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提高是否會很快帶來消費水平的提高?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新消費時代,更多「消費」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不請自來。按照我最近的習慣,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不妨先分析一下題目本身。如果把題目分解一下,其實可以轉換為下面兩個問題:
- 收入提高是否會帶來消費水平的提高?
- 消費水平的提高有多快?
其實不是。
這樣吧,為了更好地幫助理解,我拿燒餅給大家舉個例子好了。——【燒餅的例子】假設你原來每天早上都花4元錢,買兩個燒餅吃。現在漲工資了,可能出現(但不限於)如下幾種情況:- 情況一:每天早上花6元,買三個燒餅吃。
- 情況二:每天早上花8元,買兩個肉夾饃吃。
- 情況三:你雖然漲工資了,但是燒餅也從2元一個漲價到6元一個,每天早上反而只買一個燒餅了。
- 情況四:你漲工資了,換了離單位更近的房子。從此早飯都從單位吃,不在外面買燒餅了。
花費(E) = 價格(P) × 購買量(Q) 。
()在之前的一個回答中,我曾經舉過一些簡單的經濟現象:其實上面說的例子很簡單,主要是因為當商品的價格下降時,購買量的上升更多,導致總花費不降反升。是不是很容易理解?那有了這些準備之後,我們繼續回到燒餅的例子。在情況三中,你的工資雖然漲了,但是工資的購買力下降了。因為燒餅從2元一個漲價到6元一個,原來可以買兩個燒餅的錢,現在連一個燒餅都買不到。因此,你在燒餅上的購買量下降(2個→1個),花費反而增加(4元→6元),這是因為物價提高了。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收入提高,消費水平反倒下降的情況。舉個例子。一個家庭換了一輛小排量的汽車,百公里油耗比上一輛車低很多。根據常識,這個家庭每月在汽油上的花銷應該更少了,不是么?可實際情況可能是,家庭所支付的油費可能比之前還要多,因為每月駕駛的總時間變長了。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生活用水的單價下降後,人們增加了用水量,每月的水費賬單反而金額更多了。再如,電子產品的製造成本逐年降低,可是消費者每年在電子產品上的花費卻越來越多。或者,安全帶的發明使駕駛更加安全,減少了交通事故的平均死亡率,可是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卻升高了。作者:李佳飛
鏈接:有哪些我們覺得荒謬的事,卻有著合理的經濟學解釋? - 李佳飛的回答
最後說說情況四。這種情況下,因為你購買了單位附近的房子,縮短了每天上下班的時間,所以在單位食堂吃早飯也成為了可能。你收入的提高,使得你再也不去光顧之前的燒餅攤了;這不是因為燒餅對你變成了劣等品,或者燒餅漲價或者降價,而僅僅是因為收入的提高為你帶來了新的生活,新的選擇。
——【總結】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回答,因為可能出現的情況太多,每種情況又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濟學解釋。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掌握了基礎的經濟學理論,我們就更能理解和包容生活中那些與我們不同的消費者行為。說到底,學點經濟學不是為了讓我們掌握高深莫測的宏觀經濟現象,更多的是為了讓我們更清醒、更理智地生活。先說到這,有時間接著更新【問題二】!——————
歡迎訪問我的知乎主頁(李佳飛),或是關注我的專欄【知葉堂】,我會不定期回答、更新一些經濟學相關的問題,或是寫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最近開通了『值乎』,好像還挺好玩的,有問題的話可以來向我提問,我會第一時間用語音回答。鏈接在這裡: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消費水平跟可支配收入(稅後)當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呈現正相關的,但是經濟學對於消費與收入的判斷往往也要基於不同的模型,比方說個人消費與家庭消費,政府消費與企業消費等等。