很多人性。我對於醫生這個崇高職業也多了更多的敬意。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真的是對醫生這個偉大職業最好的註腳了。謝謝你們。
這才是媒體應該做的 現在醫患關係這麼緊張 有些媒體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已成為第83597位中國遺體及全部器官、其他組織的捐獻志願登記者
才看到第四集,現在留存在腦海里的畫面就是單身媽媽的老父親趕來看老伴最後一眼在計程車上流淚不止的畫面,他看上去木訥、遲鈍又經常忘事,自己照顧不好自己,但是老伴的生給了他活著的動力,能去照顧老伴是他的精神支柱,最後老人在環境不怎麼好的養老院里看著電視的場景,看來真是心酸,如果之前可以再堅持三天讓他能守在她的身邊是不是就能不那麼遺憾了,老伴的臨終囑咐和女兒的安排是否真的是老人所願呢,那句隨便你怎麼樣了我老了,充滿了無奈,當然每個人的解讀都是不同的,我也只是用自己的感受去套用在身上,也許這樣是最好的選擇····
每一集都觸動很大。
想通了很多事。比如本來不是很想要孩子,但覺得有個生命的延續也很不錯比如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很怕失去親人,把握好每一天,不想再多去計較
比如要好好愛他,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別等到那一天遺憾後悔
比如覺得如果將來到了那一天,把器官捐出去也可以的
很多很多……習慣每天中午看東方台新聞,然後無意中看到這部紀錄片的預告,不知道是哪一集,片子里的男子跪在太平間門外的地上大哭:「爸爸,您走好!」我一下子就把想看這部紀錄片的念頭打消了。
我也失去過親人,奶奶三年前突然在半夜走了,相關情節不想再回憶。
我的父親在醫院工作,他從來不讓我去醫院看他。
我姥姥前一陣子摔了腰,我們小輩去醫院陪護,我親眼見到,一對姐妹的母親不知道因為什麼被下了病危通知書,抬屍體的人就看著她倆哭倒在地,等落氣了好抬走,可是醫生又儘力搶救了兩個小時,人回來了,抬屍體的走了,那對姐妹聽到母親被救回來的那一剎那的表情,我想我今生難忘。
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再難的日子,我只要一想到這些,就會看開一點。小時候挺健康的,上小學之後就開始瘦,中學之後壓力大,睡眠少,身體越來越差
* 高三每個月感冒一次,開始劇烈地頭痛,動一下感覺腦袋要散了,嘔吐,吐到膽水都吐出來了,這樣的頭痛伴隨了我從高三之後的每一個月。
* 上大學後,作息更加不規律了,學生會,學習,各種技能……我想要的太多,想做好的太多,後來發現心跳有點不正常,在校醫院陸續檢查後說今後可能會安起搏器,那時我想啊,我才20歲啊,想了很多,關於自己,關於父母,後來去大醫院看說沒什麼大問題,偶爾看個感冒醫生聽心跳的時候還是會提醒我說,心跳有點不大好,唉,活在一種不確定中。 *椎間盤突出,上課坐久了會不舒服,想鍛煉又怕傷了腰。 * 神經性皮炎反反覆復。 我太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滿足父母的期待,原本我以為我的家人僅僅希望我能夠成為一個光耀門楣的孩子,我做到了一部分,但是生病之後我才知道,他們是希望我可以健康快樂。這次重感冒,反反覆複發燒,假期去看了外公外婆,外公用土方法,采草藥給我退燒,外婆去百歲老人那裡求了一條紅繩拴在我手上……我回家之後,半天給我打個電話,問我好些了沒。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讓你們擔心了,今後我要好好照顧自己,按時睡覺,堅持鍛煉,不去追求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我怕哪一天,你們再多的愛都栓不住我了。