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英語教學為什麼這麼熱衷於Group Presentation?

真是好煩啊,每次都要Group Presentation,每次都是強行把一些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對待英語課態度完全不一樣的人編成一個所謂的小組,然後進行小組表達,我根本都跟他們不熟好嗎。

明明一個人就能做完的事情,這樣子反而浪費時間,自己想拿到高的分數,又不想讓同組那些一點力都不出,在你辛苦準備演講的時候躺在床上玩手機的人不勞而獲分享你的努力。

你可以說我缺乏合作精神,但是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合作的必要,這個目的也沒有合作的價值,去和所謂的組員溝通得到的也只是

「啊,隨便弄一下就好了啊」

「我沒時間,你這麼熱心要不你做吧」

所謂的Group Presentation只是為了看到「合作」而合作,為什麼要做這樣毫無意義的事情?難道老師覺得把幾個人編成一個小組那個小組就是一個精密協作,同甘共苦的團隊了嗎?

我很想知道這樣毫無意義的事情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不知道其他老師的做法,但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老師確實會進行分組,總體的感覺是很好的。

首先比較一下分組和不分組的區別。研究生的新聞翻譯是沒有分組的,各自準備材料,老師點評,因為教授十分敬業,一篇稿子可能改半節課,所以上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看老師在改稿子,當然教授改稿子的過程讓我們學到了很多,但不得不說,每個同學的稿子排上修改的機會基本就一次。

但類似本科的綜英,全班就五組,鍛煉的機會就更多。

再者比較一下合作的模式。我們綜英課玩的很多樣,甚至有在教室包餃子煮排骨湯的,每個人都會貢獻自己擅長的一面,也會相互鼓勵讓組員嘗試不同的東西,比如我們男生就曾挑唆同組的女生扮貞子,大家玩的很開心,並且玩的都是和課程相關的內容。

研究生時期的分組就不一樣了,更注重協作討論研究。比如就同一個課題各自搜集材料,討論分配任務後再各自跟進,既合作又分工,有獨立的空間也有交流的樂趣,每個人都發揮各自特長,比如我們寢室有人專門負責資料整理,因為他有強大的資料庫和縝密的整理能力,有人負責報告的成型和演示,因為口語強長得帥,最搞笑的是有次只有兩人成一組,我們都是各做各的,偶爾知會一聲進度,演示時也是各講各的,但老師還是給予了肯定,因為我們的主題相互補充也比較深入,講完後也沒有刁難我們,要知道這位是學院出名嚴厲的教授,之前有幾組都卡在老師質詢環節。

總體說來,這麼多的分組活動,我沒有見過自己組或其他組因為某種原因而鬧得不愉快,反而是因為有了分組任務,同學不再是單調地聽課,而至少會花精力準備,也多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如果是一個人做自己的,其他同學不會了解這個過程中有什麼困難,也就少了一種感同身受,但一個組共同做一件事,這種分享的記憶會產生一種奇妙的向心力,有種我懂你的感覺,其實時至今日,當年同組的同學,關係還是更親一些。


這 個問題 我確實也親身經歷過 當時 十分的氣憤 但又不好發作, 首先,個人覺得大部分 老師 要求做 Group presentation 的初衷應該是好的 考慮到 加強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分享精神,集思廣益,更好的完成所布置的課題(一般一個人完成比較吃力)激發整體的創造力,但我想問題就是 當一個往往需要好幾個人共同參與,激烈討論從而得出最佳方案的 理想結局,往往在真正做陳述時 變成了一個人的獨角戲,而 Content 也是主要來源於這一個人,原本希望這個人帶帶其他水平較差的學生,可是,中國的學生偏偏在自我探索,責任意識,團隊感上天然的弱,能讓一個人幹了的活,絕不找第二個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句 為什麼是我?的自私的潛台詞,還有就是自甘墮落的理直氣壯,你比我厲害多了,嘻嘻,相信你 肯定行,就別在找我了,也幫不上什麼忙? 他們寧願先把自己貶低而換來一身輕,這是很無法想像的,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是國外素質教育的優勢,不會出現某個人在學術上落後而陷入自卑,而我們則最習慣拿 Academic 的水平 說事 好像你分高,就代表你是超人一樣,什麼事都讓你上。而在一個組裡的人偏偏就有可能存在 獨立思考能力 批判思維 創新思維較強的人,他們對任何事情的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追求完美,當他們滿懷欣喜的把自己的一整套想法表達出來的時候, 得到的回答卻是冷冰冰的 呀 這太複雜了 咱們弄點簡單的吧 你說的符合老師的要求嗎 你這麼懂 要不你弄得了 行了行了 差不多得了 當滿懷熱情準備新的想法的時候 聽到這些回答 我的心裡是崩潰的,深深的無力。不能否認,如果一個小組在意識和能力上都有很高的水平,每個人都帶著一種開方的心態聽取 接納別人的想法 甚至提出有理有據的反對 相信是能做成一件漂亮的事的,類似,Brainstorming. 國外的 小組討論是從小學就開始的,但是同樣的事情放到不同的環境,就會變了味道,橘生淮南的道理吧,對於你說的能夠一個人做完並拿到高分的事,我並不能同意,真正的 學術研究 包括高質量的 GROUP presentation 並不以多少分為出發點,而是真正有價值的IDEA。當你在這一過程遇到了你完全不能理解的反映後,你也應該學到一些東西,不應該為他們因你而拿到高分而感到不平衡,他們和你不是一路人,再多的解釋都沒用,也應該理解他們。還是不能因為這一次的經歷而否定什麼東西,反而要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不隨波逐流,最後想到一個說法,西方注重精英教育,我們則要貼近群眾。 這二者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是不同的。


因為國外也presentation

就是生搬硬套


國外也group presentation


從小沒有團隊意識(教育體系也沒有培養) 我們連團體運動都很少

leadership,teamwork,contribution,punishment,compromise的意識都沒有

group個鳥


推薦閱讀:

你認為李光耀所說「漢語會阻礙中國的發展」是否正確?
如何看待鄭東新區中國最大鬼城的逆襲?
為什麼現在一有人表達對日本的仇恨就會被罵?
以中國目前的言論尺度,適合做時政的脫口秀嗎?

TAG:文化 | 英語 | 大學 | 英語教學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