我就簡單來說說家庭消費,首先從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的「三駕馬車」的消費來看微觀的家庭,(僅從一般工薪家庭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當你成為一個工作了的丈夫或妻子的角色,那麼你就會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一般而言是2+5模式(4個老人,1個小孩),在支出方面,你會感覺到三座大山(小孩的撫養費用,在我看來,小孩的教育經費是最大頭,至於生病住院的我不考慮,很多小孩生病住院都差不多,小孩讀書成績越好就越省心,省錢,不然你還得支付更加高昂的人情費或者學校門檻費),第二座大山是房產(作為人生過程當中最大的財富,一般情況下,越往1、2線城市越靠譜,因為在發展中它的政策具有虹吸效應,它是可以帶來財富的保值和增值的,這種增值不來自你的誠實勞動,更多地在於撬動金融槓桿和投資理財,本身成家立業,特別是80、90後大部分人要靠家裡提供「啃老資金」,或者稱之為起步資金,你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職務、級別、收入等,不然談何消費,還有一點,就是代際任務,你也要積累財富去購置新的房產,以備孩子的「成家」經費),第三座大山,(我歸結為養老金,我們會發現五險一金,包括養老、生育、失業、醫療、工傷、公積金)。對於大部分人比較普遍關心的主要還是養老和醫療問題,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老齡化的社會,就是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6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10%,這種情況還在惡化,現在的80.90後的年輕人已經要工作到65歲了,包括女性也如此,主要是養老金不足的體現,讓勞動力延遲退休,可以彌補國家養老金虧損的漏洞,包括醫療也很重要,很多中產階層的家庭,因病致貧的情況很多,那就不僅僅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了,反映到家庭微觀層面,很容易見底,即使老年人生病不昂貴,2+5的模式很難有精力照料好老人,請人照顧實在是無奈之舉。因而經過上述的簡短分析,消費水平跟收入之間,中間會存在很多的解釋變數,最終根據每個家庭情況得出被解釋變數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因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且這種收入與消費的關係並沒有簡單的答案,就跟每天的溫度變化一樣不那麼明顯。
不會在短期內達到與該工資水平相匹配的消費水平。消費水平會快速增長一部分,餘下的部分會隨著時間逐漸回歸到匹配的消費水平線。因此,存在延時。兩個觀點:1.對於個人來說,所得的收入會大體分為兩部分:改善生活(購買物品服務等),投資(財富增值)。也就是消費和儲蓄。2.消費水平的提高基本取決於收入增長,與此同時還被消費觀念以及駕馭資本的能力所影響。---------------------------
第一階段:首先,收入水平的提高會一定程度上直接豐富現階段的物質生活(購買所需的和想要的產品服務),提升生活檔次,這是直接提升消費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說消費會立刻增長一部分(增長的這部分小於工資增長的部分)。
第二階段:消費觀念會影響個人經濟決策,當收入增長的時候,消費觀念還保持在原來的收入水平上,沒有同步增長至當前,因此第一階段消費所剩餘的財富將被以儲蓄或投資的形式存下來,因此消費水平不會增長。第三階段:隨著手中儲蓄越來越多,如何使用財富便成為了當前的問題,一方面,消費觀念會逐漸趨近於當前匹配水平,另一方面,駕馭資本的能力也隨著時間的積累取得更多的經驗而獲得提升。因此消費水平會經歷一個較快速的增長到達匹配水平。第四階段:經過了這段時間,每個月的收入都已經有很詳細的使用計劃,因此,消費水平趨於平穩。總而言之,收入的提升一定會提高消費水平,畢竟錢是用來花的,但是消費水平的增長卻是循序漸進的。長期來看,消費水平增長的前提是穩定的收入增長,否則沒錢誰會去消費,但是要記住個人收入多少只是影響個人消費水平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所以這個現象在中短期內並不絕對。
決策者想要在短期之內快速提高消費水平,通過提升居民的收入其實是最不現實的一種做法。利率以及稅負率短期內對消費的影響要比收入增長大得多。
宏觀經濟學是會涉及到收入和消費的關係的。簡單來說,一個人的收入流向三個方面:
稅前收入=消費+儲蓄+稅
也就是說,你掙得錢會自己花掉一部分,然後存起來一部分用於儲蓄或投資,另外政府會拿走一部分。這三部分分別對應構成GDP的消費、投資、政府支出這三駕馬車(下圖餅圖中的三個主要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凈出口,圖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所以,消費有什麼來決定呢?上面的等式可以重新寫成這個樣子:
消費=稅前收入-儲蓄-稅
也就是說,只要你收入越高,儲蓄水平越低,賦稅約少,你消費水平自然也就越高。可是想讓三點同時達成非常困難,因為收入越高,你的儲蓄額也就越多,所繳納的賦稅也就越多,所以並不能說收入越高消費就一定越多。
而且想要提升居民收入,就必須要提升GDP。所以對收入動手腳其實是見效最慢,耗時最長的一種手段。但是政府想要刺激經濟,拉動消費,會怎麼做呢?很簡單,既然對收入動手腳麻煩,我就想辦法對剩下的兩個兄弟:儲蓄和稅賦動手腳。
至於怎麼動,就有點超出這個討論的範疇了。但是,現在你也就基本理解為啥經濟不好政府就開始降息(降低你的儲蓄意願)、減稅率(減少稅賦)了。
所以,最終你會發現,消費水平跟收入水平、投資收益率(利率)以及稅負率關係密切。長期來看收入增長是消費穩定增長的基礎,但是單純說收入能決定消費增長,就極為片面了。而且,要是想快速提高消費,實際上利率以及稅負率更有話語權。
啊,打字好累啊。收入提高意味著消費的能力提高了,而整體消費水平的提高,還要看消費意識和物價水平。
小明每天從媽媽那裡得到一元錢,他每天最多能買兩包五毛錢的辣條。但是他每次只買一包,這個消費行為來自他的消費意識。
物價上漲的比較快,於是小明媽媽開始每天給小明三元錢。但是小明覺得,每天一包辣條已經足夠讓他得到內心上的愉悅和滿足,於是他還是只買一包辣條,儘管辣條漲價到一塊錢一包。感覺題主問的不是一個經濟學問題,而是消費心理的問題,贊很高的那位答主應該是跑偏了,而且跑很遠。一個人的收入提高了,指的應該就是所謂的購買力提高了,不考慮通脹,這個人購買力提高了,消費層次會不會提高。我覺得是會的,我就是個例子。隨著你收入的提高,你周圍的圈子也在改變,你會或多或少從圈子裡學到一些東西,達到和他們幾近一樣的消費層次,主要是車子,著裝和飲食。
我覺得會,拿我來說沒錢的時候我不會亂買東西的,可是現在我雖然沒畢業卻已經開始賺錢了,就開始買很多東西,而且價格也會越來越高。
我認為,消費水平的能力與收入水平是成正比的。
當然會 提高收入就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
這個要看是個體還是社會現象。個體我認為消費觀念其實受收入影響並不明顯,而整個社會隨著收入提高,消費自然會提高。
消費升級不僅僅是收入提高,但收入提高不一定是消費升級
當然會。賺那麼多錢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
個人覺得在不同情況下結果不同,以普通生活狀態為例,當他的收入增加了,那麼他相應的消費也會提高,而除非是他的勞動成果產生了不同的價值,才會在生活水平上有提高,而這依賴於科技、社會的進步。假設一個蘋果2¥,而月入4k,如果突然將收入調整為8k,而此時對於果農來講他的收益也必須隨之增長,而當收入與支出的比率產生變化時,要麼是創造的財富價值產生了變化,要麼是資源的大規模調整等。
收入提高 ,消費水平不一定提高,消費水平提高 ,購買力不一定提高。盲目提高收入 可能造成人民幣¥購買力下降,貶值。
消費水平的提高其實是靠思想驅動的 跟收入不存在直線相關 只能說 收入提高給消費水平提高做保障吧
問的不對,只能說良性的高消費必須有高收入做基礎,看似廢話,其實很多人往往迷失或者被迫進入高消費的生活,涉及太廣了,答案難答
收入的提高,隨著提升的是消費意識,從而帶動消費水平。沒有收入作為基礎,肯定不能高消費,所以結論是收入和消費水平成正比
要看人是否願意花錢,節儉的人會留存著,不然則會花錢如流水。
收入如果沒有房價提高的快的話,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吧
要還分期啊 所以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吧
推薦閱讀:
※美國醫生的收入為什麼那麼高呢?什麼因素造成的?
※醫生真的賺錢嗎?
※賓士、寶馬、奧迪、路虎等著名豪華車品牌4S銷售人員的提成情況如何?收入情況如何?
※《 2014 年全國 309 個城市平均工資單》是否有可信度?
※個人擁有汽車的價格和個人月收入,怎樣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