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山下鄉是為了打破城鄉差距嗎?

上山下鄉政策是為了打破戶籍制度、改變城市剝削農村,消除城鄉差距,是這樣嗎?


基本上贊同轉移危機的說法。根源是因為計劃經濟的僵化體制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就業崗位來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就業問題。

其實以前在別的類似問題中也有答主指出上山下鄉文革以前就在搞。這個政策制定初期的目的更多是考慮向邊疆地區移民,開拓邊疆區域(東北,西北,西南等)。但是因為這個時期戰後第一批嬰兒潮一代還在成長,沒有進入就業市場,而且國家尚屬穩定,經濟體系尚存,所以城市就業問題還不突出,所以上山下鄉規模並不是很大。

真正大規模上山下鄉是66年文革達到高峰,武鬥,破四舊等行為愈演愈烈,國家經濟體系完全破壞,根本無法正常運轉,更不要說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來滿足人口增長。與此同時解放後第一批嬰兒潮一代(也就是我父母這代)也逐漸到了就業年齡(那個時代15、6歲上班非常普遍),而這些青少年不但沒有就業崗位吸納,反倒因為加入紅衛兵參加武鬥成為城市的破壞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就業問題,也為了把紅衛兵從城市裡轉移出去,避免他們進一步破壞國家運轉,才搞出上山下鄉政策,利用糧食關係強迫所有適齡青年都下鄉到農村去。

雖然除了邊疆地區的新開拓墾殖區以外農村也並不是真正需要這些勞動力(知青下鄉的結果往往是「解放」農民,把最苦最累的活甩鍋給知青),但是傳統農業那種地效生產方式和人民公社大鍋飯的分配體制反倒可以接納這些「剩餘勞動力」,至少讓大家有口飯吃(雖然吃的不好,也很難說吃飽)。

==============================================================================

話說我父親他們當年在喀什武鬥搞到最激烈的時候全城都癱瘓,連阿里駐軍的補給都無法運送,最後是周總理親自講話,要求各派休兵罷戰,解放軍補給車隊才得以通過喀什開往阿里。

但是新疆武鬥最多也就是高射機槍和迫擊炮,比起重慶這種海陸大戰,炮擊居民區的「熱戰」來說又是小兒科了(重慶武鬥全國最烈,也最殘酷,我以前有個同學的外公就是在當年炮擊朝天門的時候被打死的),甚至比起武漢、青海來說也都差了很多。

話說成都武鬥雖然烈度不及重慶,但是因為軍工企業眾多,一樣上了坦克,加農炮等大傢伙。我一個同學家裡是二重廠的,據說當年直接把130加農炮拉到大街上炮擊對方街壘,炮打之後,皆為齏粉。


這麼多答案,有幾個是對上山下鄉對切身感受?連上山下鄉到底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就去談其原因和影響,這勇氣也著實是令人佩服!

先說結論,上山下鄉不是為了消除城鄉差異,是為了將城市消化不了的就業人口轉移到農村,發展偏僻農村的生產力,提高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平。從結果來看,也確實實現了最初的目的。從過程而言,上山下鄉的知青們為了國家也為了他們的領袖,承受了很多,不僅僅是痛苦。

我的父親就是知情,屬於老三屆中離城的第一撥。上山下鄉和後來的下崗潮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讓一代人承受了很多,這裡面有痛苦和磨難。

但是對於當時的這些正值人生最重要的成長期的年輕人而言,無疑也是一種生命的歷練。這些知情因為這種特殊經歷而給自己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這點從這屆常委中至少有半數都是上山下鄉的親歷者中就可見一斑。

這也是後來的下崗潮所不能比的。反觀當年的下崗潮,在諸多親歷者的描述中,下崗潮帶給人們的除了痛苦和迷茫,就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從上山下鄉的背景來看,當時的社會口號是備戰備荒,全民皆兵。在城市,國家無暇投入更多的資源去改善民生和教育,也沒有資源去進一步擴大工業化進程。因此老三屆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在結束學業之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成為了不被需要的人,留在城市裡除了挖防空洞,就只能徒費口糧和資源了,因為國家沒有更多的大學生名額可供分配,也沒有錢去開新的工廠去吸納他們就業。所以,從城市的角度講,上山下鄉是一種甩包袱的手段,之前通過東北建設兵團因為甩出一些了,但是顯然是不夠的。而且兩者之間有一個顯著的差別,即東北建設兵團是編成建制的、實行軍事化管理,雖然工作很艱苦也沒有士兵的待遇,但好處是兵團管飯,可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吃飽飯;而上山下鄉的知青則要完完全全的自給自足。兩者的差別可以反映出當時國力的虛弱以至於無力承擔上山下鄉的知青們的口糧問題。

城市的情況很糟糕,農村的情況也不是很理想。說城市剝削農村的人,實在是可以歇歇了。更有說城市人剝削農村人的,我就真的想問問到底是居心何在啊!