外婆在2016年中秋節的第二天離開,肺癌晚期,她已經比醫生說的三個月多活了很久,中秋節那天去看外婆,其實我們都知道她將不久於人世,她也熬得好辛苦。這麼多孫子外孫裡面我和弟弟是跟外婆最不親近的了,可是那個時候我很想握著外婆的手,跟她說很多很多的話,她沒有回應也沒事,我就想跟她多說說話,可是我什麼也說不出來,我很難過。爸媽也讓我多跟外婆說說話,可是我真的…媽媽說平常這麼多話怎麼現在這樣了呢。相反弟弟做的很好,弟弟平常話很少性子內斂,可是他會跟外婆說很多話,一邊握著她的手一邊輕拍外婆的後背。那是我第一次面對死亡,兩歲的時候奶奶離開了,可那時候太小什麼記憶也沒有。第一次面對死亡,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還學不會告別,不知道怎麼告別,後來看著外婆的遺照,看著外婆的墳,明明知道她已經歸於塵土,我還是會覺得她好像還在。看了人間世,我開始崇拜並且無條件支持姐姐讀臨床醫學專業的選擇,以前只是覺得她很厲害;開始考慮如果身邊再發生或者是我自己我要怎麼告別;
開始考慮器官捐獻,以前覺得如果死後自己器官有用的話當然要捐獻啊,現在又有了一點可是,不過很希望自己死後能夠捐獻有用的器官,但是我還是不太願意捐贈遺體,感覺被別人拿來練手我真的是渾身痒痒;
希望世界上的人都能夠互相體諒,好人更多壞人更少,希望更多人投身醫療,或者我這樣的打算以後投身教育,希望世界變得更好,希望國家變得更好。看多幾集後,覺得,自己能夠健康的活著即是一種奇蹟也是萬分幸運,既要感謝自己努力活著,也要感謝父母以及身邊的人
《告別》那集,兒子在火化室前一跪,哭腔說道:「爸爸,走好!」我的眼淚直接決堤,一直在抽泣。我和父親的關係一直不好,和那個小夥子一樣,我想,也許我和我父親的最後一次深情告白,也是那樣的場景。
從來不知道,一個人的生命可以這麼短暫。
學會快樂、健康的生活,別為一些無謂的事情太過執拗,面對艱難想開、看淡,珍惜眼前人。
生死面前都是小事
片中印象很深的一幕——
記者問:「醫生怎麼說?」
患者回答:「不知道,不懂得,說不出來,不說了」(聽著覺得好無奈)
以及看到病人家屬拉著醫生說感謝以及期盼的話,一位男醫生很靦腆地不怎麼看著家屬,回答有點含糊勉強。覺得還是挺不滿的。醫學確實是專業性很強,紀錄片中記得有醫生說出了一大串解釋一種病症的話,後一句解釋前一句,但每一個後一句說出來還是用了那麼專業的名詞,我也只能大致感覺感覺,並不能聽懂orz。
想起在《Grey 』s Anatomy》中,聰明好學的克里斯丁娜·楊能夠回答出帶教老師的問題但與病人親屬有溝通過困難,醫學生打交道的是知識,但成為醫生之後就不僅僅是客觀的知識決定疾病的治療了,怎樣與人打交道成為一個同樣關鍵的問題。
在《堅持》這集中看到主刀醫師在手術中居然因為過於勞累而手抽筋了,心裡一震。作為一個醫學生還是對體力缺乏信心啊,連續做了5個小時的高難度手術,精神專註注意力集中了那麼長時間,但沒怎麼休息就要緊接著做下一台同樣高難度的手術,體力挑戰可想知。醫生也確實不是神仙,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醫生就是應該妙手回春,而因此不能接受回天乏術的現實。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患者投訴醫生上班時間炒股?
※生病之後在知網上查關於疾病的資料是可以被接受的嗎?
※當代眾人對於醫生的態度為什麼這麼偏激?醫生和患者之間怎麼就不能互相信任?
※當你在公共場所聽到有人罵你們醫院,順便捎帶所有醫生,話還挺臟,你會怎麼辦?
※如何看待「紀念華山醫院建院110周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