實際的情況是國家當時處於內外交困之中,為擺脫軍事上的被動只能優先發展軍工,說白了就是勒緊褲腰帶發展核武器。為的是能換取一個獨立自主的國際環境。關於這點,無論在何時來看,至少我都認為是無可厚非的極其正確的。

我國向來地區發展不平衡且是極不平衡。當時在農村,尤其是地處偏僻的農村,生產力長期處於極低的狀態,所謂極低的狀態就是任歲月流逝改朝換代,人們的生產方式和兩百年前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完完全全的靠天吃飯。城市裡的人由於糧食和副食的配給以及家裡人口眾多而難免餓肚子,偏僻農村的人們情況比城市裡的更壞,不僅是糧食不夠吃,連喝到乾淨的水都很困難。當地的文化水平也是極低,以我父親所去的內蒙為例子,一個村子裡大部分人只是剛剛掃盲的水平,當然也有人掃盲掃的不太成功,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只是剛剛會寫自己的名字,村子的支書之所以成為支書除了因為個人威望以外,更是因為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是高小畢業的。

很多人都想當然認為上山下鄉是讓一代人去承受國家決策的痛苦,以為國家視知青為敝履,扔之而後快。彷彿知青是眾人都嫌沉的包袱,被城市剝削的農村無奈的承受這個包袱,無辜的農民在自己都吃不飽的情況下被這些外來的知青搶工分搶口糧。更有甚者,將知青和村幹部妖魔化污名化,骯髒的心腦補著各種權力尋租下的潛規則。

還有人居於高處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彷彿天下只有他才世事透徹。

可惜,你們真的不配,這些言論都是對我父親這一代人的污衊!我絕不能苟同。

上山下鄉時,知青按照批次去往全國不同的地區,第一批知青去往內蒙,主要是河套地區中生產水平比較的農村;第二批次主要是去陝北,自然條件更加惡劣。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相同的是都化整為零,當地每個大隊吸收一定數量的知青,並分配給每個村子。第三批次主要是海南,自然條件更加艱苦,知青不再化整為零,而是類似東北建設兵團,編成建制,但完全自給自足。綜合來看,去往內蒙河套地區的知青,毫不疑問是最幸運的,因為河套地區本身是黃泛區,歷史上是水草豐美之地,只不過由於戰亂和缺乏治理形成了大量的鹽鹼地,當地地下水條件不好,但是離黃河支流近,開渠引水後改善當地的用水條件,所以說河套屬於自然條件不好但是可以改造好的地區。

至於陝北,天然缺水,黃土高原上飲水和吃飯是當地知青面對的最大的問題。

最糟糕的就是海南,海南自然條件適合耕種,這說的是開發之後的海南,海南知青除了要克服開荒所遇到的困難還要面臨衛生條件極其惡劣的危險,以至於出現過海南知青的大規模暴動。

說說我比較了解的內蒙知青的生活,舉兩個知青對當地農村的農業建設所作貢獻的例子。

以我父親所在的小隊為例,當年父親和他的戰友們去了所在村子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在村子裡蓋房,除了給知青自己蓋房,就是打深水井,雖然地下水的水質並不太理想,但也勉強飲用。我在零五年的時候和父親一起回到他當年下鄉的村子裡,村子裡唯一的一口深水井仍然是父親當年和戰友一起打的那口,只不過由於地下水水位下降當地村民又往深打了一些。

當年父親和他的戰友們在所在村子裡做的幾件大事,除了一開始的打井,就是後來的開渠,也就是把水從當地稱之為海的湖裡引到村子裡,所謂的海其實是黃河支流的水匯聚而成的天然湖。正是在知青帶領當地村民們一起開通人工引水渠之後,才真正改善了當地的土質解決了村子裡的吃飯問題。很可惜的是,零五年父親再回到村子裡的時候因為上游新建的藥廠的排污,當年人們千辛萬苦修好的引水渠沒有辦法再用了,否則只能把工業污水引到地里。

手機碼字,談不上什麼文采,我只是想說,上山下鄉有其時代背景,這個決策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但也很了不起的是,正如當年的口號所說的那樣,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在奉獻的同時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不是,主要是經濟危機條件下城市工業向三農(農村,農業,農民)轉嫁危機,其他的問題只是派生的問題。這個問題溫鐵軍教授的《八次危機》有論述,題主有空可以去看看。


明公這個話結論是對的,太祖是zuo,但目的絕對不是。

就問一句,上山下鄉打破城鄉差距了嗎?

要知道,在七十年代後期,很多縣城的高中都是不招收農村學生的,我們縣我父親是文革後第一批進入縣城高中讀書的農村學生,那已經是78年左右的事了。

知青下鄉根本還是因為城市經濟沒搞起來,大量的年輕人沒法消化,不趕到農村去的話,城市裡面會出現大量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而年輕人強大的破壞力在文革前兩年就表露無遺了。

說知青下鄉是打破城鄉差距純屬胡說,知青的戶口都去了農村,實際上在體制上就已經是農村人了。農村和城市的戶籍福利的差距並沒有被打破,至多給了大隊書記這樣的人尋租的機會(當然很可能不是現在的尋租)以及農二哥高高在上的虛幻感,實際上很多時候沒什麼卵用。畢竟天朝不是早期的美帝,有大片大片未開荒的土地,天朝農村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太多地太少,你丟一堆農業勞動能力低下的知青下去,除了跟農二哥搶工分口糧外還能做什麼。

當然北大荒新疆兵團甚至一些農場可能除外吧。


並不是,因為上山下鄉的時代,中國正處於人口爆炸的時期,而因為計劃經濟的緣故,當時的城市無法吸收這麼多的勞動力,所以。。。。。


毛走的路,不會出現超級大城市,高知無處安置,只能下放。

鄧走的路,大家也看到了,北上廣深,核心資源高度集中,就怕高知不夠。

毛走的路,以面成線,多點平衡,難在是否擁有極強的軸心,毛之後,後繼無人。

鄧走的路,以點連線,不斷打造熱點,難在是否能把錢流動起來,鄧之後,桃李天下。


不是,上山下鄉其實是失業人群去農村混日子去了。


經濟問題,,城裡沒有就業崗位,所以讓他們去農村去吃飯。。。


大家可以看看為什麼現在政權顛覆往往在中東阿拉伯國家,就是因為他們的經濟模式基本都是單一的石油出口業!他們國家的青年就是因為這種經濟模式而就業率低,大量的青年失業,這樣的國家一旦爆發什麼政治運動或遊行示威,青年正因平時無事可干,找不到自身價值,去湊一把熱鬧。加劇政權的滅亡。上山下鄉時期,正是我國建國後人口激增的那批人青年的時候。人口激增,而工作崗位稀少,勞動力供給過剩,導致青年失業率增加,為維護政權穩定,中央做出上山下鄉運動!這是一個歷史悲劇,國家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大量人才,全部埋沒了,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


恢復城市的治安;解決城市的就業問題。。


推薦一本書,《失落的一代》,法國潘鳴嘯教授寫的


主要是歷練一下年輕人


為什麼就不能是為了防止出現修正主義呢?還沒清楚人家的理論,就一天到晚說人家這個陰謀那個目的的,你有資格評論這評論那的嗎?我的觀點是,沒有調查和理解,就沒有說話的權利。未來一段時間的任務,可能做到很好地理解1949-1976年的歷史(僅是理解而已)就已經很好了。目前我的理解是,階級的融合,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重要步驟。


是城市養不活吃閑飯的人,讓農民去養。是縮小城鄉差距,不過當時農村比城市好混點,起碼餓不死,城市沒工作了是沒吃的。


人的世界觀總是受書本教育、個人經歷、圈子階層等因素決定的。讓知識分子上山下鄉是為了改造知識分子,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上山下鄉主要是為了解決城市勞動力人口過剩。

但是在結果上來說一定程度的減少了城鄉差距。


上山下鄉是為了緩解城市人口壓力過大的問題 減緩人口增長率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印度會是國際資本主義體系上最薄弱的環節嗎?
怎麼看尋烏調查」富農」一節?
真心請教,毛選該怎麼讀?
印共(毛)是怎樣的一股政治勢力?

TAG:毛澤東思想 |